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误惹邪王:王妃千千岁-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江皇后连忙摇头,“臣妾是真的想明白了,不会再做错事的。”

    皇上深深的看了她一眼,站起身,“但愿如此。”

    皇上走后,江皇后瘫倒在地上,用袖子擦着冷汗,她到底是怎么了?怎么会昏了头去做那些事情?

    “娘娘,奴婢扶您起来?”明珠莲步轻移,从内室走了出来。

    江皇后推开她的手,“你收拾一下东西,回医女局去吧。”

    明珠大惊失色,道,“娘娘,奴婢可没做错什么事情,为何要将奴婢赶走?您答应奴婢的事情可还没做到呢。”

    江皇后低眉一笑,“本宫真要帮你做成了,那本宫这个皇后也做到头了,你到底是谁派来的,本宫不想知道,本宫留你一命,已经是开恩了,再啰嗦,这殿外的侍卫也不是吃素的。”

    明珠下意识的皱眉,道,“奴婢可是您派人去医女局找来的,说撵就撵,也太没道理了。”

    江皇后没再理会明珠,坐在皇上刚刚坐过的位置,扬声道,“叶嬷嬷……”

    明珠悻悻然,道,“走就走,到时候皇长子当不上太子,可别怪奴婢没提醒您。”

    江皇后面色窒了一下,还是咬着牙道,“听了你的提醒,本宫都自身难保,还敢信你说的鬼话?”

    明珠诡异的一笑,退了下去,没一会挽着个小包袱出了宫去。

    江皇后在榻上坐了很久,这才让宫人进来,对叶嬷嬷道,“嬷嬷,这宫里的人,还是再清查一遍的好,谁知道是不是有什么魑魅魍魉掺杂在里面。”

    皇位这东西诱惑太大,有太多的人,甘心为此冒天下大不韪。

    就如同做生意一样,风险越大,收益往往越高。

    江皇后缓了缓心神,舒了一口气,道,“还有,宫里养着的那几个江家旁支的姑娘,送出去吧,让大伯娘婚配了吧。”

    她想,这段时间,是不是自己太浮躁了?

    幸亏,皇上愿意再给她一次机会。

    她都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就开始失了本心了。

    叶嬷嬷在皇上和皇后说话的时候,就被赶了出去,不知道两人说了些什么,但见皇上走后,皇后娘娘先是将明珠那个小妖精给赶了出去,然后又说要清查东宫,自然是欣喜万分。

    不管皇后娘娘时不时已经将想法扭转过来,这样将娘娘的注意力转移到内宫,让她没精力再瞎折腾,就是万幸。

    只是,叶嬷嬷高兴了,有别的人不高兴了。

    自从江大姑娘在宫里丢了面子,江家以为江大姑娘死定了的时候,又来了个大转弯,江大姑娘被封为皇长子妃了。

    不但命保住了,肚子里的孩子同样也保住了,从没有名分的妾一下跳到皇子妃的位置。

    江家人自然是欢欢喜喜的准备着大婚的事宜,而那边,江皇后又将江家旁支的姑娘都接到宫里去了。

    这又让江家人站定了江皇后和大皇子,不管这些姑娘嫁给谁,那都将江家和江皇后之间更加的联系起来。

    可晴天霹雳,那些旁支姑娘悄无声息的被送了回来,不仅仅如此,还让她们各自婚嫁。

    江大夫人倒没什么,可江皇后的继母,江二夫人不乐意了。

    她当初从娘家带人进京,就是让她们奔前程去的,这前程没崩到,倒要送回去了,这不是打她的脸么?

    江大夫人才不管这些,江家旁支的那些姑娘各回各家了,江二夫人娘家的那些姑娘就更没道理留在府上了。

    “大嫂的门,如今越发的难进了。”江二夫人在大夫人的院外尖声道。

    “弟妹来了,那就进来吧。”大夫人眼睛眯了眯,江皇后可是她抚养长大的,二夫人这个破落户,还真以为可以做皇上的岳母了?

    二夫人从门外进来,也不行礼,直接在椅上一座,“嫂子这是做什么?这么着急撵我娘家的亲戚吗、咱们江家还不至于破落到要省一碗饭的钱吧。”

    她呵呵冷笑道,“要是银钱不济,那大嫂这主持中馈的可真有些说不过去。”

    大夫人冷冷的看了眼二夫人,“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多事了,弟妹就将你的亲戚接回二房,一应吃穿用度,都从二房的帐上过。”

    她站起身来,要赶人。

    忽然,她道,“侄儿如今年纪也到了,应该要娶亲了吧?”

    二夫人脸上露出几分得意的笑容,道,“那是自然。”

    自家儿子可是江皇后的弟弟,那可是国舅,即便不是一母同胞,那也是比大房的堂兄弟亲近不是。

    大夫人意味深长的看了眼二夫人,又看了眼从宫里送出来的二夫人娘家的侄女。

    道,“那弟妹慢慢的找吧。”

    家里住着一个娘家侄女,抬头不见,低头见,谁愿意把自家闺女嫁进来。

    大夫人没赶人,而是直接自己走了,去准备孙女大婚的事情去了。

    二夫人是压根没想那么多,对娘家侄女道,“我们走,你放心,姑母一定要给你找个好归宿,到时候,可别忘记姑母的好。”

    侄女这样一幅婀娜的身材,楚楚动人的脸蛋,她当时选这么一个姑娘,不就是因为这个姑娘有足够的资本吗?

    二夫人将侄女带回家,压根就没想到,会给自家招那么大一个麻烦。

    ……

    不过皇后是不是真的反省了,但顾念进宫请安的日子,是好过多了。

    江皇后那笑容看起来倒是真心实意的,只差对着顾念痛哭悔过了。

    顾念猜到大约是皇上说了什么才让江皇后这样大的转变,不管怎样,她只要做好本分就行了。

    这日,从宫里出来,刚回到家听到青叶从外头带来的消息,她差点惊掉手中的茶盏。

    青叶去前院,听到侍卫们都在讨论,一脸贼兮兮的样子,一打听,竟然是肃王在街上被人当街示爱了。

    那个人,就是当初在宫里请求太后赐婚的莫菲。

    顾念听了,只有一个想法,这个莫菲,真是大胆。

    “上次宫里出来后,长宁大长公主就将莫姑娘给关在了庙里,原本有两家想要上门提亲的,听说后,也打消了念头。

    长宁大长公主更是请了好几个太医上门给莫姑娘看病,太医也证实了,说莫姑娘确实得了癔症……

    等到顾世安来看旭儿时,顾念撑着下巴,眼珠一转,笑着道,“听说,你被人拦下示爱了。”

    顾世安顿时有点窘迫,这要是年轻的小子还好,这还是正常的,他瞪了一眼顾念,道,“不必理会。”

    顾念吃吃的笑道,“没想到我爹爹如此受欢迎,竟然让人半路示爱。”

    顾世安看着萧越道,“你怎么不管管你媳妇?”

    萧越淡淡的道,“那是你女儿。”

    你都不教,还怪本王咯?

    顾世安身后的南山上前为自家王爷抱不平,“姑娘,你是不知道,昨儿长宁大长公主家的那个姑娘突然出现拦了王爷的路,属下们先前也认不出那是莫家姑娘,原是想直接叉开她,没想到她竟然冲到王爷面前,

    说仰慕王爷对王妃的深情,很是敬重王爷,要嫁给王爷,哪怕是做个婢女也好……王爷烦了,直接踹了一脚过去。

    然后属下等人才知道那是莫家姑娘,之后才将人送回去的……“

    顾世安本来就没看拦路的人是谁,完全是不耐烦才一脚踹过去。

    顾念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了,这事指不定就有人暗地里指责父亲做事太绝了,不悄悄儿解决,而是广而告之,直接毁了人姑娘的名声。

    虽然,那是个老姑娘了。

    其实,自家爹爹还不是被这个莫姑娘给恶心到了,才故意让人大张旗鼓的将她送回去。

    顾念有些嘀笑皆非,也不知道那莫菲是怎么从家里逃出来的。

    这脑子也不知道怎么长的,这个礼教森严的时代里,这样跑到大街上去对个男人示爱,难道不要自己的名声了?不顾家族的名声了?

    或者以为,自家爹爹会因为她这样豁出去的精神娶了她?

    顾念不知道莫菲到底是怎么想的,但是,第二日,御史却是将萧越和顾世安两父子都给参了。

    顾世安被参当街打人,而萧越则是被旧事重提,北蛮那十万战俘被坑杀的事情。

 第174章,弹劾

    这不是萧越第一次被参,上次去江南赈灾,斩杀了当地的贪官污吏,当时御史们的折子都堆满了几箩筐。

    御史们自然是知道皇上和萧越的关系亲厚,见上了弹劾的折子后,皇上那里一点反应也无。

    有胆大的御史在大朝会的时候,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再次将萧越坑杀战俘的事情当庭提出。

    文臣死谏,武将马革裹尸还,这是文臣和武将最光荣的死法。

    萧越听了,挖了挖耳朵,打了个哈欠,昨天晚上和念念闹的太晚,都没睡够,他道,“弹劾我?为什么?”

    那御史姓沈,在御史台里呆了几十年,他理直气壮的道,“臣弹劾王爷治军不严,纵容手下惹事等等,最重要的是王爷将战俘都杀了。

    他们都已经投降,认输了,王爷为什么还要去杀他们?“

    老御史颤巍巍的质问萧越。

    萧越冷哼一声,道,“沈御史,你大概是读了这么多年书读傻了吧?”

    “本王问你,十万战俘,抓来拿什么养?总不能我东离的将士不吃,给他们吃吧?

    还是说,沈御史愿意拿出你的俸禄,家产来奉养那些战俘?”

    他环顾一周,目光从在场的文武大臣的脸上一一掠过,“或者说,你们都愿意拿出家产去养战俘?

    如果是那样,本王再去给你们抓十万战俘来。“

    “只是,你们确定要养着战俘?如果你们不肯拿家产去养,还是你们想着让本王把那些战俘给放了,然后让他们养好元气,又继续再杀回来和东离朝打战,骚扰边境的百姓?

    还是说,反正骚扰的也不是你们这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扛,高高在上的大官们?

    边境百姓苦不堪言的时候,你们可是高床软枕的在京城生活着。

    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本王杀了这么多的战俘,剩下的都是老弱妇孺,北蛮,就是想报复,也得几十年后。

    一场战争,解决了十几年的问题,我觉得我这是立了大功。”

    十万战俘,十万壮丁,养不起,放不得,唯一的办法,就是杀。

    要是战俘数量很少,百十人左右,还能讲一下气度问题,可十万……

    必须杀,不解释。

    在场的武将也是如此的想法,更不要说龙椅上的皇上了。

    如果当时是他在场,皇上也会下这样的决策,从小时起,萧越就表现出对鲜血的热爱,杀十万人,可能对别人来说那是多如牛毛的数字,可对于萧越来说,只怕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记得当日他偷偷回城,第二日来见他时,他问他,怎么想的当时。

    萧越是很无所谓的道,“十万人,杀起来挺过瘾的。”

    他是支持萧越的,所以对那些弹劾的奏折压着不放。

    当年他是太子,没有权势的时候保不住萧越,如今是皇上了,要再保不住萧越,那就是个笑话了。

    那些文臣听了萧越的话,脸都绿了。

    尤其是沈老御史,他手指头点着萧越,这分明就是强词夺理,可偏偏又找不出话来反驳。

    难道还真的拿出家产去养战俘?或者说让萧越放了,再打一场?

    不说战争多么的劳心劳力,更耗费国库的银钱。

    因为这事,朝臣们吵嚷了几天,也吵不出所以然来,皇上对萧越的赏赐是一点不少。

    文臣们再反对,皇上不反对,有什么用?更不要说萧越这次战绩,实在是一笔好功勋,同时还能让皇上史书留名。

    既然萧越这里咬不下口,那么,肃王那里总能咬下口吧!

    于是,众人的目光又对向顾世安,当街打人啊,还是长宁大长公主的孙女。

    虽然说都是皇亲国戚,可既然今日肃王能对皇亲国戚下这样的手,那来日对百姓还不知道如何呢。

    御史们又纷纷让皇上惩戒肃王。

    皇上同样将折子按着不发,有问起来,皇上回一句,“苦主都没发声,你们着什么急?”

    而顾世安则是轻飘飘的丢下一句,“北蛮的人在京城,当时本王还以为是奸细要杀本王呢。

    吓的本王只能一脚踢出去。

    本王可是吃了好几天的安神药汤呢。”

    那些朝臣看着顾世安,不知道是自己傻,还是顾世安傻。

    从顾世安将莫菲踢飞后,长宁大长公主府悄无声息,就连在朝做官的莫家大少爷都请假了。

    府里出了这样的事情,莫大少爷也没脸去衙门,只能请假在家躲两天了。

    长宁大长公主府,莫菲虚弱的躺在床榻上,莫大少爷站在床尾,长宁大长公主站在床头。

    屋内的气息明显有些不对。

    莫大少爷听到说妹妹去拦肃王的车,被踢飞后,顿时感觉头皮发麻,眼前一阵发黑,可以想象,当时莫菲喊了那一嗓子后,结果会如何。

    长宁大长公主紧抿着唇,有丫鬟端了药碗进来,要喂莫菲喝药,她呵斥道,“吃什么药,不要再吃了,让她死了还干净。”

    莫大少爷再恨妹妹给家里丢脸,可那也是妹妹,他低声哀求道,“祖母,菲儿都伤成这样了,您何苦再说这样的话……”

    “公主府没有这种不要脸的姑娘!因为你们的爹娘去世的早,我们祖孙三人相依为命,所以,我就多宠了她一些。

    没想到,宠来宠去,倒宠出仇来了,她竟然有胆子做出如此丢脸的事情。”长宁大长公主闭了闭眼,很快就做出决定。

    对莫大少爷道,“你妹妹不懂事,做出这样的事情,肃王是明摆着不肯娶她的,若真想娶,这次也不会直接将拦路的菲儿给踢伤了。”

    她颓然的瘫坐在椅子上,知道这下子,不要说莫菲,就是莫家,名声都受到了伤害。

    如今,她在世,莫家其他人还不会如何,万一哪天她去了……

    沉默了许久,她忽然道,“来人,马上将姑娘送到兖州家庙里去。”

    “祖母。”莫大少爷慌忙道。

    长宁大长公主缩在袖子里的手紧握成拳,神色有些阴沉,“你放心,这事祖母不会让它这样过去的。”

    宫里,江皇后正在和太后商讨林睿大婚的事宜,婚期定在十二月十八,婚期定的这样仓促,其实也是江大姑娘的肚子快要遮不住了。

    哪怕这桩婚事起于一桩丑事,但江皇后还是希望能够做的好看些。

    刚商量好,就听说长宁大长公主进宫来了,正往永福宫而来。

    长宁大长公主穿着公主吉服,身上的首饰不多,却看起来极为精神利落,面上挂着惯常的笑容,雍容华贵,不疾不徐,根本看不出什么心思。

    “姑母怎么来了?”太后笑着问道。

    长宁大长公主给太后行礼,又受了江皇后的家礼,说到林睿的婚事,方坐在宫女搬来的凳上。

    她笑着对太后道,“人老了,晚上觉少,心里积了事,就进宫来看看你们。”

    太后虽然在宫里,但朝堂上闹的那样大,怎么会不知道莫菲的事情?不过,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奇道,“如今孩子都长大了,你只需要享福就行了,能有什么心事?”

    长宁大长公主感叹道,“大的那个,已经娶妻生子,是不用我去多担心,就是小的孙女,今年都已经多少岁了,亲事还没着落,这不是怕误了她一生嘛。”

    太后心头了然,点点头。

    “哎,说起来,也是我家那个不成器,夏日里就闹了一次笑话,我回家狠狠训诫了她一顿,还以为把她扭转过来了,没想到……”

    她掩面而泣。

    太后皱眉,连忙安慰道,“这是怎么了?你也知道我在宫里,耳聋眼瞎的,到底是怎么了?”

    在一边陪坐的江皇后看着长宁大长公主,眼里有探究,心里忽然觉得,这位姑祖母比他们想象的都要聪明睿智,事情大概不太好收拾呢。

    “这事说出来,都没脸见人,你们也知道,菲儿是一腔心思放在世安的身上,可无奈,哎,前两日,她说在家里闷的慌,我一时心软,就让她出去了,没想到,正巧碰到世安……她一时激动……”

    太后笑着道,“说起来,世安那是不错,虽然年纪摆在那里,可一点也不显老,只可惜,心头还放不下静宁……”

    长宁大长公主嘴角抽了一下,当做什么都没听到,继续道,“我也不说什么了,只是都是表兄妹的,世安怎么就能那般狠心呢?一脚就将菲儿给踹飞了。

    他……哎,就算看在亲戚的份上,也不该下这样的狠手啊,如今菲儿脸丢尽了……也被我送到家庙里去了。

    虽然我也知道,是菲儿自己做错了,可到底是我孙儿不是……这里,难受啊……”

    长宁大长公主拍怕胸口,老泪纵横。

    江皇后在一边看着长宁大长公主,又看了眼太后眼眶湿润,知道长宁大长公主这惨是卖的很好了。

    她没说顾世安的不是,而是先羞愧自省,以弱示人,衬得顾世安咄咄逼人,不念亲戚的情分,蛮横无理的样子。

    太后是知道事情的真相的,可到底,长宁大长公主是长辈,一辈子在兖州呆着,老了来京城,却发生这样的事情。

    江皇后抿了抿唇,笑着道,“姑祖母,这事,皇上到是和我提过一句,说是肃王也不知道到底是谁拦着呢,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奸细。

    你也知道,最近有北蛮使团的人在京,他以为是北蛮人,于是才一脚过去,后来知道是菲儿,就让人送回去了。”

    长宁大长公主看了眼不说话的太后,心里知道太后这是不想帮自己了,她心头哂然,萧越如今刚打胜仗,要是顾世安怎么样,大概就要被人说功高盖主了。

    她心头不进一阵失望,不过,她很快改变策略,故作无奈的道,“可不是,当时确实是肃王府的人将菲儿送回来的。

    可这事,到底是菲儿做错了,不知道能否请娘娘帮忙说情,让世安将菲儿纳入王府。

    她做下这等事情,大家都看着,若不嫁肃王,这一辈子……”

    她脸上是老泪纵横,她实在是不想将菲儿送到肃王府去,顾世安能这样毫不怜惜的将拦他路的弱女子踢开,若是进了肃王府,大概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可若不送进肃王府,那就死的更快。

    太后终于明白长宁大长公主进宫的目的了,就是江皇后也是愕然。

    太后摇摇头,“姑母,世安可是说明白了,要进府,那是要去洗马桶的。哀家可不能做这样的事情,明知道结果不好,还下旨,那可不是给人添堵吗?”

    她故作沉吟了下,道,“菲儿不是去了庙里吗?这样,哀家封她做居士,有这个皇家居士的名头在,将来,等事情过了,让她去嫁人也好,她要过继也好,反正,总不会没人给她下葬就是了。”

    长宁大长公主也没想太后帮着说合,要愿意,上次也不会在栖梧殿里先丢一会面子了,她站起来,笑着行礼,道,“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一幅皆大欢喜的样子。

    虽然进宫的目的失败了,老脸有些发烫,老脸也丢尽了,本来这次进宫,是想以退为进,让太后,皇帝对顾世安乃至萧越生出厌恶之心的。

    可没想到,没见到皇上,在太后这里就失败了。

    不过让她明白了顾世安,乃至萧越在帝王心中的地位,那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长宁大长公主也不久留,同太后又说了会话,告辞离开了。

    虽然莫菲看起来算是白遭罪了,可长宁大长公主又如何会真的放弃?

    她从宫里出来,见到莫大少爷,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说的,祖母考虑好了,答应了。”

    莫大少爷猛然抬头,道,“祖母,是真的?”

    长宁大长公主缓缓点头。

    ……

    自从上次在避暑山庄见过四皇子后,顾念再没见过他,仿佛那只是她的一次噩梦。

    后来,顾世安传来的消息,皇觉寺里的四皇子确实是假的,但皇上并未将这个消息传出去。

    人人都知道四皇子被囚禁在皇觉寺,那么外面的,不管如何游走,都是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候,皇上在天下人面前杀了他,自然会有人信。

    但私底下,却没有停止对四皇子的搜捕,没有人知道如今四皇子在哪里,那么,只有等,等到四皇子出现,然后爆发。

    很快,就到了林睿大婚的日子,京城里一片红,皇子大婚,皇家办得十分隆重。

    江家准备好的嫁妆一抬又一抬的抬出了门,虽不是真正的‘十里红妆’,但也让京城百姓看到了不少热闹。

    不过,没想到的是,迎接新娘的队伍到了江家门口,大家才发现,来接新娘进宫的不是大皇子,而是礼部的官员。

    江家的人笑容有些僵硬,但是面上却不好表露出来。

    按照规矩,皇子迎娶皇子妃,确实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