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谋-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帅说着话已提步往前。
  壮得像头老虎一样的儿子重伤在榻,即便知道他无碍,可不亲眼见见,还是不能放心。
  其后,方军需也正赶到。
  梁帅便招他近前,问明此番带来的粮食,又合计这两日收到的飞鸽传书,不由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侧头吩咐几个亲近的将士将大军安置了,再准备些人押运粮食,而后便来到官驿。
  守在门边的骑兵见到梁帅忙单膝跪地见礼。
  梁帅摆手,道:“你们参军呢?”
  “在里面,”骑兵起身,在前引路,将梁帅引到梁二屋门旁。
  屋里梁二正与柳福儿对峙。
  为了能把柳福儿留住,梁二一味装傻充愣,就是不正面回应。
  柳福儿的脾气本就不是什么柔顺的,一来二去便再度上演全武行。
  负责引路的骑兵听到梁二喊疼的叫声,尴尬看梁帅。
  梁帅忍着突突上涌的火气,挥退骑兵以及自己的亲卫,才轻咳一声。
  听到父亲声音,梁二精神一振,忙做出肃穆状,小声道:“我阿耶来了。”
  柳福儿吓了一跳,忙敛襟垂眸,立于一旁。
  梁帅静等两息,确定屋里差不多恢复原样,才推门进去。
  简洁的屋舍一目了然。
  儿子趴在靠里的榻上,身上搭着一床被子,除开耳朵红如茱萸,其他倒也正常。
  一旁身形单薄的小郎束手而立,眉眼清秀,若不是亲耳听到一些不雅的声音,瞧着倒是温文尔雅的。
  梁帅从上到下,仔细端量柳福儿两三遍,再看儿子虽一脸惊喜,却还以余光时刻关注柳福儿的样子,浓浓的剑眉打成个死结。
  怎么一阵时候不见,儿子竟染上这等癖好了。
  他低咳一声,冷睨柳福儿。
  柳福儿很识趣,立刻拱手告退。
  “大郎你等一下,”梁二赶忙拦住,道:“阿耶……”
  “什么?”梁帅冷声一喝。
  堪比金铁交击的声音震得屋内所有人耳朵一鸣。
  梁二知道,阿耶这是气急了。
  他缩了缩脖子,还是勇敢道:“阿耶,我有事要禀。”


第九十八章 婚约还是认的

  梁帅嘴唇紧抿着,冷冷看梁二,满身的风雨欲来。
  梁二道:“这是柳世伯的独女,柳娘子,”他顿了下,见梁帅依然拧着眉头,便提示道:“就是我那位未婚妻室。”
  梁帅恍然,转眸重新端量柳福儿。
  不说还真不觉得,此时再看,眉眼五官还真与柳伯山有几分相似。
  且若是娘子,适才的违和也就顺了。
  梁帅表情瞬时放柔,温声道:“适才是世伯失礼,世侄女莫要见怪。”
  柳福儿淡淡一笑,有些别扭的行了个屈膝礼,道:“是我唐突,冒昧过来边关,还望世伯见谅。”
  梁帅笑了笑,道:“世侄女与二郎同来,可是伯山有事相托?”
  梁帅是知道柳伯山因得罪帝都某人进而被贬黜的消息,只是他这边战事频发,实在没能来得及顾及。
  柳福儿表情黯淡,声音细缓,“家父已在回乡的途中,不幸病逝了。”
  “怎会如此,”梁帅叹道:“没想到帝都一别,竟成永诀。”
  柳福儿见梁帅一脸感伤,心里有些怪异。
  她并没有原主与父亲相处的记忆,与柳父没有半点印象,未免梁帅问东问西,她微一曲礼,道:“世伯与二郎君多日未见,定有许多话要说,我就不打扰了。”
  她往外走去。
  “大郎,”梁二要拦。
  梁帅转眸,以目光止住。
  目送柳福儿出了门,梁二才微恼的道:“阿耶,你为何这样?”
  梁帅寻了靠近床边的坐榻坐下,道:“到底怎么回事,你先与我说清楚。”
  梁二拉着脸,把与柳福儿相遇相识的经过说了遍,尤其着重为救自己,柳福儿不计较名分,行冲喜一事,又道:“阿耶,我要娶她。”
  梁帅斜眼,道:“你与她本就定亲,你不娶她,还想娶谁?”
  梁二大喜。
  “只是,”梁帅话锋一转,道:“如今你柳世伯已逝,我又不曾见过柳娘子,她手里又没有确凿凭证,我如何断定她便是你柳世伯亲女?”
  “那阿娘呢,她可曾见过?”
  梁帅摇头,“这事是我与你柳世伯定下的,后来我领命下汴州,许多事便耽搁了。”
  “那怎么办?”
  梁二急得脸都变了色。
  梁帅见他乱了方寸,便道:“你怕什么,真的假不了,柳家虽然败了,可柳家的家仆总不会消失,我会派人去寻,若是证实她就是柳家娘子,我会传讯给你阿娘,让她帮忙操持就是。”
  梁二松了口气。
  也对,他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若阿娘帮着办,肯定不会委屈大郎。
  他呵笑的看梁帅。
  梁帅摇头。
  家里的混小子终于开窍了,可是为什么他还有点心酸呢。
  “行了,你好生养伤,等好些就去檀州。”
  他起身道:“别忘了温柔乡,英雄冢。”
  “是,阿耶,”梁二回得响亮无比。
  梁帅走了两步,又道:“对了,司空侍郎传信与我,司空家要举族迁去汴州,我已经让你大兄去做了,过些时候,司空家还会送来两船粮食,你若赶上,就一并带去。”
  梁二眉头微凛,道:“契丹人又不安分了?”
  “他们什么时候安分过?”
  梁帅道:“我接到消息,耶律阿保机正在联合各部,有意在入冬之前南下劫掠,以备过冬。”
  “他想得美,”梁二咬牙切齿。
  梁帅道:“我还怀疑,早前突厥突袭朔县,便是与契丹联盟。若如此,这回契丹人可是所图非小。”
  梁二皱起眉头。
  檀州武州乃是通往中原内地的要地关卡,一旦突破,能骑善射的契丹便可一路直下,后果可就不堪设想。
  “阿耶,我这就去檀州。”
  他撑着身体,要起来,不慎拉动伤口,不由呲牙。
  “不急,我会暂时在檀州坐镇,”梁帅按住他道:“且我已经传讯给你大兄,待到安顿了司空一族,他会来武州,到时你再去檀州与他策应也不迟。”
  梁二老实的趴好,问:“大兄要来?那家里呢?”
  “那个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安排妥当了,”梁帅笑了笑,往外行去。
  门扉吱呀一声合拢,梁二轻叹。
  战事将起,他和大郎的事怕是要押后了。
  周小六从门边悄悄进来,见梁二面色沉凝,忙道:“参军,可是梁帅不满意大郎?”
  “阿耶最是守信重诺,怎会对大朗不满?”
  梁二挑眼。
  “那就好,那参军这是……”周小六松了口气,但见梁二脸色似乎并没有好转,不由奇怪。
  “契丹要进犯了,”梁二淡声道。
  “什么,”周小六跳起来道:“参军,属下请战。”
  梁二斜眼,“我这样,你请什么战?”
  周小六一梗,道:“不然属下带几个兄弟先去檀州打前站?”
  “行,”梁二呵呵,“你去跟阿耶说吧。”
  周小六顿时蔫了。
  他们是梁二麾下属军,主将不行,他们这些属军没理由先走。
  梁二招手,示意周小六到跟前,搭着他肩膀起身,道:“所以,你就盼着我早点好,这样你们也能早点出关杀贼。”
  周小六咧嘴,蔫蔫应是。
  “不过这样也好,”梁二道:“前些日子你们着实散漫了些,趁着这点时间,你赶紧把人召集起来,你和郑三负责训练,把丢了的功夫赶紧捡捡,别等到大兄来了,给我丢人。”
  周小六赶忙应是,扶他坐到榻上,道:“中郎将几时能来?”
  梁二挠挠鬓角,含糊的道:“军情紧急,应该不会太慢吧。”
  周小六一听,再不敢耽搁,忙出去寻人操练。
  时近傍晚,柳福儿一直没能等来要等的人,便只能去梁二那里。
  看到柳福儿,梁二笑呵呵道:“阿耶答应你我婚事,只是需得等战事停歇。”
  柳福儿咬牙,“谁跟你说这个了。”
  梁二装傻,“不然呢。”
  柳福儿一甩头,直接往外走。
  “你去哪儿,”梁二急忙去扯她。
  柳福儿冷笑,“我去哪儿还用不着你管。”
  梁二见歪不过去,只好道:“边关战事将起,你等我打完这一仗,我便送你出关,这样行了吧?”
  “当真?”
  鉴于梁二几番扯谎,柳福儿对他的信任已经降低到水平分以下。
  “当真,”梁二举手发誓,“我保证。”


第九十九章 他乡遇故友

  柳福儿定定看他,没有吭气。
  梁二又道:“此时定然已经下了车船管制令,便是有角符也不能出行,我就是想帮你,也无法。”
  柳福儿磨牙。
  心知他就是故意拖到这时,却也没有办法,只得冷淡的道:“但愿你言而有信,”便无视梁二的频频点头,径直拂袖而去。
  待到柳福儿走远,梁二才轻吁口气,塌下一直紧绷的肩膀。
  总算是顺利蒙混过去。
  如此又过半月,妫州郡守据城自立。
  梁二得知大怒,立刻张罗去檀州。
  周小六进言:“参军,要不还是等一等吧,中郎将不是传信,这两天便会到了吗?”
  梁二瞪眼:“阿耶此时三面受敌,我怎能在此干耗?”
  周小六嗫嗫,心知自己劝不住他,便只能让谷林多带些草药,有备无患。
  次日,天才刚蒙蒙亮,骑兵们整装待发。
  周小六环顾一圈,发现少了柳福儿,便道:“参军,大郎不跟着吗?”
  梁二道:“战场残肢四散,血光横飞,就她那个小胆,去了还不吓得夜夜不得安枕?”
  “可是,”周小六还想再说,梁二抬手止住,道:“再说军帐之内不好留她一个娘子,还是让她呆在这里好了。”
  他健臂一挥,示意骑兵们进发。
  周小六小声道:“可是大郎聪明,鬼点子又多,有她在,可是能省好多少事呢。”
  身边响起沉重的甲胄摩擦以及马蹄踏步的声音,他的嘀咕才出口便被淹没其中,只有他自己知道说了什么。
  郑三从后面过来,见他还扯着缰绳不动,便挥了挥鞭子,示意他赶紧跟上。
  周小六转头,见长长的队伍就只剩个尾巴,余下的都已跟着梁二往前进发。
  “哎,我说,等等我,”他一甩鞭子赶上,忙不迭的跟了上去。
  太阳高起,柳福儿一觉好眠。
  当伸着懒腰打开窗子后,她有些诧异。
  平日里喧嚣热闹的校场变得安静极了。
  她伸出脑袋去看,空旷的校场空无一人,只余几片落叶随着秋风起起伏伏的飘过。
  柳福儿披上披风出门。
  负责官驿的小吏见她,忙堆笑的迎上来,“敢问郎君想要去哪儿?”
  柳福儿转眼看四周。
  平日进出不断的骑兵们此时一个都不见,本就不大的官驿空落的可以。
  她表情微冷,“梁参军呢?”
  小吏干笑,道:“参军接到命令,出城了。”
  “去哪儿了,几时回来?”
  柳福儿的声音冷得几乎结冰。
  想也知道,梁二这个混球趁她睡觉,偷偷开赴边关了。
  “这个,我不知,”小吏声音颤颤,后脊梁一阵发凉。
  柳福儿冷哼,折身回房。
  小吏步步紧跟,当看她快速收拾包袱,顿时额际冒汗。
  “郎君,你万万不能啊。”
  柳福儿才懒得理会,她将东西打成小包,背起来要走。
  小吏扯了他袖口,滴泪横流:“郎君,求你可怜可怜我吧。参军走前已经下令,若他回来看不到你,便会禀明郡守,让我回家吃自己,到时我一家老小可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柳福儿恼怒磨牙。
  梁二这是抓准了她的弱点,以旁人要挟他。
  小吏见有效,便再接再厉,道:“边关本就苦寒,战乱一起,米粮价格惊人。若我没有这差事,我那三个孩儿就只能插草卖身了。”
  柳福儿停下脚,道:“行了,我知道了,我不走就是了。”
  “多谢郎君,”小吏感激道:“我帮郎君把包袱送回去吧。”
  “不必,我自己来就好,”柳福儿瞧他手背上的水渍,咧嘴。
  小吏呵笑,跟在柳福儿身后,边走边掏帕子把脸手收拾干净。
  放好包袱,柳福儿又往外去。
  “郎君可是要去外面逛逛?”
  “我这里地头最熟,不如我带郎君去,如何?”小吏急忙跟上。
  柳福儿站定,道:“你放心,我既然答应留下,就不会出尔反尔。”
  小吏干笑,在袖子里摸了会儿,递上个荷包。
  柳福儿挑眉。
  小吏道:“我俸禄微薄,身上就只有这么多,还请郎君莫要嫌弃。”
  “这个就不用了,”柳福儿把荷包推回去,道:“我只是出去走走,不会买什么东西。”
  “这样啊,”小吏收好荷包,见柳福儿往外行,便道:“郎君,你若要买,就与他们说,可来官驿找山馆吏。”
  柳福儿摆了摆手,出了官驿。
  立在宽敞的官道之上,柳福儿循着人流一路往北,很快来到一个热闹的坊市。
  坊市的道路很宽,两旁的店铺和路旁的摊贩在不停的叫卖,米铺、杂货、生铁、绢行,各式各样的招牌悬挂在外,热闹繁华不逊与蜀地。
  柳福儿转着眼睛,边走边看,发现这里不单单有唐朝人,还有突厥、契丹人,甚至还有些她不知道的人种。
  柳福儿呵了声,看来边关还挺繁华,那位馆吏便是不做那差事,在别处也能谋生。
  她谢过几位打算引她入楼,喝浆听曲的酒水博士,回到官驿。
  没等进门,就看到山馆吏候在门边,连连踱步。
  看到柳福儿,山馆吏大喜过望,“郎君你可回来了,适才阜头来讯,说有人要来拜访参军与你呢。”
  “谁呀,”柳福儿诧异。
  她在这儿可不认识什么人。
  山馆吏摇头。
  他只是一个小小的馆吏,那些事情旁人是不会跟他说的。
  柳福儿点头,道:“可否请山馆吏帮忙备些浆水?”
  山馆吏赶忙点头。
  柳福儿回了屋里,洗了个把脸,才刚收拾妥当,就听到外面传来一阵说话的声音。
  柳福儿侧耳一听,听出其中一人应该是司空八郎。
  她不由露出一点笑意,起身去门边。
  宽阔的廊道里,山馆吏在前引路。
  其后,司空八郎与一面容刚毅,线条有些硬朗的男子并肩而来。
  “八郎,”柳福儿笑着拱手。
  “大郎,”司空八郎眼前一亮,大步过来。
  “你是跟着押粮船过来的?”
  柳福儿淡笑着问道。
  “什么,”司空八郎道:“我可是专门负责押运粮船的。”


第一百章 梁家军危矣

  “真的,”柳福儿抿嘴浅笑。
  “当然,”司空八郎抬头挺胸,余光瞄见旁边男子,忙道:“忘了与你介绍,这位是梁中郎将,二郎的大兄。”
  “柳大见过梁中郎将,”柳福儿拱手一礼,目光极快的一睃。
  论长相,与梁帅没有多少相似,倒是气质如出一辙的铁血硬朗。
  “柳郎君,”梁大郎拱手的同时也在打量柳福儿。
  同船一路,他可是没少听司空八郎说起这位,现在一见,倒觉聪明尚需再看,这身板却实在单薄瘦弱了些。
  三人转入屋内,落座之后,山馆吏便送来浆水。
  润过嗓子之后,柳福儿道:“八郎,之后你有何打算?”
  “边关告急,我打算去那儿帮忙,顺便长长见识。”
  “这样,”柳福儿笑着拿了杯子,抿甜浆。
  梁大郎见柳福儿神情淡淡,便道:“驰骋沙场,建功立业,多少男儿心生向往,莫非大郎不做此想?”
  “我?还是算了。”
  “我胆子小,怕见血,又肩不能提手不能抗的。杀敌什么的,怕是无能为力,”被点名的柳福儿干笑着答道。
  梁大郎微微皱眉,有些失望。
  司空八郎凑到近前道:“上阵杀敌自有骁勇的将士,你脑子活,在后面出谋划策就是。”
  柳福儿抿嘴,没有吭气。
  梁大郎只一眼,就能猜出,八成就是因为柳大郎不想去战场,兄弟义气的小弟才放弃这一强劲臂助,独自去边关。
  他沉吟片刻,道:“大郎,我并非定要强人所难,只是妫州此番自立实在突然,边关又有契丹虎视眈眈,咱们这边粮草有限,经不得消耗。”
  他起身道:“柳郎君,还请你看在二郎的交情上,助我一臂之力,将妫州尽早拿下。”
  柳福儿转眼看他,半晌她道:“我可以帮你。”
  梁大郎大喜。
  柳福儿道:“但是我有条件。”
  “你说,”梁大郎忙道。
  柳福儿浅笑,“收复妫州,你给我角符和船,放我南下吗?”
  “当然可以,”梁大郎满口答应,心里却在奇怪。
  听司空八郎所言,他与二郎交情甚笃,要船南下,也不过是二郎一句话的事,他又何必特地拿出来说。
  “行吧,事不宜迟,那咱们这就走吧,”柳福儿起身,笑吟吟的道。
  梁大郎答应着,看司空八郎。
  却见司空八郎已喜滋滋的站到柳福儿跟前,并往门口行去。
  山馆吏看着柳福儿与他们一同前行,急得不成。
  柳福儿笑道:“我随梁中郎将一同北上,这些日子多谢你照顾。”
  “哪里哪里,郎君客气。某祝诸位一路顺风,”山馆吏看看一同出来的梁大郎,笑呵呵的作揖。
  柳福儿笑吟吟的摆手,目光清扫,见梁大郎眉宇舒展,不由轻笑着出了官驿。
  此时阜头上的粮船已将随军的粮食清点出来。
  趁着整军,柳福儿找到梁大,道:“中郎将,在下四肢不勤,实在无力策马,恳请中郎将为我备一马车。”
  梁大很痛快,立马让人弄来辆两马并驾的宽厢花开富贵缎面的平顶车。
  瞧着这辆华丽非凡的马车柳福儿有些惊讶。
  梁大解释道:“军务紧急,实在耽搁不得,这是郡守帮忙寻来的。”
  柳福儿了然,八成是郡守把自家马车贡献出来了。
  她上了车子,推开造型精致的小门,发现里面竟然是分里外两间。
  前面可跪坐小酌,后面有铺设厚厚毛垫的卧榻,以供歇息。
  司空八郎挪蹭过来,道:“大郎,这车这么大,你一个人坐着很闷吧。”
  柳福儿翻了个白眼,道:“要坐就上来,别婆婆妈妈的。”
  司空八郎嘿嘿笑着,爬上车,顺带把仲六也带上来,并道:“他伤才刚好,太颠簸不好。”
  说着,他将嵌在车板下的小桌弄上来,不知从哪儿摸出壶甜浆,倒好了,赶忙送到柳福儿跟前,在厢板上敲敲打打,很快拿出匣点心。
  柳福儿从早上起来就没吃什么东西,这会儿正觉得饿,便也没客气,没多会儿便解决半匣子点心。
  仲六等柳福儿歇了手,便适时递上湿帕子。
  柳福儿顺手将洒落的碎渣子收拾干净,才道:“那个妫州郡守,你知道多少?”
  “不知道,”司空八郎答着,反手撩开车窗帘,探头出去,喊:“中郎将。”
  “怎么了?”
  少顷,经人通传,赶赴过来的梁大与马车并驾齐驱。
  大约是同船之时,两人相处不错,司空八郎半点也不见外的道:“不知妫州郡守是怎样的人?”
  梁大望了眼车里,只影绰的看到柳福儿的轮廓。
  他想了想,从马上下来,示意跟来的将士将马带着。
  司空八郎赶忙挪去后面的门打开。
  柳福儿歪头,只见梁大几步助跑,一个纵跳便直接跳进车厢。
  柳福儿往边上让了让,给身材高大的梁大腾出更多的空间。
  司空八郎关上厢门,又赶紧凑过来。
  仲六倒了杯甜浆,摆到梁大跟前。
  梁大抿了口,才道:“据说妫州郡守乃是琅琊王氏之后,因其少时才思机敏,被卢氏前任郎主欣赏,将膝下小女许之,后汲营多年,才在前几年得了郡守一职。”
  梁大说完,便看柳福儿。
  司空八郎摩挲着下巴,道:“琅琊王氏,没想到竟然还有族人活下来呀。”
  据传闻,前朝时,琅琊王氏被政敌打压,几乎灭了族呢。
  柳福儿不知这些辛密,只凭着两人语气,连猜带蒙,估计王郡守是个落魄世家子,这个卢氏应该是个比较厉害的家族,便道:“中郎将可知,王郡守自立之后,卢氏的反应?”
  既然是落魄的,自然没有家族可依,想来王郡守的凭借的是卢家。
  时下的家族都是划地而出的,一般来说,只要是圈出来的,不论地或是人,就都属于哪个家族。
  如果卢家是望族,那么可以想见,他们手里握着的人必定不少。
  梁大摇头,道:“估计是在围观,但若我们不能尽快将其拿下,卢氏见有机可乘,带弟会很快就有行动。”
  梁大将桌上的三个杯子呈三角状环绕在点心匣子外围,后点着其中两个道:“卢氏在幽州与涿州势力不小,”他又指着另外一个道:“若他们与妫州联合,”他点了点中间的点心匣子,“梁家军危矣。”


第一百零一章 谁说我要进城啦~

  “如此,就打破他们联合,”柳福儿道:“历经千百年还留存下来的世家,最在乎的莫过于家族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