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谪仙皇子压上身-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还将失职的督水使明章的妻儿绑起来,扬言要将其烧死祭天求雨呢。也不知道,墨公子眼下,可是平安?”

    “多谢相爷关心,外子一切安好。民妇相信,世子仁心仁义,又有侯爷的辅佐,眼前的困境定然是可以迎刃而解的。”心知肚明,百里千辰是故意来挑乱自己的心的。暮染并不上当,反而神态自若的回着话。

    着实没有料到,暮染如此镇定。百里千辰顿时只觉,自己一拳头打在棉花上,软绵绵的,连个回响都没有。

    讨着没趣,百里千辰索性也没有在暮宅多留,道句不多加打扰之后,起身离开了暮宅。

    目送着百里千辰离开,暮染唇角的笑意一点一点的加深。最后深入到心里,冷漠成满心的寒冷。直到百里千辰走远之后,暮染才是起身回到自己房里,命令团子拿来临江府的地图。

    看着暮染火急火燎的模样,团子一手捧来地图,一脸茫然的看着暮染,

    “老大,那位相爷走了,他说了什么,为何你一脸的慌张?”

    “他能说什么,无非就是一些挑乱我心的话。说池墨在临池那边,处境有多么的危险,皆是一些无用的话。不过,倒是也有一两句有用的。”漫不经心的回着团子的问,暮染一门心思,全部落在地图上。

    认真的看着地图,偶尔听着团子的话语从耳畔传来,

    “什么话是有用的?”

    “他说,临池的人在用活人祭祀求雨。顿时让我想起来,临江府眼下遭逢旱灾,是因为临江十二渠的督水使将十二渠所蓄的水给排泄掉了,才造成如此局面。所以,问题还是出在水上,若是能够将这个问题解决了,临池的灾情就能得到解决了。”目光依旧没从地图上移开,暮染将自己从百里千辰话里分析到的,一五一十的告诉团子。

    听下暮染的话,团子仍是一脸的茫然,

    “可是天不下雨,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呀?”

    “所以才要想,我看看这地图,先查看下临江府那边的地势。没准,还能让我看出什么端倪来呢。”不似团子的悲观,暮染认真的看着地图,那仔细的神情,仿佛连一个细微的小点也不会放过。

    团子不敢打扰暮染,只好留在一旁,细心的端茶倒水。

    看了很久,久到团子呆在一旁,都生出一天一夜的错觉,久到团子都要进入到梦想。才是猛然听到暮染高呼出声,

    “有了有了,找到了。”

    “什么东西?”缓神被暮染惊醒,团子也凑神过来,问着暮染,

    “老大,你找到什么了?”

    暮染并不吝啬藏着掖着,而是抬手指向地图的一处,指给团子看,

    “团子你看,这儿是临江,临江府之所以被称为临江府,是因为临江正好从它的中间穿过。眼下天逢旱季,滴雨不下,临江只怕也干了,所以我们要寻找在临江府附近的河流。一看这儿,这儿有一条河从原处的山峰淌下,若是没有意外,这条河有山峰的山峦树木滋润着,自然是不会干的。而且,它跟临江就隔了一座山。因而,我们的希望就在此。”

    “可是即便我们找到这条河,它与临江也隔着一座山呢,我们能如何?”不是很明白暮染的意思,团子皱了皱眉,表示不理解。

    暮染却是舒心的一笑,

    “团子,难道你忘了,当日在沧澜城的时候,我们是如何引水来逼退日照国的敌军的?”

    “我明白了,火药。”在暮染的解释下,团子瞬间恍然大悟,高呼出声。

    “对。”见团子总算能够领悟过来,暮染点了点头。

正文 第297章孤儿寡母

    天亮了,但时间还早。

    躲在云层之后的太阳偷偷露出小半张脸,薄弱的微光悄悄摸摸的从天幕散下来,洒在已沐浴在光明中的土地上。连拂面过来的晨风,都落着独属于秋日早晨的清凉。

    暮染早已起身,从内室穿戴好衣服,屈身坐在堂前的软榻上。低头在收拾着包裹,眼看秋已经深了,天气逐渐变冷。捡下几件比较厚实的衣裳,暮染垂头想了想,寻思着要不要也给池墨带一些御寒的衣物过去。

    还没等暮染拿下主意,团子抬手推开紧闭的房门。瞧见已经起身的暮染,团子先是一愣,而后迈步过去,

    “老大,你怎么这么早就起床了。这是,在收拾东西?”

    “嗯。”暮染点了点头,将收拾好的包裹打上一个结,才抬头看向团子,

    “对了,昨日我让你准备的东西,可有准备好?”

    “你说火药呀,你放心都准备好了。只是老大,你这是要?”回答着暮染的问题,团子对暮染眼前的举动有些疑惑,忽尔又问。暮染也不打算瞒着团子,转过身来,看着团子如实回答。

    “池墨一个人在临池,我甚是不放心,所以我打算亲自带火药过去。”

    “啥!”暮染这个决定,让团子好生的惊讶,一时没忍住,惊呼出声。

    “那临池离的绕雪城有千里之遥,荒山野岭,风餐露宿的,你一个姑娘家怎么可以。”

    “这有什么,我又不是被圈养在闺阁的富家小姐,莫说是风餐露宿,更艰苦的环境我都经历过。这些,又算什么呢。别担心,这事儿其实让别人去做,我也不放心。还是我亲自走一趟,比较安心。”面对团子的担忧,暮染不以为然,悠悠应着团子。

    饶是暮染说的轻巧,团子已然不能放心,皱了皱眉,继续开口,

    “老大,那让我陪你一起过去吧。你一个人,我到底还是不放心。”

    “不行,我若是离开了,你必须得留下。一品居不能离开你,再说宅子里头,也总要留个主事的人。”想都不想,就拒绝了团子的提议。暮染定定的看团子几眼,颇有些意味深长的道,

    “银笛年纪尚轻,再者明绡对我们可没有多少好意,若是她上门来为难。我不在这儿,也好有你拿个主意不是。”

    暮染说的固然有道理,但团子还是不能赞同,

    “老大,此行实在是……”

    然而,还没等的团子把话说完,就听见细雪的声音伴着敲门声,一阵阵传入内来,

    “小姐,门口门房来报,说是临沂候的老夫人求见。”

    “啥。”这个时候听到明老夫人来访的消息,莫说是团子,就连是暮染,也是一脸的雾水。定了定神思后,暮染将手中的包裹往一旁一放,出声让细雪将明老夫人领到前厅去。

    “细雪,你将老夫人请到前厅,我立马就来。”

    “是。”听到暮染的命令,细雪没有迟疑,应一声后,就退了出去。

    等的暮染到的时候,明老夫人已经在前厅等着。

    只是眼下,明老夫人的身旁,除了她身边伺候的几个妈妈外,另外还站了三道陌生的身影。分别是一位妇人,还有两个小孩。那妇人的容颜长的虽然算不上倾国倾城,却也是姿容清秀。许是舟车劳顿的缘故,此刻妇人面上,布上一丝憔悴的沧桑。

    入了门后,暮染迎着老夫人的跟前,直直进入,屈身福了一礼,

    “暮染见过老夫人。”

    “墨夫人不必的多礼,快快请起!”明老夫人亲自起身,上前去将暮染屈下的身躯给扶起来。脸上堆满的笑容,极尽的和蔼可亲。拉着暮染,到自己身旁坐下,殷切的问起府中情况,

    “墨夫人大才,打理着里里外外的家业,想必辛苦了。老身此番过来,倒是叨扰夫人了。”

    “老夫人客气了,府中清静,巴不得老夫人天天来陪我聊天呢。”客套的应过几句话,暮染含笑的扫过老夫人的母子三人一眼,到底是忍不下满心的疑惑,问出口,

    “不知道这几位是?”

    既然暮染已经问起,老夫人自然也没有瞒下来的意思,指了指妇人,道,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给墨夫人请安。这位便是墨夫人,乃是在临池将你们救下的那位墨公子的夫人。”

    “奴家明府秦氏,见过墨夫人。这两个乃是我孩儿,来,见过夫人。”妇人听到老夫人的话后,立马上前来,悠悠给暮染拜了一礼。见过礼后,又是喊过来自己的两个孩儿,让他们一起见礼。

    两个半大的小娃子也慢慢屈步上前,有模有样的给暮染行了一个大礼,

    “明婉(明炎)见过墨夫人。”

    “快快请起!”那两个粉雕玉琢般的小娃儿很是讨人喜欢,暮染看一眼,心便如软了下去。忙忙上前来,将他们扶起,

    “真是懂事的孩子,团子,端两盘糕点上来,给小小姐还有小少爷尝尝。”

    “是。”听的暮染的吩咐,团子欠了欠身,很快就下去。

    倒是一旁的秦氏,连连说不敢当。

    紧接着,老夫人才又开口,

    “说起来,还真是要麻烦墨夫人了。这位乃是临池明章的夫人,因是临池十二渠的事情,明章不知所踪。说来可是可怜,因明章所犯之错,连累了他们母子。竟然要被巫师生生烧死,拿来求雨。亏得墨公子仁义,出手相救,方是抱住他们一条性命。”

    “原来如此,当真是有惊无险了。”明白怎么一回事,暮染淡淡应一句,等待着老夫人接下来的话。

    暮染聪明,老夫人也不蠢,没有卖关子,便是继续开口,

    “明章乃是明家的人,这一切原本也是明家的事情,墨公子仁义,出手相助。原本也是不该麻烦夫人的,但是夫人知道,眼下百里丞相正住在临沂候府。若是让明家母子住在侯府,多有不便。而那位丞相,实在是……“话到这儿,老夫人不好再说下去。

    暮染自然也明白老夫人的意思,至于临沂候跟百里千辰之间的恩怨过节,暮染在池墨口中,也是知道的大概的。当下,就明白了所有事情的因由。也不想让老夫人为难,也不忍心看明家母子落难,自顾开口,

    “老夫人的意思,暮染明白。既然明夫人是外子所救,那外子的心意,便是暮染的心意。那就请明夫人跟小小姐跟小少爷们在暮宅住下来吧。虽然此处不如侯府舒坦,粗坯一些,倒是请夫人小姐少爷们,莫要见怪。”

    “夫人客气了,得夫人收留,此番恩德奴家感激不尽。”满眼的感激,在暮染的话音落完之后,秦氏直接跪下来,给暮染磕下一个响头。

    哪里受得了秦氏这样的大礼,暮染只能上前来,将她扶起。

    事情谈成,老夫人鼓在心头的那块大石头,才算落下一些。深深叹了叹气,赞赏的看暮染几眼,

    “多谢墨夫人了。”

    “老夫人不必客气,明夫人留在这儿,老夫人就请放心。”颔了颔首,暮染笑盈盈的迎着老夫人的目光,道。

    而后,老夫人也没有再多留,便是起身请辞。暮染亲自将老夫人送到门口,才是转身,亲自下令团子跟细雪,妥善的安置秦氏还有两个孩子的住所。

    只是,因秦氏与两个孩子的到来,暮染是不能亲自前往临池了。不得已下,暮染只能将自己的主意全部写在信上,还有那配置好的火药打包好,命人送到临池去,送到池墨的手中。

正文 第298章夫人妙计

    “公子。”端着厨房刚弄好的银耳莲子羹,青木站在门口,轻轻喊池墨一声。

    窗外的夜色逐渐深浓,晕染在这片沉了秋季,夜色仿佛被墨色浸染过一般,漆黑的伸手不见五指。青木站在门口的身影,被屋檐上的盈盈灯火轻轻勾勒着,背后墨色的光景,将他的身影显得很是独立。

    偶尔有风轻轻拂面而过,吹入到房里,泛开案上的书卷,发出沙沙的响音。

    池墨的眸光,便是同那片沙沙的的声音里,一起传过来。

    “进来吧。”话落,青木才是端着莲子羹入内来,将碗盏放在池墨的案上,青木走近到池墨身旁。

    “公子,眼下临池的事情已经如此,您也别太劳神了。喝一碗莲子羹,提提神。”

    “嗯,放下吧,我看完这些再喝。”淡淡瞟青木一眼,池墨的视线又收回到跟前的书信中。看到那清秀小楷的字体,池墨的笑意不仅勾在嘴角,连深深的眸底,也荡开细微的波纹。

    一看池墨春心荡漾的模样,青木想都不用多想,就知道定然是暮染的书信。

    “想必,是夫人的来信吧。”

    “嗯。”不否认,池墨如实回答。

    “小染果然聪明,如此办法,她居然都能想的出来。”

    “办法,什么办法?”自知自家公子从来不吝啬对自家夫人的赞美,但是听到池墨说办法时,青木也是满心的好奇。不知道暮染,又想出什么机灵古怪的主意来,忍不住,要多问几句。

    只见的池墨将手中书信往案上一放,从一旁拿出一片地图,指了指与将临江相隔着一座关山的红河。道,

    “你看这儿,看见没有。”

    顺着池墨的指示,青木往地图上看了几眼,出了地图上的字眼后,青木并未能看出什么端倪来,

    “这,这不是与临江府相邻的西洲府么,有何不同么?”

    “我没看你看这些,我是让你看那两条河。”见青木领悟不过来,池墨也不恼,继续开口,

    “你看,红河与临江,就隔着一座关山。但是临江府因是处在北方,所以经常干旱。但是西洲不同,它已经处在南边了,所以雨水丰盛的。但两府之间,隔的也是一座关山。若是我们能在关山之间打通一条河道出来,那么红河的水,便能跟临江的合流了。如此一来,临江的旱灾,不就能迎刃而解了么。“

    “这,这法子,妙呀。”池墨解释的如此清楚,青木自然听的名明明白白,听完后,忍不住赞叹出声。

    “这样的法子,也只有小染想的出来。”莫说是青木,池墨自己,也觉得这样的方法简直是天衣无缝。

    但是赞赏过后,青木又开始为难了,

    “可是公子,那关山可不是寻常的山脉,不仅地势险峻,还能崇高。我们想从它中间穿插一条河道出来,只怕不容易。再者,这边的时间,也不允许的。”

    “你能想到的,小染又如何想不到。还记得当年在沧澜城的时候,我们如何逼退日照国的敌军的么?”青木所担忧的,暮染当然也考虑到了,解决的办法,在书信中也一一与池墨详解。所以池墨此刻,越发的自豪骄傲,

    “火药。”

    “夫人,当真是个奇女子呢。”经过池墨这么一提醒,青木自然而然的想起当年,在沧澜城的事情。不由自主的,惊叹出声。

    没有再跟青木瞎扯,池墨将书信仔细收好,吩咐着他,

    “好了,别戴高帽了。你去,将此事妥善的安排好,这些是夫人做出来的方案,你吩咐下去,找一些技艺娴熟的河工,此事秘密进行,但是动作要快。懂么?”

    明白池墨的意思,青木片刻都不敢耽搁,接下池墨的命令后,立马就退出门外。

    在池墨及青木的安排下,事情就进展的很顺利。在找人探测出两条江河交汇的最佳点后,池墨命人划出范围,然后用火药炸开了山体。红河的水瞬间灌涌过来,在河道的引流下,顺利的涌入到临江。

    本是濒临干涸的临江,顿时水位增高。

    不能浪费如此重大的工程,池墨又命人将临江的水,引入到十二渠的蓄水池里。经过好一番折腾之后,十二渠的蓄水池,顿时又满满的全是水。

    经受几个月没水旱季的临池,总算迎来了有水的日子。

    池墨如此的壮举,可谓是名扬了整个临江府。

    连明诚,都不得不佩服池墨。

    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之后,秋季已经走完,冬季也逐渐走到岁末。眼看着年关越来越近,明诚心头甚不是滋味,便在一晚,走入到池墨的房里。

    “墨公子!”

    接连几个月的忙上忙下,总算可以歇息下来,池墨自然是什么也没干,呆在书房中,给暮染写信。看见明诚过来,将写好的书信一收,仰头望着明诚,深沉清澈的眼瞳里,涌动着一丝让人难以捉摸的深不可测。

    “世子爷,不知道世子爷前来,有何吩咐?”

    池墨的话一落,明诚的脸上的表情,颇有些无奈,

    “墨公子你还是如此见外,这些日子,若不是你在临池相助于我,只怕我都不知道。那些困境,要如何处理。再说了,若不是你,我只怕已经成了别人的刀下亡魂了。”明诚此番言语,说的情真意切,还真是让人感动。

    没等池墨反应过来,明诚有意无意的扫一眼池墨收在衣袖间的书信,轻轻笑出弧度,

    “墨公子在写信,想来,是写给尊夫人的?”想起池墨的夫人,明诚的脑海中忍不住浮起了明绡泪痕满面的小脸。

    先前,明诚对池墨并不待见,但是在临池相处的这些日子来,明诚可是见识了池墨的无所不能。对池墨,也逐渐佩服起来。心中不由的想,若是池墨能够迎娶明绡,仿佛也是个不错的结果。

    但是,明诚心里又清楚,池墨已经成了亲,有了夫人。想到这儿,明诚的脸色,忍不住有些烦躁。

    池墨倒也没有瞒着明诚的意思,道,

    “嗯。离开绕雪城这么些日子,自然是有些思念的。”

    这一句思念,在明诚听来,格外刺耳。也只能闪闪的笑了笑,

    “墨公子跟尊夫人的感情还真是好,尊夫人,当真是有福气。”

    这话本是恭维的话,但在池墨听来,不以为然。反而,池墨还开口反驳着明诚的话,

    “不是夫人有福气,而是在下能够娶到她,是在在下的福气。想来殿下还不知道吧,在山间修建河道,引红河的水入临江的法子,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我夫人想出来的。而炸开山体的火药,也是我夫人配置出来的。夫人大才,不是我能够匹及,若说高攀,那也是我高攀了我家夫人呢。”

    还真的没有见过任何一个男人,如此抬举自己的夫人。听完池墨的话后,明诚直接在原地愣了很久,才能回过神来。艰难的别开眼眸,尴尬的笑了笑,

    “尊夫人果然大才,没想到如此曼妙的法子,居然是她想出来。本世子,着实的佩服呢。以往见着尊夫人柔柔弱弱的一介女流,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能耐,还当真是本世子小看了呢。”

    明诚也没有想到,那样一个法子,居然是暮染一个女子想出来的。顿时,心里头是又惊讶,又嫉妒,又羡慕……可谓是百感交集。但在交集完后,又为明绡感到心疼。

    若真如池墨所说的那样,那明绡与暮染之间的差距,可就越来越大了。

    虽然说,明绡身份尊贵,是郡主。但是暮染这样的大才,着实的……

    想着想着,明诚忍不住有些蒙了,皱起眉头。而池墨还想给暮染写多几句悄悄话,当然不想明诚继续留下来打扰自己,便是道,

    “天色已晚,世子可还有旁的事情?”

    池墨这话说的委婉,但是其中逐客的意味,很是明显。明诚也不好意思再多留,双手抱拳跟池墨告一礼后,就自顾离开了池墨的房中。

    目送着明诚远走的背影,池墨缓缓在唇角勾起一抹微薄的浅笑。

正文 第299章神奇女子

    红泥小火炉上的水煮开了,素手青衣的婢女,悠悠转步到旁边来,动作优雅的拿开架在炉子上的水壶,烹了茶。

    隐隐的茶香从茶盏中四溢而出,淡雅的香味搀落在燃了的熏香中。偌大的清月阁,温暖如春。若不是见着窗外,白雪纷飞,漫天的雪花将四方天地装点的如银装素裹的冰雪之城。

    百里千辰所住的清月阁,乃是临沂候府中地势最好的一座楼阁。

    从阁楼的窗户望出去,不偏不倚,恰巧能瞧见,栽种在清月湖边的那一片十里梅林。一眼望过去,开的如火如荼的红梅,仿佛是洒在雪地里的一滩积血。

    漫不经心的从案上端起婢女刚刚烹好的茶,拿开盖子,百里千辰一脸陶醉的闻着茶盏里飘出来的茶香。看都不看正在自己跟前低头,正交代完事情的下属,百里千辰似笑非笑的从唇里吐出一句,

    “嗯,香凝的手艺倒是越来越好了,再多些时日,你这烹茶的手艺若敢说京中第二,便无人敢说第一了。”

    “相爷过奖了。”那个被百里千辰称为香凝的女子听言,含笑在百里千辰跟前低了低身,作低的姿态却是满脸的不卑不亢。

    小饮一口,仿佛要让自己口腔内流转,沉默半晌,百里千辰才是低头看着跪在自己跟前的下属,轻轻开口,

    “说吧,临池那边,到底是怎生的一种情景?”

    “回禀相爷,明诚世子身边那位墨公子当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居然能够想出,炸开关山去修葺河道,然后利用河道将红河的水引入到临江。如此一来,两江想通,便能解决了临江干旱的难题。”低着头,不敢去看百里千辰,那跪着的男子直直的开口。

    耐心的听着男子将话说完,百里千辰满脸的阴沉,让人几乎看不出,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开山引流,两江相会。倒还真是个好计策,看来明诚是有高人相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