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寒门农女-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初夏将包裹放在地上,“娘,那王掌柜一看就是黑心商人,十五文钱一双鞋,这不明摆着欺负咱是老实人,你这鞋做的多辛苦啊,我就不相信卖不出去,放心吧,娘,我来想办法,肯定比他出的价高。”

    刘氏当初夏在安慰自己呢,小孩子的话哪里当得了真,其实她心里也是有点不愿意,价格给的太低了。

    越往石头镇的中心走,也就最热闹,镇上的各大店铺则都集中在这一块,卖包子的、糕点的各种小贩的吆喝声,酒馆、饭馆、胭脂铺等,刘氏母女两往前走着,而初夏的眼光在四周穿梭打量,她在找一家店,没错,就是药材店。

    她可没忘记她今天来镇上的主要目的,找个药材店将鱼腥草给卖了。

    刘氏领着初夏来到一家早点铺前,而安置好大黄牛的张安民早就在一张桌子前面等着了,等两人一来,张安民就对着店家道:“这里来三碗稀饭,两个肉包,四个馒头。”

    “当家的,鞋今天没有卖出去。”

    张安民弹了弹小方桌上的灰,听见刘氏的话问道:“为什么?之前不是一直都卖的好好的。”

    “掌柜给的价格太低了,所以就没有卖。”

    “没事,这镇上也不止他一家鞋店,待会吃完饭后,咱们去其他鞋店看看。”

    说话见,热气腾腾的稀饭、包子和馒头就端上桌了,初夏盯着那肉包子,没骨气的咽了下口水,真是好久都没有吃肉包子了,都不知道是啥味道了。

    “喏,小馋猫,快吃吧”,刘氏递给初夏一个肉包,又对着张安民说:“看见没,咱闺女看见肉包眼睛都笑得眯起来了。”

    两个肉包是给初夏的,馒头则是张安民和刘氏的,张安民啃着馒头,“以后爹多挣点钱,到时候你想吃,爹就带你来。”

    初夏抓起一个肉包刚放到嘴边,还没喂到嘴里,手没拿稳,包子一下子滚到了桌子下面的地上,这桌子下全是灰,她叫唤了声正准备弯下腰捡,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里冲出来一条黄色的野狗,嗖的一下就把肉包给叼走了。

    ……她的手还停留在空中,腰弯着还没直起来……

    “我的肉包!你给我还回来!”刘氏见初夏突然叫了一声,然后小身板就追了出去。

    初夏好气呀!到手的肉包就这样飞了,初夏追了一段路,那狗虽然瘦的跟条竹棍似的,但是挺会乱窜的,没两分钟就不见了。

    真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一条流浪狗也要欺负她。

    镇上比不得村里,张安民跟在初夏后面追了出来,将她带回来了早点铺,“算了,爹再给你买一个。”

    “不用了爹,我这里还有一个呢”,初夏郁闷的拿起桌上的另一个肉包,一大口咬下去。

 第十七章 进账

    这一顿早餐总共花了四文钱,吃完饭后,刘氏就打算去其他的鞋店问问,然后再去布店裁点布料,购置些生活用品。

    石头镇的东边有一大块区域,叫石集市,是专门提供给周围村子的村民兜售货物,卖闲货的地方,有点类似于夜市,里面大多数都是附近的村民拿着自家产的东西或者是水货、山货在出售,平时的人不算少,今日正好碰上了赶集日,刚好村民都趁着这个日子过来了所以人很多,初夏也被这边的喧嚣给吸引了过来。

    “娘,那边是什么地方?咱们去看看吧。”

    “那边就是卖一些杂货的地方,你去那边干什么,别东张西望的,跟着娘,等娘把鞋卖了,给你买糖糕。”

    三人又进了另外的几家鞋店,有的店瞧不上这种鞋,有的店虽然收,但价格也不高,三人碰了一鼻子灰。

    “早知道就把鞋卖给王掌柜了”,刘氏想着虽然这鞋要不然还是回去求求王掌柜。

    张安民开口道:“要不然我去王掌柜那里说说看。”

    “那当家的你去说说看,那王掌柜也和咱做过几次交易了,虽然这次价钱给的低,但好歹能卖点钱。”

    “爹,娘,咱不回头去找那黑心老王了,说不定又得压价了,娘的手艺这么好,我就不信卖不出去,谁说鞋子一定要卖给鞋店了?”初夏听见刘氏要回头去卖鞋,赶紧阻止。

    “那不卖给鞋店,那咱卖谁呀?”

    初夏拖着两人来到了刚才看到的石集市,指着里面来来往往的人,“卖给他们。”

    张安民和刘氏两人对望了一眼,有点不理解,初夏解释道:“我的意思是,咱家也可以和那些人一样,搞个摊卖鞋。”

    张安民有的时候也会从山上打些野味或者编些竹筐什么的来卖,这里大多都是卖这些的,基本上没看见有说卖鞋的,要买鞋,基本上都是直接去鞋店,哪里有在这里卖的?

    “那里哪是卖鞋的地,你看看有谁卖了?”刘氏说。

    “爹,娘,没人卖,咱们就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又不会吃什么亏,只是会浪费点时间而已,咱们就试试吧”,初夏撒娇。

    虽然不知道初夏说的吃螃蟹的人是什么,还以为是这丫头想吃螃蟹了,张安民想了下,摸摸初夏的头,对着旁边的刘氏说道:“要不,咱听孩子的试试,你们俩在后面休息,我在前面卖。”

    这里的摊位都是要收钱的,有固定和临时的,张安民付了一文钱,买了个临时的摊位,将包裹打开,把外面的麻布铺在地上,将鞋一双双摆好,路过的人看见新出来的摊位,有的伸长脖子看了一眼,发现是鞋后没有兴趣的将目光调转,看向别的摊位。

    摊位支起来半个时辰,只有路过的人中偶尔有些人扫几秒,还没有上前询价的,张安民守在摊位前,而初夏和刘氏则在后面的树墩下坐着,初夏观察了下,这样下去不行呀,估计天黑也卖不出去一双,看来自己得想想办法。

    “卖鞋啦,卖鞋啦,超级便宜舒服方便干活的鞋,自家手工做的,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大家可以过来看一看”,初夏站在摊位前叫卖了起来。

    以前为了挣零花钱,她曾经做过促销员,遇上节假日,超市里的促销小妹都能组成一支足球队,为了卖更多的商品,她们得卖力的吆喝,将别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当然,吆喝的话也是重点,里面暗藏玄机,这是她长久实战经验总结下来的。

    就像她刚才的吆喝,也不是随便乱喊的,来这里卖东西或者逛的,大多数都是不富裕的农家人,对他们来说,东西一定要便宜,其次,农家人得经常做家务或者下地干活,脚上的鞋子对他们而言,要舒适也要方便他们干活。

    张安民看着初夏在这边吆喝叫唤不太像样子,毕竟是个小姑娘,刚想让她不再吆喝,这边就有人被初夏的吆喝声给吸引了过来。

    “小姑娘,这鞋是你家手工做的吗?多少钱一双?”

    “是我娘亲手做的,二十五文一双,您可以买一双,便宜又舒适的”,看摊位前有一个中年人问,初夏回答着。

    哪里知道此人问了却什么话也不说,摇摇头就走了,初夏对于这种情况,早已习惯。

    “初夏,你去后面歇着吧。”

    “爹,没事,我给你帮帮忙,你看刚才我一吆喝,不就有人问了吗?这说明还是有人对咱家的鞋感兴趣的”,其实是担心按照张安民那样只知道死守不知道揽客,最后说不定一双鞋都卖不出去。

    张安民见初夏的吆喝确实有成效,不少的人都看了过来,便没有再说,自家女儿长的可爱,童音纯真,或许吸引到了路人,心里想着。

    在初夏的吆喝下,一炷香后,终于有个客人以二十文钱买走了一双男鞋。

    见有人买了,就有在旁边看的人问了,“你这鞋二十五文也不便宜啊?”

    “伯伯,您去不远处的几家鞋店看看,那里面的鞋都三四十文一双了,我们已经算是便宜的了。”

    初夏观察了那几家鞋店,发现便宜的鞋子至少都要三十文,他们卖的,价钱不算高。

    “那你这自己做的,能和别人鞋店里面卖的比?”

    初夏笑了,“虽然是自家做的,但是质量却不差,我和我爹脚上穿的也是自家做的这个鞋”,观察了下对方,黝黑的皮肤,上衣还算新,裤子上有补丁,脚下的鞋穿了很久的样子,鞋面上有漏洞,边沿上裂开了小口,明显的农家人。

    “而且我们这个鞋适合做农活的人,特别方便,我爹也经常穿这鞋下地干活,一双鞋穿很久呢,要不你穿上试试?”

    问的人拿着鞋在手中翻看了下,似乎是在考虑,“我个干活的人脚脏,鞋我就不试了,能便宜点不,小姑娘?”

    “那就给您便宜点,二十一双。”

    “那给我拿两双,一双男鞋,一双女鞋。”

    旁边还有意向想买的人,看见初夏降价了,也说道:“二十文钱给我来一双。”

    “小姑娘,我想试一下……。”

    见终于开张卖出去了,后面歇着的刘氏也笑着走了过来,帮忙收银子,而初夏则在应付着其他客人的话。

    等应付完这波客人,摊位上还剩下两双女鞋,初夏一拍脑袋,想起了一件事,“爹,我今天带来的鱼腥草呢?”

 第十八章 艰难的卖药之路

    “鱼腥草?就是那竹筐里装的野草啊,我安顿牛车的时候一起放在你柳大伯那里了”,张安民道。

    张家的远房亲戚有个姓柳的人家在石头镇上做生意,开了个卖酒的小酒坊,张安民来镇上赶集的时候,一般把牛车放在酒坊的后院里,托人帮忙照看。

    “爹,你能把那筐子鱼腥草取出来吗?我想拿去看看这东西能不能卖掉。”

    看着初夏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张安民实在是不好打击,他是看前段时间家里的野草越来越多,就随口问了刘氏,刘氏说孩子想拿这卖钱呢,他以为初夏那孩子是说着玩呢,哪里知道孩子是当真呢,心里到这时候还惦记着这档子事。

    但是你看孩子这么积极,打击人的话对着这张可爱的脸他也说不出口,算了,就陪孩子折腾这一次吧。

    “孩子她娘,你在这里卖鞋,我和初夏去卖卖看那个野草。”

    “小孩子瞎胡闹呢,那秋打尾能卖啥钱,咱还是先把这鞋卖了”,刘氏也不相信那东西能卖钱。

    初夏算是明白了,感情她爹娘一直不相信她的话,一直不相信这鱼腥草能卖钱,“娘,刚才你们不也说在这里卖鞋不行,但我们这鞋也卖出去了,那鱼腥草你就让我试试看,能卖几文钱也是好的呀,不然就白拿过来了。”

    张安民也对着刘氏说,“没关系,你就在这里继续卖鞋,我陪着初夏去试试,也不妨碍什么的。”

    刘氏见状,交代了两句,初夏和张安民则回去取鱼腥草。

    装鱼腥草的竹筐较大,取回竹筐后,张安民将竹筐背着问着初夏,“这东西有什么用,会有什么人要。”

    “爹,我听说以前村里的顾大夫也会经常拿些采摘的药草,干叶去卖,要不咱也去药堂试试吧。”

    “人是大夫,采摘的都是些药材,咱这随便摘的东西,我看不像药材。”

    张安民还是带着初夏去了一家药堂,偶尔他也会在这里抓药。药堂算不上很大,门口的右边进门处放置了一张桌子,桌前有一位老中医正在给人诊病,后面则是配药区,几个伙计正拿着单子给病人配药。

    “两位客人是看病还是抓药?”里面药柜前的一位伙计问道。

    “不好意思,我们不看病也不抓药。”

    “那你们来这里干嘛?”

    “我们来这里卖药的”,初夏回道。

    伙计回过头又忙自己的事,“我们这里是不收你们这些村民卖的药材的,两位客人,你们到别处看看吧。”

    话还没说两句就被拒绝了,初夏也明白,药堂一般都有自己的进药渠道的,又同伙计讲了两句,呆在店里瞧了下也没见到掌柜,两人走出药堂,初夏对着张安民道:“爹,咱再去其他的药堂试试吧。”

    两人又来到了另一家药堂,这家药堂叫“三春晖”,比她们之前去的那家药堂规模要小一点,里面只有两个伙计在抓药配药,初夏这次学了点经验,进门后首先问了伙计,“请问你们药堂的掌柜在吗?”

    药堂的伙计看了他们一眼,“两位找我们掌柜有什么事情吗?”

    “我们有药…”张安民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初夏抢着回了,“我们有个生意想和你们掌柜谈,还请告知下你们掌柜。”

    要是说卖药,说不定会像上一次一样,被人给拒绝。

    伙计看说话的小姑娘和她旁边的中年人,明显就是下边的村里人,看着也不像药农的样子,想打发掉了又怕误了掌柜的事,对着两人道:“那你们两人等一会,我去后面叫一下我们掌柜。”

    过了会儿,有人从后面悠悠的走进来,身后面还跟着刚才的那个伙计,“谁找我?”

    “掌柜的,就是这两个人。”

    三春晖的掌柜是个有点富态的中年人,此刻正为一件事发愁呢,近日不知怎么的,痰热喘咳来求药的人特别多,而治疗喘咳的药材需要百部、鹅儿不食草、麦冬、侧耳根这几味药,但是侧耳根这药材平时备的少,这到了需要大量用的时候,还发现没有,就算是采购回来,也需要几天的时间,可眼下却没有解决的办法。

    掌柜的看着眼前的张氏父女,“听说有人找我?是你们吗?”

    “是,是,我和小女采摘了一点东西,想让您看看,您这里收不收”,张安民回答掌柜。

    “我这里是药堂,不是收山货的地方,您啊,去别处吧。”

    初夏也跟着说道,“掌柜,我和我爹想要卖给你的是药材,您是开药堂的,这些药材想必您也用得到,要不您先看看吧。”

    掌柜甩甩袖子,“实话和你们说吧,我们药堂不收村民的药,我们有自己的进货渠道,你们又不是药农,采摘的药哪里知道安不安全,药效有没有被破坏,你们还是走吧,我们这里正忙着呢”,说完掌柜的就转到了别处。

    张安民打算带着初夏离开,“算了,咱走吧,这都已经两家了,都没有人愿意看一眼。”

    初夏不死心,“爹,这镇上还有其他的药店吗?”

    “倒是还有两家,只不过这东西怕是别人也不会收。”

    “采摘了这么多鱼腥草,难道都要白费了?”

    在店里转悠,查看伙计干活的掌柜听见两人的对话,精神一震,“小姑娘,你刚才说什么?鱼腥草?”

    见掌柜来了兴趣,初夏答道:“对啊,我们要卖的就是鱼腥草。”

    这鱼腥草在药堂里叫侧耳根,掌柜听初夏的回答,来了兴趣,“鱼腥草带来没?让我瞧瞧。”

 第十九章 领养小狗

    初夏一听有戏,赶紧让张安民把竹筐放下来,把里面的鱼腥草拿给掌柜看。

    掌柜从竹筐里抓出一把晒干的鱼腥草,凑近了看,又掐了一点放进嘴里,“小姑娘,这是你家采晒的吗?”

    “是我和爹娘一起采摘的,然后又晒了几天。”

    “您是药农?认识这些草药?”掌柜的又问张安民。

    张安民挠挠头,“不是药农,我也不认识草药,这就是我家孩子在河边采摘的”,看到这里,他才隐约意识到初夏摘的这个野草有可能真的是草药能卖钱。

    掌柜想了下开口,“这样吧,你们这鱼腥草我收了,只不过你们这品相不是很好,给不了很高的价,我这边给你们每斤三十文,你们看怎么样?”

    鱼腥草并不算很名贵的药材,只能算一普通药材,初夏本来预想的也不是很高,在加上这里的经济不发达,药堂也不是很多,万一除开这里其他地方不收呢,好在掌柜开的价格还算合理,初夏对着张安民点点头,表示这个价格可以接受。

    “那就依掌柜的意思,您给这些药材过个秤”,张安民道。

    掌柜叫来店里的伙计,将鱼腥草给过秤,重达六斤五两,总计195文钱,父女两在酒坊里给鱼腥草称过,差不多也是这个数,说明这家药堂做生意还是挺诚信的。

    “来,这是195文钱,您收好。”

    张安民接过来掌柜的递过来的铜板,没想到这东西真能卖钱,还能卖这么多,连忙道谢。

    “请问您怎么称呼?您这边之后还收不收鱼腥草啊,我家里还有一些”,初夏问,鱼腥草还能再长一段时间,如果药堂还收的话,她回去之后还想再采摘。

    刚收来的鱼腥草立马进入了药柜,被伙计拿去配了药,掌柜回头,“店里的伙计都叫我李掌柜,这鱼腥草快要进入尾声了,如果你家还有这种干的鱼腥草的话,我这边可以考虑再收一点,价格的话还是三十文一斤,你看怎么样?”

    从药农那里进药材的话,这个品相的鱼腥草要四十文一斤,虽然说父女两个不是专业的药农,但是采摘的这个鱼腥草是非常不错,如果从他们这里收购鱼腥草,可以省下不少银子。

    “成,李掌柜,那过几天我们再来。”

    拿着银子的两人离开了药堂,张安民把银子揣在怀里,还是有点不敢相信,“闺女,这东西真的卖钱了。”

    初夏也高兴,“对啊,而且回去后我们还可以继续采摘接着卖呢。”

    两人走后,刘氏所在的鞋摊基本上就没人光顾了,刘氏守着摊位,也不知道两父女拿着东西去哪里卖了。

    “娘,我们回来了。”

    “回来了,这么半天,你们去哪里了?”

    “去药堂卖初夏摘的野草了,想不到那真的是药材,你看这是卖的钱”,张安民掏出银子。

    “这…。当家的,那东西能卖这么多钱”,刘氏看着接过来的钱,比卖鞋的钱都多。

    初夏看着摊位上的两双鞋,将鞋包起来,“娘,那掌柜的说还要鱼腥草,所以回去后娘就别纳鞋了,一起去采鱼腥草吧。”

    刘氏再怎么惊讶,可是银子是真实的,三人高高兴兴的收摊,准备在镇上买好东西后早点回家。

    三人去了锦绣坊,打算买点布做几身新衣,初夏的裤腿早就短了一截,长裤变成了七分裤,刘氏的衣服还是几年前的款式,而张安民的衣服,经常干活,补丁是最多的。

    女人,哪里有不爱美的,哪有不爱穿新衣的,刘氏也喜欢呀,可是舍不得银子,张安民看刘氏盯着布匹眼睛发光的样子说“要是喜欢,咱买一匹吧,给你和初夏多做几身新衣。”

    “咱哪有那多银子,一匹布要一百多文钱呢”,刘氏摸着色泽亮丽的布料,“你和初夏一人做两身,我衣服够了,就不做新衣服了。”

    刘氏穿来穿去也是那几件衣服,初夏明白,刘氏这是心疼钱呢。

    “爹,娘,不如就听我的,咱家每人做两套新衣,要是你们没有新衣,那我也不要了。”

    最终刘氏挑了两种花色,一种给初夏和自己,要了半匹;一种给张安民,要了一丈,加上跟伙计谈价,最后花了75文。

    几人又去买了点盐,一点白面粉和生活用品,刘氏还专门给初夏买了几块糖糕,在刘氏的口中,那糖糕的描述似乎就和巧克力似的,等见到实物,嗯,还是不要抱有期待好,初夏心里想着。

    驾着牛车回家,车刚出了石头镇,初夏眼角就看到了抢自己包子的那条狗,一动不动的趴在墙角,“爹,停下,我要下去。”

    蹭蹭蹭的跑过来,那条狗竟然没有任何反应,眼睛闭着,四仰八叉的躺在地上,初夏正好奇这狗怎么不跑呢,刘氏在后面跟了过来说了一句,“这狗死了。”

    “死掉了?可她早上还抢我包子来着,会不会是睡着了?”

    “狗死了就是这个样子,想来是饿了很多天,走吧,没什么好看的。”

    刘氏牵着初夏回去,刚转身走了没两步,身后传来隐约的动静,“好呀,竟然装死。”

    回头一看,怎么…。从死掉的狗的怀里爬出来一条眼睛都还没睁开的小狗。

    初夏明白了早上狗为什么抢她的包子了,“娘,你看,这里有一条小狗。”

    刘氏也看见了,但还是催促着初夏回家。

    “这条母狗死掉了,小狗这么可伶,娘,可不可以把这条小狗领回去养啊,要不然它就得饿死了。”

    ------题外话------

    虽然一直告诉自己,会有猫的,会有狗的…我还是幻想自己有条狗吧。

 第二十章 她的考虑

    牛车慢慢地往前走,刘氏看着车上趴在初夏身边的那条小狗,你说这孩子怎么这么倔,非要把这小狗抱回去,人都没得吃,这狗领回去后用什么养啊。

    初夏逗弄着小狗,当然没有考虑到这些,想她上辈子单身,每天都只能在网上吸猫吸狗,时间久了,看条狗都觉得眉清目秀的,那时候没有条件,现在村里地方大自己又有时间,这中华田园犬又比较好养,便有了这点心思,再说母狗都死了,这小狗自己不养,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就得饿死。

    白毛小黑爪,嗯,就叫大白吧,“大白,你以后就叫大白了”,初夏已经给小狗取好了名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