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乙种田记-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丁说的对,在这自给自足的时代,你总不能缝个贴身衣物、补个补丁、缝条口子都要找别人帮忙吧。如今在家有娘亲和妹妹帮忙,将来若是嫁到别人家,缝缝补补找婆母、小姑或者妯娌帮忙,岂不是招婆母贬低,招小姑和妯娌笑话!
    陆小乙哼了一声,她才不是那么容易认输的,不就是几种基本针法嘛,再难能难过前世的高考去?
    定下心来,陆小乙就开始研究这几种基本针法,把原理搞清楚了,用陆寿增的话说:那就简单的跟个‘一’一样,后期就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玉兰和陆忠洗浆回来,支起长杆把背面床单和衣服晾好,进屋见两个女儿乖乖的坐在炕上学做针线,小庚在一旁玩一个小盒子。她再走近细瞧,见小乙虽然手法生硬,但针法无误,已然全部掌握她交代的几种针法。
    玉兰高兴极了,拿过小乙手里的碎布头细看,冻得通红的手忍不住擦起泪来,喃喃道:“我就说嘛,我王玉兰生出来的女儿,针线活能差到哪儿去?我早看出来了,你不是蠢是懒,往后不能再由着你的性子来了,必须逼逼你,把你的耍心收回来才行!”
    这个时代的人早已把会缝补、会做饭、会持家、会生养看做衡量女子的重要标准,玉兰也不例外,何况自己女儿有腿疾,她不得不为女儿将来谋划。
    陆小乙见自己小小的努力一下,玉兰就高兴的哭起来,可见她前一阵儿厌弃女红让玉兰心里多失望。陆小乙掏出手绢给玉兰,小手附上玉兰红肿冰凉的大手,乖巧道:“娘,往后我不贪耍了,一点好好跟你学。”
    这次是她考虑不周,由着自己喜好做事,枉顾了玉兰的一片赤诚慈母心。陆小乙暗暗告诫自己,往后做任何事说任何话都要多想想父母的感受,这里毕竟是古代社会,有些事你可能觉得无足轻重无关痛痒,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难以接受如芒在背。
    玉兰红着眼睛,笑道:“中饭想吃啥?娘给你做去!”
    陆小乙搓着玉兰冻僵的手,“你和爹累一上午了,中饭就由我和小丁来做吧!”
    玉兰点头道:“好!好!你爹知晓了肯定乐开花!”
    小丁也在帮忙搓揉玉兰的手,心疼道:“娘,你的手又开始冒冻包了。”
    “老皮老茧了,几个冻包算啥,都想想中饭做点啥吧?今天你们姐妹当家,你们说了算!”
    陆小乙道:“要不咱们试着做发面的玫瑰饼吧,娘,我发面发不好,你还要教教我才行。”
    玉兰最喜欢女儿积极主动的学习生活技能,高兴道:“那还不简单,走,咱们现在就去灶房,和完面放到炕头上,很快就能发起来。”说完,从炕头上取下一个罐子,里面装着她上次和面时留下的酵头。
    当玉兰把酵头取出来时,脸色顿时变得又气又笑,盯着一边玩的起劲的小庚,吼道:“小庚,你找揍呢!”
    小庚懵然抬头,有些莫名其妙,当他看见玉兰手里的酵头时候,马上退到坑角最远处去了。
    陆小乙往玉兰手里一瞅,噗嗤笑出声来,这哪里是白白的酵头,分明是写实派艺术便便嘛!肯定是上次蒸馒头,玉兰把酵头放罐子里被被小庚看见了,偷拿出来当橡皮泥揉来捏去,最终搓成长条盘成便便状!
    陆小乙心里有些膈应,不停告诫自己那是含有酵母菌的面团,不是便便,可是最终突破不了心里那关,心里泛起一阵恶心。
    小庚仿佛感受到陆小乙心底强烈的怨念,怯怯的解释道:“那不是臭臭,那是我做的蛇。”
    好吧!不是便便,是蛇!蛇!蛇!陆小乙不断加强心里建设,跟着玉兰去了灶房,不过整个便便,哦,不,整个蛇被捏成面粉疙瘩加水和面的过程,陆小乙没有亲手参与,而是站在一旁耳听玉兰讲解和面的技巧,目光却游离到灶房顶部的房梁房檩上。
    面和好后,就是准备馅儿。
    陆小乙洗干净手,把晒干的刺玫花翻出来去掉花萼,洗净后,把玫红的花骨朵全部捏成碎片,再拌上糖霜。
    整个过程很快很简单,玉兰笑道:“这花骨朵味道真香,要是采鲜花用糖腌制,是不是味道更好呢?”
    陆小乙被提醒,忙不迭点头,“等天气暖和了,从粮哥家分几株来栽在咱家院里,又香又好看,还能做玫瑰饼。”
    玉兰有些惋惜,“就是可惜这些花儿了,刚开出来就被咱们摘来吃了。”
    陆小乙逗她道:“要不摘下来给你头上戴两天再吃?”
    玉兰恨了小乙一眼,嗔怪道:“嘿!你能耐了是不?也敢打趣你娘了!”
    陆小乙笑着扑倒玉兰怀里,小丁也扑过来,玉兰更是一副有女万事足的模样,可怜的小庚还在炕角蹲着,自己明明做的是条蛇,为啥娘和大姐都那么生气?真是想不通!
    这次有玉兰亲自坐镇,玫瑰饼做出来鼓鼓囊囊圆圆胖胖,外形瞧着很是讨喜,唯一让陆小乙觉得遗憾的是:发面饼中间膨胀,咬开便露出空空的内里,显得刺玫糖馅儿很稀少。
    自家吃倒是无所谓,往外卖就有些骗钱嫌疑,陆小乙又愁开了。
    玉兰捡了十个玫瑰饼让陆小乙趁热给余粮送去,又捡了二十个让小丁给西院送去,剩下的热在锅里,等她们回来再起锅。
    一出暖和的屋子,迎面就是一阵凛冽的寒意,陆小乙打了个大大的冷颤,抱紧怀里的食盒,急冲冲的往余家奔去。
    一路都是在爬山,陆小乙跑的急,呼吸不匀导致肺部跟炸开了似得疼,她不由得缓下脚步,慢慢的调整呼吸,到达余家院门口时,终于恢复正常,摸了摸怀里的食盒,还好,温温的不算凉。
    黑虎已经在院里吠叫起来,余粮穿着一件薄棉衣来开门,陆小乙也不进院,把食盒递给他,眨眼笑道:“玫瑰饼哟,趁热吃,我就不耽误你了,改天再来找你玩!”说完,转身要走。
    余粮诶诶两声叫住她,道:“你的事我跟镖局的叔叔说了,他们这阵儿没有去蒙国的镖,估计要等到年后了。”
    “没事,不着急!”陆小乙个子本就比余粮矮,加上站在院门低处说话,抬头能清楚的看到他说话时口鼻里喷出的蒙蒙白气,再看看他单薄的衣衫,担心他着凉,催促道:“粮哥,天太冷,你赶紧进屋去吧!我走了。”
    然后,急冲冲的往山下跑。

  ☆、第49章

中午饭桌上,陆忠吃着发面玫瑰饼,称赞道:“恩,这个不错,吃起来比死面饼软和。”
    陆小乙懒懒道:“爹,你看这饼咬开里面都是空的,卖三文钱一个有人买吗?”
    “肯定有啊!这馅儿看起来虽少,但花香味浓,甜味也正好,吃起来反而不觉得腻,而且个头也不小。”陆忠把手里的玫瑰饼掂量掂量,“一个快三两了吧,跟饭店里的馒头差不多大了!”。
    陆小乙两眼一睁,顿时来了精神,激动道:“真的吗?爹,你真的觉得这样能行?”
    “可以试试嘛!卖不掉拿回来自己吃也行!”
    陆小乙又问玉兰和小丁,都持肯定意见,小庚见自己被忽略了,把手里的玫瑰饼放回盘子里,不高兴的嘟着嘴抱怨:“大姐瞧不起人!”
    陆小乙又好心情的哄他,并奉上特意挑选的一个大大的玫瑰饼,小庚才笑着提出自己的意见:“三文钱太便宜了,卖三十文差不多!”
    陆小乙点头夸赞小庚最识货,提的意见最入她心。
    玉兰笑骂道:“一个比一个贪心!一个饼卖三十文都能买三升细麦面了。”
    “娘,粗麦面呢?多少钱一升?”陆小乙问。
    “粮食一天一个价,我哪里记得清楚,问你爹去,他天天在城里跑!”
    陆忠道:“麦面也得看过几次筛,越精细的越贵,就拿咱家这种粗麦面来说,粮店都卖四文钱一升。”
    陆小乙暗道:升是容量单位,斤是重量单位,要换算成斤的话,还要看装的是什么粮食,一升面和一升米的重量肯定是不一样的。而且,古代的一升比现代的一斤要重些,一升面约重1。5斤,如此估算下来,这个朝代一斤细面大约六到七文,一斤粗麦面约两到三文。
    上次去牲口市场收集的牛马价格,陆小乙确定鲁国的物价比宋朝便宜些,再结合前世看过某篇关于《水浒传》里物价跟现代物价对比报告,预估宋朝一文铜钱约等于0。7元人民币。那么,陆小乙也大胆的预估鲁国的一文铜钱等于0。6元人民币,一斤细面约合人民币3。6~4。2元不等,一斤粗面约合人民币1。2~1。8元不等。
    这个价格虽然跟现代社会的面粉价格相差不大,却没有可靠的说服力,毕竟现代社会农业发达,粮食产量高,古代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而且,米面等粮食价格又跟年景息息相关,若是遇到灾年和战乱,粮食的价格一天三涨,多少人拿着银子也买不到粮食。
    所以,陆小乙得出的结论是:管它现代古代,活在当下最好!
    陆小乙想的入神,直到玉兰碰她一下,递过来一个饼,问道:“想什么呢?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我在想一个饼卖三文钱亏不亏?”
    玉兰笑道:“保证不亏,和面的时候我留意着呢,咱们那瓢子一瓢就是一升面,我一共挖了六瓢,那就是六升面,你再数数咱们做了几个饼?”
    六升面大约九斤,按四文一升就是二十四文钱。
    陆小乙再伸手数了一遍饼子数,加上送给余粮和西院的三十个一共有四十五个,平均下来一斤做了五个饼,每个饼子的成本才0。5文,参照前世一斤面加水和酵母能发一斤半面来算,平均每个饼子重量在三两左右,算上辅材刺玫花、糖霜和酵母,再算上人工柴火等杂费,卖三文钱一个也算合适。
    玉兰又道:“要是细面,发面效果会更好,一升面能多做两三个。”
    陆小乙马上又开始盘算细麦面的成本,卖六文钱一个的话,利润竟比粗面高的多,想到这里,陆小乙笑的见牙不见眼。
    玉兰瞧她财迷的样儿,训道:“快吃快吃,有啥话等到吃完再说!人家大户人家的小姐都讲究‘食不言寝不语’你这样的性子要生在那样的人家,一天挨不完的打!”说完,给她夹了块鸡蛋在碗里。
    “我才不当那些劳什子小姐,我只想当爹娘的女儿,只想要当小丁和小庚的姐姐!”陆小乙说这样的话,倒不是故意拍马,而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
    玉兰笑的眉眼舒展,陆忠更是哈哈大笑,小丁眼睛亮晶晶的,小庚最可爱,不停的喊着:“大姐!大姐!我只当你弟弟!”
    还是玉兰出声制止,饭桌才安静下来。
    中饭后,陆忠带小庚到隔壁屋午睡,玉兰督促两个女儿学做针线,自己也不空闲,右手中指套上一枚顶针,捏着纤细的绣花针在一只新鞋面上灵活的穿刺着,鞋头的莲花已经初具雏形。
    陆小乙认真的在一块碎布头上练习手缝针法,为了节约棉线,玉兰教她线头一端不要打结,缝完了用针把棉线完整的挑出来,可以继续使用,但也不是无限循环,几次下来棉线就会磨起毛,直到不能用了才换一根新棉线接着练。
    重复做一件事容易累也容易瞌睡,陆小乙困得不行,针尖扎了几次手,索性把布头放下来,跟玉兰商量她感兴趣的事情。
    玉兰一听是卖玫瑰饼的事,认真的说道:“也不是不行,但是有些话我要说到前面,一是你这饼子是铁锅烙出来的,热吃最香,等你拿到城里它已经凉透了,你让别人买回去怎么吃?”
    陆小乙道:“买回去在烙一烙嘛!”
    “你把中午剩的饼回锅去烙一烙,你会发现不仅容易焦还很难热透,这不像馒头,下蒸锅溜一溜就热透了。”
    是哦,陆小乙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外面都天寒地冻的,冷食买回去必须加热了才能吃,可这烙饼就讲究个外脆里软,蒸出来完全变味了嘛!
    玉兰接着说道:“第二点,你的刺玫花不多了吧,我算了下,按照今天中午的用量,顶多能做一百个饼子,这样折腾两次又停下,累不累人?”
    陆小乙点头,她手里的刺玫花的确不多了,第一次去余家摘的就不多,后来余粮又给她带了一大包,两次做玫瑰饼又用掉一部分,剩下的也就玉兰估计的量。
    “第三点,城里年前活儿多,你爹不能一直带着你卖饼吧?上次卖篮子有你祖父陪同,这次放你一个姑娘家沿街叫卖我不放心,而且天寒地冻的,把你冻出个好歹来咋办?赚那几个钱还不够买药的!”
    又道:“家里也不缺你这点钱,大冷天的你也别折腾了,乖乖在家学学针线,暖暖和和的不比你出去受冻强?”
    玉兰说的都是实话,陆小乙怀疑是不是自己太作了,日子能过就行了,干嘛非要去挣这点辛苦钱?可是,她就是不想乖乖呆在家里,靠着他爹每月不多的收入过日子,她想为这个家出力,想让家人过上好日子,家里就三间房半边院子,万一玉兰再生一个,家里就得建大房子,小庚要读书,小丁的嫁妆不能少,还要存粮存钱预防灾荒战乱……
    陆小乙从来不认为好日子是喊口号喊来的,不付出努力根本不可能,而且她理想中的乡村好日子既要物质上的富足,又要精神上的惬意。忙时种田闲时赚钱,院中有花香,地里有瓜菜,炕头有男人,出门有马车,谈笑无鸿儒,往来全白丁,三观要摆正,吵架不怯场……
    咳!咳!就此打住吧!才四百七十二文的身家,一切都太遥远。
    陆小乙把飘远的思绪扯回来,把玉兰的三个问题思索一遍,她知道不能说服玉兰,一切都免谈,不是说玉兰多么的*严苛,而是她看重的是女儿而不是赚钱。
    “娘,咱们不烙饼做成馒头算了,糖霜也换成红糖,红糖比糖霜便宜点,咱们可以适当多放点红糖,最好再有个小盒子,雕成五瓣梅花状,馅儿包在中间,蒸出来白白胖胖中间一点红多好看啊,而且别人买回去上蒸锅一溜,吃起来口感不变。”
    玉兰眼前一亮,赞道:“这个法子好!你这脑瓜子真好使。”
    陆小乙笑道:“娘,你到时候给我梳少年发髻,再把爹的衣服改一改,把我装成少年郎就安全多了嘛!再说,我爹也不是天天都有活儿,他没活儿的时候可以陪着我,有活儿我就跟着他,在他附近卖,咋样?”
    见玉兰不说话,陆小乙又道:“娘,我不怕冷,我穿厚点,再把棉帽手套带上,肯定冻不着!”
    玉兰叹道:“哎,你这孩子也不知道脑瓜里咋想的,我也知道你在家里呆不住,要去就去试试吧,反正那点刺玫花折腾完了,你也就消停了!”
    陆小乙听玉兰松了口,激动的抱着玉兰的手臂撒娇,玉兰手里还捏着针呢,嚷道:“哎呀,当心扎着你,咋咋呼呼的哪有个姑娘家的模样!”
    陆小乙马上坐直身子,换一根新的棉线,规规矩矩的练习针法。
    等到陆忠午睡起来,玉兰便把陆小乙的想法说了,陆忠的支持体现在行动上,很快找了截木头出来,问陆小乙要那种模子,陆小乙拿出玉兰一个梅花形的花样子,“爹,沿着这个花样子外面的边儿挖个模子就行了,大小能装二两面最好。”
    陆忠看着花样子看的眉头皱的老高,喃喃道:“看不懂,密密麻麻都是格子。”说完递给玉兰道:“你帮我看看,到底以那条线为准啊?”
    玉兰用手指沿着梅花边描摹一圈,陆忠顿时看她的眼神又崇敬又喜欢,笑道:“好好,这下我就清楚了,不难不难!”说完,拿着木头出去找村里的木匠去了。
    不到一个时辰,拿回来两个模子,果然是五瓣梅花形,里面打磨的十分光滑,陆小乙满意极了。
    玉兰对陆小乙道:“不能耽误你爹载客,咱们就要提早起床,你能起得来吗?”
    有钱赚,瞌睡算什么,陆小乙掷地有声道:“能!”
    玉兰抿嘴笑道:“咱晚上就把馒头馅儿做好,我早点起来发面,等到开做了再叫你。”
    “娘,你记得给我改身衣裳。”陆小乙提醒道。
    “差点忘了这事!”玉兰赶紧起身去找陆忠的旧衣,比着陆小乙的身高裁剪起来。

  ☆、第50章

当晚玉兰把家里两个新新的细竹大篮子洗刷干净,找出两块干净的白棉布放开水锅里煮了煮,又熬夜把衣服改好,一切准备妥当,睡下没两时辰又赶紧起身发面,等到面发好了,灶台上的蒸锅开了,才叫陆小乙起来帮忙。
    “盆里是刚舀的热水,你要嫌烫就添点冷水,哎!这么早把你喊起来,怪心疼的!”玉兰一边揪面剂子一边说道,其实,苦活累活她早起来做完了,见女儿起来帮忙,心里还是不好受,当母亲的都是如此吧!
    陆小乙心里暖暖的,快快洗漱干净,帮忙放馅儿塞模子。
    蒸馒头的蒸笼叠了四层,白白的面团儿均匀的摆放整齐,然后盖上蒸笼盖,大火开蒸,玉兰点上一支香来计时,然后点燃另一个边灶膛,开始熬粥。
    这时,院内的公鸡才开始打鸣,陆忠很快起来,挑着水桶去井边打水。
    等到馒头蒸好,玉兰把蒸笼分开静置,让它们慢慢冷却,让陆小乙把粥锅看着点,转身开始忙着早饭要吃的咸菜。
    陆小乙一边往灶膛里添着柴火,一边看着忙碌的玉兰,天天早晨她都这样在灶膛前为家人准备吃喝,累是肯定的,但她脸上带着笑,行动间透着爱,全身散发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让人舍不得挪开眼去。
    小丁和小庚随后也起床了,灶房里顿时叽叽喳喳全是他们的声音,小丁跑到陆小乙身边帮着她烧火,小庚瞪大眼睛看着陆小乙,吃惊道:“大姐,你今天起得比我还早!你真厉害!”
    陆小乙得意的笑,“知道大姐的厉害了吧,以前都是我让着你!”
    小庚很好骗,马上一副感动模样,并再三保证道以后不叫她懒虫了!
    玉兰道:“好啦,准备吃饭吧,别耽误你爹载客!”
    饭后,陆小乙穿上厚袄、套上陆忠的旧衣、戴上防风棉帽,带上两大篮馒头进城了。距离上次卖篮子,已经过去两个多月,官道两旁更加萧瑟凄凉,路上行人少了很多,陆忠车上也才坐了四个人。
    可进了城就不一样了,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依然是那么繁华。
    “爹,咱们还是去上卖篮子那条街吧,那儿人多,地方也熟。”
    陆忠点头,把几个客人放下,赶着驴车往西大街去,到了地方,陆忠跳下驴车,再把穿的圆滚滚的小乙抱下车,说道:“馒头太多你也提不动,我先陪着你卖一会儿。”
    陆小乙点头,看着川流不息的街道,不由得精神一震,把头上的棉帽正了正,粗着嗓门就吆喝起来。
    “诶诶!梅花馒头呢!又香又甜的梅花馒头,保管你吃一个不够,吃两个没饱,吃三个还要呢!梅花馒头!一夫城独一份呢!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呢!”
    陆忠吓了一跳,前几次卖草篮子他没有全程陪同,只听陆寿增说小乙能干,没想到能干成这样,刚下车就扯开嗓子吆喝起来,而且吆喝的特别起劲特别顺溜,跟那些常年吆喝的小商贩有得一拼。
    陆小乙哪里知道他爹的内心活动,自顾自的吆喝着,有了卖篮子积累的经验,如今卖起馒头来毫不费劲,张口就来,加上一副少年装扮,更没顾忌,“梅花馒头,新鲜出锅的梅花馒头,香味独特甜味十足,保管你买了不后悔,吃了还想吃!”
    陆小乙对自己临时取的‘梅花馒头’很是满意,同样的面团,她靠的就是外形像梅花这个噱头招揽顾客,还有就是刺玫糖馅儿这个独特的味道招揽回头客,她敢拍着胸脯保证这个味道是一夫城独一份,外人要模仿暂时都模仿不来。
    果然,很多人被吸引过来,纷纷问价。
    陆小乙热情道:“粗面馒头一个三文两个五文,细面馒头一个六文两个十文。”
    有妇人觉得贵,陆小乙解释道:“婶儿,现在红糖啥价?面粉啥价?你去饭店看看,粗面馒头都卖两文钱呢,更别说细面馒头。而且,我这馒头里还加了最特别的一种花瓣,和着红糖吃了能美容养颜美白祛斑。”说完,瞅了这位妇人一眼,夸赞道:“婶儿这么年轻漂亮,更应该吃点梅花馒头保养保养。”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这个妇人笑的脸上跟朵花儿似得,抬手摸摸脸,啐道:“这小屁崽子胡说八说的!”
    陆小乙暗道:晕,忘了自己扮的是少年郎,幸亏这个中年妇人不介意,要是遇到矫情的年轻女子岂不是骂她出言轻薄,拉她去见官都有可能!
    有人问:“说的这么好听,能尝尝吗?”
    “可以啊!”陆小乙让他爹端出事先切好的馒头块儿。
    马上就有人拿去尝,先前嫌贵的妇人道:“味道挺好,就是太凉了。”
    陆小乙笑道:“婶儿,你看看这是什么天气,再热的馒头拿出来很快就凉了,劳烦你回家放蒸锅里溜一溜,马上变得白白胖胖软软乎乎,咬上一口红糖流着走,我可得提醒你哦,我这馒头里红糖放的多,当心烫着你手!”
    一番说辞下来,果然有人购买,卖的最快的是粗面馒头,细面的稍微慢些。
    陆忠索性也不去找活儿了,帮着收钱递馒头,父女协作,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