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临门(若珂)-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绝不会说她什么。只有袖袖,为她着想,会指点她。没想到她却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
  小闲看了她半晌,语气温和,道:“你是好孩子,可是身为一个丫鬟,有些事一定要懂。这样吧,我让袖袖教你。”
  翠玉大惊,她就是担心小闲把她交到袖袖手里,才犹豫了两天,一直不敢来找小闲的。
  小闲只好耐心道:“我们从卢国公府来,你若是知道卢国公府的规矩有多严,就一定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袖袖在卢国公府只不过是一个小丫鬟,可你看,她行事比你有章法得多吧?以后我去郑国公府,可是要带你们一起去的。你这样子,我怎么带得出去?”又问她:“你想不想去郑国公府逛逛?”
  又是卢国公府又是郑国公府,把翠玉绕晕了,但小闲最后一句话她却听懂了,不免雀跃起来,道:“我能去吗?”
  小闲道:“只要你跟袖袖把规矩学好,就能。”
  翠玉一张脸便成了苦瓜脸。
  小闲便喊:“袖袖。”
  袖袖一直在门外候着,只到呼唤,便走进来。
  小闲道:“把卢国公府的规矩教了翠玉。”
  袖袖应了,又皱眉道:“她不听呢,以为我看她不顺眼。”
  想必两人相处两三天,已斗过嘴了。小闲道:“你现在是我身边的大丫鬟,以后这些丫鬟们,可都归你管。你要是连翠玉都管教不好,我凭什么用你?”
  袖袖胀红了脸,道:“是。”
  她是小闲出府时,叶启送给小闲的,卖身契也在小闲手里。小闲若是不用她,只会把她卖了。以两人的交情,小闲断然不会这么做,可小闲当着翠玉的面这么说,她还是觉得难堪。
  小闲继续看书,室内一时静谧。院子里却有嘟嘟嘟的敲墙声。
  袖袖出去看是谁,翠玉如蒙大赦般爬起来跟着跑出去。
  她这一出去,顿时呆若木鸡。只见后墙头上探出一个头来,前儿来过那个清秀小厮站在梯上,朝着袖袖笑呢。
  “快拿梯子来,郎君来了。”顺发道。
  袖袖低低发一声喊,跌跌撞撞跑了进来,道:“姐姐,姐姐,姐姐,郎君来了。”
  后院安静,顺发的话,小闲也听见了,早丢下书,出来了。
  “去抬梯子。”小闲推了灵魂出窍的翠玉一把。
  翠玉如大梦初醒,转身问:“他……他怎么会从那边探出头来?”
  “关你什么事,快抬梯子。”袖袖抢白道,已奔向最末做为杂物间的耳房。
  青柳听到动作出来,帮着袖袖抬了梯子来。
  顺发下去,很快一脸灿烂笑容的叶启便从墙头上冒出头来。
  然后小闲三人便听到翠玉喉咙响了一声,口水流个不停。袖袖气得狠狠踩了她一脚。
  叶启顺着梯子下来,目不斜视走到小闲面前,端详她半天,道:“好象瘦了?”
  “哪有。”小闲笑着,有许多话要说,却不知说什么好。
  两人就这样在庭院中默默对视,眼中爱意横溢。直到袖袖道:“郎君快请屋里坐,我去取茶具。”
  小闲这才想到应该带他看看自己的新居。
  叶启边看边点头,道:“不错,这样挺好。”
  只要小闲觉得好,就是好。
  最后两人在书房坐下,袖袖早把茶具摆好,小泥炉上的水还咕噜咕噜响着。
  叶启道:“你们都退出去吧。”
  袖袖应是,把口水流了一地的翠玉扯了出去,青柳走在最后,带上了门。
  “你怎么从那儿冒出来?”小闲不解。
  柳家的院子位于这条巷弄的第二家,第一家便是钱大娘家,第三家不知是谁,小闲没了解的兴趣,却没想到叶启会从那边爬墙进来。
  叶启便笑,道:“你回家,我自然是要来探你的。顺发说这里走动的人多,不方便。我便让他把你家隔壁的院子买了下来。在你出府前一天,这户人家拿了银子,高高兴兴回乡下去了。”
  想来,叶启是高价买下的院子。
  小闲道:“你要来,只管光明正大地来,何必破费。”
  安业坊在市中心,虽是巷弄里的院子,想必价格不菲。
  叶启动手沏茶,道:“你一个姑娘家,我一个男子,来来往往,人多嘴杂,于你清名有亏,多不好。”
  这一点,小闲却没想到。
  叶启道:“以后我只要不进宫轮值,便过来。”
  小闲关切地道:“夫人那里……”
  叶启撇了撇嘴,道:“娘亲这两天看着心情不错。”
  其实打发走小闲,陈氏还是不甘心,觉得这样放过小闲太便宜了她。还是汪嬷嬷道:“那柳郎中为人刚正,最不喜的便是权贵,绝不会答应让小闲嫁到卢国公府。夫人去一强敌,有何不好?”
  陈氏着人细细打听,柳慎果然是个与谁都合不来的,她便放了心。这两天不仅心情大好,觉得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更是忙着递贴子进宫求见,打算赶这个机会把叶启和丹阳公主的婚事定下来。
  丹阳十一了,也该说亲啦。
  她的贴子还没递到翁贵妃手里,叶启便得到消息,去了三皇子府。两人一通合计,三皇子便进宫见太后,说要为丹阳公主做媒,用以试探翁贵妃在这件事上的态度。
  没想到太后不仅没告诉翁贵妃,反而训斥起三皇子来:“你不好好跟着师傅读书,学人做什么媒?真是白费了你父皇和我一片心。”
  待三皇子走后,又对身边的宫女道:“三郎年龄也不小了,去请皇上过来,我有事和他商议。”
  竟是起了为三皇子说一门亲事的想法。这是三皇子和叶启始料未及的。
  叶启接到消息,这才放了心。所以直到今儿才来。只是这话不能对小闲说,免得她担心。
  小闲哪里知道这些,闻言一颗心落了地,道:“只要她不为难你就好。”想起他在院子里跪着,青石板硌得膝盖一片红肿,心疼得不行,道:“膝盖的皮肤好了吧?”
  叶启笑道:“早好了。”
  提了纨裤让小闲看了,只余一片淡淡的红色。
  小闲这才放心,又问起他的日常起居。
  叶启眼中的笑意便从眼角一直漫延开来,道:“剪秋和书琴都小心侍候,没出什么错。书房我指了顺发侍候,只是晚上他不方便留在内院,有时候免不了自己倒茶倒水。这也没办法,慢慢就习惯了。”
  他自小锦衣玉食,吃茶有人送到嘴边,更衣有人穿到身上,什么时候自己动过手了。
  小闲道:“你提拔剪秋在书房侍候吧。”
  叶启只是摇头,道:“我们两家打通,砌一个小角门儿吧?”
  总不能每次过来都爬墙。
  小闲自然没有二话,道:“你下次带剪秋过来,充作隔壁邻居的女儿,我才好和父亲哥哥提。”
  叶启应了,叹道:“我们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自由自在在一起。”
  小闲何曾不想。
  叶启晚上在这里用膳,因要多一点时间和小闲呆在一起,便没让小闲下厨。新来的厨子抖擞精神,做了八个菜,又做了莲子羹。
  叶启每一样都尝了,道:“手艺普通得很。”
  袖袖在旁边侍候,笑道:“郎君是这会儿来了,要是前儿来,冷锅冷灶的,连水都没得喝呢。”
  叶启凝视小闲,道:“你受苦了。”
  早就知道柳家不比卢国公府的,要不,他怎么一直不愿小闲回来呢。
  小闲还没说什么,青柳像箭一样闪身进来,道:“娘子,大郎君来了。”

  ☆、第150章 父兄

  柳慎刚开始上衙,几个月积下来的文案堆积如山。他又是个做事认真的,一早说好晚上不回来吃饭。柳洵却是去拜师,并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想来先生没留他吃晚饭,所以这会儿到家。
  青柳神色间不免慌乱,奔出去阻拦。
  叶启淡定起身,对小闲说一声:“我走了。”几个起落,直接越过墙头去了。
  原来他身手敏捷,基本不用爬墙。
  小闲微微出神间,青柳的声音传了过来:“大郎君可用膳了没有?要不要让厨加两个菜?”
  柳询不疑有他,道:“妹妹还没用膳吗?”
  袖袖奔过去把梯子斜放在墙角,小跑着来到小闲身后,虚扶了小闲往外走。
  “哥哥回来了?”小闲笑靥如花道。
  柳洵见了小闲,那笑便从眼底止不住的漫延开来,扬了扬手里一个牛纸包,宠溺地道:“我为妹妹带了单笼金乳酥,妹妹快趁热吃吧。”
  小闲道了谢,把柳洵让进堂屋坐下,道:“哥哥去拜访洪老先生可顺利?”
  洪老先生洪锋,少年得志,二十五刚岁中了举子,把一辈子子的好运气都用完了。从此屡试不第,考了二十年也没考中进士。只好开了家私垫谋生,十余年下来,倒也略有名声。
  他教学严谨,又因曾中过举,有丰富的考试经验,寒门出身的童生大多以拜他为师为荣。十余年来,他的私垫确也出过几个秀才,不免名声渐响。
  只是他拣生十分严格,首重人品。柳洵很是担心他嫌弃柳慎曾经罢官充军,不肯收留,所以辗转托了朋友杜大海说项,今天一同前去。
  其实看到他的笑容,小闲便知道洪锋肯定收下这个学生了。
  果然,柳洵笑道:“洪老先生考校了我的功课,让我做一篇时文,然后便答应我明天去上学了。”
  小闲听了自然欢喜,笑道:“恭喜哥哥。”让袖袖:“让厨房添两个菜,一壶酒,为哥哥贺。”想了想,又道:“派个人去跟父亲说一声,请父亲早一点回家。”
  回家几天,小闲除了每天早晚的晨昏定省之外,从没见到柳慎。早晚请安时,柳慎说是女儿大了,男女大防要紧,没让她进屋,就在门外行个福礼,然后回后院。
  至于吃饭,除了第一餐的团圆饭之外,一直是各吃各的,每人两个菜,饭管够,生活十分俭仆。
  柳洵喊了新来的门子福哥儿去请柳慎,和小闲说起洪老先生:“为人十分端正,授课也严……”
  小闲笑微微地听着,想像接下来他所要经历的头悬梁锥刺股的生活,便有些心疼。
  柳洵兴致却很高。
  天暗下来时,福哥儿回来了,回道:“阿郎说,大郎既已拜洪老先生为师,还是早点歇了,明天第一天进学,早点上私垫。为父公务没有办完,你们先用膳吧,别等了。”
  竟是不肯早一点回来。
  柳洵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强笑道:“父亲说得是。”
  小闲很不以为然,一味读书只能读死书,有什么好的。她侧头问袖袖:“晚膳可备好了?”
  袖袖去看了,回道:“早备好了。娘子,现在传膳吗?”
  柳洵知道小闲在卢国公府过惯了奢侈的生活,不由羞愧地道:“妹妹受委屈了。”
  在这里起码性命有保障,不用天天提心吊胆,担心小命不保,已比在陈氏跟前好多了。小闲笑道:“有什么委屈的。”
  兄妹俩吃过饭,柳洵因有父亲的嘱咐,不敢多呆,马上回房,关灯睡觉。小闲只是摇头,父亲实在是太过迂阔了,带得哥哥也呆板起来。
  回到房里,袖袖悄声道:“翠玉要怎么处置?”
  她一想起翠玉像没有见过男人似的,看着叶启流口水就觉得恶心,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东西,三郎君是她能觊觎的吗?
  小闲道:“发卖出去吧。”
  倒不是她没有容人之量,也不是吃醋,这样一个连自己是什么身份都摆不正的丫鬟,没有必要留在身边,就是调/教她,也是浪费时间而已。
  袖袖应了,道:“今儿天晚,明早叫了人牙子来。”
  柳慎靠俸禄养活一家人,除了必须拿的炭敬之外,别的一分不拿。柳家又没有别的进益,日子自然过得紧巴巴。现在小闲回来,添了好几口人,更是捉襟见肘。以柳慎的性子,自然不肯要了女儿的体已贴补。
  小闲想了半晌,轻轻叹了口气,道:“不必添人了,你们辛苦些儿,我们好好过日子吧。”
  袖袖应了声是,握了小闲的手,道:“柳家人口简单。我和青柳都很喜欢,姐姐不用担心。”
  小闲点了点头。
  快二更了,小闲已经朦胧睡去,却仿佛听得前后院相隔的儿门儿响了一声,她吓了一跳,半点睡意也无。
  她起身披衣,准备去耳房叫了青柳一并去看,青柳已在门外道:“娘子可歇了?”
  小闲忙开门让她进来。
  青柳半边脸隐在黑暗中,眼中却露出戾气,道:“翠玉跑出去了。”
  半夜三更的,跑出去做什么?
  小闲忙往身上套衣服,青柳帮着绾了头发,护着小闲提了灯笼出来查看。
  好在有青柳在,要不然身边没个有武功的人,又不清楚此时什么情况,她和袖袖一定吓坏了。此时小闲对乐氏很是感激。
  角门儿大开,前院东厢房窗棂上透出灯光,映出一个男子的侧影。
  父亲回来了?小闲正要吩咐青柳到处查看,她去给父亲请安,东厢房突然传出柳慎的声音:“你说,有陌生男子翻墙进来?”
  这一句,犹如一桶冷水自小闲头上浇下,她半晌动弹不得。
  青柳柳眉倒竖,就要闯进屋去,发现身边的小闲神色有异,忙揽住了她的肩。
  屋里一个女子声音道:“是。那男子从后院墙上爬梯进来,与娘子相谈甚欢。奴婢想着既是从墙外爬进来的,定然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特来禀阿郎一声。”
  这女子,不是翠玉,又是谁?
  她脑袋让驴踢了吗,这样告黑状能落得什么好?
  屋子里,柳慎半天没有吭声,好像什么事很难决断。
  翠玉跪在门边,屏风后一灯如豆,柳慎的身影模模糊糊的看不清楚。她一见从墙上走下来一个丰神俊朗,如天仙般的男子,便一见倾心,一颗心像飞在半空,脑中只是想,这人好美。
  可是叶启从头到尾连眼角都没看她一眼,却与小闲相谈甚欢。在她想来,小闲是犯官之女,又当过丫鬟,就算长得好看,到底出身不好,哪里比得上她。她是清清白白人家的女儿,这不是不得已才卖到柳家当丫鬟么,而且她卖的还是活契,要走随时可以赎的。
  叶启走后,袖袖又把她训了一顿,罚她晚上不许吃饭。这下子,愤懑和不平瞬间爆发。她想来想去,只有把小闲私会男子的事捅了出去,才能借柳慎的手收拾了袖袖。
  小闲到底是柳慎的女儿,就算怎么处置,大不了饿几顿,袖袖就不同了,搞不好会被卖入青/楼,永世不得翻身。
  主意拿定,她便躲在角门边儿,侧目细听,待得听到外院传来脚步声,马上开了角门跑出去,向柳慎告状。
  “这件事,你不要跟任何人说,现在夜已深,先回房去吧。”柳慎的声音透出深深的疲倦。
  屋里的翠玉和屋外的小闲青柳都怔住了。
  柳慎又温言说了一次。
  翠玉才回过神,答应一声,慢慢退了出来。
  “娘子?”忐忑不安步出房门,瞧见小闲,把她吓得不轻,心如擂鼓,道:“你怎么在这儿?”
  小闲没理她,提步向前,走向柳慎的房间。
  青柳冷冷道:“只许你在这儿,不许我们在这儿,天底下哪有这个道理。”
  翠玉呆呆看着小闲主仆进屋,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回房了。
  “父亲回来了?”小闲在屏风外行礼。
  与以往不同,柳慎从内室走了出来,他一身官袍,还来不及换下,一脸的疲倦。
  “父亲可曾用膳?灶上的火还没有熄,若没有用膳,让青柳去端饭食过来。”起初的心虚之后,小闲开始镇定下来。这时的风气,男女大防并不十分严,亲戚之间的兄弟姐妹结伴出游,是常有的事。
  虽然如翠玉所说,有男子翻墙确实是一大丑闻,但来自现代的小闲还真不觉得是什么大事,只不过秘密被人说破,咋听还是有些心虚。
  柳慎批阅公文到此时,早饥肠辘辘,道:“还没有。”
  青柳起身出去,顺手把在外面偷听的翠玉拎回耳房,捆了。
  柳慎坐了,示意小闲在下首也坐下,一张脸皱成了包子,道:“你可是有了意中人,若有意中人,告诉为父,为父一定延媒上门提求。”
  真是丢死人了,哪有女方上门提亲的?小闲都为他脸红,难怪叶启说他不通世务呢。
  “没有。”小闲断然否认,道:“翠玉做错事被袖袖训斥了一顿,受了打击,精神错乱,才胡言乱语,父亲不可听信。”
  柳慎听了脸色好看了些,道:“这个丫鬟确实大有问题,半夜三更跑到家主屋里,像什么样子?我想明天打发出去,你看如何?”
  小闲自然应诺。

  ☆、第151章 姐妹

  一大早,柳慎让老仆去叫了人牙子,把翠玉发卖了。
  翠玉走时,面无人色,簌簌发抖,想必柳慎告诫过她了。
  乐氏派人请小闲过去,与上次送东西不同,这次来的是屋里颇有脸面的周嬷嬷。
  周嬷嬷四十多岁的样子,身披狐狸毛斗蓬,走动间露出一角厚重的深灰色毛织料裙袂,看着比大户人家的当家主妇还气派,哪里像一个仆妇了。
  “夫人挂念十四娘子,想请十四娘子过去小住两天。”周嬷嬷道:“也没请什么外人,就是姐妹们聚一聚。”
  小闲明白乐氏的意思,道:“待我回过父亲,派个小厮过去说一声。”
  周嬷嬷笑眯眯地点头,一脸慈爱,道:“夫人一定高兴坏了。”
  柳慎依然起更才回来,半天没坑声,末了,道:“你与权贵人家多有交好?”
  这些权贵,俱是些上层社会的寄生虫,每天吃饱穿暖走马章台不管百姓死活。来自社会底层的柳慎,对这一群体的印象,要多恶劣有多恶劣。偏偏女儿出自卢国公府,又与那郑国公府来往甚密。
  这两天,他也曾打听郑国公府的情况,不仅什么都没问出来,同僚反而很奇怪,笑话他:“什么时候你也关心这些勋贵了。”
  如果不是为了女儿,谁有功夫关心这些人渣啊。柳慎一头黑线。
  小闲斟酌道:“女儿蒙郑国公夫人青眼,认为义女。”
  这事,柳慎已知道了。所以心里才存了疑问。这些权贵,可是常常狗眼看人低的。若是有事,只差一个管事到衙门,一印主官便把事情办得妥妥贴贴。要是都像他们这样行事,岂不乱套了。
  “没有别的?”他尽量让语气温和些,别吓着女儿。
  这还不够?小闲摇头,道:“没有。”
  柳慎皱了半天眉,道:“你想去便去吧。”
  义母也是母,总不好让女儿不尽孝道。
  小闲应了,派了福哥儿去郑国公府说一声。第二天一早,胡海带了随从亲自来接,前呼后拥,坐在巷口闲谈的街坊们眼睛都看不过来了。
  钱大娘仗着与小闲见过两次面,远远地扬手朝踏在脚踏上准备上车的小闲招呼:“小闲,这是要去哪啊?”
  好家伙,出个门就带这么多人,皇帝老爷也没这么威风吧?
  小闲笑着扬了扬手,算是回应,袖袖撩起车帘子,她弯腰进去了。
  一路上,小闲心情轻松掀了帘子一角看外面的景致。袖袖却有些紧张,道:“不知郎君有没有在郑国公府,若是……”
  若是郎君没在,郑国公府里有人看菜下碟儿,觉得以她们现在的身份,不配过来走动,可怎么好?
  青柳睨了她一眼,道:“夫人人极好,你不用担心。”
  对哦,她可是从郑国公府出来的。袖袖便笑挽了青柳的肩膀,道:“好姐姐,你说些乐夫人的事儿给我听听呗。”
  她一副娇憨可爱的模样,倒把青柳逗乐了,道:“夫人最是心善不过,见不得人受委屈,身边的姐姐嬷嬷都团结友爱。”
  小闲笑了,主持一府中馈的乐氏,怎么可能只有一副菩萨心肠,而没有霹雳手段?她是河东乐氏的嫡女,家里也是诗书传家的大族,本人气质高贵中透着书卷气。这样的人,绝不是善茬。
  说话间,来到郑国公府门口,门子开了角门,马车通行无阻进去。
  胡海直送到前后院相隔的月亮门,目送小闲进去才转身。
  八娘和十一娘早迎出来了,十一娘还嗔道:“怎么这时候才来?”
  八娘便解释道:“十一妹比平时早了三刻钟起身,早饭也没顾得上吃,就是等你。”
  小闲没想到十一娘如此有心,带着歉意地道:“因要待父亲上衙才过来,是我疏忽了,该着人过来说一声的。”
  十一娘已牵了小闲的手朝前走,道:“你的房间我着人收拾好了,在这里住两个月,我便不生气。”
  真是个孩子,哪能在这里一住便两个月?
  八娘只是抿了嘴笑。
  乐氏屋里外间堆了好些布料,几个手拿软尺的裁缝站在一旁等待吩咐。
  这是在忙么?小闲有些迟疑,脚下一滞。
  乐氏已瞧见她们,笑吟吟朝小闲招手:“快进来。”
  小闲进屋,行礼,道:“义母这是……”
  不会是明知她要来,才叫了裁缝在这里候着吧?
  乐氏拉着她的手仔仔细细打量了好一会儿,道:“瘦了些。”
  柳家的日子过得节俭,却也吃得饱,日常吃什么买什么,又是小闲说了算,哪里就瘦了。小闲笑道:“大概长高了些。”
  她现在像竹子似的,身量见天往上拔。
  “是长高了。”乐氏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