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军说她不娶妻-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诸位最近有没有仔细观察。”北辰隆开口,抛出一个疑问,待众人略一思索,眼中露出迷茫时,他又恰到好处地开口,“关外蛮族攻城的频率变得越来越低,他们是草原上的游牧之民,草原上没有北辰田间盛产的稻米,他们赖以生存的食物除了从北辰劫掠的粮食之外,就是草原上的牛羊。”
  众将面面相觑,有些没明白北辰隆讲说这些是想引出什么,北辰隆并未在意他们的反应,他显得极为从容,又继续淡然地说下去:
  “蛮兵在关外驻扎,断然不会将成群结队的牛羊赶来北境,那么他们队伍中随军携带的粮食数量必定有限,要想维持这般高强度的攻城频率,他们的耗损不会比我们小,随军携带的粮食能支撑多久呢?”
  话到此处,一众将领中,已经有人领悟了北辰隆话语中的意思,主动开口:
  “如此说来,蛮兵身后必定有粮食供给,只要我们断了他们的后勤,那么这一批蛮兵只能坐吃山空,待到他们支撑不住了,就会主动撤兵!”
  这是十分浅显易懂的道理,只要在战场上生存过一段时间的人,都明白个中因由,他们先前没有想到,只是因为被蛮兵接连不断的进攻搞昏了头,没有余力去考虑这么多,而今被北辰隆一提点,立即就明白过来。
  双方实力相去无几的两支军队,补给充裕的一方,更容易获得战事的胜利,这是自古以来,无数先辈和战争积累下来的经验。
  北辰隆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只要我们能设法剔除对方的粮食来源,那么蛮兵在我们面前,不过一群外强中干的纸老虎,自然也就不必从鄱岩抽调那么多人手,届时,只需向鄱岩借兵两万,加上铭峥撤回的两万兵马,我们的人也足够将蛮子赶回草原了。”
  此计一出,众将纷纷点头,认为北辰隆所言在理,而且这是一个可行性比较高的方案,也能尽可能减少北境的损失。
  在一众将领都认可这一方案的同时,杨近的眉头却越皱越紧,他总感觉北辰隆的话还没说完,这个计划看似完美无缺,但如果蛮兵真的那么容易退走,北辰隆何故将这想法拖到此刻才讲出来?
  就在杨近眉头紧锁,心理思量着北辰隆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时,终于有人问出了最为关键的问题:
  “可是将军,蛮兵的粮食究竟来自何处,又要派出何人去捣毁粮草,破坏蛮兵运输粮草的兵线呢?”
  这话音落下,众将都沉默下来,他们突然都不说话了,因为他们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要想切断敌军的补给,毫无疑问需要深入敌后,了解敌军后勤的状况,如此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但寻常兵卒根本无法完成这样的任务,他们没有那么机警的洞察力,也没有十分厉害的武功,恐怕还没有完全靠近,就已经被人发现,并毫不犹豫地处死了。
  这个任务不仅困难,而且凶险,即便它成功之后,完成这个壮举的人会被载入史册,但能做且愿意做这个的人实在太少了。
  众将面面相觑,谁也没有主动站出来要承接这个任务,杨近心中警铃大作,下意识地看向郭文成,但见郭文成也一脸疑惑地望着北辰隆,眼里有震惊之色渐渐涌现出来。
  “属下以为,这个任务,由郭将军担任领兵之将比较合适。”
  忽然,一道声音从众人中间的位置传了出来,吸引了四周将领的视线,北辰隆的目光看了过去,认出说话之人也是一个老将,他跟随北辰隆出生入死的时间,不少于五年,虽不及杨近郭文成等几人亲近,也让这老将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很显然,这名老将所支持的人,是北辰隆,他说出了北辰隆想说却没有明说的话。
  其人一开口,众将脸色纷纷变得精彩起来,本就对北辰隆和郭文成的争斗保持沉默的人在此时依旧没有轻易站队,而原本偏向北辰隆这边,对皇帝的做法颇有微词的将领们,则开始表明态度和立场,纷纷点头支持郭文成领兵出战:
  “不错,末将也认为,郭将军很是适合。”
  “郭将军骁勇善战,智计过人,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
  “末将也同意郭将军出战……”
  杨近与郭文成二人皆面色大变,杨近以为北辰隆即便对郭文成心有芥蒂,也不会那么快动手,事实上,他还是小看了北辰隆心胸的狭隘程度,他确认了郭文成对他的将位有所威胁,故而再不做任何查证,直接设计陷害郭文成。
  要想切断敌军的供给,意味着必须深入敌后,蛮兵即便已显出疲态,深入敌后未必要进入草原,但此行依旧凶险,北辰隆认为重要的东西,蛮兵自然也会严加看管,北辰隆的确看出了蛮兵的要害所在,但他正好缺了一个去完成这个任务的人。
  刚好这个时候,郭文成触及了他的底线。
  即便这本也不是郭文成的意愿,而是皇帝为了削弱北辰隆,刻意离间。
  无论是皇帝还是北辰隆,都让杨近感到不可思议及无法抑制的狂怒,眼下大敌当前,蛮兵的存在威胁着整个北境,他们已经占领了铭峥,脚下所踏又是尸山血海。
  他们对邢北关和鄱岩虎视眈眈,在这种时候,皇帝为了卸北辰隆的兵权,设法离间北辰隆及其心腹,而北辰隆,竟因为自身多疑,轻而易举地入套,且不接受任何人的劝说,武断地做出决定,甚至到了此时,他竟还想要郭文成去送死。
  在这些上位者的眼中,国土的安危以及黎民的生死再重,也重不过他们手中的权势,一旦触及了他们自身的利益,让他们感觉到危险,那不管你曾为他做了多少事,立了多少汗马之功,他统统忘得一干二净,只记得你曾犯下的,对他而言,不可饶恕的罪过。
  杨近气得浑身无法遏制地颤抖,他咬牙切齿,双目圆睁,先前曾声援过郭文成的将领在此时忽然像是被人掐住了喉咙似的,全部都没了言语,在一片喧嚣之中,没有一人再为郭文成说话,都选择保持沉默。
  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切身的危机,如果他们不支持北辰隆的决定,对此事提出半点异议,那么这个所有人都赞同的绝好点子中,要出战敌后的英雄,就有可能变成他们自己。谁都不是真的傻子,他们都明白这个牺牲意味着什么。
  先前支持郭文成,原是因为他们也觉得北辰隆的行为过于自私霸道,不光违抗圣旨,还软禁郭文成,所以他们在自身所能及的范围内,对郭文成提供支持帮助,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只会进一步促进北辰隆的怀疑和愤怒,直到,他再也不想放过郭文成。
  他们之间的义气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最终还是不得不妥协,如果他们当中真的有人愿意出战敌后,郭文成也许可以暂保,但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成全别人。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杨近想得明白,却不能认同。
  在一众发表同意看法的将领中,杨近忽然扬声言道:
  “将军!属下以为此事不妥!”
  杨近的言语成功吸引了北辰隆的目光,北辰隆眼里神光幽微,暗暗的,似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意在流淌荡漾,正在气头上的杨近看见了,却不想理会。
  “属下以为,郭将军既已升为临时三军之将,便该在三军之后指挥作战,而非深入战场,陷于敌群之中。”
  北辰隆脸上的笑容虽然没有收敛,但他瞳孔深处的光彩却变得粘稠又包含冷厉的神光,他抿起唇角,笑容不及眼底,状似随和地问道:
  “哦?那杨督军以为,何人出战更加合适?”
  话已至此,杨近明知道自己只要开口,就会将祸事引到自己头上,他却没有做出保全自身的选择,而是在闭上眼睛深深呼吸一口邢北关浑浊的空气后,毫不犹豫地说道:
  “属下愿请命出关,一战蛮兵。”
  北辰隆的瞳孔一缩再缩,最后好不遮掩地狂笑起来,他哈哈笑过之后,嘴角的笑意越加嘲讽,目光轻蔑地扫过郭文成骤然惨白的脸庞,顿时觉得事情变得有趣起来。
  杨近为了保郭文成,自己主动请命出关,北辰隆当然不能拒绝,杨近的官位眼下已不如郭文成高,也的确如他所言,郭文成被皇帝提升官位之后,在有人可用的情况下,还亲自出关,有些不妥。
  也许这对杨近和郭文成而言,是兄弟情义,但在北辰隆眼中,他们就是合伙起来,明知势微,还要与他对着干的典型。从杨近出言要让他解了郭文成的软禁那一刻开始,北辰隆就断定了杨近也背叛了他,如今杨近力保郭文成,甚至舍弃自己,更是让他对郭文成的警惕之心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杨近请命,让他失去了直接设计郭文成的理由,纵然让他遗憾,但同时,他又找到了另外的乐趣,便是,让郭文成看着“忠心”于他的人渐渐失去自己的主张,与他肝胆相照的友人挺身而出以命换命。
  北辰隆要逼郭文成,逼他发疯,逼他造反,就像皇帝逼北辰隆一样,用异曲同工的手段逼迫郭文成失去理智,暴露破绽,从而让他自己制造出,能叫北辰隆名正言顺地清理掉他的理由。
  北辰隆虽远在边关,但他心里有如明镜,皇帝怎么想的,他能猜得清楚,但他自认不是一个心胸坦荡的人,他多疑,且自私,所以他认栽。
  但他同样也心怀傲气,便是他统领北境这么多年,皇帝就算逼他卸掉了郭文成,也无法撼动他的根基,他依旧拥有北境三十万大军的兵权,也依旧能继续对皇帝造成威胁,所以,削掉杨近和郭文成,就是他做出的选择。
  杨近此言一出,帐中众人的目光皆朝他转过去,但没有人对此发表意见,他们看了一眼杨近,又看向郭文成,心知这一次的事情已经无法收场,所以他们谁也不想蹚这浑水。
  所以,在所有人都选择沉默之时,只有郭文成一人脸色急变,眼里露出张皇失措的神情。北辰隆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深,他的目光中荡漾着欢欣又明朗的光彩,不等郭文成开口,便笑着说道:
  “杨督军以大局为重,不仅体恤北境百姓,同时还与郭将军肝胆相照,二位彼此之间的仗义友情真是感人肺腑,着实令本将佩服,既然如此,那本将即刻下令,由杨督军率领五千精兵,绕行至敌军后方,捣毁敌军供给,待铭峥和鄱岩的援兵抵达,立马出关迎敌!”
  军令已下,事成定局。
  北辰隆挥手示意众将可以离开营帐,杨近转头就走,郭文成也拂袖而去,将领们退走之时,纷纷转头朝杨近和郭文成离去的方位看了一眼,而后无奈地摇头叹息。
  郭文成与杨近大吵一架,两人几乎为此决裂。
  鄱岩和铭峥的驻军并没有让北辰隆等太久,第二天日暮时分,共计四万的援军抵达邢北关,北辰隆秘密安排下去,让援军休憩一个晚上,第二天凌晨,杨近率领五千兵马偷偷出城,在城外绕了一大圈,避开蛮兵驻地,偷偷摸到后方。
  杨近率军守在蛮兵后侧,埋伏在地形复杂的道路两旁,苦等半日过后,见一众约五千人的蛮兵拉着装了牛羊肉的马车,朝蛮兵驻地而来。
  待其人走近,杨近立马下令冲锋,闯入敌军队伍中,将押送粮食的蛮兵冲的七零八落。蛮兵很快重整阵势,与杨近所领的军队交起手来,同时放出消息,让邢北关外的蛮族驻军前来支援。
  蛮兵得到消息,立即派遣一支两万人的军队前去增员,邢北关内,北辰隆时刻注意着关外动向,但见蛮兵营地中忽然骚乱起来,便下令主动出击,共计十八万大军倾巢而出,兵分三路,从三个方向进攻蛮族营地。
  日前蛮兵已损失将近两万兵力,再被杨近引走两万,余下十一万人守在邢北关,他们没有预料到邢北关的兵力已经增加,骤然大增兵力的邢北关大军冲击之下,很快被打散,开始出现大批量的伤亡,邢北关驻军成功反咬蛮兵一口,令蛮兵损失惨重。
  这一战依旧是北辰隆亲自领兵,林傲雪随军出战,跟在队伍中奋勇杀敌,她手中的银枪每一次出招,都会带走一两条蛮族之人的性命,即便身旁的士卒纷纷落地坠马,林傲雪也依然平稳地穿行于乱军之中,极为骁勇。
  蛮兵自然能看出林傲雪的能力远超旁人,故而在林傲雪身侧,总围绕着不下十个蛮兵,林傲雪近日每一场战争她都没有缺席,从始至终坚守在前线,体能的消耗还在其次,心神的疲惫让她的作战能力相比最初,还是有所下降。
  在蛮兵合力进攻之下,林傲雪不慎被蛮人将胳膊划了一刀,她手臂一颤,好在最终抓稳了银枪,没将武器脱手,银枪一个回旋,便将方才砍伤她的那个蛮人一枪捅穿。
  林傲雪眼中神光锐利,即便受了伤,她依旧气势如虹,冲入敌军队伍中,丝毫不顾自己胳膊上的伤势,冲杀在蛮兵之间,不过几招下来,她身侧的蛮兵便倒了一地,北辰国的军队中,少有像林傲雪这样的悍勇之将。
  这一次的反击之战,从一开始就取得了上风,邢北关将士信心大增,士气磅礴,连带着军中将士杀敌也越来越勇猛,奋不顾身地冲入敌军阵营,搅得天翻地覆。
  蛮兵不敌,无可奈何之下再次后撤十里,至于蛮兵阵营后方的情形,林傲雪等众不得而知。
  很快,蛮兵重整势态,支援后方的并将重返战场,变故被压了下去,全军反击,以极为疯狂的,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不要命打法将北辰军队又压制回来,但是这一战,蛮兵损失三万有余,北辰隆手中军队损失不足两万,算得上是大获全胜。
  驻军撤回邢北关,杨近率领的五千兵马无一人回归,悉数战死。
  郭文成回到关中之后,整个人失魂落魄,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朝气和蓬勃向上的神采。蛮兵后撤,敌后战况明晰。
  杨近死了,连名牌也遗落在战场上,没能找回来。
  郭文成懊丧不已,跪在邢北关的城楼下掩面痛哭,发了疯似的捶打地面,悔恨自责,将双手手背撞击得血肉模糊,然而那双手的疼痛,却远远不及他内心的苦楚。
  他恨,恨北辰隆阴险多疑狡诈如狐,恨自己愚忠蠢笨不通世故,也恨自己懦弱无能,未曾听从好友的劝告搏上一搏,也恨为何要在杨近出关之前,还与他大吵一架。
  是他亲手葬送了与自己十年相伴的挚友。
  “我糊涂,是我糊涂啊!”
  当日杨近来接他出禁时的话犹尤在耳,那声声斥责如重锤敲击在他心口,将他的胸腔撕烂流脓,一语成谶。
  郭文成趴伏于地,涕泪横流,堂堂七尺男儿,半点颜面也不曾保留,撕心裂肺,嚎啕大哭,却无一人敢上前劝说。
  林傲雪再见到郭文成的时候是在军医营里,她方才在战场上被蛮兵将胳膊划了一刀,故而来军医营寻云烟包扎诊治。云烟虽然不是军医,但营里伤兵皆在军医营中休养,云烟临时搬来此处,并不奇怪。
  见到林傲雪来,云烟放下手里正忙着的东西,快步走到门边,她心思细腻,几乎在林傲雪踏进屋门的瞬间,视线就凝固在林傲雪胳膊上的刀伤上,她眉头一皱,嗔怒道:
  “怎么受伤了?”
  林傲雪倒见怪不怪,摆了摆手说:
  “哎呀,战场上刀剑无眼,这么个刀口算得了什么伤,不打紧。”
  云烟见不得林傲雪对自己的身体这般不注意,林傲雪才刚说完,云烟便一个巴掌拍在林傲雪的脑门上,将后者后面絮絮叨叨的话全都堵进喉咙里,她手里拎着伤药和干净的纱布,两眼圆睁,对林傲雪怒目而视。
  林傲雪后知后觉地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发言触怒了云烟,立马禁了声,面上有些惶惑。
  “将胳膊伸出来。”
  云烟凶巴巴的。
  林傲雪一缩脖子,不敢违抗,立马将受伤的胳膊递了过去。
  云烟不由分说,刷刷两下将林傲雪的衣服剪开,将伤口露出来,林傲雪心痛得不行,两眼一红,眼泪就要掉下来了,急声道:
  “啊!烟儿!你怎地将衣服剪了!这刀口补补就行了,这一剪可就不能穿了!”
  这身是云烟给她做的衣裳。
  今日战事来得突然,这几日战况紧张,她的兵服都已经破破烂烂,穿不了了,营里资源紧张,也没有派发新的兵服,林傲雪换上了云烟给她做的新衣裳,还没穿暖和,就被迫上了战场,结果不慎被划了一刀,她已经心痛得不得了了,这下倒好,云烟直接给她把袖子都剪了。
  云烟闻言,抬头又见林傲雪那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心里那一点愤懑的情绪一下就烟消云散了,她瞪了林傲雪一眼,佯怒道:
  “这是我做的衣裳,我为什么不能剪?你给我老老实实待着,那边柜子里还有一套新的,待会儿换那个。”
  林傲雪被一套新的衣裳封了口,她眨巴着眼睛,看着自己刚刚被剪掉的袖口,还是痛惜,干脆撇开脑袋不再去看。
  云烟见她如此模样,哪里还板得住脸色,唇角不由自主地掀了起来,这人没打开心扉的时候,就摆着一副别人都欠她钱的臭脸,油盐不进,她费尽了心思,这下总算能看到一些寻常人都有的喜怒哀乐。
  她喜欢林傲雪身上这样的改变,也唯有如此,才能让人真切地体会到,这人鲜活存在于她的生命里,渐渐霸占了她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而短暂的时刻。
  即便她们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面对这样的林傲雪,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
  “好了,伤处莫要沾水。”
  云烟处理伤口的手法很是熟练,不一会儿,便将林傲雪的伤口包扎好了。林傲雪抽回手,看着自己从中断掉的袖口,一脸心疼地试探着询问云烟:
  “烟儿,这衣服还能不能补补?”
  闻言,云烟又好气又好笑,她甩了林傲雪一个大白眼,无奈又宠溺地回答她:
  “好好好!补一补!”
  换个袖子而已,也不是难事,她以前怎么没发现林傲雪竟然如此小气。林傲雪得到了想要的回答,顿时大喜过望,欢快地去换上新的衣裳。
  战事刚刚结束,北辰隆还没来得及进一步对付郭文成,郭文成得了空,来了一趟军医营,恰巧碰见了刚刚包扎好伤口从军医营中出来的林傲雪。
  郭文成在她面前站定,在沉默许久之后,说道:
  “林郡尉,杨督军死了。”
  林傲雪猛地一愣,半晌没回过神来。
  郭文成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随后摇了摇头,没与林傲雪多说什么,只道:
  “当初在京城,我对不起你。”
  他心里的愧疚和痛苦几乎要将他折磨到疯狂,人心似海,他对北辰隆一直忠心耿耿,没想到却落得这样的下场,连杨近都死了,北辰隆还有什么是不可以舍弃的呢?
  他之所以来找林傲雪,向她道歉,是因为当初他们同去京城的时候,他曾因为林傲雪和宗亲王府走得近些,怕她被宗亲王蛊惑,偏离了自己的路子,对北辰隆不忠。
  而今想起来,郭文成只想自嘲苦笑,他自己愚忠便罢了,不仅拖累了杨近,还牵连了林傲雪,或者,林傲雪当初若有机会直接留在京城,反而不会在泥潭中陷得那么深,直至,再也无法抽身。
  郭文成说完这句话后,便在林傲雪莫名的目光中转身走了。
  林傲雪不明就里,懵懵懂懂地回到自己的营帐里,连刚刚见了云烟的欢悦都淡了下去,她闭上眼睛思量郭文成刚才对她说的那些话,以及近日邢北关内越加诡异的现状。
  她只得一个郡尉,军中重要的会议她是没有资格参与的,故而也没有接到杨近秘密出关的通知,她还以为,杨近郭文成等将都是随军出战,再一同撤回,明明是战况大好的一次突袭,为什么回来之后,竟得到了杨近战死沙场的消息?
  但她对前段时间的圣旨一事有所耳闻,此时将所有消息联系起来,心里也隐隐有了几分猜想。
  杨近与她是有恩的,她初入军营之时,多是杨近在照看她,给她提供各种帮助,她跟随杨近的队伍出战也不是一回两回,她深知杨近此人拥有一颗忧国忧民的良善心肠,当初永安事变,杨近见到永安的惨状,竟跪地痛哭,那时林傲雪便知道,杨近是个好人。
  他很好,很善良,正因为此,他迟早会与北辰隆生隙,死在北辰隆手上。
  林傲雪有所预料,却没料到,这一天来得这么早。
  她长声一叹,终究只摇了摇头,心里有遗憾之情涌动,但她却并不能为此做些什么。
  杨近死了,邢北关又少了一个好将。
  作者有话要说:  写完了,勉强只晚了一个小时,我尽力了,总算可以安心去睡回笼觉咯
  例行求评求收求点击!


第51章 请命
  林傲雪和那些明哲保身的将领并无不同,若不涉及自身安危; 她也愿意支持郭文成和杨近; 这并不是因为她信任北辰隆; 相反; 正是因为她对北辰隆的疑心极度了解; 所以她才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让北辰隆抓到把柄。
  即便她此刻依旧是同情郭文成的,但她也要从这一刻开始; 彻底与郭文成划清界限,只有如此; 才能让她不被北辰隆怀疑; 越是在这样紧要的关头,越要显得冷血无情。
  现实在很多时候都显得非常残酷; 不论是杨近的死,郭文成的痛,还是林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