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每次重生都不可描述-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师妹放心,我一定以冷铁盔甲之姿助你护你。”
薛然的话,让宣采薇回神,她心下涌起几分感动。
薛然是比她先入门的大师兄,但老师对二人言明,宣采薇的重要性后,薛然并未有对她产生过一丝一毫的嫉恨情绪,反而准备全力护她。
这番坦荡胸襟,对比先前宣采薇身边的宣静姝,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宣采薇第一次体会同门之间的师兄妹情谊,明显极有感触。
再看看身前对她委以重任,目光全然信任的承启先生,宣采薇心中触动更甚。
下一刻,宣采薇重重点了头。
同时,宣采薇也明白,为何承启先生要将她带到这里来。
既然是承启先生故人的理想,承启先生自当要将他所选择的“启世之人”,也就是能够完成“故人理想”之人,带给这位故人好好看看。
思及此,宣采薇下意识整理了下衣裙,想着一会能给来人留下个好印象。
一旁的薛然见状,同样也学着宣采薇的动作,整理着衣裳。
只不过,宣采薇是大家闺秀,做起整理衣裙的事,自当颇有闺阁之风,秀气典雅。
而薛然有些憨直,学着宣采薇的动作,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照搬,一个憨厚的汉子,做着如此秀气的动作,倒显得有些滑稽。
承启先生将宣采薇和薛然的动作收入眼里,尤其看到薛然的动作时,忍不住唇角有些发笑。
但很快又想到什么,嘴角微有下垂。
其后,长长地叹了口气。
今日可不是发笑的时候。
过了一会,承启先生抬头,看向还在整理衣裳的两人。
“你二人,不必如此。”
两人停下动作。
只是宣采薇原以为承启先生的阻止,是因为那位故人并不是那么在意细节礼节之人。
然而,事实却……
承启先生冲着薛然招了招手道。
“然儿,过来,将你手头的盒子打开。”
薛然举着盒子走了过去,听着承启先生的话,将手里的盒子打开。
一撮儿淡色的白,带着生机的美,映入三人眼帘。
只是,当宣采薇眼神触及之时,交叠在身前的手,却下意识一紧。
这个动作,同样出现在了薛然身上。
薛然比宣采薇情绪外露,他粗黑的眉毛一扬,凝声道。
“老师,您的故人她……”
没等薛然话说完,承启先生轻轻点了点头,一手取出盒子里的东西,然后静静地放在崖边。
目色微抬,看向眼前缥缈的山云。
似是轻声呢喃。
“你们想的不错,我这位故人,她已经先去了。”
土黄的崖顶,带着些微碎石。
在缥缈的山云中,一撮儿淡雅的白菊花,被冷冽的山风吹得花瓣轻摇。
作者有话要说: 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永——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庵赠文》
第151章
在看到盒子里是白菊花的时候; 宣采薇已然猜到了是这个结果。
三人于此时静默无声。
之后,便见承启先生举着那碗先前从宣采薇手里接过的清水; 在放置白菊花后面的山石地上轻轻一倒。
接着是落碗的声音。
承启先生朝着眼前缥缈的山云,郑重地作揖。
“吾友点翠,十一年前; 吾未能及时寻得汝,使吾与汝阴阳相隔,吾抱憾终身,决心将汝之志; 贯彻己身; 今而不辱使命,终让吾寻得此人,特带她前来拜会于汝; 以慰汝在天之灵; 待大胜得朝; 凯旋归来之日,盼汝亦能含笑九泉。”
说完这一长传话,承启先生让宣采薇上前一步,同她颔首,让她行礼。
宣采薇依言而动; 只是张口前微顿; 神色有些微思考,偏头同前头的承启先生道。
“老师,我该如何称呼这位前辈好?”
承启先生年岁有些大; 但他这位故人极有可能比他小,所以宣采薇才有此一问。
不过,鉴于承启先生的理想,也就是宣采薇如今继承的这个,宣采薇约莫猜测,承启先生这位故人是一位女子。
承启先生很快给了宣采薇回答。
“你就称呼她为点翠婆婆吧。”
“婆婆”二字划过宣采薇耳畔时,她行礼的手指明显微微颤了颤,瞳孔稍稍睁大,脑海中冷不丁就想起了梦里的那位瞎眼婆婆。
宣采薇快速眨了眨眼,安慰自己想着,不会那么巧的。
但宣采薇记得,梦里那位瞎眼婆婆也是会下棋的,而且是秦隐难得放下身段能与之对弈的人。
且瞎眼婆婆的棋力不差。
……
越想越浮上心慌的宣采薇耳边听着承启先生的话道。
“她生前有眼疾,眼下该是没有了,希望她能看见你。”
“咯噔”一声,宣采薇似感到心间有根弦断了。
宣采薇说不上自己现在心里是一种什么情绪。
她同瞎眼婆婆不过是一梦之缘,她甚至都没见过瞎眼婆婆真人。
但她在梦里,她感受过瞎眼婆婆对她的善意,真诚善良,就像她的祖母一样。
梦里瞎眼婆婆把她当成了“大妞”,而她也把瞎眼婆婆当成了“祖母”。
虽然两人相处的时间很短,但瞎眼婆婆对她的好,宣采薇现在都记得。
而且很奇怪的是,那是一种极为熟悉的亲近感觉,并不只是像相处了短短几个时辰的感觉。
以至于,现在宣采薇忽然听见死的是“瞎眼婆婆”。
本是充盈的内心,像是一下子空了一块一样。
难受,酸胀,悲恸,痛苦。
无法言喻的情绪,全都混杂在了一起。
宣采薇眼神愣怔,下意识将手放在自己的心口。
那里,隐隐作痛,疯一般开始扩散。
这种感觉她曾经体会过一次。
在她祖母死的时候。
宣采薇的异样,承启先生很快注意到了,见她捂着心口,承启先生以为是她身体的旧疾犯了,忙道。
“怎么了?可是身体不舒服?”
“是为师考虑不周,你大病初愈不久,爬山对你而言,还是累了些。”
承启先生抬头又招呼着薛然道。
“然儿,带你小师妹进屋休息。”
薛然刚点头说“是”,宣采薇快速摇了摇头,松了压在心口的手,脸色却比方才白了许多。
但还是扯起一个惨淡的笑容,同承启先生道。
“老师,我没事。”
“真没事?可别逞强。”承启先生话里明显有着疑问和不信。
但宣采薇坚持,承启先生也便留她下来,继续照着一开始的计划行事。
宣采薇上前一步,深吸了一口气,双手交叠在身前,一丝不苟地行着最标准的礼,缓缓躬了身。
只是,其后宣采薇明显有些心不在焉,在小木屋里进进出出了好几回。
最后,似是下了某种决心,去寻了承启先生道。
“老师,不知这屋子,我平日里可能常来?”
“学生见此地,环境清幽,极其适合钻研棋力,学生想着,闭关之时,可以来此。”
“而且,方才我见后院还有一些枯死的冬瓜藤蔓以及一块田圃,放这荒废也是荒废着,不如合理利用。”
宣采薇后面又补了两句,想增添自己的说服力。
承启先生眉间上挑,显然有些意外出身簪缨世家的宣采薇能看上一个小木屋。
“这是当年点翠最后的故居,我和然儿平素游历大江南北,倒是少有会来照料。”
“你既然想住这,倒也不是不可以。”
闻言,宣采薇面露一喜。
可下一刻。
“但是……”
“老师,但是什么?”宣采薇忙问道。
承启先生道。
“但是,你不该问我。”
“你该问,小木屋的主人,我的好友,点翠。”
宣采薇眨巴下眼,有些不明白承启先生的意思。
“老师,这是何意?”
承启先生面容稍显柔和,解下腰间的钱袋,从里面取了一枚铜钱,举在手里道。
“就由铜钱决定吧。”
“如若你抛掷出正面,便是得了主人的允许,如若你抛掷出反面,看来此地主人不想受外人打扰。”
承启先生话音一落,将手里的铜钱递给了宣采薇。
“好好做个决定吧。”
宣采薇结果承启先生手心里的铜钱,归于掌心。
看着薄薄一枚的铜钱,兀自有些出神。
她有过三个月的穿越经历,自然相信世上有灵,许是她三人于此处之时,瞎眼…不,是点翠婆婆,就在看着他们呢。
想起梦里那张和蔼可亲的容颜,宣采薇不知为何鼻尖略微有些发酸。
她总觉得如果梦里是她和点翠婆婆的第一面和最后一面的话。
那真的是她一生憾事。
很奇怪,她明明同点翠婆婆根本不认识,心里却在听到点翠婆婆死讯之时,情绪止不住往上涌。
宣采薇想不明白原因,只当她同点翠婆婆投缘。
而且眼下她更有一层担心,她同点翠婆婆不过是一面之缘,她的情绪都如此汹涌。
那么,秦隐呢?
秦隐要是知道点翠婆婆已经仙去了,该有多难过?
宣采薇记得,点翠婆婆说过。
小木屋,是秦隐,大妞,点翠婆婆的家。
如今大妞不知所踪,点翠婆婆又已仙去,只独独留下秦隐。
以及……
宣采薇余光瞥了一眼残破荒凉的小木屋,再次涌上一声叹息。
以及,支离破碎的家。
宣采薇不知道这个消息,秦隐是否依然得知。
但她约莫猜测秦隐是知道的,毕竟秦隐的手腕人脉,该是比承启先生更厉害,消息也更为灵通。
所以当年在第二次梦境之中,秦隐才会那般眷念小木屋,点翠婆婆和大……
宣采薇刚想说“大妞”,但她此时回忆忽然清晰。
眼神之中划过几分奇怪,那一次梦境里,秦隐确实对小木屋和点翠婆婆眼神都带有眷念。
但看到“她”扮演的大妞时,却明显态度冷淡,甚至是回避。
宣采薇皱眉,难道秦隐跟大妞关系不好?还是这中间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地方。
宣采薇纳闷着,耳边却响起了承启先生的提醒。
“快做决定吧,时辰差不多了,一会为师还得送你二人下山。”
宣采薇回神,再次落在掌心的铜钱上。
呼吸微微重了几分,其后手指上抬,铜钱抛掷在了半空中。
三人的眼神也随着铜钱的腾空,跟着移动。
铜钱在半空中变换极快,谁也不知道最后落下是个什么情况。
宣采薇心里更是忐忑,就连脸上都带着几分紧张。
不管怎么说,她很想得到入住小木屋的权利。
不只是因为跟点翠婆婆投缘,想要照顾小木屋和后院的冬瓜田圃。
更是…更是……
宣采薇唇角微泯,眼眸坚定。
更是为了守护好秦隐的家。
宣采薇抬眼看着半空中的铜钱变化,心里祈祷,点翠婆婆保佑她。
然而,三人关注铜钱之时。
谁也没注意,崖顶边上有块山壁,山壁顺延其上,还有一棵树高大的松树。
在被树影挡住的粗。大树干上,稳稳当当地听着一人。
那人眼神一直没有离开过三人中的一位——
宣采薇。
方才,宣采薇所说所做,皆收入此人的耳朵里。
眼下见宣采薇盯着半空中的铜钱。
那人垂于身侧的食指和中指竖起,气流于指尖中徘徊,抬手朝铜钱方向一指。
一道看不见的气流,直奔铜钱。
气流过,铜钱落。
稳稳当当地停在了宣采薇的掌心。
宣采薇看着掌心上正面朝上的铜钱,惊喜瞬间浮现在眼里。
笑盈盈地同一旁的承启先生道。
“老师,看来点翠婆婆同意了。”
而承启先生则眉骨轻轻一扬,眼神错开宣采薇,看向她身后的山壁。
那里有一棵茂盛的松树。
仔细一看,除了松树,再无旁物。
承启先生收回眼神,冲宣采薇点点头道。
“确实。”
***
之后,三人便沿着原路下了山。
只是路上,承启先生担心宣采薇的身体,转了条路,绕到了隔壁尼姑庵山头的大道。
那条路上有个茶铺,茶铺里的素包子远近驰名。
承启先生正是准备带宣采薇去尝尝美味。
只是三人刚到之时,正好适逢山下的尼姑归来,茶铺本来没几张桌子,全被尼姑们占了全。
第152章
承启先生似乎也没想到茶铺今日的生意竟然这么好。
承启先生想了想; 回头同宣采薇道。
“不若买上一些,你带走回去吃或是路上吃。”
承启先生眉眼划过几缕遗憾; 补了一句道。
“这里的白菜香菇包子极为出名,只是若是趁热吃是为最佳,但眼下天色快晚; 女子出门在外,还是早些归家为好,下回为师再早些带你来吃。”
镇国公府虽然没有门禁,但如果太晚回去; 估摸着镇国公夫人会不高兴。
宣采薇可不想让自己母亲不高兴。
宣采薇点了点头; 正准备跟随承启先生去买素包子,然后下山,就见离他们最近的一桌的小尼姑忽地起身; 然后朝三人行了个礼; 道了一声“阿弥陀佛”; 抬手示意自己身旁的桌子,笑道。
“三位施主若是不嫌弃,可与我们共桌。”
说话的是一位年纪稍长的尼姑,因为带笑,眼角有些明显的笑纹; 一看就是平素也是位爱笑之人。
身边站着一位白白净净的小尼姑; 看年岁跟宣采薇差不多大。
尼姑是方外之人,倒不拘于男女有别。
所以承启先生答应的也爽快,毕竟可以吃到一口热乎乎的包子; 也好宽慰今日他这两位有些疲累的弟子。
茶铺的桌子是普通的四方桌。
一开始,承启先生本打算自己同薛然挤一挤,其他两位尼姑和宣采薇各占一边。
但宣采薇不赞同,哪有让自己老师委屈的。
所以最后几人协商了下。
带笑尼姑和承启先生各占一边,薛然也单独坐一边。
宣采薇则同那位跟自己年纪相仿的小尼姑坐在了一处。
承启先生同带笑尼姑闲聊着。
其他三个小辈,在边上听着话,有些像逢年过节走亲戚时在长辈跟前无所适从的小辈。
但以往那些小辈还能做会面上功夫。
可薛然憨厚老实,却是个闷葫芦,更别说主动同女子聊天了,如果单单只有宣采薇还好,薛然或许还能宣采薇探讨一下围棋之道,眼下多了一个小尼姑。
薛然就像“八棍子打不出一个屁”般,沉默无言。
另一边的小尼姑明显也有些害羞,一直垂着头,双手绞在膝盖上,像一只畏惧的雏鸟。
宣采薇虽然也不算是多热情的人,但总沉默似乎也有些尴尬。
于是宣采薇主动挑起了话题,问着身边的小尼姑道。
“你们是这山上的吗?”
小尼姑微顿,其后羞涩地点点头。
“贫尼法号青心,是这山上般若庵里的小尼姑。”
宣采薇道。
“青心小师父,这是我大师兄薛然,我是宣采薇。”
三人这算是互相见了个礼。
但见礼完后,两人又不说话了,宣采薇只得继续找着话题。
“青心小师父,看着年纪不大,不知是你大还是我大,很小就在般若庵了吗?”
青心又点点头,说了一个年份,比宣采薇小几个月,两人果然年纪相仿。
青心道。
“约莫四五岁是入的般若庵。”
宣采薇虽然早有所猜测,但真正听到青心说时,还是有些讶异。
听闻尼姑庵以及和尚庙里面的尼姑和和尚,不论年纪大小,都得出早课,干活等等。
想想她那个年纪之时,虽然病弱,但却不用干活,每日都躺在床上。
宣采薇这般想着,忽然注意到青心说的一句话。
“四五岁?”
宣采薇记忆略微有些模糊,她记得自己病好之前是总躺在床上来着。
而且小时候也是,不过,她记忆里的画面是多少岁呢?
好像要比“四五岁”大一些。
那“四五岁”的时候的记忆画面呢?
宣采薇微微阖眼,想回忆一下,但可能真的是记忆太久远,她仔细想了一会,却什么都没有想起来,宣采薇只得作罢,估摸着“四五岁”的时候,也同之后差不多吧,该是常年卧病在床。
接着宣采薇又起了几个话题,三人也算是稍稍熟络,等到热腾腾的包子上来时,已然没有方才那般尴尬了。
包子都是一屉一屉的,一屉有八个,不过这家茶铺的包子做的小,所以他们这桌要了两屉包子。
热腾腾的包子,冒着香味十足的白气儿,在微寒的春日,显出别具一格的暖意,勾得宣采薇肚子里的馋虫都快出来了。
显然,宣采薇身边的青心也被勾住了馋虫,先前还羞涩的眉眼,看着包子倒是大胆了许多,就差没两眼放光。
一旁注意到青心眼神的宣采薇不由莞尔。
这个小师父,倒是个爱吃之人。
北方人吃包子,喜欢蘸酱。
所以,每个人跟前都有一碗酱碟。
此时青心已然手上拿起了筷子,下意识在酱碟里点了两下,就等着旁边的带笑尼姑和承启先生先动筷子。
带笑尼姑同承启先生比了个“请”的手势,示意承启先生先。
承启先生也没推诿,夹了一个白。嫩晶莹的素包子,便往自己的蘸碟里点了点。
白。嫩。包子外皮沾上鲜香的酱,像是裹了一层在油锅里炸出的棕色,更勾味蕾。
承启先生一口咬下,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
接着,承启先生示意众人也别愣着,该吃吃该喝喝。
其他人皆是动了筷子,只是到了宣采薇这里,动作有些缓慢。
问题出在宣采薇脸上的面巾上。
先前只有承启先生和薛然的时候,宣采薇并没有带面巾,毕竟这两人一位是她老师,一位是她师兄,同门之谊,可抵礼仪。
其后,宣采薇跟着承启先生下山,便将面巾戴上了。
此时,如若宣采薇想好好品尝美食,势必要摘面巾。
宣采薇环绕了一下周遭,大部分皆为尼姑,茶铺老板也是女子。
这才稍稍放心,将脸上的面巾摘了下来。
一张清丽绝伦的容颜曝于人前。
就连一贯清心寡欲的带笑尼姑眉眼都又片刻地愣怔。
但带笑尼姑明显很识大体,见过世面,只微微愣怔了一瞬,便收回了目光,继续安安静静地吃着自己的素包子。
坐在宣采薇对面的承启先生面上虽不显,可吃包子的动作倒是稍稍停顿了些。
方才他没有让宣采薇一定要摘面巾,而宣采薇是考量过后才摘的面巾。
宣采薇确实是他千挑万选才选中的启世之人。
承启先生从未后悔,选择了宣采薇。
但他亦明晰宣采薇身上有个挺大的问题。
宣采薇身为镇国公府的三小姐,出身名门,是尊礼守纪的贵女。
先前他也有对镇国公府有所打听。
宣采薇的母亲亦然是一位这样的女子,而且出阁之前还是京师第一贵女。
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宣采薇身边,定然对她影响颇深。
然而之后,他们三人所行之事,特别是他需要让宣采薇去做的一些事。
势必是要打破常规,甚至是站在了礼教的对面。
也就是说,有可能会违背她母亲的教诲。
届时,宣采薇又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承启先生眼下不知,但他方才观测宣采薇如此恪守礼节,心里还是起了一层浓浓的担忧。
担忧到包子都不太香了。
承启先生吃的不香,宣采薇倒是吃的可香了。
她没想到这山间茶铺做的素包子,竟然比她府上的还要美味,一时没忍住,宣采薇就多吃了些。
待她吃完第五个时,冷不丁注意到一旁的青心,傻乎乎地盯着她看。
宣采薇转头,咽下嘴里的包子,眨巴下眼疑惑道。
“小师父为何如此盯着我?”
“可是我脸上有异物?”
宣采薇担心是自己方才吃的太急了,以至于脸上沾了包子屑。
宣采薇从袖子里取出一方手帕,刚准备擦嘴。
却见青心回神,羞涩的眉眼越发羞涩,扭头看向自己跟前的蘸碟,小小声道。
“不是,是宣施主过于好看,青心从未见过这般好看的人,所以有些看入神了。”
这般直言不讳的话,倒是让在场几人愣了愣。
其后,带笑尼姑先是笑开,替青心解围道。
“青心这是第一回 下山,她很少见生人,性子很单纯,言语之间多有稚语,还望三位施主不要见怪。”
这厢宣采薇忙道。
“哪里能见怪,被人夸赞,可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更何况是被青心小师父夸赞,采薇荣幸。”
宣采薇这些时日出席的宴席也不少,倒是越发应对得体,颇有大家之风。
她的话说完,这一桌的五人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没过多会,桌上的包子便被消灭完了。
承启先生主动去结了账,是将这一行尼姑的账都结了。
刚开始带笑尼姑还推诿了几下,但承启先生坚持,感谢带笑尼姑的共桌之情,最后带笑尼姑也不好再推下去,只得应承下来。连连说“施主多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