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锦玉良田_柚子再飞-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一时间宾客们都心满意足的捧起杯子品起茶来。
这一品,还别说,刚刚吃肉吃饭的油腻真的被这清香的茶水冲淡了许多。于是,人们对柴衍峰的话再不怀疑,又纷纷跟小二们打听起这茶水怎么卖来。小二们如今也是头一次见到这茶水,他们也不晓得这个怎么卖,只能说不知道,稍后掌柜的会有交代。
问的人多了,柴衍峰也正好顺势说了下茶水的销售法子。
这一次的新菜推出到这里已经可以算作是旗开得胜,宾主尽欢了。可就在这时,突然有人喊:
“掌柜的?不是说今天可以有人,让新来的大厨为他做一品阁从未售过的佳肴吗?”
这一声提醒了大家,于是人们纷纷出口问:
“对啊!不是说要柴夫人做众人从未见过的菜吗?”
“是啊,不知道那个人要如何选出啊?”
“柴夫人做菜我们可不可以观摩?是不是可以就像上次比试一样,让柴夫人在大厅里做啊?我们就算吃不上,起码可以饱饱眼福嘛!大家说是不是啊?”有人玩笑般说道,瞬间引起了许多食客的响应。
“是啊是啊!就在这大厅里做吧!”
“对对!就在这厅里做,让我们也看上一看吧!”
一时间。大厅中竟然响遍了这样的呼声。
这让李掌柜也有些为难,毕竟事先没说过这一节的具体细节。柴衍峰也征询的看向舒锦。
舒锦想了下,这才拍了拍手,然后双手下压,让大厅的人都安静。
很快,大厅静了下来,人们都在等她接下来的话时。舒锦才开口:
“各位放心。之前已经说过了我会为一位客人烹制一品阁从未销售过的菜肴,这事自然是算数的。
今日是一品阁新菜推出的日子,想必在坐的大家刚刚已经都品尝过我们的新菜‘卤肉饭’以及‘三杯鸡’了。也尝过了茶水了吧?”
见众人都点头,舒锦便接着道,“那么说,各位已经吃饱了。若是我此刻再做出什么东西来,恐怕各位也未必吃的下;就算吃的下。在腹中饱胀之时恐怕也品不出其中的美味。那岂不浪费?”
“那柴夫人说怎么办?难道一品阁想说话不算话吗?”
舒锦闻言,摇头:
“一品阁当然不会抵赖,我也不会。我之所以这样说,是想跟大家讲。我们今日选出这个客人,然后,今日我便暂时不为他做这顿饭菜。留待明天。
方才有人讲,想观摩我做菜的过程。这一提议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庖厨之事,总是烟火气浓。大家观看到了我做饭菜的过程,却也是要忍受烹饪时的烟火。未免对众位客人的身体造成损伤,或者影响众位的用餐环境,所以大家且多等一晚,今夜我们一品阁便设法把这厅里改造一下,看能否既让大家看的清楚,又不让大家被烟火呛到。
如此,今日推出新菜给大家品尝,明日请大家来观摩我为那位幸运的客人烹制佳肴,日后每次新菜推出后,也都这样安排,大家看这样如何?”
舒锦说完,本来有些不满的众人立刻纷纷点头。
“这样好!这样好!便这么定了!”
“好,那现在请李掌柜来讲一下,如何选出这位客人吧!”舒锦对李掌柜示意了下,说道,然后便走到了柴衍峰身边,同他一同看着李掌柜宣布规则。
其实规则很简单:价高者得!
舒锦要亲自给客人做的将是一菜一汤,不过,在明天以前却不会告知客人,为他做的将会是什么菜。客人们若是想亲尝,那便出价吧。众人叫价,价高者得。
规则没什么不公平的,能来一品阁吃饭,又参与一品阁新菜的推出,多少也要有些家底的;更不要说一品阁嫌贫爱富,这本来就是做生意的地方。于是众人也没什么好说的纷纷开始叫价。
从开始叫价人多,到后来慢慢叫价的人越来越少,最后,舒锦这一菜一汤竟以三十五两银子的高价被一位客人买下!早知道即便是在一品阁,一菜一汤这个价格也算不低了。
李掌柜拍着手,说着恭喜,同时,拿出了一张精美的笺纸交给了那位客人。
人们纷纷凑过来看,发现这笺纸只有正常笺纸的四分之一大,质地厚实,比通常的笺纸硬上一些。笺纸上边简单而生动的绘着一个冒着蒸蒸热气的大碗,另外还有几个奇怪的图案,在一旁以魏碑体写着一品阁字样。
如果是有个现代人在场看到,一定会认出,那碗的热气和碗身分别隐藏了舒锦名字的英文缩写——s和j,而那奇怪的图案其实是vip三个字母还有罗马数字。这正是舒锦琢磨研究了一晚上设计出来的一品阁vip会员卡。她也没学过设计或者画画,不过是想弄得有特点一些而已。好在,效果还不错。
类似这样的会员卡,舒锦还找人刻板印制了几版,细节上有些许不同。不同的罗马数字也就意味着,凭借这会员卡可以获得一品阁从给赠品到打9。5折,9折,8折等等的优惠。
舒锦的意思是,按消费多少设定会员等级,今天发出去这个,自然是最低等级的。
“请客人保存好这张笺,日后客人再来一品阁,只要出示这张笺,饭后便可以获赠一份甜点或者饮品。”李掌柜一边登记了客人的姓名,一边给客人们解说道,“这样的笺纸一品阁以后还会陆续发放,大家常光临一品阁自然有机会获得。不同的笺纸会有不同的优惠……”
第159章 开放式厨房
趁着李掌柜介绍之时,舒锦看了下柴衍峰的腿跟他的脸色,问道:
“你的腿还成吗?”
其实柴衍峰此刻脸色好的不能再好了,因为又高兴又有些激动,他甚至显得满面红光的。
今天柴衍峰穿了一身簇新的天青色暗纹长袍,腰扎玉带;头上没带冠,而是绾起后再用一个青玉发箍和一跟玉簪束住,脸上的胡茬也用刀刮了个干净,露出整个脸部的轮廓。他此刻站立着,虽然拄着拐杖弱了些许气势,这一身衣饰也没多华贵,但是看着他的时候,楞是让人觉得他有些许出尘。
听到舒锦的话,他不自觉的绽出个有些亲昵的笑容,轻声的答她:“放心吧,我没事的。”说话间一双眼睛又黑又亮,看向舒锦时,那又是欣喜又是自豪的眼神直闪的人眼晕。
“嗯,若是你不舒服,便去柜台后坐下歇歇。”柴衍峰显然是心情太好了,舒锦被他看的有点受不了,把头转向李掌柜的地方,有点不自在的说。
“嗯,我省得了。”看着舒锦的样子,柴衍峰在心里偷偷笑了下,也不多缠,说完也闭上了嘴巴。
新菜已经推出,即将享受舒锦“开小灶”服务的人也确定好,接下来便也没什么事情了。一品阁毕竟是个做生意的吃饭的地方,人们吃饱喝足自然也不会长待,于是,除了个别无事做的人留下继续回味谈论方才的美味外,其他的宾客也都先后散去,一品阁内情形也恢复了平日的样子。
这时舒锦却同李掌柜柴衍峰上了楼上的雅间。不为别的,而是为了商议改造一品阁大厅的事。其实舒锦也早先便考虑过这个问题。在她看来,一品阁想要在众多的酒楼中脱颖而出的话。只靠她一人,只靠她的厨艺是不行的,于是她想到了上一次比试时无意间聚集的人气。
进而,她想到了现代的一些大酒店的开放式厨房。弄一个开放式厨房这不单是为了新颖吸引人们眼球,也是为了让食客们看到自己的饭食是如何做出来的,同时让他们知道自己所食的饭菜真的很干净。以此可以进一步树立起一品阁的良好口碑。
今日有人提出有人想要观摩舒锦做菜可说是正中下怀,其实。舒锦早有这个想法。想来明日定然又会吸引许多人前来。这样无形中又让一品阁的流水增加许多。所以日后可以时常让酒楼中的大师傅在厅中展示拿手的厨艺,这样可以网聚更多的人气。
舒锦这样想了,自然也就研究了一下如何改造一楼的大厅。
这一品阁在李恒成接手以前也是个酒楼。不过,李恒成接手后稍加装饰再次开业的。一楼大厅很宽敞,可以容纳不少桌椅,可是。如果想在大厅中开辟出一个灶房来就显得突兀了,而且。无形中也缩减了大厅的面积。最重要的,这样不好解决烹饪时的烟火问题。
不过,一楼大厅的最内侧却有两个小厢房,一个位于楼梯后边。另一个则刚刚好对着宽敞的大厅。
两见厢房中间有传菜的通道,正对大厅的厢房因为临近后灶房,所以没有开辟成雅间。而是做了杂物间。
因为是杂物间所以厢房门朝后开,靠近大厅这一面墙当初为了美观。李恒成命人把它打破了,下边是墙壁,粉刷后上边是雕花的木隔断。如此,舒锦便建议把那些隔断去掉,换上活窗板,然后把这间厢房打理干净,再在这间屋里打上灶台烟道,日后就在这里做厨艺展示。
舒锦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李恒成当下就拍板:
“如此便这样办吧,今日下晌便动工。李掌柜,你这就去找些泥瓦匠来,起灶台打烟道,然后跟宾客们解释下,今日接下来楼内要稍事整修,一品阁暂时歇业,烦请他们明日再来。”
李掌柜点头答应了,起身就去做事了。舒锦则是又跟李恒成研究了一下,便也一起下了楼去到那个厢房。几人一同研究看如何布置。
“我觉得,日后可以考虑让客人点菜,不单是点某道菜,还可以点某位师傅亲自料理菜肴。被点名的师傅就在这间屋子里为点菜的客人现场制作,供人观摩。
另外,我打算请县里的裁缝师傅过来,为楼里的每个大师傅都重新量身制几套衣服,还有帽子。衣裳颜色要干净,师傅们要勤换洗,力求每次同食客见面都予人整齐干净的印象。”舒锦说着自己的想法。
“恩,这个主意不错。稍后就遣人去请裁缝师傅来。衣裳要什么颜色为好呢?”
舒锦其实很想说白色,可惜也知道这个不现实。要知道这个时空里,除非服丧,否则无人穿白的。而且,纯白色的衣物身份不够高的人即便是服丧也不可以上身,最多是穿米白色。所以,舒锦想了想,最后决定用米灰色。
这个颜色相对白色更耐脏一些,也看着比较干净。
不大会儿,李掌柜带着泥瓦匠来了,舒锦便掏出几张草图来。这是舒锦先前自己临摹的,上一世农村的那种土灶台的结构图。舒锦便按着这个指点着泥瓦匠,告诉他们如何砌这一次的灶台。
这时的砌墙所用的还是泥砖。泥砖就是先打好木格子,然后搅拌水+泥沙+稻草,三者搅拌一起后放到木格子里,再用木板修平,放两天,待到凝固打开木格子就成了一个泥砖。泥砖制作很耗时,好在,泥瓦匠们知道一处专门做这种泥砖卖的作坊。于是,花了钱买了够数的泥砖,几个瓦匠就轰轰烈烈的开工了。
几个人一下午的赶工,终于在掌灯前按照舒锦的要求大致搭建好了新灶台跟烟道,足够第二天使用了,剩下的慢慢完善就好。舒锦还要求瓦匠们在后灶房砌了一个烤炉,这样日后舒锦便可以做出更多种类多吃食来。
一切就绪后,命人在新灶台里填上火让新灶台更快干燥,一品阁的众人便也在用过晚饭就各自休息去了。
静待明天。
第160章 文思福黎与跃龙门
新鲜白嫩的豆腐被削去老皮,舒锦利落的一次次手起刀落,刀快速的切过豆腐,到切完一整块,这块豆腐从在外表看,还依旧四四方方。舒锦动作不停,手轻轻的在切过的豆腐上抹过,原本的豆腐块便变了个样子,成了倒伏在案板上。舒锦继续跟方才一样切过一遍,然后把豆腐用刀铲起,放到了一旁盛着煮沸过的水的大碗中。
接下来,冬笋切片,然后切丝,用水焯熟;香菇去蒂,切丝,倒入少许鸡汤上锅蒸制;熟鸡胸肉切丝;新摘下洗干净的生菜,嫩绿还带着水珠,切丝备用。
舒锦把所有用料都切成细细的丝,而不论是哪种材料,她切弄时的节奏都是又稳又快。食客们看着她,只道她动作利落,只有大师傅们才知道,这看似轻松简单的动作背后,要有十分娴熟的刀功做基础。
一切准备就绪,舒锦拿了个小瓷锅放到火上,倒入鸡汤。接着依次放入香菇丝,鸡胸肉丝,笋丝,生菜丝,汤开后撒入盐,盛放在白瓷汤碗里。
另起一个小锅,倒入鸡汤。到汤沸捞出烫过的豆腐丝放入。接着,当豆腐丝浮起在汤的表面上时,把豆腐丝捞起放入先前的大汤碗中。
第一道汤羹完成。
舒锦用大碗配套的盖子盖好汤碗。接着着手弄下一道菜。
另一道菜舒锦打算做鱼,这个时代,鱼的做法还大多停留在煮或者蒸,有时候是煮成汤喝。有时是跟其他菜一起煮,或者整条蒸来吃。而舒锦所掌握的鱼的做法要丰富的多。
在考虑各种的做法之后。舒锦最后决定做一道糖醋鱼。
新杀的活鱼去腮去内脏,洗净血水,用刀在鱼身上每隔大约3厘米便向鱼头方向斜切一刀;之后擦净鱼身的水,在鱼身上及腹腔均匀地抹上黄酒、胡椒粉和适量盐。加上葱丝姜片,腌制一刻钟。
期间舒锦拿出自制的玉米淀粉加水调成淀粉糊,待鱼腌制好后用手抹在鱼身上。并细心的把切开的地方也抹上淀粉糊。
锅内烧热油,约到七成热的时候。舒锦拿起腌制好的鱼,一手拎着鱼尾巴,另一手用勺子将锅中的热油舀起,浇在切花刀的地方一直到鱼肉外翻定型。
热油淋在鱼肉上,发出滋滋的声响,在众人都屏息看舒锦做菜的一品阁大厅清晰可闻。接着,舒锦将鱼放入锅中,让鱼身弯曲做好造型便开始小火炸制,期间还不停用勺子将热油浇在鱼身上。到鱼完全定型,捞出鱼转大火,当油温够高,将鱼再次放入锅中大火炸一下,把鱼外皮炸酥后放入盘中放好。
接下来是浇汁。
先炒汁:锅内留少许油,把事先切好的蔬菜丁下入翻炒一下,然后倒入适量开水,加入糖、醋和适量盐,汁烧开后加入适量的淀粉水勾芡烧至浓稠,最后淋些熟油使汤汁油亮。
油亮的糖醋汁均匀地浇在鱼身上那一刻,滋滋声再次响起,刺激着所有人耳膜;鱼身被舒锦弯曲着侧腹朝下放置盘中,红亮的汤汁淋上去,配着鱼身的弧度和飞扬的鱼肉,仿佛下一刻那鱼会从盘中越出一般。
舒锦完成最后的浇汁,便示意伙计上菜。
大厅中人一见两菜完成,都不由得嗡嗡的讨论了起来。
两个伙计一人端着一道的走出来,厅里的众人无不引颈期盼的看着伙计们的手上。
头道汤因为盖着,所以人们都把目光落在了鱼上。
这样做鱼的法子真是众人闻所未闻的,鱼的造型也十分漂亮。当伙计走过身边,人们还能闻到一股酸酸甜甜的味道。那味道刺激鼻腔,引动味蕾,让人不自觉就咽了几下口水。
两道菜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下,送到了客人桌上。
“这两道菜是什么名堂?”客人问道。其他的人们也纷纷竖着耳朵等舒锦的回答。
这时舒锦也已经从厢房走了出来,听到人问,舒锦便上前,答:
“汤是‘文思福黎,另一道是‘跃龙门。”
古时豆腐又称“福黎”,所以文思豆腐被舒锦叫做了文思福黎。
舒锦话落便引来了人们的议论:
“跃龙门?嘿!看这鱼的样子,真像是要跃龙门的样子啊!”
“是啊!真是好看!”
“这味道也很诱人啊!”说这话的人说着,还吸了吸鼻子。一时间,人们对那客人真是羡慕不已。
舒锦见众人把目光都聚集在鱼身上,便示意伙计拿去汤碗的盖子。
人们看到这一动作,这才想起还有道汤他们没看到。顺着汤碗望进去,一丝一缕,白的,黑的,青色的,漂浮在莹白的瓷碗中,煞是好看。最难得的是,不论哪种颜色的丝都如线般精细!
众人这是才明白,这道汤不是随随便便就做的出来的,单是这切丝的刀法就十分讲究了。
一时间,赞叹声此起彼伏。
不提那位客人是如何在众人羡慕的眼神下用了这顿餐饭,总之这一菜一汤又让舒锦厨艺高超的名头更上一层楼,一品阁这个很有特色的开放式厨房也让人们新奇不已。
当天消费银两最高的人也获赠了一张会员卡。到柴衍峰说日后一品阁将不定期从宾客中抽取幸运食客,并赠送优惠笺纸时,食客们都摩拳擦掌,都道日后要常来用饭才行。
同时,这一次因为新菜推出,人们还尝到了一种新的饮品。
它不像白水淡而无味,亦不像酒般或浓或烈,而是带着一股幽香,品后唇齿留香又带有回甘。它的名字,叫茶。
听三七堂的大夫说,这茶还是一种可以提神醒脑,排毒解油腻的佳品呢!
当然,同样是茶,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一品阁的茶水种类可不少,像什么雨前,毛尖,银豪,名字新鲜好听外,价格也各不相同。若是客人你说,不知道哪种好喝,那你就不用担心啦!头回来的客人若是有意买茶水喝,是可以免费品尝一下各种茶水的,相信客人总会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茶水的。
第161章 糖
舒锦一直想要想法子弄出合适做菜用的糖,于是当一品阁的生意柴衍峰可以单独照看后,她便跑遍了整个江兴县的制糖作坊。
这时候制糖的原料主要就是用甘蔗,制糖的法子还停留在“曝晒之法”,简单的说,就是甘蔗汁加热加上日晒,得到浓稠的胶状糖浆。可惜,因为制作工艺的问题,制糖会有挺大的浪费,而且成本也相对较高,以至于糖的价格也高。
糖毕竟不同于盐,不是每日必须的东西,所以大演朝并不限制民间制作。舒锦琢磨,既然要做糖自己用,索性找一家规模合适的中小型作坊先试验一下,如果真的可以做出自己需要的糖,日后也可以制糖卖钱。
于是,跑了不少的制糖作坊之后,舒锦终于选中了一个小作坊,同作坊主人商谈了许久,终于把这个作坊买了下来。作坊还是原来的作坊,不过改了个名字,又按照舒锦的意思改造一下,并且舒锦言明,以后怎样经营舒锦说了算。
作坊主姓关,名三德,今年不足四十岁,他得了舒锦的银子,最后同意帮着舒锦继续管理这个作坊。舒锦的意思,原来作坊里的帮工只要想就全部都可以留下,依旧发给他们原来一样的月例。于是,虽然作坊主换了,可里边忙碌的人基本没变。
作坊稍微进行了一下改造后,就再次开工了。
舒锦在超级电脑查到了一种制作“白饴”的土法:用收干的白色嫩小麦芽熬糖,然后利用干麦芽糖化白米,高粱米或者小米制糖。大概五升麦芽可以糖化一石米。这样,当其他作坊都因为没有甘蔗而歇业时,舒锦的作坊无疑一年四季都可以制糖了。
老法甘蔗制糖其实不是什么秘密。有人自己在家都能熬出糖浆来。关三德听说要用大米制糖,一是不信,二就是大呼浪费。不过,舒锦现在才是老板,他尽管不信,也由得舒锦折腾。
用米的制糖法也很简单,只要准备蒸米饭用的锅具。还有一个底部留孔有塞子的瓮。舒锦跟关三德还有作坊的工人研究了几天。试验了几次终于成功了,出来的糖是块状,白如冰晶。当所有人拿起一块过去从未见过的白饴糖放到嘴里咬下点尝时。惊讶的发现,真的很甜,甚至超过糖浆。而且,不同于糖胶。这样的糖块更方便食用,盛放以及携带。
时人制糖用的主要是甘蔗。若是有了用粮食的制糖法就弃甘蔗不用那便是本末倒置。所以,舒锦的制糖作坊也依旧主要用甘蔗做糖。可是,她却不打算跟他人一样,制造黏黏的糖胶。她要做的。是时下没有的“砂糖”。
为什么蔗汁熬来熬去出来的都是胶状的糖浆?那是因为蔗汁中本来就有一种阻碍蔗糖结晶的有机酸类。只有去了这样的酸,才能让蔗糖结晶。
再有就是去色问题。
蔗糖熬制出来时是有颜色的,如何让他们变成白净的白砂糖?那就是要经过去色这一环节了。
上一世的现代化工业生产自然有机器和专门制剂解决这些。可如今只能用土法。于是舒锦搜索到了目前最容易达到的土法:用草木灰去酸,黄泥盖浆法去色。
为此。舒锦特地去订制了一种形似漏斗的“瓦钵”。
此时是农历九月,正是甘蔗糖分最高的几个月份之一,于是,舒锦便带着关三德等人不停的做着制造白砂糖的试验。
蔗汁加热蒸发至浓稠,倒入事先用稻草堵住下口的“瓦钵”里。这样放置两三天,把瓦钵架在缸上,然后用黄泥饼压住糖浆。黄泥泥浆会慢慢渗入糖浆,把其中的有色物质跟阻碍凝结的糖蜜都吸附住慢慢下沉到瓦钵底部。过一段时间后,拔出瓦钵塞的稻草,揭开已经干燥的黄泥土坯,瓦钵上层便是结晶而出的上等白糖。
舒锦也已经查了些制冰糖的法子。
冰糖制法相对难一些,而且目前也只有用甘蔗制造,不过,因为土法制造冰糖需要的温度比较低,舒锦打算到正月里再试验。
这些制糖的法子很新鲜,关三德大为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