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田园俏寡妇-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来事实证明,王燕青还真不是!
文秀在一旁也不好受,赶紧打破僵局,“走啦走啦,先去我家吃饭,下午咱们一块儿去镇上买东西。锅碗瓢盆的事,我熟!”
文秀请他们夫妻俩吃饭,夫妻俩也没有拒绝。他们实在是没法儿煮饭,总不能为了客气,就真的跟人“客气”。更何况,文秀一直没把他们当外人,若是自己再矫情,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不对了。
文秀领着夫妻俩回到家时,李俊已经回来了。听见动静儿,他从厨房里探出脑袋,刚想撩一撩文秀,却不料最先进门的是宋晓月和王燕青。他话到嘴边儿又咽了回去,招呼王燕青道:“青哥来了,屋里坐。”
王燕青闻声走去,见他一个大男人穿着围裙在剁肉馅儿,一副怡然自得的表情,他嘴角微不可见的抽了抽,愣了好一会儿才道:“真没想到你还会下厨房。”
君远庖厨,不管富人还是穷人,都是信奉“男主外女主内”,男人们的大男主义根深蒂固,哪里会愿意下厨房?可是,看看李俊,他压根儿就没有半点难为情或者生气的样,更多的是心甘情愿。
李俊剁了肉沫,但午饭还是文秀做的。
文秀忙着煮饭炒菜,宋晓月帮她烧火打下手。至于“厨夫”李俊,则被文秀赶出了厨房,让他赔王燕青话去了。
肉沫炒酸菜是桐桐点的菜,李俊这个女儿奴向来都把女儿的话当圣旨听。不,比圣旨还要重要。
毕竟,像他这种抗过旨的人而言,圣旨已经不再是最要命的了!
中午的饭菜很快出锅,肉沫炒酸菜、蒸腊肉、蒸腊肠、素炒菜心、一道萝卜汤。干部下乡,四菜一汤。文秀今儿招待王燕青和宋晓月,出手也是很阔绰。
宋晓月夫妻俩现在缺的是钱,但是她不会主动借多少给他们。如果这么做了,她不是帮忙,而是在施舍。
王燕青和宋晓月都是要强不服输的人,他们不会接受她的施舍,反而还会看轻自己。与其破坏她们之间的友谊,不如做一顿好吃的庆祝他们夫妻俩获得自由。
文秀摆好碗筷时,王燕青和李俊正着话。
李俊隐隐约约听到王燕青话里有话,可偏偏,他家阿秀出声的正是时候,王燕青的话戛然而止,笑道:“托你的福,今天可得好好尝尝文秀的手艺。”
提起文秀的厨艺,李俊就很骄傲。他敢打赌,方圆十里之内,绝对找不出第二个人有文秀这般手艺了。
“那你可要多吃点!”
“我不会客气的!”
两个男人着笑走进厨房,桐桐已经洗干净双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大家就坐了。看着大人们进屋,笑呵呵的把人喊了一遍:“帅叔叔吃饭、王叔叔吃饭、娘吃饭、月姨吃饭。”
“桐桐可真懂事!”
王燕青附和点头,看着桐桐的眼睛里充满了温柔。
文秀在一旁看的认真,心里却暗暗摇头,宋晓月如果将来生一个女儿,只怕王燕青跟李俊会一样,都是温柔无比的女儿奴。
几人落座之后,当王燕青看见一桌的肉菜时,一个大男人差点泪奔。在他红眼的同时,李俊已经一人倒了一杯水,率先举杯道:“来,祝贺你们搬家。”
王燕青忍住酸涩的眼眶,举起碗,沉重的道了一声“谢谢”,仰头干了碗里的水。仿佛喝的不是水,而是烈酒似的。
有朋友如此,夫复何求?
文秀也和宋晓月碰了碰碗,笑着恭喜她。
宋晓月如今经历一遍文秀当年的心酸日,抿了抿嘴,回了文秀一个笑,“放心吧。”
“嗯!”文秀点头,眉眼笑的更弯,“你们可得多吃点,我这腊肉香肠,一般人都吃不到呢!”
“好!”
这一声,是王燕青应的。
这顿饭,王燕青和宋晓月还真是放开了肚皮吃,几人欢欢喜喜的,将那些不愉快的气氛全都除了个干净。
李俊下午要去接树儿放学,饭后洗碗刷锅,自然也就成了他的活儿。不仅如此,他还让文秀把桐桐放在家里,省的买东西的时候要分心。
文秀要去镇上帮着采买,也正有打算。她同李俊交涉了几句后,便同王燕青夫妻俩往镇上去。
李俊乐意跟自己闺女相处,可桐桐却是一脸不高兴——她想进城吃肉包!
文秀三个大人,脚程快。比起第一次跟王燕青一块儿进城时的窘迫,她现在已经能完全跟上他们的脚步了。
半下午,镇上人不太多,但也算不得少,沿街两边的铺面都开着,时不时有进进出出的客人。
文秀今儿是来帮宋晓月买生活日用品的,她对镇上的路也算轻车熟路,很快便走到了张恒家的杂货铺。
巧的是,张恒的外祖父染了风寒卧床休息,店铺则由他来看管。
“哎,嫂?”
张恒看到文秀,双眼一亮,情不自禁的喊了一声。
文秀抬头对他笑笑,算是打了招呼,然后直接进入主题,“张恒,我要买锅碗瓢盆这些厨房日常用的东西,你捡着最简洁的给我配一套。”
“哎,好!”
张恒连忙应了一声,然后招呼着几人先随便坐一会儿,很快就能配好。
直到张恒把东西配好,文秀这才招呼了宋晓月和王燕青,“你们俩看一看,这些东西行不行,有没有什么想要的,或者不想要的。不满意,让他换。”
文秀办事利落、简洁,一点不拖泥带水,用她的话,叫“我有时间左挑右挑,不如抓紧时间赚钱”。所以,她买东西利索,要买的是什么那就看什么,绝不东逛西逛,最后还没个目标。
宋晓月把张恒配好的东西看了一遍,挑出了筲箕和涮锅的刷把,才道:“这两样燕青会编,这两样我不要。但是,瓦盆多要两个。”
“哎!”
张恒又去忙活去了。
最后,宋晓月买了四个瓦盆,一副碗筷,一口铁锅,一把锅铲,一把勺,一个锅盖,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每一样的价钱都不算太贵,但总的算起来也不便宜。在张恒抹零后,还是花了一两二钱银。
锅碗瓢盆置办好了,那就要去置办棉被和粮食。
文秀跟冯掌柜有合作,更是粮铺老板名单中的“平民大主顾”,所以,相对之下,她还是帮宋晓月争取到了一个比较优惠的价格。
正文 第167章吃醋、交货(一更)
宋晓月夫妻俩在南边儿的破屋里重新安了家,过上了只有夫妻俩的日。虽然房破了一些,但至少吃什么、用什么,不用再看别人脸色行事了。
文秀家的新房也正常施工着,因着她开出的工钱高,工人们干活儿格外的卖力。地基既牢固又稳妥,就连接缝的地方,也尽可能平整完美。
刘大河跟文秀这些细节的时候,一个劲儿的夸文秀有远见。但文秀只是笑笑,并不多言,大家不过是将心比心罢了。
“刘大哥,这是五十两银,去砖窑和瓦窑买砖瓦这些事,还得麻烦你了。”文秀把一个藏青色的荷包递给刘大河,荷包往下坠,看得出沉甸甸的。
刘大哥看着荷包,心里有些发酸,但还是接了过去,重重的点了点头,“不麻烦。买了些什么,什么东西多少银,我都有记账。等房修好,我一并交给你算一算。”
文秀见刘大河的认真,也没虚情假意的跟他“不用”,点了点头应下。
从刘大河主动提出帮忙时,文秀就选择相信他。也就是,即便他不把每一样花销都登记入账,她还是会选择相信他。
刘大河的做法有些古板,但却很严谨,我不想等文秀搬新房的时候,自己被人诟病,文秀被人诟病。
刘大河拿着银走后,李俊从厨房里冷着一张脸出来,神色有那么几分不高兴。虽然,他明明掩饰的很好。
“阿秀,其实,这些事,我们可以自己做的。”他是这个家的男人,他有能力也有法不让李家的人捣乱。
文秀却是摇了摇头,一副“你还是太嫩”的模样看了他两眼,最后见他眉宇中还带几分怒意和醋意,她才慢悠悠的道:“你不是要‘吃软饭’吗?那么,我主外,你则要主内,负责把孩看好。至于修房这种大事,请里正帮忙,那是事,最后用银就能答谢他。既省心,又省事儿,为什么还要自己做?”
“你要给他钱?”
李俊瞬间就抓住了她话里的“重点”,扬唇问道。
文秀挑眉,“要不然?”
世间最难还的是人情债,她对刘大河没意思,就不会跟他暧昧不清,左右去占人家便宜。所以,能用银解决的事,那就用银解决好了。
刘大河家,缺钱!
文秀之前主动告诉李俊家里要修房,但却没告诉李俊自己要给刘大河开工钱。其实,刘大河主动帮忙,她不过是请了刘大河当监工而已。
一切,就是这么简单明了!
文秀不想再纠结修房的事,摆了摆手道:“行了,这件事就此打住了,我还有正事儿要办,你跟我去一趟。”
某心花怒放的人闻言,立即点了点头,眉宇间的醋意已经荡然无存,“好,你去哪儿,我就去哪儿。”
文秀看着某个恬不知耻的男人,呵呵冷笑,老娘当然是让你去当苦力,要不然?
今儿是十八,文秀给磨粉的人家定的时间到了。她今儿要把东西给收回来,今天和明天把一百斤十三香给配好,二十那天给如意楼送过去。
第一次交货,必须要守时!
第一次交货,不仅文秀紧张,急着想看一看各家磨出的粉最后是个什么情况,磨粉的人家也紧张的很,生怕粉磨的不够细,回头拿不到工钱不,反倒会害了文秀,让东西砸她手里。
文秀带着李俊,从离他们家最远的刘春根家收起。李氏昨儿已经把粉磨完了,只是觉得有些粗,今儿又忙活了一上午。这会儿装在口袋里的粉,是她二次加工过的。但不得不,真的很细。
第二家走的是张氏家,张氏的两个女儿见她和李俊来收货,欢欢喜喜的叫了人,然后把磨好的粉交给夫妻俩验货。冯家姐妹磨的粉也很不错,文秀夸赞了两句,便按着之前给她们的斤数,把钱给结了。
姐妹俩不是第一次挣钱,但这十二个铜板却挣的比刺绣容易多了,她们激动地想哭,一直对文秀着感谢的话。
文秀受不了,赶紧摆手,招呼着李俊走人。
接下来的几家,除了方氏磨的粉稍微有一点粗细不匀外,其余人都磨的很好。文秀按照斤数给人结算了工钱,受了恩惠的人都连连道谢。
“文秀,我这粉真粗了?”
方氏看着自己“精心”磨的白芷粉,撇了撇嘴,有些不高兴。
文秀也不多,从李俊肩上随便取了一个口袋下来,打开口,让她自己看,“方嫂,我既然相信你能把粉磨好,难不成还会故意刁难你?”
方氏不高兴,但还是伸着脑袋往口袋里睃了一眼,自知理亏,老脸一红,嘀咕道:“那咋办?”
“你天黑之前,明早天亮,你再给我送来吧!工钱,我照算!”
文秀的很明白,方氏要想拿钱,那就得加班把会儿做好。
“行!”
虽然方氏不乐意,但为了银,还是咬牙答应。
但是,她心里却恨透了朱氏。若不是那个死婆娘让自己随便磨磨就好,只要能把钱糊弄到手,她也不会动这等歪脑筋了。
现在,钱没拿到,又做多余工作,她真是亏死了!
文秀也不管方氏了,反正自己已经给她机会了,若是不把握好,那以后磨粉的事,就彻底跟方氏没关系了。
文秀和李俊把东西扛回家后,午睡的桐桐也醒了。
李俊照常带着桐桐去学堂接树儿放学,文秀则在家开始忙活自己的事。
文秀和李俊从张氏家离开时,从地里归来的周氏正好看见了两人扛着大包包的背影,一侧头,又看到张氏生的两个赔钱货笑的正开心。
周氏看看冯家姐妹,又看看李俊文秀,心里又不舒坦了。她对着二人背影咬牙切齿了一番,眉眼一笑,折身进了李家的院。
没多大一会儿,便从李老太屋里传出了咒骂声,字字恶毒,句句诛心。
李桃花在外屋听见自家娘骂文秀,脸一沉,露出满脸阴毒,手里的剪刀“砰”的一下,刀尖便狠狠地戳在了柜面上。
方氏后知后觉上了朱氏的当后,熬夜将白芷粉重新磨了一遍,几十斤粉都被磨细磨匀后,第二天一大早便送到了文秀家。
文秀刚烧火做早饭。
敲门声传来,文秀一点惊愕之色都没有,早就笃定了敲门的人是方氏。她扬声应了一句“来了”,便匆匆的出了厨房去开门。
“文秀,我差不多熬了通宵呢,你看看,这下行了不?”
方氏急的有些上火,顾不上把东西送屋里去,便愤愤的向文秀诉苦。除此之外,她心中也有些惴惴不安,担心这差事以后没自己份儿了。
文秀顺手拉开口袋,伸手抓了一把白芷粉,借着蒙蒙亮的天色,细细的又把方氏的“工程”检查了一遍。
方氏见她迟迟不作声,心里更着急上火,似乎一瞬间嘴巴里都起了泡,“到底行不行,你倒是句话呀,真是急死我了!”
文秀淡淡的瞥了一眼方氏,将抓在手里的粉末放回了口袋里,一把拉紧口袋,顺势提进了自家院里,“可以了。你先回去吧,等我过完称,再把工钱给你送过来。”
“哎哎哎,好好好!”
方氏闻言一喜,脸上瞬间涌出欢喜之色,连连应好。
文秀瞧着方氏一步三回头的走了,这才重新关了院门,将白芷粉提进了堂屋里,混着昨儿收回来的各种粉末一并放好。
称称什么的,纯属是吓吓方氏,做做样而已。
她之前就警告过方氏了,联系起方氏昨日与今日的神色,即便她有贼心也没贼胆缺斤少两了。
早饭过后,一家人各自的生活都如常。
李俊带着儿女去上学堂,文秀则开始按照记忆中的比例称称配量,按照相应的比例来配十三香。
十三种佐料都被磨成了粉不错,可另外一个难题却来了——一百来斤的粉末混在一起,她没力气搅拌均匀啊!
如果少量搅拌的话,的确容易,可一百来斤,那得弄到什么时候?更何况,再算一次比例,再分配一下重量,最后再混在一起的时候,始终还是要再搅拌一次。
怎么办?
文秀有些为难,发愁之际,突然想起自家装水的那个大瓦缸。那粗黄的瓦缸有半人多高,平日里能装七八担水,容量颇大。如果把所有的粉倒进缸里,然后再慢慢搅拌,那么,就能暂时解决和粉的问题了。
她是个行动派,干就干,用木桶把缸里的水都舀干净后,便拿了帕将水缸擦干净。等她收拾好水缸后,还是觉得有些不妥,又吃力的将几十斤重的水缸给挪到了院外晒太阳。水分不干,十三香受了潮,存放的时间就不长了。
等明儿交了货,还得买一口专门和粉的瓦缸回来。要不然,解决了搅拌的问题,她家的吃水又成了大问题了。
李俊回来时,文秀刚把瓦缸晒好,累坐在地上喘大气。
“桐桐呢?”
文秀见李俊独自回来,连忙关心女儿去向。
李俊瞄了一眼屋檐下特别显眼的瓦缸,应了一句“跟人玩儿去了”后,又睃了一眼瓦缸,“你把水缸搬出来做什么?你怎么不等我?”
文秀闻言,猛地一拍大腿,李俊的是啊,她家现在有免费的劳动力,她为什么还要亲力亲为?
天生的劳碌命啊!
“正好,来来来,正好让你帮忙!”
“哎,好嘞!”
文秀指使李俊干活儿,李俊甘之若饴,脸上更是露出一副期待之色,好像不让他干活儿还多对不起他似的。
这活儿简单,等阳光把水缸烤一会儿,就能做了。
十三香的配方在文秀手里握着,她又事先把东西都配好了,李俊只需要负责搅拌均匀就行,一点难度系数都没有。
李俊曾经也是庄稼汉、猎户,后来入伍从了军,自始至终都是力气活,有体力,搅拌和粉这种事哪儿能算辛苦?
不过未时左右,李俊已经不负使命,将文秀布置的任务完成了。
文秀围着水缸转了一圈,剪水的眸盯着混合均匀的粉末看了又看,瞳孔里露出惊喜激动之色,嘴角不自觉的微微上扬,侧脸映着阳光,娇美的容颜让李俊看的有些晃神。
“阿秀,你现在可以这是什么东西了吧?”
“佛曰:不可!”
“”
“行了,赶紧的,你把粉末分两个口袋装好,我去晓月那儿一趟,等我回来,咱们就把这些货给陆掌柜送如意楼去。”
“哎,你今早不明儿才去赶集吗?”
“女人善变,行吗?”
行!
别的女人都行!
他李俊的女人为什么不行?
文秀急匆匆的出去寻了宋晓月,请她帮自己去张家村接树儿放学。至于桐桐,听是被刘春草带去家里玩儿了,不到天黑,她不会回家。
第一次交货,文秀有些紧张,以至于她一路空着双手跟着李俊走到镇上,扛着一百来斤货的李俊脚步依旧轻缓,而她则紧张的满头是汗。
文秀不是第一次做生意,但却是头一次做大生意。如果如意楼的生意成了,那么,她将来就一定是闻名整个大夏国的“十三香”供应商。
正是因为她独家供应十三香,垄断了整个大夏国的佐料市场,后来还有人给她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十三娘!
陆震东得到禀报时,还有一些的意外,再三向伙计确认,“文秀真的今儿就把货送来了?”
“是,人现在就在如意楼呢!”
“你先回去,我随后就到!”
“是!”
陆震东匆匆从外面赶回来,刚跨进门槛就看见了坐在桌边悠闲喝茶的文秀。而她对面,还坐着一个相貌极其出众的男人。
这男人,有点眼熟。
陆震东的目光在李俊俊逸的侧脸上打量了一番,除了觉得他眼熟外,却也没想起来他是谁。随即也就作罢,收回目光看向文秀,“明儿才是交货的日,你怎么今天就送过来了?”
文秀抬眸看见丰神俊朗的陆震东,莞尔一笑,打趣道:“想早点在陆掌柜这儿结算银呗!”
李俊闻声望去,在看到陆震东的时候,眸光很明显一滞。
他怎么会在这儿?
陆震东没有认出李俊,李俊自然也不会傻到自曝身份,眼底的惊讶之色转瞬即逝,尽可能的保持低调。
文秀专注的同陆震东交货、结账,陆震东也一心扑在十三香上,两人的热闹,谁也没注意到李俊之前的异样。
陆震东验货之后,便让后厨的人过了称,口袋里的十三香比预定的一百斤多了十来斤。后厨报来斤两过后,他也没让退一些怎么地,直接把余下的银一并结算给了文秀,“你数一数,看数目对不对。”
文秀向来奉行“货讫两清”,自然要当着陆震东的面将银钱数清楚,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妥,反倒陆震东有些佩服文秀。就像,当初冯掌柜一样。
生意人,大家都喜欢干净利落,“当面点清、离柜不认”。大家把银钱算清之后,也能建立彼此之间的信任,以后有来有往。最担心也是讨厌的是当面不点清,回头又各种闹腾的人。
有些人兴许的确是被坑了,但是,却也有一些人是专门诈骗找茬儿的!
“数目刚刚好!”
文秀数完最后一个铜板儿,将银收好,嘴角上扬,声音平缓动听。
“那就好!”陆震东满意的点头,随后又道:“继续定二百斤的十三香,月底的时候能交货吗?”
两百斤?
比之前翻了一倍,磨粉的工作量也加大了一倍。如果只是找之前那几户人家,只怕是完不成了。
“有问题?”
陆震东见文秀迟迟不话,有些担心月底她交不了货,略带有些着急的开口问道。
如果不是京都那边急着要,他也不用把人逼太急。只是,那边已经回话了,自己原本是打算明儿再找文秀谈的,没想到她倒是提前来交货了。
“这样吧,事出有因,这二百斤要的有些急,所以,你尽可能的赶货,我每一斤加你两文钱。怎么样?”
“成交!”
陆震东:“”
文秀答应的太利索,以至于陆震东连反应都慢了半拍。隐隐之中,他有一种掉进狼坑的感觉。
二百斤十三香,交货的日定在正月三十。
刚交完货,就又接了一单,而且价钱还又涨了两文钱一斤,白白的多赚了四百个大钱。四百个大钱,那都快赶上镇上做散工的人一个月的薪水了。
文秀对此很满足!
如意楼的第一次交货顺利完成,文秀愉快的带着李俊继续去采购佐料。当然,她负责采购,李俊则负责做苦力搬货。
二百斤货,每一样材料都不少,尤其是花椒和大茴香。其余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