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撩老康那些年[清穿]-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钮祜禄看着跪在脚下的女人,轻轻的“嗯”了一声。
  夜色如水,月光晦暗,紫禁城在这幽暗麻木的岁月中缓缓前行。


第113章 寒冬
  “四哥; 今儿晌午额娘就派人来说了,晚膳让咱们都过去一起用; 我刚和老七说了。”
  安儿搓着自己的冻得有些发青的手,直呵着气。
  这在上书房读书可不是什么轻快差事; 也不知道是不是想要锻炼皇子们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上书房虽然就在乾清宫西北角的位置,却并没铺设地龙。
  而且为了上课时候不被碳火烟气熏得昏昏欲睡,就连炭盆摆的也照别的宫中少了不少。
  安儿斜瞥了一眼坐在最前面的三阿哥,俊秀挺直的鼻子耸了耸,很有些不屑的味道。
  如今大阿哥和理郡王的福晋人选已经定下来了快半年了,本应该七月就准备迎娶福晋的事宜; 可是孝懿皇后的过世,也耽搁了两位皇子的婚事。
  本来早就定好的婚期不得不延后,为刚刚过世只做了一天的皇后嫡母守孝二十七个月,大阿哥和理郡王两位到时候估计还得和三阿哥,四阿哥一批成亲,这不说是清朝大龄单身男青年也差不多了。
  这俩被迫多打两年光棍的小青年心中到底多憋屈郁闷不得而知; 不过虽然媳妇儿没娶上,但好歹也不用在再成天在上书房窝着了; 康熙多少给了些差事让他们去历练。
  于是这上书房里目前最大的就是三阿哥胤祉。
  安儿是很看不上这家伙的; 一天到晚吟诗作赋; 举杯弄月; 夏天赏雨; 冬天赏雪的; 自诩皇子中的“第一风流”人物。
  这不,上书房冷得要命谁不知道,偏这家伙弄了个铜制鎏银的暖手炉捧着,跟个娘们似的,实在上不得台面。
  胤禛耷着眼角,低沉“嗯”了一声,如玉的面庞上表情没有一丝变动。
  自从佟佳氏过世后,他越来越有些沉稳的不像个少年,也越发的沉默寡言了。
  安儿也是有些无奈,他四哥是冷言少语的性子,老七更是懵懵登登的气死人,永寿宫里还有个小十四,整天一副慢慢悠悠手拿把掐的样子,这让他这急性子还怎么和这群人好好相处!
  昨天夜里下了场大雪,行走在宫道上仍能看见许多低等的太监,一边瑟缩的发着抖,一边用生者红肿冻疮的手拿着扫帚清扫积雪。
  见了几位阿哥,连忙躬身猫腰,小心翼翼的避到了一边跪下行礼。
  安儿侧首看了一眼,少年清隽的眉蹙了起来。
  “这天儿冷成这样,今年冬天怕是不好过了。”
  胤禛神情微动,低声道:“前几日朝上有言官上奏,若是天儿再这么冷下去,怕是京杭运河河口都会冻上,皇阿玛当时就发了火,斥责工部尸位素餐,责令五日之内拟出解决方案。”
  安儿眉头蹙的更紧了,“若是运河真的冻上了,再遇上连日大雪,这京中粮价——”
  小哥俩对视一眼,眼中都写满了担忧。
  不过这事他俩再愁也没啥用,如今他们还只是光头阿哥,最大的任务就是在上书房读书,这些事情关心是关心,可是也轮不到他们来思考对策。
  胤祐跟在两人身后听的一知半解,挠了挠头,憨憨笑了一声,也没多问。
  安儿听见弟弟笑声,回头看了他一眼,刚出来的时候没注意,仔细打量下才见胤祐两个耳朵被冻得通红,心中不禁起了些火气。
  “你那院里的人都是怎么伺候的,这大冷的天儿,带着的皮帽子连耳朵都挡不住!”
  其实他和胤祐的东西,玥滢一般都是一人备上一份,从来不会有失偏颇,让孩子觉得厚此薄彼了,如今胤禛记在她的名下,自然是三个孩子都回想着。
  是以这玥滢发明的能挡住耳朵的东北皮帽子,也是一人给备了一顶的。
  可是胤祐脑袋上戴着的却是内务府配置的寻常款式,用料虽也不差,可耳朵的位置却露了出来。
  很明显,就是胤祐屋里的人伺候的没那么仔细尽心,这两天天儿冷,他身边负责伺候的太监一早就把这帽子翻出来,今儿特意给他换上的。
  胤禛却是拍了拍安儿的肩膀,示意他别冲着弟弟发火。
  胤祐的性子他们都清楚,这孩子不是傻,相反他有一种很神奇的灵敏直觉,尤其体现在骑射方面。
  只是在生活中是真的憨厚有不善言辞,搬进阿哥所居住后,这才让周围的奴才都懈怠了。
  不过这事说也没用,安儿都为这事在胤祐院子里发了几回的火了,可是最多也就能管两个月的事儿,时间久了,胤祐那个宽厚不在意的性子,依旧还是会把奴才纵成这样。
  他们虽说是兄弟,可也不能成天看着弟弟院子里的人伺候他吃喝拉撒,这事儿还是看他自己的态度,自己不会约束好下人,他们也只能跟着干生气罢了。
  安儿也就是气这么一下,到底看着弟弟耳朵冻得都要发紫了也是心疼,这里走到永寿宫还有不近的一段路呢,就想把自己帽子摘了换给他。
  胤禛按住了弟弟的手,将自己的帽子摘了下来换给了胤祐。
  又把胤祐的帽子拿下来随手戴到了自己头上。
  “走吧,别让额娘久等。”他淡淡道。
  永寿宫。
  玥滢看着几天实在冷的很,几个孩子们又都住在阿哥所,平日里的饭食也都是从御膳房供应的,等送到他们的住处就算不冻成冰坨子也差不离。
  孩子们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尤其是自己个矫情的儿子,估计着挑嘴的毛病是随了自个儿,天天吃冰凉的饭菜,他估计每天都得有一半时间是靠着点心度日的。
  当娘的想着儿子连饭都吃不饱哪能不心疼,这才叫了几个孩子过来一起用晚膳,算是给他们改善伙食了。
  “姑姑。”
  “额娘!”
  玥滢抬头一看,就见舒儿领着自家那小疯丫头和眯着眼睛臭着脸的傻小子过来了。
  “额娘,是不是六哥一会回来啊?”
  福宁倒腾着小短腿儿一溜烟儿跑到自己额娘身边,伸出短短的小肉胳膊,亲昵又谄媚的抱着额娘的腿问道。
  这孩子虽说平日里总是淘气,喜欢和安儿这个哥哥捣蛋,但实际上这丫头最亲近的人就是安儿这个哥哥了。
  不过胤祯明显有些不耐,这傻妞乐呵的一直在他身边闹腾,搞得他午觉都没睡好。
  当然,他才不会说自己的午觉说到了快晚膳的功夫呢。
  “是呀,一会儿你四哥,六哥,七哥,还有你鄂尔泰表哥都会过来。”玥滢笑着回着女儿,一边冲着舒兰道:“一会你留下也一起用吧,都是自家人没什么好避嫌的。”
  舒兰还带着点婴儿肥的白嫩小脸儿上露出了一个浅笑,颊边顿时凹进去两个小小的梨涡。
  “嗯。”她点了点头。
  因着今儿孩子多,玥滢特意叫小厨房多备了些菜,还特意备了一个锅子,都是半大小子,能吃着呢。
  好不容易等到几个少年过来,玥滢忙叫小厨房那边开始摆膳。
  胤禛给玥滢端正恭谨的行礼请安。
  玥滢也没多说什么,这孩子这段时间心绪一直没缓过来,对于他来说旁人的安慰是起不了什么左右的,还是得靠时间来冲淡他的悲伤和内疚。
  席间几个男孩子果然吃的是狼吞虎咽,安儿和鄂尔泰就差把学过的用膳规矩全扔在脑后了。
  胤祐也吃的一脸满足,胤禛还好,毕竟他是食素的,口腹之欲还真不怎么看中。
  不过这样一桌子围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锅子,身边的弟弟妹妹们笑闹着聊着天,温馨的令他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他正发着怔,眼底下忽然多出了一块雪白柔软的帕子,和那持着帕子的柔嫩手指。
  “四表哥,你好像被锅子熏得出汗了呢。”
  胤禛又些怔忡的抬起眼,边上是锅子不断升腾出的热气,好像真的把自己的眼底熏得都有些潮热了。
  他沉默的接过那个绣着睡莲的绢帕,朦胧雾气中,只有女孩子颊边的梨涡隐约可见。
  因为天气越来冷,康熙二十七年的年关,格外的难过。
  玥滢隐约记得好像看过那本书里提到过的,在气象学史上有个小冰河时期,指的应该是明朝末年以后,也有说就是在康乾盛世这一段的,这一段时间的平均气温会低很多,大旱和大涝伴随着相继出现。
  可即便自己知道这点零零碎碎的历史常识,也并没有什么用,她依旧还是个蜗居深宫的废柴,她一个标准的文科生,既不能用数学物理学知识快速推动清朝的科技生产力进步,也不能用化学生物学知识研究出什么药品或者武器。
  就连合计搞点什么欧美洲的物种改善一下底层人民的生活,最后也是稍稍传播了一下辣椒的用法。
  像什么穿越小说里说的主角又是发现玉米又是大规模种植红薯的,清朝都已经有了啊。
  再高科技点的能提高产量的杂交水稻,呵呵,那玩意儿整个中国也没几个人懂好吧。
  说白了,她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在现代也不过仗着家里父母兄长的疼爱才过的滋润些。
  到了这大清朝,玥滢其实觉得,她虽然有来自三百多年后的见识,但真论起各方面的能力,她照这个时代的精英们差的远了。
  自己胡乱的出主意,献计策,引起别人怀疑不说,也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她也不是没幻想过自己作为穿越者,能不能改变些什么,最起码为了后世的那些人做出一点努力。
  但后来她发现,历史自有其轨迹,能改变历史的大多是一个时代的英雄,是时代里像星子般璀璨的人物,而自己,不给别人添乱就已经很好了,还是有点自知之明吧。
  一头连民国历史都背不顺溜的蒜,万一胡搞瞎搞,把几位伟人都蝴蝶了,那可真就没处哭去了。
  不过,无论怎样的艰难,生活在紫禁城里的人们,除了见到康熙越来越阴沉的脸色之外,纵使外面是人间惨剧,饿殍遍野,她们也是半点察觉不到的。
  玥滢也除了每天祈祷老天不要继续这样把北京城冻得像个大冰箱,外面能少死一些人之外,也没有其他能做的。
  康熙二十八年的新年,因持续不断的寒冷天气和大雪,整个北京城上空都笼罩着淡淡的阴霾。
  乾清宫。
  “皇上,这几个月来,后宫诸位嫔妃都自愿削减了用度,好为朝廷俭省开支。”
  钮祜禄氏穿着一身素净豆绿色旗装,头上只插了几朵绒花,看上去还真是比以往的打扮清减朴素了不少。
  她站在康熙的御案前,笑的端庄。
  康熙捏了捏眼角,有些疲惫的道:“贵妃做的不错,如今京城受暴雪影响严重,后宫理应做出表率来。”
  如今后宫中的宫务基本都是由钮祜禄氏在操持,因此这裁减后宫用度一事就是由她提出来的,现在也全权由她负责。
  钮祜禄氏微微福了福身,脸上染了淡淡的愁绪:“皇上谬赞了,臣妾也是记起年少时,姐姐曾提过刚打三藩之战时,朝廷国库空虚,大军粮饷艰难,也是后宫妃嫔们裁减了自己七成的用度,以示与军中战士同甘苦的决心。”
  “姐姐才是真的贤惠识大体之人,前几日还出现在臣妾的梦中,只可惜——”
  她说到这轻叹了一声,眼睛仿佛有些湿润了,用手中丝帕轻按着自己的眼角。
  康熙也沉默了,好似被她的话勾起了往事。
  半晌,他低沉的声音响起。
  “下个月,就是宛容的忌辰了吧。”
  钮祜禄氏垂下眼睫,掩盖了她眼中的情绪。


第114章 入耳
  康熙二十八年; 二月。
  随着数九寒冬的过去,京城气温渐渐回暖,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时节。
  只是朝中上下气氛依旧凝重; 天气回暖; 河流开化; 大家都在担心接下来极有可能发生的凌汛。
  为此; 康熙下令河道总督靳辅严加监管黄河汛情的同时; 也任命了通政使司副使鄂拜为钦差; 负责巡查各府河工建设情况。
  这一下,朝中但凡是有眼色的人也都能看出来了; 皇上这是在给淳贵妃的身份加码呢。
  任命鄂拜为巡查河道的钦差,怕是这一趟回来,鄂拜又要高升了; 很快有望内阁。
  不过即便众人都心知肚明; 也没人会傻到讲出来得罪皇帝。
  如今后宫中淳贵妃正受宠; 谁会轻易得罪,更不用说鄂拜的能力确实有目共睹,谁也挑不出个不字来。
  乾清宫。
  酉时刚过,康熙晃了晃有些僵硬的脖颈,缓解一下肩颈的酸痛。
  梁九功连忙上前递了盏茶,又上手给康熙按着肩膀。
  “皇上; 这个时辰了; 要摆驾永寿宫么?”
  康熙点了点头; 随口问道:“今儿什么日子了?”
  “回皇上; 今儿二月二十六了。”
  康熙沉默了一瞬,才道:“真没记错的话,今日是孝昭皇后的忌辰吧。”
  梁九功轻声应了句是。
  康熙神色有些怅然,“和你淳主子说一声,朕今儿就不过去了,让她也早点歇着。”
  梁九功躬身应了,遣了小太监去传信。
  ·
  酉时已过,天色是漆黑一片,只能隐约见到一片黑幕中挂着的点点星辰。
  康熙也没乘轿辇,就这样慢慢行在狭长幽暗的宫道上。
  距离孝昭皇后去世已经十一年了。
  距离元后赫舍里氏去世也有十五年了。
  这些年来,自己身边亲近的人不断的离自己而去。
  从皇阿玛,皇额娘,到自己最初的几个孩子,接连两任的皇后,再到皇祖母,就连表妹,去年也离开了自己。
  他有时候也会很迷茫,自己难道真的是天煞孤星,刑克六亲的命格?
  还是注定作为帝王,拥有了天下,就要称孤道寡,品尝这孤独的滋味。
  他不知道,可能也没人能给他答案。
  坤宁宫,局离乾清宫很近,康熙并没走多远便到了。
  自从孝昭皇后去世之后,坤宁宫就空置了下来,改作了后宫祭祀用的地方,再没有住过什么人。
  因此,虽然日常的洒扫还有有内务府宫人负责的,可到底是没有主子住着,少了些生气,显得寂寥了些。
  这会时候有些晚了,坤宁宫中静悄悄的,因为不住主子,也不会留下值守的奴才。
  梁九功提着灯笼,上前宫门推开,康熙略打量了下,没说什么,走了进去。
  刚走到殿外,康熙就瞧见了里面影影绰绰的灯光和人影,还有些听不大清的碎语声。
  他挑了挑眉,比了个手势示意自己身后跟着的宫人都别出声,接着放轻脚步,挪到了旁边的窗户下。
  坤宁宫的窗户多年未经修缮保养,已经有些老久了,康熙随意挑开一条缝,往里望了望。
  里面的人他熟悉的很,正是已故去的孝昭皇后的妹妹,如今的贵妃,小钮祜禄氏。
  此时的小钮祜禄氏正跪在一个蒲团上,前面高大的香案台摆了许多上了皇室玉牒后宫女人们的灵位。
  康熙并不感到意外,在这个日子里,来给她的亲姐姐拜祭一下也正常。
  他刚准备离开,从殿门进去,忽的听里面传来一阵谈话声。
  “纤云,你跟了姐姐那么多年,最是了解她的,你说姐姐当年为什么非要我听淳贵妃的话呢?”
  钮祜禄氏略带着疑惑的声音响起,话中提到的人却让康熙停下来脚步,凝神细听。
  “娘娘您不知道,当年皇后娘娘也是举步维艰,她身子不好,又担心娘娘你年岁小,在家中又是娇养的单纯,当时宫里形势复杂,娘娘不得已才选了淳贵妃做帮手的。”
  一个女声响起,想来就是那叫纤云的宫人。
  康熙略回想了一下,对这个名字好像还有些印象,应该是当年孝昭身边的大宫女。
  钮祜禄氏略有些不满的声音响起:“可她如今霸着皇上,后宫里其他的女人,包括我在内三两月都见不到一面,姐姐当年是怎么想的,怎的就选中了她。”
  那声音里还颇带几分小女儿家的幽怨。
  康熙皱了皱眉,不过倒也没觉得钮祜禄氏这话有什么不妥,说的都是事实。
  这两年后宫这一类的怨言颇多,不过他倒也都能理解,即便是偶尔听到了也不会说什么。
  “皇后娘娘当年瞧着她容貌过人,又聪明伶俐,就想着让她伺候着,特意安排了她在皇上来的时候值夜,谁知道,她倒是不愿意,还找了机会离了坤宁宫。”
  “啊?”小钮祜禄氏的声音里充满了惊讶,急忙问道:“怎么会?那她怎么又——”
  “唉,奴才一开始也是不明白,后来才从皇后娘娘那知晓,这一招啊,叫欲擒故纵。”
  殿外的康熙,神色微动,渐渐便得阴沉,边上站着的梁九功吓得脸色煞白,恨不得此时把自己的耳朵都捂上,或者干脆埋到地里去。
  这,这皇上不会杀了自己灭口吧?
  “欲擒故纵?”
  “恩,那淳贵妃厉害的紧,在玩弄男人心思上面可谓钻研极深,后来她又回来之后,皇上对她才上了心,可每次来寻她,她都故意找着机会不见,与皇后娘娘说是要吊着皇上的胃口呢,这样才能让皇上记得她。”
  “啊,那,那这不是欺君之罪么?唉,姐姐也是糊涂!”小钮祜禄氏的声音里有了几分愤怒和失望。
  “奴才当年也劝过娘娘,这女子心机如此深沉,怎么能被她牵着鼻子走?可那时娘娘一是为了给主子您留个帮手,也是被那女人唬住了,说什么也要扶她一把,这才有了如今,主子日后也要多加堤防她才是。”
  一阵衣料的摩擦声响起,小钮祜禄氏站起身来,声音有些激愤:“姐姐怎么能这么做,皇上是被她骗了,那女人使这种狐媚手段,使得皇上不顾及六宫妃嫔,前朝议论,也要独宠她一人,她,她——”
  她声音高亢,说着说着,竟带上了哽咽的哭腔。
  “她这样的女人,凭什么得到皇上的爱重,我要去告诉皇上。”
  那宫女声音有些慌乱,连忙道:“主子,这事可不能传出去啊,尤其是不能让皇上知道,这可是会有损皇后娘娘清誉的,皇后娘娘已故多年,怎能因为这样的事情被人指责耻笑啊,主子,要三思啊。”
  “可是——”钮祜禄氏仿佛已经气的失声,最后还是沉默下来。
  康熙站在廊下窗边没有动,梁九功强忍着胆颤偷瞄了一眼皇上的神情。
  却发现,皇上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般,勃然大怒,而是淡淡的,很平静。
  梁九功心中一颤,这不会是怒极了强忍着吧,这是要憋着道永寿宫一气儿把火泄出去?
  梁九功本以为康熙听了这话,会怒极,转身离去,前去永寿宫质问淳贵妃,却发现康熙脚步一转,往殿门方向去了。
  “吱呀”一声,有些老久的殿门被推开,里面的人听到门响也吓了一跳。
  钮祜禄氏脸上还带着泪痕,残留几分义愤之色,旁边跪着一个三十上下的女子,面容还算端丽,此时见康熙进来脸上惊诧之色一闪而过。
  “皇,皇上?”
  那跪着的女子正是曾在孝昭皇后身边侍奉的大宫女纤云,她惊讶的叫了一声,然后连忙将头伏在地上请安。
  钮祜禄氏也有些惊讶,连忙给康熙福身请安。
  “皇上怎么来了?”
  主要到康熙正盯着她的脸上看,她神色有些不自然的用帕子拭了拭脸上的泪水。
  康熙神色有些玩味的看着她,语气淡淡的:“贵妃前段时间不是总跟朕提起,说是梦见孝昭皇后了么,今日是她的忌辰,朕就想着来看看。”
  说着,他语调微微一转道:“没想到贵妃也在啊?”
  “啊,是啊,臣妾也是想着,今日是姐姐的忌辰,才特意来祭奠的。”
  她神色越发不自在,感觉到康熙的态度与她之前设想的好像并不一样,心中也有些慌乱。
  “嗯,你身边带着的这个宫女之前倒是没见过。”
  钮祜禄氏连忙指着纤云道:“皇上不记得了么,这是之前伺候姐姐多年的贴身大宫女纤云,皇上之前应该是见过的。”
  “她之前被指派到内务府做些苦累的活计,臣妾想念着她伺候姐姐多年,忠心耿耿,尽心尽力,这才把她调来身边,也不枉她和姐姐一场主仆情谊。”
  纤云依旧跪在地上,康熙刚刚没有叫她起来,她也不敢自己起身。
  只是听到康熙的问话,这与她们之前所设想的天差地别的态度,她的心里隐约感到一丝不妙。
  之前她在与钮祜禄氏商议时,所设想的是,皇上听到她们二人的对话,不是直接冲进来质问她们,就应该是头也不回的到永寿宫去质问淳贵妃,怎么也不该是这样云淡风轻,不阴不阳的态度。
  很快,她的预感得到了验证。


第115章 障目
  康熙看着眼前的主仆二人; 贵妃钮祜禄氏还是一脸强作出来的笑意,可眼底的那一丝惊慌却无法逃过他的眼睛。
  跪在地上的那个宫女; 更好似是已经察觉出不对; 脸色都变得僵硬起来; 手脚也微微颤抖着。
  他略显锋芒的眉峰微挑,语气平静中带着一丝疑惑。
  “你是说她是孝昭身边的大宫女,可朕怎么记得那个叫纤云的宫女当初在孝昭过世之时就被内务府发去了皇陵; 这么多年了,哪里还能回京?”
  钮祜禄氏听得这话愣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