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当汉武帝穿成康熙[清穿]-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胤禛手里被塞个杯子,下意识喝一口,陡然清醒,“我不用喝。”
“不喝就吃菜。”刘彻接道。
胤禛手一抖; 太子慌忙攥住他的杯子; 随即夺走放桌上,用胳膊肘子戳一下胤禛,明知故问,“怎么了?”
“没; 没什么。”胤禛慌忙道。
刘彻不懂,“那你咳嗽什么?朕说中了。”
“不是!”胤禛脱口道。
刘彻:“那是什么?”
“是你太反常。”康熙在旁边说,“朕给保成挑侧福晋的时候; 可没问过胤禔。”
因为这点事?刘彻不信,老四的胆子不可能这么小。
“正用着膳和他聊女人,还怪别人太惊讶?”康熙忍住给他一记白眼的冲动,“这个话题打住。”
刘彻开口问,“胤禛,你想不想要?”
“什么?”胤禛反应过来,忙说,“不用。儿臣家小业小,现在那些就够了。”
刘彻一挑眉,“你这是怪朕,还是怪自己是个光头阿哥?”
胤禛脸色骤变,想也没想,“儿臣谁也没怪,儿臣喜欢光头阿哥。”
“咳!”太子险些笑喷,慌忙转过头。
胤禛意识到自个说什么,脸色又一变,刚才急红了脸,现在是吓白了脸,“汗,汗阿玛,儿臣,儿臣——”
“逗你呢。”刘彻笑笑,“你不觉得朕偏心就好。”
胤禛:“不觉得,不觉得。”他可是听说,这次秀女没几个像样的,长得丑,身材干瘪,都不如他府上的婢女。别说给他兄弟指俩侧福晋,十个八个他也不羡慕。
“那就用膳。”刘彻道。
胤禛和太子没敢大口吃。
过了好一会儿,确定他不会再“语不惊人死不休”,胤禛和太子才敢放开胆吃。
饭毕,胤禛带着银子回府,太子去礼部,刘彻批阅奏章。
如此过了几天,畅春园迎来第一场小雪,京城进入寒冬。
普通百姓猫冬,刘彻却和往常一样忙碌。因为天冷,不能出去,整天呆在屋里又闷,没几天刘彻就要和康熙换回来。
康熙变成人也怕冷,不为刘彻的灵魂着想,康熙也不想换回来。于是刘彻每每提到这茬,康熙就往梁九功身边去。
有人的地方,刘彻甭说吼他踢他,都不敢动他一下。以至于刘彻又好些天没给他好脸。
雪化了,地干了,刘彻去火/器营了。
刘彻只认识火/铳,打猎的时候用过。其他的不认识,也不能问别人,只能拉下脸在心里问康熙。
康熙躲着他,导致刘彻不搭理他,错也不全在刘彻。现在刘彻跟他说话,康熙也没装矜持,毕竟明年出征要用到。
康熙便跟刘彻讲,大部分炮是南怀仁制造的。刘彻一听是个洋人,就想问哪些是大清的人做的。只是没等他问出口,康熙提到戴梓。刘彻立刻在心里问,“戴梓人呢?”
康熙脸色微变。
“死了?”刘彻脸上肉眼可见的失望。
康熙不禁说:“没有。在盛京。”
“你老家?去那儿干什么?”刘彻好奇道。
康熙:“朕也不知道。你别问了。朕还没说完。”
刘彻眼神闪烁,看了看他,“行啊。”就往里面走。看到有些炮上生锈了,刘彻眉头皱一下,瞬间恢复正常,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随后直接回紫禁城。
翌日,张英把明年秋闱的试题呈上来,刘彻没说好也没说不好,留中不发。
张英做一辈子官,自认为把皇帝的心思琢磨透了,“留中不发”却张英糊涂了,因为他从未遇到过。过三四天,张英急了,撺掇太子探探皇帝的口风。
放在以往,太子不介意帮帮他。如今,太子直接回张英一句,汗阿玛自有圣断。
张英被堵回去,想亲自去找皇帝,又担心皇帝让他们重新拟题,犹豫半天,干脆装没这回事。
康熙也想知道,“这次的试题还不行?”
“还行。”刘彻道。
康熙:“你为何不把奏折还给张英?”
“还给他干什么?”刘彻反问,“好把试题泄露出去?”
康熙摇头,肯定道:“不会的。”
“他是不会。奏章给张英,他能瞒得过礼部和兵部的人?不能。他们会不会泄题?”刘彻又问。
人多嘴杂,即便他们有心隐瞒,可是遇到有心算计的人,不见得能瞒得过。康熙便问,“打算何时给他们?”
“不给。这么惊讶干什么?明年秋闱的题由我定,然后让武英殿印。”刘彻道,“除了你我和武英殿的人,没人能提前知道题。试题会在开考当天早上送达各地。”
康熙不禁眨了眨眼睛,“当天?”
“对。提前到也不入城。”刘彻道,“不行吗?”
康熙:“行是行。万一遇到下雨天,来不及怎么办?”
“晚一两天又没事。反正贡院管吃管住。这是你说的,难道你骗我?”刘彻问。
康熙摇摇头,“没有。”
“那就行了。”刘彻道,“考好之后由押送试卷的人盯着阅卷官员批阅试卷,再把考生的试卷带回京城。”
康熙:“你再看一遍?”
“当然不是。”
“带回来干什么?”
刘彻笑道:“让太子看。”
“什么?”康熙惊呼道。
刘彻:“这批人二十年后都是国之栋梁,也是太子能用的人,他提前熟悉一下有何不可?”
很可以。
康熙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却又想不出哪儿不对,“你真这样想的?”
“当然。”刘彻站起来,“这几天忙得我头昏脑涨,腰酸背痛,下午去跟弘阳和小十五踢蹴鞠,你去不去?”
刘彻晚睡早起,康熙作息和他一样,他身体累,康熙也累,而康熙又实在不喜欢蹴鞠,就说,“不去。你们也别玩太久,天冷,弘阳身子骨弱。”
“知道了。”午膳后,刘彻歇一会儿就让王以诚去找小十五和弘阳。
康熙听到他的话,飘回寝室睡觉。
刘彻见他走了,立刻起身去东宫。
太子正在屋里看户部送来的账簿,一听他爹来了,险些从椅子上摔下来。稳住身体就往外跑,到门口看到他爹在和弘阳聊天,松了口气,“汗阿玛来找弘阳?”
“也找你。”刘彻道。
太子惊讶道:“找儿臣?”
“对!”刘彻弯腰抱起他大孙子,“弘阳,等一下再去踢蹴鞠,朕和你阿玛说点事。”
弘阳点一下头:“好的。”
“真乖。”刘彻笑着进屋,“早两天我在火/器营看到很多炮都生锈了。朕担心不能用,回头你亲自盯着他们挨个试一遍,务必确保每个都能用。”
太子:“儿臣遵命。”
“还有戴梓,”刘彻故意停顿一下,观察太子的表情。
太子愣了愣,“戴梓?”
“你不知道?”刘彻问道。
太子:“那个会做炮的戴梓?”
“对,是他。你还记得?”刘彻问。
太子点点头,“儿臣记得。他怎么了?”
“朕想把他召回来。”刘彻试探着说。
太子惊讶道:“现在?”
“有何不可?”刘彻心中很是好奇,面上有些不快。
太子误认为他的态度让他爹恼火,连忙解释,“汗阿玛不担心他私通东洋?”
东洋?
一个通敌的人会为清廷做炮?刘彻不信,又不知道这里面的事,康熙明显不愿多谈,“朕召他回来是对付西北,跟东洋没关系,就算私通也无需担心。”
“汗阿玛说得对。只是——”
刘彻:“担心他恨朕,还是担心他会联系东洋人?”
“都有。”太子并没说实话。因为戴梓没通敌,他只是无意中得罪了南怀仁,南怀仁污蔑他“私通东洋”。而太子知道,康熙是不会承认他错的,于是就顺着他汗阿玛的话说。
刘彻不知真相,笑道:“这点你无需担心。现在你去把戴梓的档案调出来,送去乾清宫,朕想想该用什么理由把他召回来。”
“儿臣遵命。”太子道,“现在就去?”
刘彻:“去吧。”颠一下怀里的大孙子,“我们去踢蹴鞠。”
“我和玛法?”小孩儿问。
刘彻微微摇头,“还有你十五叔。咱们去乾清宫,你俩和我踢。”
到乾清宫放下弘阳,小十五也到了。刘彻一个踢俩,踢两刻身体就热了。歇一会儿喝口水,又踢一会儿,发现两小孩要冒汗,刘彻喊停,担心他们受凉。
刘彻到西暖阁,一杯奶茶没喝完,太子就回来了。
康熙做人的时候,午膳后最多睡半个时辰,灵魂出窍后依然这样。
太子把戴梓的卷宗放在御案上,转身出去,康熙飘到刘彻身后,“戴梓?他的档案怎么在这儿?”
刘彻没有回答,而是拆开拿在手里,目视前方,看似发呆,心里在问,“再给你一次坦白的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 康熙:你谁啊你?
刘彻:你大爷!
第78章 轻信谗言
“坦白什么?”康熙下意识问。
刘彻抬手支起侧脸发呆; 实则扭头看他; 戴梓!
“你知道了?保成说的?”
刘彻笑看着他; 没承认也没否认。
而在康熙看来就是默认; “保成怎么和你说的?”
实话实说。刘彻轻咳一声,在心里回答。
康熙的脸色登时红了白,白了红。
这个样子摆明心虚加恼怒。
刘彻心里有底,翻开卷宗; 看到南怀仁弹劾戴梓; 确定自己的猜测,但他没继续往下看,而是再次转向康熙; 还不说吗?
“你不都知道了?”康熙问; 还有什么可说的?
我想听你亲口说。刘彻望着他,我这个皇帝是替你当的。
康熙瞥他一眼,皇帝现在是你。
你知道是我,别人不知道; 百姓骂你; 就是在骂我。戴梓恨你,也是恨我。
“就是你知道的那样,朕轻信谗言。”说完别过头,“你笑朕吧。朕不打你。”
刘彻乐了; 你还有脸打我?
康熙猛的转过头瞪着他。
“不服?”刘彻抬手把档案扔御案上,“如果是我,你猜我会怎么做?”
康熙想也没想:“不知道。”
“我会等他没用了再收拾他。”刘彻指着写有戴梓年龄的那一行; “正值壮年把他流放到盛京,说实话,我都不想打你。”顿了顿,见康熙眼中满是意外,“我想把你的脑袋卸下来,看看里面是猪脑还是豆腐脑。”
“滚!”
刘彻:“行啊。”
康熙不敢相信,他说什么?
刘彻命梁九功等人退下,开口道,“滚不是不行,但有个前提,我得把戴梓召回来。”
“南怀仁怎么办?”康熙问道。
刘彻:“凉拌!”
“你这个样子,咱俩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刘彻:“不凉拌,你还要把南怀仁的尸体挖出来鞭尸不成?你心真狠。”说着还忍不住啧一声。
“你——”康熙气结。
刘彻挑了挑眉,一副倍感意外的样子,“不是啊?那就好。你不跟个死人计较,我也懒得跟他计较,此事就这么决定了。”
“戴梓年纪不小了。”潜意思别得意,召回来能不能用还两说。
刘彻笑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他比廉颇还老?”
康熙张了张口,竟发现无言以对。
刘彻就当他默认了,看完戴梓的档案,命南书房行走拟旨——宣戴梓进京。
圣旨发出去的第三天,太子向刘彻禀报,火/器营的火/器检修好了。
速度如此之快,刘彻很满意,就把奏章分给太子一半。
不是全推给太子,太子也挺高兴。带着奏章回到惇本殿,打开一看,太子笑不出来,因为是参奏的是曹寅。
太子把这本奏章搁置一旁,等处理完其他的,才再次拿起来。
太子其实连看都不想看,但他知道他汗阿玛有意历练他,若是独独这本让他汗阿玛定夺,他这几日所做的一切就白费了。
拿起朱笔,太子在上面写一个“准”字,就带着奏章去乾清宫。
临近晌午,在屋里待半天的刘彻正顶着风雪在院中遛弯,看到太子此时过来直觉没好事,抢先开口道,“朕等一下要用膳,有什么事回头再说。”
太子也担心晌午没胃口,想也没想就说,“儿臣遵命。”
父子二人默契十足的用过午膳,刘彻打了个哈欠,就冲太子说,“朕去眯一会儿,你也去吧。”
太子顿时明白,他汗阿玛故意拖延。
“是曹家的事。”赶在他起身前,太子开口道。
刘彻想装没听见,胳膊被康熙拽住。
“曹家又怎么了?”刘彻不得不老老实实坐正。
太子:“曹寅挪用织造库的银子还没补上,两江总督请求公开弹劾曹寅。儿臣准了。”最后一句是看着他爹的眼镜说的。
“准了就准了。”刘彻不甚在意,“难不成还有别的问题?”
太子摇摇头,“没有。”
“那朕去眯一会儿?”刘彻道。
太子想点头,“可是——”
“可是什么?”刘彻打断他的话。
其实没什么可是的。
两江总督没污蔑曹寅,朝廷给足了曹寅时间,几十万两银子对老百姓来说是天文数字,对曹寅来说并不困难,卖几件老物件就能凑齐。
思及此,太子转而道:“上面没提到李煦。”
“会有人提到的。”刘彻道。
太子:“那儿臣告退。”
刘彻微微颔首,太子退出去。
等他走远,刘彻转去寝室,放下帷帐,躺在床上,刘彻轻轻踢一下一直没开口的康熙,“没什么要说的?”
“没有。”曹寅迟迟不还银子,康熙就料到会有人按耐不住,而且参劾曹寅的时间比他预料的晚很多,以至于康熙不意外,还早做好心理准备。
刘彻不想因为一个外人,致使康熙对他意见很深,听他这样讲便改说,“纳兰明珠和索额图都出来了。”
“朕知道。”康熙道。
刘彻坐起来,“要不要过去看看?”
“你去?”康熙也飘起来。
刘彻:“当然!”
“快过年了,让他俩过个好年吧。”康熙无奈地说。
刘彻笑道,“在牢里待那么久,他们这个年怕是不好过。”
“那也比你过去吓唬他们一通强。”顿了顿,康熙又说,“太后找你有事,睡醒了去看看什么事。”
刘彻躺下,“你说她不敢给你惹麻烦,应该不是什么大事,明天天好了再去。”
当晚雪停下来,翌日阳光普照,刘彻却觉得比昨天下雪的时候还要冷,不想出门。
康熙抬起手要拽他,刘彻连忙起身去宁寿宫。
经康熙严加教导,加上生理习惯,刘彻的满语已说得似模似样,见到太后也无需康熙说一句他学一句。
到宁寿宫,刘彻给她请了安,就开门见山的问太后找他何事。
太后也不想管皇帝的事,担心引起皇帝厌烦,可她更担心皇帝身体出了问题,便用很小的声音问,皇帝最近怎么没翻牌子。
刘彻早料到她会问这事,因为康熙以前太喜欢跟女人生孩子。
早有准备的刘彻胡诌道,太医说他年过不惑,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胡闹,建议他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否则,否则什么,刘彻没说,让太后自行体会。
太后脑袋里瞬间浮现出俩字——不行。
皇帝可不能不行,太后顿时紧张,连忙问刘彻需要什么,她这里有人参,有灵芝,没等刘彻开口就让心腹嬷嬷去拿。
刘彻连忙拦住她,说他那儿也有。内务府堆的人参用不完,都被曹寅拿出去卖了。
太后不再命嬷嬷拿补品,改问曹家欠的银钱还了没。
刘彻乐意她不问,就说没有,但年底能还清。随即就说他得回去处理奏章。
太后听到正事,立刻催他赶紧回去。
刘彻出了宁寿宫,长舒一口气就转向康熙。
康熙知道他想说什么,“不是朕拦着你,是你自己看不上朕后宫那些女子。”
刘彻见过四妃,四妃保养的好,也不如生了病的李夫人,刘彻对她们没有任何性趣。
王氏年轻漂亮,刘彻一想到她那双脚就望而却步。
八阿哥的额娘卫氏刘彻见过,可能都姓卫,卫氏的性子和卫子夫有几分像,气质远不如卫子夫,年纪也不小了,刘彻对她也没什么兴趣。
章佳氏挺漂亮,刘彻不喜欢她的性格,以至于从畅春园回来后,看在十三阿哥的面子上见她一次,还是匆匆一面。
年轻的庶妃不是有才无貌,就是有貌无才,偏偏容颜都不如钩弋夫人,挑剔且又没饿到饥不择食的刘彻都不想同她们说话。
有一次刘彻没忍住,同康熙抱怨几句,嫌他眼光不行。康熙知道他的真实想法,便不再时刻防着刘彻,“你今年当着四妃的面说,像样的都被她们刷下去了,下次选秀即便是她们的额娘求她们,她们也不敢再把好的刷下去。”
“担心我生气?”刘彻问。
康熙:“是的。”
“可离下次选秀还有两年半。我总不能养两年半吧。”刘彻道,“太后相信,文武百官也不信。”
康熙点头,“朕都帮你想好了。开春亲征,回来秋闱,秋闱后去木兰围场,然后在畅春园住到冬至。明年能把准噶尔部打残,后年不用出去,你就去内蒙古。从蒙古回来继续去木兰围场。这样一年就过去了。剩下那半年,你随便找点事做就打发了。”
“你儿子怀疑呢?”刘彻问。
康熙懒得强调,我儿子现在也是你儿子,“保成巴不得你不再生。其他人也就小九、小十四和老四敢问。小九和小十四,你只管拿课业堵他们。老四,就和他聊聊他府上的侧福晋。”
“对啊。”刘彻道,“文武百官再怀疑我,我就当众问,我都这么忙了,还让我去后宫,是不是想累死我。”
康熙慌忙说:“不可!”
“开玩笑的。”刘彻见他吓到,要不是时间地点不合适,都想大笑,“真到那时候我就回,干卿何事。再问就是对太子不满,让太子收拾他们。”
康熙:“这个可以。朕不缺儿女。”
“你是太多。”刘彻道,“算上早夭的,简直是我的三倍。”
每次说到这个话题,康熙就懒得和他争,“朕让你找的男人?”
作者有话要说: 月半下一本汉朝养老,有CP的话就是刘彻和男主。但我今年整个人状态不对,只想写无CP的。
第79章 刘彻挨打
刘彻立刻萎了。
康熙并没有露出占据上风的得意; 因为在外面他过于高兴; 惹得刘彻喜怒于色,梁九功等人又得多想; “今天的事多不多?”
话题跳的太快,刘彻险些没反应过来; “不多吧。”
“下午去踢蹴鞠?”康熙没话找话,“我总感觉你又胖了。”
刘彻看向他,又让我减肥?
“不是。西北不比京城; 身体不好到那边就得生病。”康熙道。
刘彻想起来了; 他刚才说亲征; “我必须得去?”
康熙没有直接回答; “你就不想看看一千八百年后的雁门关?”
“能到那里?”刘彻连忙在心里问。
康熙:“别激动。即便去的时候不便; 回来的时候你想绕到那边看看; 也没人敢拦你。有保成监国,你出去一年半载,天下也不会乱。”
“那我去。”刘彻道。
康熙嗯一声; 就说; “这边挺冷; 回去吧。”
“好!”刘彻顺从的应一声; 经过东宫,看到门口站着一小孩,“弘阳,在哪儿干什么?”
小孩转过身,看到是他咧嘴笑道:“皇玛法。”朝他跑去。
刘彻伸手按住小孩的脑袋; 帮他站稳,“怎么穿这么厚?都快变成圆乎乎的蹴鞠了。”
“我冷啊。”戴着白色狐皮帽的小孩仰起头,理直气壮地说。
这个理由刘彻无法反驳,“还没说你在这儿干什么呢。”
“等十五叔。”小孩道。
嬷嬷立刻解释:“十五阿哥去后面给王庶妃请安去了。”
刘彻:“你们准备去哪儿玩?”
“去阿哥所。”嬷嬷替她主子说。
刘彻奇怪,“去屋里?”
小孩点一下头:“是的。”
“那去我那儿吧。”刘彻整天面对着康熙,惺惺相惜,也有厌倦的时候,更别说俩人政见不合。
小孩心思纯正,天真烂漫,童言童语甚是有趣,跟他们聊天不用费心思,刘彻很喜欢跟他们待一起,“晌午在朕那边用饭。”
“好的。”小孩答应下来就伸出胳膊。
刘彻弯腰抱起他,对嬷嬷说,“你们留在这里等小十五。”越过日精门,就命小太监通知膳房,晌午吃暖锅子。
“暖锅子?”尚书房里的十四阿哥轻呼一声,惹来师傅侧目。
十三阿哥瞪他一眼,认真看书,有什么话下课再说。
哥俩年龄相仿,别人嫌十四阿哥小,不爱带他玩,都是十三阿哥陪他玩。年仅七岁,正贪玩的十四阿哥担心十三阿哥不理他,连忙点头,别生气,十三哥,我不说了。
而师傅刚说,今天到此为止。十四阿哥就一下窜到十三阿哥身边,十三阿哥吓得要打他,“干什么?”
“汗阿玛晌午吃暖锅子。”十四阿哥献宝似的说,“我看到汗阿玛的嘴型了。”
十三阿哥无奈地摇摇头,“都没你眼尖。”年龄不大,说话的神态老成的甚是好笑。
十四阿哥没工夫笑他,“咱们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