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世田园:猎户独宠小娇妻-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给我滚一边去!”杨大叔呵斥着闺女!可是二妞理都没理她爹的呵斥,依然故我的拦在韩林面前,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命令着“大林哥,你回去就休了那个女人,然后八抬大轿来娶我。我要嫁给你!”

    二妞的话一出口,在场所有的人都懵了一脸血。杨家的人傻那了,韩林也是以为自个儿幻听了?只有丁家兄弟,一脸鄙夷的看着杨二妞。

    丁武实在是憋不住了,张口就骂,“就这××样儿,还想取代我们郡主的位子?知道我们郡主是什么身份吗?那是国公府的嫡女,要是进宫那身份都做得了皇后。就你这样的不知道天高地厚,几次三番的冒犯郡主,是我们郡主仁慈,不跟你一般见识。否则你们一家子的脑袋,都不知道被砍几回了。××!”

    丁武的一席话,吓得杨家众人一身冷汗,杨二妞还在那嘴硬,“她敢!”

    丁文抽出腰刀,就架在了杨二妞的肩膀上,寒光闪闪冷气森森的钢刀架在脖子上,就算杨二妞再混不咧的,也吓得尿了裤子,不是好声的嚎“娘,救我呀!娘。”

    杨家众人,各怀心思的看向韩林,“丁文算了。”韩林无奈的开口。

 第174章姻缘

    丁文看了韩林一眼,又看看杨家众人。面无表情的踹开杨二妞,“管好这个臭丫头,下次再听见她对我们郡主不敬,绝不轻饶。”说完,兄弟俩头也不回的出去了。

    看着杨家众人,韩林也不在说什么,抬腿走了出去。

    过了半晌,院子里才传来杨大叔暴跳如雷的咒骂,和杨二妞那媲美鬼哭狼嚎的叫声。

    韩林他们都已经走远了,还能听见。“活该,没见过这么不开眼的玩意儿,真想敲开她的脑袋看看,里面咋长的。”丁武恨恨的说。

    一路沉默,直至到家,三个人才互看了一眼。“我会自个儿告诉她的。”韩林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说完就进去了。

    “公子是个惜福的人。”丁文自言自语。“是吧!”

    韩林蔫头耷脑的回到了后院,见小媳妇儿轻移莲步,小蛮腰左右闪躲腾挪,手里一根白蜡杆,舞的是上下翻飞,晃花了众人的眼。

    两个哥哥看得是心悦诚服,佩服的五体投地。三个包子那更是忠实的粉丝,伸出来的小胖爪都忘了鼓掌。

    看见小媳妇儿的一刹那,韩林感觉所有的烦闷都烟消云散。只要回到家里有她,什么都不是事儿。

    看见韩林回来了,晓晓就势收手。“回来了?吃饭了吗?”“还没呢?”

    就这平常的一句话,晓晓就知道,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儿,而且百分之二百跟那个杨二妞有关。

    “你先吃点儿东西,别的稍后再说。”“嗯呢!”

    孟家兄弟,看着妹夫回来了,就带着三个包子去了前院。

    一碗热面下肚,韩林更是觉得哪儿都不如家好。“媳妇儿,以后杨大叔家,我尽量少去,或者不去。”

    看着晓晓疑惑的眼神,韩林把今个儿在杨家发生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跟小媳妇儿学说了一遍。

    “我没想到杨二妞是那样想的,太吓人了。”

    看着晓晓揶揄的眼神看着他,一把,把小媳妇儿拉进怀里,把脸抵在小媳妇儿的肩头,“不许笑话我。”

    看着一个半大男人撒娇,晓晓也是醉了。

    小小声的笑话他,“你丢人不?这么大男人还撒娇!”

    可是韩林却不以为然。“我跟自个儿媳妇儿撒娇咋地了?我就跟自个儿媳妇儿撒娇了。”说到第二句的时候,调门儿都不由自主的抬高了。

    “你小点儿声吧!要不然满院子都能听见,你跟媳妇儿撒娇呢!”韩林这才后知后觉的,往窗外看了看,红着脸出去了。

    出了正月,韩林两个跟丁叔李叔商量,由谁去管理那一千多亩的土地。李叔毛遂自荐,他去吧!

    毕竟府里现在人手不多,能分出手来的,感觉就他了。

    晓晓同意,又把方先生派给李叔,毕竟方先生是秀才出身,能写会算的。

    方先生听了这个消息,比谁都高兴。毕竟在府里白吃白住这么久了,自个儿都有点儿不好意思。如今得了这么个好差事,能不高兴吗!

    想他一个穷秀才,一跃成为郡主府的,账房先生也好,钱粮师爷也罢。

    有道是宰相门前七品官,官不官的他到不在乎,关键是以后这个地界,再也没人敢,轻易欺负他们父女俩。

    看着喜上眉梢的父亲,方娟也替父亲高兴。想想父亲才三十多岁,这些年来又当爹又当娘的,好不容易的把自个儿拉扯大。

    自个儿以后要是嫁人了,剩下父亲一个人,多孤单呀?心里装着事儿,做活的时候就容易走神儿。

    坐在她对面的郑嬷嬷,看着对面的小姑娘出神,就笑呵呵的提醒她“娟子,怎么了?有什么为难着窄的事儿跟郑姨说说,看看郑姨能不能帮你!”

    看着郑嬷嬷慈祥的笑容,方娟心头一动,慢慢的走过去,坐在郑嬷嬷旁边,抱着郑嬷嬷的胳膊撒娇。

    “哎呦!看我们娟子今个儿是怎么了?还撒娇呢!”郑嬷嬷点着方娟的额头,小声的逗她。

    “说吧,有什么事儿,要郑姨帮你?”郑嬷嬷挺喜欢这个,知书达礼的小姑娘,想着自个儿这一辈子就这样了,就把方娟当晚辈疼。

    方娟也能感觉到郑嬷嬷的善意,所以才有了一丝想法。

    当天方娟就去前院找到父亲,偷偷的跟父亲提了郑嬷嬷。

    大家都在一个大院子住着,多多少少都碰过面。

    回想起那个美丽温顺的女子,方先生手脚就感觉没地方放了。看了父亲的反应,方娟也不在问了。

    当晚,就磨蹭在郑嬷嬷身边不肯走,“你这小丫头今个儿是咋地了?”看着郑嬷嬷温柔的眼神,方娟轻轻的抱着她的胳膊,把头靠在她的肩上,小小声音说出来自个儿的想法。

    “我想要郑姨给我做娘亲。”方娟的声音虽小,但是落进郑嬷嬷耳中,无疑就是个炸雷。

    被炸的三魂七魄都飘起来的郑嬷嬷,半天才找回自个儿的神智。瞪大眼睛看着方娟,左看右看,也没看出来小姑娘是开玩笑。

    “娟子,你是想认我做义母?像郡主和三宝那样?”郑嬷嬷小心翼翼的问着。

    “不是,是想您嫁给我父亲。父亲那边我已经问过了,父亲同意。”

    听完方娟的话,无疑是第二个炸雷劈下来,郑嬷嬷彻底懵圈了。

    在宫里的时候,嫁人无疑是天方夜谭。被送来这里的时候,以为这一辈子都完了。可是没想到因祸得福,郡主是个开明主子,来这里这么久,是自个儿这一辈子最舒心的日子。

    以为后半辈子就这么过了,可是刚刚方娟扔出来一个炸雷,炸的她差点儿魂飞魄散。现在还有点不确定是不是自个儿听错了。

    再一次确认自个儿没听错,想起那个一袭布衣,彬彬有礼的儒雅男人,郑嬷嬷的脸瞬间飞起了红霞。

    郑嬷嬷年轻的时候就是个美人,所以才会到处被排挤,最后流落到郡主府。

    美人儿就是美人儿,就算是三十多岁了,那依然是成熟的美人儿。

    就像是晓晓在现代听某相声大师说的话,“那也是资深美人儿”何况郑嬷嬷的年纪并不大。

    看了郑嬷嬷羞红的脸,方娟不在问了。隔天早上就去求见郡主,禀明自个儿撮合的父亲和郑嬷嬷,望郡主成全。

 第175章及笄

    听了方娟的话,晓晓很高兴,这桩姻缘她愿意成全。二人才三十出头的年纪,这个年龄在现代根本就是正当年。

    看着开明孝顺的方娟,晓晓觉得小姑娘真的很不错。有女如此,也是人间一件幸事。

    就此,还提出方先生和郑嬷嬷的年纪都不小了,婚事早点儿办了吧!

    又把几个定下主的丫环都叫来,包括郑嬷嬷,一人赏赐了一匹红色的绸缎,给她们做嫁衣。

    院子盖好了,她们就会陆续成亲,现在就让针线房的人,匀出来时间,帮她们缝制嫁衣。

    几个准新娘,都激动的热泪盈眶,她们遇到了一个好主子,肯替她们打算。

    那几个准新郎知道了,也都一个个欢天喜地的,跑到月亮门外给郡主磕了头。

    看着家里一个个,喜笑颜开的笑脸。晓晓就跟蓝嬷嬷商量,这冰雪消融了,咱们家第一件事就是盖院子,家里这左一对儿右一对儿的,算下来已经好几对儿了,不盖院子另起房子,肯定是不够住。

    “郡主,老奴明个儿想去镇上一趟。去牙行再买几个小丫头,现在这几个一转眼就要嫁人了,咱们这伺候您的丫头,就跟不上溜儿。”

    “可不是嘛!嬷嬷明个儿就去吧!”隔天蓝嬷嬷从镇上带回来,八个小丫头。四个大一些的,十一二岁的不等,还有四个更小一些的,才七八岁的样子。

    看着她们在院子里,拘谨忐忑的给自己磕头,晓晓的心里颇有些无奈。这个年代卖儿卖女是合法的,自己也别矫情,大不了以后对她们好点儿,别无他法。

    蓝嬷嬷,让那四个十一二岁的,做二等丫环,由四个大丫环带着。而那四个更小的丫头,先跟着自个儿学规矩。当然,还得麻烦郡主先赐名。

    四个二等丫环就叫,青梅、杨梅、香梨、雪梨。

    四个学规矩的小丫头,就叫桃子、桔子、提子、橙子。

    听着一溜儿的水果名字,自己先笑了。众人却说,这些名字取的好,好吃又好记。

    那边,韩林已经跟老工匠商量妥了,地开始化冻就动工,东西各加盖两进院子。

    日子过得真快,过了二月二,就往三月出溜。三月初一就是晓晓的生日,借用这里的习俗,女子及笄,就可以嫁人了。

    晓晓看看镜子中的小女子,自己已经嫁人了。这个日子对她来说,只是一个生日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亲人们,不是这么想的。本想着让她回京城去办及笄礼,可是五皇子在这里养病,她走不脱,别人也不适合来这里,怕泄露五皇子的行踪。

    最后还是,祖父和外公让人送来了及笄礼。

    端坐在大炕上,看着炕桌上摆放着的三个盒子,分别是定国公府,宁府和威远侯府派人送来的及笄礼。

    三个盒子依次打开,宁府送来的是一对翡翠簪,上好的翡翠,水头十足,一看就是有些年头了,是传家的老货。

    晓晓苦笑,外公外婆这是把压箱底的心头好,都拿出来了,自己想想有点儿受之有愧。

    在打开定国公府的盒子,是一支镶着蓝宝石的发簪,簪头硕大的蓝宝石,足有成人拇指的指甲盖儿大小,透出凛冽的蓝光,一看就是价格不菲。

    威远侯府的盒子看是平常,是陈平亲自送过来的,晓晓有些漫不经心的打开盒子,看着盒子里的东西,晓晓愣住了。就算她再不识货,也知道这不是普通的簪子。

    蓝嬷嬷在一边看着,可是开心极了。可是这笑容,怎么看怎么有点儿惊悚。

    看着两人的表情,韩林有些莫名其妙。“媳妇儿,咋地了?”

    “没咋地,就是被这根钗子吓了一跳。”“钗子,还能吓人?”韩林可没想到钗子能吓人,现在他家小媳妇儿的簪子钗子,多的好几个盒子都装不下。

    他好奇是什么样的钗子,把小媳妇儿吓着了?探探身,往前看看,就见盒子里放着一支应该是鸟形的钗子,就是这鸟可怪好看的,还有好多条尾羽。一二三数下来竟然有七条之多。

    “媳妇儿,这支钗子挺好看的,你怕啥呀?”

    “嬷嬷!”“恭喜郡主!这支钗那是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咱们大庆国,除了太后和皇后,就您这支尊贵。”

    还是专业人士,瞬间解释的清清楚楚。听蓝嬷嬷解释的明白,晓晓还是不放心,让韩林亲自把陈平找来。

    “大哥,这支钗…?”看出晓晓的忐忑不安,陈平笑呵呵的给她解释,“小妹,这支凤尾钗,是皇上送给小妹的及笄礼。皇上没有直接让内侍送来,而是通过祖父转交的,就是不想某些人,再起什么鬼心思。”

    明白了里面的意思,晓晓才放心的收起来。

    生辰之前,晓晓就说了,谁都不告诉,咱们一家人吃碗面就成了。

    三月初一,一大早晨,韩林亲自给晓晓煮了两个鸡蛋,还煞有其事的,在小媳妇儿头上滚了几下,就剥了蛋皮,两个人你一口,我一口的吃完了。

    等蓝嬷嬷给晓晓梳好头发,韩林给小媳妇儿插好发簪,晓晓又在蓝嬷嬷的帮助下,把大庆帝赏赐的那支凤尾钗,簪插在发髻正中。

    看着雍容华贵丽色无双的小媳妇儿,一袭大红色的衫裙,端坐在正堂里的主位上,接受府里众人的祝贺。

    韩林像个呆子一样,坐在另一面,不错眼珠的看着小媳妇儿。晓晓都被他看得有些发毛。

    偷偷的小声斥责他,“你能不能收敛点儿呀?这里还有别人呢!”

    韩林点头答应着,可是依然故我的,该怎么地,还怎么地!气的晓晓牙疼。

    别人都不好意思了,看人家小两口儿眉来眼去的,咱们就别在这儿碍眼了。

    看着都很识趣的众人,韩林开心的把小媳妇儿抱回屋里,放在大炕上。

    “媳妇儿,你今个儿可真好看。”“我哪天不好看?”晓晓没好气儿的嘟囔。

    “哪天都好看,我媳妇儿最好看,就是不想给他们看。”

    看着韩林贼兮兮的样子,“刚才你是故意的?”“也不算故意的,我就是想着,今天是你生辰,就应该我们两个自个儿待着,谁都不添。你看看,现在多好!”

    看着自信满满的韩林,晓晓轻轻的拍打着!

 第176章佃户

    韩林却美滋滋的握着媳妇儿的手,笑的比啥都开心。

    阳春三月,正是花开春暖的季节,纵然北方春天来的迟,可是它终会到来,春风款款迎面而来,春雨淅淅沥沥如暮如烟。

    一晃眼儿,李寄在韩府已经住了三个多月,由刚出京城时的身体羸弱,到现在的翩翩少年郎。

    看着表弟的身子骨,一天比一天的强健,陈平是比什么都高兴。隔几天就派人,回府禀告表弟的身体状况。

    乃至老威远侯,甚至是淑妃在得知李寄的身体,得到了最好的养护,而且现在已经趋于正常的时候,淑妃真是喜极而泣。

    想起当年,她怀胎七月,被冯贵妃所养的黑猫吓得早产,虽然事后那抱猫的宫女被杖刑,可是谁不知道那就是冯贵妃指使的。

    为了儿子的身子,淑妃这些年是费尽了心思,如今知道儿子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真是直念“阿弥陀佛!菩萨保佑!”

    而此时的韩府里,李寄正在开开心心的试穿新衣裳,他从宫里带出来的衣裳,都穿不上了。不是短了,就是瘦了。现在试穿的衣裳,都是表姐让针线房,现给他赶制出来的。

    雨过天晴色的圆领长衫,穿在他恰好抽条的身子上,更衬得出一位浊世佳公子的形象。

    听见外面远远的传来三宝的说笑声,忙让贴身的小太监去开门。就见小三宝儿扒着门框喊着,“小舅舅,我们要跟干娘出去,你去吗?”

    “你们要去哪儿?”李寄带着变声期的公鸭嗓问道。“我们跟干娘坐马车,下山去看地。”

    听说坐马车下山,李寄比三宝还兴奋,“等等我,我也去!”说完,也不理会旁人,率先跑了出去。

    跑到晓晓跟前,习惯性的伸出了手,远远的隔空比量着,“表姐,我比你高了。”

    看着少年得意的笑脸,谁能想到几个月前的病鸡样儿?刚刚来的时候,和晓晓的个头儿差不多,谁知道过完年之后,简直就是见风长,一下子窜起来一大块,现在比晓晓还高了半个头。

    哎妈!简直是没天理呀!想想就泄气了,自己的个头儿,这辈子也就这样了,能长成这样,已经不错了,人得惜福。

    在少年明朗的笑容里,晓晓服气了,理由是“谁让我是女人,男人的身高,永远比女人有优势。”

    一行人坐着两辆马车,侍卫随护着,浩浩荡荡的下了山。

    一路行来,以前空旷的山野,现在也有了人烟。尤其是道路两旁的田地里,更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自家这一千多亩地,怎么都不可能自家人种,晓晓当初就打算招长工,找佃户。

    北方苦寒,晓晓就让人在镇上贴上告示,凡是佃种郡主府地的佃农,第一年,郡主府出种子,只收四成租子,以后年年四成租子,一些薄地租子就更低。

    看见告示的人,都奔走相告,甚至有别的镇上的人家也来佃地。毕竟在此之前,都没有过这么低的租子。

    晓晓都想过了,她有郡主的封号,别人不敢把她咋地,否则非被别的地主砸玻璃不可。

    不出几天,地就被佃出去一大半。剩下一些靠近小青山的,晓晓准备找长工种水稻,毕竟自家占着天时地利。

    还有一个原因晓晓没有说,那就是远处来佃地的人家,一个个拖儿带女的远道而来。这个年代不像现代,有个什么南漂北漂的,为了梦想去打拼什么的。

    而这古代,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愿意背井离乡。

    尤其是在春寒料峭的时节,一家老小穿着单薄的衣裳,满含希望的看着你,你真的说不出来没地了,你们回去吧这样的字眼儿!

    晓晓记忆里,有那么最深刻的一家子,那是一个傍晚,天已经快要黑了,外面有人敲门。

    门房钱叔开门一看,吓了一跳,那一家几口都快冻僵了。赶紧的先把人让进门房,让他们先暖和暖和,喝口水。

    在让孙子找来丁管家,丁叔问完情况,又去看了一下,才来回复晓晓。听了丁叔的叙述,那是一家六口,夫妻两个,带着四个女儿。

    晓晓一听,就知道这是个有故事的人家。后来一问,果然是个很老套的故事。

    儿媳妇,连着生了四个闺女,婆婆天天指桑骂槐,这些夫妻俩带着孩子们都忍了。可是婆婆竟然听人挑拨,丧心病狂的背着儿子媳妇,把大孙女儿给卖了。

    两口子知道了,坚决反对,怎么祈求都无用的情况了,两口子带着四个孩子,连夜逃了出来。

    走投无路的一家人,听说安平郡主这里招佃户,就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来了。

    看着明明年纪不大,却满脸风霜的夫妻俩,再看看面黄肌瘦,却很懂事的四个小丫头。那四个小丫头,最大的不过十岁左右,最小的还没三宝大。

    晓晓说出来的第一句话,“你们吃饭的吗?”夫妻俩断断续续半天才说出来,“吃过了,是您府里的厨房娘子,给做的热汤面。”

    看着一家人满脸回味的样子,晓晓都觉得心酸。是佃地还是做长工,晓晓让他们跟李叔去协商。

    又看看一家六口,补丁落补丁的衣衫,就让蓝嬷嬷,把家里的棉布和棉花给他们一些,让他们做身夹衣和罩衫。

    听到郡主这么吩咐,一家人感激泣零。可是这一家六口的住处,也是个问题,这种天气还没法盖房子,府里现在也是屋子紧张,也没空屋给他们暂住。

    后来还是丁婶想着,厨房那有间小仓房,收拾出来还能住人,可是那也住不下他们一家六口。

    后来还是晓晓发话,让那夫妻俩暂住那个小仓房,那几个小丫头,就暂时住在后罩房。

    这一家六口,就暂时从府里住了下来。那夫妻俩晓晓很少见到,可是这四个小丫头,到是天天能看见。

    尤其是两个大点儿的,每天都抢着干活,而且还挺有眼力见儿,从不往屋里凑合。帮着拿个东西,填个炉子,扫扫院子,只要是力所能及的,小姐俩都抢着干。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儿也不假,

 第177章占便宜

    看着懂事的几个小丫头,院子里的人都挺喜欢她们的。相处多了,少了份拘谨,就随意了一些,由刚开始的不敢说话,到现在的有问必答。

    看着几个孩子的转变,晓晓也替她们高兴。最高兴的是三个包子,他们没有等级观念,也不知道什么尊卑之分。

    他们只知道,家里来了几个小丫头,他们多了几个玩伴,有更多的人跟他们玩儿,这比什么都重要。

    从三宝那里,晓晓知道了,几个小丫头的名字,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据说是爹娘给取的。名字虽然平常,也足见她们的父母用心了。

    看着,这么有爱的一家人,晓晓也愿意帮助他们,尤其是那几个懂事的让人心疼的小丫头。

    天气渐渐的暖和了,晓晓从蓝嬷嬷那里听说,那对夫妻俩佃了五亩地,又在府里的帮衬下,在山脚下盖了三间土坯房子,还围了个小院儿。

    搬走那天,立春带着三个妹妹,郑重的给晓晓磕了三个头,还奉上自个儿用棉布做的两副鞋垫儿。

    看着文静乖巧的小丫头,羞涩的望着自己,晓晓命人接了过来,还放在鞋子里试穿了一下,感觉还挺不错的。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