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宠妃(小樱)-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话是不敢说出口的。
拓跋弘身为皇帝,不仅患有重度的被害妄想症,也患有不轻的自信心增生症。在林媛这个北大金融系才女的眼睛里,将那两个小国收入麾下完全是糟蹋钱,他们贡上来的所谓珍宝就甭提了,每年大秦要赏赐给他们的回礼却是一点不掺水的。而且还时常有两国遇上旱灾水灾之类前来求援,然后要花的钱就更多了……
可惜在拓跋弘看来,这种受万国敬仰的感觉实在太爽了。
“日后还会有更多的国民臣服于大秦,臣服在朕的脚下。”拓跋弘傲然道:“包括那桀骜不驯的匈奴胡人!”
匈奴么?
上辈子的正史里头,康熙帝的确征服了那个国家。
然而,蒙古怕是比匈奴更难对付吧。林媛心里头有点沉。
“是皇上英明神武,才能得到一个大秦盛世。”林媛不吝与吹捧。她抬眼笑看着拓跋弘:“匈奴人虽然强悍,亦早晚有一天会是皇上的臣子。”
拓跋弘大笑:“自然。西梁王已经攻占了匈奴的三座边城。”
林媛心里微微一动,趁势道:“怀恪帝姬即将出嫁,日后西梁王感念皇上的恩德,定会越加忠勇的。臣妾是内宅妇人对战事一无所知,然而瞧着前线战火如荼节节胜利的样子,怕是匈奴成为大秦版图的那一日真的不远了啊。”
“日后?”拓跋弘略一沉思,笑着道:“不错,有西梁王这样的能臣,朕有生之年,或许真的能够立一个‘胡郡’。西梁王擅长兵法,只是从前他耽于安乐不愿意上前线罢了。若他能再度立下大功,朕便大大嘉奖他,将攻占下来的匈奴重镇封赏给他也不为过了!”
林媛松一口气,皇帝果然想要赏赐城池给西梁王,这样大的恩赏……扇玉不是想得到陕北的汤沐邑么?届时再劝说皇帝以嫁妆的名义赏赐过去就可以了。
回眸瞥见了一个内监碎步上前,在帝王三尺远的地儿跪下了,恭敬回禀道:“皇上,梁王妃进宫来了,现正在殿外候着拜见皇上。”
“唔?陈氏又过来探望扇玉么?”拓跋弘微笑道。如今西梁王已经在前线与上官将军一道儿抵抗匈奴,他的王妃家眷却留在京城里为世子的婚事做准备。陈妃对扇玉这位准儿媳满意到了极点,不仅日日劝着世子多在帝姬面前殷勤,更是时常进宫来给帝姬送些云州特产之类的礼物。
扇玉是甘氏的女儿,这一点陈妃是是知道的。但就算如此,她也认为这桩婚事是上天的恩赐,是皇恩浩荡。不论扇玉的生母何等卑贱,她都是皇帝的女儿啊。
拓跋弘乐呵呵地,吩咐人去偏殿请扇玉,又去安顿陈妃。旁侧林媛则有些闷闷地——扇玉那孩子,不是说好了要帮她传信给萧臻么。事态紧急,最好的法子是让在宫中伴读的世子去传信,她却让陈妃进宫来!陈妃不比世子能够自由出入,她身为外命妇还必须前来拜见拓跋弘,这一进一出地,耽误多少事儿……
扇玉到底有没有在认真做事!
心里再次悬起来,手上越发用力地抓着那羊拐。
片刻后一位身着八答晕春锦长衫的妇人由宫女引着进了殿,正是陈妃。她眼下好事将近,一张微胖的圆脸上眼角眉梢都带了笑意,规规矩矩地在拓跋弘面前叩头,又朝林媛道:“这位是慧昭媛娘娘吧?”
林媛心里乱,却知这陈王妃恰恰在这个时候进宫,八成就是扇玉为自己请的救星。连忙陪了笑应承着,故作镇定与陈氏闲话起她发髻上的翡翠簪子来。
陈氏便笑道:“此前在冰禧筵席上见过昭媛娘娘,娘娘面容姝丽惊为天人,只可惜妾身一直没有机会相交,今日方才说上了几句话。”说罢看一眼皇帝:“听闻怀恪帝姬与昭媛娘娘最为交好。今儿不如昭媛娘娘与妾身一同去探望帝姬如何?”
☆、第十九章 焦虑(3)
拓跋弘见惯了后宫嫔妃与外命妇们互相拉拢的手段,只当是陈妃见林媛得势想要攀附,亦不放在心上,微笑着应了。陈妃笑得和煦,拉了林媛的手一同往后殿去了。
一路上林媛一言不发,心里七上八下地。梁王妃陈氏比她年十余岁,样貌算不得绝色,微胖的面容和那一笑起来就弯弯如新月般的眼睛却给人可亲之感。传闻中陈妃性情端庄而温良,与夫君十分恩爱,是皇室中贤良王妃的典范。然而这么一个人,也能够胆大到为了儿子欺君的地步……
林媛对陈妃其实还不太了解。她无法揣测这个女人能否帮自己脱困,同时心里的慌乱亦压制不住。陈氏曾经可是与静妃交好的,只是如今有了扇玉做儿媳,为了扇玉应也不会再和静妃来往了吧?
思绪云游天外,不多时已到了地儿。扇玉方下了一堂课,得了消息等在门外头,含笑翩翩踱步上前抱了陈妃的胳膊笑道:“王妃又带了什么好吃的给我呢?”又伸手拉过林媛:“昭媛娘娘今日本就是来陪我的,可惜中途被皇上带走了。快,娘娘快些进屋子。”
陈妃温和地询问扇玉的饮食起居,如对待女儿一样的关怀,一壁不动声色地一同拉了林媛进殿。期间几人谁都没有提一句蒙古王或者左丞相的话,殿内两位嬷嬷见王妃驾临,知晓是要与帝姬说体己话儿,都识趣地退下了,屋子里倒算干净。陈妃最后将自己身旁带的两个侍女也给遣出去了,这才露出焦灼面目,抓了扇玉的手道:
“你急匆匆地让我进宫来,是为着帮昭媛娘娘?你说那蒙古王要和昭媛娘娘……”说着神色惊恐,喘了一口气道:“玉儿,我把你当做女儿一样,这么大的事儿,你怎地好随便掺和呢!”
林媛低头不语。陈妃的指责并非没有道理,扇玉即将是出嫁女了,却还要操心这皇宫里的事情给自己找麻烦!且是惹上了蒙古王那样的狠角色,陈妃不希望扇玉出事,自然会怪罪自己这个罪魁祸首。
“王妃,您不要这么说。”扇玉眉色沉沉地:“当年我初进宫时,就是昭媛娘娘帮着我,否则我早已被萧皇后处死了。现在昭媛娘娘有难,我怎能袖手旁观呢。而且……昭媛娘娘是六皇子的生母,前途无量。咱们将来……将来还要有求于昭媛娘娘……”
“玉儿!”陈妃一时间并不能理解扇玉的话。都要离开京城嫁去云州了,日后还需要求着慧昭媛么?云州富庶,兵马强盛,从来不需要似那些个封地贫瘠的宗族们上京城来求皇帝恩典……
“不管怎么样,这一次我一定要帮昭媛娘娘!”扇玉坚持道。她的样子让林媛都感到惊讶,她自称还算了解扇玉,这孩子虽然年幼却并不单纯,难道只是为了感念当初交好的情意才襄助?还是为了拿到陕北的封地?
就算她在皇上面前进言,为扇玉拿到一个满意的封地做陪嫁,但这个恩惠说起来也不是多么大。按照买卖公平原则,汤沐邑一事还是不久之前林媛求扇玉去打探消息时许诺的好处,算不得这一次为了脱险而送上的。而且,招惹蒙古王、勾结右丞相这样的事,风险又太大。起初林媛还忐忑,觉得自己已经没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东西来让扇玉冒这个险。
然而扇玉却是一副忠肝义胆的模样?
真稀奇。
陈妃无奈地叹一口气:“这件事情看着难办,其实也不是没有出路。”
陈妃一点也不喜欢林媛这个人——她已经从韦宓庄口中得知,若不是林媛与韦宓庄作对,世子的病就不会露陷。
然而现在准儿媳开口相求,她根本无法拒绝。
林媛听她松口,连忙求道:“王妃的大恩,臣妾一定终生谨记。还请王妃快些传信给丞相大人……”
“昭媛何必去求右丞相呢!”陈妃突然道:“怀恪帝姬是求了我的。正好我这儿有一个办法……”
哈?
林媛惊疑地睁大了眼睛。
“昭媛娘娘还信不过么?”陈妃蹙眉道:“今日就是那蒙古王启程的日子。昭媛娘娘且与怀恪帝姬在一块儿,其余的事儿,自会有解决之策的。”
***
扇玉送走了陈妃就随着林媛一块儿回了玉照宫。
她的宫女抱了一箩筐的绣面和针线来,扇玉一刻不停歇地做女红,都不怎么搭理林媛。林媛心里则乱的很,也没个主意,缩在玉照宫的寝殿里头坐立不安。
元烈的性子她太熟悉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若说那男人这一次会放过自己,鬼都不信。
初雪被她打发去前头听消息了。不出所料,皇帝下了早朝后的两个时辰,蒙古王元烈在宫廷宣武门外备齐车马,整装待发。拓跋弘领了文臣武将相送。
若仅仅是这样那就过于正常了。果然到了晌午的时候,初雪回来与她道:“蒙古王的车队仍然没有离去。”
天哪!林媛抓着头发:“他到底要怎样!陈妃究竟有没有法子啊……皇上呢?皇上在哪儿?”
“伊犁使臣求见,皇上已经回了建章宫……”初雪声色有些沉闷:“这些消息并不难打探的。蒙古王的车轿绕行皇宫,迟迟不愿离开,是因为温庄帝姬难得回国,想要多看看京城里的大街小巷,蒙古王就依了帝姬。皇上和太后娘娘知道了,还夸赞汗王与帝姬的恩爱……”
“胡话!”林媛抓起鎏金瓷枕头摔在地上:“不过是个幌子罢了!”她现在真的要疯了,元烈那样心狠的男人不可能去体贴女人的心思,何况他对温庄亦没多少情分。“初雪,你再去打探……看他要闹哪一出!”
初雪转身匆匆离去,却和迎面从殿外入内的一个女子撞上了。初雪看清来人,连忙行礼道:“华良人安。”
说着也不停歇,撩了帘往外走。
华婉莹一把拉住她:“这样急做什么!”屋子里的林媛彼时正火气上涌,霍地起身道:“华氏,你帮不了我就不要过来添乱!”
“娘娘怎知我是来添乱的?”华婉莹好整以暇地理了理鬓发,踱步至林媛面前的绣墩上坐了,笑道:“这都什么时辰了,玉照宫里竟然连午膳都没有摆。娘娘不怕饿伤了胃?”
林媛哪有心思和她闲扯,气得地甩袖欲走。华婉莹在身后道:“我听说蒙古王那边出事儿了。娘娘不想听?”
“你说什么?”
“嫔妾也只是刚刚知道的,是几个在双凤阙那儿看热闹的宫女说起的。”华婉莹兀自倒了茶水,捧给林媛一盏:“娘娘,您放心吧。蒙古王已经走了——就在刚刚。蒙古的先锋武将已经率军出了京城给蒙古王引路,他大约不会再回来,找娘娘的麻烦了。”
林媛觉得手指有些冷。她接下了热茶,捧在手里暖着,抬头对初雪道:“你退下,把这里的门窗都关上。”
而后她看着面前气定神闲的女子。
“您怎么这样看着我。”华婉莹掩唇而笑。
“本宫好像没有将蒙古王的事情告诉过你。”林媛闭了目,面上很是疲惫:“你怎么知道,我想要去寻右丞相的缘由,就是因为蒙古王。”
她好似再一次低估了别人。华氏不是个温顺的人,这一点她明白,但此人也太过不安分了……
“娘娘,为了华家的过去,也为了嫔妾的将来,还是您教会嫔妾要与右丞相多来往。”华婉莹微微低了头:“蒙古王一心觊觎娘娘……今日娘娘有此劫难,右丞相大人也早就猜到了,但是他因为畏惧蒙古王而不愿意出手,还请娘娘谅解。”
林媛咬唇不语。
萧臻那个老狐狸!
是他把自己的底透露给了华氏!
他这是在扶持华氏来与自己作对。萧臻,他很厌恶被人掌控的感觉,偏偏自己压制地他喘不过气来,他无奈,只好寻一个华氏来钳制这种压迫。
林媛有些哭笑不得。萧臻这人……既畏惧自己,又希冀着依仗自己来得到更高的地位,心里头还有身为丞相的不甘心!
不甘心被一个女人掌控!
利用华氏,是在告诉自己他若是没了自己的襄助,还能另外在后宫里找到合适的人?
这也是笑话了。林媛思量着,是不是该将华氏处死,来好生敲打一下这位右丞相大人呢?
不过眼下就算了,她的对手太多了,华氏还有用。等她没用的那天再……
“婉莹,你可以走了。”林媛端茶送客:“既然蒙古王那边的麻烦事已经解决了,本宫也终于能够安心。本宫谢谢你来传这个好消息。”
华氏说蒙古王的车马已经动身,那就是真的没事了。她倒是不怀疑华氏的话。
左右是陈妃出手相助,明日再问问扇玉,就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华婉莹没有久留。林媛筋疲力竭地,午膳也不想吃,先合衣去歇晌。
☆、第二十章 贡物(1)
大秦宫廷中的迷醉荣华、寂寂黑夜还是如从前一样。没有人去关注那个来自异国的、与自己没什么干系的王,拓跋弘忙着召见使臣,接受小国的朝拜,前朝里头春风得意。嫔妃们还在为着这段日子静妃的隆宠而拈酸吃醋,三五人凑在上林苑中煮酒闲话。
林媛在玉照宫里睡了一下午,扇玉则在旁边陪着,一壁绣嫁妆,相安无事。
好似时光自始至终都如此平静。
几日之后陈妃再一次进宫时,扇玉前去与她见了面,回来果然与林媛说起了蒙古王之事。她眉目中都是戏谑的笑,低了声色分享一个好玩的秘密一般:“这事儿说起来实在是损!娘娘没见着,那高丽国的翁主扮作侍女被蒙古王带上了车,如今高丽的使臣们丢了翁主,正在朝堂上急得团团转,央求皇上为他们找人……啊哈!高丽那地方听闻也是重规矩的,怎地他们的翁主是那个样子啊!”
林媛静默无语。半晌道:“陈王妃是早就得知高丽的翁主倾慕与蒙古王,便帮了她一把,将她送上了蒙古王的车轿?元烈此人精明无比,竟真的以为被送来的女子就是我?”
“这事儿做起来还不简单?”扇玉仍在笑,面上透着十一岁小女孩应有的开朗:“这里是秦国的京城,蒙古王启程时皇帝还亲自来送,后来父皇回宫召见别国的使臣,左右丞相却还立在宣武门前以示敬重的。他想着在那么多秦国人的眼皮子底下夺了皇上的宠妃跑?他能不紧张么?这一慌张,看到一个蒙面女子莫名地被送上来,发髻上还带着蓝宝石簪子……当场就下令立即离开京城,生怕被皇上追查呢!”
“那么元烈早晚会发现认错了人。”林媛瞧着扇玉在笑,自己也不由掩嘴笑了起来。她有一种解气的感觉——被那男人百般折辱,还差点因为他丢了命,这一次总算能报复回来了!他走得急,若他发觉弄错了,表情一定会很精彩吧?而且那时候他怕是离京百里多了,拓跋弘如送瘟神一样把他送走,他再想回来可就不容易了。
“认错了又怎么样!”扇玉抿着嘴,眸中的不屑一闪而过:“那可是高丽王的女儿啊,难道还配不上他么!我听王妃说起这件事也是很吃惊,那个翁主小小年纪,早在几年前蒙古的老汗王携王子们出访高丽时,就对元烈死缠烂打。元烈那个阴冷的性子有什么好,她偏偏喜欢地不得了!这一遭还女扮男装,跟随使臣们来到秦国,就是为了嫁给元烈!她身为王女,竟是这般没出息,为了心上人连父母国家都可以背叛,叫人大开眼界啊。”
“因为喜欢一个人而放弃所有,原来帝姬也认为这是很没出息的事啊。”林媛微笑。
“对啊!”扇玉叫道:“高丽翁主实在是太蠢了,把自己的一生都交在别人手上。听说高丽王有五个公子,这位翁主是他唯一的女儿啊,自幼就被宠坏了。唉,如果她没这么蠢,以她的身份地位,日后做哪个大国的王后都是可以的。如今私奔去蒙古……莫说她父亲会气得不想认她,元烈也不会好好对她。”
林媛再次沉静下来。扇玉或许还不懂——只有那些生来就拥有安逸生活的人才有资格去谈情说爱,才有资格挥霍、不珍惜。父母亲人的宠爱都给了她无穷的自信,让她能够勇敢追求想要的东西。
如自己和扇玉这样的,活着都是奢求。
蒙古王的事情解决地如此利落,都有点超出林媛的预料。她和扇玉闲聊了片刻,便去库房亲自准备了厚礼,托扇玉带给陈妃。她和陈妃其实没什么交集,这个人情以后也不知该怎么还,便只好许诺“日后若有我能帮上忙的地方,一定义不容辞”云云。
送走了蒙古王,林媛和拓跋弘的日子都轻松起来。
许是因着那一日林媛在建章宫里撒娇撒痴,拓跋弘来玉照宫的次数渐渐地比去华阳宫还要多了。静妃那边也不曾找茬,她明白,皇宠上头不能和林媛争,不论是年纪还是姿容,她都不如林媛太多。
三月初的时候天已经暖了,静妃身子好了便去给太后请安,同时拿回了掌宫权。
林媛主动将手里的凤令交给了静妃。彼时静妃还惊讶地愣住好久,林媛对她道:“此前我和昭仪娘娘一同理事,说实话,这后宫的杂物管束起来实在辛苦。没有静妃娘娘统领后宫,臣妾脑子笨,做起事来十分地吃力,还好现在娘娘再度掌宫。这凤令,该是娘娘握着才好。”
静妃早和林媛撕破脸,此时看她笑盈盈地过来送凤令,心里头稳了片刻才勉强笑道:“林妹妹说什么话,这一年多你与赵昭仪二人都做得很好。皇上都褒奖有加的呢……”
静妃没说错。林媛当权的这两年——最初和静妃打得头破血流,又折腾丽芳仪和当初的文贵嫔立威,宫里没少出乱子。但不论是皇帝还是太后都对她持赞赏态度,这林氏不说别的,单单记账、打理财物这块真没得挑,宫里头的银子来源去向记得清清楚楚,大家日子一样过她却能一年省出五万两,别忘了那交泰殿还在修呢。
“那也只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臣妾真正是没做出什么成绩的。”林媛满面地谦逊:“娘娘是众妃之首,入宫的资历久,对大小事务自然更加稔熟上手。”
林媛知道现在不是和静妃争凤令的时候。她看得出来,静妃因着再度丧子,拓跋弘对她的怜惜绝不是自己能轻易挑战的。就算自己费尽心思再次赢过她,也要付出不少代价吧。
权柄是好东西,但要等过了这一阵风头——等皇上对这个失了的孩子没那个心痛了,她才能过来争。
而后宫究竟掌控在谁的手里,可不是一块小小的凤令能够决定的。
静妃扶辇回了宫,华阳宫里很快迎来了陆陆续续前来探望拜见的嫔妃们,还有尚宫局交过来的名册和账簿。高美人眼尖瞧见了被压在重重礼物下头的凤令,笑盈盈上前道:“静妃娘娘是众妃之首,您再度掌宫,比起旁人来可要名正言顺地多了!慧昭媛娘娘对您也恭恭敬敬地,还迫不及待地送上了凤令,足见娘娘在后宫的威仪。”
这高美人的脑子并不灵光,此时坐在合欢殿中拜见静妃的可不止她一人,她就这么大喇喇地踩着林媛奉承静妃。静妃瞥她一眼道:“慧昭媛只是自谦罢了。”
面对高氏的热络逢迎,静妃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称赞她重掌宫权的喜事?这权柄可是用一个孩子换来的呢!若那孩子能出生,或许,他就是大秦的下一任君主……若能有一个皇子,她哪里稀罕什么权柄!
这高美人比起被扔进冷宫的方才人真差得远了。方才人虽没什么大用,静妃仍是对她不错,大半是因着静妃喜欢有这么一个会说话的人在身边,日日哄着自己开心也是好的。
此时看着高美人,静妃便没什么耐心,片刻就侧过脸去不予理睬。
高美人脸皮厚,浑然不以为意,继续说着吉祥恭贺的话。
宫中虽然有高美人这类没脑子的,机灵有心思的人则更多。一姓刘的嫔位上前道:“娘娘,蒙古、大月、高丽的使臣们都在几日前告辞了,留下大批的贡物还不曾分赏。姐妹们都等得心焦,臣妾在这儿求娘娘赏个脸,让姐妹们早日拿东西吧。”
静妃闻言微愣,随即点头道:“是这个理。”伸手命宫女拿册子和账簿。
刘嫔的话提醒了她。人活着要向前看,虽然那孩子没了,但若一味消沉怕是手里的宫权也能被人给夺了。不过是流产而已,她输得起,她还是大秦静妃,还拥有拓跋弘的宠爱和手里的权势。
使臣们陆续离开,留下来的贡物皇帝分了一些给嫔妃们,却还没来得及送去各宫。这就是她复宠以来将要处理的第一件宫务,而且并不是一桩小事——那可是三国朝拜的贡品,贵重不说,奇珍异宝不知凡几。和素日里江南、云州、齐州等地贡上来的东西可大不相同。
分东西虽然麻烦,还要处理各种矛盾,但静妃想一想还是高兴的。异国的贡品对后宫来说就是一笔意外之财,嫔妃们都是一种被馅饼砸到的心情,欣喜异常。她把这事儿漂漂亮亮地办好,那群女人们自会感激她恭敬她——虽然她只是个分东西的,不是送东西的三国使臣。
遂振作精神,接了册子细细地看。看着看着眼角溢出笑来,一招手令几个围坐的嫔妃也上前来,指着名册和众人道:“你们瞧,蒙古人真有好东西,松茸五百担啊!那东西比寻常的蘑菇可鲜美地多了!唔,还有这大月国的红宝石,听说品貌和咱们中原出产的不太一样……只可惜那一千颗天珠已经给了长宁帝姬了。”
☆、第二十一章 贡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