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家个个是皇帝-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也有可能。”史瑶不过是想劝太子歇歇,还真没想这么多。以防三个小王爷过来,饭后史瑶就命人收拾两盘水果放在正殿内。
申时左右,史瑶都以为三人不来了,看到门房跑过来禀报,三位小王爷求见。
太子靠着枕头,二郎整个人趴在他肚子上,三郎和大郎半个身体趴在席上,半个身体趴在太子身上,三个小王爷到门口看到这一幕,瞬间愣住。
史瑶坐在太子身边,瞧见三人一脸呆滞,顿时忍俊不禁,“进来啊。”
三人没动,齐王刘闳小声问:“皇兄睡着了?”
“孤睡着了还能拿得住书?”太子嗤一声。
齐王刘闳脸一热,比早先胖了一点的小脸瞬间变得通红通红。
史瑶见状笑了笑,就冲三人招招手,明知故问,“你们怎么这时候来了?”
“四弟想三个小侄儿了。”刘旦深呼吸,笑容可掬说道。
太子扭头睨了刘胥一眼,“你小侄儿正在听孤给他们读《论语》,没空和你玩儿。”
“他们听得懂?”刘闳想也没想就问。
捏着竹简的手一僵,太子道,“听得多了自然就懂了。对了,孤记得四弟还没学完《论语》,来的正好,过来和他仨一块听听。”
“他仨?”刘胥指着三个小不点。
昏昏欲睡的大郎抬头淡淡的看了他一眼,换个姿势继续趴着。三娃望着刘胥满眼笑意。刘胥明知俩小孩没别的意思,看到大郎和三郎的表情,愣是觉得自己被看轻了,仿佛在说他还不如他俩。
脑袋翁一声,刘胥走到太子身边,道:“谢谢皇兄。”
“多你一个也不多,无需言谢。”太子很是大方道。
刘胥呼吸一滞,很想掉头走人。
刘旦走到他身边,拍拍他的胳膊,稍安勿躁。随即命翟砚再去拿一张席。随后,兄弟三人坐下,刘旦猛地睁大眼,“皇兄,二郎睡着了。”
“孤知道。”天气热,太子穿的薄,二郎的口水把他胸前的衣衫都浸湿了,太子想让奶姆把他抱回偏殿睡,发现二郎的小手抓住他的衣襟,干脆就让他趴在自己身上睡,“二郎听累了,歇一会儿,待会儿就醒了。”
刘旦张了张嘴,很想说,我信你才怪。可惜不敢这样说,“二侄儿这么小就要听《论语》,确实很辛苦。”
“现在辛苦,以后学起来就容易了。”太子悠悠道,“哪像四弟九岁了,《礼记》没学完,《论语》也没学完。你在封地这几年都干什么呢?”
刘胥心说,要你管啊。
“封国大事小事都要弟弟操心,弟弟没空学《礼记》和《论语》。”刘胥道,“也多亏皇兄向父皇禀告把弟弟留在长安,弟弟才有空继续学。弟弟在这里拜谢皇兄。”说完当真俯首一拜。
太子噎了一下,攥住竹简的手紧了紧,面上不动声色,笑道,“三弟把四弟教得不错啊。”
“皇兄过誉了。”刘胥是个直肠子,口无遮拦,刘旦怕他给自己惹祸,这些日子没少教刘胥该如何说话。而刘旦教刘胥时也没背着人,太子不派人查他们也知道,“皇兄,弟弟过来其实并不是来看望小侄儿,是谢谢皇兄的角黍。弟弟还从未吃过包有肉的角黍。”
太子:“要谢就谢你皇嫂,那些角黍是她教人包的。”
“多谢皇嫂。”刘闳行个拱手礼。
史瑶笑道:“一家人无需言谢。”停顿一下,又说,“角黍那东西难消化,固然美味,二弟也不可多食。”
“弟弟没敢多食。”刘闳道,“每一个食一口。”
史瑶点头,道:“这样还行。四弟食量大,也不能多吃。”
“弟弟知道。”刘胥从第一次见到史瑶就觉得她比太子好,面对史瑶时刘胥就像个九岁大的孩子,想说什么说什么,“皇嫂,弟弟最喜欢包了猪腿肉的角黍,可惜只有一个,弟弟两三口就吃完了。”
史瑶问道:“还想吃?”刘胥很是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那叫杜琴去给你挑两个。三弟喜欢吃什么样的?”
“鸡肉的。”刘旦说话时看一眼躺着的太子,见竹简盖在太子脸上,太子一手搂着二郎,一手揽着大郎和三郎,没有开口的打算,也没有起身的打算,才继续说,“弟弟觉得角黍里的肉是鸡胸肉,可是又和弟弟以往吃的很不一样,很是软嫩,是鸡胸肉吗?”
史瑶:“是的。用黄酒和佐料腌透,然后才包角黍里的。”说着想了想,“庖厨里好像还有四五个。三弟若是喜欢,走的时候全带回去,留着明日吃。”
“角黍又不是什么稀罕物,明日想吃明日再做就是了。”太子突然开口。
史瑶:“做角黍要先泡米,再蒸两三个时辰,三弟明日想吃,至少得等到后天才能吃到。”
“这么麻烦?”太子道。
史瑶:“包角黍不麻烦,煮的时候费时。三弟,我们包的多,庖厨里总共还有好几十个呢。”
“那弟弟在此谢过皇嫂了。”刘旦刚才也想说,他明日吩咐厨子做,一听史瑶说完,总觉得角黍蒸熟,他就不想吃了,也没再和史瑶客气。
刘旦话音一落,看到太子身上的小孩动了一下,“二郎——”慌忙伸手接住蹬着太子的肚子翻身打滚的小孩。
太子吓一跳:“二郎!”
二郎睁大眼,扭头看看太子,又回头看看刘旦,揉揉眼角,咧嘴笑了。
刘旦见状,顿时哭笑不得,“你差点摔下来知道吗?”
二郎眨一下眼,跟我说话?
太子此时已坐起来,朝二郎脸上拧一下,“就是说你,傻孩子。”
二郎拨开太子的手,揉揉脸,满眼疑惑,我往哪儿摔啊?
“皇嫂,二郎是不是忘了他睡在皇兄肚子上的?”刘胥问。
史瑶:“肯定啊。这个小傻子估计以为自己睡在席上,还有可能在想三弟为何把他抱起来。”
二郎下意识看一眼太子,真的吗?
太子很想收回之前的话,这孩子一点也不聪明,“你看孤身上是什么?”指着胸前,“这都是你的口水。”
二郎脸色微变,有些不自在,三郎看到了,起身朝他胳膊上拽一下。
刘旦踉跄了一下,叔侄二人一个趔趄,差点摔在太子身上。
太子又吓了一跳,“三郎,干什么呢?”
“玩儿。”三郎一脸天真,心底一阵后怕,不禁腹诽,二郎个蠢蛋,又差点露馅,想吓死他啊,“父亲,玩儿。”
太子浑身一震,转向史瑶,不敢置信道,“三郎会说四个字了?!”
第45章 自请出宫
史瑶佯装不解,道:“三郎会说很多个字了啊。会喊祖父; 会喊父亲; 还会喊母亲——”
“等等,等等; 先停一下。”太子道,“孤的意思是连着说; 以前三郎都是两个字两个字往外蹦。”
广陵王刘胥道:“三郎现在也是啊。父亲,玩儿。仔细听听; 好像还是三个字。”
“你——”太子瞪着眼看着他; “孤同你说话了吗?”
刘胥张口道:“皇——”
燕王刘旦朝他胳膊上拧一下,扭头瞪一眼他,你和太子较什么真?!
“玩啊,父亲。”三郎仿佛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撑着太子的腿; 就朝二郎爬过去。
太子看向刘胥; “这次听清楚了吗?一句话四个字。”
“听清楚了。”刘胥也不敢说不,否则刘旦又得拧他。
史瑶恍然大悟; 说道:“殿下是这个意思?那三郎以前是不会说。”
“是不是说弟弟以后可以和小侄儿聊天了?”刘闳好奇地问。
史瑶:“是的。不过; 还得再过些天。至少得到中秋节。”
“孤认为不需要。”太子对三个聪明的儿子很有信心。然而; 直到八月初; 三个小孩的奶姆都出宫了,三郎一口气也只能说五个字; 不能再多。
二郎会说三个字; 大郎说四个字。为此太子得闲就教几个孩子说话。可三个孩子一张嘴就忍不住流口水; 次数多了,太子也不逼三个孩子了。
八月初六,休沐日,天阴沉沉的,看起来想下雨,史瑶就对准备出去的太子说,“今天别出去了。改日再去吧。”
太子先吩咐翟砚备上蓑衣,然后才对史瑶说,“孤今日先去城外看看那三头猪,改日去榨麻油的地方。”
“殿下还亲自去?”史瑶道,“叫闻笔把油菜籽送过去就是了。”
太子:“胡麻油是点灯用的,油菜籽榨出的油是用来吃的,孤不在旁边看着不放心。”
“殿下亲自看着油榨出来,妾身还是得命人抓几只老鼠试一下。”史瑶提醒太子,“再说了,城外的猪叫莘墨去拉就好了啊。”
太子笑道:“我知道你担心我淋着雨。如果走到半路上下起雨来,孤会找个地方避雨的。”
“千万不能在树下避雨。”史瑶忙提醒。
太子好奇道:“有何讲究?”
“雷喜欢劈苍天大树。”史瑶道,“很多被雷劈到的人,多是躲在树下。”
话音一落,趴在席上的三个小孩不约而同地看向站在门口的史瑶。
史瑶所说,太子从未注意过,不过太子知道史瑶不会害他,便点点头,“孤听你的。”看到翟砚拿着蓑衣出去,对三个儿子说一句,“父亲出去了啊。”转身朝外走。
太子前脚刚走,长秋殿就来了三名女子。
三人到时,二郎正扶着史瑶的肩膀,绕着她打圈转。史瑶知道他们不是真小孩,也没命宫人把他仨抱走,也没起身,就坐着问三人:“来给我请安?”
“贱妾拜见太子妃。”三人异口同声,又不约而同地向史瑶行礼。
史瑶也没让她们坐下,说一句“免礼”就接着说,“我很好,你们也看到了,都回去吧。”
三人没想到史瑶这么直接,一下子愣住了。
好一会儿,孺人反应过来,忙说:“贱妾还有别的事。”
“找太子吗?”史瑶问,“太子出去了。”
孺人:“贱妾知道。”正是因为知道太子不在,才过来找史瑶,“贱妾昨日听闻三位皇孙的奶姆出宫了?”
三个小孩不约而同地看向孺人,这女人什么意思?”
“是的。”十多个奶姆一起出去,史瑶也没指望瞒住别人,也没想过隐瞒,“她们走时找你了?”
孺人:“没有。贱妾是看到三位皇孙的奶姆出去,想到自己的父母,贱妾想求太子妃放贱妾归家?”
“你俩也是?”史瑶看向两位家人子。
两人异口同声道:“求太子妃成全。”
“行,我知道了。”史瑶是太子妃,有权打杀宫女宦官,却无权放太子的孺人和家人子出宫。这一点来到大汉一年零几天的史瑶都知道,史瑶不信土生土长的孺人和家人子不知道。
三人偏偏趁着太子不在来找她,史瑶猜不出三人是真想出去,还是有别的目的,便说,“殿下回来,我会和殿下说你们的事。”
三人脸上一喜,拜道:“多谢太子妃成全。”
“无事就退下吧。”史瑶话音一落,三人就退出去,好像迫不及待回去收拾行囊。史瑶眉头紧锁,屏退左右才问三个孩子,“这事你们怎么看?”
大郎下意识往外看一眼,吐出两个字:“邀宠。”
“试探。”三郎加两个字。
史瑶问:“大郎和三郎是说三人试探我,顺便邀宠?邀宠应当找太子啊。”
一周岁的三郎说话还不是很利索,有些词汇说出来他自己都听不懂,就拍拍史瑶的手。
史瑶摊开手掌,三郎写道,父亲喜欢母亲,她们越过母亲找父亲,母亲会生气,父亲看到母亲不高兴,恐会责备她们。
“可是她们要出去啊。”史瑶道,“就不怕太子真放她们出去?”
三郎迟疑一下,写道,父亲会放她们出去?
“你父亲答应我,不会宠别的女人。”史瑶道,“你父亲手里捏着我的把柄,他没必要骗我。”
三郎熟读史书,对刘彻一朝的事很是了解,知道太子刘据的女人不多,也没想过他会答应史瑶独宠她一人。
哪怕这一年来太子没宠别的女人,三郎也认为只是暂时的。听史瑶这么一说,三郎心中很是复杂,在史瑶手上写道,那三个女人不知道母亲的来历啊,她们认为父亲回来会去找她们。
“那如果她们知道太子同意放她们归家,她们不会闹吧?”史瑶问。
三郎说道,“不会,也不敢。”
“那就好。”史瑶笑了,“大郎,二郎,以后你们的父亲只有你们三个孩子,高兴不?”
二郎咧嘴笑道:“高兴。”
大郎打量史瑶一番,在她手上写下,你以后不生孩子了?
“生不生不是我说了算,得看老天爷。”史瑶道,“不过,即便我再生三个皇孙,他们也是你们的亲兄弟。”
三郎点点头道:“是的。”
“那等你们父亲回来,我就把那三人的事告诉他?”史瑶问。
三郎拍拍她的手,奶声奶气道:“说吧。”
午时四刻,太子才从外面回来。史瑶和太子用午饭时,史瑶把孺人和家人子请求出宫的事告诉太子。
以前婕妤以下的嫔妃都住在永巷,刘彻就曾放永巷的宫女和嫔妃归家。史瑶说住在长定殿的孺人和家人子要出去,太子的第一反应不是,她们是孤的女人,怎敢提出归家。而是问,“她们今天来找的你?”
“是的。”史瑶实话实说,“殿下刚走她们就来了。”
太子皱眉道:“这种事直接和孤说就行了,干什么来烦你。”
“大概怕殿下不同意。”史瑶看着太子说。
太子瞥她一眼,道:“你心里这样想的吧。孤都没宠幸过她们,怎么可能不同意。”
“这么说殿下同意了?”史瑶问。
太子冷哼一声:“孤敢不同意?”
“别这样说啊。”史瑶道,“被外人听来去,还以为妾身善妒呢。”
太子喝两口清粥,睇了她一眼,“你不善妒?”
史瑶噎了一下,深吸一口气:“是人都善妒。殿下别鄙视妾身,妾身若是在宫里养几个面首——”
“你敢!”太子勃然大怒。
史瑶笑了:“殿下不善妒?”
太子呼吸一滞,道:“孤是太子。”
“妾身还是太子妃呢。”史瑶道,“大汉律法可没规定太子妃不准养面首。再说,养面首这种事,父皇知道都没说不行。”
太子:“父皇什么时候说的?”
“馆陶大长公主的面首董偃啊。”史瑶提醒他,“殿下忘了?父皇还称他主人翁呢。”
这事太子哪能不知,“馆陶大长公主是公主,和你不一样。”
“有何不一样?”史瑶反问,“她是女人,妾身也是女子啊。她姓刘,妾身夫姓也是刘啊。”
太子心中的怒气瞬间消失殆尽:“你还知道你夫姓刘?馆陶大长公主夫姓陈,陈家人同意公主养面首是他陈家的事,孤不同意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那殿下可得好好保养身体,若是殿下先妾身而去……”史瑶笑眯眯看着太子,“殿下不同意也没用。”
太子哼一声:“信不信孤死前命你殉葬?”
“那殿下得先问问殿下的三个好儿子同不同意。”史瑶道。
太子不用问也知道三个儿子不同意,“你就别气孤了。她们要走,明天就放她们出去。”
“好的。”史瑶巴不得呢。
翌日上午,史瑶就命蓝棋去长定殿传话,太子同意她们归家。然而,直到五天后,八月十二日,休沐日,太子再一次出去,三人才收拾行囊归家。
史瑶立刻知道,三人确实不想出去,来找她请求归家不过是赌一把。史瑶想着三人在宫里蹉跎几年,就一人赏他们十金。
以前史瑶以为金是黄金,来到大汉才知道十金就是后世的五斤铜。《汉书》上记载天子赏黄金百两中的黄金是指黄铜。
一直把黄金当成金子的史瑶每每想到这件事,都忍不住提醒自己,少说话,多读书。不过,这么一说就远了。
三人还没出皇城,太子的孺人和家人子出宫的消息就传遍整个皇宫,在椒房殿的皇后自然也知道了。
当时卫长公主也在,对此很是好奇,就问皇后,“那三人是不是犯了事?”
皇后不管太子宫里的事,哪知道啊,就命云圆去打听。片刻,云圆就回来了:“禀告皇后,太子宫里的孺人和家人子是自请离宫。”
“自愿出宫?”卫长不信,“你打听清楚了吗?”
第46章 夫妻较量
云圆说道:“此事很好打探。太子宫的孺人和家人子早几日去找过太子妃; 求太子妃放她们归家。”
话音一落; 皇后心中一动; 问道,“太子知道此事?”
“婢子听说太子刚从外面回来,太子妃就把此事告知太子。”云圆道; “孺人和家人子自请归家时; 三位皇孙和太子妃在一块; 照看皇孙的人就在门外,三人说的话他们听的一清二楚。”
卫长望着皇后说:“孺人和家人子走后,太子那边岂不是只有太子妃一个女人?”
“是的。”去年史氏入宫时; 皇帝提醒皇后太子大了; 多给太子挑几个伺候的人。皇后担心太子沉溺女色,就给太子挑三个看起来老实木讷的女子。
大郎、二郎和三郎聪明乖巧,惹人怜爱,皇帝来她这里十句有九句是说三个孙儿; 皇后认为史瑶很会生养; 这一年来也没再给太子挑女人。
皇帝喜欢太子妃; 皇后也挺喜欢很会做人的儿媳妇,就不打算插手东宫的事; 见卫长欲言又止; 就问; “你想说什么?”
卫长公主往四周看了看; 屋里都是她和皇后的心腹; 道:“母后不再给太子挑几个伺候的人?”
“我挑?”皇后不解道; “我又不知太子喜欢什么样的女子。假如太子不喜欢我挑的人,还是会把人放出去。”
卫长:“母后不给太子挑人,堂堂大汉太子只有太子妃一个女人,怕是不好吧?”
“怎么不好了?”皇后更加不懂,“你究竟想说什么?”
卫长小声道:“母后,独宠啊。”
“独,独宠?”皇后恍然大悟,“你是怕太子独宠太子妃?”
卫长摇头,想说什么,看到屋里的人,“你们先退下。”等人出去才说,“太子妃聪明有心计,还那么狠,连巫蛊之术都敢用,儿臣担心太子宠出一个吕后。”
“吕后?不会吧。”皇后皱眉,打量一番长女,“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
卫长:“儿臣什么也没听到,但儿臣看得到。太子妃进宫快两年了,太子只宠幸过太子妃,如今连孺人和家人子都放出去,这是打算从此专宠太子妃一人啊。儿臣担心太子以后想宠幸别的女子,太子妃又用巫蛊之术陷害对方。”
“太子妃不是这样的人。”皇后道,“你想多了。”
卫长:“母后,不是儿臣多心,是太子妃太厉害,她都敢诅咒自己。”
“太子妃当时那样做可是为了帮你。”皇后看着卫长,眼中很是复杂,“这话被太子妃听来去,你可知她有多心寒,你想过吗?”
卫长脸色微变,道:“她帮儿臣,儿臣自然念着她的好。”
“你还记得她帮过你?”皇后冷笑,道,“我当你全忘了呢。既然还记得,那你就该知道谁都可以说太子妃狠厉,唯独你不可以。”停顿一下,又说,“这话在我这里说说就算了,你若是敢对旁人——”
卫长连忙说:“儿臣不敢!”
“谅你也不敢。”皇后道,“今天的事我当没听见,你回去吧。”
卫长后知后觉,道:“母后生气了?母后,儿臣也是为太子着想。”
“宫里有我和皇上,太子妃她想翻天,也得先问问皇上和我答不答应,无需你替太子着想。”皇后对卫长很是失望,并不全是她忘恩负义,还有卫长竟然无视她和皇帝的存在,居然认为太子妃把太子迷得晕头转向,就能成为下一个吕后,“没事你就回吧。”
卫长皱眉道:“母后!”
“我累了。”皇后站起来就往里间去。
卫长跟着起身,道:“母——”
“回去吧。”皇后停下来,回头打断她的话又继续往里走,也没管卫长是走还是留。
与此同时,正在庖厨里和厨子们商议做什么吃的史瑶一想到,从今往后太子只有她一个女人,别提多高兴了。当天晚上把太子的肚子喂饱,就拉着他上榻。
太子见她这样,就想以后谁再给他送女人,他就带回来安置在长定殿,过些日子再放出宫。然而,第二天醒来时感觉身体有点累,太子朝自己脑门上拍两巴掌,有空想点政事不好么?瞎想什么呢?
“殿下,怎么了?”史瑶听到声音睁开眼。
太子浑身一僵,随即笑道:“没事,让自己清醒点。对了,八月十五家宴,记得早点带大郎他们过去。”
“还在未央宫正殿?”史瑶问。
太子点点头,道:“是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