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小娇媳-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帝想到这里,一口气憋在胸口上不去下不来,脸涨成了猪肝色,接着泛青。
  安佑棠立刻找太医过来,又让林致远进宫侍疾。
  林致远刚一进门,刚诊完脉,便听得门口有女子凄厉哭声。
  “贵妃娘娘您不能进去,皇上身子有恙需要静养,任何人不得进入。”
  “闪开,本宫有要事禀告皇上,误了事情你有几个脑袋?”
  “贵妃娘娘……”
  皇帝突然摆了摆手:“让她进来。”
  林致远走到门外,朱贵妃那双血丝密布的眼睛立刻看了过来,带着恨意,似乎要将他生吞活剥了。
  林致远淡淡道:“皇上让娘娘进来说话。”
  朱贵妃冷笑了一声,后面两个宫人抬着担架跟上。
  侍卫不知到底要不要拦住,被林致远用眼神制止。
  朱贵妃进到里间跪下:“皇上,臣妾有要事禀报。江州府太守严守成瞒报灾情,联合灾民谋反,对我长兄痛下杀手,我长兄被人护送至京城,如今只剩一口气了。”
  听得这话,门口的林致远面色闪过惊讶,接着勾起唇角。
  姜不愧是老的辣。
  为了保住朱氏,朱相国竟然舍得对自己的长子痛下杀手,见朱贵妃方才的模样,朱司马的情况绝对好不到哪里去。
  这么来回折腾,说不定真会一命呜呼呢。
  后面的话林致远已经不需要再听,他负着手站在廊下,看着天际翻卷的浮云。
  少卿,朱贵妃出来,对林致远道:“林小侯爷,皇上让你进去替我长兄诊治。你得仔细些,我兄长是重要的证人,若治不好只怕你这辈子不用再行医了。”
  林致远没有理她,转身进了内室。半个时辰后从里头出来时,朱司马的病情稳定了许多。
  下午,迟来的谍报终于送至皇帝手中。
  皇帝看完,龙颜震怒。
  谍报中所述,和朱贵妃说的基本一致。
  那江州府太守严守成为了自己的官帽,不仅瞒报灾请,而且软禁了多位官员,最后竟联合灾民造反,抢了衙门的武器和粮食。经过几日血战,严守成才被程御史他们拿住,没有酿成更大的祸患。现下人关在江州监牢,等候皇帝发落。
  除此之外,更要命的是另一桩事。
  由于水患过后尸体没有得到处理,如今瘟疫蔓延开来,整个江州已经病死了近一万人,而且死人的数目每日都在增加。
  这样下去,不仅江州,就连江洲毗邻的渝州恐怕也会保不住。
  边境征战连连,内里又发生这样的事,皇帝急得再坐不住,顾不得病体,即刻召集群臣商议。
  大臣们这次的意见倒是极其统一,所有人都说当务之急是筹集药材,派太医去江州赈灾。
  太医们得知消息,不少人都不愿前往江州。
  他们是大夫,自然知道水患过后的瘟疫有多凶猛,一个不好可能全军覆没。
  二十年前渝州水患也爆发过瘟疫,当时去到渝州的一十八名太医最后只有三位生还回京,其他人无一都是染上瘟疫身亡,死后连个全尸也没有,就地烧了,至始也没有回到故土。
  陆院使那三位生还的太医之一,自然知晓当时的情况。
  他思想向后,将此事向皇帝禀报,建议留下部分太医在京,宫中太后皇上等人有恙也好有人诊治。
  皇帝明白陆院使的意思,便留了两位年纪大的太医和五位年轻太医留在京城,其余人等跟随赈灾的官员去江州。
  临行之前,林致远主动向皇帝陈情,愿意去江州医治灾民。
  皇帝起先不同意,林致远医术虽好,但他是自己的亲外甥,自己的姐姐已经不在了,他不能让外甥涉险。
  太后和林老夫人更是以死相逼,找来白晓儿让她去劝林致远打消念头。
  白晓儿见到林致远时,林致远正在独自整理医案,屋内连个帮忙的小厮也没有。
  白晓儿走过去,从身后轻轻环住他的腰:“这便是你上次说的想要做的事?”
  “嗯。”
  “非去不可么?”
  “是,等我回来我们就成亲。”林致远转身,挑起她白皙柔嫩的下巴,在她唇上印了一吻:“相信我,我会平安回来的。这次对我而言,是绝佳的机会。”
  白晓儿突然笑了:“你去吧,这里有我呢。”
  林致远得到白晓儿的支持,坚定地踏上了去往江州的道路。
  此刻即便再多人反对,也没有用了。
  自林致远离去,白晓儿便不再吃荤腥,也不再去一品居照看生意,整日将自己关在家中,不是抄佛经,便是和白馨儿探讨文章,整个人都安静了下来。
  其间她每日都回去一趟侯府,提着自己做好的点心,陪着林老夫人说说话。
  林老夫人起先甚是厌恶她,她觉得她巴望着自己孙儿死,对白晓儿也没个好脸。
  可白晓儿不言不语,每日都会去侯府呆一个时辰,时间一长,林老夫人知道了白晓儿的孝心,也不好过多苛责,便让她进来。
  这日,白晓儿收到了林致远的来信,迫不及待拿去给林老夫人看:“你瞧,他们已经平安到了江州,那边情况还好,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可怕。虽然灾民很多,但都很温顺,只要给他们一点粮食,他们就不会再阻拦车队。说来这些百姓也是可怜。”
  林老夫人道:“谁说不是呢,这些百姓糟了灾,流离失所,如今家乡又有了瘟疫。阿远那些人去是救他们性命的,还望菩萨多加保佑,让我的孙儿平安归来。”

  ☆、第一百七十八章 死人

  “不会有事的。”白晓儿轻声道。
  这句话既是安慰林老夫人,也是安慰她自己。
  很快到了吃饭的时候,林沁宛领着丫鬟婆子过来摆饭。
  由于天热,丫鬟们统一穿着水绿色乔其纱比甲,淡黄色交领中衣和同色襦裙,显得肌肤水色特别好看。
  林老夫人有些得意地道:“晓儿,我这几个丫头调理得如何,站在一起是不是像一把子水葱?”
  “是,老夫人会调理人,这几位姐姐都是一等一的好。”白晓儿笑了,心中却觉得侯府豪奢,连二等丫鬟都穿丝绸,一年下来,仅是养人的钱都是一笔巨资。
  林老夫人得了夸赞,心里很是高兴。
  她年轻时生得极美,生的儿子也俊,便喜欢以貌取人。她的两个儿媳,林致远的母亲就不用说了,当年是皇族第一美人,就连续弦朱氏也是十分貌美。
  白晓儿若不是生了副好相貌,恐怕也不会这么容易被她接纳。
  林沁宛捂着嘴儿笑:“老夫人先前还说我们家几个姐妹中就我生得勉强能入眼,现在白小姐来了,有了高下,我就得靠边了。以后伺候老夫人的活儿就交给白小姐,我还乐得清闲呢。”
  老夫人被林沁宛这么一逗,果然更开心了:“贫嘴什么,快将那盅刺猬乳鸽汤拿到晓儿这边。她太瘦了,得好好补补。”
  她又叮嘱白晓儿:“别不好意思,想吃什么就让丫鬟给你拿,这里没有的你说一声,厨房立马就能做来。你们这些小孩子,不能仗着年轻就不知保养,须知大部分的病都是吃出来的。特别是热天里,天越热,就越发不能贪凉,冰碗儿啊什么的都要少碰,不然寒了宫,影响了子嗣可是要命。”
  她看了一眼林沁宛,林沁宛红着脸道:“老夫人,孙女儿知错了,往后再不敢贪嘴了。”
  白晓儿道:“老夫人教训的是,百病从凉上来,女子要少吃寒凉食物,身体才康健。”
  老妇人满意地点头,看向白晓儿的目光更多了几分慈爱。
  白晓儿头发乌黑,肌肤雪白,眼波湛蓝有神,看着就很康健,可见平时饮食作息自律。反观自己的孙女儿,虽然漂亮,但总透着孱弱,入夏里已经病了两回。
  林老夫人私底下叫来婆子丫头问过,说林沁宛不仅喜欢吃寒凉之物,还习惯晚上看账册,林老夫人训斥了几回,总改不过来。
  她就不信了,白晓儿管着一品居那样大的生意,难道还比不上她管一个侯府。说白了还是能力不同,聪慧是天生的,自己孙儿眼光果然不错。
  吃毕饭,林老夫人开了箱笼,挑了香云纱和鲛绡纱各六匹,让林沁宛和白晓儿拿去做衣裳。
  林沁宛毫不客气。眼疾手快地挑了六匹料子。
  白晓儿一怔。
  林沁宛挑的,都是些平常的天水碧湖蓝樱粉之类的颜色,真正出挑的雨过天晴、秋香色那几匹,她统统留给了自己。
  这林沁宛还真是妙人,怪不得老夫人和林致远都看重她。
  白晓儿有些为难,老夫人却很高兴:“宛儿眼光好,留给你的都是好东西,你皮肤白,衬得起这个。”
  林沁宛也笑:“快收着吧,这些东西就咱们看着稀罕,老夫人那里要多少有多少,等你以后嫁过来就知道了。”
  白晓儿笑着道谢,又说了一会子话,林老夫人面上渐渐有了疲色,午睡的时候差不多到了。
  林沁宛伺候老夫人睡下,邀请白晓儿去她那边休息,被白晓儿婉拒了。
  林致远不在,侯府对她而言只是个陌生的地方。
  她来陪老夫人说话,是替林致远尽孝道,并不代表她已经将这里当成她的家。
  过于热络,只会令人觉得不知进退。侯府不止老夫人和林沁宛两个主子,朱氏才是真正的主母。
  想起朱氏,白晓儿眸色一沉,驻足朝朱氏所在的后院看去。
  那里曾是人来人往的热闹地方,如今变得门口罗雀。朱氏不仅被剥夺了管家权,而且连唯一儿子也被带去战场,若换作自己,断是容忍不了的。
  就像一根弹簧,拉得越长,将来反弹的越厉害。白晓儿总觉得朱氏这根弹簧已经拉到顶了,只等断裂,就会夹裹着风暴,给所有算计过她的人致命一击。
  毕竟她是朱相国的嫡长女,只要朱相国和七皇子一日不倒,这侯府的风向,永远都不会变。
  即使变了,也只是暂时的。
  “小姐我们走吧,太阳越发地毒了。”紫苏看了看天,小声催促。
  白晓儿转身笑了笑,主仆二人朝外行去,上了马车,白晓儿直接吩咐往南,拐了几拐,最后进到一条偏僻逼仄的小巷子里。
  这里她曾来过一次,这是第二次过来。守门的小童认识她,知道她钱多人傻,立刻迎她进去。
  上次的那个白胡子老头正在左右互搏地下棋。
  她拿出一张一千两的银票放在桌上:“请问先生,江州的水患到底是怎么回事?”
  先生摸着胡子,意味深长地笑了:“小姑娘,林致远现在人在江州,你直接问他岂不更好?难道你银子多得没地方花了,非得让我做你生意。”
  白晓儿急切道:“我现在就想知道,等不了那么久。先生若是知晓还请告知一二。”
  先生狡黠一笑,飞快地扫了下银票上面的金额,将之拢入袖中。
  “既然客人要求,老朽没有将生意往外推的道理,就是你男人那边……”
  “先生放心,我不会多嘴。”
  有了这句话,先生便将江州的事告诉了白晓儿,白晓儿听到江州遍地饿殍,百姓易子相食,还有身染瘟疫的百姓围着车队乞食,惊得脸都白了。
  先生看出她担心,笑道:“你这姑娘悲悲戚戚的做什么,你男人这是建功立业去了,你等着当诰命夫人吧。”
  白晓儿愁眉不展,先生笑着赶人:“老头子年纪大了要午睡了,姑娘且回去吧。”
  与此同时,远在江州的林致远正在临时医疗所里为病人看诊。
  那病人是个圆圆脸的小童,不过七八岁,认生地将头埋在母亲怀里,露出一双乌溜溜眼睛看他,里面有好奇,也有胆怯。
  孩子天真无邪,瞬间触动了林致远的心弦,他温和地笑:“哪里不舒服?”
  林致远生得脱俗,这一笑,那小童的母亲便将他当成菩萨座下的金童。
  她抱着孩子跪下:“活菩萨,求您救救我们家宝儿,我们宝儿只是发了疹,他阿奶偏说他染了瘟疫,要将他送到隔离署去,这么小的孩子,离了亲娘哪里能活?您行行好,救救我们宝儿。只要您……您说我们宝儿没染瘟疫就行了。”
  妇人脸涨得通红,表情既悲怆,又心虚。
  林致远戴着手套的手翻起小童的衣袖,小童肉乎乎白嫩嫩的胳膊上,起了密密匝匝的红疹,看着触目惊心。
  那些红疹颜色鲜艳,有些已经破溃流脓,林致远眸色一沉,对身旁比他年纪还要大一轮的太医道:“是瘟疫,江太医你记录一下,送进隔离署。”
  “小侯爷,要不要再请陆院使瞧瞧……”见小童母亲哭得实在可怜,江太医也是有孩子的人,心里不忍,还想为她再争取一下。
  林致远头也不抬:“不用找陆院使,我说是瘟疫,就是瘟疫。错不了。”
  “是。”江太医想起林致远的医术,暗怪自己说错话。
  他竟然忘了他们这一行人中,医术最高的并不是年过七十的陆院使,而是眼前这位刚中了状元的小侯爷。
  说来这位小侯爷也是个传奇人物,医术精湛不说,竟然还能考上状元。外面传得热闹,说林小侯爷文曲星下凡,又是生而知之之人,几百年才出一位。
  更奇的是这位身份尊贵前途无量的小侯爷不爱江山爱美人,放着好好的郡主不要,要娶一个乡野出身的孤女为妻。
  而且那孤女八字硬,克死了一大家子人,这小侯爷竟然也不嫌弃,把人家当宝。
  自己女儿往后若能遇上这样的丈夫该多好。
  若是有小侯爷十分之一,不,百分之一的本事都能让他们两口子笑醒了。
  外面传来凄厉哭声,打断太医的思绪。
  门口那妇人一手抱着小童,一手巴着门框,不让隔离署的人将他们母子拖走。
  这样的事每天都在上演。
  林致远看着这一幕,眼中除了冷漠,还是冷漠。
  江太医却被妇人的哭声扰得心绪不宁,不敢去看那小童。
  哭声渐远,林致远道:“江太医,你换上隔离服,陪我那里走一趟吧。”
  他说的“那里”是指隔离署,江太医面色变了。
  他迟疑片刻,终是换上了防护服,戴上口罩。
  “小侯爷,您不用换衣裳么?”
  林致远穿着普通的白衣,连口罩也未戴。江太医很是奇怪。
  为了保护医者,陆院使规定接触病人时,要穿上这种穿心莲和紫花地丁熏泡过的衣裳。
  饶是这般,通常情况下,这些京城过来的太医也不愿意去隔离署。
  “不用,放心,我不会被感染的。”
  林致远说的是实话。他自小将冷香丸当糖豆吃,莫说是瘟疫,就算等闲的毒药他也不怕。
  “走吧。”
  他唤回江太医的神,往隔离署走去。江太医紧随其后。
  未到门口,就能听到里头此起彼伏的痛吟声和哭声。
  江太医心里一突。怪不得其他的太医都不愿意来隔离署。光听声音就挺渗人的。
  突然帘子撩起,两个全副武装的杂役抬着盖了白布的担架从里头出来。
  风一过,消毒水的味道也掩盖不住那股流脓发臭的味儿。
  看来又死了一个人。

  ☆、第一百七十九章 林致远的药

  “小侯爷怎么来了?”
  一名江州本地的老大夫看见林致远,很是吃惊。
  他一直认为林致远是跟着太医来江州混资历的,即便太医们都说林致远医术了得,他也不会当真。
  毕竟这位小爷身份在那儿摆着呢。说他是来救治病人的,谁信啊?
  可如今这位小少爷连隔离衣都没穿,就这样急吼吼的跑了进来,他难道不要命了么。
  跟在后面的江太医对那老大夫作出一个制止的眼神,老大夫会意,将要问的话吞进肚子里。
  林致远走到那几个危重病人前,将他们的衣袖裤腿卷起,仔细观察溃烂之处,眉头也不皱一下,似乎闻不到伤口上的腐臭味儿。
  那老大夫眸中闪过异色,当下收了轻视之心,恭恭敬敬站到一旁。
  林致远脱了手套:“江太医,你去打一碗温水来,我这里有一种新药,给他们试试。”
  “是”。
  江太医应了一声便去了,老大夫守在一旁,解下口罩道:“林公子,这几个人晚上就要搬出去了。如今药材紧张,还是留给更需要的人吧。”
  这几人高热不退,昏迷不醒,只有进的气没有出的气儿,最多只有几个时辰可挨。
  他是医者,本不该说这样的话,但形势所迫,省下这些药材,说不定还能救几个病症轻些的病人。
  林致远突然道:“老大夫贵姓?”
  老大夫愣了一下:“言……老朽姓言。”
  林致远笑了:“言大夫,我这里研制出了一种新药,未曾有人试过,所以选了他们。”
  言大夫懂了。原来他准备拿这几人试药。
  “林公子,这药对症么?”出于大夫的本能,他冒昧问了句。
  “对症。”
  言大夫愣住。
  瘟疫若是那么好治,也就不会死那么多人。
  这小少爷来了不过几日,就大言不惭地说自己研制出了新药,这不是开玩笑么?
  林致远接着道:“我这药虽没有十分的把握,应该也有五六成。”
  “五六成啊。”
  言大夫人老成精,语气顿时古怪起来。
  碰巧治好了就是他本事大,治不好就是病人运气不好,怎么说还不是全凭他一张嘴。
  言大夫心中冷笑。
  方才对林致远的一点好感顿时消失殆尽。
  林致远两世为人,当然知道言大夫心里在想什么。
  其实他方才并未说实话。五六成的治愈率,那是前世朱贵妃请来的名医开出的药方,他的药方经过改良,药性更加精纯,副作用也更少。
  吃了他的药,这五个人中,应该有四个人能活才是。
  林致远转身,一只苍白的手拉住他的衣摆,是方才那个病童的母亲,她放不下自己的孩子,和他一起进了隔离署。
  那妇人眼神发亮,盯着林致远,像一个饿极了的乞丐看到一碗热粥。
  “小大夫,您是神医,您能治瘟疫对吧?”
  林致远扶起她,温言道:“我不是神医,你若是相信我,等方才几个病人治好了后,我再给你药。”
  妇人抱着孩子痛哭流涕,林致远看着这对母子,冷硬已久的心终于起了一丝波澜。
  他突然想起他的晓晓。
  那个时候,她家人死得只剩一个,她坐在白家的废墟上绝望哭泣,当时她的心里也一定和这位母亲一样难受吧。
  三日后,林致远的药起作用了,五个病得只剩一口气的病人居然有四个熬过了象征鬼门关的三天,死的那个是个八十多岁的老头,因身体还有其他的病症,这才没能救回来。
  隔离署的大夫们激动得不行,一个个奔走相告。
  于是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瞬间传遍医疗署。
  大家都知道了林致远研制出新药的事,而几位太医却在陆院使哪儿吵开了锅。
  “陆大人,这才几日,小侯爷已经让十几个病人吃了他的药,虽说都是将死的人,可到底是条命。听说今儿个一早两个病人吐了好些黑血,喷得到处都是,将旁边的病人和大夫都吓坏了。”
  “林小侯爷这么年轻,他又瞧过多少病人。那四个人只不过运气好,碰巧死得没那么快而已,他还真以为自己能治瘟疫。若瘟疫真这么好治,怎会死了这么些人?”
  “是啊陆大人,您不能听信那些民间大夫的一面之词。皇上派我们来是救死扶伤的,大人若是继续放任小侯爷胡闹,后果不堪设想啊。”
  反对声最强的是钱太医和毕太医几人,这几位素来和朱贵妃走得近,知晓林致远碍了谁的眼。如今逮到一点机会,自然要上纲上线。
  而江太医和邓太医几个都和太后亲近,且佩服林致远的医术,立刻驳斥:“钱大人瞧不上小侯爷,莫非忘了皇上的热疾是谁治好的?若不是小侯爷出手,二位只怕早就进了刑部大牢。”
  钱、毕二位太医闻言变了脸色,正所谓骂人不揭短,这江太医的嘴太毒,过去了的旧事,再提有甚趣味。
  毕太医年纪长些,脸皮也比那钱太医厚,冷笑道:“你不提我还忘了这茬,你既然提起,我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当时我和钱太医已经给皇上诊治调养了几年,小侯爷后来才接手。俗话说的好,病来如山倒,病走如抽丝,若不是我们先前打下的底子,小侯爷也不能这么快就治好皇上的热疾。退一步说,这病还不一定是小侯爷治好的呢。若按照我和钱太医的方子继续吃着,说不定也是一样的结果。”
  江太医顿时气笑了,天底下怎么有这么不要脸的人,亏他还是正三品的太医。
  “毕同生,你要掰扯,咱们就上皇上和太后那儿掰扯,看最后谁倒霉?”
  毕太医丝毫不见尴尬:“过去了的事儿皇上和太后娘娘未必想听,这样窝三调四的话今后少说。咱们现今讨论的是小侯爷的药。”
  他转头看向陆院使:“陆大人,到底怎么样着你得发个话。如果林小侯爷执意要用他的新药,出了事,我们几个是背不起这个责任的。”
  太医院众人离开京城前都向皇帝立了军令状,若治不下这场瘟疫,就不用回京了。
  事关自己的身家性命,一家老小的荣辱,这可不光是意气之争。
  太医们表情都很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