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姝-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张兰芝会不会依附翁山郡王……
    许薇姝摇了摇头。
    江南巡抚张兰芝这个人,别的且不说,但他对大殷朝的忠心,那绝对能够肯定。
    事实上。以他现在的名声。他已经是骑虎难下,别人有朝一日,可以背弃朝廷。可以说一句‘良臣择主而事’,另择明主。
    但张兰芝不行,这些年,他在天下百姓心中。就是个大大的忠臣,忠心到连杀老婆的事儿都做了。得到偌大的名声,就要为盛名所累。
    任何一个人,都不会相信他会投靠别人,要是他真做出这种不合常理的举动。人们也会觉得,他这是忍辱负重。
    除非他自己高举义旗谋反,要不然一辈子都是大殷朝的忠臣良将。
    可他要是谋反。就等于把自己的脸皮扒下来一层,这人若当真能舍下。许薇姝也只能承认,他是个枭雄。
    “战乱一起,就算马上被镇压下去,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方容不免叹息。
    许薇姝到不想管这个,反正翁山郡王应该没把事儿闹得太大。
    真要是一场震惊天下的战争,原主就算再消息不灵通,也不会一点儿都不知道。
    再说,如今离天下大乱,还有那么几年的光景,而她已然在这个地方安营扎寨,根本不用太焦虑。
    她会看这些消息,方容会如此惊讶,纯粹是因为许薇姝一直等待的那一刀,终于落下。
    英国公许静岩卷了进去。
    他是学政,按说和翁山郡王没多大的关系,可架不住这位会钻营,人脉广,根据消息,他不光是和翁山郡王拉上了关系,还想把许爱春,许配给翁山郡王的三公子。
    当然,许薇姝觉得他是想太多。
    人家那位三公子是什么人?就算是个庶出的,就算那性子让人崩溃,人家也是翁山郡王中意的继承人。
    更别说现在对方还做皇帝的美梦,一旦美梦成真,说不定三公子直接就变成太子。
    许静岩家的庶女,上哪儿能够上这样的好婚事。
    可只要他有这种心,而且还传出去,就算他是稀里糊涂卷进去的,将来不肯归附什么郡王,那落在别人眼里,他也很难清清白白。
    其实,被卷进去的人多了去,整个江南官场,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要因此吃挂落,恐怕也有比许静岩倒霉的多的家伙们在。
    问题是,许薇姝有一种感觉,别人可能逃得过,英国公府逃不过。
    就像西方的墨菲定律,坏事发生的可能性再小,它也总会发生。
    起了个卦,许薇姝看了看,还是认为许静岩要倒霉了,连带着英国公府恐怕免不了被抄家的下场。
    方容虽然也劝说,说皇帝看在她是安王妃的面子上,也许会放英国公府一马,可他自己都明白,那个皇帝不是会顾忌这些的人。
    何况,皇帝老了,反而更敏感,别的事儿还好,碰上涉及谋反的,只有从重发落,没有从轻的。
    许薇姝还是没给家里写信,她就算现在告诉国公府那边,翁山郡王要谋反。
    等信送过去,京城那边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也只能默默等待最后的结果。
    想来想去,许薇姝还是觉得,英国公府就只能听天由命,盼着皇帝看在许薇姝是安王妃的面子上,便是要发落,也留下最后的脸面。
    抄家就抄家了,家里人就免了罪,别落个刺配充军,为奴为婢的下场。
    许薇姝拿出信纸,分别给阿蛮,许爱丽她们去了一封信,信里当然也不能写什么江南有乱,翁山郡王要谋反之类的话,只是述说了一下,现在朝野都不安宁,朝廷里诸位大臣党争严重,尤其是江南,乱七八糟的事情特别多。
    她还特别提醒了几句,叔父身在江南,恐跟藩王或者大臣们走得太近。
    英国公府那一群女儿们的心思,绝对与许静岩的心思不同,尤其是许爱丽,别看她也是闺阁女儿,以前也没见有多智慧超群。可经历了这么多,别的没学会,万事往坏里想到是能做到。
    “……恐怕又要流民成群,只是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咱们靖州。”
    许薇姝叹气。
    靖州确实缺人手,可到底土地贫瘠,哪怕有高产的粮食,能养活的人口还是有限。
    各地畏流民。自然有其道理。他们的确是一个地区的不稳定因素。
    靖州这边,经过努力,刚刚消化了一批。用工荒也算过去,要是流民再多,恐怕还真会造成问题。
    “看来,姝娘你想要的邬堡。到了该开始建的时候。”
    方容笑道。
    他也看过自家娘子的设计图纸,真是相当相当美。他从没想过,一个小小的邬堡……就算如今已经扩展成城池,还是小城池,居然能建得这么壮丽。简直就像人间仙境。
    如果说,自家娘子对靖州府城的规划,只是为了住得舒服安稳。那么对那座‘邬堡’的规划,就是在追逐梦想。
    若有朝一日。他真能看到邬堡落成,还能住进去,哪怕只有几天,也是至高无上的享受。
    “建邬堡啊!”
    许薇姝一挑眉,笑道,“现在建,到显得劳民伤财了。”
    她要先赚钱。
    不过,现在开始也不要紧,大不了建慢一点儿,老鼠搬家一样,慢慢添加。
    …………
    许薇姝算得上很忙,安王府这边,她算是‘后勤总指挥’,不光是管着王府的后宅,内库,就是前院的账目,也是她管。
    方容的大书房里,专门隔出一个隔间,用大屏风隔开,里面就是许薇姝的书房。
    比较要紧的东西,全搁在这边。
    方容的大书房是整个王府最安全,戒备最森严的地方,夜里许薇姝都能感觉到十几个轻功高手,就隐藏在各个角落,她家球球爱趴的树,也老让人占据,弄得小家伙颇为不高兴,总是炸毛。
    忙忙碌碌,过了夏收时节。
    红薯之类的还没到收的时候,可是沉甸甸的麦穗挂满了枝头,经验丰富的老农一眼就看出来——今年是个丰收年,真正的大丰收。
    再加上在山上还开垦出好些零碎的梯田,产出的粮食虽然没有好田地多,和往年比,却也多出一成的样子。
    别看这一成,那就不知道能活多少人的性命。
    王府里上上下下都处于脚下生风的状态,宝琴和玉荷他们见自家王妃淡定自若,都佩服主子心性坚定,却不知道,其实她们家主子也吐出口气。
    她到是知道好些农业知识,带着人打井,建造水车,采用滴灌解决了水源短缺的诸类问题,也知道怎么提高粮食产量,但那是纯理论知识。
    她这几辈子下来,都没下过地,最多养养家里的花,伺候伺候药草。
    而且,上辈子她掌管天下水源,吉水想用就用,把花泡在吉水里头,也没人管她,自然随便种种,就能种出出类拔萃的植物来。
    但现在,吉水这种东西,用来培育种苗,到还能做一做,用它浇灌过的果蔬都特别的甜爽可口,可她现在真没能力用吉水灌溉所有的庄稼。
    如果不是有一个,侍候农田,扎扎实实侍候了几十年的齐世朝在,许薇姝觉得,说不得还要多失败个一两次,才能成功。
    眼下的靖州,缺少时间,真的很需要粮食,没有时间浪费。
    无论过程如何,结果就是今年靖州大丰收。
    方容和他的王妃的长生牌位,家家户户都有供奉,就在好消息频频的时候,江南事发!
    就和预想的一样,翁山郡王还没杀入京城,先被皇帝给灭了。
    他还没造反呢,连千里之外的靖州都知道了消息,还想着成功?L

☆、第一百九十六章 落定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
    一转眼,整个靖州府已经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旺盛生机。
    如果是几年前来过靖州的人,故地重游,一准儿会觉得自己是走错了地方,误入桃花源,踏进了人间仙境。
    有好些往年从来不敢到靖州的商队,都因为靖州出去的商队增多,渐渐也愿意过来。
    虽说要收个税,但因为地面安宁,匪患禁绝,当地官府也没别的摊派,更不必四处上供,反而比别的地方划算很多。
    且靖州的好东西不少,不光是传统皮毛,还有精盐,有焦炭,有精美的琉璃器具,随便一样拿出去,都是万人抢购的好货色。
    商旅增多,本地的客栈酒楼之类也跟着生意红红火火,许薇姝自己在三天山上修建的温泉度假山庄,采摘园,寻宝园,更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去放松,一时间也日进斗金,连带着周围的山民跟着富贵,手里有了余钱。
    以前靖州人都愿意往外面跑,现在不光早前流失的人口,有回流的趋势,连外地的也跋山涉水,想到靖州落户,只是如今想落户,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靖州这边一切正常,可江南那边却出了事。
    翁山郡王忽然发难,口口声声要清君侧,把江南大大小小的官员一网打尽,还号称指挥有五十万大军,挥师北上,直奔京城。
    江南巡抚张兰芝张大人不肯附逆,斩杀了两个附逆的将领,率军堵住所谓的义军,形成对峙局面。
    这下子可坏了事儿,不说天下大乱。京城那边上下都气急败坏!
    好些阁老觉得翁山郡王肯定是脑子有毛病。
    皇帝也忍不住破口大骂,连带着看张兰芝还不顺眼。
    他身为江南巡抚,有密折上书的特权,往日里传来的信件,都是哪里都好,哪里都正常。
    这么正常,翁山郡王还谋反了。不正常又是什么样子!
    要是张兰芝早点儿做出反应。朝廷也早点儿有动作,能把一切消弭于无形之中,总比现在的情况要好很多。
    张兰芝也冤枉的很。
    他不是没有能力。最近方容把江南那边给震了一震,张兰芝手底下也折损许多大将,很多布置,要重新洗牌。他手头一些不干净的东西,也要清理一番。
    如此忙碌。谁还会在意一个小小的,没实权的翁山郡王,再说了,那位王爷年纪不小。又向来不多事儿,算是宗室贵族中很有节操的一位,张兰芝不把他放在心上。也算正常。
    但那边毕竟是要谋反,动作频频。军队这边也要异样,张兰芝又不是傻子,在自己的地头上还能察觉不到?
    他还是及时察觉,立时就送消息进京。
    奈何他在京城的人手也有所折损,手底下没有精兵强将,路上不知道被什么人阻拦,耽误了时间,京城那边,皇帝又病了,一口气多服了些道家的药丸,昏昏欲睡,几日没办公,也就没及时看到消息,真不知该说是巧合,还是天命,阴差阳错,这事儿愣是没按住。
    上一次,或许是按住了的。
    即便如此,张兰芝还是及时把翁山郡王堵在燕州,没让他北上京城,惹出更大的麻烦来。
    翁山郡王不是什么大问题,皇帝调兵遣将,召集周围的军队围堵,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平叛成功。
    可皇帝被气得脸色发青,发泄怒火,却不会等到一切尘埃落定才开始。
    那些个附逆的官员们就不用说了,无论是自愿的还是被逼无奈,谋逆大罪沾上边,肯定家里人的性命,已经抛了出去。
    就是失职,没有附逆,逃跑出来报信的,也没落到好处,谁让他们愣是没察觉翁山郡王有反心?
    也就是被斩杀的那些,皇帝看在他们死了的份上,没太为难他们家里人。
    但当家的都去了,剩下的人该怎么生活?
    大殷朝的官员们都要守一个规则,不可能去本地当差,而且上任不能带家里人。
    尤其是最近去江南的官员,差不多都是京城里有头有脸的家族子弟,在京城还留着一大帮子族人在。
    一时间,京里炸锅。
    皇帝一连抄了好几个官员的家。
    有些人家,本身小辫子一大堆的,底细也让翻出来,杀头的杀头,流放的流放,京城不过几日光景,街面上就萧条大半,夜里人人都不敢出门。
    好些官员恨不得一早就捏死翁山郡王,简直要气哭了,他自己作死就去死,何苦连累别人!
    英国公府,英国公许静岩失踪,暂时没消息,只是,当初许静岩想和翁山郡王结亲的事儿,就算知道的人不多,也有人知道,这种时候,所有人都在狗咬狗,你就是清清白白,还有人咬你几口,好减轻自己的罪责。
    于是,英国公府也被抄了家。
    老太君面对如狼似虎的军士,面对家里一团乱的晚辈们,很平静地约束自家的人,并没有所有人想象中的绝望。
    他老人家的身子早就不好了,可这日,依然挺身而出,好好地保护了家里的女眷。
    事实上,有她这么一个太后的密友,老封君在,那些军士也不敢太过分。
    消息传到靖州,许薇姝有点儿难受,不过,到也没那么难过。
    这事儿她也不是第一天知道,从来到大殷朝开始,她就明白会有这么一日。
    以前还想改变命运,后来知道那位许静岚,那位大能人前任英国公所做的一切,她到开始盼着早点儿结束,早点儿让英国公府在京中众人的视线里消失。
    因为点儿不大不小的事儿被抄了家,至少家里人都能保全住,脱离皇家的视线,不被人注意,真正的秘密,就会永远消失。
    皇帝大约也不会老惦记着一个已经落败,再也没人看重的家族。
    许薇姝得到消息那天,直接就回书房写了封信给许爱丽,问问具体的情况如何。
    …………
    英国公府
    明光堂里金碧辉煌的装饰被剥得干干净净,连桌子上摆放的花瓶,也没了踪影。
    肖氏木然地坐在椅子上。
    外面安安静静的,没多大动静,那些许静岩的通房,还有丫鬟们,大部分都身在奴籍,归到物品一类,抄家的人自然给抓走,另外发卖。
    有些个贴身大丫鬟,主人家心疼,托了亲朋故旧给赎身,这会儿还在,其他的早不知去了哪儿!
    肖氏身边,也只剩下一个大丫鬟,石榴,其他人她都没力气管了。
    偌大一个国公府顿时没了人烟。
    到是许静岩两个侍妾还在,都躲在屋子里不敢出门,她们虽然是侍妾,却是外面聘的,这会儿还比较安全些。
    肖氏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色黑下来,石榴就进了屋,低声道:“夫人,快收拾收拾,咱们要走了。”
    肖氏一愣。
    是啊,国公府是要收回去,那是万岁爷赐下,许静岩没了国公的名号,国公府也就不能住。
    她盼了多少年,终于盼到能在这座国公府里当家做主,可还没过几天好日子,就落到这般下场。
    石榴有些不忍,叹了口气:“夫人,您就想想竹哥儿,想想蛮娘,咱们国公府垮不了,好日子在后头。”
    这次抄家,阿蛮没被波及,她是女官,宫里的女官,算是很幸运的。
    虽然没了国公府做靠山,大约她这辈子,如无意外,很难提升自己的品级,可身为女官,将来的日子总不会很差,再说了,要是有希望立个功,指不定还能洗去污点,有一番成就。
    想起阿蛮,想起她的宝贝儿子,肖氏的脸色总算好了一点儿,勉强站起身,叹道:“走吧。”
    有老太君在,抄家的那群军士也没有当场就把她们轰走,除了将值钱的东西搜刮一空,每个人还是给了一天的工夫,让带几身衣服,带点儿贴身的东西再出去。
    别人家被抄,可没这种便利条件。
    估计还有一点儿原因,这家出了一任王妃,安王爷别看被打发去靖州了,可皇帝没忘了他,好几次在朝中都有提到自家这个宝贝孙子,说他一过去,就把靖州的税补上了两年的,又孝顺又忠心,是好孩子。
    国公府里老老少少,离开了家,先栖身在一个京郊的小庄子里去。
    这庄子没在国公府的账上,那是许爱丽的嫁妆之一。
    许爱丽去年就立了女户,打算以后招个女婿回去,不嫁人了,主要是她也不信肖氏能给她找个什么好人家,如今国公府被抄,反而是她还好些,至少以前的嫁妆都在,许薇姝走之前,还在她手里塞了不少好东西,就是为了这种时刻,有备无患。
    庄子不大,住国公府这上上下下十几口子人,还真有点儿住不开。
    至少肖氏就住不惯,一进来,整张脸拉得长长的。
    老太君苦笑了声,也没生气,只是道:“别挑了,先凑合凑合,等过几日风头过去,我做主把家分一分,你们各人过各人的,放心,咱们家还不至于一点儿银钱也没给你们留下,以后啊,男孩儿们考科举,女孩儿们照样考女官,考上了,你们还是比京城那些寒门小户强。”L

☆、第一百九十七章 分家

肖氏也无话可说。
    她再强势,也强势不过老太君。
    只是到底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肖氏在庄子里住了三天,吃不到燕窝,没有以前常常喝的花露,就连洗个澡,还得让自家的丫鬟先去烧热水。
    家里人手少,连柴火都不足。
    想用柴火,就要自己去捡柴,至于去外面买来的柴火,那都是有数的,不可能可着劲儿用。
    如今从上到下,都想省下点儿银钱,攒点私房钱,将来分家也能宽裕些。
    “……给竹哥儿房里添一碗燕窝。”
    肖氏能委屈自己,却不能委屈了儿子。
    下人们也不敢委屈了家里的公子哥儿,如今的许家,恐怕是真要靠许茂竹了。
    许茂竹去年本就应该参加科举,只是当时受了风寒,恐去考也考不出好名次,于是便放了一年。
    现在想来,也不知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
    他现在若是为官,说不定也是放去江南,他亲爹早就打算过要他去江南的。
    但这次翁山郡王造反,江南官场几乎被一网打尽,剩下的小猫三两只,要是许茂竹也卷进去,许家只剩下一些庶子,别管别人怎么样,肖氏肯定受不了。
    如今家里出了问题,许茂竹能脱身而出,也算是一桩幸事。
    在庄子里住得各种不如意,肖氏整日发脾气,又一直没有英国公许静岩的消息。
    家里上下,几乎要当他人已经没了。
    翁山郡王谋反,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可消息其实闭塞,外面的信儿。都传不到京城来。
    英国公府在以前也不算消息灵通的,现在许家更是很难得到什么有用的信息。
    一家子只能闷在屋子里发愁。
    几乎短短时日,一群主子就明显憔悴的很,肖氏的头发都开始发白。
    过了几个月,圣上也没再提别的,京城渐渐安静下来,趁着这日精神不错。老太君就把家里儿孙。召集到眼前。
    老太君说到做到,她这位老人家爱清净,并不是那种死活要把家里人都聚拢到一块儿的老太太。
    只要晚辈们都能过好自己的日子。她一个半截身子入了土的老人家,又还求个什么!
    “咱们许家世代书香,爵位是祖宗跟着先皇打天下时得下的,如今丢了。却不能怪我那两个儿子,世家兴衰。自有其规律,就算是千年的世家,它也有落魄的一日。”
    “岚哥儿当年立下的规矩,家中子孙。无论男女,都认真教导,让其读书明理。到现在哪怕不靠家族,你们也有安身立命的本事。”
    老太君神色肃然。
    一群人的脸色也很严肃。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沉淀。大家已经接受了现实,至今没有崩溃的,都是心性果决之人。
    “现在趁着我还在,给你们分了家,从此之后,就凭个人的能力,想做什么做什么,能起来的,都是许家的好子孙,若是没有本事,我老太婆留下的嫁妆底子,不够你们一生锦衣玉食,普通人的日子,却还过得,就各安天命吧。”
    小辈们一通痛哭。
    肖氏更是惊慌:“……老太君,老爷不在,家里这些小辈们年纪都还小……”
    把那些庶子庶女们打发出去,她绝对没有不乐意的,可自家的一双儿女,她现在可不想分,也不到时候。
    再说,分家不该她这个当家夫人做主?老太君就不问世事,怎么今天想起这一茬来?
    刚刚搬到庄子上时,肖氏脑子一团乱,还没精力想这些,就是听老太君说要分家的话,也没当一回事儿,自己正难受着,哪里有力气琢磨别的。
    此时,她回过神,一听老太君说这个,登时就皱眉!
    那些许家的族人们,都有些纠结,哭的就更厉害。
    他们本是依附许家生活,家里赤贫的都有,老太君在,他们好歹还能不被欺负,老太君是个慈和人,一旦许家分了家,他们恐怕就一点儿依靠也没了。
    当初跟着来庄子上住,肖氏都很不满意。
    一个小庄子,自家住都嫌挤得慌,怎么可能还愿意照顾这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族人。
    一群人吵吵嚷嚷的,老太君也不嫌烦,还让身边的丫头给他们倒茶,听着他们哭诉。
    等大家安静了,老太君才叹气,看了肖氏一眼:“你也别怪我越俎代庖,许家公中的东西,我不管,交给你,我分的都是我自己的嫁妆,老太婆一辈子就攒了这么点儿家底,分给许家所有的儿孙,尽量做到公平公正,任务就算完了,对得起许家的列祖列宗。”
    她话说到这个份上,肖氏只好闭嘴。
    没多时,阿蛮从宫里回来,许爱丽也到了,许茂竹带着小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