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寒门农女-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初夏才想到还没有给大家介绍,“这道是红烧肉,这边这道菜是土豆烧排骨。”
“初夏她娘,初夏什么时候这么会做饭了,做的真好吃”,严嫂道。
“就是无事在厨房瞎琢磨出来的,还浪费了不少我的油面。”
这是当初刘氏问初夏的时候,她的回答,“就是无事瞎琢磨出来的呗,说不定也是我有这个天赋”,刘氏是觉得奇怪,但是初夏后面做饭的时候故意偶尔也烧出来过那么两次黑暗料理,刘氏也就信了。
其实桌上的大部分人都是常年吃不到几两肉的那种,初夏给的量是很足,严嫂中间训斥了一次自己的孩子,觉得孩子在饭桌上狼吞虎咽的样子有些难看,搞得旁边的几个大人也细嚼慢咽的起来。
吃过饭后,刘氏几人商量,初夏则在和周姐说着话,只听她说道,“现在卖这个的多了,荷包现在没有那么大利润,也没有以前挣钱了,以后的荷包,恐怕给不了你那么高的价格了。”
初夏了点头,荷包这个东西最好模仿,买材料找几个女红好的人,就能像她之前搭起来一个班子,交给别人去绣,自己从中挣钱,别人估计也发现了,量一多,这东西就不值钱了,初夏之前已经想到了,所以这会她同周姐道,“正好我也要和你说这件事,我家以后不会在做荷包了,我弟弟都还小,我娘抽不开身,这件事总是拜托别人有不好,所以干脆不做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银子挣的少了,其实她知道周姐也不差她家这几个荷包,毕竟她完全有能力找人去做这个,只会赚的更多。
“你是嫌弃银子赚的少了?”周姐问。
初夏点了点头,算是默认。
周姐又重新审视了一下初夏,发现这个小丫头不简单,虽说利润少了,可她相信,比起她家之前赚的那些,绝对是多的,一般人是怎么可能放弃这个赚钱的机会,这小丫头心思真是猜不透,不过她到挺喜欢这股精明灵巧劲。
“以后如果我这边有好生意,咱们还是可以合作的吧?周姐。”
“当然可以。”
等吃饱饭,客人都走的差不多,大家才收拾起来,还有剩下很多菜,刘氏就给几个帮忙的人一人装了一点,让她们带回去吃,也给狗蛋装了一点,刘氏也是当娘的,这孩子也不容易,还嘱咐狗蛋有时间来家里玩。
大人们在一旁交谈,初夏这边饭后也给自己沏了杯茶,悠哉的喝了起来,“要来一杯不?”
狗蛋看着那好看的杯子,摆摆手,“不,不了”,说完飞快的跑了。
初夏:“……又不是给你喝毒药。”
张安民这边在王大同交谈,问他认不认识手艺活好的木匠或者是懂点手艺的学徒。
王大同是严嫂的男人,长着一张方面脸,身材矮小,额头到眼睛那里还有一条疤痕,初看有点吓人,此时听了张安民的话,顿了一下,“有倒是有,你是找人打家具吗?可你不就是做这个的…。”
“我们搬到镇上了,也没有田产了,总得谋生活,所以找了个店铺,打算做点生意,但是缺人手。”
讲到这里,王大同就明白了。
“你要是有认识的人就介绍给我,包吃包住,银子肯定不会亏待的,但是得看活干的怎么样。”
王大同是知道张安民的为人的,在店铺里面干活可是一个好活,风吹不到雨淋不到的,就是…。
“我一亲戚家倒是有几人会坐木活…。”
“甭管是不是亲戚,只要干活行就可以,你过两天帮我打听打听”,张安民拍拍他的肩,打消了王大同的疑虑。
到了夜晚,热闹了一天的大院终于静了下来,客人们的随礼都被刘氏收了起来,张安民抱着张仪在怀里哄着,孰能生巧,现在的姿势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别扭了。
初夏这边就将荷包暂停的时候告诉了刘氏,刘氏可不像初夏那边想得开,就算这绣荷包挣的钱比以前少,可那好歹是银子啊,以前绣一双鞋二十文刘氏都能在灯下黑,更别说这个了。
“娘,弟弟们还这么小,爹那边的店铺如果开了也需要人,你觉得到时候忙得过来吗,有舍才有得,还是你觉得咱家的铺子挣不回来那银子。”
刘氏就发现初夏这小嘴巴,一张一合利利索索的,本来还生气来着,后来一想也是,自己这段时间绣的荷包一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要是像以前,那又要麻烦人。
严嫂得知自家男人从张安民那里帮人揽活,“你不会又要介绍给你那个穷妹妹吧。”
王大同有一妹妹早年嫁了人,就住在离桃花村不远的一个村里,五口人挤在一个茅草屋里,经常食不果腹,找王大同救济。
他们穷也和别人穷的不同,纯粹是游手好闲懒的,家有良田,不好好耕种,整天就知道到处打秋风,三个孩子,最大的一个十七岁,老二十五岁,一家人都有点偷鸡摸狗不好的习惯,王大同看不过妹妹每次的哭诉,时不时的还接济下,也痛骂过,可一家人记吃不记打,下一次还能凑到你眼前来。
严氏早就看不惯了,谁家没有一门穷亲戚,可摊上这样的穷亲戚就是要命,后来就严禁王大同接济他们,可王大同背地里还是没少帮忙。
他知道张安民那里的活是个好差事,所以这就想到了他妹妹一家人,“给老大,老二找个活,他们能挣银子,咱家也能轻松点。”
“那老大,老二哪里是能干活的人,要不然至于游手好闲那么久,以前又不是没有给他们介绍过活,我说那一大家子就是扶不起来的人,你别再管他们了,救急不救穷,咱家都还在穷日子里挣扎,你还有心思管他们,初夏她爹那干活要得是勤劳本分的人,你可别把他们两介绍去”,严嫂絮叨着,又用胳膊拐了一下王大同,“听到没?”
王大同似有似无的“嗯”了一声。
春困夏乏秋盹冬眠,天气日渐转暖,前面的教书先生穿着一件藏青色的的青衫,正摇头晃脑毫无表情的读着书上的诗句,下面的学生纷纷跟着摇头,有几个已经把自己摇进了梦乡,正在会周公。
最后方的一角有个人打着呵欠醒来,揉了揉眼睛,看到四周的景色,又看到上方的教书先生,似乎很不高兴的样子,“怎么还没下课?”
此人脸肥身圆,与平时看的瘦小的孩子都不一样,说婴儿肥似乎也不恰当,毕竟已经十岁了,身上上好的衣料显示着这个孩子是个富裕家庭的孩子,他把书卷起来,捅捅前面的一个男孩,前面的男孩回头看了一点,两人心有灵犀的点了下头。
第七十一章 地主家的傻儿子
石头镇上的应天书院后门外,有一个用杂草掩埋的洞,此时里面传来了响动,先爬出来了一个人,那人拍拍身上的灰,又转过身等在洞口,里面似乎还有一个人没出来,草丛动了两下,里面有个憋着话的声音,“李响,你。你拉我一把。”
“都说了让你少吃一点了,上次你差点就出不来”,站在外面叫李响的男孩嘴上说着,蹲下来摸到了男孩的手,拼命的往外拉,一阵窸窸窣窣后,终于另外一个人也爬了出来。
后面出来的这个身材圆滚的男孩就是镇上吴地主家的儿子,名叫吴小亮,旁边站着的李响是他的表弟,比他小一岁,两人一块在应天书院上学,可两人对上学压根不敢兴趣,上课经常昏昏欲睡,前段时间两人发现这个应该是狗洞,但是他们可以钻出来的洞,便把这个当做了秘密通道进出。
“表哥,咱们这样偷跑出来,被发现了怎么办?”李响问。
吴小亮处理好了身上的杂草,将头一甩,“放心吧,咱们只要赶在课业结束之前回去就行,就算被发现了也没事,大不了就挨一顿批,我顶着。”
“那咱们现在去哪啊?”
“你跟着我走就行了。”
吴小亮是吴地主的老来子,宠溺的狠,好吃好喝的供着,所以吴小亮的兜里总揣着银子,这次跑出来是因为听说镇上来了一个杂技班,里面的表演很好看,舞刀弄枪,还有啥胸口碎大石,一块读书的有不少人都看了,偏那吴地主怕人多不让家里人带着吴小亮去看,啥事都喜欢争第一的吴小亮不干了,那别的人都看了,自己没看这不是丢份,所以拉着李响就从那狗道里爬出来了。
等跑到那杂技班的地方一打听,那杂技班早走了。
“你行不行啊,打听个消息都会出错,咱们现在看着空气表演啊”,吴小亮不满的踢了地上的一块小碎石头一脚,看着空地墙上还没有撕下来的画报,心中郁闷。
“我、我打听的时候他们和我说在这里,可没和我说比表演已经结束了”,李响双手交握住背在身后,“要不咱回去吧,被发现了就不好了。”
李响胆子比较小一点,吴小亮逃学是没啥事,只要他姨母在姨父面前抹上两滴眼泪,啥事都能过去,可他要是被发现了,少则一顿骂,要不然他爹就得上鞋底子了。
“要不容易出来,就这么回去岂不是亏了,走,我带你去吃好的去。”
吴小亮逛石头镇就和自家的后花园没区别似的,李响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不一会儿两人手里就拿了一堆的吃的,边吃边玩着,也不着急回书院。
今天刘氏去给张安民送饭,初夏看着双胞胎,等刘氏回来后,初夏才出门去干自己的事情。
绣荷包的生意是停了,断了收入,张安民那边的店铺还没有开起来,等能挣钱了也需要一段时间,再说那是张安民的拿手活,自己是门外汉也只能出出主意,等店铺能走上正轨了,也不打算再多掺和,她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能靠做喜欢的事情挣银子那就更好了。
上次宴请周姐无意中说初夏脸很滑很白,像婴儿似的,还上手捏了一下,说自己能有这样的皮肤就好了,满是羡慕。
无论男女老少,古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像那句话说的,女为悦己者容,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要想知道当时初夏也是一张小黑脸,和营养不良似的,经过这半年多,才好不容易白了些红润了些,她想着周姐的话,当下灵思一动,有了,自己为什么不做护肤品呢。
有了想法就付诸实现,理清楚思路后,初夏打算先出门打探一番,看看现在市面上卖的都是些什么样的美容品。
刘氏一向节俭,有想美的心却也舍不得花钱,以前也没有那条件,所以初夏也不知道大家用的都是什么样的美容品,搬到镇上来以后,倒是见过不少钩着细眉,脸颊涂着胭脂的女人,只不过有时候粉堆的吓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做的,以前爱美的她也会搜罗很多美容的方子,里面需要的材料在现在也不算难找。
她决定出去先购买一些东西做一批出来试试,反正自己也是要用的,美丽的东西当然要用好看的包装,所以初夏去上次买茶杯的地方买了几个好看的小陶瓶,打算用来装做出来的美容品,挑了大半天才选中了几个,正高兴,出了店铺门到了下面的街道走了没几步,陶瓶哐当一声摔了下来,不知道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自己也摔了个狗吃屎,她的第一想法是,今天出门没看黄历。
爬起来掸掸上衣,看着已经碎掉的东西,只好返回去再买。
等买好刚走到门口,只听见一个“哎呀”的惊呼声,同样的地方,外面有个人趔趄的往前栽了一下,脚底不知道是踩到了什么东西,幸好没有摔倒,那人回过神来后摸着脑袋回头看了一下,并没有发现什么,嘴里骂咧了两句话。
就在这时候,初夏看到地上有什么东西动了一下,没错,就是街面上那一堆厚厚的草,慢慢的,初夏看清楚了两边还有绳子牵引着,她瞬间就明白了,有人在恶作剧,真是缺德,害得自己的东西也摔碎了,这肯定是两边窝着人,可人在哪里呢。
初夏阴测测笑了两声,没有再走那条路,朝着右边的一面墙走过去,那里有一条小巷子,正对着刚才那条街,而且可以藏人。
“哎呀,笑死我了,那些人真是蠢”,吴小亮猫在巷子口,前面还有一块木板挡着,捂着肚子呵呵的笑了起来,“比家里的那些人还要笨。”
这场路上的恶作剧正是他和李响干的,书没读进去,其他旁的倒是学了不少,平时在家里也没少捉弄人,这会干脆跑到大街上来了,这可比整天呆在书院里摇头晃脑强多了,而且现在他正在为自己的这场恶作剧洋洋得意。
这个时候后面响起了脚步声,有人用不知道什么东西敲了敲他的背,吴小亮没回头随意的摆着手,“李响,你怎么跑过去来了,不是让你在那头呆着吗”,又怕这小烦人在叫自己回书院,又加了两句,“咱们在放倒几个人就回去。”
身后没有人回话,他疑惑的回头,“你谁…”啊字还没有发出来,就被人揪着衣服往外拖。
“我是谁?我是你姑奶奶,恶作剧很好玩吗?”初夏一边把人往外拖一边说。
别看吴小亮胖,可那不是壮,他挣扎着要讲话,他当小少爷还从来没有人敢这样对他,大叫大嚷道“你放手,你给我放手,我可是…。”
初夏一撒手,吴小亮噗通一下坐到了地上,“…。吴家的儿子…。”
“小胖纸,我管你是哪家的儿子,你爹娘没教过你在外面什么事情该干什么事情不该干吗?看着别人摔倒很好玩?”初夏活动了下手腕子,刚才擦伤了下。
看着这小胖纸的穿着,应该是镇上哪个大户人家的孩子,小时候就知道拿人取乐,长大了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吴小亮一听,“啥?喊我小胖纸?”立马不干了,揉着屁股从地上爬起来,从来没有人这样说过自己。
“你才是小胖纸!你全家都是小胖纸!我吃你家粮食,喝你家水了?”好气啊!家里人都说他很瘦,还一直鼓励他多吃来着。
初夏呵呵一笑,盯着他看了两眼,“那你这不是胖,是啥?这肚子上的肉,这脸上的肉,啧啧…”
吴小亮最不喜欢别人叫他小胖纸,这会让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野丫头这样反问,脑袋里搜刮了半天,蹦出来一句话,“我只是瘦的不明显而已!”
初夏:“…。”
迟迟没有动静,李响也跑了过来,主要还是担心回去晚了被发现,过来的时候就发现表哥正面红耳赤的和一个丫头貌似在吵架。
“表哥,我们回书院去吧。”
哟,看着这是另一个恶作剧的同伙来了,“刚才在那边拉绳子让人摔倒的还有你是吧?”
被人发现了?李响看着吴小亮,就说不要玩这个了。
“就算是我们弄的,怎么了?”吴小亮红着脖子问。
“我才买的小陶瓶,就因为你们全摔碎了,人倒是没事,就不用去大夫那里看了,不过,你们得陪我小陶瓶的银子”,初夏是心疼啊,好看的全摔碎了,自己手上这几个返回去重新买的,颜色瓶型就没有之前的好看,要是那种穷人家的,她只能教训一顿算了,但是这种富人家的纨绔小孩,得让他们长点记性。
“不就是银子吗?给你,瞧你那穷酸样,我和你说,我一天花的银子就比你家一年挣的还多”,吴小亮像扳回一城似的,原来说了这么多也是为了银子,拿点银子打发就行了。
两人一路吃吃喝喝,偏今日又没有带多少银子,不知不觉中早就花光了,这会子连荷包都不知道被耍到哪里去了,不知道是丢了还是被人瞧见了给顺走了,伸手一摸,空的,再去摸,还是没有,当即愣住了。
初夏也看出来了,“小少爷,这位瘦的不明显的小少爷,银子呢,你倒是把银子给掏出来让我看看啊。”
李响是跟着吴小亮混,这吴小亮是家里的小祖宗,跟着他自然不缺钱花,所以他身上也没有银子,这会他也看着吴小亮,“表哥?”
吴小亮张张嘴,“等、等、你等着,我让人回家去取”,自己不能让眼前的这个臭丫头瞧不起,要不然他的面子往哪里放?
“行了,本姑娘今天大发善心,不要你们赔钱了,不过你们以后可不要再弄这样的恶作剧了,要不然下次让我碰见,我可饶不了你们!”
家里的人从来都是顺着他,要什么给什么,有父母在外面时也是,哪里有人敢这样教训他?
气的他想爆炸,可他又不是气球。
“你…。”
“你还有完没完?把你的眼屎擦掉了看清楚是谁说话再行不,别装什么地主家的傻儿子,我看你这长相也不像,行了,回家洗洗睡吧,以后别再出来作妖了”,初夏截断他的话,又被耽误了会时间,提着小陶瓶赶着回家。
留下两人在巷子口凌乱。
李响咽了咽口水,刚才的丫头口齿伶俐太厉害了,“表,表哥,咱,咱回去吧。”
“我真的是地主家的傻。不,地主家的儿子。”过了好久,吴小亮才发呆似的说道,“我,我有眼屎吗?”
在应天书院的最后一堂时,两人溜了回来,不过两人都是无精打采的模样,老先生当然知道两人溜了出去,不过他并不关心,只道是地主吴老爷花钱给其换了个地玩,反正自己戒尺打不得、骂不得,能学得几个字便罢。
应天书院的学生并不多,有钱人家的孩子就更少了,出了应天书院的大门,便各自回家,书院外面停着一辆小马车,旁边站着一个人,看见吴小亮就迎了过去,“小少爷,放学了,今天学的怎么样?”
要是放在平时,吴小亮肯定会不耐烦的道,“无聊透了”,但今天他却一句话也没说。
迎上去问的人正是吴管家,他正觉得奇怪,不过也没有多说,搬出马车上的小板凳,掀开布帘,让吴小亮上了马车,一路上马车里也是异常的安静。
吴地主腆着肚子等着自己的宝贝儿子回来,旁边还坐着几个女人,大老婆,二老婆,以及三老婆吴小亮她娘黄氏。
“老爷,小少爷今天好像不太高兴”,吴管家凑近吴地主身边悄悄的说。
吴管家听了纳闷,连忙招呼吴小亮过来,“来,宝贝儿子,爹请人给你做了好吃的。”
哪里知道吴小亮无头无脑的问了一句,“爹,我是不是小胖纸?”
旁边的人都愣了一下,黄氏赶紧说,“谁说你胖了?你一点都不胖。”
“娘,你就不要骗我了”,说完就跑进了房。
众人:“…。这是发生什么了?”
今天地主家的吴小亮受到了一万点的伤害。
第七十二章 筹划
初夏可不知道有人在她这里受到了伤害,拿着东西就回了家,临时又去买了一大堆材料,打算就这样开始尝试了,晚上张安民回来的时候,说王大同帮忙介绍了两个伙计,都是他家的亲戚,过两天就可以来店铺里干活。
“爹,咱店铺的招牌还没换上去吧?”初夏问道,虽说那块摇摇欲坠的招牌被摘了下来,但是这段时间忙着,新的招牌也没有换上去。
店名是之前就确认好的,名叫宜家,张安民一拍脑袋,倒真把这事情给忘记了,“爹明天找个人写好招牌换上去。”
招牌是中午换上去的,初夏早晨出去买了些笔墨纸砚,这些东西还真不便宜,怪不得现在很多的小孩都上不了私塾或者书院,回来后伏在桌子上就写写划划。
刘氏疑胡,这孩子也不识字啊,一看,这根本就不是在写字,在她看来就像是在画鬼符。
画鬼符的初夏手捏着毛笔,抖抖抖的,终于在一张张纸上画出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落地衣架,衣帽架,梳妆台等,身上还一不小心染上了点点的墨水汁。
“你别跑啊,你看你这衣服…。”
“娘,我去趟店铺”,初夏拿着图纸就跑了出去。
新做的招牌高高悬挂,宜家店铺里,王大同正领着他的两个侄子同张安民讲着话。
“这就是我给你介绍的两个人,这个是老大铁柱,这个是老二钢镚,来,快叫人。”
“张叔好…。”
“张叔…好”
两个人和没吃饭似的无力的叫了一声,王大同尴尬的咳嗽了一下。
张安民点了点头,“你们两个都没有经验,不过只要不怕吃苦,肯学就行,我这前面是店铺,后院是加工的地方外加有一间房,那间房你们可以住,前期的银子可能会少一点,月结,每人每月六百文,后期会根据情况来加银子,你们看怎么样,有没有问题?”
“太少…”铁柱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王大同开口打断,“没问题,可以可以。”
初夏进店铺看到的就是这么个情况,王大同她是认识的,旁边的两个人,应该就是介绍来当伙计的人,初夏对两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不好。
贼眉鼠眼,吊儿郎当?两个大人还在讲话,其中的一个人就已经歪坐在了椅子上,另一个虽然站着,眼睛却不知道在店里滴溜溜的转什么,猛然看到初夏进屋又缩了回去,不像是老实会干活的人。
“爹。”
“初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