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个个是皇帝-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孤明日去找舅父。”太子道。

    提到卫青,史瑶突然间想到一件事,一件被她忽略的事:“殿下把妾身写的药方和食单给舅父,对舅父有没有用?”

    “应该有用。”太子道,“最近半年没听说舅父生病呢。明日见到舅父,我一并问问。”

    三个小孩见太子有话和史瑶说,很是机灵的躲去偏殿。一刻过去,两刻过去,正殿里的两人还没出来。二郎等急了,“母亲好像很生气,父亲和母亲会不会打起来?”

    “你出去看看。”大郎随口说。

    二郎拔腿跑出去,趴在门框上看一眼就回偏殿,高兴地说:“没有打架。”

    “父亲和母亲在做什么?”三郎问。

    二郎:“就坐在一起聊天啊。”

    大郎站起来,道,“我们过去吧。”到门口听到太子说他明日去大将军府。三郎戳一下大郎的背,冲他使个眼色。

    “父亲,舅公又病了?”大郎进去就问。

    太子:“没有。你们听谁说的?”

    “刚刚父亲说的啊。”二郎道。

    太子笑了,“你们没听完整。”随即把他和史瑶聊的事大概说一遍。

    三郎又戳大郎一下,大郎道:“那我们更应该去了。父亲,我们也想知道舅公身体如何。”

    “不行,你们明天得去上课。”太子道。

    大郎:“一天不去又没什么关系。”没容太子开口,又说,“父亲不让我们去,我们去找祖父。”

    “少拿你祖父威胁孤。”太子瞪大郎一眼,“你祖父如果知道你们今天也没去,你祖父会不会训你们?”

    大郎无言了,扭头看向三郎,你来。

    二郎跑到太子跟前坐下,直接问:“父亲不让我去,孩儿以后不帮你。”

    “你能帮到我什么?”太子很好奇。

    二郎眨巴着大眼道:“孩儿现在很厉害的。父亲,我会做折叠凳子,还会做折叠椅,还要做折叠案几,做好了都不给父亲用。”

    “你教的?”太子转向史瑶。

    史瑶:“二郎在人情世,读书习字方面不如大郎和三郎。妾身只是和他们说一下折叠椅,都没画出来二郎就知道该如何做,还能画出来。”

    “真的?!”太子不止一次听二郎说他又做了什么什么,一直认为是史瑶教的,“你们以前偷跑出去用的那个折叠梯,也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不是你们仨琢磨出来的?”

    二郎点头:“当然!母亲都不知道,父亲,孩儿厉害吧。”

    “父亲,母亲只知道水车,并不知道水车该如何用,是阿兄和母亲一起想到的。”三郎趁机说。

    太子看向史瑶。史瑶点头,“妾身只画个形状,那个水车会转动,妾身不知如何转的,这点确实是二郎想出来的。”顿了顿,又说,“水车做好后真能转动,说明二郎在木匠这方面异于常人。”

    太子回过头上上下下打量一番,跟大郎和三郎比起来很是幼稚,甚至有些傻气的二儿子,不禁说,“我儿真厉害。”

    二郎的小脸瞬间红了。

    太子乐了,捏捏二郎的小脸,“为父一直在想你长大后能做什么,没想到你自己给自己找到路了。”

    “母亲说的。”二郎道,“母亲说,说——”

    三郎:“大意是每个人都有他擅长的,阿兄擅长做木器。”

    “对的。”二郎点头,“父亲,大兄还让我用木头雕一个他。父亲,给孩儿找几块好木头好不好?孩儿雕个大兄,还想雕我们一家五口。”

    太子皱眉道:“你现在已经会用木头雕人了?”

    “不会。”二郎道,“孩儿想试试。”

    史瑶:“怎么从未听你提起?”

    “孩儿忘了说么。”二郎伸手抓住太子的手,“好不好啊,父亲。”

    太子拿开他的小手,道:“别晃了。你想要什么木头直接去上林苑选,那边什么木头都有。我会同你祖父说的。”

    “那我再雕一个祖父送给祖父。”二郎道。

    史瑶:“不行!”

    “为何?”二郎不解。

    太子拍拍史瑶的手背,安慰道:“没事的。二郎,要把你祖父雕的像真人一样,你祖父就不会生气,不然会打你屁股。”

    “那孩儿先雕大兄练练手吧。”二郎道。

    大郎气乐了,“我不打你?”

    “你打我,我雕咱们一家人的时候就不雕你。”二郎瞪着眼睛看着大郎,“你还打我吗?”

    大郎叹气:“不敢,怕了你了。”

    “哼!”二郎趁机说,“父亲,孩儿雕东西需要很多工具欸。”

    太子:“交给莘墨,让莘墨去置办。”

    “莘墨过几日成亲,不一定有空。”史瑶道,“去找翟砚吧。”

    二郎一喜,道:“好的。谢谢父亲,谢谢母亲。”

    “父亲别忘了,孩儿和父亲一起去看望舅公。”三郎补充道。

    太子无奈地说:“不敢忘。”

    连最平庸的二郎也这么有出息,太子很高兴。翌日早上,用过早饭太子就带三个孩子出去。今日不是休沐日,大将军应该在未央宫,太子先领着三个孩子去东市和西市转一圈,然后才去大将军府。

    到府上,卫青还没回来,平阳长公主命家奴去找卫青。巳时五刻,卫青回到家中。三郎一见他就跑过去,“舅公。”

    卫青弯腰抱起他:“三郎又长高了。”

    “是呀。”三郎道,“再过两年我就有舅公高了。”

    卫青不由自主地想到元鼎四年的炎炎夏日,太子的三个孩子出生,最小的三郎跟个猫崽子似的。太医说三郎身体无恙,卫青都不敢用手碰一下。再看到怀里的小孩,卫青不禁笑道:“不,三郎会比舅公还要高。”

    “舅公,父亲说舅公去年经常生病,今年有生病吗?”三郎搂着他的脖子问。

    卫青:“你父亲和我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多食鱼虾,小病忍一忍,大病再喝药,这半年来有两次小病,没喝药没拖成大病,感觉身体还轻快许多。”

    “舅公早上吃的什么啊?”三郎一脸天真。

    卫青也没多想,“小米粥,一块菜饼和一碗鸡蛋汤。”

    “太子,你舅父这样吃真没事吗?”平阳长公主担心道,“以往早上不吃羊肉也会吃些鸡肉。”

    史瑶对太子有多好,史瑶没怎么提过,太子能感觉到,卫青身体好好的,对太子只有好处无坏处,太子相信史瑶不会害太子,“没事的。舅父晌午不这么吃?”

    “晌午会吃些羊肉、牛肉和鱼肉。”卫青道,“晚上会吃点虾肉,猪肉许久没吃过了。不过,我府上一直用猪油做菜。”

    平阳长公主道:“偶尔也会用菜籽油。不过,菜籽油做的菜真不好吃。”

    “那和我宫里吃的差不多。”太子道,“他们仨今年就没生过病。”

    二郎:“生过病。春天的时候,我的鼻子不透气,母亲让孩儿喝一碗姜汤,又让孩儿穿厚一点出出汗,孩儿就好了。”

    “那我说错了,是你们今年没喝过药。”太子道。

    二郎点头,“父亲现在对了。”

    太子摸摸他的小脑袋,随即和卫青说,给三个孩子挑老师的事。卫青看着怀里的小孩,“你们想要个什么样的?”

    “想要舅公这样的。”一直没开口,在外人看来最为稳重的大郎道,“还想跟舅公学兵法。”大郎很好奇,第一次出兵的卫青是如何找到匈奴龙城。更想知道卫青战无不胜的秘诀,“舅公愿意教吗?”

 第80章 三郎看病

    太子很是意外; 道:“你们仨居然打的这个主意。”

    平阳长公主在一旁看得好奇; “太子事先不知?”

    “他仨跟孤说许久不见舅父; 想来看望舅父。”太子敲敲大郎的额头,“不但瞒着孤; 连你母亲也瞒; 你是真长大了。”

    大郎摸摸额头,仰头冲太子笑笑; “父亲,孩儿只喜欢舅公。”

    “你舅公年龄大了; 平时还有许多事务,没空教你们。”太子捏捏大郎的小脸,“说什么只喜欢舅公; 是不是听别人说舅公以前领兵打仗很厉害?”

    大郎:“对啊。孩儿要学当然是跟最厉害的人学。舅公是大汉最厉害的人,还是孩儿的舅公,为何要找别人么?”

    “这话在理。”平阳长公主见大郎一副理所应当的模样; 比别人恭维她还要高兴; “兵法谋略枯燥,骑射辛苦; 你们知道吗?”

    大郎和三郎齐声道:“知道。”

    二郎扯一下太子宽大的衣袖,弱弱地说:“孩儿也知道,孩儿可以不学吗?”

    偌大的正堂陡然变得异常安静。这种寂静让二郎不由自主地抓住太子的手。太子低头看去,见二郎眼中有些害怕; “兵法可以不学; 骑射必须要练。不想以后大郎和三郎去打猎; 你牵着马跟在后面捡猎物吧?”

    “不想。”二郎不假思索道道,“孩儿就学骑射吧。”

    太子不吝夸赞:“二郎真乖。”

    “据儿真让我教他们?”卫青忙问。

    大郎抓住太子的另一只手,仰头望着卫青,像个小大人般说道:“舅公说错了。是我们想请舅公教我们。父亲没空教我们,我们也不是为父亲学的,找谁教跟谁学我们说的算。”

    “按照你说的,你父亲说的不算?”平阳长公主故意问。

    三郎接道:“姑婆,父亲找个我们不喜欢的人教我们,我们不学,父亲也拿我们没办法啊。”

    “不怕你父亲揍你们啊?”平阳长公主以前见过三个小孩不少次,没跟三个孩子聊过,今天是第一次听他们说这么多。即便知道太子疼孩子,也知道三个小孩早慧,也没想到习武这么大的事,也敢自己做主。

    三郎:“怕啊。父亲又不能天天揍我们。”

    “别看他们一个个才七岁,主意大着呢。”太子没生气,还笑着说,“也不知别人家孩子是不是也这样。”

    卫青换只手抱三郎,看一眼三郎对太子说:“阿伉的长子比他仨大一岁,我听那孩子说话,倒像是比他们小两三岁。”

    “我们聪明啊。”三郎道,“祖父说我们比所有小孩都聪明。”

    太子乐了,“舅父,听见了吧。你不答应,他们下一句就是去找父皇。”

    “是的。”大郎道,“父亲不同意,我们回去就去找祖父。”

    卫青有些惊讶,“你真想过?”

    大郎点头,“不可以吗?祖父是我们的祖父,又不是别人的祖父,我们去求祖父,没什么不对吧,父亲。”

    “没有。”太子轻轻拍拍长子的后脑勺,“舅父能抽出空吗?”

    卫青:“我下午有空。”

    “正好。”大郎大喜,“我们上午要跟老师学文。”

    平阳长公主问道:“下午不学?”

    “下午也要……”大郎迟疑片刻,望着太子,“单数习武,其他时候和老师学文,父亲?”

    太子:“一三五七九这种时候习武?”

    “对的。父亲,可以吗?”大郎问。

    太子:“你都决定了还问我,我不同意呢?”

    “那就双数日习武。”大郎接的飞快。

    卫青顿时忍俊不禁。平阳长公主险些被自己的口水呛着,“这孩子怎么这么有趣啊。”

    “他平时没这么多话。”太子道,“平日里都是二郎说,三郎偶尔接一句,他安安静静的听。看来大郎很喜欢兵法谋略和骑射啊。”

    大郎:“孩儿喜欢。孩儿以后要为大汉开疆拓土。”

    “谁治理国事?”平阳长公主看一眼太子,见太子嘴角含笑看着大郎,才出声问道。

    三郎:“四郎啊。”

    “四,四郎?”平阳长公主好奇,“哪来的——等等,太子妃又有了?”

    太子笑道:“没有的事。他们仨天天盼着有个弟弟,也有可能老天见孤已有三个嫡子,认为很多了,太子妃的肚子一直没动静。”

    “让太医看过吗?”卫青关心道。

    平阳长公主眉头微蹙,道:“仲卿问错了。太子,听你的意思大郎不会是皇太孙?”

    大郎心想,我要当皇太孙,三郎个小老家伙会跟我争。忽然心中一动,三郎不要太孙之位,不会是怕他和三郎争,才在一开始就说不要当太孙吧?大郎看一眼卫青怀里的小孩,感觉自己真相了,“为何要当太孙?父亲当太子,哪儿都不能去。不当太孙,像四叔父想去哪儿去哪儿玩不好吗?”

    平阳长公主一辈子都在琢磨如何讨好她的皇帝弟弟,为自己和子孙谋福。大郎作为长子嫡孙,太孙之位本是他的,他却弃之如敝屐,平阳长公主被问住了,“太孙以后是皇帝。”

    大郎心说,谁没当过皇帝啊。当上皇帝又如何,不兢兢业业,照样会被手下人干掉,“皇帝怎么了?”

    “皇帝可以掌天下权。”太子道。

    大郎瘪瘪嘴,嗤一声道,“才不是呢。”

    “怎么不是了?”卫青也来了兴趣。

    三郎掰着手指说:“皇帝固然好,想当个好皇帝会很累很累。不好好当皇帝,百姓和史官都会骂,太昏庸了还会像秦二世一样丢掉性命。”突然停顿一下,往四周看了看,见没外人,小声说,“我听过有人骂祖父,可难听了。”

    “你在哪儿听到的?”太子忙问。

    三郎想一下,道:“东市和西市。我们和祖父出去玩的时候,也听到有人说祖父是暴君。”

    “你祖父也听见了?”平阳长公主忙问。

    二郎看看他兄,又看了看他弟,他怎么不知道。

    三郎眨一下眼,说道:“祖父没听见。祖父听见一准很生气。可是生气也没用啊。母亲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卫青眼中闪过讶异,看向太子,见他也很意外,“这些都是太子妃教的?”

    “是的。”三个小孩的老师有十个胆子也不敢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你母亲还说什么了?”

    史瑶没说过,三郎适可而止,摇了摇头,“好像没了,又好像有,孩儿不记得了。”

    “太子妃怎么跟你们说这些话啊。”平阳长公主极其不赞同。

    太子:“太子妃大概想告诉他们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吧。他们仨这么小就知道皇帝身上的担子,长大后想当太孙,日后一定会是个好皇帝。”

    “太子说的很对。”卫青看着怀里的小孩,“太子妃把他们教的很好。”

    太子:“他仨异常聪慧,太子妃在教他们的时候不敢大意。兴许是因为这点,才把他们仨教的不像小孩。”

    “我们是小孩。”二郎说着话又扯一下太子。

    太子摸摸他的头,笑道:“是是,你们是小孩。舅父,他仨的事,你看何时有空?”

    “过了八月十五,等郭昌去朔方。”卫青道。

    太子挑挑眉,问道:“舅父知道郭昌何时出发?”

    “二十几日。”卫青是大将军,也是大司马,代太尉之权掌天下军事,“具体到哪一天出去,皇上还没定。据儿有事?”

    太子:“有点小事,跟郭昌没关系。”看了看日头,又继续说,“天色不早了,孤领他仨回去了。”

    “吃过午饭再走吧。”平阳长公主道。

    太子看向三个儿子:“你们呢?”

    “好啊。”三郎道,“孩儿想跟舅公下棋。”

    大郎忙说:“还有我。”

    “我也要。”二郎对下棋不感兴趣,他对和卫青下棋感兴趣。二郎以前听过“但使龙城飞将在”这句诗,听他上辈子的奶姆说龙城飞将是李广。这辈子才知道李广都不知道龙城在哪儿,下一句“不教胡马度阴山”更是和李广没有任何关系,反倒是历史上卫青的墓似阴山。

    这些自然是听大郎和三郎说的。大郎又狂又傲,三郎博学多才,两人却很喜欢卫青。哪怕卫青看起来和朝中士大夫没什么区别,也看不出卫青哪里厉害,凭他兄和他弟对卫青的态度,二郎觉得卫青一定很厉害很厉害。如果能赢卫青,看大郎以后还敢不敢说他笨。

    太子听到二郎的声音,忍不住问:“你也要和舅公下棋?”

    “对啊。”二郎道,“舅公让我十子如何?”

    太子:“还不如直接让你赢呢。”

    “好啊。”二郎应的爽快。

    太子无语,道:“这样赢了有何意义?”

    “孩儿以后可以说,舅公不敢和孩儿真下啊。”二郎道。

    太子服了,吓唬他,“你舅公会揍人的。”

    “舅公会打我吗?”卫青给二郎的感觉和太子很像,二郎觉得卫青不会。

    卫青放下三郎,冲二郎伸出手,“咱俩先下。”

    “好啊。”二郎把一只手递给卫青,另一只手冲大郎和三郎挥挥,“快来帮我。”

    卫青脚一顿,低头看向小孩,“不准找帮手。”

    “舅公也可以找帮手。”二郎道,“舅公可找姑婆和父亲。”

    卫青顿时哭笑不得,道:“太子,你这个儿子也很聪明。”

    “他是很聪明。”太子道。

    卫青:“你没明白。皇上以前说比起大郎和三郎,二郎有些平庸。皇上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啊。”

    “仲卿此话何意?”平阳长公主不明白。

    卫青:“你二人的棋艺不如我,找你们帮我对我无益,还会打扰到我。大郎和三郎的棋艺远远超出二郎啊。”

    “这孩子——”平阳长公主转向二郎,见小孩小脸通红,很是不好意思,诧异道,“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二郎躲到三郎身后,“还下不下啊?舅公。”

    “下啊。”卫青道,“你执白子还是黑子?”

    二郎:“舅公是长者,舅公先选。”

    “你是晚辈,理应你先来。”卫青道。

    二郎:“谢谢舅公。”棋盘摆好,二郎拉着他兄和他弟坐到卫青对面。

    太子见状,摇头叹气:“你们欺负长者啊。”

    “我们仨加一块才二十一岁。”二郎道。

    卫青笑了,“是,我的岁数的一半都比你们仨加一起大,算不上欺负。”

    “舅公让我阿兄赢,我给舅公号脉看病。”三郎突然开口。

    卫青拿黑子的手抖了一下,险些把棋子扔出去,“你给我号脉?你会看病?”

    “会啊。”三郎原本不打算提他懂医术,哪天太子病了,他给太子号脉也是要解释,不如今天说了,以后也好时常给卫青看病,“我看过医书。”

    太子面朝南而坐,扭头看向他左边的三郎,好笑道:“你看过几页医书?”

    “看过好几页呢。”三郎道,“母亲说孩儿和太医一样厉害。”

    太子眉头一皱,难不成史瑶交过三郎什么,“你母亲都不会把脉,如何教你?”

    “母亲不懂,才说他厉害。”大郎插科打诨。

    卫青笑道:“我现在身体很好,改天病了,三郎再帮我看看。”

    “所以舅公今天不会让我阿兄赢了?”三郎道。

    太子揪一下他的耳朵,“调皮!合着在这里等着你舅公呢。不准说话了,让二郎自己下。”

    二郎自己下,但是落子之前看一眼大郎。随后卫青发现,大郎和三郎不说话,小动作不断,时不时戳一下二郎的胳膊。

    卫青看他俩,大郎和三郎一个比一个无辜。卫青的长孙比他仨还大一岁,跟二郎下棋就如同逗孙子辈玩,卫青自然不好斤斤计较。

    不计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卫青这盘棋下的有些头痛。太子是知道卫青棋艺如何,见卫青时不时犹豫,不禁认真观看,看一会儿,心中十分意外——他的三个儿子比他知道的还要聪明。

    申时左右,太子带着三个小孩回到长秋殿,打发三个小孩去偏殿,太子就去正殿卧室里找史瑶。史瑶下午闲着没事,就把关于酱的食谱写出来。

    太子到卧室里,史瑶正在写。太子勾头看一会儿,见史瑶一直没发现他,才出声:“写什么呢?”

    史瑶的手一抖,一个“酱”字变成一个黑点,“殿下回来了。”

    太子“嗯”一声就问:“三郎看过医书?”

    史瑶楞了一下,反应过来就问:“三郎给殿下把脉了?”

    “没有。”太子把几个小孩在卫青府上说的话大致说一遍,“他给你把过脉?”

    史瑶:“是呀。和太医说的一样,也不知道他在哪儿看到的。”

    “医书不是你给他的?”太子说着,猛地想到他和史瑶卧室里的书都是他从长信宫拿过来的,史瑶很少去长信宫,他也没在长秋殿看到过医书,“那孩子不会是在宣室看的吧。”

    史瑶:“有可能。按照殿下刚才说的,郭昌走之前水车可以做好,不如让郭昌带走。殿下改日再吩咐木匠做两个?”

    “这事孤记下了。”太子道,“三郎年龄还小,他会把脉,你也别听他的。他要给你开药,你也不能用。”

    史瑶笑道:“他小妾身不小。过两年三郎长大了,他给妾身开药,妾身也会拿给太医看。”

    “你知道就行。”太子道,“孤现在去宣室。”

    史瑶:“曲辕犁?”

    “是呀。”太子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