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谈情说案之与子偕刑-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辰王。。。。。”仁宗垂眸遮住了眼底的情绪,淡淡道:“这个世上再无辰王了,朕才能高枕无忧!”

    太后睁大凤眸,犹似不敢信的模样。

    仁宗便笑着安抚母亲,“母后你放心,朕有分寸的。”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一章再无辰王

    周允承、容彻以及程安玖三人抵京后,仁宗分别召见了他们。

    对于周允承,仁宗采取的是怀柔安抚政策。大夏朝还需要这位年轻的将军戍卫北境太平,而周允承正好又是鞑靼最忌惮的对手,仁宗不可能自断臂膀,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他肯定了周允承的无私和忠心,同时也打消了要将他留任金陵的想法。每个人都有独属于自己的舞台,只有在那个合适的位置上,才能充分的发光发热让人瞩目。

    周允承是天生属于战场的人,留在金陵束于朝堂,只会慢慢地磨掉他的棱角和斗志。仁宗反思自己此前的猜疑和决定,暗自懊恼自己的举动,说不准正中那鞑靼人的下怀,这才虎视眈眈的想要勘探入侵大夏朝的路线,觊觎大夏壮丽的河山。

    原本以为的审问和责难都没有发生,这让周允承错愕之余又有些无所适从。

    仁宗佯装没有瞧出来周允承的神色,笑着说:“聂风行出逃一事,多亏世子机警拦下,鞑靼狼子野心,这次竟然将细作组织安插到朕的腹地来,委实可恶,万幸最后关头没能让其得逞!”

    “陛下所言极是,只是此次拦截聂风行出关的功劳,臣不敢居功,此事乃是辰王殿下和玖。。。。和程姑娘拼尽全力追击的成果。”周允承一张冷峻严肃的俊颜只在说漏程安玖的名字时略显尴尬,但他很快就恢复自如,拱手回道:“辰王殿下大公无私,此番却是受臣连累才会被二弟一并构陷,陛下明察秋毫还辰王和臣之清白,臣铭感五内,臣誓为陛下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世子快快请起!”仁宗从御座走下来,亲自将跪地磕头的周允承扶了起来,笑意和煦的点头道:“镇北王与世子忠君之心,朕都清楚。只是此次聂风行既然敢往北境边城一路逃匿,势必是想要通过边城出关潜回鞑靼。这关口是否牢固干净,世子务必要尽心清查,朕不希望有害群之马祸乱边关安危扰朕子民安宁。”

    这个问题周允承早有想过,在上京前,已经命军中心腹悄悄密查,待揪出暗中与聂风行私通有无的奸逆,定不会手软轻饶。

    “臣定不负陛下所望!”周允承允诺道。

    挥退周允承之后,仁宗召见了容彻。与对周允承的亲和态度不同,仁宗并没有给容彻多少好脸色。

    一个原因自是辰王至于仁宗的威胁,虽然经过彻查,容彻并无反意,可仁宗并不放心。另一个原因,那便是孙巍之言,连城频繁与楼月国内阁接触,又暗中豢养私卫,利用私探馆挖掘官员私密换取情报,用心可疑。

    连城是辰王旧人,他这般钻营难免不叫人深想,仁宗决定将一切可疑的种子掐死在萌芽阶段,所以,他对太后说,这个世界上再无辰王,他才能去掉心头忧患。

    在容彻下跪请安后,仁宗直接将孙巍查到的详情丢到容彻面前,声音低沉道:“连城与楼月国内阁频繁接触,意图不轨,这件事,朕想知道皇兄你到底知不知情?”

    容彻眼睑一挑,他知道连城有野心,可没有想到他居然私下与楼月国内阁攀扯上了。连城虽然是纯正的楼月国人,可到底是在大夏朝长大,楼月国人对他也并不全然的信任,他与内阁接触,必然是许了利益,不然人家瞧不上他。

    只是这好处。。。。。。

    容彻自己也不敢深想下去,他有些头疼,自己一直以来就只想过平平淡淡的生活,奈何天意弄人,总有是非找上门来!

    “陛下,臣发誓,绝不知情!”容彻没有一丝迟疑的回答。

    仁宗似笑非笑的看着容彻,幽幽转动的眸子带着深究,接着说:“朕自然是信皇兄你的,只是这连城毕竟是外族人,之前念着他乃是皇兄旧人便没有将之驱逐出境,可如今查实他用心叵测,朕是绝不允许由着他在大夏国土上撒野了。”

    虽说仁宗要如何处置连城这都跟容彻本人没有关系,可仁宗当着自个儿的面说这些,容彻要是不作出表态,就不合适了。

    “陛下,臣与连城的主仆关系早在四年前就已经结束了,臣对于陛下的任何决定,皆无异议!”

    仁宗总算露出了一抹满意的笑容,点头道:“皇兄深明大义,朕也是为了大夏朝的江山社稷安宁着想,先帝留下的基业,不能在朕的手中有一丝一毫的闪失。”

    “陛下圣明,捍卫国之疆土,理当寸步不让!”容彻此言全然发自肺腑,从国策国防上分析,仁宗的做法,值得称道。楼月国虽然与大夏朝邦交往来,可任何有可能威胁到大夏朝领土主权完整的因素,都不能容忍和退让。

    将连城和其手下势力驱逐出境,无可厚非!

    “皇兄说得没错,捍卫国之疆土,理当寸步不让!”仁宗语气沉凛铿锵有力,他凝着容彻,进一步试探道:“皇兄以后可有什么打算?今儿个还有大臣向朕进言,说皇兄有治国之才,不回朝廷谋职真是可惜了。”

    容彻可不是傻子,皇帝这话说得有多假,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放眼整个朝野,哪个大臣不是贼精贼精的,谁会吃饱了没事撑着上前自讨没趣向皇帝进言让自己回朝谋职?

    想当初原主离那宝座就差一步之遥了,若非那些朝臣因其血统问题宁死不认,问鼎天下的,就绝非眼前这个捡了大便宜的仁宗皇帝了,可想而知仁宗刚刚的话,假得有多可笑?!

    容彻厌烦了这些没完没了的试探,但面上却还是保持着谦逊之色,坚定地拒绝了皇帝。

    “臣懒散惯了,当不得陛下重托!”容彻沉下心思想了想,紧接着以自嘲的口吻道:“陛下,臣如今是个毫无大志之人,只想过平淡闲适的日子,臣前番自请为庶人的请求,还望陛下考虑,全了臣的心愿。”

    此话正中仁宗下怀!他等的就是容彻重提此事。

    虽如此,仁宗面上却露出为难之色,“皇兄说得什么糊涂话,你乃是朕钦封的亲王,迁往封地至今,又无任何过错,朕怎好随意收回皇兄的亲王头衔,将你贬为庶人?这事不好与天下人交代,皇兄你可是为难朕了。”

    仁宗说没有容彻并未犯过错误,所以不能贬为庶人,既然这一计不成,那只能再另寻合适的能堵住悠悠众口的由头了。

    在容彻晃神的当口,仁宗若有所指的提醒道:

    “如若这个世上再无辰王。。。。。。”

    容彻心头一震,清亮的眼眸深黑无比。

    这个世上再无辰王,唯有让辰王薨逝一途!

    辰王病故,容彻可以从此摆脱原主加诸在自己身上的枷锁,而皇帝,也能借此拔掉梗在心头的一根刺,一劳永逸,可谓是皆大欢喜!

 正文 第三百六十二章半年之约

    死遁这个提议,容彻没有任何迟疑的答应了。

    仁宗看容彻应得那般干脆利落,且神色坦然自得不似作伪,自个儿倒生出几分心虚来。

    他和容彻定了一个半年之约,只因辰王刚刚被构陷谋逆,这个当口‘病故’,自己的名声多少有些不美,仁宗不愿意让天下人误会自己没有容人之量,便将辰王‘病故’的计划,推迟半年进行。

    半年后,辰王薨逝,容彻从此与皇室再无干系,与他,亦再不是手足!

    从此,容彻便只是一个普通百姓,是他万万子民中的一员,只能匍匐在他的脚下,再无法撼动他的帝位!

    仁宗心情甚美,虽然面上还是帝王惯有的威严稳重之色,只是他眼角眉梢的笑意,却是怎么掩也掩不住的。

    “定下之后,此事再无更改,皇兄你可要想清楚了,现在你反悔,还来得及!”仁宗盯着容彻,想要看看他最后的态度究竟如何。

    容彻微微一笑,神色坚定道:“臣心意已决,绝不会后悔!”

    “希望如此!”仁宗眸中升起笑意,话锋随后一转,“程姑娘在刑狱案典上有独特的见解和敏锐的触觉,是个难得的人才,此番迟夫晏也向朕举荐她入刑部,不知道皇兄你意下如何?”

    容彻略有些吃惊,他仔细斟酌着皇帝的意思,心想莫不是他怕自己半年后反悔,想要留玖娘在金陵任职实则为质,好约束住自己?

    “陛下,玖娘虽为女流,却也是一个有主见的姑娘,臣做不得她的主。”容彻回话的时候,也在观察着皇帝的表情。

    仁宗闻言哈哈一笑,点头道:“皇兄说的没错,程姑娘的确不是一般的姑娘。朕虽然惜才,却也不会强人所难。此事待问过了她的意见后,再做决定不迟。”

    仁宗说罢,让容彻先退下,转头嘱咐大太监高德忠,让他将侯在偏殿的程安玖带过来。

    程安玖心情忐忑的随高德忠进了御书房,膝盖刚挨着羊绒毡毯,便听仁宗扬声道:“程姑娘不必多礼,起来吧!”

    “多谢陛下!”程安玖缓缓抬起头来,下意识的在殿中寻找着容彻的身影,看了一圈没寻到心心念念的人,悬着的心,陡然间竟无处可以安放。

    仁宗见她脸色发白,清楚她所担忧,笑着安抚道:“谋逆案已经彻查清楚了,朕会还辰王和世子清白,程姑娘不必担心!”

    程安玖眨了眨眼,有淡淡的喜悦在眸底一圈一圈的漾开。

    “陛下圣明!”

    “之前朕命人带你们三人进京候审的时候,程姑娘在路上该没少骂朕昏君吧?!”仁宗眯着眼睛,用一种调侃的语气看着程安玖笑问道。

    程安玖哪会料到皇帝会突然这么问,这画风变换的太快,她都差点儿跟不上节奏了。

    看来皇帝是真彻查清楚了,不然哪里有心思开这种玩笑?

    心里暗自吐槽皇帝坑她,面上却只能作出诚惶诚恐之态,紧忙跪下:“民女不敢,陛下明察!”

    “哈哈哈。。。。。”仁宗笑着摆手,“起来吧,朕只是跟你开个玩笑罢了。”

    待程安玖起身后,仁宗才敛容说道:“成功阻截聂风行潜逃出关避免一场不可预料的灾难,程姑娘你功不可没。朕向来赏罚分明,有罪当罚,有功必赏,说说看,你要什么赏赐?朕能做到的,都能答应你!”

    程安玖有些吃惊,皇帝的态度实在是叫她意外至极,原想着仁宗必会借着周允宪的攀诬大作文章,借机除掉辰王这个心头大患,可没曾想,结果居然跟她所担心的全然相反。

    皇帝非但还了他们清白,还要对他们论功行赏,这实在是太诡异了。。。。。。

    “陛下,民女只是做了一个大夏子民该做的分内事,换了其他人,他们也定会如此做,民女不敢居功。”程安玖想了想,用官方的话回绝了仁宗。

    实际上程安玖在后来冷静下来的时候想过自己的行为,还是有些后怕的,如若容彻不是那样特殊的身份,倒是没有什么,可偏他是皇帝心中的那根刺,她冲动的后果,极有可能连累他白白丢了性命。想到有可能出现的结局,程安玖就懊悔自己冲动累事。她这种不长脑子的行为,用现代调侃人的说法,就是好大的一朵圣母白莲花!

    所以,深究起来,她也不是什么高风亮节的大义之士,只不过场面话却还是得说得好听些。

    殊不知程安玖这种谦逊的态度,更让仁宗高看一眼,觉得此女品行崇高,再加上她真于刑狱案典方面颇有建树,如若能让她入仕为官,充分发挥她的潜力,倒是相得益彰利国利民。

    想到此处,仁宗也不再跟程安玖打太极,当即了当道:“程姑娘在刑狱方面有独到的见解,迟夫晏和高府尹都曾向朕举荐你。程姑娘,朕需要你这样的人才,你可以考虑入仕为官,今年九月份,朝廷会推行第一批女官考核,朕希望你能进监察司来。”

    监察司是附属刑部的一个刑狱机构,管理着地方捕役的考核吏治。

    程安玖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就听冯勇他们说过,每一年的地方衙门,都要进行一番捕役的考核,淘汰体能不及格者。衙门不养闲兵散将,这也是为何每个衙门都开设演武场地供捕快平素锻炼的缘故。

    对于全面提高捕快素质能力的这些要求,程安玖是认同的,其他同僚对刑部出台的这一政策怨声载道,但她却明白,优胜劣汰,放那一行业都一样,只有精益求精,这个国家才能进步,才能强大!

    只是,她何其有幸,能被皇帝钦点入仕,成为首批入朝的女官?

    自身的能力得到承认和欣赏,是个有追求的人就不可能没有点儿反应。程安玖她注定不是那种安于内室,成日里只于内宅那一亩三分地过活的人,她的心闲不住。皇帝此时此刻抛来的橄榄枝,让她的心动摇了,跃跃欲试。

    “多谢陛下抬爱!。。。。。。九月份?那还有半年的时间,民女。。。。。。民女想好好考虑一番再做决定,还望陛下恕罪!”程安玖叩首,如今她和容彻已经结为夫妻,夫妻一体,有任何事,都需要商量过再做决定,若是容彻不同意,她也不会一意孤行只顾自己。

    仁宗点点头,笑道:“不急,还有半年时间,你慢慢考虑,只要你愿意,监察司的大门,随时为你而开,这是朕的承诺!”

    这是仁宗对程安玖的承诺,又或者,是他潜意识里想要给容彻的补偿,又或者,是他想借着让程安玖入仕为由,将容彻夫妻都赶到自己眼皮子底下牢牢看着。仁宗自己也说不清楚此时此刻的心情,他只觉得复杂难辨,一切,只是跟随着自己的心意走,仅此而已!

 正文 第三百六十三章回家

    周允宪导演的这桩谋逆案闹剧在皇帝公开还了辰王和周世子清白后落下了帷幕。

    周允承、容彻和程安玖在宫外迎宾楼再聚首时,脸上终于露出了释然的微笑。三人默契的没有问对方皇帝单独召见他们的时候,都问了什么话,待吃饱喝足后,周允承才缓缓开口问对方什么时候回辽东府。

    “明日就起程回去,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狗窝,我想家了,特别想我的文哥儿武哥儿,那天实在是冲动,俩孩子还生着病呢,我不长脑子的后果,就是差点儿见不着我俩儿子。。。。。”程安玖说到这事儿,仍然一脸唏嘘。

    周允承也想他俩儿子呢,只不过家里的事情没有彻底处理干净之前,他是不敢再将俩孩子贸贸然接回去了。

    “你们回辽东府,我回乌月城,也算同路,明日约个时间,咱们一起走,路上也算有个伴!”周允承说道。

    在俩孩子的身世之谜揭开后,容彻对周允承也没有了敌意,自然不反对周允承与他们同路的提议,至于程安玖,也没有任何反对的理由,路又不是她开的,难道还能拦着人家不让走了?

    “辰时吧,城门口见!”程安玖说完,站起来率先走出了雅间。

    容彻和周允承像俩保镖似的,紧跟在她身后,三人刚下楼就在迎宾楼的大堂内,遇到了结伴而来玉婧郡主和聂清莹。

    “表哥。。。。。。”以淳激动的唤住容彻,快步上前来,仔细打量了他几眼,开口时声音略带哽咽,“看到你没事,我就放心了!”

    聂清莹的目光却始终留在周允承身上,不知道为何,从见了他第一眼开始,那人的身影就牢牢的刻在了她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前些日子听说他卷入了谋逆案,她担忧得夜不能寐,得知玉婧郡主的心上人辰王也是谋逆案主角之一,她没少旁敲侧击的打探案子内情和陛下太后的态度。

    好在,案子终于查清楚了,陛下也还了他清白!

    聂清莹痴迷的目光中隐含泪意,一旁的程安玖怎么说也算是过来人,一眼就瞧出来这姑娘看周世子的眼神不对劲儿。她偷偷瞅了眼以淳郡主,发现这姐们俩的眼神几乎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凝望的对象不一样罢了。

    以淳对容彻倾心程安玖那是再清楚不过了,没想到周允承才来金陵多少时间啊,居然也招惹了这么艳丽的一朵牡丹花。

    聂清莹的长相,那是极清丽柔美的,圆盘脸大凤眼,琼鼻桃腮,标准的古典美人,还别说,跟周允承站一块儿,还真挺般配的。

    虽然看得明白,但程安玖却不会去点破,保媒拉纤这种事情,可不是她能干得来的。再说她跟聂清莹压根儿不认识,跟周允承关系也没那么好,看看热闹就算了。

    那边容彻客套疏离的跟以淳说自己一切都挺好的,准备明日就回辽东府去。

    以淳原本就泛红的眼眶当即就落下泪来,许是她自己也察觉到失态了,紧忙拿出帕子压了压眼角,扯出一抹淡笑道:“回去也好,金陵也不是什么好地方。表哥,你一定要。。。。。。多保重!”

    没有人知道,以淳这些日子是怎么过来的,或许只有好姐妹聂清莹能够明白她的感受。只是,这些都不重要了,只要表哥还好好的活着就好了,就算再不能靠近他,只要能听到关于他安好无恙的只言片语,她也就满足了。

    目光终于从容彻身上错开,落在了程安玖身上,“程姑娘,我表哥的幸福,只有你能给他了,请你务必要好好待他!”

    程安玖的心口倏然一紧,暖意在心间徜徉。听到这话,她就知道以淳是彻底的放下了,放下了她求而不得的执念,放下了她那如鸠酒般痛苦又难忘的初恋。

    有时候学会放手,成全别人的同时,对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程安玖重重点了点头,柔声应道:“我会的!”

    。。。 。。。

    辽东府的天空,澄碧高远,阳光干燥温暖,阳春三月,正是一年中最舒适的季节。

    容彻和程安玖的马车刚在门口停下时,院门前早已乌压压的站着一排人:冯勇夫妇、周舟夫妇、范霖、赵妈妈、文哥儿武哥儿,还有徐大叔、程贵。。。。。。

    程安玖脚才刚沾着地,文哥儿武哥儿兄弟俩就像旋风似的,一股脑的钻进她怀里,紧紧的抱住,差点儿将她掀倒在地。

    “娘,你终于回来了,文哥儿(武哥儿)想死你了。。。。。”

    程安玖拍了拍俩儿子的后背,眼底浮起热泪,“娘也想你们,娘也想你们。。。。。。”

    赵妈妈看到这二人平平安安的回来了,压在心头的大石,总算落地了。虽然前些天她也从冯勇几个的嘴里得知,传得沸沸扬扬的谋逆案,皇帝已经彻查清楚,还辰王和周世子清白,可没有看到他们的身影,赵妈妈总是不安心,生怕他们受了刑讯身体熬坏了,万幸,人好好的回来了。

    冯勇、范霖和周舟几个并不知情,他们只以为程安玖是随容彻回家见亲,都在一旁调侃着询问二人,日子定在哪一天,什么时候过大礼。。。。。。

    程安玖被文哥儿武哥儿抱着分不开身,容彻只好代她回答:“快了,这次回来,我们就是想选个好日子,把亲事办了!”

    宋玉梅挺着个大肚子笑着附和:“那敢情好,大家伙等你们这杯喜酒,等得脖子都长了。。。。。”

    柳小蝶抿着嘴微笑没有插话,从那事儿后,她变了很多,嫁到周家后,也从不摆大小姐的架子,伺候婆婆,打理家务,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娇小姐蜕变成一个温柔娴雅的俏媳妇,街坊邻居人人夸赞周舟好福气,而周母早已没了当初的偏见,对这个儿媳妇,甚是满意。

    这边众人叽叽喳喳的讨论着成亲的细节,一旁的程贵着急了,女儿要嫁人了,他居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这叫什么事儿?

 正文 第三百六十四章备婚

    关于婚礼,程安玖的意思是一切从简。

    在她心里,当初牢里拜了天地后,她和容彻便已经是夫妻了,补办一个婚礼,不过是走一个仪式,公开她和容彻的夫妻关系,仅此而已。

    然而,容彻不同意,程贵更不同意。

    成亲那可是大事,一辈子就一次,怎能从简?将来有遗憾怎么办?再说他也不差钱啊,给闺女的陪嫁他早些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庄子店铺金银细软,这些都能决定女儿婚后在婆家的地位,草草嫁过去,不是让婆家瞧不起么?

    程贵坚决不同意随便请两家的亲朋好友吃顿酒就了事,他要大操大办,他程贵嫁闺女,绝不能小里小气的让人笑话。

    只不过俩人不都要成亲了么?怎男方到现在还没派人上门提亲?

    婚前就这么怠慢他闺女,婚后还能指着人家善待他闺女?

    想到这儿,程贵没了好脸色。

    “容彻是吧?这次你带玖娘都见过家里的长辈了吧?他们对你们的亲事,是什么态度?怎么说也是两家要结秦晋之好,你们男方家是不是也要拿出些诚意来,怎么连个上门求亲的代表都没见着影儿?”

    容彻愣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程叔您别恼,实话告诉您,我家中父母皆已不在,我和玖娘的亲事,已经禀报过家中族长,他们很喜欢玖娘,也同意我和玖娘的亲事,只是族长年事已高,而我们的婚礼又准备在辽东府这边举行,便没有请他们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