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临门(若珂)-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不要她了?书棋大惊,连连磕头,道:“求郎君看在奴婢勤恳的份上,让奴婢在书房洒扫,只要能在书房侍候,奴婢就是死也甘心。”
  千万不能落在锦香贱婢手里,要不然,她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锦香似笑非笑道:“书棋妹妹真是有心,郎君平素在书房的时间最多,果然是在书房侍候更能得郎君欢心。”
  叶启瞪了锦香一眼,朝书棋挥了挥手,道:“下去吧。”
  这样的决定,出乎小闲的意料。
  “你怎样安排她?”两人对坐,小闲问道。
  锦香笑得欢畅,道:“以为有了江嬷嬷做靠山,就能在我们院里横着走,太天真了些。我给她派了个好差使,她不是喜欢洒扫么,以后院里洒扫的活计就归她了。”
  小闲失笑,道:“你就不怕江嬷嬷在夫人跟前给你下眼药?”
  小闲无心之言,落在锦香耳里,倒让她有一丝不祥预感。江嬷嬷可是时刻跟在夫人身边,比汪嬷嬷在夫人身边的时间多得多,她要有心对付锦香,锦香怎么招架?
  锦香的笑容僵了,扳着小闲的胳膊,道:“你说怎么办好?”
  她比小闲大了四五岁,这会儿反而问起小闲来,可见真是乱了分寸了。
  小闲安慰她道:“或者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她不会这么龌龊的。”
  “不是,”锦香越想越有可能,道:“这次的事,明明是她的手笔,小贱人再能,也不可能在我们院里安插人手。”
  何况这个人,到现在也没有找到。
  “那你只能去夫人跟前,说些让郎君上进向学的话,夫人一定爱听。只要夫人对你信任有加,别人一时半会的,也无法在夫人跟前编排你。”小闲道。
  至于以后的事,谁知道呢。或者江嬷嬷碰一鼻子灰后,不会再做这些无意义的事了呢。
  锦香一拍掌,道:“有道理,我现在就去。”
  小闲忙拉住她,道:“得觑个没人的时机,可不能当着满屋子的人说。”
  锦香连连点头,对小闲谢了再谢。当天晚上,拿了一对赤金手镯到小闲屋里来,非要往小闲手上套,倒把小闲吓了一跳。
  一大早,院里响起扫地的声音,小闲从廊下望过去,书棋牙齿咬得格格响,抡扫把像打仗,击打的对象是谁,不言而喻。
  她感觉到小闲的目光,勉强挤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笑。
  小闲向她点头还礼,快步朝厨房去了。
  年关将近,免不了做些腌肉,叶启又让多做些点心,他要送人,因此小闲忙了些。待得忙完这一段,已到腊八节。
  小闲装了些腊八粥,来到陈氏院里后厢房的小耳房。
  房门虚掩,轻轻一推,应声而开。
  小菊的棍伤已经结了痂,要不是小闲关照,暖冬哪能容她从容养伤,只赶去干杂活了。
  “你来了?”小菊看清来的是小闲,惊喜道。
  同屋的小丫鬟嫌她被子没有翻晒,衣裳不能勤快换洗,弄得屋子里有味儿,天天冷言冷语嘲讽,饭食更是时时短缺,要不是暖冬有时候想起来,让人给她送饭,说不定已经饿死了。
  小闲打开门窗通风,从食盒里取出腊八粥,道:“趁热吃吧。”
  小菊趴在床沿上,大口大口吃起来,好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吃食了。
  小闲静静看她,心里五味杂陈。
  “到过年的时候就能下床了。”小菊很快吃完,用手背抹了抹嘴,热切地道:“不知暖冬姐姐会不会给我做新衣裳。”
  下人们的衣裳,由大丫鬟们安排,照说,这时候也该送来了。
  小闲明白她的意思,道:“我去看看。”
  暖冬屋里,丫鬟们济济一堂,说笑声喧喧。
  “小闲来了?”暖冬笑容明亮,看见小闲出现在门口,招呼一声,朝丫鬟们道:“快让开,让小闲进来。”
  屋里地上堆了好些衣裳,都是丫鬟们的式样。
  小闲进屋,和暖冬互相见礼后坐下,说起小菊来:“多谢你照料,她才能好得这么快。”
  暖冬笑道:“你要是为这个特地来谢我,倒不用,只要把你拿手的菜做几样我尝尝就行。”
  一句话说得小闲笑了,屋里的丫鬟仆妇们也跟着笑,都道:“早听说小闲手艺好,不知什么时候有福气尝尝。”
  小闲摆手,道:“闻名不如见面,还是别尝留点念想的好。”
  众人又道:“果然有本事的人都谦虚。”
  暖冬拉着小闲道:“别人我不管,总之,你给我做几个菜,过两天我上你那里吃去。”
  小闲道:“现成的红烧肘子,你吃不吃?”
  暖冬便去呵小闲痒痒,道:“怪腻的,谁吃那个,你别想用些剩菜打发我,赶紧的,现做去。”
  两人打闹一阵,才拢了头发坐好。
  小闲问起小菊过年的新衣,暖冬指了指屋角一套三等丫鬟的棉衣,道:“在那儿。”
  人家还有事,小闲不便久坐,告辞回来时,院里尘土飞扬,丫鬟们一个个脸色难看,避之不及。
  “怎么了?”小闲拉住一个丫鬟问道。
  丫鬟悄声道:“书棋发疯呢,拿大扫把乱挥,真是晦气。”
  丫鬟们过年的新衣送来后,书棋很快发现没有她的份,立即拿起大扫把,冲锦香就过去了。要不是锦香躲得快,肯定满头包。
  锦香气还没消,黑着脸坐在几案前,见小闲进来,冷笑道:“听说了吧,那贱婢还想要新衣呢。她既是江嬷嬷的人,怎么不找江嬷嬷要去。”
  小闲在她对面坐了,道:“你也真是的,不过一套衣服,跟她计较什么。”
  要对付她,有的是法子,用得着这么直接吗?
  锦香狠声道:“怎么不计较。难道因为要过新年,我还得把她供起来?”
  好吧,这儿你当半个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小闲懒得说,拿了自己的衣服回屋去。
  锦香跟在她后面,进了小闲屋,道:“我一看到她,就忍不住。刚才不是故意要跟你发脾气,你别介意。”
  小闲道:“我知道。只是你探听清楚她跟江嬷嬷是什么关系,里头的水有多深了吗?”
  要对付她,是不是先对付江嬷嬷才能釜底抽薪?江嬷嬷背后,可是陈氏。难道叶启会为两个丫鬟惹母亲不快?
  锦香一拍额头,道:“瞧我这脑子。”
  

  ☆、第41章 蛇精转世

  年关将近,东西两市人潮涌涌。
  顺发紧紧跟在叶启身后,生怕一个错眼不见,把郎君跟丢了,嘴里碎碎念:“要知道郎君来西市,多带几个人来,好歹可以开路。”
  叶启在刀枪库挑了一把剑,再七弯八拐去了书肆。站在书肆门前,顺发闭上了嘴巴。
  规模齐整些的书肆并不仅仅卖书,文房四宝也是一应俱全。
  叶启是这儿的常客,掌柜的亲自迎出来,把他让进屋里坐下,呈上两方端砚,道:“这是新到的上品,请三郎君品鉴品鉴。”
  叶启赏玩一回,挑了其中一方砚,站起来要走,外间传来顺发和伙计说话的声音:“就要普通的就好。”
  伙计像是有些意外,道:“三郎君也用普通的纸笔么?那怎么成。”
  往常送到卢国公府的,都是上好的宣纸和湖笔,什么时候用过普通货色了。
  顺发道:“问那么多,让你拿你就拿来。”
  掌柜的刚要为伙计开解两句让叶启下台,叶启已扬声道:“顺发,进来。”
  顺发一进门便道:“小闲托我捎些纸笔回去,特别交待了,不用买贵的,普通的就可以。”
  “小闲?”叶启愕然道:“她要纸笔做什么?”
  顺发道:“小的不知。”
  掌柜见不是府里的娘子所用,自然不再多话。
  叶启闲着没事,帮顺发挑了两款笔和纸,顺发拿出小闲给的钱付帐后还剩下不少,一拍脑袋,道:“既然用得着纸笔,想来还需要书,要不然拿什么做样写字呢。”
  自作主张买了两本时下最流行的话本。
  叶启失笑,道:“你该买字帖。”
  顺发傻笑两声,道:“姑娘家,可不是爱看话本儿么?”
  叶启自然随他去。
  …………………………
  卢国公府门口,送礼攀交情的,通家之好互送年货的,热闹非凡,各府的车子排成长龙。
  府里小厮丫鬟们忙着洒扫庭院,这不是要过年了么,把平时洒扫不到的旮旯细细清理一番,窗明几净迎新年嘛。
  锦香站在台阶上,大声斥责书棋:“想来你是夫人特地派到我们这里的,面子分外大,扫地真是太屈才了,我该去回夫人,升你为一等丫鬟,要不然,你这地是没扫干净的时候了。”
  擦拭窗棂的丫鬟,清洗几案的仆妇,都笑了,有人附和道:“可不是,书棋到我们院里,真是屈才了。”
  书棋满脸悲愤之色,紧紧咬住下唇,直到下唇咬出血来,低头抡动扫把,继续扫地。
  “哎哟,你想作死呀。”锦香惊叫道:“不就说了你一句么,用得着把灰尘往我身上扫!”
  小闲指挥江妈妈和小丫鬟们清理厨房的污垢,锦香的声音清晰传来。她摇了摇头,天天整这些有的没的,徙然让人妒恨,于事无补,又有什么用?
  江妈妈在盆里浆洗用做抹布的旧衣裳,咧嘴笑道:“书棋不知死活敢惹锦香姑娘不高兴,被整治也是应该的。”
  锦香最近和小闲越发走得近,每餐必和小闲一起吃。她的份例菜多,小闲是厨房的头儿,自然不会亏待自己,所以两人摆开的食案上,颇为丰富。
  “我尝尝你新做的菜。”锦香指了指小闲食案上的如意香菇酿,那香气阵阵直往鼻子里钻,她早就忍不住了。
  小闲把如意香菇酿递过去,道:“你要真不愿看见书棋,寻个因头打发出去就是了,何必天天这样呢。”
  如意香菇酿是小闲新研究出来的菜,香菇上面涂了豆腐粒、内末、芹菜粒搅拌均匀的馅料,用大火蒸熟,香菇的香,豆腐的嫩,芹菜的脆融合在一起,口感十分好。
  锦香连着吃了两个,算是过了瘾,道:“你没看过猫戏老鼠吗?就是要这样才好玩,跟我斗,她还嫩了点。”
  还以为贱人跟江嬷嬷有多深的交情,不过是她抱了大腿,还没成为心腹,难道真闹了,江嬷嬷会为她撕破脸?锦香可是陈氏信任的人,是叶启的贴身大丫鬟,又是家生子儿,算是根基深厚,怎么会怕一个小丫头片子。
  小闲劝了两句,锦香不听,只好由她去了。
  锦香有午睡的习惯,饭后吃了茶,和小闲聊了一会,便回房了。
  小闲刚走到廊下,尖锐的尖叫声划破院子上空,把所有人都惊呆了,只有柴房里一个蓬头垢面的少女冷笑着把一碗稀粥倒进嘴里。
  猛然一个人跑了出来,从温暖的屋里来到寒冷的廊下,冷得双手抱臂,簌簌发抖。
  锦香的发髻解了下来,只穿中袄,光脚没有穿袜,脸色惨白,神色惊恐,道:“蛇……蛇……”
  蛇?小闲冲进厢房,只见掀开的锦被里,一条五六寸长的小蛇扭来扭去。可怜的小蛇想是处于冬眠状态来到温暖所在,一时没反应过来。
  小闲很快让人去前院喊一个小厮来把那条不明状况的蛇捉走,小厮嘟囔:“太小了,要是大点能做蛇羹就好啦。”
  得,这位还想着吃呢。
  锦香不敢进屋,外面又太冷,站了不一会,不停打喷嚏。
  小闲让小丫鬟们把床铺重新整理一遍,确认再没有别的小动物,再拥她进去,扶她坐下。
  “小闲,你一定得陪我。”锦香紧紧抱住小闲,身子抖个不停。
  小闲轻拍她的后背,道:“好,我陪你,你先放轻松,别紧张。”
  …………………………
  叶启一路来到起居室,还是没见锦香像往日一样迎上来。待丫鬟接过他的斗蓬,上了茶之后,锦香还是没现身。
  叶启倒没什么,顺发奇怪地道:“咦,锦香姐姐呢?”
  垂手侍立的丫鬟道:“病了。”
  “病了?可有请大夫?”叶启截口道。
  府里的规矩,丫鬟病了得自动到僻静的地方养病,以防病气过人,确切地说,是防把病气过给主子。
  一个多嘴的丫鬟抿嘴一五一十把午后的事说了一遍,顺发虽然瞧不见她笑的样子,但她双眼灵动,眼中的戏谑笑意,是藏也藏不住的。
  “府里哪来的蛇?再说,这个季节怎么有蛇?”叶启道。
  丫鬟细长的眼睛笑得没了缝,道:“是啊,奴婢们都奇怪得很呢。都说蛇有灵性,会不会锦香姐姐跟蛇有缘……”
  锦香是蛇精变的,要不然为什么她的被里会有蛇呢?不到半日,这样荒谬的传言在下人们中间传来传去,或者此时已经传出院子,传遍府里的每个旮旯角落了。
  叶启打断道:“胡说八道,把锦香叫来,我问问是怎么回事。”
  几个时辰没见,锦香的形容让顺发大吃一惊,叶启也皱起了眉,道:“怎么憔悴成这样。”
  锦香在小闲的搀扶下跪下,道:“有人陷害奴婢,求郎君为奴婢做主。”
  半天来,锦香一刻也离不开小闲,小闲想上茅厕都不行,只要不抓紧小闲的手,她就吓得浑身抖个不停。她跪下,小闲只好跟着跪坐在地上。
  叶启道:“传我的话下去,谁再乱嚼舌根,立刻打发人牙子来领了去。”
  多嘴的丫鬟肃容应是,下去传叶启的命令。瞬时,交头接耳的下人们都忙碌起来,这个说活还没干完,那个说去看看有什么活可干。
  ……………………
  请把本书放入书架,以方便阅读,若是您手中有票票,快砸下来吧。
  

  ☆、第42章 新差使

  “蛇是书棋捉来的?”叶启凝眉,道:“好好儿的,她为什么要这样做?”
  锦香吓破了胆,开始不分场合说话了。小闲叹了口气,大家都心知肚明,可是这样直接说破,真的好么?
  “三郎君,锦香姐吓懵了,我先扶她回房歇息。这件事,还请三郎君查明。”小闲道。
  叶启点点头。
  锦香磕头不肯起来,哭道:“一定是书棋这小贱人干的,再没有旁人了。”
  “锦香姐姐!”小闲喊道:“郎君自会还你一个公道!”
  锦香一怔,转头看小闲,眼中满是疑问。
  小闲肯定地向她点了点头,道:“我们先回去。”
  两人走到门口,叶启道:“送锦香回去后,你马上过来。”
  小闲应了声是,扶锦香回房,让两个丫鬟在一旁陪她说话。
  锦香不肯让小闲走,紧紧拽住她的衣袖,道:“我怕。”
  当掀开锦被瞧清楚糯动的一团是一条蛇时,锦香崩溃了,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一等大丫鬟的骄傲,统统崩塌。
  小闲轻拍她的手,柔声道:“这件事需要三郎君还你一个公道,你现在这样子无法清晰表达你想要的,我去回三郎君的话,争取得到他的支撑。”
  三郎君!他是一剂强心针,让锦香增添不少勇气。
  “你快去。”她道。
  小闲掀起毡帘,书棋已磕完头。她的头发绾了起来,换了干净衣裳,跟上午蓬头垢面抡扫把时判若两人。
  “求三郎君开恩,让奴婢去书房侍候吧。”书棋的声音温柔又楚楚可怜。
  叶启对走进来的小闲道:“你去书房取《论语》,现在就去。”
  去取书?小闲莫名其妙,却还是应了声是。
  书房门紧紧关着,这里是叶启最隐秘最私人的所在,勋贵官宦人家重要的客人请到书房,叶启却请到起居室,以三皇子之尊贵也不例外。
  书房,是叶启一个人的世界。
  所以,书棋在书房做些洒扫的活便有足够的资本和锦香抗衡,锦香要对付她,只能借助陈氏的力量。
  钥匙古色古香,花纹繁杂,可见叶启对书房的重视。
  这是小闲第一次踏进书房。没想到地方这么大,与墙齐高的书柜,满满的书籍,靠北墙墙边铺着厚厚的毡垫,檀木几案上摊几本书,香气儿从铜香炉的鹤嘴上袅袅升起。顺发一定来过了,地龙已烧开,屋里很温暖。
  几案上摊开的书里并没有论语。
  小闲就近一排排的书柜看去,想来,这样日常要用到的书,一定会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一盏茶过去了,三盏茶过去了……所有的书都看遍,无数孤本让小闲眼前一亮,独独没有《论语》。
  “还没找到吗?”叶启清郎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小闲回头,看到他带笑意的眼睛,才知被捉弄了。
  “还没找到。”小闲平静道。
  叶启笑吟吟从袖中抽出一物,慢慢展开,上面蓝色封面上写着两个字:论语。
  小闲看他。
  叶启笑了笑,目光从她微扬的下巴,紧闭的双唇上扫过,走到垫上坐下。
  “你果然识字。可曾进学?”叶启把《论语》放在几案上,饶有兴趣道。
  这时代,可不是谁都有机会读书识字,很多富商的孩子还没有机会延请私垫呢,何况是女子。只有那起耕读传家的清贵人家,才会请老学究教家里的女儿们读书。
  卢国公府开府百余年,除了幕僚,奴才们识字的,每一代也就那么几个,大多是郎君娘子们的伴读。像顺发,就是跟在叶启身边,耳濡目染识了几个字,就这,已经了不起了。
  小闲点了点头。姐不算幼儿园,可是足足上了十六年学呢。
  “以后你就在书房侍候吧。洒扫的差使由顺发干,你负责整理书籍,我会吩咐顺发给你打一把钥匙。”叶启眸中的笑满溢,偏偏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拿起一本书翻开,似乎漫不经意般道。
  在书房侍候?这里环境安静优美,地龙烧得暖烘烘的,可比烧炭暖和多了。
  小闲道:“我还有厨房的差使。”
  叶启想笑,又忍住,咳了一声,道:“你只需侍候我的饮食,其余的人的饭食自然有江氏她们去做。”
  这样吗?小闲想了想,道:“书棋呢?她不是想回书房吗?还有锦香,你有没有为她讨回公道?”
  天地良心,小闲本不想用这样硬梆梆的态度的,可是在这公子哥儿面前,总是自尊心作崇,完全没有为奴作婢的觉悟。
  叶启往凭几上一靠,道:“我都处理好了。”
  处理好了?他怎么处理的?小闲出了书房,还有些迷糊。
  “小闲。”顺发在后面叫住她,把一个小包袱递上来,道:“帮你买了这些,你看看可合意。”大概生怕小闲不中意,又补充一句:“郎君帮着挑的。”
  原来这样。小闲接过包袱,道了谢。
  ……………………
  夜渐渐深沉,陈氏斜倚在大迎枕上。江嬷嬷跪坐在她身后,为她按揉肩背。
  “还有几家的年礼没有送到?”她疲惫地道。
  每年一到腊月,便有数不清的大事小情,大到宫里,小到勋贵们,方方面面都得照顾到,还得根据圣眷厚薄做不同调整,可真累死她了。
  跪坐在她面前的汪嬷嬷便打开帐册,翻看一会儿,道:“还有三家,前些时有传言说延平郡王的女儿会嫁与秦家,最近又没有什么消息。夫人您看……”
  若是两家结亲,秦家的还礼自然得大大送一份,若是两家亲事没有结成,这还礼嘛,倒不用太在意,一般物事就好。当然,卢国公府一般的物事,在别人家也很贵重了。
  江嬷嬷按到陈氏颈项处,陈氏舒服地呻/吟一声,微闭双目,道:“你打听去。”
  各府的管家可都走动着呢,亲事成与不成,和秦家的管家吃吃酒,闲聊一刻也就清楚了。
  汪嬷嬷应了声是。
  看看再没什么事,汪嬷嬷收起帐册退了出去,江嬷嬷便笑道:“说起来,我们府里的锦香年纪也不小了,夫人可有什么打算?”
  “锦香?”
  陈氏想起前些天锦香悄悄过来禀道:“三郎君日日苦读,倒似要考功名一样,奴婢看了心里欢喜。只是文信侯家的十四郎君时常来约郎君去玩,那十四郎君斗鸡走马的,可别把三郎君带坏了。”
  江嬷嬷的手往陈氏背部移,道:“是啊,过了年,她便十五了吧?”
  说起来,她与三郎同年。陈氏恍然,道:“这丫鬟是个懂事的,先放着吧。”
  江嬷嬷笑应了一声是。
  待得按揉完,陈氏想起什么,道:“好好儿的,你提她做什么?”
  江嬷嬷取下陈氏头上的首饰头面,一一放在梳妆台上,道:“下午恍惚听得有人说她是蛇精转世……”
  “什么!”陈氏双眼募地睁大。
  

  ☆、第43章 众生相

  没有炭盆的柴房冷如冰霜,书棋缩在被里发抖,手上的冻疮又裂开,血水流了出来。
  屋外,除了呼呼风声,再没有别的声响。
  书棋飞快下了地,趿上鞋,飞快向厨房的方向跑去。
  厨房的门紧紧关闭,两个轮值的仆妇坐在灶前说闲话,灶火已经熄了,室里点了炭盆。
  书棋从窗边走开,来到一个虚掩的门口,轻轻推开门走了进去,返身把门关上。房间里没有黑漆漆的,并没有人。
  小闲坐在锦香床前,像哄小孩一样哄她:“郎君已经说了,谁乱嚼舌根马上发卖出去。再没人敢乱说了。”
  锦香恨恨道:“可是贱人栽赃陷害双儿。这事,谁都知道不是双儿干的。”
  书棋在叶启面前狡辩,说蛇是双儿放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