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民国明珠-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北王点头:

    “先不要说这个,你现在全部精神办理大庆的事务。”

    大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处理不好会引来祸端。但是对东北王这样的枭雄来说,他更多的是把大庆看做一个机遇,希望可以凭借它在风云诡变的军政格局中获利。

    大公子敬礼领了命令,又商讨了几件秘事,告退离开。东北王的官邸里同时还举行着小宴,内宅觉得昨天的佳节过的不够痛快,趁着十六日的月亮更圆一些,自己家里要再补办一次。

    大公子找到他的女眷,问今天她们出去访客的情况。

    女眷笑着回答:

    “那位大小姐年纪还小,也不怎么爱说话,倒是很贪玩的样子,皇宫那里现在破败的厉害,她竟然也能玩的开心,我们已经约好,明天再去拜访。”

    大公子皱眉:

    “没有说别的吗?只是玩?”

    这样说别人家的名媛小姐也就算了。山东张家的千金,大公子是绝对不相信她只爱玩的。
………………………………

513任何的事件都有可能成为导火索

    二十世纪初期,欧美列强由自由的资本主义向着帝国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上的矛盾累积起来,已经达到了广泛和不可调和的阶段,当时的发展需要争夺更多的原材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落后了几个世纪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都已经被瓜分完毕,彻底的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列强之间的利益竞争,促使他们马上要进入互相啃咬和厮杀阶段。

    奥匈帝国的费迪南大公夫妻到萨拉热窝巡查,被一个勇敢热血一人奋战的斯尔维亚年轻人枪杀。

    德国非常兴奋,主动要求帮助奥匈帝国,支持它向欧洲小国塞尔维亚宣战。俄国更加兴奋,两天后出兵援助塞尔维亚,德国这下不用做幕后者了,对俄国宣战。

    英、法、意大利嗷嗷尖叫着,像脱了缰的野狗一般撕咬起来,顿时满地鸡血,酣畅淋漓。

    如今的东北,各方鬼神汇集,日俄已经签订协议,瓜分东北利益。派出多支地质考察队在大庆周边进行石油勘测,和当地乡民发生冲突。

    东北王是有远见卓识的,敏感的意识到可能会发生后果严重的重大冲突,密令手下官兵小心谨慎,吃点小亏就是沾大便宜,期望能继续和列强周旋下去。

    南边的革命军就像一支点燃的火炬一般,光芒迅猛在中华大地上扩散,他们的口号是,讨伐东北王为首的旧军阀,维护民国的宪法完整性。               

    日本在皇太子执政之后,迫于国际上的压力和国内资源即将耗尽等诸多问题,开始大规模的裁军,在此之前,日本军人是一个绝对受到尊敬的职业,他们自认为继承了日本传统的武士精神,是最完美神圣的日本人。裁军和降薪之后,他们的地位大受威胁。最叫人气愤的就是,当时的饭店都已经不愿意接待穿着军装的客人。

    各地的军人成立了一些密集会,天剑党、樱会、一夕会之类组织,希望能够扩展现有的军人业务范围,给大家谋求更好的前程。

    军人吃香的时刻就是战争时刻,没有战争也要创造战争,在轻易的取得台湾和青岛之后,他们其实特别的不满足,那么下一个目标就是中国东三省,就算没有导火索也要创造一个导火索,就算没有石油也可以为了其它的什么。

    已经做了一千多年的小弟,对中国研究很透彻的日本祭出满清皇族的大旗,他们要为一个已经亡国十多年的政权招魂。并且派遣特使邀请退役的满清皇帝来到东北。

    他们的理由看起来那样的充沛,东北大地是满清皇族的财产,义正言辞理所当然。

    事态发展到现在,整个局势就如高温环境下的一只汽油桶,随时都会炸裂,然后熊熊火焰,惊天动地。

    杏子说,这是无法逃避的,无论我们有什么好的东西,土地或者牛羊,他们都会来抢的,既然是这样,为什么不能把石油拿出来,石油可以快速催化工业的发展,使得整个国家具有更强的抗打击能力。

    大公子的女眷说:

    “张家的那位千金年纪小,只爱玩。”

    如果她们当天继续在一起下去,或者会得出一个新的结论:

    “张家的那位千金年纪小,只爱吃。”

    又或者会说:

    “张家的那位千金真是骄纵,打赏戏子一样打赏那些不安定分子,总共也就说了些莫名其妙的话。”

    张美溪大约比她们的评价还更努力一些,她每天回到酒店也会研究一下最新的电报之类的,报纸不需要看,大部分的新闻也都被管控起来。通过报纸来获取消息的民众会觉得目前的局势一片风平浪静。

    白天的时候张美溪去游览沈阳的名胜古迹。辽河美丽清澈,很久远的年代之前就创造了璀璨的新乐文化。

    满、汉、蒙三个民族特色的寺庙香火旺盛,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的市民百姓,他们的最大心愿都是平安、健康,家人在一起幸福喜乐。

    张美溪穿着简约的蓝色短衫长裙,在金秋的艳阳里,身姿摇曳,带了些荷塘莲叶般的清凉气息。晚上回去酒店,总也要抽出一点时间来看月亮。月亮洒下一室清辉,在秋的深夜里,凉意渐渐升起,大小姐又仿佛可以散发热量一般,从温暖到慢慢炙热。

    历史总是由无数的瞬间组成的,长河滚滚,浪花浮沉,那些水珠变成了浪花,那些水珠静静流淌,都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事。

    导火索点燃的那一刻终于来到,起因居然是“堕龙”。就是被报纸上无数次报道过的一种神奇事件,这次发生的地点是沈阳近郊的“柳条湖”。

    柳条湖本来就只是一个简陋的小村子,守着一个柳枝形状的湖泊,村里也不很富裕,是大片的棚户,,这个村落的大约几百年就有了,原本只有几户人家,一片蛮荒,近二三十年由于移民的加入慢慢有了些规模,他们住着移民特色的速成棚户房。

    附近有一条日本人修筑的南满铁路,因为没有设置站台,所以其作用也基本可以忽视。

    中秋之后的柳条湖一直都很晴朗,没有落雨。某天的半夜里忽然听到天上有轰隆的雷声,村民也并没有太在意,第二天早上的时候,他们就在湖边发现了一只巨大的生物。长度约十几米,身体是一人合抱粗,脑袋像放大了几倍的牛头。

    堕龙!

    因为是沈阳近郊,这次听到消息的各方人物赶来的特别快,其中有一伙就是满清皇族的代表,他们先是一阵痛苦流涕,然后又调集大型卡车,打算把“堕龙”运走,放归大江大河。

    当地的村民其实也是有些彪悍,他们一点好处也没有捞到,当然是不高兴的,村民集合起来,挥舞着铁锹和扒犁,他们的口号很简单:

    “龙王爷是我们家的!”

    混乱之中,有几个皇族管事被打死,村民也有死有伤十多人。

    驻守铁路的日本军认为,他们为这片土地的主人,满洲皇族主持公道的时刻到了,集合队伍,攻陷了附近的一个东北保安军团级大营。
………………………………

514战争的阴云之下

    皇上,您还记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

    亭亭玉立的书香女子,还有大明湖畔的柳条如丝,烟波浩渺,春风徐徐。 一刹那就迷醉了那个诗书风流的乾隆皇帝,他才不过是匆匆的过客而已。而那在湖边长大,如今远游的山东文人,对那片梦里的湖泊,就更加深深的眷恋了。

    塞外北国之地的明湖春色,只是一家酒店。山东张家的千金,在酒店里设宴招待大公子的女眷,小宴会厅里,华生电气公司生产的话匣子正在咿呀的唱着小调,声音调的很小。放在傍边的是电扇,也是华生的牌子,电扇没有打开,暑热已经退去了,大约过几天就会被收起来。

    这次宴请办的很简单,就是明湖春的招牌鲁菜。张美溪笑着招呼客人:

    “你们千万不要客气,口味上面有什么忌讳,现在就告诉他们后厨注意些。还有这份回回的菜单,你们看着选几样,也能叫他们送来。”

    鲁菜大油多,不能送到回回店,回回店的菜品都可以送来。

    大公子的女眷笑着接话:

    “大小姐不要客气才是,我们怎么也算是这里的地主那。其实看你这么瘦弱的样子,实在是有些担心你水土不服吃的少。 每天出去运动又有些多了,容易亏了身体。”

    张美溪面色真诚:

    “我也是有这样的担心,就从大庆那边带了不少鲜果肉干。飞机堆的满满的,差点就要把最心爱的两个美人踢下去。”

    她伸出一根白皙纤细的手指,指了指紫艳和蔷薇。

    这是一个笑话,大家很捧场的大笑。

    张美溪也脸上带了笑,继续说下去:

    “谁知道来了沈阳,好吃的这么多,样样都合口味,大庆带来的果子,倒是还没有怎么动了,你们尝一尝。”

    她又把白皙纤细的手指指向桌面,上面摆着几个小碟子,柿子切了块,西瓜切了片。

    大公子的女眷们笑着拿银叉子插来吃,脆甜又多汁。一连声的夸赞:

    “真是好吃!”

    张美溪笑着说:

    “那你们就不要客气,带一些回家里吃。”

    大公子的女眷互相看看,齐声说:

    “那我们真是不客气了,多谢多谢。”

    杏子领了大小姐的命令,亲自走去仓房,要挑选水果给客人带回去。三间厅房堆的满满的,飞机上带来的确实不多,可是后来侍卫又押送了一卡车过来。

    谁知道小桃子也在后面跟了进来,指挥杏子说:

    “一共是四个人,给她们四筐好了,先倒出来,再拣四样果子放一个筐子里。”

    杏子笑:

    “桃子姐姐什么时候这样小气了!”

    桃子轻轻的叹气,用极低的声音说了一句:

    “大概就快打仗了,你又不是不知道。”

    杏子的脸色也正经起来:

    “打仗,我们当然要回上海的,要坐飞机,就真是带不了多少吃的东西!”

    桃子摇头:

    “你又不是不知道,再没有那个比咱们大小姐胆子更大的,这个库房我一会要再加些米粮就封掉了。不管什么时候,多存些吃的总是没错的。这些小事咱们还不考虑周全,难道要大小姐费心?”

    杏子不再说话,默默的祈祷到时候可以劝动大小姐,但是却听了桃子的建议,只让听差搬了四筐水果送人。

    她们两个一起穿过酒店的长廊,路过一个用来通风,向着北边开出的大玻璃窗,不约而同的停下脚步,向着大庆的方向望去。那里的石油正源源不断的输送出来,就像奔腾的黑色血液一样滋润着中华大地的民族工业。

    这个国家太虚弱了,需要一边输血一边挨打。最后的结果如何,要看输血和失血那个力度更大一些。桃子和杏子是最乐观的人群之一,大小姐就是她们的信仰,大小姐拥有神袛一般的力量。

    柳条湖的战争导火索点燃之后,张美溪得到消息甚至比东北王还早了那么几分钟,她刚刚结束一场宴请,送了大公子的女眷出门,就看见周三少爷快步走来。

    身躯高大,步伐里却带着轻盈:

    “已经开打了,日本兵去了东北保安军大营,放了枪!”

    周三少爷说话的时候,肥厚如小熊一般的面皮上带着红晕,一双眼睛晶晶发亮,利落的短发甚至有一些热气氤氲起来。

    这是一个极度渴望战争的孩子,更加叫他兴奋异常的是,甚至早在一年前,他的大小姐就预测到了这一幕,几乎相差无几。

    张美溪脸色并不好,把烟云一般天然带着轻愁的眉毛皱了起来:

    “开始了,果然这么快呀!唉。”

    她轻轻的摇头,转身上楼去,一手扶着楼梯,一手提着长裙子。背影有些寂然寥落。

    大公子的女眷们坐在回家的汽车上,心情不错的商量:

    “水果你们谁也不要动,先全部送去父帅那里,等他看过了再说。”

    只有四筐水果一起拿过去,才显得稍稍有那么一点够看。东北王当然不会在意什么水果,女眷们也大多数不敢和东北王说话,但是张院长千金亲自送的水果,他也许愿意搭理一句。

    另外的女眷也笑着说:

    “有来有往才好,我们也要准备一些回礼。貂皮狐裘怎么样?南方人好像很喜欢这个。”

    另一个女眷也笑:

    “那我们回去,先一起去库房一趟,挑一挑。”

    她们出门应酬,是家族的公差,策划回礼,也有资格去开最奢华的大库房。

    轻松的气氛在女眷们的汽车行驶到东北王官邸的大门口停止。守卫的士兵比平时要多好几倍,而且都是全副武装,大门敞开,装着高射炮的卡车直接开进去。

    大公子有着一颗怜惜花月的细腻心灵,他十分着急的迎接上了女眷们的汽车:

    “我派了人去接你们,大约是路上错过了,你们赶紧去收拾一下,要坐飞机,只拿最细软的吧。一会跟着我的副官走,先送你们去关内。已经和日本人打起来了。”

    他对家眷的一片情深,送她们走的安排也是人之常情。然而也只是普通人的常情,作为东北军的最高指挥官之一,大战开始之际,花费太多的时间来处理内眷。真是有一些失职了。
………………………………

515战争的阴云之下(二)

    常情也罢失职也罢周全也罢,大公子派去接女眷的侍卫,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当然是,接明湖春酒店的高校长和张氏千金去官邸。               

    一个叫杏子的侍女回复了匆忙赶来的侍卫:

    “我们大小姐说,就呆在明湖春,那里也不去。”

    杏子也不说太多的废话,转过身去嘟起小嘴,她真的有些不愿意听见大小姐这样的命令,但是听到了,也只好实行。

    高校长依旧穿了一袭二蓝布的长衫,脚下是青布便鞋,多年以来都保持了这份寒士的打扮。可是腕子上带了金表,手指上戴了火焰跳跃的钻石戒指。面皮丰美白皙细腻,甚至比十年前还要更加美貌一些。养尊处优、金尊玉贵。高校长对着大公子派来的侍卫摇头:

    “我就呆在明湖春,那里也不去,回去多谢你们大公子,还有东北王,让他们专心迎战,不要费心我,也不必再派人来接。”

    侍卫的任务一样也没有完成,他也有些着急暴躁:

    “请高校长三思,战乱可不是儿戏,真正会出人命的!”

    高校长微微发怒:

    “你们是来绑架的吗?”

    大公子的侍卫被噎住:

    “当然不是绑架,但是枪炮不长眼!”

    高校长朗声的笑:

    “不是来绑架的就好,就算你们是来绑架的,要动刀枪,也得先过我侍卫的关吧!”

    他伸手指向自己的侍卫,从大庆带过来的侍卫足足有四十多个,此时也都是全副武装,甚至已经把枪上膛,直接在手中端着。                      

    大公子派来的侍卫有些想掉眼泪,任务是彻底完不成了,他默默敬了一个礼,但是却不舍得离开,转身出门去借酒店的电话请示上级。

    高校长并不是一个人,除去他的侍卫,他座上还正在招待十多位前来拜访的士绅名流。刚才侍卫进来,刚说明来意,那些士绅名流们就已经倒吸一口凉气:

    “开始打仗了,情势严重!”

    虽然震撼,却也不敢出声发言,闭声敛气的听侍卫说下去。

    等高校长拒绝之后,在场所有人登时都瞪圆了双目,依旧没有人出声评论此事。直到那个侍卫转身离开。高校长的客厅里才轰隆一声,就如十几只鞭炮同时点燃一般热闹起来。

    “要打仗了!”

    “天呀,这可如何是好!”

    “我刚刚把全部家产都投资在沈阳,这就要打仗了,真是老天亡我啊!”

    “家财算什么,只要存着命在,总有赚回来的一天,如今的计谋,必须马上离开这里才好,不是说从北边大营闹起来的?那么我就走南边离开吧,事不宜迟啊,须得速速出发!”

    士绅名流们纷纷把目光看向高校长:

    “高校长怎么看?现在要逃去那里安全些?远郊的乡下?关内?还是青岛?”

    青岛是已经被日本人占领了,现在中日开战,他们居然把青岛当做是一个逃亡的好去处。这些人都是东北社会的中上流,站的位置高,眼光也更远更细致。这次战役,他们更加看好日本一些,这是一件非常凄惨和无何奈何的事。

    高校长从袖子里拿出一条布手帕,擦了擦额头冒出的细密汗珠子,他依旧态度坚定:

    “我不是说过了吗,我那里也不去,呆在明湖春,至于诸君,还是请自便吧!”

    听见高校长做这样的总结,事态紧急,他们也没有时间做详细的论证,大厅里的士绅名流站起来,纷纷拱手告辞。大踏步的几乎是飞跑一样的离开,客厅里的客人哗啦一下少了一半。

    剩下的客人也是着急的站立起来,围在高校长身边,他们是有各种必须的理由,需要留在沈阳的,但是他们希望能到明湖春来和高校长作伴,或者拿到高校长的推荐,分着刚才的侍卫去东北王官邸。

    高校长摆手苦笑:

    “诸位冷静,冷静,现在沈阳开战,打仗用的可都是现代化的武器,嗷呜的一声,枪炮能飞几里地远,住在这里可以,但是高某可是不敢下完全的保证,打的热闹起来,明湖春就像是一枚薄皮鸡蛋。”

    尽管他是这样说的,名流士绅们依旧坚持要搬过来。有的直接出门去接家眷,有的干脆是去摇电话,通知亲友过来。

    那怕明湖春就是一枚鸡蛋,那也是有外壳的啊,几十个拿枪的侍卫,至少不必担心趁着战乱烧杀抢劫的匪人。再有一个,高校长现在可是世界名流。就算日本兵打过来了,多少也应该会给山东先生一个面子吧?

    在这样的慌乱时刻,寻求庇护,趋吉避凶是所有人的共同选择,过了小半天的时间,又有几批自认为和高校长有交情的人,找到明湖春要求避难。

    高校长也不拒绝:

    “你们真要来住,先去和明湖春的店家缴费登记吧,毕竟家有家法,店有店规。我也只是房客。”

    在这样的危机关头,大部分人是愿意遵守店规的,除去明湖春,得到战乱消息的人,还有很大一部分选择了前往教堂、学校、十字会慈善医院避难。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这些都是慈善的,有后台的机构。日本兵打过来,总是要有几分忌讳,不敢在这些地方实施暴行的吧!

    当然这种想法,是建立在一种假设之上,假设日本兵是有道德底线的。在历史上已经发生过的千百场战乱里,有一半的军队会放过平民,惩罚奸恶,维持秩序,甚至优待战俘。他们宣传自己是仁义之师,是为了百姓而战的,为他们日后的统治树立口碑。

    逃避到集体场合里的民众,默默的祈祷日本兵会是这样的军队。

    还有很大的一部分人决定逃离沈阳,他们携带老幼,肩扛手提,套马拉车,装载了家当,逃亡去乡下或者是别的城镇。

    老百姓都是潮水一般的往着城外逃亡。东北保安军却潮水一般的撤回沈阳来。东北王原本下达过一条命令,尽量避免冲突。他真是不太想跟日本人打的。

    他手下的士兵也很好的执行了这条命令,被日本人攻陷的北大营一个团,一个人员伤亡也没有,统统撤退了出来。


516战争的阴云之下(三)

    日军挑衅,攻占东北保安军大营的消息传播的极快,只过了半天的功夫,战乱的阴云就已经笼罩了沈阳的上空。         

    民以食为天,大部分市民百姓的第一反应,就是检查自己家里的存粮,然后挥舞着粮袋冲上街去,找粮店买粮。

    在发达的工业城镇里,市民家里基本上是不留存粮的,新鲜的米面保存的稍微不得当就会变的污霉,满大街都是粮店,随时可以买到新鲜的。

    此时,街道店铺的经营者也已经得到消息,大部分也都放下了门板关门,粮店是关不住的,干脆临时聘请了大量的伙计维持秩序。

    在距离明湖春不远处的一条街道,粮店门口的队伍排的很长,长到街角处转了一个弯儿又排回来,然后又转一个弯排回去,整个队伍就像一个十分紧凑的“W”形状。

    粮店门口一阵的囔囔,前面的人头太多,后面的部分即使是踮起脚尖也看不清楚,只好依次的互相传话出来。

    “苞米现在是没有粉了,只有大颗粒儿的。”

    “这可怎么办,苞米不打粉可没办法吃。”

    “你可以买别的粉啊,面粉。”

    “那怎么行,面粉要贵了一倍,现在打仗了,正该节约的时候。”

    “不要紧的,还有高粱粉,价钱和苞米一样,就算是不磨粉,也能蒸干饭吃。”

    队伍稍稍安静了些,粮店的伙计手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