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寒门农女-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毛小黑爪,嗯,就叫大白吧,“大白,你以后就叫大白了”,初夏已经给小狗取好了名字。

    这一来一回很花了点时间,等初夏一家的牛车驶进村子,就看见村头一棵树下不少的村民在闲聊,其中就有三婶,还踮脚看了一下牛车上的东西。

    张安民赶着车和村民们打了个招呼,就朝着家去,等一家三口刚进了院子,三婶就从后面走了进来,“二哥,你们去镇上买了什么东西啊?”

    “这次主要是去卖我纳的鞋,没买啥东西,都是些生活用品”,刘氏将牛车上的竹筐往屋里拿,里面底下装着的是买来的布,上面用其他的东西盖着。

    三婶是知道刘氏平时不太舍得花钱,可是张安民对刘氏母女俩还是比较大方的,要说去镇上没买什么东西,她是不信的。

    “哎哟,二嫂我就是问问,又不要你的,还不能告诉我呀。”

    初夏也往屋里拿东西,“二婶,我们这次主要是卖鞋去了,你看,这里还有两双鞋没卖掉呢。”

    不一会儿,蔡氏就出现了,“老二家的,回来了,这次去镇上买啥东西了?”说着还动手去翻翻车上的竹筐,装有布匹的竹筐早就被刘氏给收进去了。

    “娘,我们把我纳的鞋卖掉了换了些生活用品,顺便给你和爹带了点姜饼”,刘氏把用油纸装着的姜饼递给刘氏。

    张安民见这次鱼腥草卖了点银子,全家也买了布匹做新衣,作为二儿子的他,虽然知道爹娘有偏颇,但那两人始终是自己的爹娘,就想着也买点东西孝敬张老爷子和蔡氏,就让刘氏买了点姜饼给两人。

    蔡氏瘪瘪嘴接过姜饼,想这二媳妇总算是有点眼力劲了,“吃的就算了,孝敬我和你爹还不如直接给点银子我们花呢。”

    又看见了初夏带回来的小狗,“这哪来的啊?丢掉丢掉,人都吃不饱,还有闲钱养狗,真是给你们撑的,没事做是吧?”

    “娘,这狗都带回来了,要不就养着吧,还可以看院子”,张安民将牛栓起来回来后,刚好听见了刘氏的话,知道初夏喜欢这条小狗,丢了孩子会伤心的。

    “说的轻松,这狗不吃不喝的啊,这是还小,长大了吃的更多,你们拿什么喂,咱家可没有多余的粮食。”

    初夏摸着小狗的头看着蔡氏,“奶,大白吃的不多的,我可以把我的吃的给她,或者我可以去外面找东西给它吃。”

    “娘,我看初夏要养你就让她养吧”,三婶在旁边开口。

    初夏还讶异三婶怎么会帮忙开口呢,接过三婶下面就来了一句,“我听说有的富人喜欢吃狗肉,所以现在有不少买狗的人,价钱还不错,到时候等狗长大点,可以卖个好价钱呢。”

    “那就先留着吧,不过先说好,我可是没有吃的给它的”,刘氏说完,拿着姜饼走进了屋子。

    初夏以前还不觉得三婶有多讨厌,现在这一刻,她觉得三婶真是令人讨厌极了。

    东西都搬进了屋里,初夏从外面捡了一些草,又找刘氏要了点碎布,在自己的屋里给大白做了个窝,把大白放了进去。

    刘氏则把买好的布匹放好,把剩余的钱数数后放进夹盒锁起来,谁能知道初夏摘来的那东西能卖钱呢,想到河边还有很多,那岂不是都可以摘来卖钱,这可比纳鞋绣花来钱快多了。

    “爹,娘,河边长的鱼腥草能卖钱的事情,你们先不要和别人讲”,初夏忘记了将这事,这会记起来了和两人说。

    “为什么不能啊?”张安民不解,“我还想告诉你爷奶和大伯三叔呢,让他们一起去摘。”

    “爹,你看这鱼腥草也不是所有的药堂都收,咱们不也是跑了好几家才有一家肯要吗?而且别人掌柜的要的也不多,到时候如果告诉别人这个能卖钱,大家都跑去摘,但是药堂不收怎么办?到时候岂不是要怪我们,说我们骗大家?而且这个鱼腥草再过段时间就不长了,也采摘不了几回了。”

    重要的是,要是大家都采摘,量多了肯定价格也就下来了,这种轻松的赚钱路子,家里的一大家子人都知道了,有那种管不住嘴的,也就差不多代表桃花村的村民们也知道了,到时候还有没有自家的份都难说,不是她不愿意分享这种赚钱方法,而是自家本来条件也不好,没有得到改善,再就是这种药材是分季节性的,也不是固定的,所以她得为自家考虑。

    “我看初夏说的有道理”,刘氏其实是不愿意其他两房知道这个挣钱的方法,谁让当初她们洗鱼腥草的时候,对方还嘲笑他们。

    “行,听你们的,咱就不说。”

 第二十一章 给大白找饭票

    晚上照旧还是刘氏做的晚饭,初夏偷偷的从厨房弄了点糊米汤给大白,没办法现在只有这个吃的,等明天了她想想办法给小狗弄别的。

    栓子和小桂花两人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玩着,一人手里拿着一块姜饼吃的不亦乐乎,一看就是蔡氏给的,小娟羡慕的看了两眼,然后又去忙着收衣服赶鸡进笼子。

    饭桌上看见张老爷子喝酒,初夏才想起来之前自己泡的覆盆子酒,吃完饭后抱出泡酒的陶瓷瓶,里面之前捣碎的覆盆子已经完全发酵好了,现在到了需要放入砂糖的时候,可这砂糖…

    对于没有零食的村里的小孩子来说,这砂糖就是稀罕物,对小孩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一般的农家人家里备点砂糖,有时是用来招待上门的客人,弄碗糖水;有的则是为了照顾家里生病的人。可很多小孩子不知道呀,趁着家里大人不在,偷摸着就把砂糖直接给吃了,张家也是这样的情况,为了防小孩,砂糖都被大人给藏了起来。

    初夏在厨房屋里找了一大圈没有看见砂糖,跑到刘氏的面前,“娘,咱家的砂糖在哪里?”

    “你要砂糖做什么?”

    “我之前给爹泡的覆盆子酒,需要用砂糖,不然这酒泡出来的味道不好。”

    刘氏买的砂糖藏在柜子里,听见初夏那样说,取出砂糖用木勺挖出一点,“这砂糖太贵了,就少放一点吧。”

    “这也太少了,还不如不放呢。”

    “那就这么多了,不能再多了,你生病的时候不是不肯吃药嘛,这还是你生病的时候买的,这剩下的还得留着”,刘氏又小心翼翼的挖出一坨糖。

    初夏看着刘氏那一脸纠结的表情,实在是太可爱了,但是又感觉有点心酸,说来说去,还是穷啊,不舍得。

    “娘,放心,以后咱们的日子会好起来的,到时候想买多少砂糖就买多少”,初夏从刘氏手里抽走砂糖,其实没有多少,一下全倒了进去,然后看着刘氏吐吐舌头。

    “哎呦,你怎么全倒进去了…。”,刘氏反应过来心疼的看着,看你以后生病吃药的时候没糖怎么办,想着只能到时候再去买点了。

    临睡前张安民和刘氏商量着,为了避免引起别人的注意,张安民不参与采摘鱼腥草,由刘氏和初夏去河边采摘。

    因为刘氏要做饭还要忙家里的活,所以采摘鱼腥草一般放在下午,两人接连几天都是下午出去,接近傍晚的时候背着两篓子鱼腥草回来,当然,初夏的是小的背篓。

    蔡氏当然又和上次一样没有好话,可刘氏知道这鱼腥草能卖钱,蔡氏说就说吧,而初夏则是全然不在意。

    让初夏高兴的是大白终于睁开了眼,而她也给大白找到了新的粮食,那就是狗蛋家的母狗。

    她是在村里溜达,发现跟在狗蛋后面的大黄狗有点不一样,低下头一看,果然,有狗奶,当场将大黄狗给拦了下来。

    “你拦我家的大黄做啥?”狗蛋还是那副样子,全身脏脏的。

    “你家的大黄是不是刚生了小狗?”

    “对啊,你怎么知道?”

    初夏眉飞色舞,“你等着,我回家拿样东西,马上就回来。”

    刘氏正在家里给鱼腥草按照初夏说的翻晒呢,就见这丫头从外面跑回来,抱着小狗又风一阵的跑了出去,“你慢点”,刘氏在后面喊着。

    初夏是想让大黄给大白喂奶的,可人大黄不让,闻气味知道这不是自家的孩子,被初夏给按在地上,强行给大白喂奶,大白那小家伙闻到了味,就啾啾地钻进了大黄怀里。

    狗蛋摸着小狗的屁股,“你从哪里弄来的小狗啊?”周围还围着一群的小孩,都痴汉脸似的蹲在地上看小狗。

    “我从镇上捡的,她叫大白。”

    “可它一点也不大呀”,其中一个小朋友说道。

    “它也不白。”

    初夏:“……”

    看着大白吃的香甜的样子,初夏之前还担忧养不活呢,毕竟在这个人生存都很艰难的时代,它们就更不用说了。

    “狗蛋,以后你每天下午把大黄领到我家院子外,让大黄给我家大白喂奶。”

    狗蛋摸摸鼻子表示很为难,他家也还有两只小狗要吃奶呢,最后还是点点头答应了。

 第二十二章 摩擦与是非

    河边的鱼腥草慢慢的都消失了,掐着时间采摘了一波,这次只有张安民一个人去镇上,将采晒的鱼腥草给卖了,这次总计卖了450文,回到家张安民将400文钱全部交给了刘氏。

    古代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一切围绕农事展开,上学也是亦然,除了秋季入学外,还有春季入学和冬季入学,而夏季的农忙已过,金秋九月,正是孩子们进入村塾的开始,而张安仁也在这时候有回到了村塾,做起了教书先生,村里玩耍的孩子一下子似乎少了不少。

    “听泉。听闻。”,这天,初夏和柳翠翠路过村塾的外面,听着里面传出的读书声,看着外面大门上的四字招牌,念了半天,感觉不对,扭过头来问柳翠翠,“你知道这几个字怎么读吗?”

    柳翠翠虽然比她大两岁,可也是没有上过村塾的,“不知道呢。”

    初夏以前是觉得有点不对,现在才意识到自己可能在这里变成了那种大字不识的文盲,这可不行。

    读书是有钱人的事情,想要读书可得花不少的钱,其次像桃花村这样的村子,基本上都是手里稍微富裕点的人家才会送男孩去读书,还不是人人都有机会的,更加不会让以后会出嫁的女孩去村塾读书,会识字弹琴的基本上都是那种大小姐。

    她没想着说读书就能让她腰缠万贯或者升官发财,当然在这个时代也是基本不允许的,她只是想要更多的去了解这个时代,去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像现在或者以后,连一句话都读不出来。

    除开想办法赚钱,她现在又多了一个目标,学会读书写字,可在目前看来,却是件挺困难的事情,她决定等以后再想办法。

    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摩擦多,是非也多,晚上张家大院里就上演了一出。

    起因还是由家里的两个小孩子引起的,栓子与小桂花年纪相仿,两人经常一块玩,小孩子之间难免吵吵闹闹,磕磕碰碰,今天也不知道怎的,两人可能因为争抢点东西在院子里闹了起来,栓子把小桂花推到在了地上,三婶听见哭声从屋里出来,见自家女儿躺在地上哭,连忙抱起来安抚,小桂花的小手指着栓子,意思就是栓子给推倒的,而栓子可能因为得逞了,还乐呵的笑着,三婶气不过,推囔了一把,栓子没站稳后退栽倒了,脑袋磕在了一块小石头上,流血了,嚎嚎大哭起来。

    大伯母发现一看,这还得了,同三婶就在院子里争吵了起来,大人叫着,孩子哭着,那场面能好看。

    “我说弟妹,你个大人,怎么好意思跟小孩子动手。”

    三婶也是上火推了一下,哪里知道就磕倒流血了,这会气势到没有弱,“我说大嫂,你哪只眼睛看到我动手了,你可别瞎说。”

    “就是你,就是你…。”大伯母怀里的栓子嚷起来。

    大伯母平时就看不惯三婶了,这会宝贝儿子受伤了,心疼啊,“我家栓子可都说了,就是你推的,你不积德,怪不得你生不出儿子。”

    大伯母的这句你生不出儿子的嘲讽像是硬生生的打在三婶的脸上,“你骂谁生不出儿子啊?”

    最后还是张老爷子出面制止了,“不嫌丢人”,让蔡氏给两人拉到了里屋。

    这么精彩的画面,初夏当然没有见到,等她回来的时候,院子里早就安静了下来,这些还是她从刘氏和张安民的对话中听来的。

    晚饭大伯母一家和三婶一家都是在自家屋里吃的,饭桌上只有张老爷子、蔡氏和初夏一家。

    而这样的氛围并没有影响到初夏的心情,相反是非常的高兴,因为今天刚好是刘氏的生日,父女两打算在晚上给刘氏一个惊喜。

    ------题外话------

    果然评论区有够冷,呃呃呃

 第二十三章 流氓

    刘氏的生辰初夏是偶然知道的,上次张安民去卖鱼腥草,初夏偷偷的和张安民说,过段时间就是刘氏的生辰了,想要给刘氏一点惊喜,家里的大伯母三婶都有镯子,而刘氏什么都没有,就让张安民偷偷的给刘氏买个镯子。

    偶尔初夏三婶做了新衣或是买了首饰都喜欢炫耀一番,自己问过刘氏想不想要,刘氏还说戴着干活不方便,想来也是羡慕的,自己的心思还没有女儿的心细,初夏这样一说,他就记下来了,去完药堂后进了首饰铺,花了五十文给刘氏买了一个手镯。

    “娘,你就不要怪爹了,爹还不是想让你过生辰的时候高兴嘛。”

    刘氏看着被初夏塞进手里的镯子,还有旁边乐呵着的张安民,“娘不是不高兴,只是这个镯子娘用不着,又花冤枉钱。”

    “这钱花的不冤,只要你高兴”,张安民看着刘氏。

    父母两个让刘氏试戴,刘氏将镯子戴上去看了两眼就要取下来,初夏不让,“娘,镯子买回来就是让你戴的,不是让你藏在柜子里的,那样就没有买的意义了,是不,爹?”

    “是,初夏说的对,你就戴着吧。”

    刘氏只好打消了将镯子锁起来的想法,从屋里的柜子里拿出两套新衣,“给你们俩的新衣做好了,你们穿穿看合不合身,需不需要改?”

    之前从镇上买的布匹,刘氏趁着这段时间,给每人都做了两套,初夏拿到新衣试了下,刘氏的制衣手艺不错,衣服大小很合身,“挺好的,谢谢娘。”

    西厢房里,大伯母正哄着吃完饭的栓子睡觉,怀里的栓子因为哭的久的缘故,还红着鼻子。

    “我真是恨不得撕掉她那张嘴,还有爹娘,凭啥向着三房说话。”

    “行了,你念叨了一个晚上了”,大伯父打断大伯母的话,“再说,爹娘就是出来劝说了几句,哪里向着三房了,我看是你想的太多。”

    “你就看吧,这得亏咱家的栓子是男孙,要不然爹娘偏心得偏到心眼里,住在一起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分开过得了!”

    “给我闭上你的嘴,分家这种话少说”,大伯父呵斥大伯母。

    大伯父面无表情的说话,大伯母还是有点悻悻的,“我不就发发牢骚,又不会当着爹娘的面说,你急什么。”

    张安民一家穿上了新衣,果然人靠衣服马靠鞍,鲜亮的衣服料子将刘氏显得比平时更年轻娇俏了些,连着大伯母看见了,也夸了两句。

    三婶则是看见了刘氏手腕的镯子,心里暗暗纳闷,老二家这是闷着发财了吗?又做新衣又买镯子,反正心里不是那么舒服。

    初夏与刚来的时候已经稍微有点区别了,至少和村里面的孩子区别开了,最显著的特点是干净。

    柳翠翠家里的大人去干活了,她带着弟弟妹妹出来玩,看见初夏的新衣,想伸手摸摸却又止住了,“真好看。”

    初夏到是没觉得穿上这个衣服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她今天是听刘氏的话,出来给家里的鸡找一些野菜,顺便看看能不能给大白找些吃的,而大白这会已经能跟在她身后慢悠悠的跑了。

    狗蛋虽然八岁了,家里穷没钱去私塾,和村里其他几个穷人家的孩子一样,还在村子里晃悠着,初夏看着,怎么就觉着,活像那村里的流氓呢…

 第二十四章 偶然发现芦荟

    狗蛋当然不知道初夏是在心里这样想他的,还领着和他年纪相仿的几个小伙伴玩着,在初夏看来,只是觉得幼稚,毕竟她是成年人的思维。

    “大白,来来,给你吃的”,其中有个小伙伴拿着颗草逗弄着大白。

    初夏汗颜,又不是羊,还拿颗草,果然,大白扭扭头就绕开了。

    狗蛋也觉得初夏今天穿的新衣很漂亮,小孩子的审美很简单,反正比村里其他小姑娘穿的好看就是了,就多看了两眼。

    又有一个黑泥鳅拿着东西过来逗弄大白,初夏本想拿着摘的野菜回头,一看黑泥鳅手里拿着的那片绿色的东西,这是芦荟?

    “大牛,把你手里的东西给我看看可以吗?”初夏说过。

    被叫大牛的人虽然不知道初夏要干什么,还是把手里的东西给递了过去。

    初夏接过东西后仔细的瞧了瞧,以前她经常用芦荟做美容护肤,这芦荟是天然的美容材料,所以她还是比较熟的,这应该是野生芦荟,可自己怎么没见着。

    “你在哪里摘的这个东西啊?”

    小孩子在村子里野,管他知道的不知道的东西,有的时候就摘了,“你问这个啊?这个是我从狗蛋那里拿的。”

    “狗蛋,这个东西你是从哪里摘的?”初夏对着狗蛋问道。

    狗蛋从不远处咻的一下子跑过来,“你说这个啊,我在村东头的那堆草丛后发现的,就顺手摘了,还扎了我的手,那里好大一片。”

    初夏一听,欣喜若狂,有了这芦荟,自己就能想办法制作美容养颜的护肤产品了,她可不想就顶着这粗糙又黑的皮肤长到大。

    “在哪里,带我去看看。”

    狗蛋虽然不知道初夏要做什么,但还是小手一挥,领着初夏去了,其他的小伙伴也凑热闹的跟着两人跑了过去。

    村东头有一堆草,已有半尺高,草后面是一块空地,原本是宅基地,只不过在这上面没有建房子,一直搁置了,平时更不会有人进来,而芦荟,就长在这堆草丛的后面,所以没有被人发觉。

    草丛里已经有一条被踩出来的小道,看着狗蛋带着他们轻车熟路的从草丛里的小道穿进去,初夏大概知道这凌乱曲折的小道是谁踏出来的。

    扒开草叶往前走着,前面的狗蛋叫了一声“到了”,几个人钻出来,发现已经来到了空地,而眼前,则是野生的芦荟。

    不过,和初夏想的有些差别的是,在狗蛋嘴里描述的一大片芦荟,其实并没有那么多,就一小块地方长着芦荟而已,不过对于这个发现,初夏已经很满意了。

    接下来就是想办法把这芦荟带回去了,怎么带?那就把芦荟叶割下来带回去好了,说干就干,初夏已经卷起了袖子。

    “你要摘这个吗?我帮你”,跟在后面过来的柳翠翠见初夏要摘这个,也上前帮忙。

    “这个有点扎手,还是用石头割吧”,初夏从旁边捡了几块菱角锋利的石头,自己用了一块,另一块给了柳翠翠。

    “你摘这个干嘛,这个又不能吃”,狗蛋说道。

    初夏已经动手割芦荟叶了,石头没有刀好使,她想着自己要不要回去把家里的刀取来,想想还是作罢,就先这样吧。

    “我摘回去养着。”

    初夏没有摘很多,石头也不太好用,手里也没有提竹筐,最终还是选择了今天放弃,还是等明天准备好工具再来,让柳翠翠也别割了。

    几人回村,又要穿过草丛,初夏在狗蛋后面走着,不知道怎么回事,被丛草里的东西绊了一下,惊呼一声就向着前面扑去。

    不过没有想象中的剧痛,身体撞上了一团软墙,初夏这才发现自己压在了狗蛋身上。

    “好痛!”狗蛋发出一声惨叫。

    初夏也不知道狗蛋怎么就突然做了人肉垫,赶快爬起来,“你扑出来干什么?”

    狗蛋还是身板小,此刻痛的断断续续说着:“你今天穿…穿的衣服…好看,扑到地上弄脏了…就不好看了。”

    初夏:“……。”

 第二十五章 张家要出官老爷了?

    知道了生长芦荟的地方后,初夏花了两个下午,才采摘了两小竹筐的芦荟叶回来,看着摘回来的芦荟叶,初夏发现自己又有得忙了。

    首先芦荟边沿疏生有刺,清理起来比较麻烦,其次她还得好好想想如何从芦荟中简单方便的提取汁液。

    大伯母和三婶闹了那场别扭后,晚饭又坐到了同一张桌上,表面上倒还是和和气气的,尤其是三婶,还给栓子碗里夹了块土豆,又给初夏碗里夹了块土豆,还对她笑的一脸灿烂,初夏看着碗里的土豆,太阳真是打西边出来了。

    行为反常必有妖,不知道三婶又想整什么幺蛾子,这是初夏的第一反应。

    三婶与张安仁夫妻俩个交换了下眼神,不知道两人是有什么打算,桌子上只听得见吧唧嘴的声音,就在晚饭快到结束的时候,三婶开口讲话了,想来忍了很久。

    “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