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人民教师在大唐-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芙身子一抖,立马躬着身向后退,却是半点都不敢再说。
  “奴阿锦见过晋王殿下,因为情况特殊,不方便行礼,还望殿下恕罪。”阿锦拱着手,身子伏低,由于侧着身,大部□□躯都藏在墙外,内室看不清她做了什么。
  “本王知道你,你是太子哥哥身边的人,现在带着阿芙和阿薷退下去,莫要让我再听到她们吵闹。”李治淡淡吩咐道,目光扫过两名看似恭敬的少女一眼后便收回视线,转身进了内室,白胖的手微微一推,门就“吱呀”的一声关上了。
  他虽然还在稚龄,却并不是什么都不懂。这两个婢女因为是双生子长得讨喜,而被安排在他与晋阳身边侍候,如今想来也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生出的异心,亦或者是一开始就抱着其他目的。不过这些都暂且按下,等太子哥哥回来了的时候再提两句,这样的人,留在身边是个祸患。
  阿锦直起身来,心下明白这两个人怕是再也见不到了,她抬手取出腰间的一把竹管握在手里,抬手示意道:“请吧。”
  阿芙年轻气盛,经不起刺激,险些又再上前跟她理论,阿薷将她拦下,悉悉劝慰,眼角余光扫到阿锦手中的竹管,只见碧绿中现出一点尖锐的亮白,顿时心里骇然,再也不能耐着性子劝自家妹妹,拉着她匆匆出了走廊。
  故事总会讲完,人也到了该分离的时候。
  天色渐晚,云层染上暮霞的颜色,远山带着些许光辉。
  季婵和兕子做了道别,对方抱着兔子玩偶一脸的依依不舍。
  “兕子还能来吗?”小女孩放开她的衣角,仰着小脸问道。
  “当然可以,只要兕子什么时候想来,季阿姐都在这里。”季婵看着她的眼睛,笑着和女孩儿做了约定,一边的杨兰也是极为不舍。
  由于李承乾并不在,季婵便和阿锦送兄妹俩出去,眼见着两个人在阿芙阿薷的陪同下走到马前,看着两个人先后上马车。
  “公主殿下,奴扶着您。”兕子把头转回来,把手递给了阿薷,让对方把自己送进马车,厚重的车帘掀起又落下,车内一名俊美的少年正手握书卷,含笑的望着她。
  “太子哥哥!”兕子弯起月牙儿,也不管是不是在马车上就要扑过去,吓得李承乾连忙伸手一把接住。
  “又乱来。”李承乾刮了刮她的鼻子,轻声斥道,一边乖乖坐好的李治也是一脸不赞同。
  兕子吐吐舌头,抱着李承乾的手不断摇晃撒娇,“太子哥哥既然来了为什么不下去接兕子呀,兕子还以为太子哥哥不来了呢。”
  李承乾将一直盖在铜炉上的羔兔绒斗篷拿了过来,盖在她身上,笑着说道:“哥哥在上面等你不好吗?天气这么冷,兕子舍得让哥哥下去吹风吗?”
  李承乾脸上仍是带着温柔的笑,仿若什么异样也无,至于是否是因为天气冷的原因亦或者是其他,旁人与他,怕都是不得而知的了。
  车夫长鞭落下,骏马嘶鸣一声,车轮缓缓转动压过雪地,马蹄印渐渐被车辙痕迹所掩盖。
  季婵站在门外的身子一顿,突然察觉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沉吟片刻后神色骤变,“雉奴……兕子?李姓?”应该只是巧合罢?
作者有话要说:  季老师:我去买彩票了再见

  ☆、第 28 章

  
  入夜,长孙皇后的寝宫内静悄悄的,没传出半点声响。
  室内燃香撤去,唯有苦涩的药味在空中飘散,昏暗的烛火被风吹得抖了几抖,墙上的影子不断拉长。
  本来应该就寝休息的长孙皇后靠坐而起,身后左右各有两个婢女立着,凤眸扫过跪在面前的阿芙和阿薷,清丽的脸上如裹上一层寒霜。
  “本宫倒是小看了你们。”长孙皇后的目光扫过跪伏在地两股战战的二人,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如果不是今日晋阳陡然出宫,以至于让你们接触到外面,还不知道要瞒到什么时候呢。”她伸手拨弄着袖子上的祥云,接着问道:
  “是谁将你们安插在晋阳身边的?”
  阿芙和阿薷皆是抖了抖,二人咬紧了嘴唇,不肯开口。
  长孙皇后垂眸,掩去一丝杀意,口中冷冷道:“怎么?不肯说?莫不会以为本宫只会按照宫规打你们一百板子而已吧?阿青……”她话音刚落,右侧的宫女向前踏了一步,手中捧了一封书信,上面详细的记录了数十人的名字与其他,阿青念道:
  “宫女阿芙、阿薷,本名黄琦、黄婕,本是校书郎黄霖之女。三年前,黄霖因为渎职纵使弘文馆失火损失了数万册图书,后被捉拿问罪流放两千里,其妻儿充入掖庭宫为奴。两年前黄霖的妻子黄张氏与唯一的嫡子在宫内不知所踪,二女则是被派遣至阴妃宫内伺候,只是半年后又重新回到掖庭宫,换了个名字被内侍省送到公主身边为贴身婢女。”
  阿青不顾两名神色骤变的少女,继续道:“黄张氏和嫡子黄鑫被连夜送出宫外,改了姓名在岐山县继续生活,并着数十名族人,用二女在宫内所得的金银压迫百姓,迅速成为当县的豪强,嫡子黄鑫不务正业,强抢民女并将人奸|污致死,苦主上告官衙却被不明人士压下……”
  到这里就够了,长孙皇后抬手止住了阿青的话,后者识趣的退下重新候在身后,她叹息道:
  “没想到不过是两名十几岁的小宫女,也敢纵容族人收敛民财,任意杀人,甚至操控官衙让苦主求助无门,好大的胆子!”她盯着二女的苍白面孔,表情莫测。
  阿芙匍匐上前,涕泗横流道:“皇后恕罪,奴愿说,是……”她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阿薷猛地捂住的嘴,同样哭着说。“不能说,说了阿母和弟弟都会没命的。”两个人顿时抱作一团,呜咽声此起彼伏,听得人心乱如麻。
  “看来是本宫仁慈太久以至于让你们忘了我是什么身份,而你们又是什么东西了,阿青……遣人将这封书信送去御史台,阿薷与阿芙直接杖毙,对了,涉及此事的人一个都不能留。”
  她看着两姐妹惊恐的样子漫不经心道,“以为不说就能要挟本宫?在阴妃宫内侍候了半年得了不少好处吧?胆敢把手伸到本宫的晋阳这里,阴妃莫不是以为本宫真的是吃斋念佛的活菩萨,会什么都不计较让她好过?”
  阴妃之子李祐贞观二年由楚王改封为燕王,被任命为同州刺史,后又改任幽州都督,然而不管是同州刺史还是幽州都督,李祐都没有去藩地,而是一直留在宫中。
  在她宫中养病的这段时日,原本沉寂的阴妃和李祐突然频频在皇帝面前出彩,甚至燕王还得皇帝了一个才思过人的评语,阴氏在朝堂上也是水涨船高。
  燕王李祐的外祖父阴世师在太上皇太原起兵的时候曾经射杀年仅十四岁的李家五子李智云,随后又让人掘了李家的五庙墓葬,等到太上皇兵入长安后以守将阴世师拒义兵为由将其杀害,两个家族之间可谓国仇家恨。
  然而分明有了这样血海深仇,李祐之母竟然还入宫做了仇人之子的嫔妃,甚至还为他诞下了儿子,这样的女人,让长孙皇后十分的不齿和唾弃,这些负面的看法更因为如今阴妃安插耳目在晋阳公主身边,还窥探太子承乾的行踪变得愈发的浓重,甚至起了除掉对方的想法。
  阴妃蛇蝎心肠,李祐喜欢结交奸邪之人,原本不将她们看在眼里的长孙皇后瞬间警惕了起来,虽说承乾现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但是难保阴氏使些鬼蜮伎俩,不得不防。
  思及此处,长孙皇后招来阿青,二人附耳密语了几句后阿青点头退下,而跪在地上的姐妹早早就捂了嘴拖了出去,长孙皇后掐断了案上摆放着的一瓶插花,娇柔的花瓣被她揉碎,鲜红的汁液自指尖滴落。
  临近新年,岐山县的豪强之子被查出随意打杀百姓,侵占民女,一家数十人皆被处以斩刑,闻者纷纷拍手称快。
  远在岐山县的重案季婵并不知道,知道也只会唏嘘一声再无其他,因为随着年关将近,她的事情越来越多了,人也越来越忙了。
  正如她之前所说,关于图书阁的管理制度中,认真工作的人有奖金和奖励,如今已是年末,书坊的管事、工匠乃至跑堂的活计都要参加总结大会,通过总结去年工作中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从而在今年做得更好。
  总结大会由刘管事主持,季婵则是隔着一道屏风坐在后面,大会上设定了最为辛劳奖、最具创新奖、销售最佳奖等等,获得奖项的人不仅脸上有光,奖品也颇为丰厚。而既然有奖励也有批评,只是批评是在私底下警告和给予处分,并不拿到明面上讲,这是为了顾及雇工的自尊心,进一步避免出现雇工对书坊怀恨在心的情况出现。每个雇工每年都有评分,初始分数是十分,如果有偷奸耍滑的情况出现扣除一定的分数,等到初始分值被扣光那么该雇工就会被取消医疗保证的资格,与之相反的则是奖励两匹绢布,这可相当于一贯钱了呢。
  刘管事站在上面,照着季婵写的稿子朗声念到:“今后,年奖我们会将它设入制度之中,大家辛勤工作的时候,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一年,都会评出最为辛劳奖、创新奖等等的奖项,通过这些为由贡献的人褒奖,那么希望各位明年能够继续以这种良好的态度继续努力、用心做事,只要每个人都认真遵守制度,那么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奖章。我们图书阁的未来,就靠大家了!”
  话音一落,季婵就首先鼓起掌来,底下的雇工受了感染,也跟着喝彩,竟有了几分后世年终宴会的感觉。
  等到总结大会开完,图书阁也要暂时关门闭业,给员工发放工钱和年假,柜台前排起长队,专门管理财务的林管事摸摸头上的汗,喊道:“下一个。”
  一个瘦小的半大少年立马上前,他身上穿着一身棉布做的圆领袍子,仔细一看和店里的每个雇工都一样,只有细节处稍有不同,并且袍子的胸口处都缝着他们的职位,比如管事、伙计等等。
  这个少年是店里的跑堂伙计,今年大概刚满十七岁,由于营养不良所以脸色发黄,他的家里还有一个弟弟和亲娘,至于父亲早就病死了,只能由这双稚嫩的肩膀扛起整个家。
  林管事拿起工资单核对人名,“商小才,本月工钱共两千零四十钱,无过,业务评定良,这是年奖绢半匹,拿好。”林管事当他的面将钱点算清楚,放到口袋里面,连着半匹绢一块羊肉一起递到少年面前。
  “林管事,怎么还多了一块肉。”少年战战兢兢地接过东西,有些不安的问道。
  林管事挑了挑眉,道:“东家心善,每个雇工都会发放一块羊肉回家过年,拿了赶紧走,别人还在后头排队呢,下一个。”他不耐烦的挥了挥手,少年也不敢再挡在那里,一叠声的心里口上感谢了季婵,满脸欣喜的走到别处,把口袋仔细扎好,背着东西回去了,在他的背后林管事提醒道,“别忘了二月十七来上工啊。”
  “哎!”排队的众人纷纷应到。
  等到图书阁的事情了结,季婵亲自拿锁锁了图书阁的大门,并在外面挂了一个喜迎新年,暂且闭业的牌子,引来路人的侧目,有些店坊的店主见了也纷纷效仿,倒也是颇具趣味。又是几日过去,除夕终于到来了。
  在除夕日之前,季婵和杨兰早早就把房子打扫好了,等真正到了过年的时候,是不允许扫地的,因为这样据说会把福气扫走。唐代的除夕日和现代的差异挺大的,因为他们在除夕夜的时候还要组团上街驱傩,这些暂且不说,季婵还得准备团圆饭呢。
  由于季婵是个外来户,杨兰家之前比较穷苦,过年也是将就,所以这次年夜饭的规格季婵打算按照自己家乡方法来。
  这第一件事就是要包粿,胡豆上锅蒸熟之后捣成泥放在一边,花生下锅翻炒,等包衣脱落也是捣成碎盛起来,这些比较容易就让杨兰来做。而季婵则是用热水和面,揉成一个面团之后放花生油继续揉,这是为了不沾模具。等到面团揉好后季婵揪出一小块掐窝填馅料,包裹起来用模具压出形状来,由于放了油的原因,做好的粿印好了很容易取,拿出来后放到芭蕉叶上之后上锅蒸就行。
  做好的粿能保存很久,好吃又顶饱,再吃的时候上锅蒸一下就行了。
  年夜饭还需要挺多道菜的,季婵只能先把浪费时间又不容易熟的东西先做了,比如冬笋炖鸡汤,鸡肉剁成块下锅过水,然后另外放到灶台上的陶锅里面炖,不占地方还有味道。
  “阿婵。”
  杨李氏的呼唤声由远及近,季婵应了一声后拿起灶台上的布擦干净了手,出了厨房。
  “李婶儿,找我有事吗?”季婵把人迎进屋,问道。
  “我鞋上都是泥,就不进去了,这是你叔挖的藕,我给你家带了一点过来,冬日不是菜蔬比较少吗?刚好给你们添道菜。”杨李氏把手里头已经洗好的莲藕拿给季婵,脸上带着爽朗的笑,一点都没有当初和杨石吵架时的刻薄模样。“那我先走了,娇儿大着肚子呢离不开人。”
  “留下来喝口水呗。”季婵招呼着。
  “不了不了,我先走了啊,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尽管来找婶子。”杨李氏摆摆手,转身走了。季婵冲她喊了声谢,拿莲藕进了厨房,这藕来得刚好,正好做道桂花糯米藕,香香甜甜的小孩子最爱吃。
  糯米先泡着,大概得泡个一个多时辰,这个时间内季婵把笋洗了又切成片了,还把一些菌菇、韭菜,芹菜和茄子洗了放在一边。又等了一会儿才把莲藕削皮,切下一块,把糯米塞进去,切下来的藕块当做盖子盖上,用竹签固定,下锅放红枣和红糖熬半个时辰。
  忙了一会儿季婵才想起来没把芋头削皮切块,又是一阵兵荒马乱才给备好了,猪蹄做了处理后放入干净的陶锅炖煮,放了她自己配的一些大料。莲藕煮到一半的时候芋头再下锅炖猪蹄,这时候这里可以暂且不管了。
  红糖糯米藕到了起锅的时候了,季婵把莲藕捞出来切块码好在碟子里,往上面浇了她做的糖桂花汁,留出一块给杨兰尝味道解馋,然后她又去做三菇烧豆腐和芹菜炒肉还有素烧茄子,等把菜都上了桌,芋头炖猪蹄、冬笋鸡汤也跟着做好了。
  年夜饭备好之后天也跟着黑了,她们吃完饭还要上街驱傩,杨老爷子年纪大了经不起闹腾,早早就去睡了,留下季婵和杨兰两个收拾东西准备出门。
  唐朝的驱傩大概是长安人民自发组织的除夕夜活动,也就是人们通过跳舞吟唱的仪式来驱除鬼怪妖孽、保平安求祥瑞,这样的活动是受到官府支持的,有的驱傩大队甚至还一路跳进皇宫去给皇帝和嫔妃们驱傩,李婵跟的这一队刚好就是。
  驱傩队伍前面有一对男女,分别带着老翁、老婆婆的面具跳舞,而他们身后跟着许许多多带着小孩面具的,这个叫护僮侲子,另外还有带着鬼怪面具的,一路上唱着驱傩词向着北走,准备进入宫城。
  季婵拉着杨兰混在护僮侲子内,两个人跟着大部队沿着主干道直走,等进了皇城,才发现其实乌漆墨黑的什么都看不到。
  事实上皇家允许进入的只是一条并不常用的宫道,属于真正宫城部分的还要再往里面一点,不过那些地方就不能进入了,每个门口都有侍卫把守,季婵领着杨兰满脸新奇的往周围看,十足十的刘姥姥进大观园。
  不过这也难怪,杨兰前几年年纪还小不能去,而季婵是一个穿越过来的现代人,两个人都是第一次参与驱傩,好奇在所难免。而且其实这个队伍的大部分人对皇宫也是很陌生,都是趁这机会来开开眼的。
  人很多,挤来挤去的活脱脱像是在参加一个爆满了的旅游团,‘啪嗒’一声,杨兰的面具被碰掉了,季婵赶紧捡起来,不然这么多人没一会儿就给踩烂了,只是当她立起身来的时候,杨兰已经被人潮挤到前面去了。
  “阿姐!”杨兰满脸着急的冲季婵挥手,并试图要挤回来。
  “别过来了。”季婵喊道,“你跟着他们先回去,小心点不要被踩了!”说话间季婵被身边的人撞了一下,自己的面具也掉了,这回她还没来得及捡起来就被踩成了碎片,等到她踮起脚再去找杨兰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人了。
  百般无奈的她只能拿着杨兰的面具,尝试着从另一条小道出去。
  宫城真的很大,就算是开放的只是一条宫道就足以让季婵这个不熟悉路的人找不到北了。周围都是高树琼花,季婵绕了好几圈,却是跑到了一处有着稀稀疏疏梅树的地方。
  白雪还未全部消融,而这里的梅花已然都盛开了,艳态娇姿,繁花丽色,胭脂万点,独步早春,
  季婵把斗篷的帽子戴上,偷偷折了一枝梅花枝拿在手上,花朵上的那点残雪反倒显得它冰清玉洁,愈发娇粉,季婵拉了拉斗篷,伸手拂开花枝,被突然撞到的人吓了一大跳。
  “你怎么在这里?”两个人异口同声道。
  李承乾看了看她的装扮以及手上拿的面具,顿时心下了然,开口道:“某是跟着驱傩来的,某非季娘子也是?”
  季婵点点头,狐疑的目光扫了扫两手空空,穿得十分正常的李承乾,对方接收到她的视线,面带微笑的补充道:“面具在途中掉了,某又迷路了,没想到会在这里遇见季娘子。不如就一起走吧,两个人也互相有个照应?”
  季婵答应了他的提议,两个人结伴往前走,季婵对于皇宫十分好奇,自然是走在前面四处张望,而李承乾稍落后她几步,转头示意隐匿在一边花丛中提着宫灯的宫婢将灯交于阿喜带走,而小璟跟在他们后头。
  季婵仰头看向巍峨的宫墙,对身后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作者有话要说:  舍友经常大晚上的说梦话吓我一大跳_(:зゝ∠)_

  ☆、第29章

  除夕日的夜空挂着一沟弯弯的新月,皎洁的月光倾泻进这肃穆的深宫内,红墙映着斑驳的树影,半露的花枝带着丁点未化的荧光,季婵盯着仿佛洒了一地银霜的脚下,思绪恍惚。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平日里为了生计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在今天这个举家团圆的夜里,季婵思念家人的情绪难免会一阵阵的在心里头泛起波澜。
  年少时也曾做过不切实际的梦,有过独身一人出去闯荡的念头,甚至厌烦过亲人自作主张的束缚。然而她的人生是一叶小舟,世界却是一片海,海底有礁石、海面有狂风,当初的那些果敢在这些突如其来的挫难中被拍碎成了泡沫。
  她后悔了。
  如果她不那么拼命走向峰巅,不那么渴望的想要成功,放下倔强转身返回曾经的路,是不是今天就不一样了?或许会苦一点差一点,但至少依旧能够待在家人身边,母亲依旧会在除夕夜里为她们三个孩子都准备一碗蛋羹,黄澄澄的像今晚的月亮一样。
  季婵鼻子发酸,努力不再去看头顶那一轮皓月。
  她本来就不是个坚强的人,只是在外面包裹了一层坚硬的壳,内里还是柔软得轻易就能受伤。在这个地方,几乎是举目无亲的她只能独自一人摸黑向前,杨家再好,到底不是季家,杨兰会长大,会自己组建一个新的家庭,而自己这个勉强挂了一层亲戚皮的姐姐依然是个外人。
  季婵攥紧了披风,白绒绒的兔毛微微浮动,蹭得脸颊有些发痒,她渴望着温暖,然而心里愈发坚定最开始的想法——或许自己会一个人生活,一个人或是倚着木窗看花、亦弯腰为栅栏下的菜畦浇水整理,却不会将心托付给任何人,以求那份在常人看来安稳的归宿。
  季婵苦笑了一声,她本来就不是个迁就的人,不然也不会落得如今这样的下场。
  “小心。”李承乾轻轻的声音打破了许久的沉寂,他伸手将胡思乱想的季婵拉倒身侧,避开了前面的碎石。
  修长的手指拂过腕间即收回,带来像是触电了一样的触感,季婵吓了一跳,她无措的抬眼,感觉自己的脉搏处仿佛留下了一抹火辣辣的滚烫温度,“怎,怎么了?”
  “前面有石头。”
  李承乾答道,又抬手捏住她的手腕,不由分说地再次将人拉近,理所当然的模样像极了电视剧里头的霸道总裁。
  这并不是一条经常有宫人走动的路,所以没有人特意去清理,布满了裂纹的石板长了好几丛的野草,枯死的焦黄色中隐着一点绿芽,他把步伐迈大,领先了季婵半步,为她挡去了尖锐的石头和脏污的水洼。
  李承乾对于季婵的感觉很复杂。
  一开始的接近或许是带有有目的性的,然而在接下来的相处中他才发现了这个女子的不一般。她不像李承乾常接触的那些拘泥端庄的后妃贵妇,也不是蛮横娇气的千金小姐,如果非要说的话,大概就是拥有像小兕子一样稚气柔软,有的时候却又睿智老成得让他想起了自己的讲师。
  或许是因为对方像兕子的那一面让他存了多照顾几分的心思,又或者是那些独有的奇异阅历和知识让他想要多多交流,比之其他人,李承乾觉得和她相处的这段时光里,没有和小璟亦或者阿钦的身份隔阂,也没有像父母多出来的那些尊敬,而是平淡而又平等,或许这是一段珍贵的友谊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