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谋天下-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殿下,快跟我走。炸营加偷袭!”
  嗡!汉王脑袋大了,军队最怕的是什么?一个是炸营,再一个就是夜袭,好么,他二条都占了。忍着怒气,汉王问:“怎么回事?”
  秦宇无言以对,他哪知道?来的一路,士兵乱窜,根本没法组织抵抗。他身边侍卫打杀了几十个像没头苍蝇似的士兵,才勉强凑够百来人,这不,第一时间就跑来寻汉王了。
  “殿下,快走!再慢来不急了——”指挥士兵架起王爷就走。外面杀声阵阵,也不知有多少人,王爷千金之躯,这营里本也没多少兵马,多是粮草和一些老弱病残,全死了又如何!
  一行人边杀边退,不曾想对面遇着许化文和孙黑虎。秦宇一看就觉不妙,他们一行人马是朝着军中副将宋商的营帐退的。现在黑灯瞎火的,估计宋商也在往中军靠拢,等一起会合后,正好往外冲。不然光凭这么点人,还没有开路先锋,秦宇可不觉得汉王殿下能冲出去。
  不过,宋商到现在还没露头,秦宇心中着急,别是陷进去了吧,他们都走一半了,怎么宋商还没到?
  光顾着埋怨人,秦宇忘了宋商今夜巡营。汉王在中军,宋商转到东北去了。攻下豫州之后,因为地盘全归了汉王,这营盘自然也是自己的,汉王因为要调兵去扬州诈赵王家眷,虽然从荆州出了部分人马,但他也从豫州没少调人。如果再加上调去试探徐州的人马,这大营算不上空了,但也就用上二成吧。宋商巡营,他总得跑全程,总不能走个一半就回了。这会正绕到最西头,往回赶呢。可惜这远水救不了近渴,谁叫汉王没把赵王当盘菜呢,以为把士兵打乱重分就完了,怎就没想过士兵也是有家人呢,由其现在扬州那边打的热火朝天,他们都以为没法子回家了。这会儿赵王做保,投了朝廷,只要把汉王这根刺灭了,他们怕个球!
  许化文见到汉王简直心花怒放,他跟赵王破釜沉舟聚这么点人马,根本没想到能生擒汉王。只是为了楚阳的条件,给汉王寻点麻烦,造点混乱罢了。毕竟投降总要有个投名状,这次配合墨砚,也只是造成混乱,给前方一个心里压力,叫他们回师自保。可以说,赵王和他,就是楚阳的死士。
  “黑虎,快拿下他!”许化文在后头大叫。许化文恨死了汉王。如果当初汉王顾念盟约,不把赵王扣下,如何会有今日之事。他一把年纪,却要小心地给楚阳书僮陪笑脸,若非为了赵王殿下,他都想抹脖子了。
  孙黑虎是赵王手下没叛变,却又没被看压的唯一将领。这人有点愣,瞒不得半点话,汉王爱其勇,再加上此人不会做鬼,所以汉王就让他陪着赵王,毕竟还要赵王稳定军心。他打散的人马还没彻底融入,哪怕做个表现文章,有孙黑虎做赵王侍卫,卖降将个好罢了。这会儿汉王可吃了个大亏,孙黑虎大步上前,汉王身边士卒没有他一合之敌,秦宇知道不好,拉着汉王就往后退。
  许化文在后边大喊:“汉王殿下,您最好缚手投降!”秦宇回头一看,心中大惊,他大喝:“拿出盾牌,快!”
作者有话要说:  

  ☆、南北

  咻咻咻,几十支箭抛射而出。弓箭手还是挺聪明的,没往正在交战的地方谢,而是往前封锁了汉王的逃跑方向。
  一时间汉王立在原处,无路可逃。
  豫州兵变受影响的不只楚阳,韩政一路轻松前进,小小试探一下豫州的防御后,开始了踌躇。他手中兵马有限,偏偏打下地盘又要防守。一路说是练兵,可汉王的守军也太垃圾了。不明所以的情况下,韩政决定,先派人打听打听情况,再做决定吧。此次出兵,韩政自觉占了大便宜,足够他携势再回益州!
  他的人马就在豫州边上停下,四散侦骑。
  充州陆丰,左汉臣正在营中看着手中圣旨。楚阳亲笔所书,盖了小皇帝玉玺的调令?
  俞浩淼坐在下首,尽管知道现在手中有兵就是大爷,可他还是有点不自在。这是他头回传圣旨,怎么看,二位将军好像都不是轻易投成的主儿。
  “俞将军,起兵回师乃是大事,左某还需准备几日。”
  左汉臣是第一个表态的,陆居然没给出答案,但也没拒绝。俞浩淼心里一松:“在下长途跋涉,身心疲惫,正好明日再议。”
  陆丰挥手间,让手下小校带俞浩淼出去。看着俞浩淼的背影,陆丰奇怪:“汉臣这是决定了?”
  左汉臣点头:“豫州离这里不远,若楚阳所说为真,明日自见分晓。届时小朝廷掌青州,徐州,扬州,半个荆州。充州归于治下理所当然,你我再不投降,难道上杆子去投镇北王?听说降臣在陈旭手下并不好过。”
  看陆丰略有犹豫,左汉臣奇道:“陆将军难道在北军中有熟人,可为引荐?”
  陆丰脸一红:“这倒没有,只是觉天下之变,诡异非常。”
  不怪陆丰叹息,这些日子果然各方势力变化莫测,由其南方几度易主,先是赵王,后是汉王,现在又是小皇帝。这可真不好说,也不知楚阳能不能守得住,若是局势再变,他们这些人的前途还真不好说。
  不过陆丰的底气是在他经营的青州上,比左汉臣这种无根基的要安稳得多。不过左汉臣沾了御林军统领的光,楚阳给俞浩淼的要求,主要就是任欢和左汉臣,陆丰降则收,不降则撵。这种类似墙头草的将军,楚阳并不在意。
  左汉臣在收到探子的情报时,心中恍惚,果然赵王跟汉王打起来了,不但如此,韩政兵临豫州,似在等什么。既然情报为真,左汉臣也不再犹豫,命令军队:“出兵豫州!”
  这时候不去汉王那里挣点功劳,他左汉臣有什么脸面去徐州?他是前御林军统领,可不是现在小皇帝的心腹,跟楚阳的关系是八竿子打不着。日后想在朝中混,没有眼力见怎么行。难怪他能一路坐到帝王心腹的位子上,他的性子虽有对权势的渴望,却也存在世家子弟于大局认知。
  与左汉臣的光棍相比,陆丰就没那么痛快了,他把兵马分二部,一部前往青州,一部去徐州。他这行为,无论任欢,还是左汉臣都没大明白。俞浩淼对陆军无力,他只是紧着写信给楚阳。
  任欢是最先接到楚阳书信的人,他要配合对面接收充州。不过楚阳让俞浩淼先试探一下这二人的态度,也好日后心中有数。任欢就晚上二天换旗。
  任欢的行动叫陆丰一愣,却也在情理之中。他心中有点不是滋味,没想到不过几月时光,陈儒之子却叫楚阳力挺坐上皇位。如今已有南北对峙之局,想来未来最差,这小皇帝也当坐个几十年天下了。也不知本帅的先手如何?想来能在楚相面前加加分吧。
  南方形势大变,镇北王看着手中情报,吃人的心思都有了,前几日不是还说能让南方各势力互相平衡吗?怎么一夜之间,就成了南北对峙?魏明远低头不语,他实在辜负了镇北王的期望。可此局已成,胡绯因他之令冒险登门,却是把已方在徐州经营的人手漏了几分,不然他魏明远还不至一败涂地。
  陈旭脸色铁青:“明远,趁他们立足未稳,马上点兵,孤要从冀州出兵,拿下青州!”
  “殿下,那青州近海,如今卫东生的海军已叫葛方压制在渤海,根本保不了那么长的海岸线。殿下就算出兵青州,怕也难以为继。”
  陈旭苦笑:“你可知楚阳刚才派人送来了什么?”
  魏明远一愣,他一直在军机处忙活,整理好情报就来见王爷,难道还有什么他不知道的事发生了。
  镇北王陈旭把左手边的小锦盒向前一推,魏明远疑惑地打开。白色如雪,是盐。这,这……
  猛地,魏明远一张脸铁青铁青的,宛如叫人打一闷棍。
  “楚阳手握水军,掌涨岸线,他这是在威胁孤王。不进军,就没有盐吃。虽然咱们也有井盐,可我北军这些年一直以海盐为主,冀州沿岸已经放弃半数,孤不能把卫东生的水军丢了。所以这青州孤必须打。”
  真正尝到楚阳迫人的滋味,魏明远对比一下陈儒自登基以来的作为,心中抖动。
  “殿下,你说,咱们是不是把陈儒想的太深了,倘若都是楚阳一人所为,那……”
  陈旭先是愣,而后大笑:“无论楚阳有何本事,孤都不惧其人。今日心中不满只不忿此子先手。某自十五岁入北军,从小卒做起,从来只有某掌先手,今叫楚阳所迫,心中不甘罢了。”
  陈旭有自己的骄傲,他掌兵多年,又是真真正正从低层拼杀而出,从来不曾畏战。他的功绩,从来都是用鲜血铸就,阴谋诡计算得什么?
  其实楚阳也不想这么快跟镇北王对上,虽然他自信有把握把南方势力玩弄于股掌之上。可对镇北王,实在是心中没底。可现在形势如此,他楚阳不如过,难道镇北王就比他强吗?为防突厥入侵,镇北王的兵力有五成在北方沿线,陈旭为顾大局,又把凉州打下来,虽说他是想从凉州牵制益州,可骑兵就是骑兵,有了凉州人马支持,北方骑兵纵横天下绝非笑谈。凉州那是什么地方,那里羌汉混居,镇北王可以凭武力强势压制,楚阳却没那个时间与镇北王周旋。
  若等他平定南方,镇北王喘息够了,谁能抵挡跟突厥人对拼的强军?反正叫楚阳估计,没个十年苦练,别想在战场上正面打赢陈旭。由其他能支使拖和台一时,却不能捏着他一世,这东西都是有时效性的,现在不趁着镇北王兵力分散,趁火打劫,难道等陈旭老的不能动了,他再一统天下吗?那可真成笑话了。
  楚阳对军事一知半节,但常识还是懂的,粮草,民心暂时不是惧,可地利就不好说了,他在心中琢磨了许久,才定下青州这个战场。一个是青州靠海,又近黄河,他楚阳强于水军,这算一利。另外,地形是他选的,还可以叫白正提前布置,也算作弊了。要是这样还搞不定,楚阳觉得,那他只能打消耗战了。
  吴江一直没露面,其实是叫楚阳拘一座海岛上,给他做监工,制炸药包呢。不过打归打,这场战事他可投入不少,光打一个镇北王,这也太亏了,他不断给拖和台去信,请他们突厥头领前来观战。
  其实就是一种变相演习。拖和台最近又有点不大老实,前次赵川的人头就没给他送来。都合作这么长时间了,楚阳可能知道的晚些,但绝不会一无所知。
  时间一点一滴往前走,楚阳心态一直很好,他最近最喜欢的就是逗胖墩。这小皇帝经过这段时间的安定生活,开始欲发活泼,简直没一刻安生时候。楚阳又不想叫旁人把他的劳动果实摘了,所以他最近有点暴躁。
  要不要削小胖子一顿呢,楚阳阴暗地想着。眼珠转了转,楚阳忽然对身边侍从道:“去找那些腐儒,告诉他们,陛下应该启蒙了。”
  楚阳笑得开心,他一定要给小家伙找几个又老又顽固的大儒,大周朝可不兴什么皇帝犯错打伴读,这小胖子也不是什么神童,等磋磨他一阵,就知道谁对他好了。
  不说楚阳借着别人的手,最暗算小不点。镇北王这次点兵,他用的却是同拖和台对峙的人马。不是不想用现在手里的人,他在吃下北方时,总要有人守城,再加上战斗减员,他现在的兵马里混着将近半数以上新兵。哪怕他招收的一半都是降军,可也不能全用那些人啊,为着军队的稳定,补充兵力,还是要以新兵为主。现在楚阳迫他不得不抢青州,由其青州的造船厂没一个撤走的。他只能,也必须换军队了。好在凭这些人进攻有些难度,但守城绰绰有余。
  不过,陈旭心中还是起了一丝暗影,此战胜利还好,若不胜,他手中的精兵几乎都投进进去了,怕是五年之内无力再向南方进兵。
  楚明华,陈旭只觉毛骨悚然,他陈旭从没遇到过这种对手,简直把天时,地利,人和运用到了极限。难怪魏明远一直对他耿耿于怀,这种人当不存于世!
作者有话要说:  

  ☆、南北战

  徐州。
  这些日子楚阳过得滋润非常,战事顺利,赵王不但把汉王生擒,还让孙黑虎从后方狠狠给算计一把,听说他们诈了好几座城池,又断了粮,想来方锦那边也快传来捷报了。
  至于胖墩,嘿嘿,那小东西最近可亲近他了。孔明辉罚十次,楚阳能拦个二三次,真真正正叫小家伙长了记性。其实孔大儒的儿子孔珏在私下里向父亲进言过,“帝王一国之君,父亲怎可日日惩罚?待陛下亲政之时,孔家何以处之?”
  可惜孔明辉精研四书五经一辈子,天下知名的老儒,怎会听得下这话?由其楚阳找他时,可是说好了,这小皇帝从开蒙之日起,所有儒家课业全由他负责。日后可能增加副讲,但所有人,每日最多一个时辰。天地君亲师,古代重师,可以说,小皇帝以后就算再炸毛,他孔明辉一家三代算是有了保证。听说过功高震主有,没听说过有打杀老师的。等二十年过去,小皇帝再想干什么,他孔家估计也能从二流世家,发展成一流了。
  投入大于产出,孔明辉怎会不卖力。但是,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孔家把肉都喝了,剩下的肉汤也没多少,仕林中也有不少难听的声音。孔明辉也是没办法,如果不想以后孔家被仕林排除在外,总要有点瑕疵,自污是不可能了,作帝师的你自污,不想干了?所以小胖子天天挨打一点也不奇怪。
  楚阳和孔明辉一个唱白脸,一个□□脸,配合默契,把小不点拘的天天没事就哭鼻子。谁让这小孩儿坐不住板凳,没事就想着玩儿了。不过,此举却给楚阳创造若大名声。就连许多认为楚阳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清流名士都赞誉有佳。妇人都知道,抱养孩子最好找小的,生恩虽重,但养恩才是最后的感情依托。楚阳让出授业之师,相当于把皇帝一生最重要的人让出,不能不叫人佩服。但也有人暗地嘲讽,估计楚阳出身地方豪族,根本就没想到这里吧。
  楚阳怎会想不到,他可是应试教育出来的,能不知道这些事?学生嘛,印象最深的可不是正经学习地时候,从来逃课时心情最好了。何况楚阳并没打算把小孩儿养歪,别看现在仗打的厉害,实际楚阳除了水军之外,并无亲信。等胜利时他们瓜分好处,难道让楚阳干看着?反正他现在名声好的叫他自己都脸红,一辈子锦衣玉食没有问题。等打完镇北王的兵,不管成功失败,南北对峙之局已现,别人想在十年内翻盘,那是做梦。那说益州还不在他手里,楚阳并不担心,韩政不是省没灯,前相爷高明谱从没瞒过旁人。别人怕,楚阳不怕,他巴不得韩政胜利呢。韩政再厉害能把他兄弟们都砍了吗?只要不能,有了他在前头,其余兄弟还不有样学样,大乱未必有,可小乱可就说不准了。这样一来,打着朝廷名义,想要插手益州不要太容易。到时益州四分五裂,难道不比接收一个韩英控制几十年的铁板强?益州王,益州王,当益州分裂时,王就不王了。韩家又能跟他手里的小朝廷对抗到几时?
  带着陆丰,白正,左汉臣,楚阳到了青州。这些人中,陆丰是打上来野路子出身。白正家是世家为将,人有家传。左汉臣世家子出身,能叫先皇年看中,自有他的本事。楚阳觉得,这几人都不错,他打算用小皇帝为帅,号称御驾亲征,再以其它人为副。这里头最让楚阳相信的,却是御林军统帅左汉臣。
  陆丰能看出来南方打仗缺兵,分一支人去徐州听凭楚阳调遣,又感觉到镇北王不会甘心,会派人回青州。楚阳觉得,这人地方主义太盛。楚阳在战场做手脚,自然瞒得严实,可陆丰无论是想保青州,还是想到镇北王会出兵青州,异或者青州有人暗中报信,哪一种都让楚阳不喜。投诚投诚,你倒有点诚意啊,派兵马去徐州,你自己怎么不跟着一起来?连皇帝都没见着,你怕什么?不明白陆丰的打算,楚阳也懒得和他玩猜猜猜。左右现在楚阳能算计的都算计完了,他是半点也不怕。楚阳敢在战场下暗手,他都不在乎敌我了,只要能把镇北王的主力留下,别说这三支人马十多万人,就是再多一倍,楚阳也不心痛。
  镇北王手中主力五万,辅兵杂兵又三万,楚阳凑十万,二方看着差距不大,实际天地之别。不过主场在青州,镇北王少了些地利,再加上他用黄河水师运人,来的慢了点。
  所以,才到青州,楚阳不听陆丰白正劝解,执意开战。其实这二人说的不是没道理,但楚阳的道理也足,现在镇北王的人还没到全,等他的人全来了,咱这些人谁抗得住?所以左汉臣还是支持他的。初期楚阳可没打算直接用后手,这么多人,由其除了左汉臣够光棍,他要削弱陆丰的势力。方锦是背主,他控制军队在楚阳允许之中。郑飞本人经过刺杀一事跟楚阳关系不错。楚阳信得着,白正这人,楚阳不好说,总觉得他太过忠君太爱国。陆丰在青州势力有点大了,让楚阳不喜。左汉臣本身人马少,人还够明白,楚阳决定少算计他一点。
  这些人各自为战还不错,想捏在一处,楚阳想都没想。再跟北军干几仗,磨合一下。这是楚阳对外的说法,实际上,楚阳打算用这些换北军这二万多人。不是他悲观,而是事实如此。
  所以,楚阳命令以二万人为一个梯队,分五组,开始跟镇北王开战时,大家倒没多少异议。谁让楚阳说得好听呢,现在不趁人少磨合,难道等镇北王亲自到场再打吗?
  五支队伍,陆丰自领一军,他亲信雷鹏领一军,白正一军,左汉臣一军,剩下先由楚阳统领,等南边打完,看那些将领谁先到,就叫谁先领军了。
  第一场试探,让雷鹏先去,这人是个先锋好人选。杜伯涛可没想到,自才才到,楚阳就开战。而且一出马就二万人。他也不在乎,跟李晖说一声,就点兵出战,他们北军从来没把南方的老爷兵当回事过。不过一开场,杜伯涛就后悔了,雷鹏所领乃是青州兵,陆丰所属,不说是百战精兵,可也不是吃素的。他只带了五千人马,哪想这家伙敢直接压上二万人!一比三,他有点吃不下。倒不是北军比不过青州兵,而是他主战骑兵还没到全,步战徐晔统兵在后,李晖长于守城。这亏他吃得不甘心。不顾镇北王严令,杜伯涛给大营里的李晖传信,把刚到的一千骑兵拉出来!
  双方混战,雷鹏正占着上风呢,没想到杜伯涛来这一手,一支不过千人的骑兵,像锥子似的,在阵营里玩凿穿。楚阳临走前可没给他骑兵,这东西说好了留大决战时用的。现在损了,以后怎么打?所以他也只能硬抗。杜伯涛借着这支骑兵,又把战局往回拉。想着势均力敌,再打一个时辰,天也黑了,正好双方收兵回营。其实雷鹏也有这想法,他也开始收拢队伍,可惜楚阳能同意吗?他想的消耗兵力,怎会叫这二人回营?
  “陆将军,如今二方势均力敌,不若将军领兵下场,正好把雷鹏留下?”
  陆丰皱着眉头看着远处战场:“楚大人,杜伯涛没有败像,此时入场,就怕北军也要上增援。”
  楚阳摇头:“不怕,我让左汉臣带兵在旁,若有败际,再增援。”
  陆丰点头,可行。下方是平手,也没让他去送死,还有左汉臣在旁,他也不怕出事。这也是欺负北军人马太少。至少再来个万把人,左汉臣也不是吃素的,抗一会还是没问题的。
  陆丰人马一动,雷鹏可高兴了,他跟着陆丰在一起,从来只打胜仗,似今日这般强敌,还真不多。这会增援一上,雷鹏传令四周,一时士气大增,杜伯涛吃不消了。这是想把某包饺子?也不看看我们后面可还有大营在侧,万五人马没来呢!快叫李晖增援!
  杜伯涛是打了老仗了,哪怕现在想回营,他也没法下令回去。双方正在交战,你下令后退,谁管你是真退还是假败,就怕全军溃败,那才叫惨呢。所以叫人增援倒不是真想再投入战场,而是把敌军杀得后退一步,好叫自己人好从容归家。
  李晖也明了杜伯涛的意思,他点了五千人出来,支援战场。这天都快黑了,谁都没想到楚阳的用意,就连左汉臣也只以为他是真压阵。
  两方人马人来我往,战局就到了互相有默契地分离时,白正领五千人忽然之间出现在侧翼,不由分说,就是箭雨一片。五千人,同时射箭,那得多少啊,当时杜伯涛和李晖就吃个大亏。
  杜伯涛大怒,一边令人竖盾牌,一边叫李晖相助。他的人早打一天了,体力不说如何,单就盾牌数量就上不去。如何相挡?


  ☆、大战

  这次袭击减员起码一千人,而伤者最少再加二千。古代真正的战斗减员少员也就二成左右,多数还是死于感染。别看伤二千,能活下来三分之一都算多的了。
  李晖此时看向白正的方向眼都有点红了,他带人出来一仗没打,人就少了这么多,怎么向镇北王交差?由其杜伯涛带出的人马回来的不少,但也个个带伤。
  他有心给敌方来个狠的,奈何那四万人马虎视眈眈阵型整齐。
  “退!前队变后队,掩护杜将军回营!”忍着气,李晖下令,明日定给他们一个好看!他在心中下了决定。
  既然敌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