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书后反叛男二归我养[系统]-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指路。”
  孟锦书说起瞎话来也是眼都不眨的,青年派,啊不对,少年组最帅影帝,董念已经在心中默默给人颁奖了。
  韦南山显然听到这个回答正中下怀,“要说我,要去就去南山书院,山清水秀,静修求学最佳之处。”
  韦南山…南山书院……
  见到董念疑惑地眼神看过来,韦南山清清嗓子,声音有了些气力,“我便乃南山书院第5代山长,韦南山。”
  孟锦书一听,神色微动,便立马恭敬的作了一揖,双手交叠拱向前,头低下与臂膀齐平,“学生孟锦书,见过山长。”
  

  ☆、鱼头汤、葫芦鸭和桂花糕

  “唉唉唉!你这丫头!能不能过来搀扶一下老人啊; 照顾你家小公子可以,照顾你公子的夫子就不行了?”
  董念脚步一顿; 这、这是把她当丫鬟了???
  “念念并不是我的丫鬟。”孟锦书侧身向韦南山轻轻解释到; 还趁董念没注意偷偷对韦南山眨了一下眼。
  韦南山此刻鄙夷的眼神与山羊胡掌柜如出一辙; 这男女一块的又不是主仆,还能是什么; 啧啧啧。“唉唉唉; 丫头啊!我是这孟锦书夫子,尊老爱幼懂不懂啊!”
  董念看这韦南山头发生的花白,身形嶙峋; 看模样在古代也算是高龄; 老人家拄着拐杖在这冷寒天里行走着实不易,于是便上前与其并排着; 隔着衣袖搀着韦南山的胳膊。
  孟锦书却是微微皱眉,“韦夫子,这南山书院位于何处?几时能到?”
  “也不远,就在南山脚下,我看啊……”
  韦南山举目遥望; 接着说:“诺,就拿禹州城边南山那儿; 去找个马车,驱赶半日即到。”
  “竟这么远!?”董念小声讶言,担忧的看了一眼孟锦书,又直视韦南山说到“我们落脚在明月客栈; 过去报名后这一来一回的,太远了。”
  韦南山摸了把头顶花白的头发,“你们落脚在客栈?是还没租到宅子?”
  “回夫子,正是。”
  “唉唉…”韦南山拄着拐杖走了几步,“唉!我在那边倒是有处小宅,到可租与你们。”
  “这租金是多少啊?”董念连忙问道。
  韦南山眼睛灵活的翻了个白眼,“若是孟锦书在我南山书院就读,租金自然给你便宜些。”
  这韦南山算盘打得妙,只因这两日禹州城大大小小书院都在开院招生,总有些学子对书院慕名而来,而看了书院后不满意转而又去其他书院求学的,这孟锦书去一趟南山书院,虽然孟锦书心里定了主意,但韦南山又不是孟锦书肚子里的蛔虫,于是便又说可以他出房子,更加将孟锦书和南山书院绑在一起。
  董念闻言眼睛亮闪起来,“如此正好!那我回客栈托马车拉行李,过来接你们就一起过去了。”
  “念念自己回客栈?”孟锦书眉头皱得更紧,“我跟你一起回去吧。”
  那韦南山怎么办,你要丢下刚认的夫子??董念冲他挤眉弄眼,况且,这孟锦书在这里陪着韦南山,也好看着人,万一这老头子就只是喝多了说胡话,一转眼人就不见了,到时候孟锦书鹿鸣书院也去不得,南山书院也没有……
  韦南山这老精头儿哪里有看不出来的道理,站在旁边看她表演。
  孟锦书负在身后的拳紧了紧,看了眼还拄着拐杖立在冷寒天的韦南山,神色淡然的抿了抿唇,“那我与韦夫子便去前面那家东风酒楼等你。念念早去早回,别冷到了……”
  “哎,好嘞。”
  董念这样应下就连忙提着裙子往月上楼赶。
  “担心那丫头啊?”韦南山拄着拐杖慢悠悠的走着,语气轻松的说着。
  孟锦书却是身形一僵,唇角抿住,这是他紧张时的表现,“念念她……”她、她、她了半天,孟锦书没了下文,只是抿着唇点点头,静静的跟在韦南山身后。
  “说起来啊,这东风酒楼的年头也久了,生意倒是红火了这么些年。”
  “韦夫子怎的如此清楚?”按他前世的记忆来说,这位夫子本来应该在朝堂,现在却在禹州城,莫不是得等到后几年才会调到京城去?
  他瞥了一眼韦南山,但是这人年老程度更甚于他曾在朝堂之上的韦南山,说起来,韦南山怕也不是其真名,南山只是南山书院山长代称罢了。
  到底是和前世记忆有出入的,如今重获新生,心境貌似开阔了些,他在禹州城都碰到袁笑歌了,还纠结这韦南山只是作甚……
  “袁家……”
  他不自觉说出了口,韦南山耳尖捕捉到了,“袁家?哪个袁家?我知道的这禹州城的袁家也就只有关在宅院里的那个袁家。
  此刻已经入了东风酒楼之内,美食佳肴皆摆放在旁人桌上,韦南山咽了咽口水,仰头眯眼,如果忽略那猛吸不止的鼻子的话,倒还真有一股出家之人清心寡欲的派头。”
  “唉唉,小孟啊,不若我俩先点菜?你看啊,那丫头去那行李,前面还要找马车租马,过来时便也是午时了……”韦南山左右瞧着,抛弃了初进店内仙气淡然的模样,直把那目光黏在了那端菜送茶穿梭在厅堂的小二们身上,浑浊的眼眶,眼珠子灵活的跟着左右看,“诶诶诶,那道龙井鱼可是这酒楼招牌,恩…莲花丸子着实津桥,葫芦鸭,芋儿鸡,小孟啊,你都不馋馋的?”
  韦南山摸着花白头发,想着有没有方儿可以使的,却只见孟锦书始终不为所动,举着杯茶直愣愣的看着门口。
  “唉唉唉,小二点菜!”
  果然,孟锦书神情不悦的扫到小二身上,韦南山悠悠解释道:“我算了一下时辰,从此处到月上楼约莫一刻钟,加上找马车的时间,再加上那丫头整理行李的时间,这时辰也在来的路上了,此时点好,丫头来时正用。”
  孟锦书觉得自己多活十八年的心态不足以支撑他对上这韦南山,只得对小二点点头,然后继续看着门口。
  “来嘞客官!这是您的桂花糕,最后一道菜,这便给您上齐嘞!”约莫两三刻钟过去,店小二满脸堆笑的上齐了菜。
  说来也巧,这小二刚放下盘子,董念便走了进来。
  孟锦书刚才仿若冻住了的神情悄然化冰,眉眼弯弯,又是通身的温和气质,放下茶杯到门口去,“念念可有被冻到?”
  “放心,忙活一通这会儿正热呢。”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董念在手掌轻轻呵气,一团白色热气儿便聚拢在手掌心,不一会儿便给消散了,她觉得有趣,眯眼笑道:“你看。”
  孟锦书也微微笑着,“看到了,午饭已经点好了,你刚好来用餐。”
  “是嘛,我看看你们都点了些什么。”
  “唉唉唉!丫头来啦,快入座,看看我点的这些可都是东风酒楼的招牌!”
  董念走近看,汤色乳白的鱼头汤端放在正中间,一碟儿金莹油皮的葫芦小鸭,一碟儿青翠欲滴的小白菜,还有一碟儿小巧讨喜的小糕点。
  “这小糕点是?”
  董念坐下来想夹起一个来闻闻是何种糕点,“唉唉唉,丫头!这桂花糕最后吃!一顿餐食,得讲先后顺序,才可品味到其中滋味。”
  “原来是桂花糕?”她便也没有去夹,只是凑得近了些嗅嗅,果然闻到一阵若有若无的桂花香气,眨巴了一下眼看向老头韦南山,“那夫子你说说这几道菜应作何顺序啊?”
  “咳咳”韦南山清了清嗓子,“要我说这顺序啊,须得先用汤,再吃这葫芦鸭,最后吃小白菜,末了点杯茶就着桂花糕吃。”
  鱼头汤下肚暖胃,舒展身心,增进胃口,葫芦鸭油水多,味道重,先头喝点汤压着,吃后又吃小白菜解腻,最后再吃甜点就茶消食,这老头子到还挺讲究,董念弯弯唇,拿起汤匙给孟锦书和这韦南山舀起了汤。
  这是京城人士的吃法……孟锦书端着汤碗观察着韦南山。
  老头韦南山吃得最欢,一口热汤下肚,鱼头鲜美而温和的味道全都浓缩在这一碗乳白清凉的汤头之中,熏得老头子的脸颊由苍白慢慢转为了红润,“东风鱼头汤,禹州城最鲜。”他赞了一句,说出这禹州城大街小巷都知道的关于东风酒楼的俗话,胃里有东西垫着了,他伸筷子去夹被分成小块的葫芦小鸭。
  葫芦鸭表皮焦酥,淋上油亮的酱汁,像是给鸭肉表皮镀了一层宝石玛瑙,轻轻夹起一块鸭肉,里面掺杂八宝的馅料便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一直被鸭肉包裹着的馅料清香也悄然绽开。
  鸭肉入口无骨,很是适合老年人吃,不过味道确实偏重,董念侧头看了看孟锦书,孟锦书恐怕吃不惯这太重口味的,果然见孟锦书吃了两口之后便没有继续夹鸭肉了,取用小勺邀了里面的八宝馅料来品尝。
  八宝馅料浸了油水,食材之间的清香融合之后更上一层楼,吃了几口,油润而不油腻,清淡却又不感寡淡,孟锦书见董念看着自己,有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加了块鸭肉放在董念碗里。
  董念也冲他笑笑,见他吃了多勺八宝馅,便又给他舀了一碗汤,催他喝了别腻着了。
  这边韦南山夹着小白菜嚼着,眼神在董念和孟锦书之间晃着,这俩小家伙竟让他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念头闪过一瞬,韦南山阖上浑浊的双眼,将其压了下去,睁眼看着面前两人的互动,晃着花白的头发摇了摇头,吩咐小二上茶来。
  酒足饭饱之后,董念吃得两颊都红了,“马车我停在拐角处的,你们稍等。”
  马车是之前董念之前买的,又在客栈老板处借了马,因董念磨破嘴皮子,给了好大一笔银子,那老板最后才将这两匹马借给董念,倒是没说何时归还。
  “秋秋扶韦夫子上去吧,后面装了几箱行李,坐的时候小心些。”
  孟锦书点点头,“夫子请。”
  韦南山将拐杖横放在那些装行李的箱子上,刚想开口说什么,
  孟锦书便说道:“夫子扶着车壁免得晃到,我坐前头和念念一起驱马车。”
  韦南山便白了他一眼,“去吧去吧。”

  ☆、南山书院

  马车驶过东风酒楼; 穿过几条小巷,横穿贯通南北门的宽阔主街; 又驶入一片安静的长巷; “这边是白马巷; 丫头你驾马怎么来了这边?”韦南山在车内合眼假寐,听得外面的声音从主街上的人声嘈杂到渐入白马巷时渐渐安静; 往外面看了一眼。
  白马巷多是家宅院落; 占地广,巷子宽长,往来人少; 时而只听得鸟雀低语; 是西半城富庶人家聚集处。
  “啊?可是走错方向了?”董念连忙拉了马,想要停下来。
  “倒也不算; 稍微绕一点罢了,丫头你出了白马巷后往左边,直到看到一片桃林再往右。”
  “好嘞。”董念放松了缰绳,继续让马车悠悠向前行驶,“秋秋你怎么了?”察觉到身旁孟锦书有点不大对劲; 她低声问道。
  孟锦书原本出来和她并排坐,她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两人时不时闲聊着,一会儿换人驾着马车,先前看这家伙还心情很好的样子,一进入这白马巷便沉默起来; 左顾右盼地像是心神不宁的样子。
  他微微笑着摇摇头,“要不换我来驾马,念念你进去休息会儿。”
  “不进去,哪儿能让你一个人驾,我俩交换着来。”
  “那换我来吧。”他笑着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道从董念手中拿过缰绳,“驾!驾!”
  马车在白马巷里行驶了好一会儿,董念听四周静谧祥和,一大早起来精神本就不济,此刻便有些昏昏欲睡了,“念念,别睡。”少年人的声音好像隔着一层水膜传来,她在脑海里拼凑着这几个字的意思,半晌,听到马儿嘶叫的声音,才猛然清醒过来,“怎么了!”
  马儿还是如常的在前面四蹄交替,快步往前,孟锦书直视前方,“无碍,刚见念念困得不行,我腾不开手,便抽了一下马,马叫好让你醒醒神。”
  他说完后转头看向董念,“念念,困了就去里头去。”
  黑白分明的眸子像是蕴含无数玄机的泼墨山水,董念抿着唇摇摇头,“这会儿醒了,换我来驾马吧。”
  董念抿起唇来唇角是微微朝下的,孟锦书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看董念这样子发现自己也说不出个什么来,坐在一旁想想反而找不着话题,一时间两人没了话语,也就直视前方,时不时偷瞥一下董念,
  “到……”
  董念想说到桃花林了,可伸着耳朵听了听,嚯,那老头韦南山居然在里面睡着了!还打起了呼噜!
  使了个眼色给孟锦书,孟锦书掀开车帘看,“睡着了,靠在软垫上的,应当不会倒下来。”
  “恩那就好,要是我把你夫子摔倒了,那你入学可就难办了”董念吐了吐舌,小声打趣着说着。
  前面桃花林树干黝黑,顶上枝干交错,形成天然的顶棚,两边有竹篱笆围着,一眼看去全都是树干,也看不到尽头。
  “这下哪儿知道在哪里右拐啊……”董念睁大着眼看向远处,嘟囔着疑惑,
  说来也巧,她这刚嘟囔完,便见前面有个十字交叉口,“驾!”这下便可以往右了。
  这禹州城着实广阔,穿过了这片桃花林后又来到了街上,不过生意自然没有主街上的红火,不同于东城大多都是白墙黛瓦,西城这边多青砖黛瓦,木制勾栏。
  董念没有继续驱使马儿快步往前,轻轻捏着缰绳,在这街上慢慢行驶着。暮色将近,董年的肚子也将中午的吃食消化完了,这边街上各类酒楼饭菜香味也传了出来,咽了咽口水,“秋秋,你问问夫子还有多久到啊。”
  孟锦书点点头,掀开车帘,看到韦南山睡着的时候不自觉的咂嘴,压低着声音喊道“夫子、夫子、醒醒了夫子、”
  如此叫了好几声,老头子大大的打了个哈欠,“怎么?到了?”
  “夫子,刚过了桃花林到了一道街上,方才刚过一家百花酒楼,还有多久到?”
  韦南山眼睛还是没睁开,仿佛呆住了一般回想了会儿,“哦……待会儿看到个梧桐巷,往里走。”
  董念驾着马也能听到韦南山说话,这南山书院难不成是在巷子里的?事到如今,也只能照韦南山说的,马车慢悠悠的走了几步,便看到了梧桐巷。
  这梧桐巷遍不如白马巷来的阔气了,只够这一辆马车进出,董念担心进去后还得折腾一番才能将马车掉头。
  “书院在哪儿啊?”董念驾着马车怂怂的问道,这两边看起来都不像是开书院的模样,难不成真被着韦南山给骗了??
  韦南山嘁了一声,“谁说我带你们来书院的,先去我名下的宅子,将你这一马车东西放了,唉唉唉,咯得我骨头疼。”
  梧桐巷和白马巷一样,倒是都很安静,但是看周围的门院,很明显富庶不比白马巷人家,不过董念也安心了,要是太豪华了她还得担心租不下来,得把家底都交代出去。
  听韦南山指挥,拐进了一条更窄的小巷,看到一出小小的紧闭着的院门。
  “这这这,就这儿。”韦南山喊停了,被孟锦书搀着下了马车,在身上好一阵摩挲找出了一串钥匙,
  这一长串……合着您是包租公呢,董念心里小人默默吐槽,站在马儿旁边轻轻抚摸着,恩,手感不错。
  开了院门,倒是够马车出入,入眼是许久无人打理,已经荒废好久了的小花园,角落处摆了三坨假山,紧挨着一处小池塘,也就造成假山下半部分长了些青苔,此时暮色温柔,映照在那一汪小池之中,泛起橘色粼粼。
  “这池塘,应该没养鱼吧?”
  “养过。”不过都被他养死了,韦南山抹了把花白的头发,他在这宅子也没住多久,这一处小花园他虽喜爱却又不善打理,后来越看越嫌弃后就搬到南山上去住了,当然这个缘由几乎没有人知道。
  这会儿他得是个主人家的样子,给董念和孟锦书介绍介绍这房子,头一次租房子出去,老头子有点兴奋。
  挨着假山栽了两重绣线菊,往左看便是一处小凉亭,漆都有些斑驳了,用脚趾头想都知道那里面的石桌石凳也都积满了灰,亭前只筑了一道石板路,剩下的土壤稀稀疏疏栽着灌木植株,这会儿院内没了光线,看不出来是什么,韦南山说以前栽了些牡丹,这会儿看来死了不少了。
  他拄着拐杖朝一个木屋里走,叮叮哐哐一阵响,找出些灯笼来,“丫头过来,来来来,都点上,这天看都看不见了。”
  木屋旁边修了个简陋的马厩,孟锦书把马迁了过去接过董念点好的灯笼,在凉亭里和入门处分别都放置了一两只灯笼,衬得这小院里沐浴在夜色中独自温柔。
  偏房木屋左边是个游廊,进了游廊便能通向前院正厅,正堂对着一进月洞门,主屋和左边一偏房都是二层阁楼木制建筑,木墙黛瓦,显得娴静雅致,月洞门往前便是对着大门的院子了,两旁偏房具备厨房洗漱等功能,中间甚至还修了方小花坛,只不过此时也是只剩土壤,不见花卉了。
  韦南山看着俩小家伙忙上忙下的模样,拄着拐杖站在原地说,“丫头啊,有吃的吗,饿了。”
  嚯,这理所当然要吃的的模样,董念没好气的说,“有有有!那您这南山书院倒是有没有啊!”
  “当然是有的!你这丫头!唉唉唉……”老头子拄着拐杖走上了游廊,董念连忙转身从马车后边翻出一个包裹,里面是董念午时在街边卖的三只大葱饼,用油纸包了好几层,还用闲置的布料包了几圈保温,这会儿打开尚有余温。
  韦南山动了动鼻子,“丫头有什么吃的?”董念拿着大葱饼分给孟锦书一块,走上前去又递给韦南山一块,“就路边买的葱油饼,这会儿还没冷,您吃么?”
  韦南山耸了耸鼻尖,发现实在绕不开诱人的葱香味,果断接了过来咬了一口,边吃边走着,进到前院,绕过了花坛,开了前门,走了出去,董念和孟锦书当然是跟在其后面。
  从前门出来,可以看到这边的路要宽的一些,只不过有台阶,马车是进不来的,根据铺路的石材可以看出还是梧桐巷里的。
  韦南山不着急的慢悠悠走着,身形在左右住宅前的昏黄灯笼之中摇摇晃晃,董念到底看着是个老人家了,快速解决完自己手中的饼,走上前搀扶着,“夫子,还有多久到书院啊?”
  韦南山扬扬头,董念意会看了过去,跟以前看到的青龙书院一样,前面都有一块平整的空地,不过这门,却连青龙书院都比不上。
  只是一处跟刚刚她家大门差不多大小的门,由石头堆砌建筑,显得另外一番古朴滋味在里头。
  门虽不怎么阔气,但让董念想到了在现代看到过的白鹿洞书院,这南山书院在山边,进去约莫会是山路,门的确修不了太大。
  韦南山此刻像是个正经的山长了,简略的介绍了一下南山书院:“南山书院在南山山脚,依山势而建筑,前身也是个书院后来没能做下去,南山书院初代山长来了之后又重新修缮,取名南山书院,前后约有300年历史了。”
  百年书院啊…董念看着那石门上斑驳的痕迹,小眼神往孟锦书身上看去,秋秋你可要认真学习啊!
  这下得知南山书院是真实存在的了,董念扶着韦南山,孟锦书跟在其身后,一起走了进去。
  虽说依山而建,但并不是太陡,进入后一道山路台阶分两道,只一转,一座庞然大物便出现在眼前,只见匾额上用隶书写着三个字——文宗堂。便是南山书院藏书会客,沏茶论理之处,往里两进月洞门之后分布着两小一大三座讲授堂,一进处往左能到南山书院后山,也便是南山的一部分,因为在外后山势便不适宜学子游玩了,所以只圈住了稍有坡形的一两个山头,百年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最先是农户人家栽了几大片梨树林,变成书院后只留了一片赏景用,开拓了一方池塘,周围因初代喜好种了片茶树林,多年来,后人都对其进行改造完善,也有学子兴致来了,自个儿扛着锄头来种一棵树,现如今,这两坡头之中梨树多的这边□□风山,另一边种植了多种乔木的因种类繁多便就直接叫繁山了,两山坡中间因人为和自然作用共同作用下形成一个狭长的湖泊,名曰星汉湖。
  后来有一有钱公子哥觉得渡船过河不方便,挥金造桥,桥跟星汉湖一比,显得阔了些,中间还有一长亭,那公子哥秀了把书法,洋洋洒洒写下——不名亭,制成匾额放在了那亭子上。
  说完了后山,又回到方才的月洞门处,向左走是一处被银杏树包围的三落书阁,里面都是百年来无数的人留下的著作译本,这院落里还有处角门,推开后是是几大间并排着的小舍,是供书院内一些学子和夫子们的住宿,当然韦南山也正住其中。

  ☆、夜思

  因天色已晚; 董念与孟锦书交好束脩后,便匆匆离开了南山书院; 回到梧桐巷之中; “诶秋秋; 这两旁人家都挂了匾额,什么张家呀李家呀; 我们要不也挂一个?”
  夜色中孟锦书有点看不清董年的面色; 眯眯眼笑道:“好啊,过几日安顿下来后我便题了去打一副匾额回来给念念。”
  回到家后,就着灯笼昏暗的光; 董念将原先木家具上遮的布扯下来; 被遮盖住的没什么灰层,当下便可用; 她和孟锦书二人的床迅速铺好,因为原本两件正经卧室,都在两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