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朝好丈夫(邹邹)-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只要她开口借人,他就能有机会提出更多的条件:
比如她建在山下的打铁工坊,还没有让虾夷人接触过。她的火器工坊连唐坊坊民都不许进……
她当然比期通奴更沉得住气,一个字不提借人的事。她先跟着劳氏去了换衣的板屋,老老实实换了一身山里生蕃们女子常穿的手编粗麻衣裳。
斯通奴皱着眉,看着她脸上用草汁简单抹了避邪图符,腿上换了桉树皮靴。腰上的短刀都换了兽骨刀。
除非是同一个部族里的部民,可以根据巫师所画的图符细节来认别身份,深夜山林里的外人根本认不出她是乔装改扮。而鸭筑山里的生蕃至少也有二三十个不同的部落。
只有那小巧弩机,藏在了她麻衣外的兽皮斗篷里。腰上同样也挂了随身药包、锡酒壶和一只油布袋。
斯通奴看到她腰后的深绿色小防水油布袋,茶黑色的眼珠不由一亮。
他知道那防水袋里有三只小黑球,是山下工坊新送上来的最新火器,他早就已经见识过了火器的威力。
以前他也曾经和所有虾夷人一样,以为火器的威力是天神的雷击。
但现在,他已经知道那一种宋人发明的厉害武器。
他想要夺回被扶桑人占领的部族土地,想要救回所有被俘的部民,所以他答应了这女坊主的条件,把虾夷战士们送上了战场,保护她的土地。
作为代价,他不仅让他所属小部落里的一千多被俘部民都得到了安顿,让他们开始学习种地的密技,甚至不需要他开口,她为了让虾夷人保证田庄的安全,也无偿供应了铁器和刀剑,甚至教他们学会了使用弩机。
但他知道,没有唐坊的供应,虾夷人根本不可能制造出这些犀利的武器,而所有的火器都是给庄丁们使用,并没有虾夷人的份。
“我侄子在庄子里,可以让他陪你去。”
一直等到她独自走到了庄门前,秦铁口传出口令放下吊门,跟在他们身后的斯通奴才开了口,
“他们本来就是我部族里最好的战士,虽然才刚刚学会用铁刀和弩机,保护你是完全足够了,让他们带着你从月光树林那一带过去——”
月光树林是扶桑山民们废弃的祭场,也是可以直上驻马寺的近路。
她脚步一顿,也在嘴边扯出一抹诡异的笑,回头看向他,道:
“头人的侄子?年纪还没有满二十吧?他们在族里有女伴吗?他们的孩子和父母在不在庄子里?”
斯通奴把脸一沉,忍着没办法发作的恼怒,尽量平静解释着,道:
“我已经说服他们了,和你们合作是全是为了部族的将来,他们不会乱来的。我们部族被俘的大头人和巫师已经被扶桑人杀了,我们都愿意信奉虾夷其他部族里的大巫师,听从他们的指引,既然大头人和巫师共同商议,写信过来同意我们和你们合作,他们也按你的要求找到了建船的密港,我的部民们不会再闹事了。”
斯奴通不过是部族里的一个小头人,本来没有足够的威信能和唐坊协商。
但在部族头人和巫师都被俘被杀的情况下,他年轻时曾经是所属部族里最有名的勇士,又确实通过唐坊一批接一批把俘虏的部民们接进了庄子里。
他们不用被琏子拴着做奴隶,也不用担心被虐杀。
所以,那些一直反对他的部民们,反对帮助唐坊烧林开田,反对学习种田、定居的顽固派,已经被他镇压说服。
就如她当初在坊中,也免不了会遇上一个事事反对到底的季洪。
而她季青辰,对于斯通奴这个虾夷奴隶本也是一无所知,她更没有想到,她通过斯通奴,能发现虾夷人的领地里有建船的密港。
她只是在某一天,按习惯去宋殿催促工程进度时,走过了木料场,这个看守料场的高大奴隶,突然开口向她说起了简单的宋语,想要和她协商谈判。
她震惊于他暗中学会宋语的能力和速度,还有他的隐忍。
更重要的是,他居然有不找二郎和三郎,反倒找上她谈判的精明。
毕竟,为了她所计划的一切,她比起二郎和三郎更需要盟友。
——夫婿之外的盟友。
这一次,她不能再失败。
而与王世强这类宋商的七八年合作,甚至与黄七郎十年不变的老交情,都让她有能力更快地摸索出与虾夷人打交道的方法。
过去的经验,不论成败都会成为她继续向前的踏脚石。
只不过,斯通奴也有他自己的骄傲。
“头人,我并不是不相信虾夷部民的勇猛,但我更关心他们会不会半路脱离,自行其事,还有,按我们宋人的说法,你侄儿他们都是年轻后生,本也是成婚的年纪,我不想事情还没有办完,就要接受他们送给我的山鸡、山猫——”
这样的情况,她已经不是第一回遇上了,甚至庄子里迁来的匠户媳妇里,连劳氏都被虾夷男子献上猎物求过欢。
虾夷人追起女伴来,完全不在意人家有没有成婚,是不是别人的老婆。(未完待续)
ps:鞠躬感谢觑觑眼婷婷的节日打赏。
☆、071 火中化灰
虾夷人完全没有日出而耕,日落而归的作息习惯。
他们会在烧山开田忙得一塌糊涂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中意的女子,就能马上把需要播种的田地丢下,他们会把铁锄头和好不容易运上山的耕牛丢在烂泥里,一门心思地去追女人。
她当初向斯通奴提起这件事的时候,他还死活不承认有错。
他坚持着,非说这是他们狩猎部落的神圣传统,结果就是秦庄头时不时就要来向她诉苦:
开田的任务完不成,庄子里的匠户和虾夷年轻部民之间冲突打架也不是一次了,最会惹事的是那些虾夷“勇士们”。
所以她更愿意和斯通奴这样的虾夷中年男人打交道,因为他有固定女伴,有父母亲属,有儿女有侄儿,他懂得什么是长久之计,不会一时一个想法,一时一个念头。
她已经发现,像虾夷人这类未开化部落里,部民们因为狩猎武器简陋,又没有卫生知识,每天都要因为受伤和各种疾病而面对死亡,他们的平均死亡年龄只有十五六岁,情况好一些的大部族能达到二十岁左右。
至于能活到斯通奴这个年纪的,都已经是有智慧的长者了。
趁着还没有死,随时随地追求伴侣,繁衍后代是他们的生存本能,和习惯农耕生活的北方匠户们完全不一样。
她当然不愿意被这样的虾夷“勇士”们护送上山。
“……你放心,我侄儿不会。”
斯通奴的脸色有些难堪,挥手召来了他的侄儿背通奴。
她当然早就听说过他这勇士侄儿,然而现在正眼一看,也不由得有几分诧异。
只见这背通奴果然和普通虾夷人并不一样。十七八岁的强壮样子,长得也浓眉大眼的,很适应环境的改变。不过三个月,他就已经身披纺车织出来的麻衣麻裤,交襟衣裳露出他结实的褐色胸膛,衣外还斜披着一条黑狼兽皮斗篷。
要知道普通虾夷人过了一两年,仍然多的是不习惯穿麻衣的。田庄里经常可以看到他们仅在腰间围一条兽皮。光着身子到处行走。
生活习惯不同,相处就不容易,所以这个庄子里的宋人匠户才只占了一小半。
他方头方额。满头的小瓣子里缀着绿色石头,整齐的束在了背后,他的一双眼睛黑得发亮,随便一站就已经比斯通奴还高了半头。
更让人一见就知道不同的是。他和他身后跟着的十个虾夷战士,都是脸上画满了红、绿两色的避邪图符。一直画到了衣领里面。
她知道,这就表示他们是在战场上立过真正的战功,所以被部落巫师们下过鬼神咒,在部落神灵前获得了庇护。
“背通奴是真正的勇士。”
斯通奴拍着侄儿的肩膀。掩不住心中的骄傲。
季青辰微微一笑,已经仰着头和背通奴对视了一眼,诧异地看出他眼里的沉静之光。
这种眼神。在半开化的生蕃部落虾夷人里,是难得一见的。
尽管他脸上的骄傲之色毫不掩饰。
而大部分虾夷人其实完全不懂什么是做人的骄傲。这是部落勇士特有的情绪……
“秦庄头,这里就交给你和头人了。”
她抬手示意,让庄丁们打开庄门。
斯通奴知道她已经同意让虾夷人护送,他匆匆低语,用虾夷人的密语叮嘱了侄儿几句,免得他初来乍到,得罪了这个并不好说话的女坊主,结果就是破坏了唐坊与虾夷人之间至关重要的同盟关系。
庄头秦铁口同样趁此机会,低声向她禀告着,道:
“大娘子,驻马寺里的那几个泉州和尚,居然会跟着僧官到扶桑人的村落里去收粮,我听说,他们一直在打听八年前失踪的那两个福建八珍斋管事,想探听他们的下落。”
“八珍斋的管事?”
季青辰对泉州僧人的消息并不意外。
前些日子,她也正是意识到这些僧人都是那位楼国使提前安排的耳目,他们是为楼云出使东海提前铺路,她才会觉得此人颇有几分谋而后动的智谋,也许值得一交。
否则她何必托人用假货寿礼陷害王家,助他得到国使之职?
她敢让他来这东海,就要有能耐让他为她所用。
他是不是破坏过她和王世强的婚约,那是另外一笔帐。
“押在庄园里的两名管事,这阵子还老实?”
她转头看向秦铁口。
八年前,确实是她暗中把八珍斋的两个管事秘密囚禁了起来。
因为正是他们向吉住货栈通风报信,所以她去扶桑内地的时候,黄七郎才会突然被捉。
而八珍斋的假冒山寨货,真正第一个开始做的并也不是唐坊,而是八珍斋的这两个贪财背主的管事,还有和他们合作分帐的吉住和木下货栈。
只不过,唐坊做山寨货时用的都是宋人工匠,他们所产“唐货”的质量和工艺远在吉住货栈之上,毕竟他们用的都是扶桑工匠。
唐坊山寨货很容易地完全占领了扶桑市场。
她传出了这两个管事因为分帐不均,所以被吉住货栈暗害的流言,直接挑拨了他们和福建海商的关系,但这些年来,福建八大纲首其实并不肯相信这两个管事已经死了吧?
那位楼大人是否也清楚这件事情呢?
她也曾打听过,那位来求亲的文昌公子本来对经商走海没有兴趣,本不应该是他到外夷来求亲。
但他那一房在十年前拥有八珍斋的股份,经管过扶桑的生意,想必正是因为这些年扶桑生意不景气导致了家中败落……
泉州陈家通过与唐坊的合作,可以让她考虑停止这种山赛货的制造。
而借由她与陈文昌的婚事,则能让唐坊参与八珍斋正品唐货生意,分享收益。如此就能弥补唐坊的损失,当然最重要的是,楼云需要这些收益来提高泉州市舶司的税收。
这是一个让陈家和唐坊都能接受的两全之策。
唯一受损的江浙海商。
这是那位楼大人的谋划?
通过这门婚事,那位楼大人也是在暗示她,她应该停止对韩参政府北伐计划的支持,停止她通过黄氏货栈源源不断的金砂、海珠供奉。
嫁给陈文昌,她绝不会吃亏。
那位楼大人认为。这些就能收买她?
这就是她让出坊主之位后。最体面又有好处的退路?
也许他想的也并没有错……
如果仅仅只是为了唐坊坊主之位,她总不至于落到要与季辰虎姐弟相争,让给他又何妨?
她在田庄门前驻足。仰头望向驻马寺方向长明不灭的佛灯。
她记得,空明大师在病重时曾经吩咐过他的亲传弟子,圆寂之时,要把他收藏的汉书。还有他从山西金阁寺带来的旧物焚化在他的肉身前。
想来,以大师的谨慎。她以前在他身边抄写的佛经、古籍,她那一箱子写给他的书信,当然也会和这些旧物一起焚化。
她这十年的过往,就让它们在火中化灰吧……
“坊主一路小心。”
秦铁口忧心地叮嘱着。要不是因为在这十一个虾夷部民进庄时,他就向坊主暗中禀报过:
他们在庄子里都有部族亲属,买回来后就一直很安心。也很服从斯通奴,比普通虾夷人更适应田耕定居生活。
坊主的话语中对斯通奴的侄儿似乎很有兴趣。否则他并不赞同由他们来护送她上山。
他向期通奴看了过去。
因为打了几年的交道,斯通奴现在不至于因为外人的疑问而动辄发怒,他向秦铁口点了点头,表示这些年轻的部民很可靠,他们已经初步学会了如何与唐坊女性相处,不会胡闹。
他能完全控制他们。
更何况其中还有他的侄儿。
他暗中叹了口气,侧目看向了那个小女孩子睡觉的板屋——她应该是叫蕊娘?
虽然女坊主没有说过,凭他在部族里的经验,他能看出这小女孩子是女坊主培养的续任者之一,等背通奴回来,他还希望侄儿能和这小女孩子多接触,如果能建立起他和女坊主之间相似的默契就更好。
他已经三十二岁了,活得足够长了,不知道何时就要回到天上侍候神灵了。
但唐坊和虾夷部族的同盟还需要继续保持下去。
庄外漆黑一片,残月如钩。
兽鼓声从没有停止,一直在隆隆擂响,背通奴带着十个虾夷勇士,首先出庄探路,确认安全后,他回头打了安全的手式让季青辰跟上来。
她和虾夷人的合作已经有几年,当然能看懂他们狩猎时的手式,她也提起精神,奔入了虾夷人前后保护之中。
他们一行十二人沿着北山道附近的小路,向着佛灯所在的驻马寺匆匆赶路。
而在佛灯的光芒无法照到西山道,二三里之外是一条河道,河道中船摇水动,楼云伴
在板船弦边,无惊无险地游过了唐坊西二水门。
因为此门租借给了太宰府,唐坊并不能直接管理。
而太宰府显然已经拨不出兵士把守此地。
他即使不潜行在水下,不推着一条漂流破板船在前面做掩护,水门前也不可能有扶桑兵士发现他的行迹而示警。
波光粼粼,金红色的火光透过水面落入他的眼中,水门边并不是无人看守。
他看到了门边站着一个瘦小持棒的虾夷奴隶。
他微微一笑,从嘴里吐出了叼着的水草根子,悄无声息地从船舷边的河道里探出头来,河水顺着他眉框挺鼻流了下来,泛出金闪的光芒。
他直接伸出手,拍了拍那瘦小虾夷奴隶的小腿肚。
全神戒备的虾夷奴隶大惊低头。
然而看到楼云的脸之后,他却居然也没有怪叫示警。
要知道,西一水门和西三水门离这里并不远,只要他大叫出声,唐坊的坊丁完全可以听到这里的示警。
然而那一身破烂麻衣,草棍束发的虾夷奴隶,反倒笑了起来,他直接蹲在岸边,伸手拉了楼云上岸。
之后,他叉手向楼云施礼,居然吐出了宋语,恭敬道:
“大人。”
随着楼云之后,陆续出水上岸的六名家将,围在他身边都笑了起来。
在暗淡的月光下,他们都认出了虾夷奴隶是谁。
按约定,他是第二批上岸,一直等在西二水门里作内应的的家将头目楼春。
“大人,此地离西山道已经很近,随时可以上山进寺。”
楼春引路,楼云等人在黑暗中谨慎潜行着,向码头里被控制的小板屋急步走去。
行走间,他也听到了阵阵兽鼓声。
楼云随眼看向了驻马寺所在的北山道附近,只见得莽林沉黑,扁松树顶上的片片月光轻辉如浅白匹练,随风轻颤。
这景色虽然与他在那一曲陨声看到的碧绿重山并不一样,却也引得他微微皱眉。
暗袭失败,抓不到那位女坊主回船固然防碍了他的策谋,但他亲自入驻马寺,拿到她留在空明老和尚手中的把柄,也是一样的效果。
而带她回泉州,安排她与陈文昌的婚事,切断唐坊对韩府的财源支持,他就能完成这一次出使东海的全盘计划。
如此一来,他即使再听到那一曲明心自见的古陨清声,也不会被惊出一身冷汗。
——那季氏女子在阳光廊帘下的朦胧身影,不过是他对计划受阻的烦恼,还有一些意外所化罢了,是当初他插手帮助楼鸾佩后,至她于三年困窘境地的意外……(未完待续)
☆、072 潜行入山
“大人——”
楼春引路,进了码头边的小板屋。
屋里胡乱摆着地席和瓦盆,中间土坑里燃着火堆,照出板屋中灰金色的幢幢暗影。
两个值守的虾夷奴隶已经被打晕,里面十几条人影都属于第二批登岸的二十名楼府家将,看到楼云进门,他们纷纷低头,叉手施礼。
“怎么样,楼已他们已经从唐坊逃出,进入山里了?”
楼云自然不用和他们客气,随手抹了一把眉角上滴落的水珠,笑问着第一批进山的家将下落。
楼府的家将都是他带出来的的同姓兄弟,是他出山后有了见识,需要帮手,所以他又回到西南夷山中,把他们陆陆续续带出来。
比如楼春和楼已这两个家将头目,他们还曾经和他一起在江北边军里吃过兵饭。
“大人,出了些麻烦,有三个兄弟在逃出唐坊时被困在东边水门了。虽然他们还没有被发现,但季辰虎的南坊大屋一听到山里的擂鼓声,就暂停了全坊大会。他二哥的季氏货栈趁机增加了巡夜坊丁,他们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搜出来——”
楼春禀告着消息,神色有些不安。
让他不安的是,楼云这一次本来是十拿九稳的计划,不明白为什么落了空。
要知道,楼云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布置这一回的暗袭,潜入东坊的小宋商已经有五六名,传回来的种种消息都表示:
那女坊主被悔婚后这三年,伤心至极,等闲是足不出院。
尤其是每天入夜后的时辰,她都是自己在家里做饭。从未出过小院,即使坊中闹事或是有高丽国使到岸时,她的日程也是雷打不动,偏偏这一回她改了习惯。
更何况楼云的谋算是:
今晚季辰虎回坊,她当然会留在他们姐弟亲手搭建多年的小院家中,只要她召季辰虎回家,和以往多年一样给弟弟亲手做饭。以季辰虎的性情只怕马上就会心软。
如此。她要保住坊主之位才更容易。
“她现在在坊中何处?”
楼云皱眉,“楼已他们为何不在坊中等待时机?”
暗袭失败后退出唐坊是既定的计划,但坊中的细作并没有全都暴露。他们一击不中后,仍可以得到细作的暗报。他们并非不能在今晚再次找到她的住处。
潜伏再袭,杀个回马枪也是这一次的备选方略。
“大人,细作查不出她现在的下落。”
楼春有些汗颜。
正因为再次暗袭的计划完全施展不出来。坊中的楼已才会决定马上退出唐坊,进入鸭筑山。
但失陷了三个兄弟。就太不应该了。
“大人,那位女坊主似乎是有意隐瞒行踪,她是不是已经有所提防?还是从季辰虎那里得到了警告?”
他疑惑而问。
为了防止消息外泄,大人并没有告诉季辰虎这件事。他担心的其实是季辰虎大怒反脸。
“季辰虎还有依仗我们的地方,没有他召开全坊大会,唐坊也无机可趁。我既然不是要谋他姐姐的性命。这次暗袭他不会在意的——至于有人被困,他在坊中不至于连这一点小事都顾不到。他们不会被搜出来的。”
“是,大人。”
楼云并不在意,问过了被困的是哪三个兄弟后,笑了起来,
“他们几个年纪小了点,难免失手,正好也磨一磨他们的性子。他们原来在山里也是狩猎时潜踪的好手,有了对阵的经验将来也能在军中谋个前程——不需要为他们担心。”
他摆手示意,楼春在火把下展开了泉州僧人早就送过来的山中地势图。
唐坊并不大,那季氏女子离开季家小院能逃到何处躲藏,能让他安排的细作完全摸不到消息?“我倒是失算了,她竟然如此小心……”
楼云仔细看着驻马寺的地点方向,又顺着北山道看向了唐坊的老街,还有老街上的季家小院,他突地又问道:
“那女坊主今晚是不是已经离开唐坊?”
驻马寺有老宋僧庇护她,也许是她最容易隐藏的地点?
她是因为宋船上那一轮火枪连放,明白了他的警告,有了心虚?
“并不是,大人。”
楼春在火光下,看得出是个瘦精的年轻男子,眼睛细小,长着一张娃娃脸,一看就比楼大还年轻,年纪没有满二十的模样,
“大人,我们虽然没有打听到女坊主的下落,但季辰虎传过来的消息,说她姐姐去了内库工坊里一直没有出来,好象是因为坊里火枪出了意外,起了一场小火。”
“工坊起火?”
楼云皱眉寻思着。
理由不能说不合理,楼春也在禀告坊中的细作传来的消息:
她确实坐了牛车一路去了内库方向。
“躲进了内库?我倒也听说那里都是她的心腹……”
楼云仍然觉得不太对劲。
唐坊四面的望火楼。他也是确实看到了的,听说扶桑之地因为森林极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