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谋-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堰转过头,径直往阜头行去。
第四百一十五章 站队很重要
魏堰没做片刻停留,当晚便离开山南。
汪二郎得知这一消息,忙召来汪三郎,道:“六郎果然妙算,那老家伙已经走了。”
汪三郎微笑,道:“朱江两人不合已久,如今朱二郎掌权,他定会借机刁难,江远并非善茬,他绝不会坐以待毙。”
他道:“我们且安坐,静等时候就是。”
汪二郎呵笑。
余光瞄见院门口有人行来,他收了笑意,正色看向门口。
汪大郎信步走到厅堂边,见屋里两人皆看自己,便笑道:“怎滴我一来,你们就不说话了?”
他迈步进来,佯作未见两人的拒绝,道:“我听说魏堰离开山南了,不知这事可是真的?”
汪二郎很清楚自己这个兄长,没有确定的事,他一般都不会言之于口。
这么问,便是确定了魏堰已走,且还知晓与自己有关。
他低低嗯了声,从案几后面转出,拱手见礼之后,方才道:“不错,唐皇下了诏令,让他回剑南。”
汪大郎呵呵一笑,转眼看汪三郎,道:“是六郎的功劳?”
“大兄果然慧眼,”汪二郎皮笑肉不笑的道。
感觉到弟弟的警惕,汪大郎呵笑了声,道:“不必紧张,我只是随便问问。”
他赞许的看向汪三郎。
汪二郎微微撇嘴。
当他没看到吗,那对眼睛都冒绿光了,他要是信了这话,那才是傻了。
汪三郎垂下眼帘,佯作什么也没看到。
汪大郎收回视线,道:“我来是想与你商量一下以后的事。”
“大兄的意思是,”说到正事,汪二郎略收了些自己的小心思。
汪大郎道:“山南那边就只朱江二人,他们远道而来,与此地知之甚少。我以为,可趁现在,将其一举击溃。”
“大兄所言极是,”汪二郎道:“只是大兄与我说何意?”
汪大郎笑道:“早前你立了大功,按说此番应该乘胜追击。只是你兵马已有折损,为兄怎好袖手看着。”
他道:“这次便由我这边打前锋,难啃的我来,小弟你见机支援,如何?”
汪二郎略微扫了眼汪三郎,见他依旧垂着眼,便点头,道:“行啊,既然大兄你都开口了,那这头功就给你。”
“那就这么说定了,”汪大郎呵笑,道:“事不宜迟,我这就回去安排。”
汪二郎朝他拱手。
待到汪大郎走远,他道:“六郎,这一战他不会把那边都拿下吧?”
如果是,那就等于是把唾手可得的功劳让了出去,汪家的家主之位,不用说,定是汪大了。
“不会,”汪三郎直到这时才抬起头,道:“而今朱江两路兵马都在较着劲,正是士气最为高涨之时,”他道:“大郎君既然请缨,便由得他好了。”
“如此就好,”汪二郎弯起眼睛。
汪三郎微扯嘴角,拱手出去。
当晚,汪大郎带着麾下大半兵马悄悄出营。
汪二郎得了消息,便换来汪三郎,道:“许你五千人,前去接应。战况未定,我许你便宜行事。”
汪三郎拿了印信,带着人马沿着一早研究出来的路线往河道缓行。
待到来到一处山势略显繁复,枝丫茂密的地域,汪三郎命令停船。
妥善掩藏之后,他命两千兵士带着一早备好的旗杆绳索等物,攀爬上去。
以三步一枝旗的密度,将山脊插满。
而后又以绳索固定,确定一人发力,便可以使得一大片旗帜摇晃。
而后百余人留下,其他人随同主力隐藏与河道两边的平缓地段。
借助繁茂的枝丫与凹凸起伏的礁石,以及暗沉的夜色,将身形遮掩起来。
远处,隐约传来一阵高似一阵的鼓声和厮杀声。
紧跟汪三郎的两都尉小声道:“六郎君,大郎君那边不去接应一下吗?”
汪三郎隐在一块巨大礁石之后,盯着远处隐约的火光,道:“现在去?”
“去抢他风头?”
这话一出,两都尉顿时不吭气了。
汪三郎往下缩了缩,道:“我与两位也算老相识的,便多嘴说上一句。”
他道:“两位郎君以后早早晚晚都会有一争,两位还是脑子放放清楚,有些事情,可要想明白了再做。”
夜色昏沉,月光不明。
两都尉对望,却只看到朦胧的影子。
汪三郎长吐口气,寻了个舒服的姿势,重又往火光之处看去。
片刻,他道:“注意了,来了。”
两都尉急忙严阵以待,并命令其后的兵士们准备。
远处人影晃动,并快速的靠近。
汪三郎轻轻挪动身体,让自己恢复成最佳备战状态。
两都尉见状也都握紧了手里的佩刀。
人影还在接近,很快的,隐与浅滩的众人便能听到甲胄激烈摩擦以及兵器撞击发出的刺耳声响。
汪三郎紧盯着人群,缓缓举起手,两都尉忙向后示意。
人群已踏上浅滩边缘,两都尉看汪三郎。
“别急,”汪三郎小声道。
两人只得按捺住想要跳起来的念头,眼看着兵士朝他们跑来。
汪三郎一直盯着距离越来越近的人群。
直到确定汪大郎便在簇拥着的人群之中,才轻挥了下手。
都尉急忙向后示意,传令官传令。
几乎瞬间,震耳的呼喝响彻这一片山野。
回声悠悠,从四面八方袭来,一时让人分辨不出到底有多少人。
其后紧追不放的江远急忙勒住缰绳,并喝令同袍停下。
正被部下狼狈逃窜的汪大郎精神一振,他转过头张望。
火把如星火一一亮起,将汪家军的大旗照得分明。
山风鼓动,旗杆飞扬,随着呼喝,与山石树枝间摇曳。
汪大郎哈哈大笑,命亲兵停步,道:“援军已至,我等这就杀将回去。”
正准备前来汇合的两都尉一个踉跄,险些栽倒。
汪三郎轻扯嘴角,未免汪大郎犯蠢,急忙来到跟前。
汪大郎赞许的看他,道:“你来的正好,我等已将副帅诱来,此时时机正好将其一举拿下。“
汪三郎微抿了下嘴角,方道:“禀大郎君,此番我只带了几千兵丁,只怕力有不逮。”
第四百一十六章 定亲,退亲
汪大郎瞪大了眼,不可思议的道:“二郎就给你这么点人?”
汪三郎点头。
汪大郎用力咬紧牙。
他转头,其后稀稀落落的兵士皆是丢盔弃甲模样。
汪大郎放眼望去,此一战,他少说折损了千余兵士,还不算已经挂了彩的。
旁边,亲兵轻扯了下他,以眼神示意。
汪大郎面颊激烈抽搐了下,方才咧嘴,道:“既如此,那便回吧。”
这话一出,他肩膀不可抑制的往下垂了垂。
此战大败,他兵力折损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早前二弟大获全胜。
他却如此。
家主之位不能缺失太久,若是近期族里长辈考量此是,定会将这事考虑其中。
汪三郎领命,道:“大郎君先行,我等殿后。”
汪大郎微微点头,脚步沉沉的随着亲兵走了。
汪三郎微笑,命其中一都尉护送汪大郎去一早藏好的船上。
他带着兵士一步一步,缓缓向后退,同时示意传令官,悄悄传信山壁上的兵士退回。
江远勒着缰绳,注意力一直都在汪三郎身上。
曾经类似的浅滩上,两人亦是如此相对。
汪三郎如阎罗,挥舞着佩刀,肆意收割着他的袍泽。
那场景江远一辈子都忘不了。
汪家军退到浅滩中央,大船已滑入河道,一艘向汪家大营驶去,一艘来到汪三郎等人之后。
汪三郎头也不回的道:“你带着人上去。”
“六郎君,”都尉迟疑的望了眼天空,
此时,天际已微微泛白,再过两三刻钟便会大亮,到时山壁上的障眼法便会露馅。
汪三郎笑得从容,声音微冷:“赶紧的,再晚大家都交代在这儿。”
都尉嘴唇抖了抖,拱手领命,带着河滩上的兵士上船。
江远眯着眼看着,心里有些怀疑这不过是汪三郎的故作玄虚。
他试探的往前走了几步。
汪三郎缓缓的抽佩刀,眼睛望向高处。
秋风吹过,旗杆飒飒作响。
江远立刻警觉。
他瞄了眼上方,压住部下的蠢蠢欲动。
汪三郎鄙薄一笑,从容优雅的把佩刀放回刀鞘。
江远面色微变,到底不敢轻举妄动。
兵士们陆续的登上大船,随着水波向后缓移。
汪三郎也缓步的向后退。
待到足够大船可以快速行船的水深,他忽的一笑,纵身纵身跃入水中。
大船也在此时加速,都尉疾奔到船尾,大喝道:“六郎君,绳子,抓住绳子。”
听得这话,江远立刻明了,他上当了。
他望了眼山壁,道:“去看看。”
其后立刻有一十人小队出列,沿着山壁缓缓爬了上去。
片刻,其上传来回音。
只有绑起来的大旗,并没有人在此。
江远恨恼的遥望走远的大船。
此时,汪三郎已经被都尉等人合力捞了上来。
他一身湿漉漉仍不忘朝江远挥手。
江远用力捶了下大腿,喝道:“回营。”
骑兵们沉默的随着他往大营方向去。
大船上,都尉拿了大布巾过来。
汪三郎抓过来,随意的擦着发丝,道:“清点人数。”
都尉挺直腰杆,行了个标准的军礼。
汪三郎看他一眼,弯眼笑了笑。
都尉一直保持这个姿势,待到他行远,方恢复平时模样。
大船一路以最快速度航行,在天色大明之时便赶回营地。
汪三郎已然打理好自己。
下了船,他直奔汪二郎落脚之地。
还没进去,便听到里面两兄弟正在激烈争执。
汪三郎顿了下,往远处走了段距离。
约莫半柱香时间,汪大郎气冲冲的从里面冲出。
汪三郎这才提步进去。
汪二郎正在灌浆,见他过来便搁下大碗,深呼吸两次,才缓了脸色道:“我已听来报,此行一兵未损。”
他露出一点笑意,道:“你居功至伟。”
汪三郎拱手,道:“二郎君盛赞了。”
“那里山势陡峭,若不是两都尉麾下兵士行动迅速,只怕还不能那般快的布置妥当,更不会退的那般从容。”
他道:“我以为,两位都尉才是有功之臣。”
“好了,”汪二郎笑着摆手,道:“你们都有功劳。”
他道:“他们两个好说,赏些财帛便是,倒是你,”他顿了下,道:“咱们都是兄弟,那玩意儿给你就生分了。”
他沉吟了下,道:“你二嫂娘家有个族妹,去年才刚及笄,人我见过,才学样貌心性皆是上上之选。”
“不如我居中,做个媒,如何?”
汪三郎眉头微动,道:“阿耶在世时,曾与我定过一门亲事”
“哎,”汪二郎摆手,道:“这个你不许担心。”
他道:“我会帮你处置妥当。”
汪三郎默了下,道:“不,此事还是我来。”
他抬眼,见汪二郎微微皱眉,便笑道:“她家与我家也算有些交情,若是退亲,女方来,总能少些伤害。”
汪二郎呵了声,道:“没想到啊,你还是个多情种子。”
汪三郎苦笑了下,道:“二兄,你就莫要取笑我了。”
汪二郎笑了笑。
既然已经事遂,就没必要纠结细处。
他道:“我这就给你二嫂去信,把这事定下。”
汪三郎笑着拱手,道:“有劳二兄了。”
他信步出了门,步履悠然的出了大营。
待到确定旁人看不见时,他忽的速度加快。
到最后几乎是阔步跑了起来。
就这般一直来到阜头,远处船工正在休整大船。
汪三郎不想被人看到自己,便转去阜头下面的大石后。
呆呆坐了许久,他从怀里摸出一块小巧的玉珏。
玉珏不大,只有大拇指大小,边缘却十分光滑,显然被人时常摩挲。
汪三郎轻轻摩挲着,良久他轻轻叹了口气。
如今家仇未报,他又有什么资格谈其他。
他缓慢的站了起来。
既然汪二郎已经动了心思,就一定会留意巧娘一家,必须要在他腾出工夫之前,将他们转移才行。
汪三郎遥望了眼北方,转身回了营地。
而此时,被汪三郎期盼的梁二正接见车二。
听得他转述梁大所说,梁二咧嘴一笑,道:“多累大兄费心,不过现下还用不着。”
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来攻,如何?
车二目光微闪,道:“司马可是已想好应对之策了?”
梁二呵呵的笑。
办法自然是有,但是想的人嘛……
他不想说。
葛先生捋着胡子,望车二。
复又看傻乎乎,全无所觉的梁二。
微微摇头。
有些话不是他一个外人能说的,尤其梁大还是打着关心弟弟的名头。
梁二打发了车二,转头见葛先生看他,便道:“先生可是有事?”
葛先生沉吟片刻,道:“将军的提议,司马有何打算?”
听得他称呼如此正式,梁二也跟着严肃起来。
“大兄镇守帝都,责任重大,若被人扣上擅离职守罪名,可不是小事。”
“汪家那边娘子已经安排妥当,不过是走走过场的小事,就不劳烦大兄了。”
葛先生捋了捋胡子,道:“韩川应该已经快到邠州,待到与汪三郎接上头,便可以进行接下来的事了。”
梁二点头,道:“不能便宜朱家那小子。”
他道:“今年蜀地收成不错,正好可以多要点粮。”
葛先生笑着点头,道:“司马心里有成算便好。”
他起身,拱手告退。
才走出大帐,他忽觉背后有异,便转过头向大帐周围扫去。
两侧皆有兵士候立,附近不时又兵士巡逻而过。
葛先生站了两息左右,亦没有发觉哪里不对。
他微微摇头,暗道自己太过疑神疑鬼。
其后,隐在大帐背后,以一片同色帐布遮着身体的车二屏吸盯着葛先生背影。
直到他迈步走远,方才轻轻的吐出憋在胸口的气。
巡逻的兵士巡视一圈,重又转了过来。
车二缓缓的收好帐布,趁着夜色,混入队末,悄悄回到自己营帐。
第二天一大早,他前来请辞。
梁二诧异,道:“这么快?”
车二拱手,道:“帝都毗邻邠宁和山南,将军日夜枕戈,很怕稍有不慎,帝都有失,某虽不才,也想尽自己所能助将军一臂之力。”
梁二点头,道:“如此我让人帮你备船。”
他扬声叫来兵士,喝令准备补给和船只。
车二道谢,躬身退出。
葛先生正好从外面进来,见车二出去,便问了一嘴,得知这就走,他转头看了眼,也没太放在心上。
他将才收到的字条递过去,道:“韩川来的。”
梁二看完,呵了声道:“这汪二倒是会拉拢人。”
葛先生道:“汪三郎意思送去江陵,我以为此法不妥。”
“夫人与梁家的关系,天下皆知,若汪二郎查出巧娘所在,定会对汪三郎起疑,与以后不利。”
“那先生以为呢?”
梁二抬眼。
葛先生捋着胡子,道:“去通州。”
“去那儿,”梁二拧眉。
葛先生点头,道:“管大如今已任长史,通州郡守等闲不理事,城中杂事皆由管大掌管。”
“以他现在的职权,完全可以安置巧娘一家。”
“且咱们与管家联系不多,便是汪二郎探知巧娘一家所在,也会以为是其家中故交,不会牵连到汪三郎。”
梁二想了想,点头道:“我这就去信。”
他急忙写了纸条。
葛先生拿过,看了遍,便塞入竹筒,蜡封之后拿去外面。
梁二也整了整甲胄,前往校场。
若事情顺利,想来不日便会开拔,该有的训练还是要加紧才行。
一晃几天,韩川传来回信,已将人带往通州,汪家也在准备反击,大抵便在近期就会发起下一次战事。
梁二对兵将的要求也益发的严格。
凤翔与帝都和山南的交界,汪家几位叔伯与汪大郎和汪二郎聚与一处。
汪大郎早前失利,此次便主张再行发动攻势,将早前的颓势扳回来。
汪二郎则迟疑了下,道:“前次驿站,咱们士气大损,不如积蓄些时间,待到将士们信心大增之时,再行进攻也不迟。”
再晚,再晚就入冬了,到时天寒地冻,他们就只能撤兵。
而他那一场败仗起码要延续到来年开春才有可能洗刷。
从此时,到开春,期间变数太多,谁又知晓会不会便在这时选出家主?
汪大郎心里登时泛起一股气。
他很清楚,老二这般提议,无非是瞧着他势弱,想要趁机拖延,进而拿下家主之位。
他是绝不会由得他得逞的。
他定了定神,道:“稳扎稳打确实稳妥,但就是太稳,有些机会可就要丧失了。”
他道:“我听闻,因着早前之时,江远已有些服软,想来再过些时候,朱二郎便会将此人收服。”
“再加上山南境本来的兵丁,那就是几万大军,”他环顾屋里的叔伯,道:“我与他们真刀真枪的拼杀过,对他们也算有所了解。”
他略带些夸大的道:“剑南朱家的兵士擅短距冲锋,且他们弓法极好,几乎箭不虚发,山南本地的则更擅长合围,虽速度不快,但耐久,还有江远的骁骑卫,若是平地,驰骋起来,我们的兵士根本不是对手。”
他道:“我们唯有抓住当下,才有机会拿下山南。”
“不然这趟我们岂不是白来了?”
叔伯们顿时小声议论起来。
汪大郎瞧见大家意动,这才看向汪二郎。
不想汪二郎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还朝他笑了笑。
汪大郎微皱了下眉头,快速的转开眼。
半晌,叔伯们商议出决断,认为汪大郎所言极是,皆同意出兵。
只是由谁率领,叔伯们出现了分歧。
亲近汪大郎的认为,这事是汪大郎主张,自然由他领兵。
但靠向汪二郎的则觉得,早前那一战汪大郎根本不敌,且他自己也说了,那边如何如何的厉害,不如换让山南那边吃了大亏的二郎来。
两方争执不休,汪二郎笑着看向另外两位保持中立的叔叔,拱手道:“小子有个提议,还请叔伯们帮忙参详。”
众人转眼望来。
汪二郎道:“此番便是我等今冬最后一战,若成山南便收入囊中,若不成,便只有退回邠州,再行谋划。”
“所以我想,这一次就由我和大兄一同完成。”
他道:“我打前锋,大兄从旁策应,叔伯们殿后如何?”
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有算计
汪家的叔伯们对望,片刻皆点头称好。
若此战成了,大家都有功劳。
只要汪家还在,这功绩便择被子孙。
叔伯们虽然各有亲近,但最疼的还是自己亲生的。
提议很快便敲定下来。
速度之快,让汪大郎连反驳的余地都没有。
接着便是定策。
对此,汪二郎十分虚心,征询了各位叔伯之后,他道:“大兄有何想法?”
汪大郎心里冷哼,面上一片忧色。
“从这里往朱家大营,除开水路,便是一片坦途,我以为我等还需与其保持一点距离,如此才能弱化朱家兵士的优势。”
“大兄所言极是,”汪二郎点头,道:“小弟记下了。”
汪大郎微微的笑,余光瞄见众多叔伯都看过来,便道:“为兄会兵分两路与侧翼,与你呼应,你且放心向前就是。”
汪二郎微笑。
好处他的,辛苦别人扛的本事,大兄从来都是信手拈来。
商议完毕,众人陆续散了。
汪二郎这才把目光投向一直安静的立在角落里的汪三郎。
汪三郎上前,道:“二兄可否准与我一千兵马,前往敌营?”
汪二郎将印信递给他,道:“给你三天,三天后我便会发动进攻。”
汪三郎将印信接过,道:“定不辱命。”
他阔步出了门去。
汪二郎微微抿起嘴角,低头看面前的沙盘。
渐渐的,他勾起嘴角,低低的呵笑起来。
他真是万分期待大兄知晓朱家大营被毁,而他不过佯攻之后的表情,想来一定精彩万分吧。
汪二郎有些着迷这种感觉。
两兄弟暗斗的时间已不算短了,大家各有输赢,也算平分秋色。
此次叔伯们都在,只要六郎得手,叔伯们便会看清两人的优劣。
待到真要选择个领头人之时,他那个嫡长子的身份也未必能让他多得多少优势。
而在另一个帐篷里,汪大郎则与亲兵确认,“汪六当真带着兵走了?”
亲兵点头,道:“不过,就一千人。”
汪大郎轻扣案几,道:“这么点人,能干什么?”
亲兵沉默。
汪六郎为人十分警觉,跟上去的人一个眨眼,就把船跟丢了。
但为了让汪大郎满意,他开始琢磨所有可能。
朱家大营如今几万人,一千来人过去,就跟蝼蚁撼树一般。
除开这个,想想他离开的方向,那另外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