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良田锦绣:药香小农女-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文 第七章 身藏不露

    苏家除去外嫁的一个闺女,现在一共十八个人。

    正房两人,五十岁的苏老头和同样五十岁的庞氏。

    苏老头为人好吃懒做,性子软弱,耳根子更软,经常被人唆使。

    庞氏为人正派、大气,在村子里口碑甚好,疼爱子孙,也不重男轻女。

    这一点,苏锦夏深有体会。

    不过,庞氏虽疼爱子孙,但也不盲目。

    更不是哪一个子孙都疼爱的,她只疼爱那些懂事听话的。

    像王氏生下的几个儿女,庞氏就讨厌得很。

    大房五人,大伯苏云德三十四岁,大伯娘张美英,大郎苏瑾昊十六岁,大丫苏锦芳十四岁,四丫苏锦兰十一岁。

    大伯苏云德为人表面十分老实,平时里不爱吭声。

    大伯娘能说会道,颇有心计,在苏家很吃得开。

    苏瑾昊从小上过两年学堂,识得几个字。

    性子随了张氏,心眼儿颇多,前些日子闹着要做小生意,但家里没钱给他,现在还在闹着。

    家里这一年来,也在给他相亲。相了两个,他眼光太高都没有看上人家。

    苏锦芳性子随了大伯,平日里不爱吭声,该干啥就干啥。

    苏锦兰,大伯大伯娘谁也不随,以苏锦夏看来,倒是随了王氏,好吃懒做,一张嘴也是挺毒的。

    二房就是苏锦夏这一边了。

    现在二房五个人,柳氏柳玉娴,二丫苏锦月十三岁,三丫苏锦夏十一岁生辰只比苏锦兰大一个月,六丫苏锦笑八岁,四郎苏瑾生三岁。

    至于苏锦夏的父亲。

    苏锦夏根本不想提,因为她这个‘父亲’搁在现代来讲就是一枚大渣男。

    柳玉娴生下苏瑾生不到一年,苏云泰就跟村里的一个小寡妇跑了。

    记忆里那段时间,老苏家被村里人背地里说了不少坏话。

    柳氏更是抬不起头来,整日以泪洗面。

    就算是现在,她都甚少出门。

    苏锦月性子谦和温驯,苏锦笑是个大闷瓜,平日里不爱说话。

    但是苏锦夏知道苏锦笑却是个身藏不露的。

    看着闷,但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转一个心眼儿,聪明得很。

    至于苏瑾生,他年纪还小。

    因为家里穷,长期营养不良,生得干瘦干瘦的让人心疼。

    三房也是五人,三叔苏云安三十岁,三婶王晴,二郎苏瑾旺十二岁,五丫苏锦莲十岁,三郎苏瑾林七岁。

    苏云安和王氏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爱占小便宜,好吃懒做,常常在家里挑事。

    苏瑾旺性子倒不随王氏两人,但也不是什么好人。

    苏锦莲和苏瑾林的性子是随了王氏两人,令人讨厌得很。

    四房现在跟着正房,因为苏云康还没有成亲。

    苏云康今年二十岁,两年前还有一个月是该成亲的。

    但因为出了苏云泰的事连累他,成亲的对象就把亲给退了。

    三个月前,花了三两银子说了苏家村不远,陈家村的一个哑女。

    正打算年前成亲。

    苏云康性子随了庞氏,正直得很。

    有庞氏护着,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村里口碑都不错。

    整体来说,苏家就是这样。

    苏锦夏用几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人多,很穷。

    但不管这些,苏锦夏还是想好好的在苏家生活下去。

    因为苏家的某些人对她真的很好。

    尤其是庞氏。

    苏锦夏想帮助苏家富起来,但首要做的还是先把病养好。

    不仅如此,还要等战乱过去。

    东安县地处北地,往北走只有两个州府,紧邻着乌尔汗国。

    每年入冬,乌尔汗人都会频繁骚扰晋国边境,抢掠粮食。

    今年尤为正盛,一入冬,乌尔汗大军开始攻打绥州府。

    绥州府不到一个月就被占据,现在闹得整个北地人心惶惶。

    现在乌尔汗大军还在攻打牧州府,要是牧州府要是再被攻下,很快就是东安县所在的云州府了。

    所以只要牧州府一攻破,苏家势必会举家往南逃亡。

    想完这些,苏锦夏很累,喊了苏锦月一声,让苏锦月把棉被撤下。

    苏锦夏躺下,很快就睡着了。

    当再次醒来,已经过了晌午。

    “同样是孙子,她一个小蹄子凭啥生个病就吃好吃的,不让三郎吃。娘,你这偏心偏得也太狠的了吧。家里就那几个鸡蛋,全让那个赔钱货给糟蹋了。”

    苏锦夏一醒来,就听到王氏在院子的怒骂声。

    皱了皱眉头,看了一旁的苏锦月一眼。

    “二姐,几……什么时辰了?”

    差点儿问成几点了,苏锦夏眉头突了突。

    “你醒啦,”苏锦月停下手中的活计,抬头看向苏锦夏,“还差一刻钟到午时,怎么?饿啦?”

    苏锦月温柔地问道。

    十一点四十五,她又睡了那么久。

    苏锦夏皱眉,摇了摇头,表示不饿。

    “姓庞的,你给老子把碗给我放下。你要是敢把饭端给那个死妮子,我跟你没完。”

    门外还在闹,刚才是王氏闹。

    现在轮到苏老头子了。

    不过苏老头子却是听了王氏的撺掇。

    “你跟我没完?苏老头子,你长本事了,跟我没完,老娘今天就站在这里,看着你跟我没完。老二家的把碗先端进去。”

    刚才王氏骂人,庞氏没有吭声。

    现在见苏老头插嘴了,忍不住了,朝着苏老头发起火来。

    可能还觉得不顺,逮着王氏也骂了起来,“老三家的,你长了张破嘴是整天吃了屎吗?老娘教训了多少回了,你还是不改,小心我早晚把你的破嘴给你缝上。”

    门外,庞氏教训起王氏和苏老头子来。

    柳氏端着碗已经进来了,“三丫,起来吃点饭吧。”

    见三丫好多了,柳氏放宽心不少。

    进了屋笑了笑,把碗先搁在炕边就上了炕。

    “咋是白面条啊?”

    在柳氏的扶持下,苏锦夏坐了起来。

    望着柳氏端进来的饭,吃了一惊,问道。

    心里瞬间明白了,王氏为啥闹这么狠。

    “你奶疼你,专门给你做了碗白面条,我先喂你吃点吧。”

    柳氏笑笑,拿起筷子,就要喂苏锦夏。

    苏锦夏躲了一下,不等柳氏开口问,道:“把四郎叫进来一块跟我吃,我吃不完。”

    看着这满满一大碗白面条上还飘着蛋花,苏锦夏想自己肯定吃不完,就想起了苏瑾生。

    她那个瘦巴巴的弟弟。

正文 第八章 有点小用

    “你先吃,吃不完再说。”

    柳氏听苏锦夏这么说,心里赞许她懂事。

    不过,她还是拒绝了苏锦夏的提议,反驳道。

    而苏锦夏听她这么说,也不再矫情,就趁热吃了大半碗面条。

    吃完热热的白面条,苏锦夏身上暖暖的,感觉舒服了很多。

    “等会儿我让你二姐把煮好的药端过来,你喝下,再休息。”

    见苏锦夏不再吃,柳氏吩咐道。

    然后就把剩下的面条递给了刚刚进来,馋得直流口水的苏瑾生。

    过了小半个时辰,苏锦月才把药端过来。

    苏锦夏闻了闻碗中的汤药,确认了里面都有哪几种药材,觉得有点小用,勉为其难的喝了下去。

    喝完之后,过了有一刻多钟,苏锦夏感觉有些困。

    很快再次睡了过去,不过这次她却没有睡了多久,只半个时辰就醒了。

    醒了之后,苏锦夏没有让苏锦月帮忙就自己一个人慢慢悠悠地坐了起来。

    倚在炕头,望着屋里的一切。

    除了炕上的几床破被,整个屋子里就只有一个盛放衣服的破箱子。

    屋里的地坑坑洼洼的,不过却没有老鼠洞。

    因为这个屋子里从来不放粮食。

    关键还是穷!

    “二姐,娘今天去干啥去了?”

    记忆中,虽是冬天,但苏家也还有忙不完的事。

    男的进山砍柴、打猎,女的上山割草喂鸡、到河边洗衣服、纺棉花、刺绣。

    纺棉花、刺绣是在家里,出门只能是割草、洗衣服。

    可这些活也用不着这么多人啊,怎么这几天,家里空荡荡的,大人小孩都出去了?

    苏锦夏有些疑惑。

    “苏举人家要在院中修个大地窖,说是要十天就修出来,把村里人不管大人小孩,只要是能干活的全都叫去帮忙了。”

    苏锦月也不瞒她,把知道的都跟苏锦夏说了。

    “修地窖干啥?”苏锦夏不明白。

    “修地窖放粮食啊,乌尔汗大军快要打过来了,苏举人为了以防万一。”

    苏锦月一边说着,一边手里快速地打着络子。

    “乌尔汗大军打过来,就把此地占了去,难道苏举人还想投靠他们?”

    苏锦夏一听,疑惑的小声说道。

    “嘘,这话可不能乱说,叛国可是要杀头的,”听苏锦夏这么说,苏锦月吓了一跳,赶紧放下手中的络子。

    先望了窗外一眼,见没有动静,转头看向苏锦夏教训道。

    “乌尔汗大军到时候打过来,也在这里待不了多久,因为赵家军已经快要赶过来了。等赵家军赶了过来,肯定杀得乌尔汗大军片甲不留。”

    见苏锦夏愣了神,苏锦月继续说道。

    言语里提起赵家军,目光里流露出小女子的崇拜。

    这种崇拜就和一种信仰似的,发自内心。

    赵家军,苏锦夏也听村里的长辈说过,以前的她很敬佩。

    而现在苏锦夏倒是无所谓。

    毕竟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她,崇尚的是自由,是梦想。

    “二姐,我现在感觉好多了,把络子给我一个吧。”

    熬过昨夜,苏锦夏明显感觉自己好了很多。

    不仅嗓子不哑说话流畅了不少,浑身也有了些力气。

    “好吧,给你一个,你慢慢打,要是累了,赶紧休息,别再病了。”

    见三丫执着,再看看她的面色不像昨日那般苍白。

    苏锦月点了点头,就把柳氏用的针线筐给递了过去。

    苏锦夏有前身的记忆,打个小小的络子自然不在话下。

    可是她并不只想打个简单的络子,而是打个精美的,这个时代没有的络子。

    她毕竟来自现代,以后也要帮着苏家脱贫致富。

    自然有些东西势必要露出来的。

    所以为了能让家里人以后更好地接受,苏锦夏决定先慢慢的来。

    身为神农世家的小姐,从小到大学的可不止是医术。

    所谓三百六十行,每个人都要挑选近二十种行业进行学习。

    其中,苏锦夏学的就有刺绣。

    打络子和制作中国结差不多,所以想了片刻,苏锦夏就决定打个中国结样式的络子再说。

    因为旁边有苏锦月看着,苏锦夏也不敢打得速度太快。

    而是一边打着,一边想着。

    一个时辰后,苏锦月终于注意到苏锦夏手中的络子。

    “三丫,你这打得是什么啊?”

    看着三丫手中的半成品,再看看自己手中的络子。

    苏锦月皱着眉头,问道。

    “我在尝试着能不能打个新的样式出来,这样拿出去还好卖。”

    听苏锦月问,苏锦夏同样皱着眉头说道。

    一双杏眼盯着手中的半成品,装着一副沉思的样子。

    打个新的样式?苏锦月听苏锦夏这么说,眉头松了松。

    “你能有这想法是好事,但也就试这一次,要是失败了,可别再试了。”

    打络子的线也是用钱买的,要是打不成,不能再让三丫继续糟蹋。

    这个就算了,毕竟她刚才没有发现,及时制止。

    要是早先知道,她势必得拦着。

    “恩,我知道了,要是不成,我肯定不再想了。”

    看苏锦月一副小气巴拉的样子,苏锦夏撇了撇嘴,继续低头手中的活计。

    心中想着,得尽快把家里致富。

    苏锦月这么小气,估计也是穷日子过惯了。

    “二姐,你看,做好了。”

    又过了一个时辰,一个中国结样式的络子终于完成。

    苏锦夏身上倒是不累,可心却累了。

    因为这样装了两个多时辰真是苦了她了,早知道,当初学习的时候,应该选个表演系的。

    “这……这是你想出来的?”

    刚才把三丫说了一顿之后,苏锦月就一直忙活自己手中的活计。

    现在见三丫把打好的络子递给她,她看着这么精美的络子。

    一双眼睛不可置信的盯着苏锦夏,连话都说不好了。

    “是啊,不过想起这个来还真累,我都拆了好几遍了才打好的。”

    苏锦夏说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的。

    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眨了眨盯着苏锦月,嘴角勾起笑来。

    “真……真好看,你……你也教教我吧,估计这个拿到镇子上卖,能卖好几个打钱。”

    像她手中打的络子,一个也就值一文钱。

    

正文 第九章 是穷怕了

    可三丫打的这个络子,太好看,太精美了,估计拿到镇子上至少值三文钱。

    苏锦月心中微动。

    像是忘了刚才她心中所想,惊喜地让苏锦夏教她。

    而苏锦夏听她这么说,愣了一下。

    因为她觉得,苏锦月听了她的话不该是先夸夸她聪明吗?

    怎么把话又扯到钱上了?果然,二姐是穷怕了!

    “二姐,我明天再教你吧,我有些累了。”

    她确实累了。

    坐了两个时辰,又演了两个时辰的戏,能不累吗?

    所以就算看着苏锦月一脸的兴奋,她还是拒绝道。

    不过苏锦月听到她的拒绝倒是没有生气,而是望了一眼窗外的天色,转回头道:“累了就歇一会儿吧,娘他们也快回来了。”

    见苏锦夏一脸疲惫,苏锦月怕是苏锦夏累着了,赶紧扶着她躺下。

    不过,把苏锦夏扶着躺下之后,苏锦月就一直拿着那枚络子打量。

    很是稀奇!

    过了一会儿,苏家人陆陆续续的回来了。

    庞氏因放心不下苏锦夏,先过来看了一眼。

    见她无事,又叮嘱了两句,就回了正房。

    苏锦月刚才没敢拿出那枚络子,等庞氏一走,她就神秘兮兮的把柳氏叫到跟前。

    “你这是咋?神叨叨的。”

    看平时很是懂事乖巧的二丫竟露出这般模样叫她过来,柳氏愣了愣。

    走了过去,问道。

    “娘,你看。”

    被柳氏说她神叨叨的,苏锦月撇了撇嘴。

    也不敢说什么,就拿出塞进针线筐里的络子,递给了柳氏。

    柳氏把络子接了过来,反反复复的看了几遍。

    也反反复复的瞅了苏锦月几眼,眼中带着疑问。

    “你打的?”

    柳氏见苏锦月看着她捂嘴笑,心中一半震惊,一半疑惑的问道。

    “不是我打的,是三丫打的。”

    听柳氏问,苏锦月看了一眼躺在炕上装睡的苏锦夏,实话回道。

    “三丫打的?”柳氏眉头皱得更深,又看了看手中的络子,顺便瞥了一眼‘睡着’的苏锦夏,自言自语道。

    “你这个死丫头,不是让你在家看着三丫吗?你咋还让她干活呢?”

    柳氏看着手中络子自言自语。

    而苏锦月看着柳氏正等着她的反应,没想到下一刻脑袋上就被柳氏拍了一巴掌。

    然后再听听柳氏的话,苏锦月有些傻了。

    她娘竟不在乎络子,倒先怨她让三丫干活了。

    苏锦月有些委屈。

    “我哪里让她干活了,是她自己闲得慌,要起来打的,你咋能怨我呢?”

    苏锦月捂着头,不让柳氏再伸手打她。

    不过,柳氏也没打算再打她,她只不过给苏锦月提个醒而已。

    “死丫头,她要打,你就不能拦着。”

    听苏锦月这么说,柳氏心里明白了原委。

    可刚才的话已经撂出去了,总不能再去捡回来。

    所以只能继续骂道苏锦月。

    而苏锦月见柳氏‘真的’生气了,赌了两口气,不敢再开口反驳。

    不过,心里却是把装睡的苏锦夏给骂了两遍。

    “二丫,你出来,娘和你说两句话。”

    手里的络子实在精致,柳氏想知道今天下午到底发生了什么。

    怕待会儿问起话来,打扰到苏锦夏,就轻声喊到苏锦月。

    听自家娘喊她,苏锦月撇了撇嘴,再挨了柳氏一巴掌之后,才不情不愿的下了炕,跟着柳氏去了后院菜园子那里。

    柳氏走后,苏锦夏睁开眼,睡不着在炕上翻来覆去。

    等过了一刻多钟,柳氏和苏锦月回来了。

    苏锦夏也不知道两人说了些什么,等苏锦夏‘醒来’,柳氏也没有再问话。

    苏锦夏的晚饭是庞氏端来的,白面糊糊、小咸菜和一个煮鸡蛋。

    因为病好了点,苏锦夏的胃口也不错,把庞氏端来的饭全给吃完了。

    不过,苏锦夏不喜欢吃蛋黄,就给了苏瑾生。

    吃过饭,柳氏把庞氏留下,当着苏锦夏的面把络子拿了出来。

    “你说这是二丫打的?手真巧。”庞氏拿着络子翻来覆去的看,心中有些激动,夸了苏锦月一番,接着道:“这么精致的络子肯定比咱们打的值钱,你们娘俩先偷偷打着,不能传出去,要不然被人学会了。等打够了,咱们再拿到镇上去卖。”

    这络子看着精致,但也简单,很容易就被人仿了去。

    要是今天拿到镇上去卖,指不定第二天就会出现一模一样的来。

    庞氏不傻,所以就吩咐着柳氏二人,让她们两个多打点,等积攒一定的数量,也能多卖点钱。

    “娘您就放心吧,等苏举人家的地窖一挖完,我和二丫就开始打。”

    听庞氏想到了这么多自己没有想到的,柳氏暗骂一声自己蠢笨,笑盈盈的答应了下来。

    “恩,那我就先回了,你们也早点睡。我看着三丫快好,等明天我再让老四去聂郎中家抓两副药来。”

    有了赚钱的门路,虽不多,但庞氏心里也高兴。

    看了苏锦夏一眼,吩咐一句,就出了门。

    “五丫把空碗端到厨房刷出来。”

    三丫吃出来的空碗,柳氏也不敢让庞氏端回去。

    刚才她就把碗端到了一边,这会儿见庞氏走了,柳氏才得闲吩咐着五丫。

    “三丫,娘跟你奶说,这络子是你二姐打的,你不生气吧?”

    你不生气吧?

    听柳氏这么说,她咋会不生气?

    明明打这络子,她是想安到自己名头上,等将来在家里大显身手的时候,还有个由头。

    现在倒好,计划全被柳氏打乱了。

    苏锦夏有些生气,但想想也不能怪柳氏。

    毕竟得了这个稀罕物,还是能挣钱的。

    苏云泰跟着人家寡妇跑了,这两年,她在家里总是低着头。

    有了这络子,她说不定也能趁着机会把脊梁骨在家里给直起来。

    所以柳氏这么迫不及待的告诉庞氏,也情有可原。

    想了想,苏锦夏也只能吃下这闷亏,想着等以后再找机会。

    “娘是怕奶知道了我下午打了络子挨骂吧?”

    苏锦夏也不点出柳氏那点小心思,反倒‘直白’问道。

    “你这丫头,你咋能这么想?你生了这一场病,花了家里至少五两银子。五两银子够咱这一大家子一两年的开销了,娘不中用,平日里为家里出不了多少力。现在得了这络子,就着急告诉了你奶,这样,你大伯娘和你三婶说咱家坏话的时候,你奶还能多护着咱们家点。你病了整天呆在屋里是不知道大房三房这几天尽说了些啥话。”

正文 第十章 落了口实

    是了!

    柳氏的话说得不错,是她误会了。

    庞氏疼爱子孙,这些日子她生病除了花了不少银钱,她还每天把好的吃食给她送来。

    庞氏这么做难免在大房三房面前落了口实。

    王氏这几天就一直在家中念叨。

    有时还跟庞氏顶几句嘴,这是搁在平日里是不可能的。

    可见王氏确实忍不住了。

    大房那边虽然不说,但指不定记恨着他们二房。

    她现在病着,虽喝着药。但苏锦夏自己知道,要想痊愈,至少得五六天。

    这五六天里,他们二房肯定劝不了庞氏往他们这里给她送吃的。

    这样一直送,肯定更加惹恼大房三房,到时候闹起来,有了这络子,庞氏才更有底气为他们家撑腰。

    要真的闹得不可开交,大不了就把络子拿出来。

    到时候肯定能息事宁人,让大房三房再也开不了口。

    自然,若真的闹起来,可真的等不到她病好了。

    苏锦夏听柳氏这么一说,算是想明白了。

    也对柳氏,她这个娘高看了两眼。

    没想到看她平日里不吭不响的,倒是个有主意的。

    “娘,是我想差了,还是你想的周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