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谈情说案之与子偕刑-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允承不能不恨。

    伴着这种情绪的升腾,他的神色冷肃面沉如水,周身亦仿佛笼上了一层冷酷的阴霾,透出一股陌生却又熟悉的凛然和肃杀。

    落后他半个马头的七喜敏锐的捕捉到了这种久违的气息,他紧忙收回前一刻尚觉不够瞧的视线,目光落在主子挺拔而伟岸的后背上,眸底湛动似有火光跳跃,嘴巴几番张合,只是最后却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七喜看到了好似又看到了以前的世子爷,那个铁血豪情,那个杀伐果断,那个义薄云天受将士们爱戴拥护的常胜将军……

    蓦然间,他脑子里闪过许许多多的画面,战场上血染盔甲穿梭敌阵的世子爷,军营里调兵遣将运筹帷幄的世子爷,中箭幡然坠马的世子爷,如活死人般瘫倒在炕长睡不醒的世子爷……一幕一幕,恍如隔世,七喜只觉得泪意上涌,眼眶倏然就红了。

    “爷……章则他们向您告别了!”成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打破了周允承和七喜渺然飘远的思绪。

    周允承收拢缰绳驻马回首。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晨光温煦,蓝天碧透,周允承侧转的容颜有柔光浸染,青黑英挺入鬓的眉,如墨浓厚深不见底的眸,笔直高挺的鼻粱,清削白皙的轮廓在氤氲的光晕里,英气勃然,冷峻动人。

    灵儿看着他有一瞬间的失神,手中的缰绳紧紧揪着,目光亦是一动不动的紧锁着他的身形。

    “将军,敝教总堂就在朱雀街的毓兰阁,此番能与将军同行,是我等之荣幸,他日将军若有需要某尽力的地方,只管吩咐。”章则坐在马背上含笑朝周允承拱手作辞。

    周允承淡然点点头,开口道:“章执事客气了,本将军和下属蒙尔等相救,不胜感激,他日再登门拜访贵教。”

    “哈哈,将军能来,我毓兰教必是蓬荜生辉!”章则恭维应和,他是个懂得把握分寸的人,知道周允承此番进京一路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必是要事在身,也不敢在此刻赘言耽误,这便领着圣女侍女灵儿和圣女护卫长扬告辞了。

    而后,周允承一行人继续骑马前行,马蹄哒哒踏在青石长街上,往镇北王府的方向赶去。

    巍峨华丽的镇北王府就伫立在朱雀长街的九曲胡同里,琉璃瓦朱漆墙,占地面积并不甚广,却是个绿意葱葱,精致典雅的所在。

    镇北王常年驻守北境,早年先皇所赐的,在京城的府邸如今早已经被收回一分为二,分别赐予两位皇室宗亲,如今这镇北王府,是陛下新赐,比起从前的自是奢华不足清净有余。

    周允承一马当先骑至王府门口,翻身下马,站在清晨的寒气里,抬眸望着镇北王府的朱门丹樨。

    七喜从马背上滑下来,带着几丝压抑不足的兴奋道:“世子爷,奴才这就去叫门。”

    然未等七喜上前,朱漆大门却在此时缓缓打开了,四名身着卫甲的扈从严整肃然而出,而后镇北王昂长魁梧的身形便走进了诸人的视线里。

    镇北王头戴墨色卷梁冠,身着紫金银纹三爪蟒袍,长袖翩翩,须髯修美,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股凛然的魄力和贵气。

    见扈从停下脚步,他才微抬起眼睑,视线精准无比的落在前方一袭黑衣,沐浴在晨光和寒气中的嫡长子周允承身上。

    镇北王的气息有一刹的停滞,此前余飞鸿传书回来说雾峰林内发现了多个新堆坟头,推测世子一行人误闯林瘴,染上了毒瘴,情况只怕是不容乐观……

    他为此牵心挂肠辗转难眠。尽管自己是在战场趟血而过,见惯了人间修罗地狱惨状的人,一颗心早已经冷硬如刀麻木无情,可他到底还是害怕的,他害怕面对,害怕承受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

    而今,周允承就这样,全须全尾、安然无恙的站在他眼前,怎能叫他不动容?

    镇北王犀利炯然的虎目中隐有泪光乍现,他几个深呼吸依然压不住情绪翻涌,嘴唇微微颤动,声音也似哽住一般,发不出来。

    周允承看到父王这副神思,心头亦是一阵钝痛,他知自己违抗父命是为不孝,在皇帝诏令期限之内未抵金陵,是为不忠,让下属护卫为自己的任意妄为受到惩处牵连,是为不义。

    这样一个不忠不孝不义之人,是个罪人!

    他撩起沾满了尘土的黑色袍角,噗通跪倒在镇北王面前,额头伏地,哑声道:“父王,逆子允承归来了,逆子自知有罪,愿领责罚,但凭父王处置!”

    镇北王自然是要惩处周允承的,他要让他明白,让他领悟,大丈夫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他不能让一个女人,毁了他最优秀的、引以为傲的儿子!

    然而,却不是在这个时候。

    “起来。”镇北王沉声说,而后他转头对身后的管事喝道:“即刻烧水伺候世子沐浴洗漱,他要随本王一起进宫面见陛下。”

 正文 第二百章内宫

    除夕这天朝会散了后就正式封印了,朝廷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群臣,都能暂时远离政务,休沐在家享受、放松这一年来最长的假期。

    然而除夕夜宫中的盛宴,四品以上的朝臣却还是要携家眷进宫出席饮宴,与帝后一道迎新辞岁。

    此时方不过是巳时,太后的慈和宫内便已来了几拨进宫请安的朝臣内眷和权贵宗妇。

    偌大的宫殿内,一水儿的衣香鬓影,环佩叮当,端的是姿容谦和,规言矩步,彼此笑意晏晏,倒是不见喧嚷。

    德阳大长公主就坐在太后玉座的下首,二人相识于待字闺中之时,后来又成了姑嫂,关系倒是亲昵。四年前,威远候又力护仁宗登上大宝,有从龙之功,德阳大长公主与太后的感情便也更胜从前,情如姐妹。

    不知刚刚德阳大长公主与太后说了什么,竟惹得一旁的宫装丽人娇颜羞红,拉着太后的手摇晃,撒娇道:“娘娘,您别听母亲胡言,事情才不是母亲说的那样。”

    那女子说罢,还不忘朝自个儿母亲德阳大长公主做了个鬼脸,青黑长眉如黛,明眸璀璨若星,容色粉润白皙,委实娇俏可爱,不是以淳又是谁?

    德阳大长公主见状,便又向太后申诉道:“太后您瞧,这丫头可愁人了,哎……”

    太后满脸宠溺的笑意,轻轻捏了捏以淳的粉颊,轻嗔道:“你这丫头,鬼灵精怪的,难怪你母亲要为你头疼不已。”

    其他在场的命妇也陪着笑,有些常在太后跟前走动,与德阳大长公主也有私交的命妇则不时的插上几句,但多半也是恭维和奉承。

    以淳如今看着灵动开朗,殊不知她从辽东府回来后的一段时间,郁郁寡欢,仿佛没有朝气的木偶,将自己裹足于闺房,茶饭不思。

    这可急坏了威远候夫妇,请了太医诊治,却道郡主身体无疾,多半是心思重,让德阳大长公主与郡主好好谈谈心,解开心结,想开了,人便无虞。

    德阳大长公主苦口婆心地劝了几日,以淳这才将自己在辽东府的遭遇告诉了母亲。

    让以淳觉得难过的并非码头仓的惊险,而是辰王容彻对她的态度。

    以淳觉得难堪,觉得自己没有面目再去面对容彻,她不顾一切千里追爱,放下尊严,放下矜持,对容彻敞开心扉表明爱意,可他,却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冷酷无情的将她狠狠推开了,让她的所有自信和希望,瞬间化为乌有支离破碎。

    她被伤害得体无完肤,可尽管如此,她又执拗得不肯放手。

    辰王,是她从情窦初开时就喜欢上的人啊,她爱了那么多年,怎么能说放手就放手?

    以淳既无法彻底放手,又无法对容彻的看法和眼光释怀,于是,她就在自己画的怪圈里不停地钻牛角尖,让自己每天困在这种矛盾的情感里煎熬,却找不到宣泄的出口。

    以淳知道,自己再这样下去,迟早要疯掉,母亲介入劝导,让她有了短暂的喘息,情绪也得到的安抚平复,可不过数日功夫,她又故态复萌。

    这种病态的情绪缠绕着她,反反复复,直到她接触了毓兰教,在教义的引导下,才彻底得以治愈。

    德阳大长公主原本是不同意女儿信奉什么毓兰教的,她怕以淳受人欺骗误入邪教组织,可后来她发现金陵城的上流权贵贵妇圈,几乎有一半以上的夫人小姐成了这毓兰教的信徒,且以淳也从阴霾中慢慢走了出来,变得阳光、开朗、自信、活泼,仿佛以前那个快乐的人儿又回来了,大长公主也就不再拦着干涉了。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便有识趣的命妇摸准时机起身跪安,而其他始终不曾开口说话,全程陪笑到脸部僵硬的朝臣内眷们也忙不迭的紧随其后,纷纷起身,以不扰太后歇息为由,退了出去。

    如此,慈和宫大殿内剩下来的,便只余几个与太后亲厚的‘自己人’了。

    “娘娘,淳儿晚夕要跟您告个假!”以淳歪着脑袋用讨好的语气看着太后道。

    太后还未出声应答,德阳大长公主似乎已经明白了女儿的意图,抢道:“太后,您可别由着这丫头,真是越发无法无天了。”

    “母亲……”以淳一脸不依的嘟囔,水汪汪的大眼睛仿佛在控诉:不带这么当面拆台的……

    “淳儿要告假?今儿个可是除夕夜,你这妮子还有什么要紧事儿?”太后笑容温雅的询问。

    以淳认真点头,不给母亲插话的机会,轻声道:“淳儿跟几个闺中小姊妹约好了,要一块儿小聚守岁。”

    她如秋水盈盈的眼眸巴巴看着太后,嘟囔着莹润的樱桃嘴,补充了一句:“慧姐儿定了上元节出阁,出了阁,我们要在一起过年守岁却是不可能了,最后一次了……”

    以淳知道,若是自己直言今晚她是要去参加毓兰教的传教活动,那不说母亲不同意,就是太后,想必也是会不高兴的,将慧姐儿当挡箭牌,那也是不得已的事儿啊。

    饶是如此,以淳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歉意的,毕竟,安颖慧是她最好的闺中密友。

    太后也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最是明白小女儿心,待字闺中的那段时光,是人生里最快乐最无忧的珍贵记忆,太后偶尔也会想起自己年轻时候率性而为干的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事儿,然后满心的感慨和眷恋。

    她笑着点头道:“那就去吧,你们几个小姊妹们吃吃玩玩反倒要比参与宫中宴会自在,至少规矩没那么多……”

    “太后,您就这么惯着她……”德阳大长公主看一眼自个儿的闺女,语气里满是无可奈何。

    “年轻人嘛,都是追求自由自在,就像淳儿说的,出了阁,要再行率性而为之事,却也是不能够了。”太后含笑感慨,又对德阳大长公主小声说:“你也别一味反对,淳儿脾气你这当娘的还不知道么?你越反对,她越要犟着来。”

    德阳大长公主张了张嘴,心想太后都同意了,自己这当母亲再当什么丑角也改变不了事实,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同意了。

    以淳笑嘻嘻的谢过了太后恩典,随后,她目光一挑,落在对面坐着的少女身上,二人眼神交汇,唇角不约而同的微微勾起。

    那是一丝计划达成的胜利的微笑。

 正文 第二百零一章觐见

    与以淳‘眉来眼去’的少女不是别人,正是太后娘家的侄女聂清莹,也是以淳闺蜜党中的其中一员。

    聂清莹并非嫡出,只是太后亲弟聂泓与妾室所生的一名庶女。因那妾室难产,生下聂清莹后就撒手人寰,聂泓正室高氏就将这孩子抱养过去,记在了自己的名下。

    高氏自己连生了三个儿子没有女儿,倒是将聂清莹视若掌珠,事事亲力亲为教导她,隐约有将她培养成日后氏族宗妇担当的意思,比亲生的儿子还要上心。

    而聂清莹也是个乖巧懂事的姑娘,从小就不必高氏多操心半分,女戒女训更是倒背如流,是个落落大方规言矩步的大家闺秀。然而从前年在簪花宴上认识了玉婧郡主以淳后,隐隐有丝被带歪的趋势,至少,高氏能明显的感觉到,她的这个女儿,原本沉静似水淡雅如兰的气质,如今多了几分不安浮躁和蠢蠢欲动。

    高氏斜眼睨了聂清莹一眼,聂清莹察觉到母亲的视线,敛眸微微垂下脑袋。

    以淳看出来聂清莹还是有些怯,不敢自己提出要求,便为聂清莹出头,笑着对高氏道:“聂夫人,以淳代莹姐儿向您也告个假可好?我们不去别的地方,就在慧姐儿的阁楼内守岁谈心,您大可以放心!”

    高氏保持着端庄的浅笑,当即就点头答应了。

    她寻思着,太后方才已经金口玉言应了玉婧郡主所求,自己这时候不松口,岂不是变相跟太后叫板?

    她不敢,也不想自讨没趣,不答应也得答应,尽管她觉得大过年的放纵儿女在外与他人守岁,有失体统。

    德阳大长公主哪能没瞧出来高氏眸底一闪而过的忧虑,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声,扬声道:“已经跟慧姐儿约好了的,母亲也不再反对,但出去少不得要多带些人,不然母亲可不放心。”

    以淳头点如捣蒜,紧忙应下来,心想反正要去慧姐儿那会合,等将跟着的那些下人打发到一处地方,给他们弄些酒菜吃喝,她们再从后门偷偷溜出去也便是了。

    这话题简单揭过,而后又闲话些家常,便有内监进殿传报,说是陛下和镇北王父子来了。

    在场的德阳大长公主和高氏等人忙不迭起身整理妆容,准备迎驾,只有太后依然端坐在玉座上,半晌才反应过来,内监刚刚说的是,王爷和世子觐见?!

    周允承,那个久召不归,枉顾陛下圣命的世子,回来了?

    不等她细思,一抹明黄已经出现在殿门口,稍一停顿后,便龙行虎步的走入大殿。

    一众女眷低头参拜,皇帝稍显稚嫩的俊朗容颜上漾出笑意,扬手让众人平身,径直走至殿前玉阶下,微弓身子给太后请了安,随后道:“母后,您瞧谁来了!”

    太后的目光早已经落在了皇帝身后,紧跟在镇北王身边的青年男子身上。

    她的凤眸在流转间波光闪动,透着丝丝探究的,复杂的思绪。

    这就是战场上人称阎罗,让鞑子们闻风丧胆的长胜将军周允承么?

    记得那会儿他跟随六皇叔离京的时候,才那么一点儿,如今竟也长成这般彪悍伟岸的大丈夫了?

    是呵,岁月匆匆何曾饶人?

    她自己不也遭遇了人生的几番变迁么?如今物事人非,早不是当年的模样。

    镇北王此时已经领着周允承一起跪倒在玉石阶下,一脸痛心疾首地请求太后和陛下降罪惩处孽子。

    太后快声喊了声:“六叔快起身!”

    这大周朝一半的兵权还握在镇北王手里,皇帝此时坐拥的江山是否稳固,还要仰仗镇北王父子,太后就是心里猜忌提防,明面上却是不敢有丝毫表露的,更不敢让镇北王在人前折了面子。

    她示意皇帝扶镇北王起身,眼角的余光淡淡的往边上噤若寒蝉俨若透明的一众女眷扫了一眼。

    德阳大长公主会意,也不出声,只是微微欠了欠身子,跪安后就领着以淳和高氏等人退出了大殿。

    出了慈和宫的殿门,以淳长舒了一口气,转头对德阳大长公主道:“母亲,刚才那人就是周允承?长得还不赖。”

    “姑娘家家的,哪有直呼男子名讳的?还对人品头论足,真是越发没羞没臊了……”德阳大长公主伸手点了点以淳的额头嗔怪一句。

    以淳不以为然的吐了吐舌头,“取名难道不是用来唤的?再说我那是夸赞,怎就是品头论足了?”

    德阳大长公主语塞,她扶了扶额,一时竟无言以对。

    很快,以淳便撇了母亲不理,揽住了身后随同高氏慢步前行的聂清莹的手臂,笑嘻嘻对高氏道:“聂夫人,难得进趟宫,我带莹姐儿四处走走。”

    说完,也不等高氏回应,拉着人就跑了。

    眼看着聂清莹像朵被强行折枝的花儿般被连拖带拉的拽走,高氏脸色顿时不大好看,捏紧了手里头的帕子,一口气卡在胸膛,上下不得,也顾不得是否会得罪了德阳大长公主,侧眸幽幽道:“夫人,妾身原不该多言的,只是您放任郡主这般率性行事,只怕不妥当吧?”

    德阳大长公主没有想到一贯慎言少语端庄柔慧的高氏会用这般语气质疑自己,愣怔了少顷才反应过来,登时也没了好脸色。

    以淳是没有一般大家闺秀恬静柔顺,可在她这个当母亲的心目中,那也是极好的,自己可以嗔怪责骂,这高氏又是以什么态度和立场来指手画脚地教她教女?

    “聂夫人也知道自己管得太宽了啊?”德阳大长公主凉凉的说道:“我自个儿的闺女,就无须聂夫人你操心了。”

    她说罢,微扬起下颚,像一只高傲的孔雀头也不回的迈步从高氏身边走了过去。

    高氏一口气怄在心头,紧抿着唇半天说不出话来。

    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女……

    另一厢,以淳已经拉着聂清莹走进了御花园,二人一路低头咬耳,竟是在商量着晚上从安侍郎家后院的角门溜出去后,往毓兰阁方向的路线。

    “……郡主,这样能成么?会不会……有什么危险?”聂清莹没有以淳胆子大,一时间对于她的提议,有些不确定,声音怯怯的。

    以淳挑眉看了聂清莹一眼,神色自信,语气却难掩鄙夷,道:“就你这点胆识,敢情圣女的训诫都白瞎了?晚上听我的就是。”

    聂清莹俏脸一红,但眸底波光闪动,俨然有丝丝兴奋的情绪流泻出来,就像是一只被禁锢牢笼许久的、等待着出笼展翅的小鸟一般,期待又忐忑。

    “好,我信你,都听你的!”聂清莹说道。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除夕

    周允承上京的消息很快就在朝野传开了,朝臣们都听说了镇北王亲自带着世子去了慈和宫请罪,听候太后和陛下的发落。

    但从上次仁宗处置那名御史的态度不难猜测,周允承会受到责罚的几率,很小。

    且不说周允承回来金陵后会是怎样一番造化,只说此时此刻远在千里之外的辽东府,他所惦记挂心的心上人程安玖,正兴高采烈热火朝天的忙着除夕夜的团圆饭。

    这是程安玖在古代过的第一个春节,对她来说,有特殊的意义。

    在现代都市生活了二十多年,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慢慢冲淡了年节的味道,有很长一段时间忙于工作的她,甚至连除夕夜也没有停歇,一门心思的扑在案子上。

    或许这里面也有她自己逃避的心理因素干扰。大过年热闹的街头、电影院、景区,到处都是扎堆的情侣,形单影只的单身狗身在其中,只会显得不合时宜,索性就让工作填满了自己的所有时间,就算被领导打发回家休息,她也是除非必要出门,不若就只安心宅在家里,看看综艺节目,捯饬捯饬自己所喜爱的吃食。

    也托福于此,穿越来夏朝后,程安玖这才有能拿得出手的厨艺。

    除夕这天一早,程安玖就赶早上了一趟东市,林林总总地采购了一车食材回来。

    柴米油盐酱醋茶,蔬菜还有肉类鸡蛋,一大车,把赵妈妈吓了一跳,文哥儿武哥儿这俩小家伙,倒是高兴极了,直嚷嚷着要吃娘包的饺子。

    这大略是这些年来,他们除夕夜最丰盛的一顿团年饭了。

    程安玖心涩涩的,脸上却带着亲柔的笑意,饺子面条粉蒸肉这些都不是事儿,她今晚还有个拿手绝活,就是孜然烤鹿肉。

    这孜然的调料是除夕前一天,白虎给程安玖送来的,说是公子从一个楼月国的行脚商那里买的。

    至于鹿肉,说来也是巧合,程安玖晨起出门上东市,恰好遇到了张猎户,这张猎户虽然现在做起了屠户,可偶尔也会上山打打野味儿。

    这不,运气好,还让他给猎到了一头成年的梅花鹿。

    张猎户将梅花鹿拾缀干净后,弄到了东市上贩卖。程安玖看那鹿肉鲜美诱人,再加上张猎户看在老熟人的份上,半卖半送,她咬咬牙就要了一腿肉。

    辽东府的天气严寒,鹿肉吃不完可以放在院里的凉棚里冻着,再者,冯勇他们几个还有徐大叔,平素里没少关照他们,程安玖寻思着鹿肉烤好之后,给他们每家送去一份,也是一个心意。

    这厢几个热菜出炉,文哥儿武哥儿兄弟俩就争先恐后的跑进了院,兄弟俩不知道在争论什么,互不相让。

    程安玖从厨房里探出半个脑袋,不解的询问一句:“这是怎么了?”

    “娘,您瞧,大哥把我的新衣弄脏了,我让他脱下来跟我换,他不肯!”武哥儿指着自己的新衣裳,撅着嘴,一脸的委屈。

    这衣裳的确是新作的,还是程安玖上回在锦州府的绣庄买来的衣料子裁制而成,青蓝色的底,领口对襟处和袖口,都缠着一圈雪白柔软的绒毛,胸口处特意用银色丝线绣了两只卡通熊的图案,看上去别致、精神、与众不同,穿出去,更没有撞衫的可能。

    隔壁的三牛一瞧文哥儿武哥儿身上的这套衣裳,立马哭着鼻子找李氏,也要一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