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两世-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怡不解“不是说徐铮病了吗?”既然是病了,先去徐府也没甚么不对的。人家一个病人,有什么好争。

    老宫人感叹“小娘子实在心善。不往坏处想。”

    宋怡笑容便少了“这怎么说?”

    老宫人说“小娘子想想,如今宫中,最得皇上看重的,不就是亲封的两位宫妃一位皇后吗?皇帝以后喜欢谁多一点,喜欢谁少一点,必得有个高低。如今看一看,皇后未必得皇帝的喜欢,也就只剩您与徐家那位小娘子一争了……但听闻宫中已经立了侍寝的规矩,都是皇后的功劳,可见得皇帝虽然不喜欢皇后,在内事上还是皇后当权……皇后娘娘却先去看了她,万一……这宫中啊,软绵绵的手段可不少呢。”

    徐铮若得皇后助力……哪里还是她这个没有根基的人能比的呢?

    宋怡脸色便有些难看,皱眉对老宫人斥道“你少胡说!我们三个情同姐妹。我虽然是之后才与她们相交,但心里也是把她们当做挚友的,你这样说,岂不是挑拨离间?”

    老宫人连忙伏礼“老身胡说八道。请小娘子恕罪。”

    “行了行了。听说你要家去。必有许多东西要收拾,不必再到我跟前来。”

    老宫人连声称是,躬身退下去。收拾行装时,心情却是好了不少。

    宋怡回院子,里头已经有几位从宫里出来的宫人在,都是来教些寻常规矩的。打起精神来笑吟吟一一见礼。不一会儿就把老宫人的话抛在脑后。

    齐田回去的路上却一路沉思。也不知道是在想什么,椿不敢吵她。

    回宫关姜迎来,齐田想想,叫关姜与自己送信给关先生去。

    拿了笔,沉思了好半天,才落笔。写什么到也不避着关姜。

    关姜与椿一左一右帮她磨墨,椿到看不出什么,关姜脸色却越来越凝重。拿了信立刻便要回去。

    齐田却说“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你家去顺便带回去便是。”

    关姜笑着应声。与平常一样办差。到了晚间才拿了皇后的牌子告假出宫去。

    不几日。田氏便进宫来,路过宣室时,遇到长贵正往外去,见她来免不得要见个礼,问个好。说起为什么进宫来,田氏说“关先生想找家里借书庐开馆,说是闲得无一事,要找点事情做。”

    说着也是好笑“这点事到不至于都要问娘娘来,不过实在记挂得紧,便借个由头,想来看看娘娘。”

    书庐地处偏角,有一面墙是临时街的,那边开个门出来,便对府里没有妨碍。

    长贵回去,难免要跟楚则居说起。

    楚则居却停下笔,正色问“那皇后答应了吗?”

    “啊?”长贵可没问这个呀。他心想,这点事有什么不答应的呢,但即然是皇帝问,连忙派了人往齐田那里去超人来袭。

    回来的内侍却说齐田不肯答应。

    “关先生正教着周家的小郎君,皇后娘娘担心关先生开了馆,耽误了周家小郎君进学。便不肯答应。”

    楚则居笑一笑,才继续看起折子来。

    过了两天,楚则居往齐田那里与她一道用膳,没进殿门就听到里头阿丑在闹

    “我一个人学有甚么意思,原还有阿姐在,如今阿姐也不在。天天与先生大眼瞪小眼。若多些伙伴,我也能学得更好。阿姐就答应嘛!”

    齐田说“那叫阿贡进去坐,与你一道听关先生讲学好了。”阿丑在里头听,阿贡都是在窗户外头站着听的。

    阿丑不肯。扯着她的大袖扭来扭去撒娇“阿姐,阿姐~~~”

    齐田现在已经有些嫌他。以前是小肉脸,现在却成了肉乎乎的大脸盘。小孩子长起来怎么这么快!跟发馒头似的。不往高了长,往横了长。再长几天,就是满脸横肉的小胖子了。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跑到宫里来闹。齐田只想快点把他打发回去。不想他在这里掺和。看着时间,一会儿田氏就要来了。

    也不知道田氏知不知道阿丑来。

    两个人正在这里说话,阿丑扭头就看到楚则居进来。撒了齐田的袖子就往他来,扯着他的袖子叫“姐夫姐夫你劝劝阿姐,就叫关先生开馆罢。”那一抬头,楚则居吓一跳,才多久没见,眼睛都要长得只剩一条缝了。

    以前阿丑还有些怕楚则居,见了他有些怯场,现在到不怕了。肉长了起来,个子虽然不长,但胆子跟着肥了。让他在外面野也是有好处,不像以前怯生生总做齐田的尾巴,还动不动就要哭。

    齐田皱眉,对楚则居说“别理他。他就是想叫人陪着他玩。”对阿丑说“你吃了饭就回去。一早就来,功课一定都没做。有今天就有明白,一天天这么荒废,索性也不用去学了。”

    阿丑见她要生气,默默垂头,坐下拿起碗。

    楚则居这时候心情似乎不错,却拉住阿丑“关先生怎么想到要开馆呢?”

    先头已经听田氏怎么说的。

    现在他想听听阿丑会怎么说。

    齐田不看楚则居,佯作无事,心却提起来。

    阿丑说“他赌输了呗!”

    正说着,宫人报田氏来了。

    田氏一副不知道楚则居在这里的样子,进门见到连忙要拜,楚则居上前拦扶“不必行这些虚礼。”

    田氏起身看到阿丑吃了一惊“你怎么没去上学?”

    楚则居说“他一早就来,非得让阿芒答应关先生开馆不可。”说着拉阿丑到自己身边“说说,关先生是怎么想到要开馆呢?”

    田氏不敢往齐田看,怕楚则居会看见,也不敢随便插嘴。面上镇定,手心都冒出汗来。

 第94章
 第94章

    阿丑不以为然“我们投钱来着。正面是关先生赢,反面算我赢。关先生要是赢了,阿贡就不能进学,再不能往书庐去了。我赢了就随便我提个什么,他都得答应。”

    田氏见女儿淡定,不免得要暗叹一句,女儿是越发显出沉稳来了。

    楚则居听阿丑这么说,脸上到看不出是喜怒,问他“关先生为甚么不叫阿贡读书了?”

    阿丑抓脑袋“这我也不知道。反正我赢了。”得意道“他不是不叫阿贡上学吗?我不止要阿贡上学,还要把街上常与他一道玩的小子们都收来。关先生可生气了。”

    田氏心里怎么急也没用,脸上觉得好笑的样子“先生逗你玩罢了。”怎么知道阿丑当真,跑到宫里来了。跟着的下仆竟没有来报!

    楚则居坐到齐田身边,叫田氏也坐,对阿丑说“那你可长个心眼,说不定他哄你呢。一早就别有用心想开馆,你小孩子懂什么呢,唬一唬你,借你的嘴罢了。你还以为是自己的主意呢。”

    田氏当即脸色便有些不自在。楚则居看在眼里,不以为然“关先生可是个能人。你们想不到也不奇怪。”

    田氏连忙称罪。

    阿丑放下碗惊奇“可我们投了钱呀。就是我赢。关先生岂能操纵天意呢?”

    楚则居拿起碗说“不定那钱两面都是反呢。错钱也不少见。”

    田氏气阿丑坏事,面上不是显,只能不满道“即是这样,那臣妇可不能答应了。他这样婉转,谁知道是图的什么。幸得娘娘没有答应。”

    楚则居沉思片刻,却说“你让他开也没甚么。想必脱离了关家拿不出许多钱财在都城置办土地,开学馆,才唬一唬你们罢了。不过他学富五车,开馆收学生对朝廷未必没有益处。哪怕他图的是个桃李天下,也不妨事。或者只是为了点束脩呢?只要不打着做过皇后先生的名义行恶便是。”他向来不信名士清高之言。既然是真清高不入世,又哪来在世俗的盛名呢?

    田氏松了口气,应声“陛下说得是

。”

    “吃饭。”楚则居拿起筷子。

    田氏虽然说是吃了才来的,也上桌陪坐。

    不过看阿丑哼哧哼哧那个吃法,齐田忍不住说他“你再这痴饮痴食,连自己脚都要看不见了。”以前多可爱的小肉包子,现在发成面团了。一身痴肉。

    阿丑委屈,往田氏看,见田氏也不帮自己说话,默默放下筷子,眼巴巴盯着别人碗里。

    齐田又觉得他可怜了。可看他那一身的肉,再这么吃下去,还怕他得病呢。便不理他。

    楚则居却把自己碗里的菜夹给阿丑“我像他这么大,比他吃得多还一天到晚都饿得难受。你别看他现在有点壮,等开始长个子自然就瘦下来了。”

    齐田没有养孩子的经验,山里人穷,也少有吃到多胖的,到有点拿不准。

    阿丑追着问“姐夫不是皇子吗?怎么会挨饿呢?”

    楚则居到有耐心“皇子也有挨饿的时候。”到还真有点像一家人团一起吃饭。

    用完饭,楚则居便往前殿去了。

    田氏事毕,立刻就带阿丑回去,一路都在训他,以后事不能什么事都往处说!虽然结果是好的,但为阿丑多了这么多波澜。

    齐田却好像并不奇怪皇帝会答应。

    等人都走了,关姜却免不得要问“娘娘料得到?”

    齐田只说“朝廷也是缺人的时候。他想摆脱世家,广开学馆是难免的。关先生这个时候动,正合他的意。动机怎么样到不重要。”她对楚则居了解得不算多,但是从他用的人,到是能看得出他这个人在用人上的一些想法。

    就拿他用张多知便见端倪。

    那些有本事的人,但凡致力于一件事,哪一个不是有所图?不图名利,便图钱财,不图利已,也图利人。不管这些人图什么,最后能为他所用被他摆布就行了。若是以为别人有所图便拒之千里,恐怕他身边一个得用的人都没有了。

    虽然现在的过程与她计划的不同,但结果一样也就行了。

    关姜下去,椿连忙就跑去,还拿了好些吃的。

    关姜好笑拈了一块放在嘴里,问“讨好我?便是有事了。”

    椿很不好意思“我请姐姐喝茶。”两个人去了椿屋子。

    等宫人都下去,椿才开口“娘娘这次行事,我却不大明白。”她所知有限,又不像关姜自小跟着关先生浸淫,眼见着进了宫之后,日渐不能明白齐田所言所行。

    可她又不比阿桃——阿桃到了宫里一门心事都管着内务,再不想别的。

    她不肯固步不前。有时候也问齐田,可齐田讲了,她也还是不太懂。

    齐田对她怎么样,关姜看在眼里,到也知道不用避讳,虽然关姜自己是良女,椿是下仆出身,可她从不因为这个就自恃过高,史书上不也有身为下仆却发奋成为将军的故事,她并没有少听

。再者身边得力的人脑子都好用些,大家都轻松。

    便问椿“你哪里不明白?”

    椿虚心求教说“娘娘既然知道皇帝一定会答应,怎么却还要绕这种弯子?直接跟皇帝说,叫关先生开馆不就好了吗,开馆也不是什么坏事。”现在看来,齐田只是不愿意自己出面而已。

    关姜想了想,说“若是娘娘一力促成,也不是不行,但要是娘娘出面让出身世家的关先生开馆,未免太有偏向。想得多的人就要说,寒门之中也有堪为人师表的,怎么娘娘却只往世家想呢?如今娘娘被夹在中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罢了。只要事情最后能成就行。”

    椿问“可我也不明白,关先生开馆,对娘娘有什么益处呢?”

    关姜笑“世人重门第,仕人重师承。就好比宋家,为甚么逢年过节,往周家拜礼?宋大人现在贵为阁老了,而周大人已经不在世,死前也未到阁老之位。不过因为宋大人是周大人的门生,由周大人一手提拔。以后周府若有什么事,宋府也不能置之不理。同理,为什么宋家对孟家也好呢,因为孟家与宋家同是周大人的门生,是同门。为官之道,有些信义是要讲的。”

    又说“要往前几朝,宋小娘子见了娘娘,是便当以侍奉主家的心意相交。不过现在不大兴这些了。但宋小娘子入了宫,与我们娘娘亲近却是难免,她若一心辅佐娘娘,娘娘也要顾念她。”

    椿琢磨点点头,有些恍然大悟“朝上派系便是由此而来。”

    关姜走时,想起来对椿说“娘娘与宋家小娘子,和娘娘与徐小娘子是不一样的。娘娘与徐小娘子是患难之情、志趣相投,但与宋家小娘子相交,一是因为宋小娘子出身,二是宋小娘子这个人也没甚么毛病。以后两人处得好,必当继续以赤诚待之,若是不好那可就难说。”

    椿连忙应声“我知道了。”做近仆的,主家亲哪个人,远那个人,与主家亲近的那些人相互又有什么不同,都该心知肚明。

    关姜和椿说完话回到内殿,齐田正在写册子。关姜去看,原来是‘音字’的册子。觉得奇怪“娘娘怎么想起这个来?”

    齐田边写边说“他既然点头关先生开学馆的事,想必科考也不远了。”科考若设,各地国学馆再起,等学子入试时,世族便离死也不远。

    科考一事说起来,做了和尚的先皇帝到也想过重科举,可他想得虽然好,本领却差一着,即威慑不了世家,又管束不了寒门,急功近利,最后功败垂成。楚则居现在到也算继承父亲‘遗志’。

    还好,科考并不是一日之功。世族也不是没有时间。可也没有太多时间。齐田揉着额角,边写着音书,边想着后续的打算。

    那边田氏从宫里回去没几日,外头关先生就开起学馆来。

    楚则居那边的内侍官长贵,奉命出去打听,回来说,招进去的都是附近街头巷尾的毛孩子。这些孩子家里头多是经商的,孩子太小,在家又帮不到什么忙,平常一个不留神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闯祸,家里即有些闲钱,就请愿出些钱,把孩子都寄在学馆,反正听说关先生也还蛮有名气,那就更好了。

    听说还贵得很呢。

    又说还有许多官眷去问关先生还收不收女学生的。只因为他做过当今皇后的先生,家家都想把女儿送到他这里来,也不是非要学得多少学问,不过想着添个话头,以后入宫觐见,说起来跟皇后还是同门嫡女连城·傲世千秋。

    但关先生拿架子,人家便送了好多礼来。最后他也没收人家。还把那些礼都丢了出来,说此生只收一个女弟子。外头到还纷纷夸他清高,声望竟然又高了。

    长贵嘀咕“那些毛孩子给的钱可不少,也没见他说不要呀。给不起的还不让进呢。怎么还能说他视钱财如粪土呢?”名士的路数他可真看不懂了。

    楚则居并不意外的样子。笑一笑“你都懂得,能闻名天下的就是你了。”

    又过了大半个月,风向才变了。

    许多从外地来的仕子,往关先生那是里去。难说不是想走皇后的路子,某个前程,这才拜到学馆去。但关先生这次废话不多一个也没收。

    楚则居听了,就没再继续叫长贵打听学关先生学馆的事。

    长贵可看不明白,往老宫人那里去讨教,老宫人大口大口吃着油光发亮的五花肉,说“那关先生是皇后的老师,收不收这些人里头未必没有皇后的意思。皇帝知道了皇后无心网罗仕子为已用,还有甚么好打听。”到底楚则居是对齐田有一份戒备,想知道她这个皇后是怎么想的。

    长贵想想也是冷汗淋淋“那万一要是收了呢?皇帝会怎么样?”

    老宫人看了多少帝王?嘿嘿笑对长贵说“我们这些凡人,才是当场见真章,有什么都留不得隔夜。但你看这老天爷,善恶都看在眼里吧,可你行了恶事当下也不会有雷来劈你。这福报恶果,哪一样都不是当时就能有的,但你能说没有吗?皇帝心里怎么想,以后怎么样,你我哪里知道呢?”

    他皇帝看得多了,私以为皇帝都是这个样子,一笔笔记在心里头,哪一笔都不会忘。

    就好比前朝一任皇帝,连奸…母之仇都忍了,足足过了二十年才发动。那位可是连自己带子孙,崩头渣都没留下。真绝了户。

    老宫人想着,对长贵叹一句“这些世族,可是背主啊。你就说吧,若是有个人要杀你全家,手都动了,只是没杀成,你能不计较吗?瞧着吧,有他们的好呢。先头的皇帝差点被这些人连自己带儿孙一锅全逼死在都城。要不是九王,大家早住在地下了。九王做了皇帝,最后怎么都是留不得他们的。”老人家没有读过甚么书,连字也不大认得,靠的不过是人生经验。人活得久了,比那些囫囵读书的人要看人看事要清楚得多。

    再过几日。朝上,楚则居便提了要重开科考,还要在各地开学馆。

    先头一场大仗打起来,万事俱停。科考也停了。现在尘埃落定,也是时候重新开始。

    世族首先便不答应“先头也设过科举,结果如何?选上来的人参差不齐,许多鱼肉乡民者。”举荐制起码还有个举荐的人可以同罪,叫举荐者在推荐人才的时候格外小心谨慎,各方考核。科考上来的人呢,光考了学问,谁管他是个什么人?

    “官者,当以庶民为已出,爱护之,管束之,对恶行加以惩罚纠正。即为父母,却没有听说哪个父母要才学过人才能做的,必当重德胜于重才吧。德性如何,岂能以考试来分辨?”

    宋阁老不满“不通文不读史,便愚昧不知道理。连是非都无法分辨,又怎么去爱护、管束庶民?德性再高也只行愚政。以科考选有能之士,再从其中甄选有德之人委任官职,才是正道女配妖娆修仙路。”又踩了一句“举荐虽好,可也有任人唯亲之嫌疑。难免为逃罪责相互包庇,结党营私。”

    说着还真拿了个案子出来说。先皇即位时,某世族子弟于国丧期间行乐,举荐他的官员知道了,不止没有告发,反而把知情要去上报的人给杀了。“由微知著,这还只是丧期行乐的小事,便如此恶行恶状,若大事呢?……”

    两边谁也不服谁,官司一直打到年前。朝上就算了,世族还往宣室求见楚则居。

    楚则居不见,便又往皇后的长宁殿挤。

    宋阁老一听那么些人见皇后去,不以为竟“他们到真是一厢情愿,到底皇后是姓周。”

    立刻也叫自己夫人也进宫去。怕皇帝动摇,不止见皇后,还去了两位太后娘家。太后们也是寒门出生。又因为做了和尚的先皇帝在前,对世族并无好感。

    齐田那里的门槛都要被踏平。她一个也没见。

    这些人又去了田家。田老夫人不肯见,只说病了。这些人也不走,车子把大门都堵了,守着不放。田中姿回家马都近不了家门,一怒之下把这些赶车的都结结实实打了一顿。

    解了气,才假模做样去赔礼

    ……“哎呀,这原来是舅舅家的车啊,我不知道啊。我又不认得你家的马,马不都长得差不多吗?”

    ……“姑妈,你别瞪我,瞪我我也不疼,我想回过家而已嘛,回家也有错?……”

    ……“哟,这谁?跟我横?我打你家马夫不该打吗?照你这意思,我堵你家,你是不会发火了?”

    还真当天就拖了猪车把人家门口围了个严严实实。

    顺便跑去连围在周家门口的都没放过。

    田中姿这一闹,田家和周家门口到是清静了。

    可见两边都不肯掺和,几位阁老夫人便把田老夫人的妹妹请了,一齐往宫里来。这下齐田不能不见了——外婆的亲妹妹,齐田还得下了座,恭恭敬敬叫姨奶奶。

    刘家的人见了齐田,上来就告状。田中姿的猪车,现在还堵在刘家门口。谁敢动他的猪车,他就来讲道理“你们不是说堵门不算事儿吗?”

    还说什么“我车在这儿怎么了,门里是你家没错,门外还是你家的?”这种蛮横不讲理的话。

    听刘家讲田中姿的不是,同来的李家人觉得脸上无光。

    到底田中姿是李家的女婿。不过想想,那刘家还是田中姿的外家呢。人家的车夫也没被他少打一拳,便有几分与刘家惺惺相惜。

    想着自己家苦啊,结了这门亲没有一天不后悔的,再想想刘家老辈的也苦啊,有这么个泼皮外孙。

    阿桃上殿奉完茶,下殿免不得跟椿抱怨“堵着门算什么,谁欠他们的债不成,挨打还不是活该!还跑到宫里拿起长辈的架子。”

    再进去,殿里头已经在说科考的事。

    “别的都好说,可若废了举荐,世族便真是再无立足之地了!”世族立族的根本是什么?举荐制便是其一。科考一开,什么人都能做官,还有世族什么事?

    前头说起田中姿时,齐田脸上是合符身份的微笑带着歉意陪着小心。这个时候却是没甚么表情,坐回高座之上,越听越失望。反问“怎么就没有立足之地?皇帝不想世族子弟入朝,那我们就找不到别的法子站得更稳当?”这个时代已经在变了,谁也挡不住,她到是想着尽一已之力,可这些人却还固步在原地,不肯顺应。非得想要保有特权。

    “娘娘难道是叫世族子弟同寒门同考吗?”刘夫人伏地凄声道“我刘氏历经数朝,出了多少栋梁之才,又有多少名传后世的贤臣?辅佐过的幼帝一只手都数不过来。族中有才者出仕,无不是天子一请二请三请。如今却要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