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国姝-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话说到这个份上,肖氏只好闭嘴。
    没多时,阿蛮从宫里回来,许爱丽也到了,许茂竹带着小宝,匆匆忙忙赶回家,一碰头,都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许家上上下下,除了许薇姝,全部到齐。
    老太君也就不多说,把自己的嫁妆清点了下,她显然是早有准备,除了留下些精致的首饰,其它的全换成金叶子,一共是五千五百两金子。
    别觉得这个数目不多,其实真的很多了,老太君家里可不是什么豪门大户,她出嫁的时候,嫁妆根本没有,还是后来老太爷给她重新置办了一批。
    后来又私底下买了不少祭田,偷偷摸摸置办了庄子田地,能剩下这么多,算她老人家足够节俭。
    许静岩有两个庶子,三个庶女。
    五人同样,一人得五百两金子,剩下的三千两,一千两给许茂竹,他要顶门立户的,是许家嫡出的男丁。
    另外一千两,要给不在这儿的许薇姝,她虽然嫁了出去,可还是许家的女儿。
    剩下一千两,自然给了阿蛮,至于那些珠宝首饰,也分作几堆,留给女孩儿们当嫁妆。
    至于她私底下置办的田地,庄子,商铺,抽出一部分留下,把族人们安排进去吃分红,剩下的,大部分给了许茂竹,剩下的一点儿,给了肖氏。
    肖氏的脸色总算好了些许,这一笔财富,当然不能和以前的国公府比,可是,有了这些,比她想象中的景况要好得多。
    老太君早就做好了准备,这么一分,就都分了出去,利利索索的。
    几个庶出的子女,都给老太君磕头,诚心诚意。
    他们就是将来分家,估计分到的也就是这么多东西,以肖氏那个小气劲儿,恐怕连这点儿都没有。
    这么一想,其实这次抄家,对他们的影响,反而不是很大。
    “你们谁愿意跑一趟靖州,帮我把这点儿东西给姝娘送去。”
    除了金子,老太君就给许薇姝留下一只玉镯子,是她手腕上一直戴着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摘了下来。
    “哎,东西也不多,留个念想,我年纪大了,跋山涉水恐怕不行,只能指望你们。”
    老太太笑了笑,拢了拢小宝的头,“我本来想把小宝送去,可他还在读书,靖州那地方,怕找不到大儒,就让他在京城读吧,若是姝娘有别的安排,自会来接他。”
    这话一出,到有一些人想去。
    许家在京城,如今只是落魄人家,许薇姝怎么说,那也是王妃。
    靖州再不好,再穷山恶水,到了那地方,安王爷恐怕就是个土皇帝,姝娘一定过得极为顺心。
    只是人家老太君开口,能应承的,恐怕也只有许家真正的那几个人。
    最后还是许爱丽和许茂竹带着老太君给的东西,还有小宝写的信,出发了。
    阿蛮居然也跟宫里告假,最后一日追上来,也要走一趟,她现在也做了几年女官,该出去见见世面,老太君他们那帮长辈,就没多反对。
    许茂竹那是责无旁贷。
    肖氏不太高兴,可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到底没多话,估计是希望儿子和安王爷打好关系。
    如果许薇姝知道,京城许家,连同老太君在内,居然这么不靠谱,愣是让两个没出过门,没什么见识的孩子,千里迢迢,赶去靖州,非得翻白眼不可。
    这一路上是闹着玩的吗?
    可老太君自己都养尊处优了很多年,早些年受的苦,她快忘得差不多了,再说,当年老太爷一个人出去闯荡,就是许茂竹这么大的年纪,在她心目中,恐怕竹哥儿现在的年龄,已经算是很大,一个人出门不会有问题。
    事实上,许茂竹和阿蛮自己也没想那么多。
    许茂竹心里头虽有些忐忑,更多的还是松快。
    家里被抄了,提心吊胆几个月,到现在还觉得家里的气氛压抑得不行,出去转一转,放松放松心情,他觉得痛快的很。
    至于阿蛮,她也不想在宫里呆着,这几日,明显体会到人情冷暖,宫里好些女官,简直视她如瘟疫,那种滋味,没尝试过的人恐怕永远也不知道。
    这两个人带着行囊,雇了个镖局,就出发了。
    许薇姝在靖州一边忙,一边也琢磨京城的事儿,许家祖孙多少代,积攒下的家业,如今一朝尽毁,她心里多少有点儿不是滋味,别的先不说,不知道家里那些藏书,各种孤本,能不能买回来。
    身为世家,最宝贵的莫过于知识。
    至少在许薇姝心中,亭台楼阁不可惜,金银珠宝还能再赚,唯独书籍,收集真不容易。L

☆、第一百九十八章 出行

王妃派了人去京城。
    京城那边,一双公子、小姐,也长途跋涉,直奔靖州,双方正好走岔路,只能怪那两个天之骄子倒霉。
    英国公府从此消失,便是许薇姝性情阔达,且并非原主,对这个国公府也并无太过深厚的情感,心里头还是有那么几日不大自在。
    家学里那些先生们,还有家中多少年下来的家生子,都不知如何,多少要去探听清楚,万一有事,也好搭把手。
    许薇姝自己秋爽斋的人,到不必担心,当初能带来的都带了来,不能带来的也放了出去。
    就说宝琴的老爹,老娘,还有兄弟,一早在许静岚和施氏尚在世时,就有安排,如今买了宅子,买了块儿地,好生过自己的日子,不算富裕,以后也没国公府这座靠山了,可日子总能过下去。
    许薇姝打算派人把他们接到靖州。
    主要是宝琴的年纪大了,也到了许人的时候,想着给她这一门好亲事。
    等到她出嫁,家里的亲人们若是不在,岂不遗憾?
    “娘子。”
    许薇姝正坐在书桌前,绘制邬堡的图纸,脑子里也乱七八糟地瞎想,腰身就让方容搂住,肩膀上多了颗毛茸茸的脑袋。
    “怎么了?”
    “……没事。”
    方容笑了笑,眼角眉梢间的疲惫也散去,“就是跟你商量件事儿,我要离开一阵子。”
    许薇姝:“……”
    这就是没事!
    “去江南?”许薇姝略略凝眉,叹道,“还是去西北?”
    “江南有张兰芝,用不着我。陛下下令,让我和义王一起去西北。”
    方容笑了笑,“也是好事,好久没见袁琦,要是再不和他碰碰头,估计那混蛋都玩疯了,万一玩出事端。最后收尾善后的还是我们。”
    “我又没说什么。不必解释。”
    许薇姝叹息。
    “靖州就交给你……”“靖州就交给我……”
    两个人同时一怔,都笑了。
    方容摸了摸自家王妃的秀发。
    “家里就由你做主,别的都好。就是山上的山民们,还有西面那些白族人,千万注意。”
    方容并不太想离开,只是有些事。不是不想,就能不去做的。
    西北和延国交界。最近延国异动频频,已经有过数次小战争,说是战争,再小型也相当让人不安。那种几十人,甚至几百人突袭一下的,不叫战争。只能说是冲突。
    皇帝也是想点个有分量的皇室子弟过去撑撑门面,义王能抢到这个差事。显见他是个聪明人。
    忠王在军队里的威望可不算小,义王肯定也想在这方面下下功夫。
    事实上,大殷朝哪个皇子都不傻,都知道要是没有军权,说话就不管用。
    别看殷朝上下都有些重文轻武的迹象,皇家的人却脑子很清醒。
    只是皇帝尚在,军权那是一个雷区,触之即死,皇子们这才不敢动作太大。
    而且,比起在外面领兵,明显在京城会有更大作为,离皇帝远了,谁知道皇帝还会不会记得你?
    如今,皇帝年老体衰,皇子们的势力发展也快控制不住,皇权争斗趋于白热化,义王才会动军权方面的心思。
    西北这边,驻扎了大殷朝实力最强大的军队,过来一趟,当然不敢奢求能把这些军队捏在手心里,可只要让他们偏向一点点,就是足够重的砝码,将来能起大作用。
    义王费了好大的力气,估计没少用烟雾弹,让忠王觉得西北不重要,还是京城更要紧,这才抢了一手,得到这次机会。
    只是,皇帝点了方容作为掣肘,这一点儿,怕是义王也没有想到。
    方容自己到是想到了。
    许薇姝觉得,自家相公或许也在其中动了手脚。
    事实上,自己在靖州,天高皇帝远,躲清闲的这几个月,外面恐怕是刀光剑影,遍地荆棘,许薇姝的情报系统,到底还不成熟,不知道具体情况,但只看方容那边的各种情报,就能感受到里面的硝烟味。
    皇帝老了。
    每逢改朝换代,总少不了要有这么一场闹剧。
    方容要走,许薇姝就开始给他收拾行李,列的单子长得都看不过来,好在她就是吩咐一声的事儿,自然有下人们辛苦做准备工作。
    “王妃,您看看这种皮子如何?”
    玉荷拿来几块儿鹿皮,还是小鹿皮,特别柔软,许薇姝拿在手里感受了下,非常不错。
    她想做一些漏手指的手套。
    戴着手套弯弓射箭,手更不容易受伤,比扳指之类的有用,也舒服些。
    还有皮靴。
    现在的皮靴都太硬,底子也不够防滑,她干脆重新做一批,另外,还有自热的饭盒。
    现在生石灰有很多,许薇姝以前就做过,现在做起来轻驾就熟,这东西野外用最合适,不必生火,要是有个潜伏任务什么的,也省得吃不上一口热饭。
    她做出来的这种自热饭盒,方容还罢了,身为王爷,他总不至于落到不能生火造饭的地步,不过,这东西他身边的人都喜欢。
    再加上那些正经的军粮,能量高,味道不错,吃拇指大的一小块儿,半天都不用再吃别的,更是好东西,许薇姝准备了一批,方容看见大喜,通通拿走,连仓库里一些制作失败的半成品,他都不放过。
    说是要走,可王爷出行的准备工作,一做就是一个多月,许薇姝都给他又折腾出一种行军帐篷,还有防水的睡袋,还有竹子制作的水壶,这位才终于带着一批人马,浩浩汤汤地出发。
    许薇姝也松了口气。
    总算走了,他要再不走,她都觉得自己储存的那点儿特制弓弩,军刺,各种稀罕兵器,都要被‘抢掠’一空。
    送走了王爷的车马,靖州这边总算是清闲下来。
    许薇姝就去跑马,顺便打猎。她
    还给自己做了一对儿鹿皮手套,很小巧可爱,翻盖儿,可以露出指尖,十分方便。
    现在她想跑马,比以前可容易得多,路修得够好,一路从王府跑去山上,最多用不了半个时辰。
    “咦?王妃您看?”
    一出城门,玉荷就勒住马,瞪大了眼。
    许薇姝也吓了一跳,不远处,三天山的半山腰上,简直是人山人海。
    那些她修建歇脚用的木亭子,木椅子,都挤满了人,连树上都有。
    许薇姝一伸手,一只小猴子窜过来,停在她肩头,阿生和毛孩儿也从山上出溜下来,连忙上前给许薇姝行礼。
    “怎么这么热闹?”
    阿生登时笑得眼睛弯弯。
    毛孩儿很不好意思一胡撸脑袋,“嘿嘿。”
    俩人支支吾吾说了半天,许薇姝才弄明白,原来居然是相亲大会!
    “……”
    阿生笑道:“先生也别觉得不妥,靖州光棍一堆,寡妇无数,哪还能像江南那样守礼,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老百姓们,都不来虚的。”
    许薇姝一想也是。
    京城偶尔上元节之类,还允许小娘子,小郎君们,自己出去寻自己心仪之人,玩一出浪漫约会,眼下这些老百姓们,能成个家,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就算不错,哪里会有那么多的讲究!
    也怪靖州乱了多年,这些年又是兵荒马乱,灾荒连连,外来的流民多,本地也因为数次饥荒,家里都缺了人口,以前只想着吃一口饱饭,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可不就有更高追求?
    许薇姝仔细问了问,这颇有二十一世纪拉郎配风格的相亲大会,竟然还是温瑞言搞出来的。
    他自从来了靖州,一直在山上工作,没少听那些去山上做活的老百姓诉苦。
    有的家里穷,老婆孩子都没了。
    有的男人被拉走服兵役,一去不回,剩下一个女儿带着孩子。
    还有的是外来人,一路逃荒,亲人们一个个不是走失,就是死去。
    他这人心软的不行,听了一堆悲惨故事,脑袋一热,就匆匆忙忙把自己的存款拿出来,四下里公告,但凡没有男人的寡妇,或者想找男人的,不在意抛头露面的姑娘,只要能来参加相亲,就管饭,不光管饭,还能拿走些精盐或者雪糖。
    他到是聪明,知道自己的钱不多,要是给钱,很快就支撑不下去,可是自家的制盐作坊,自家的制糖作坊,他能拿最便宜的价买到上好的盐和糖。
    这两样东西又是好东西,女人们肯定心动。
    至于男人就算了,这时节,男人为了娶老婆什么都愿意做。
    别说,居然还真让他做成,他只是一个月举行一次,结果那些男男女女们,从一开始特别矜持,根本不肯来,到小猫三两只,再到现在这样人山人海的情况,统共只用了不到半年光景。
    许薇姝心下好奇,玉荷她们也好奇,便停下来看了看,见温瑞言不知道从哪儿找的媒人,好像都是正经的媒人,先让一个男人站在前面,然后领过来十几个女子,让女人拿着一条红布条,只要愿意,就把红布条搁在男人的身上。
    然后男人可以从扔红布条的女人里头,挑选一个自己中意的。
    不过,她看了半天,大部分女孩子都不肯扔,而且只要有一个人扔了,其他人便都不再扔了,不觉失笑,这毕竟不是那些相亲节目,不需要那么多花样噱头。
    女孩子们,还是比较矜持的。L

☆、第一百九十九章 惊奇

真热闹啊!
    山上这种气氛,许薇姝很喜欢。
    她就是爱热闹,以前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也不大喜欢清冷,但还是知道享受孤独,但前世归墟的生涯,却让她品尝孤独的滋味,品尝了很多年,从此之后,再也不爱那凄冷的一切,连品诗文,读小说,也爱花好月圆的热闹劲儿。
    方容那人,外表看来安安静静,其实,和许薇姝是一样的性子,同样爱热闹。
    有时候,她都觉得两个人能正好凑到一处,好比一口古古怪怪的锅,正好配了个同样古古怪怪的盖儿,那是老天爷给牵线搭桥,促成的缘分。
    大半日,成了十五对新人。
    和这漫山遍野的人比,到不算特别多,可也不算少了。
    许薇姝还参加了婚礼。
    婚礼都是温瑞言给操办的,凤冠霞帔没有,吉服都是现成的。
    还有挑着担子,来卖酒水吃食。
    还有人愿意当力工,去给他们准备聘礼嫁妆。
    这事儿显然不是头一次办,整个流程都特别清楚,好些人知道,顺顺当当就下来了。
    许薇姝都喝了杯喜酒,结果这次出来玩,一只野兔都没打到,就顾着凑热闹了,不过反正都是玩,玩什么也没有多大不同。
    宝琴和玉荷她们,还挺开心的。
    …………
    酷暑一日日过去,天气转凉。
    这到是件好事儿,一整个夏日,全大殷朝居然没下几滴雨,堪称赤地千里。
    许茂竹看了一眼自己身上全是灰尘的布衫。本来是宝蓝色,如今也变得灰扑扑一片。
    他从来没有这么狼狈的时候,堂堂国公府的小公子,便是当年他亲爹没有做国公,那也是国公府的贵人,出门在外,仆从无数。夏日里。衣服上身一次,他要是肯洗了再穿,那就有无数人恭维。说他质朴节俭,像现在这般,衣服破成这副德性,他要还再穿。那他身边的人就都该拉出去打板子了。
    “公子,吃点儿干粮。”
    小芸偷偷摸摸拿了一块儿饼。塞给他,又给了他一竹筒水。
    水看起来实在不算干净。
    许茂竹扭头撩开脏的不像样的车帘,把饼和水递给阿蛮和许爱丽。
    两个丫头也不挑剔,将就着吃。就是太拉嗓子,只能掰碎,小口小口往嘴里塞。
    可和外面那些眼睛发绿的饥民比。他们总算是勉强还过得不错。
    阿蛮透露窗帘,向外面看去。目中隐隐约约有一点儿恐惧。
    许爱丽的情绪也不高。
    没离开京城之前,这姐妹两个,还以为自己的人生已经是天底下最凄惨,好好的家被抄,以后再也没有底气做个顺心顺意的贵女,说不得还要学会节衣缩食……
    阿蛮在心里也忍不住怨,怨父亲不争气,怨她没有个好命,以后在宫里怕是有得苦熬。
    只是离开京城,一路前往靖州,一路走一路看,看那些当街卖儿女的穷苦人,看那些只为了半袋粟米,就能把自己老婆孩子都给卖掉的男人,看那些为了弟弟有一口饭吃,有个活路,自己往头上插草标,把自己卖掉的姐姐们。
    更不要说,她们还见到有人易子而食。
    阿蛮当时简直吓坏了,要不是许茂竹抓她抓得紧,她都要扑过去问一问,天底下怎么会有如此狠心的爹娘?
    还是一个镖头见她神不守舍,低声劝了几句:“穷苦人就是这个命,只怪上辈子没有行善积德,托生到贫寒人家。”
    阿蛮半晌没敢说话。
    许爱丽也很是不可思议:“不是说,朝廷派下钱粮,派出救灾的大臣了?”
    她在京里还老听说,皇帝怜惜百姓不易,特命每天减少两道菜,省吃俭用,好拨出钱粮救济灾民,好些老百姓们都说万岁爷心系百姓,还上了万民伞。
    跑江湖走镖的这些人可不知道上面的事儿,他们只能笑笑:“也不是没人赈灾。”
    确实是有的。
    他们也遇上了几回。
    一点儿米粥,稀薄的和清汤寡水也差不多,别说插筷不倒,就是使劲捞,也不一定能捞到几粒米。
    这就算不错的,能给灾民一条活路。
    歇了会儿,镖行起行。
    许家这匹本来毛色光亮,如今怎么看,怎么瘦弱的马,也踢踢踏踏开始走。
    他们雇佣的镖行,不是只护送他们一行人,还有别的镖要押运。
    半路上正好碰见一队要去靖州的商队,那领头的和镖行镖师相熟,两个人以前是老乡,还是邻居,就干脆两方合作一伙儿,互相有个照应。
    “不知道靖州怎么样?听说靖州那边自古以来就缺水,还多匪患。”
    许爱丽看着外面面黄肌瘦的那些穷苦百姓,多少有点儿忐忑不安。
    要是靖州的情况很糟糕,他们这会儿过去,不是给许薇姝添乱。
    老太君是让他们给姝娘送东西来的,可肖氏,那位夫人的意思,大家心里头都清楚。
    肖氏是打算让许薇姝出点儿银钱,好让国公府渡过难关。
    许爱丽手里还攥着一笔姝娘留下的银钱,打算给姐妹们当嫁妆,她很清楚姝娘的性子,那姑娘以前傲,现在却是个心善的,对姐妹也关心,如今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她绝不会不管不顾。
    可——王爷会怎么想?
    要是王爷把自己几人,当做打秋风的亲戚,再因此迁怒了姝娘……许爱丽越想越觉得,她还是报喜不报忧吧,把东西给了姝娘就赶紧走,不要多留,省得再给她添麻烦。
    许爱丽也不是只为许薇姝着想,她多少还是觉得,若姝娘和安王的感情好,多少更容易照拂他们这些亲人,若是两个人闹得不愉快,对他们也没有好处。
    一路千辛万苦,终于到了靖州。
    有好几回,三个人都打了退堂鼓,要不是回去一样难,说不定他们都不愿意继续走了。
    “这……这就是靖州府?”
    许茂竹目瞪口呆。
    其实一进靖州地界,他们就隐隐约约发现不同。
    外围还正常些,就是经常能碰上从周围,甚至更远的州、郡逃来的人们,到处是扶老携幼,匆匆而至的人群,连许茂竹他们,要不是跟着商队,说不定都被当成难民。
    即便是跟着商队,他们还是去做了一次什么检疫,让医生开了一大堆苦药汤子灌下去。
    换了以前,阿蛮非要发飙不可,可这一路上,大家没少受委屈,但凡进城门,都少不了要给守门的兵丁一些好处,否则身上的东西还不都给扒走?
    现在这点儿小事儿,谁都不会放在心上了,和他们经受的其它折磨比,喝点儿药算什么!
    进了靖州地界,三个人都觉得有点儿怪,也说不出具体哪里怪,或许是面黄肌瘦的灾民虽然也有,却没有其它地方的那种腐烂一样的气息,他们同样饿肚子,可眼睛是活的。
    也或许是,这里秩序井然,来来往往的商队很多,也显得特别热闹,根本就没有他们一开始想象中,盗匪横行的场面。
    等到真正看到靖州,看到那高大的城池,走在平坦宽敞的路上。
    许茂竹的腿都开始发软。
    只看城门,这里或许不比京城繁荣,却绝对比京城更壮阔,感觉也不同。
    他好歹还能说话,阿蛮和许爱丽的眼睛都不够用了。
    周围有几个正站在道边喝茶的老汉,就笑道:“新来的?来来,喝口茶,你们是经商啊,还是务工?要是想常住,就得先去衙门领个证儿,天黑衙门可不办公,现在去正好。”
    “……”
    衙门……
    许茂竹半晌没说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