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世田园:猎户独宠小娇妻-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文静乖巧的小丫头,羞涩的望着自己,晓晓命人接了过来,还放在鞋子里试穿了一下,感觉还挺不错的。
“谢谢立春!”亲耳听见郡主的道谢声音,姐妹几个都特别的开心。
那可是郡主呀!竟然对她们说谢谢!
晓晓又让蓝嬷嬷,拿几匹棉布给几个小丫头带走,天气暖和了,留着做新衣裳。
立春带着妹妹们,又谢过郡主,和院子里的所有人,才开开心心的出去和爹娘汇合。
“干娘,以后我们还能去找立春姐姐她们玩吗?”“当然能!”得到干娘的同意,三个包子也愉快的玩耍去了。
至此一家六口,在这里安居下来,不久后这里慢慢的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都是佃种郡主府土地的外来户。
小青山的人丁兴旺起来,最高兴的莫过于傅县丞,看着每天送来的人口居住增加的报告,那美的都要飞起来了。
借用夫人邱氏的一句话,给你弄两根鸡毛掸子,你就能飞上天。
能不飞吗?好多别的镇上居民,来青山镇落户,不仅促进青山镇的繁荣,也说明了他的为官之道,是成功的。
虽然这里多数都是郡主的功劳,可是多多少少的,不也是有他的微薄之力吗?
尤其是在得知邱氏又有了身孕,那傅县丞更是打了鸡血般的兴奋,精神劲儿更足了,就盼着是个大胖小子。
消息传来,晓晓让蓝嬷嬷给送去,两支品相几十年的山参,两篮新鲜的水果,两筐小青菜,还有两匹颜色鲜亮的绸缎。
邱氏看着是蓝嬷嬷亲自来的,也是满心欢喜。谁都知道,蓝嬷嬷是郡主面前最得用的人。
起身,带着闻讯上门道喜的,众位太太们亲自去迎接。蓝嬷嬷赶紧的让人搀扶着邱氏,可莫起来。
一阵寒暄,众人再次落座,看着郡主让送来的水果青菜,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北方这个季节,除了野地里刚刚冒芽的山野菜,啥新鲜的水果青菜,都没下来呢!
邱氏这几天,正是口干口涩的难受,看见这些新鲜的水果青菜,那是比啥都稀罕,高兴地不知道说啥才好。
晓晓从蓝嬷嬷那知道了,就让人隔三差五的,给邱氏送去一些,两家关系就更亲密了。
天气渐渐的暖和,脱去了厚厚的冬装,换上了轻便的夹衣,三个包子也随着窜起来的个头儿一样,开始不安份了。
院子里是圈不住他们了,每天都背着大人往外跑,那小短腿倒腾的才快呢,一转眼就没影儿了。
还好他们有分寸,不往深山里去。
晓晓不愿意埋没了,他们的本性,可是也不放心,就让大郎小郎跟着他们,还规定他们不许跑的离家太远,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回家。
韩林有时间,也陪着三个包子满山的疯跑。
就这样,三个包子,白天满山的乱窜,晚上睡在空间里,身子是越来越灵活,越来越强健。
把李寄羡慕的,也非要跟着去,看着已经和正常人身体一样的李寄,陈平就答应了,并陪着表弟一起去了,结果半天回来,就累成狗了。
看着表弟的身子,竟然比自己的好,他的小心脏有点儿受不了了,纠结了半天,找来孟家兄弟,一同来跟晓晓诉苦,装可怜。
看着三个大老爷们儿,在自己面前装可怜,上演苦情戏,晓晓真想告诉他们。“奥斯卡欠你们一个小金人儿!”
可是嫌弃归嫌弃,看着可怜巴巴的哥哥们,那可怜的小眼神儿。晓晓还是乖乖的,拿出来三枚红果子,让他们吃掉。
三个人接过来红色的果子,还没入口,就闻到一股异香,二话不说就吃了起来。
果子入喉,三人就感觉出来,身体的异样,这仨货都是人精,立刻欣喜若狂的看着晓晓。
知道他们打的什么主意,还没等他们说出口,晓晓就先自行解说。
“这是增益果,增益果树,二十年才成熟一次,一次只结三十个果子。人食用此果子后,能增加自身修为,对练武之人极好,你们多了二十年的修为还不满意?再说以后你们练功,也是事半功倍受益非浅!”
“那,那妹妹要是多吃呢?”看着眼睛冒金光的陈平,晓晓翻了翻白眼。
“多吃无益,普通人,一生吃一枚即可。”“妹妹,你那里还有吗?”
看着哥哥的询问,晓晓很认真的告诉他,“没几颗了?我们家的侍卫我都给他们吃过了!”
“啊?真是暴殄天物。妹妹竟然都给侍卫们吃了。”“是呀!那天北衙侍卫挑衅,我就想揍吖的,所以…嘿嘿!就给府里的习武的男丁,每人吃了一枚。”
“呃?”还好没打起来,否则,还不得被揍成猪头?陈平想想,都为那些兄弟们感觉头疼。
“妹妹,我预约!预约给我儿子留一枚。”“妹妹,我也给我儿子预约一枚!”
看着陈平和孟春天,在看看春风,“哥,不会你也是这么想的吧?”
“我没有,妹妹是他姑,不用我说,也会给他留的。”
“算你狠!”看着有便宜不占难受的仨货,严重警告,不许告诉别人。否则,断交。
第178章回京
临近四月,京城里传来了消息,北国摄政王要来大庆寻访。带着一队北国勇士,要来个什么以武会友的赛事。两国各派出精英以武会友,失败方要答应得胜方,一个条件。
北国人,人高马大身材魁梧,以力大无穷自居。他们这次有备而来,肯定没打什么好主意。
大庆帝招北衙侍卫,护送五皇子速速回京。得到消息的众侍卫都义愤填庸,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打一场。
三个哥哥和李寄来跟晓晓告别,“表姐,我们先回去了,咱们不久就会见面的,你要早点儿去京城,我们等着给你接风洗尘。”“好啊!”
五月十六是春风大婚的日子,过几日,晓晓也要动身去京城。
“妹妹,你们早点启程。”看着依依不舍的哥哥们,晓晓愉快的答应着。
随手拿出来,四个小巧便携的荷包,分给他们一人一个,“这个荷包里装的是解毒药草,一般的毒伤不了你们,严重的就打开荷包,把药草整株吃下去,就可以了。”
听了晓晓给的这一重保障,四个人都欣喜若狂。世间只有毒是防不胜防的,如今有了晓晓给的药草,他们安逸多了。
尤其是李寄,“谢谢表姐!”看着阳光般灿烂的少年,晓晓私心的希望,他将来能做个好皇帝。
此时正应了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姐不入朝堂,可是仍被大皇子党奉为死敌。不知道这是幸还是不幸。
依依不舍的,送走了李寄和哥哥们,三个包子愁眉苦脸的看着空出来的院子。
“干娘,舅舅们都走了,真的没意思。”“哎呦!看看我们这么丁点儿个小人儿,还会说没意思了?”
“嗯呢呗!”看着三个包子的萌哒哒的小模样儿,晓晓是百看不厌,千看不烦,挨个啃了两口才罢手。
三个包子在干娘的“魔爪”下挣脱出来,倒腾着小短腿跑远了,还跟干娘做鬼脸儿。
晓晓又做出佯装要追赶,三个包子躲闪身形,跑的更快了,一转眼就没了踪影。
晓晓看着韩林,无奈的摊开小手,摇摇头。真让她去追,她真的够呛能追的上。
那三个包子,决对是跑路的高手,大郎小郎就算是吃过了红果子,追他们三个都费劲。
借用大宝的话,还闲着半个肩膀带他们跑呢!好嘛,就那速度还闲半个膀子?大郎小郎听见非哭不可。
一个月就为追这三个包子,跑坏好几双鞋。后来李婶在晓晓的提议下,千层底外又给包了一层牛皮,这样才好一些。
看着跑远的几个小家伙,两个人回到屋里,就让人找来丁叔李叔和蓝嬷嬷,一起商量去京城的事宜,谁跟着去京城,谁留在家里。
蓝嬷嬷肯定得跟着,丁叔和李叔必须要有一个留在家里。后来还是决定李叔留下,毕竟家里的田地,一直都是他在管理。
西边的院子,也已经开始动工了,家里没人还真不行。以前总觉得家里的人不少,可是一用人的时候,才觉得根本就不够用。
丁叔一家,蓝嬷嬷和四个大丫环都得带着,十二个侍卫肯定得跟着。这么算来,带着的人并不多,可是家里也没剩几个人了。
五皇子一行回到京城,李寄回宫第一件事,先去御书房拜见父皇,当大庆帝看见,有如脱胎换骨的小儿子,甚是欣慰。一直以来,他都觉得亏欠小儿子良多。
拍着小儿子的肩膀,一个劲儿的说好。闻讯前后脚赶来的皇后和淑妃,先是惊讶的目瞪口呆,完全不相信自己眼睛看见的。
她们真的没想到,李寄可以康复的这样好。一再确认后,两个尊贵的女人,抱着李寄又哭又笑,尤其是皇后,比淑妃还高兴呢!拉着李寄的手,不断的重复着,“我们老五,全好了。”
听见李寄说出“谢母后挂念。”更是高兴的语无伦次。
还是听见外面太监高喊“太后驾到!”才让她端回母仪天下的样子。
看见了完全康复的李寄,太后也是满心欢喜,一口一个乖孙的,喊个不停。
一时间,御书房里笑语盈盈,大庆帝看着“母慈子孝”的场面,压在心头多年的大石头,终于搬开了,刹时觉得神清气爽。
只有最后赶过来的冯贵妃,看见身子完全恢复,又长高了半头的李寄,皮笑肉不笑的,咬着一口银牙,“祝贺五皇子病体初愈。”
看着李寄展开的笑脸,规规矩矩的深施一礼“谢冯贵妃挂念。”冯贵妃恨不得掐碎这张脸,真的待不下去了,再待下去她怕自己会失态。
匆匆的道别,退出了御书房。回到未央宫里,狠狠的摔碎了一套自己最喜欢的茶具,还没有解气。“贱人、贱人、都是贱人。”大骂了一场,才让人快速的,给自己的父亲和大皇子送信。
接到母妃派人传来的消息,大皇子如坐针毡,马上派人过府去请外祖父。
当隔天早朝,五皇子随大庆帝出现在大朝会上,大多数的朝臣都大吃了一惊。
只有少数人,知道事情的起因始末。众人各揣心腹事,今天的大朝会出奇的没有争吵。
大庆帝都觉得奇怪,看看小儿子,“难道寄儿还有镇宅的作用?”一句话逗乐了文武百官。冯太师听了这话,脸阴的更沉了。左一眼右一眼的,偷瞄五皇子,暗暗的做着打算。
下了早朝,李寄跟大庆帝告假。“父皇,儿臣要出宫去办些事,请父皇恩准!”
“皇儿刚刚回宫,有什么事要忙?”
“也没什么大事,是表姐过几天要来京城,表姐她成亲了,好像住在哪儿,都不太方便。况且表姐她还喜欢安静,儿臣就想把儿臣的皇子府,借给表姐暂住。”
大庆国的皇子惯例,皇子年满十五,就要出宫建府。李寄的五皇子府,也早就建的差不多了,就等着他年满十五岁搬进去。
听了小儿子的话,大庆帝吩咐身边的太监总管,你也跟着去看看,还缺什么?都给补办上。
“奴才遵旨!”孙立德拎着拂尘,跟着五皇子出宫。一边走,这孙大总管的心里,可是犹如惊涛骇浪般的起伏不定。
旁人也许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他这个侍候了大庆帝一辈子的人,可是听明白了。
第179章君心
大庆帝的意思,以后这五皇子府,可就是安平郡主的府邸了,那么五皇子呢?一个皇子要是没有府邸?
那就意味着两种可能:一,被贬为庶人。二,位居东宫。
五皇子不可能被贬为庶人,那么只有第二个可能,移居东宫。自古以来,东宫都是太子的居所。
呵呵哈!还是老规矩,揣着明白装糊涂,才能一世安好。可是,以后这五皇子,咱家也得好好侍候着。
出了宫门,不远处就是皇子们建府的地方,长长的一条街道,只有四个府邸。
按年纪的顺序,由东至西,五皇子府在最西面,也是风景最好的一个府邸。
一行人进了府邸,说来惭愧,李寄也是第一次来自己的皇子府,以前因为身子的缘故,他根本就没来过。
今天骑着马里里外外都看了一边,感觉还算满意。这是个五进的院落,当时按自己身子考虑,府邸里以舒适为主,风景为辅。
格局简洁大方,又处处透露出精巧别致。无不证明,设计者和建造者的独具匠心。
最让人引以为傲的是府邸里还有一座小山,山下还有一个小小的湖泊,还有一汪活水绕山而过。
看到这些景致,李寄很是满意,顺便让人通知表哥,让他送信给表姐,他已经给表姐准备好了住处。
让表姐住在这里,也是有点私心,可以经常来看表姐。要是住在别的府里,自己去就不那么方便。
打着自己的小算盘,李寄让人收拾院子格外的用心。从屋子里的日常陈设用具,到院子里摆放的花花草草,无处不用心。
定国公在两个孙子那知道了,五皇子为孙女儿准备出自个儿府邸,心里是满满的不愿意,可是谁让人家是五皇子呢。万般的不情愿,还是违心的答应了。
朝堂上,乃至京城里,都因为五皇子健康的归来,悄悄的起着变化。
晓晓接到陈平派人传来的信,知道李寄,把自己未来的府邸,借给自己,前所未有的高兴。
晓晓不愿意进京,更不愿意寄住在别人家里,毕竟哪个府上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没有归属感,就没有家的感觉。
还要整天的,面对一大群的陌生人,那对晓晓来说,绝对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当陈平的书信上说,李寄在收拾自己的未来府邸,借给自己暂住,心里就宽慰了不少。
毕竟两相比较,李寄的府里,没有太多的应酬,关起门来,就可以随意的多。
知道烦恼减少了许多,晓晓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回首望着若有所思的蓝嬷嬷,关切的询问,“嬷嬷,怎么了?”
“郡主,老奴觉得咱们这次进京,恐怕短时间内不会回来,所以东西还要多带些。”
蓝嬷嬷就差直接说,怕以后要在京城里常住。得到肯定的回答,晓晓牙疼。对于一个把睡美容觉,当成一种事业的人来说,让她生活在应酬的圈子里,无疑是种折磨。
跟韩林商量半天,韩林到是无所谓,媳妇儿在哪儿,他在哪儿!有媳妇儿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韩林的一席话,仿佛一语道破了天机。在他的怀里找了一个最舒适的位置,很快就睡着了。
看着就喜欢拱在自个儿怀里,睡觉的小媳妇儿,韩林无比满足的闭上眼睛。
接下来的日子是忙碌的,家里一次走那么多人,怕李叔忙不过来,丁叔主动让丁武留下。看着家里的人口,真是不够用,韩林果断的下山,找到刘叔,让他帮忙找几个可靠的人。
刘叔不负众望,没几天的功夫就送来了,两家子二十多口人。这些人连同卖身契,一起送到了山上。
两户人家,一户姓张,一户姓王。张姓人家,当家的叫张兴,原来就是某大户人家的庄头,大户把庄子卖了,一家子连同庄子被卖了。
可是新雇主,用上了自己人,就把他们一家子卖给了牙行。这些日子张家人都是提心吊胆的度过的。真怕一家人就此分开,骨肉分离。
没想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们一家人被送到了郡主府。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张兴领着妻儿老小,一个劲儿的给刘叔磕头。自家不用骨肉分离,还有了更好的去处。刘叔就成了他们的再生父母,感恩的活菩萨。
刘叔,还是一如既往的,让他们别在意,以后好好的帮郡主,把事情做好比什么都强。张家人,点头称是,有生之年不忘。
王家祖上是读书人,虽然没什么大出息,但也是耕读传家,一家老小都是识字的。
谁知道祸从天降,王家现在的当家人,王丰年得罪了当地的大户,被人下套,不仅赔光了家产,还欠下了巨债,一家子被发卖到北方,以为这这辈子就交代了。
没想到绝处逢生,当知道他们一家子,被送到郡主府的时候,一家子老小喜极而泣。
他们这些日子,或多或少的听过这个郡主的事迹,知道郡主不是个刻薄的人。
如今有了生机。怎能不让一大家子欣喜若狂。至此,王家在这里落户,数代相传,忠于郡主府。
有了张王两家人的加入,李叔顿感轻松了不少。晓晓看着家里能扑腾开了,就让方先生一家三口,也跟着进京。
方先生和郑嬷嬷,前些日子已经成亲了,两人真是蜜里调油,羡煞旁人。
知道自家三口都跟着进京,方先生是乐得见牙不见眼。一家三口不分开,比什么都好。
两个财迷也一致决定,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和晓晓的嫁妆,都放进空间里,这走哪儿带哪儿多安全,还能随时取用。
就在启程进京前夕,家里来了两位客人,是杨家二郎夫妻俩。是来给送喜信儿的,杨三郎五月初二成亲,这个时节才来送喜信儿,也是纠结了很久,才让二郎两口子来的。
五月初二,两人已经去了京城了,没法去观礼。晓晓就把事情的始末说给二郎嫂子,二郎嫂子也是个通情达理的。
“你们早就定下来的,咋能让你们改期,公婆也是闹心了好些日子,才决定给你们信儿的。”
晓晓让人拿来五十两银子,和两匹绸缎做贺礼。又单独送了两匹绸缎给二郎嫂子,晓晓喜欢和明理的人交往。
第180章进京
临别时,晓晓又让韩林亲自下山,带着些日常用的米粮布匹,和一套小孩的金质手镯脚镯锁片,去了宋家。
跟他们说自家去了京城,近期可能回不来,赶不及小侄子出生,她这个做姑姑的,就先把礼物送到。又告诉他们,有什么事儿上山去找李叔即可。
宋家人,包括已经很显怀莲儿,都上山来给晓晓他们送行。尤其是莲儿很舍不得,她跟晓晓很投缘,刚刚来的路上,公婆都议论了,晓晓他们这次走,不定啥时候才能回来?或许就不回来了,毕竟晓晓真正的娘家人,都在京城。
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一行人就出发了。晓晓带着三宝坐在郡主仪驾的马车上,前面有六个侍卫,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的开道。
韩林也是一袭黑衣,骑着一匹黑色的骏马,和丁叔一起随护在马车的左右。府里的其他人,乘坐在其他几辆马车上,队伍的后面也有六个侍卫断后。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下了小青山,上了官道。队伍行进的速度并不慢,沿途经过了郡府县镇,只要有些见识的,就知道这是安平郡主的仪驾。
晓晓也没有打扰旁人的意思,无论经过哪个衙门驻地都没有停留,除非是晌午打尖儿,或者是晚上宿店。
一路上,还好有三个包子,扒着车窗问个不停,否则晓晓早就喊救命了。这古代的马车,可没有减震系统,这一路颠簸开来,那绝对是要人命呀!
就在晓晓感觉,浑身的骨头都被颠簸散掉的时候,京城巍峨的城墙,终于遥遥在望了。
哎妈!终于快到了目的地,可以免于颠簸之苦了。
晓晓心里的小人儿,早已经泪流满面了,趴在地上举小白旗儿。妈妈呀!以后没事儿千万不要长途跋涉。太…太…遭罪!
就在晓晓晃动着,麻木的脖子,感觉队伍停了下来,前面远远的传来的马蹄声。
不大一会儿,就传来了熟悉的声音,是哥哥们的声音。一匹马直接跑到了晓晓的马车旁。
“表姐,我来接你了。”看见李寄的小虎牙,三个包子愉快的打招呼。“小舅舅,我们又见面了,我好想你啊!”小三宝美美的招呼着。
看着李寄竟然也来了,晓晓颇感意外。“几天没见,表弟好像又帅了哈!”“那当然,哈哈哈!”
晓晓哪儿知道,李寄的小心眼儿,怕她被定国公府的人,直接弄回国公府,那他岂不是前功尽弃?
一行人簇拥着晓晓的马车,进了城门,向内城进发。一路行来,绝对的博眼球,百分之百的回头率。
能让这么多贵公子出面迎接的,满京城也找不出来第二个。晓晓不知道,自己刚进京城,就惹来众多贵女的羡慕嫉妒。
京城第一楼的二楼包间里,一群衣着华丽,身材高大的男女,围着窗子,看着远去的马车,一阵嗤笑。
“据说,那马车里坐着的,就是孟战的女儿。”“一个乡下长大的丫头,不足为虑。”“我到是想见识一下,那个乡下丫头。”“真是没见过世面,村姑有什么好看的…!”
晓晓并不知道,一群北国鞑子,对她品头论足。
马车又行进了足有一个时辰,才到了五皇子府门前,隔着车窗,看着屋宇式高大的府门,晓晓觉得此时终于得承认,自己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