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种田]炮灰手札-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到客栈后,赵叔过了一会就回来了,身上带着一身浓郁的胭脂水米分的味道,又夹杂的酒味。
    见到桂长生时,便将剩余的银钱给了她,打着酒嗝道。“俺问道了,没叫杨二妮的姑娘,去年去的姑娘都。。。都见着了。”
    瞧着是喝了不少呢!
    桂长生点了点头。“劳烦赵叔了,俺去了付家打听,听说二妮是在南城大户的张家,不晓得是真是假。”
    一听是张家,赵叔眼里闪过复杂一转而逝。“东家可是要去张家走一趟?”
    “张家可不是一般的人家,像俺们乡下庄子来的。怕是难见着人。”那般大户人家,哪里会为一个府里的丫鬟引人进门的。
    更何况,她不是担心这事。而是想到,之前拒了张家的生意这事儿。
    上回张家人头日来。第二日林家主事就来说道了,后边几日就将腊肉的生意拢了下来。
    这里边的事儿,她不知晓,可多少也能感觉得到有些不妥。
    墩子娘听的糊里糊涂的,桂长生又没来过县城,咋晓得见不着人?
    现儿知晓二妮在张家,桂长生是放心了些,张家到底是大户人家。就是一般进去的丫鬟,也是能吃喝得好。
    但愿,二妮在张家是过活的好的。
    想来,当初原主将二妮卖进张家后,倒是也不算出了啥大事,人是活了下来不是!
    可桂长生也没想到,二妮不仅仅是活了下来,日子过的也不错,比她想象的还要好上许多,可谓是锦衣玉食。
    桂长生和墩子娘。直接去了张家大门外边,张家的宅子足足连着两条街,可见是真的高门望族。
    就连门口。都还站着守门的两个孔武有力的护院。
    本还想着等有人出来了,就一路尾随着跟人问道问道,可等了许久也没见着人出来。
    “走,俺们去后门等。”桂长生转而一想,拽着唏嘘不已的墩子娘绕去后门那边,足足走了一条街才转过去。
    后门也不小啊,瞧着跟一般人户的大门似的。
    门没开着,刚一过去不久,就见着有妇人出来。还一脸着急的模样,怀里抱着个包裹。脚步急忙的朝另一边走去。
    桂长生和墩子娘两人瞧着有人出来了,赶紧跟了上去。妇人走的极快,那步子跟后边有鬼在追似的,转眼的功夫就进了巷子。
    要不是两人走的也快,怕是要瞧不见人了。
    “前边的婶子,你等等。”桂长生叫了她一声。
    妇人听着后边有人出声,惊出了一声冷汗,扭头看了看,还以为是府里的人,见着是面生的姑娘,脸上带着不悦,呵斥道。“何事?”
    桂长生也没想着对方会一脸怒意,讪笑着,走了过去,摊开手掌,道。“瞧着你走的匆忙,掉了物什也不知晓。”
    瞧着姑娘手里拿着银子,妇人疑惑的想了想,瞬时摸了摸身上,不是她落下的,但那定银子,瞧着也是五两银子啊。
    随后,脸上堆上了笑意。“姑娘可是好心思,这银子确实是我落下的。”
    听了这话,墩子娘撇了撇嘴,明明瞧着是桂长生自个拿出来的,咋就成了她落下的了,这可是五两银子,桂长生咋能说是别人的,那银钱拿出来也真是不手软。
    桂长生点了点头。“我本也是来找人的,倒是没想着瞧着了婶子落了物什,才一路上了来。”
    这妇人可不是善茬,在张家就没有一个心思不精明的人,听了这话,妇人怎的会不明白,人家摆明了是拿银子给她,找她打听事儿,说是她落了银子,不过是口头话罢了。
    妇人也是有些心惊,这姑娘心思可深的很。
    “不知晓姑娘找的何人?”
    “我家妹儿去年进了张家做丫鬟,这屋里人念着她,便想来见上一面,倒是张家是富贵人家,哪里是我们这些人能进得去的。”说着将银子塞到了妇人手里,脸上带着笑意丝毫没觉着不妥。
    妇人出来,也没想着会得了银子,还以着是何事,本想着该不该问道,现儿一听是来寻人,便道。“去年进府的丫鬟可不少,姑娘不妨说道说道。”既是跟了她一路,那就是瞧着她从张家后门出来的了。
    “叫杨二妮,十三四的年岁,那会屋里也过活的不好,人长的清瘦的很。”
    听了这话,妇人倒是皱起了眉头,将眼前的姑娘从上往下打量了一眼,怕是还不知晓呢,想来这银子也不能收了,随后便将银子推了回去。“姑娘你说道的杨二妮,张家可没这人,你来错地儿了。”
    说完这话,便转身离了去。
    桂长生一愣,瞧着妇人方才那脸色,可不像是不知晓。
    不等她反应过来,妇人已走的老远,不过一会子就没见着了人,墩子娘心疼那五两银子,还在人家没收。“瞧瞧,大户人家的人就是不一样,连五两银子都没放在眼里。”
    哪里是没放在眼里,这银子可收不得。
    还以为就能打听到了,桂长生叹了一口气,和墩子娘回了去,一路上没吭声,总觉得二妮就是在张家的,为啥那妇人就是不说道呢?
    墩子娘可没想这般多。“二妮不在张家,是不是在别的地儿去了,说不准南城的张家可多着呢!”
    南城的张家出名的只有一户,且,还不是在南城出名。这点,桂长生不知晓,墩子娘就更不知晓了。
    后边在南城又待了三日,该寻的地儿都去了,也没见着二妮,说是嫁去那些偏远的地儿给人做媳妇的,桂长生也没放弃,和赵叔他们赶了一趟。
    大老远的过去,见是见着人了,却不是二妮。
    这要寻着二妮不难,难得是见不着人,桂长生还是觉着二妮就在张家,可那妇人也是说道了,张家没那人。
    莫不是二妮在张家并不叫二妮呢?不叫二妮,又叫啥?
    一来二去的,离了屋里就过了六七日。
    这几日不在屋里,三郎还以为去三四日就回来的,每日早早的下学堂回来,一进屋就先问了嫂子回来没,听着是没回来,又是冷了心思。
    “长生他们啥时候回来呢?”杨氏身子越来越好,虽瞧人瞧不清实,也用不着再摸索了。
    听着这话,胖婶瞧了她一眼,三郎娘可念叨了两三日了,三郎也是回来经常问道,四妮和五郎也是这般。
    五郎也能下炕头走走了,见着嫂子不在屋里,老是喊了墩子和憨子去村口看看。
    “兴许是得了二妮的信儿,正忙着去寻人呢,寻着了就回来了。”胖婶话在心里嘀咕,在县城里边要寻着个人哪有那般容易,兴许也难寻回来。
    这话可不能说给杨氏听。
    都过去十日了,桂长生还是没回来,场地里,就胖婶打理着,林家那边来人给的银钱,也是她先点了数,交给了杨氏手里保管。
    若是胖婶一人定是不成,栓子可是得了自家二叔的交代,夜里也是住在场地里边,杨二娘知晓桂长生这阵子不在屋里,更是一心一意顾着场地里边的忙活。
    大伙还思忖桂长生是去哪儿了呢,胖婶可没将这事儿跟她们说道,好些人倒是想着,莫不是回了娘家去了?
    到了第十日的下午,桂长生和赵叔他们就回来了,还带回来了不少物什,说是去寻二妮,二妮也没见着一道回来。
    杨氏本是欢喜了一阵,瞧着二妮没回来,心思又落了空,说不失望也是假的,倒是见着桂长生平安无事的回来,心里的那点落空也散了去。
    胖婶见着二妮没回来,没先开口问道这事,帮衬着将牛板车上的物什都拿了下来,随后拉着墩子娘去一旁说道话儿。
    墩子娘将在县城里边这阵子的事儿都说道给了胖婶听,听了这话胖婶也是觉着作难,寻了这般久都没见着人,怕是寻不会来了罢!
    桂长生没说作难也不说添堵,回来就有事儿要忙活,去了县城,除了找二妮这事为主,还跑遍了整个南城,买到了辣椒种子回来。
    虽说进了三月是迟了些,倒是也算不上太晚,回来也顾不上将去县城的事儿先说道,就去了地里忙活了。
    杨氏也不说着急问她这事儿,二妮没回来,可不就是摆明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胖婶的打算

ps:今儿少更一章,明儿补上
    二妮没寻来回这事,桂长生也就是说没寻着,墩子娘又憋不住话,将去南城一阵子的事儿一股脑的全倒了出来。
    桂长生心里也有着私心,本是能直接去张家问道的,可她想到生意上的事儿,虽是找人问道了,可那妇人却是说张家没一个叫杨二妮的。
    她直觉二妮定是在张家,即便不在,也去过张家的。
    心里那点私心,又让她作难,墩子娘是瞧不出这些名堂,话说给杨氏听,杨氏倒是跟桂长生说起了宽心话,让她莫添堵,说不准二妮是在哪儿过活着好呢!
    话是这般说道,若是二妮过活的好,又念着屋里娘和弟弟妹妹们,岂会不回来走一遭?
    杨氏跟桂长生越是那般说道,桂长生心里也是忍不住有些愧疚。
    辣椒一般是在一月份就该在种子了,过后三月份左右就能种了,这会都挨着种麦子的时候下了种子,迟是迟了,但好在气候不错,种还不是能种成,就是看后边咋样。
    三郎今儿也是早早的赶着回来了,就想瞧瞧嫂子回来没有,每日回来就扑了一个空,今儿回来也习惯了。
    倒是进屋,就瞧着桂长生在院子里边捣鼓着啥,眼前一亮,快步走了过去,桂长生半蹲着,被三郎一过来就抱了个满怀,倒是将她吓了一跳。
    桂长生瞧着是三郎,这才嘘了一口气。“三郎,你做啥呢,怪吓人的。”说完这话,两人姿势也不对,弄的桂长生不禁有些尴尬。“给你买了几本书籍在屋里。你去瞧瞧。”说着,伸手推了推三郎的胳膊。
    虽说三郎还是个少年,可也不是小娃儿了。总是这般也不好,她倒是乐的三郎不像往回瞧着那般沉闷的模样。能对她敞开心扉,心里也高兴,可抱的次数多了,难免是有些尴尬。
    不过这话,她又不好说道,也只能埋在心里。
    三郎点了点头,面色有些火烧的发烫。“俺去瞧瞧。”说完,松开了桂长生。站起身进了屋去。
    瞧着三郎进去了,桂长生僵硬着的身子放松了下来,别瞧着三郎还是个少年,倒是长的不耐,还在杨氏在里屋,四妮又去了场地,五郎下得了炕头后,吃了响午饭就随着墩子一块儿出门玩耍去了。
    说起五郎,又是不得不提五子屋里。
    五子那胳膊是废了,五子娘光是给五子喝药的瞧郎中的就花了不少银钱。屋里都掏空了,本就是没啥银钱的,五子又爱赌。在外边还欠了一屁股的债,不说外边,就拿村里的拢起来来说,也是欠下了不少。
    不过是,村里人知晓问不回来了,也没为了那点银钱非得去寻了添堵的事儿。
    五子娘后边没法子了,就回了老娘家那边找人借了银钱,老娘家那边对五子娘也都是知根知底的,生养的娃儿不争气。就她屋里那点破事,早就在十里八乡的传开了。
    要不然。五子咋先前就没说上姑娘进门呢!
    五子屋里现儿都快揭不开锅了,五子又是桂长生给打的。五子娘回老娘家去又是哭又是倒苦水。
    老娘家那边的人,可不比夫家亲戚,这边都是在杨家村的,五子能成这般,说到底就是他自找的。
    五子大伯娘他们虽也帮衬,可是打心眼里瞧不起五子,再说,五子爹去了好几年了,硬是被五子这个不孝子给气的短了命。
    五子娘跟夫家大嫂、弟妹也不大对付,要不是瞧着她男人没了,屋里也没个帮衬的,谁会去管了这些事儿。
    就桂长生不在屋里的这阵子,五子娘老娘家那边的亲戚来了一帮子人上桂长生屋里来,是给五子来说理来了。
    五子娘就是晓得桂长生没在屋里,才喊了人过来,倒是来了也没折腾上,村长屋里杨李氏就在场地里忙活。
    五子娘带了人上门,四妮瞧着撒腿就跑了场地里边,院子本就是挨着的,场地虽是在后边点,过去喊一声就来了。
    场地里的人可多着,桂长生不在屋里,杨李氏又是上这儿来忙活的,哪能让人欺负了人家屋里。
    这事儿桂长生不知晓也没瞧见过,是胖婶跟她说道的,墩子娘听的还直哼哼。“她还回老娘家去倒苦水去了,一把年纪的老娘们,脑袋瓜子就是歪的不成形了。”
    “你还别说,五子娘那都是在娘家就有的性子,这嫁过来也没个婆婆管教,自是成了这般。”胖婶回了一句,倒是撇开了这事不说道了。“长生,俺给你说个事儿。”
    “啥事儿?”
    “俺屋里大山不是还在馆子里边忙活,就是想着都三月了,他年岁也不小,人家屋里这般大的年岁,娃儿都能打滚了,俺也想着早些抱孙子,知晓馆子里边缺人,俺也不好去镇上说道。”
    胖婶一直惦记着这事儿,想着在场地里忙活的那些妇人,说道自家孙子啥的,心里也怪羡慕的。
    桂长生听了这话,笑道。“这可容易了,终身大事,向来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婶子再给大山寻思寻思一个姑娘,这回可得瞧仔细了。”
    “可不是得瞧仔细了,俺可得好生打听打听清实,若不然又是一场空。”胖婶也是心软的人,先前进门的姑娘那般求了人,又是跳河的,怕着进了门没隔多久就出了大事,索性将人送回娘家去得了。“俺想着,要歇几日忙活,若是你得了空去镇上,你跟那掌柜的提一提倒是好些,俺大山人也本分,是不好意思开那个口。”
    “有啥不好意思的,大喜事,馆子里边再忙活,也不能耽搁了人家的终身大事啊。”胖婶也是抹不开脸面去说道,桂长生知晓着,但掌柜的可不是那般人。
    胖婶想的啥,不就是想着,大山能去馆子里边忙活,还不都是沾了桂长生的光,要是有啥事儿要耽搁一阵子,也是想着莫给桂长生添了麻烦。
    听了这话,倒是放心了。“得,等俺瞧好了姑娘,就去跟大山说道,趁早将事儿都办了。”
    …………
    胖婶也是动作快的,昨儿跟桂长生说道了给大山娶媳妇的事儿,今儿一早就去媒婆屋里走一趟。
    到了下午那会,媒婆就来上门了,带了信儿过来,说是张家村那边有个好姑娘,模样长的好看不说,人也勤快,又老实本分的很。
    这话,媒婆给人说亲爱这般说道,胖婶多少知晓着,可不听媒婆嘴里吹的,倒是没先应了下来,说是再寻思寻思。
    张家村那边可偏远了些,倒是比不上他们屋里村子,不挨着河道过活的。
    倒是大山这两日又回来了。
    大山回来说是歇了一日忙活,就趁早有空回来一趟瞧瞧,顺道的给屋里捎些物什,明儿一早就得去。
    回来了不止,又去了桂长生屋里,将物什交给了桂长生。
    “这是做好的鞋面,和春衫,是长春让俺捎回来的。”大山现儿可没对桂长生还给脸色瞧,脸上带着笑意,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桂长生点了点头,将包袱接了过来。“掌柜的那边可是说道的要捎物什过去?”
    “不用,前儿林家从这儿捎物什走,顺带的送了馆子里边去。”大山说了几句就要回院子去,走到院子门口突然的想了起来,道。“长春还说道,要量了婶子和三郎他们的脚大小拿去,得了空,也给他们做几双鞋。”
    “唉,成。”桂长生也不说甭让三姐辛苦了,三姐若是不做这些,她心里是真过意不去,既是想做,就由着她去。
    等大山一走,桂长生不禁想着方才他说道的话儿,可不是唤了三姐的闺名?叫的倒亲厚,这是真的熟道了。
    大山回到屋里,胖婶就说道了给他寻个姑娘进门的事儿,先前去镇上,还说等赚了银钱再娶媳妇。
    现儿胖婶的工钱哪里是大山那点儿能比的,可大山听了这话,就竖了眉头。“娘,俺在馆子里边忙活呢,这事儿着急啥。”
    “忙活归忙活,长生都说道了,终身大事,人家馆子里边也不是缺了你这几日就不成事的。”胖婶倒是没听出多大的不对劲,知晓自家大山一心想着赚银钱。
    大山是不乐意了。“娘,这事儿您就甭操心了,俺没那心思,等馆子里边不忙活了再说道。”
    本是打算留屋里住一宿再去镇上,想着,又进屋去收拾了二五八月穿的衣裳,拿着包袱出来,道。“娘,馆子里边还有事儿,俺得赶着回去呢!”
    “你方才回来不是说道歇一日的忙活,都响午了,你还赶着回去做啥,要去,也得吃了响午饭再去。”胖婶瞧着大山走的着急的模样,赶紧扯下了他手里拎着的包袱。“咋的往回没见着你这般着急!”
    “娘。。。”大山瞧着老娘这般,只得作罢,他是想着自家娘念叨娶媳妇的事儿,又怕是没个完,再说了,他现下又不想娶别的姑娘。
    胖婶眼尖着,瞧着大山身上的衣裳针线做的好,随口说道了一句。“你这衣裳谁给你整的,针线倒是不错,难不成是花了银钱搁镇上买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二章 拗过谁

说完这话,不等大山开口解释,努嘴道。“你要是愁着衣裳穿,也不差这会,俺赶明儿得了空就去镇上给你扯两身布料做春衫。”屋里现儿宽松了,墩子娘可不是也没紧着,从县城回来就买了好些物什,连着好布料也没少,说是给二娃和墩子俩人一身两身的衣裳布料。
    燕儿也是快及笄了,等开了年,就得定日子出嫁了,往回穿的衣裳,今年是得换新的了,瞧着别人屋里姑娘这年岁,过活的好的也是爱讲究,自个屋里宽松了,闺女还没嫁人,自也是好生讲究讲究才是。
    大山听了这话,连忙道。“这可不是在镇上买的,镇上还买不着呢!”
    胖婶没再问道衣裳的事儿,是将大山今儿留在了屋里。
    第二日,胖婶早早的起身给大山忙活吃食,知晓他得赶早去镇上,又去桂长生屋里说道了一声,让赵叔送了大山一趟。
    大山赶着早去镇上,出门前,倒是又交代了自个娘一番,用不着着急娶媳妇这事儿,倒是没多说别的。
    “你屋里大山都不着急了,你再想的,指不准他还不乐意了。”墩子娘听了胖婶念叨便说了一句。
    “还能不乐意?他都多大年岁了,先前娶姑娘还不都是高高兴兴的,咋的这回回来,俺一说道那话,瞧瞧,人都拎着包袱就赶紧去镇上了。”胖婶又不是傻的瞧不出。
    听了这话,墩子娘咦了一声。“莫不是你屋里大山是有瞧上的姑娘了?”
    话一说完,胖婶倒是唏嘘了起来。“你还别说,俺瞧着大山回来穿的衣裳,先前都没带春衫去呢,那衣裳是新的。针线做的可好了,俺问道了,大山也没说是咋来的。”
    “这可不就对了。既然大山都那般说道了,指不准啊。后边自个得回来提起这事儿呢,你要是觉着心里痒的,倒不如去镇上走一趟,看看大山瞧上的姑娘是哪个。”
    桂长生一进老院子的屋就听着两人说道姑娘啥的,道。“谁瞧上了哪个姑娘呢?”
    “还能是谁,这不胖婶愁着大山的事儿呢,大山是不乐意着急娶媳妇了,胖婶一早就在念叨。念叨的俺听的都起茧子了。”墩子娘瞧着桂长生过来,将刚揉好的面团啪嗒一声摔在盆里,又抓了一把放进去。
    “今儿响午多烙些鸡蛋饼子,回头让杨二娘也拿些回去。”
    瞧着墩子娘在揉面团,顺便说道了一句,听着是大山的事儿,桂长生笑道。“咋的又不乐意了?”
    “要俺说,定是有瞧上的姑娘了,不然的,还能不乐意?”墩子娘接了话。“就说让胖婶去镇上瞧瞧不就成了。”
    “瞧倒是不用。大山兄弟若是真对人家姑娘有心思的,哪能等得住,保准用不了多久。就回来说道了。”
    也不过是说笑罢了,谁知晓是真是假,大山自个都没开口说道。
    “东家东家。。。你快去瞧瞧罢!”急忙进老院子来的杨二娘,一进屋便朝桂长生道。“五子屋里的闺女在东家院子外边站着哭呢!”
    听了这话,桂长生皱了皱眉。“五子屋里的闺女?就五子闺女,没别人?”
    “没,俺也是出来才瞧着。”
    随后,桂长生便和杨二娘回了自家院子去,小妮站在门口一直哭。就是见着桂长生和杨二娘来了也没停息。
    这会,四妮送吃食去私塾了。五郎该是和墩子去玩耍还没回来,杨氏一人在屋里。倒是没听着动静出来。
    瞧着小女娃站在门口哭着,旁边又没别的人,桂长生走过去,道。“小妮,你在这哭啥?”
    小妮不回她的话,只顾自个哭着,也不知晓是哭了多久。
    “要哭去远点哭,不要站在别人屋门口。”小妮能上屋门口来哭,自个哪有那般大的胆子,定是五子娘交代着啥了。
    说着这话,桂长生也不心软,拎着小妮的胳膊,将人拉到了别出,就是不让她挡着门口。“成,你要哭,就在这地儿一个劲哭,碍不着旁人也就没人管你。”
    杨二娘虽瞧着小妮可怜见的,倒是没上去说道话儿,见着桂长生走过来,忍不住看了看那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女娃子。“东家,小姑娘上这儿来,莫不是她屋里唆使的?”
    “那是肯定,半大的娃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