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姝-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这个不好查,这几年不比以前,朝廷内忧外乱众多,哪里还心思管什么禁、药,边境上几个州县,几乎是明目张胆地开始做这种生意,走私盛行。
    因着大部分是送去祸害延国,连朝廷这边,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京城捞偏门的同样不少,从这方面查,怕是要一竿子给指到边境上去了。
    “哪怕是只查宫里,也查不出什么,最多抓住几个替罪羊。”许薇姝叹了口气,她在宫里做过女官,深知宫里的事儿最复杂,连万岁爷动手清查,也要小心谨慎。
    那些宫人们虽然干的都是伺候人的差事,身份低得很,可实际上,是人就会有自己的小心思,想让他们真正忠心耿耿只为皇帝,那是做梦。
    “别想那么多了,早点儿歇着,事情没明朗之前,我就稳坐东宫,什么都不管。”
    许薇姝招呼玉荷端水洗漱,洗完了就拉着方容上床休息,自家男人天不亮就得干活去,有时间还是多补充睡眠。
    方容也笑了,目光闪烁:“是,确实不好动,最好也让那些朝臣和宗室贵胄们按兵不动。”
    许薇姝看了他一眼,心里也不禁想说自己男人就是聪明。
    要是太子被废弃,满朝文武都按兵不动,连一个求情的也没有……嗯,最好再多几个落井下石的。
    这会儿看看太子有什么罪名,尽管传得沸沸扬扬吧。
    不是特别了解皇帝性子的人,绝对不敢走这一步险棋。
    许薇姝侧头看向自家丈夫平静的脸,忽然有一种感觉,他对待那位君王,有一点儿莫名的冷酷。
    不是没有敬爱,只是敬爱中仿佛夹杂了仇恨一样。
    眨了眨眼,许薇姝不免失笑,看来她的脑子都快糊涂了,方容是万岁爷的亲孙子,争夺皇位或者可能,但上哪儿找什么仇恨去。
    之后仿佛风平浪静。
    万岁爷上朝也没出什么差错,只是下了旨意,太子病重,谁都不能去见。
    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提出反对意见。
    连皇家的那些宗室长辈,也都沉默无言。
    到是义王进宫来看太子,还去万岁爷那求情,跪了两天跪到昏死过去,才让送走,万岁爷还请了太医过去。
    外面纷纷扰扰,许薇姝这些天就真没出门。
    东宫里一些事务都交托给几个女官和嬷嬷处理,她一直在不停地做针线。
    一直坐到天色都有些暗了,宝琴她们有点儿担心,都劝自家主子出去走走。
    宝琴以前就没见自家主子做这么长时间的针线活,往日她能想起动两针,就算那几块儿绣布的造化了。
    “娘娘要是嫌外面乱,不如在东宫转转,绮梅园那边养了好些名贵的花草来着,您老是不去看,连薛嬷嬷都不高兴呢。”
    玉荷也小声劝了几句。
    许薇姝也知道,因为方容好几日行色匆匆,她们又知道太子出事,担心她坐在屋里胡思乱想。
    两个小丫头是好心好意,许薇姝也的确有点儿烦闷,心情不平静,就放下手里的东西,打算出去转一转。
    宫里此时不太平,御花园那种危险地方还是不去为妙,玉荷她们拎着茶水点心,打上遮阳伞,一路进了绮梅园。
    这是东宫的小花园,虽然有一个梅字,可除了梅树,同样是百花盛开,不乏名贵花木。
    中间还有一棵长了一千多年的古榕树,依旧枝繁叶茂,不光是东宫里的人喜欢,连帝后都非常爱护,光是伺候它的宫人就有两个,每日什么都不做,只盯着它。
    许薇姝转着转着,就转到榕树附近去,结果一抬头,看见万宝泉和郑峰立在假山一侧,登时停下脚步。
    皇帝就坐在树下,愣愣地看着那棵古树出神。
    方容站在他身后,也没有动,眼角的余光瞥见自家媳妇,就使了个眼色。
    许薇姝连忙转身,不着痕迹地想要退出去,刚一转弯,就见万宝泉一路小跑,满脸谄媚地过来。
    “娘娘,万岁爷有请。”
    他这个老太监,往日里威风八面,真对上一小辈,居然也能弯的下腰。
    许薇姝:“……”
    万岁有请,谁敢不去。
    许薇姝就慢吞吞走过去,行了个礼,陛下没说话,她也就老老实实走到自家男人身侧站着,什么都不说。
    空气很清新,花木的芳香在半空中弥散。
    暖风袭来,几只蝴蝶翩翩飞舞。
    “太子怨恨我,也不是没有道理。”
    刚才皇帝暴怒,现在却显得平静到冷酷。
    “他是太子,可我现在要是废了他,恐怕连一个会为他说话的人也没有,太子三师在几年前就有两个告老,一个病逝,现在东宫用的人,都是朕给他的。”
    许薇姝很想当自己不存在。
    这些话,皇帝不该和孙媳妇说!
    “当年你父亲在的时候,我要废太子,他就据理力争,吐沫横飞的,喷了我一头一脸,喷得我恨不得立即把他拖去午门外斩首示众,这会儿我幽禁太子,谁还会为他说半句话?父子情分到了如今的地步,他怨恨我,怎么不正常!”
    许薇姝低下头,假装自己不存在。
    也不知道皇帝发什么疯,反正伤春悲秋了半天,周围死寂,谁也不敢吱声。
    天色渐晚,月上当空。许薇姝的肚子都等饿了,忽然就听见,咕噜咕噜两声。
    皇帝怔了怔,扭头。
    一瞬间,好几道目光射过来。、
    方容捂住肚子。
    许薇姝也捂肚子,捂住了才回神,貌似叫的是自家男人,一抬头,便见方容一本正经地行了礼道:“皇爷爷,我晌午过了就没用点心。”
    皇帝渐渐柔和了眉眼,身上的寒气也散了散,“那就吃点儿东西。”
    也就不吃什么复杂的了,许薇姝直接让厨房上了一大锅牛肉面,连万宝泉,郑峰那几个宫人一块儿吃。
    方容很自然地先给万岁爷盛一碗,又给自己和媳妇盛。
    “孙儿和姝娘爱吃辣子,皇爷爷要是想要什么配料,让万公公伺候您。”
    他麻溜地给自己和媳妇碗里加了黄瓜条,炒木耳,又加了一颗煎蛋,浇上蒜蓉辣酱,拌了拌就往嘴里吃。
    皇帝忍不住看过去,他那个挑食到令人发指的孙子,和他的妻子简直是一样的动作,脸上的表情同样满足,都是吃一口面,喝一勺汤,你给我夹点儿菜,我给你加点儿酱汁,默契得让人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这大概就是夫妻相了。”
    皇帝光是看,也觉得有了食欲。
    万宝泉大喜,连忙给他盛上面,早知道出来发泄一通,万岁爷会痛快了,他早就撺掇着万岁爷出来,省得好几日茶饭不香,连带着他们几个伺候的都心惊胆战。L

☆、第二百七十一章 显露

一顿饭吃完,皇帝的精神也觉得好了些许。
    往日他服食丹药,总不觉得饿,大约是丹药药性足,不适合食五谷杂粮,有点儿辟谷的意思。
    可如今吃饱喝足,到更觉得痛快。
    当然,便是不饿,皇帝也不很在意,只顺其自然而已,毕竟精神旺盛,没觉得哪里不妥。
    丹药用的方子极好,虽然因为珍贵,不能轻易示人,怕再招来别人的觊觎,可皇帝自己对这些东西也算精通,还是能看得出药好不好的。
    就连天教高人炼制的药丸子,和这个比,同样差了不止一筹。
    吃了几个月的药,孙神医也说他身体补养的还行,只要注意休息,不可耗神,必能长寿。
    不是皇帝信任孙神医,实在是那群御医们过来看,也只叮嘱让他小心养生,一点儿有用的实际话都没有,且孙神医是个医生,无欲无求,一辈子治病救人,从不与人相交,唯一一点儿爱好就是炼丹,自从来了皇宫,连出去都少,更别说和达官贵人,皇子皇孙们联系,自然可信。
    更重要的是,孙神医拿丹方炼药,药材都是内府进上来,他看过,并不是虎狼之药。
    他自己也相当愿意相信孙神医的话,因为只有信了,对他本身才最好不过,若是不信,岂不是说他当真活不了多久了?
    人越老,越怕死亡,皇帝也是人,对死亡的恐惧更深。
    虽然他多年来派人修建皇陵,希望能在作古之后还能在地下继续做他的皇帝,但谁知道人死之后是不是当真有灵。谁又知道,他一个皇帝死了会不会和寻常百姓一般,也要下鬼门关,经历轮回。
    能晚一些死,总是好的。
    他想长生不老,却知道不可行,能再多活个一二百岁。甚至只多活上几十岁。他也能心满意足了。
    回过头见方容和姝娘坐在一处,偶尔细语,眉间只见温柔。老皇帝脸上也渐渐露出一丝笑意,心中松快了些许。
    享受了一下家庭的温情,皇帝又意气风发地去上朝。
    太子出事,虽然万岁爷下了禁口令。可该知道的还是都知道,不见义王做出一副急迫之态进宫。闹得宫里消息想阻拦也阻拦不住。
    朝臣们都等着万岁爷大发雷霆,私底下也暗潮汹涌,互相串联。
    他们肯定得商量商量,看看要怎么处理。
    太子乃国之储君。干系重大,一个堕落的太子,大殷朝肯定不需要。只看万岁爷是直接二废太子,还是要等着局面缓和些。再找其它借口发落。
    不过,万岁爷不开口,一帮子朝臣这会儿可都没心思当出头鸟,找不自在。
    正值小朝会。
    满朝文武在列,陛下高座,气色平和,似乎一点儿都没有生气,好像宫中传出来的都是假消息。
    底下那些官员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到是几个老臣老神在在,全无意外。
    那可不是刚登基的年轻陛下,坐了几十年的皇帝,难道还会喜怒形于色?
    当皇帝的,本来就不会让别人轻易察觉出他的心思,但凡脸上表情明显,那必然是他本身就想让你察觉出来。
    “诸位卿家,今年正是大比之年,各位需得尽心竭力,为我朝选拔英才。”
    皇帝朗声笑了笑,扭头问方容,“我记得太孙还说手下人手不够用,那你就自己出出力,想要人才,自己选的才是最合适的。”
    方容含笑点头。
    “陛下一言既出,可不许反悔,我以前几个文书都要去考科举,考到好名次,恐怕要放出去历练,身边还真人手不足,确实该招揽些人才。”
    方容立在殿上,位于众臣之首,头戴珠冠,身披紫袍,言谈间不卑不亢,显然和万岁爷的感情极好。
    底下的大臣们都吃了一惊。
    他们还当万岁爷生太子的气,连带着也要影响到太孙,却不曾想,今日朝会,万岁爷对太孙殿下没有任何不同。
    他们也才发现,那个在他们印象中病弱的太孙,其实早就成长到他们触手难及的地步。
    如此年轻,如此有活力。
    皇上看他的表情,明明就是寄予厚望的表情。
    好几个本来有些想法的大臣都改了主意,打算最近低调再低调,情况不明,不轻易发表意见。
    王朝更替,新君人选,在当今圣上尚在时,是个敏感的问题,不能不考虑,却也不该多考虑,都是圣上的儿孙,只能让万岁爷自己去做主。
    下了朝,方容含笑推拒了几个大臣的邀约,一回东宫,就蹙眉沉思,略有些不高兴。
    许薇姝一看他的脸色便笑了,自己捧了杯红枣茶递过去:“我觉得这样挺好。”
    身为太孙,他不可能一直低调。
    以前低调,摆出一副不为名利所动,不想要那个位置,变成太孙其实是天上掉馅饼的表情,那是为了让对手麻痹大意,也为了让万岁爷放心。
    现在皇帝让他走上前台,他也只能走了。
    再说,若是他真有想法,想要成就大业,现在自然不能退缩,总要让文武百官知道他的能力才是。
    许薇姝坐过去,低声道:“说起来,我家郎君军功也有了,在靖州这些日子,把靖州治理得井井有条,可见有才,名声也有,孝悌之名,名扬天下,又是正正经经的太孙,占着大义,如今大大方方地站在前台,展示自己的能力,理所当然!”
    方容点了点头:“也好,至少手下人的心能定一定。”
    自从他做了太孙,手底下的人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个个奋勇争先,可他另有思量,总是压制,不许他们太张扬,甚至自己也越发低调,到让手下人有些不安。
    既然做了太孙,担了名分,就是退无可退的事儿,别的兄弟们,无论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反正少不了能捞到一个郡王当当。
    方容却不同,别管哪个叔叔或者兄弟上位,都得先弄死太子和太孙,否则名不正言不顺,对方肯定不放心。
    到了这个地步,他要是不坚定不移地表现出自己能够胜任,能够走一条成功之路,恐怕跟随他的人就会惶恐。
    人心不稳是大忌。
    可万岁爷来这一招,对付太子的敌人恐怕也会知道,他们的谋算没起作用,万岁就是放弃太子,也不会放弃太孙。
    前面隔空交手,对方害了太子,令他身上也有污点,方容只在陛下面前哀了一场,略微暗示,就让那位自己脑补,太子已经孤立无援,满朝文武都不在乎太子,令皇帝起了怜惜之情,也愤怒不已。
    他的确先是皇帝,另外才是父亲,可无论作为皇帝还是父亲,都无法忍受朝臣们在他没死的时候就开始战队,还要干涉储君之位。
    这么一来,方容的地位还是很稳固,对方没达到目的。
    “下面恐怕是真要兵戎相见。”
    方容苦笑。
    他一开始没想过自己会坐到这个位置上,就是当真被立为太孙,他也是满头雾水。
    在他的想象中,他肯定要插手夺嫡之事,但只要把忠王和义王拉下来,之后谁继位都好,太子复出,自然无妨,若是不能,小十五,小十六,全是不错的选择。
    但他还来不及筹谋新君之事,他到先成了太孙,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只是好几个赫赫有名的神医,大殷朝的,羌国的,还有延国的,都说他方容若多思多虑,必然英年早逝,寿数极短。
    此事皇帝怕也知道的。
    方容着实不明白,为什么当今陛下,会让一个活不长的孙子当太孙。
    这些话,他都不会和姝娘说,他又不傻,哪能与心爱的妻子说什么自己活不了多久,所以好奇皇帝选他的缘由。
    方容躺了一会儿,实在睡不着,便起身点亮了灯火,静静地看向姝娘。
    姝娘抱着被子,可能是觉得冷,整个人团成一团,蹭了蹭就靠在他怀里,玉面略带几分潮红,长长的睫毛微微颤动,嘴角含着笑意,整个人那么轻松自在,让人看着便觉得幸福。
    方容忍不住伸手抱住媳妇,由着她在怀里舒展开身体,手臂上沉甸甸的,心里却踏实满足。
    他不由想,要是还有机会,他会不会不选这条路,只和妻子做一对神仙眷侣,过平静的日子。
    可惜,人生容不得自己选择,他也没得选。
    轻声叹了口气,方容小心地抽离,又替姝娘盖好被子,走出房门。
    他一出来,眼前就无声无息地多出一黑影。
    “孙神医还是不肯见我?”
    “是,孙神医只说,主子只管按照主子的想法行事,他做什么都不会坏了主子的事,只别在找他,若让陛下察觉二者关系,只会徒增事端。”
    方容顿时皱眉。
    想了想,如今形势一片大好,忠王已经完了,他也不会再让义王有出头的机会,孙神医要做什么就随他吧,他和孙神医莫逆之交,可对方并不是他的手下,人家的行动,本来就用不着对他交代。
    “算了,叫卢玉衡,徐峰,马云,王贤过来。”
    今年北面没怎么下雨,旱情初显,又是朝廷的大比之年,恐怕谁都顾不上那些,说不定为了隐瞒,底下要不顾灾民死活,他总得提前做准备。
    书房的灯,一亮便是一夜。
    许薇姝起身时,旁边的被褥都有些冷。L

☆、第二百七十二章 科举

许薇姝坐了一会儿,把脚伸到软绵绵的拖鞋里面去,也不肯穿笨重的衣裳,只捡起方容搭在屏风上面的披风围好,就出了门。
    她先去厨房,亲手炖了鸡汤。
    鸡就是市面上买的,寻常农户养的鸡。
    也没放什么大补的药材。
    方容那家伙的身体,其实有些虚不受补,人参之类,少吃一点儿还好,多吃就是麻烦。
    一杯吉水,两颗御膳房那边送来的苹果切成块儿,再加上两颗大枣,一点儿百合,打算一起炖,还清爽些。
    东宫厨房里一群宫人面面相觑,都不知该如何是好!
    娘娘们平日里也没少显摆自己的手艺,号称是亲手做好了饭菜在自家男人面前讨好。
    可那都是动动嘴就算了,最多宫人们收拾妥当,让她往锅里扔一扔,哪里遇见过真自己从头到尾,不假人手,自己去做饭的!
    “怎么办?”
    “还能怎么着,仔细些,别烫着娘娘了。”
    娘娘们怕油烟太重,熏得身上味道不对,也怕火烧火燎的,再烧自己一下,身上留下疤痕,那可是大问题。
    几个小太监都有些犹豫,想着是不是进去劝劝,别让娘娘在他们这儿捣乱。
    还是两个大太监什么都没说,只交代底下人有点儿眼力劲儿,娘娘要什么都迅速点儿。
    “王公公,咱真不管?”
    一个新来没多久,脸上还带着青涩的小太监戳在那儿发愁,忍不住又问了句。
    王公公老神在在地挽袖子:“急什么,咱们娘娘的手艺好得很。别去裹乱。”
    摇了摇头,他就冲着几个小的哼哼两声:“教你们一句乖,主子们想做什么,你们别瞎掺和,吃力不讨好!”
    至少眼前这位娘娘用不着他们来操心。
    王公公过去是在御膳房伺候的,那时他还被叫小柱子,跟着大师傅打下手。当时这位主儿就爱去厨房弄点新鲜东西。几个大师傅从来都不阻拦。
    眼下人家都是娘娘了,还不能随心所欲?
    许薇姝就随心所以了一回,炖出来的鸡汤。香飘三里,整个东宫都浸泡在这股子香气中。
    书房内。
    卢玉衡他们一闻见味,肚子就咕咕叫。
    这都养成了毛病,往年在靖州也一样。娘娘准备的吃食还没端进来,刚闻个味儿。他们的五脏庙就开始翻天覆地。
    方容一看,活儿大概也干不下去了。
    “行了,都出去吃点儿东西,发散发散。咱们一会儿再做。”
    卢玉衡几人应了声,就一出溜溜达出门。
    许薇姝肯定忘不了这几个,玉荷一早准备妥当。食盒都在外面摆开,由着几个人滋溜滋溜地喝汤。
    方容眼前乱七八糟的折子也收了去。许薇姝亲自给他摆盘,鸡汤,小咸菜,薄薄的油饼。
    他先拿了筷子夹了两块儿鸡肉填嘴里,才慢慢喝汤。
    汤味香浓,鸡肉也嫩的很,方容小口小口地吃,许薇姝也不催促,只坐在后面给他按摩。
    肩背上硬的和石头差不多,就是她,也要使劲才能给按开,一寸一寸按下去,就是不说话。
    方容咳嗽了两声:“娘子做得鸡汤真鲜美。”
    许薇姝还是不说话。
    “娘子快别按了,仔细手疼,我可心疼呢。”
    许薇姝还不搭理他。
    方容无奈,拉着自家娘子到怀里坐下,跟抱着孩子似的抱着她。
    “我就是半夜醒了,结果睡不着,这才起来做点事情,没看玉衡他们都陪着我,我自己不累,也舍不得累到他们,放心,以后肯定注意。”
    他拍了拍自家娘子的手,感叹道,“我小时候,生活在清虚观,有一日山下来了一群灾民,想上山,没想到观主命人阻路,只让他们在山下过活,不让上来,我和师兄弟们想搭个棚子施粥,观主也不让,当时我不理解,就说我愿意把自己的口粮省出来分出去,能救一人也好。”
    许薇姝一怔。
    她已经知道结果了。
    “观主却道,他们清虚观的存粮也只勉强够弟子们不会饿死,他也知道,弟子们愿意自己少吃一口,救一救别人,但那样不行,他们只要搭起粥棚,外面的灾民也会蜂拥而至,可他们救不了多少人,这些人真来了,也不过一死而已。”
    “我记得特别清楚,观主说过,救济灾民,那是朝廷的职责,朝廷该做的,他们做不来,没这个能力……那会儿我恨不得怒骂那个该死的无能朝廷。”
    方容这人难得吐露一点儿心声,别说外人,就是和他相交莫逆的朋友,也很难知道他心中所思所想。
    “到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有一天我代表朝廷的时候,面对满天下的灾民,也茫然无所措,不知道自己能救多少人。”
    许薇姝半晌无语,叹了口气,坐在一边,撑着下巴笑道:“有什么我能帮忙?”
    能救一个是一个,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满京城的文武百官们来不及去在乎灾民,为了君王的颜面,他们还得极力压制流言,让这个国家海清河晏。
    今年是大比之年。
    往年都是忠王和义王各出花样,争夺这些未来的官员们,不只是争夺,当然也少不了徇私舞弊的情况发生。
    今年到是不大一样。
    虽然好几个主考官,副主考官按照常例,都跑去和方容碰个头,暗示一下——太孙殿下您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没?
    比如说哪个士子您比较看好?
    其实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