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妙女多娇-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听世子爷这么一说,我还真是觉得这汪家来得蹊跷了,妙姐儿成亲时他们没来,怎么现在来了呢?而且听说汪家在绍兴是大户,还是耕读之家,举人就出过好几个,我还听说江浙一带的大户人家,比起咱们北方的更有家世,很多都是百年世家。前面大嫂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有功名的,她虽是遗腹女,可汪家并没有过继子侄,反倒是把她父亲的那一份都给了前面大嫂。而且所言非虚,前面大嫂成亲时,仅是摆在明面上的,就是一百抬的嫁妆。我还记得孙妈妈兴高采烈地进来说,那些嫁妆填得别提多瓷实,两边连手掌都插不进去。那时娘也高兴得眉开眼笑,整个真定都知道前面大嫂出身浙江富商。娘和兄长都是好面子的人,为何不直接告诉别人,汪家太老爷和汪家老爷都是有功名的呢?有这样的出身,前面大嫂也没有必要隐瞒啊。”
  见林雨慧还在纠结,蒋进德笑道:“你还说大侄姑奶奶是实诚人,我看你也是,过去那么多年的事,你还去想那些做甚,明日你便找个人去荣华街,若是大侄姑奶奶还没回来,那你就回真定,劝劝岳母,这事既然是这样了,那就做得漂漂亮亮的,别让汪家人看笑话。若是大侄姑奶奶已经回来了,那你也不妨把这事说说,看她是什么态度,不过依我之见,大侄姑奶奶肯定还没有回来。”
  林雨慧勉强笑笑,却又喃喃道:“那一百抬嫁妆虽然不少,妙姐儿出嫁时给了四十抬,余下那六十抬也不知道还能凑够多少。”
  说到这时,她心里一惊,当日林妙出嫁的时候,她明明是听母亲只给二十抬的,可后来却是四十抬,而且排在前面的那些还都是些好东西,仅克丝料子就有二十匹。
  当时她还以为是长兄私底下贴给林妙的,可现在细想起来,长兄手头也没有那么宽裕,于氏嫁进来时于家正落魄,她也没有什么嫁妆,更是贴补不起。
  难道……林雨慧的脸上火烧火燎,难怪杜天行要把汪家人找来,林妙千难万险去寻夫,又不足月生下麒哥儿,前阵听说国公爷一高兴,把杜家的传家宝赏了林妙,还把她婆婆气个半死。京城里都在说杜家真会娶,明明是个小门小户乡下地方的丧母长女,娶进门来却是个旺夫的,不到三年,杜天行就连升两级。可即使这样,林妙在杜家还是矮半截,出身低、没嫁妆,难怪那许氏为了几件头面也要找她麻烦。
  林妙现在什么都不缺,杜天行宠着她,就又觉得当年林家委屈她,这才让汪家兴师动众过来给林妙要嫁妆,更把林妙外家的家世宣扬出去,她生母出身江浙大户,继母又是于若水之妹,这样的出身和杜家比,虽然并不高,可也比现在要体面。待到林家再把那八十抬嫁妆补过去,许氏也该闭上嘴了。
  蒋进德见妻子终于想明白了,也没有再多说什么。次日一早,林雨慧就派人去了荣华街,不久便回来相告,杜五夫人果然没有回来,且,昨日真定也有人去找过她。
  林雨慧叹了口气,待到蒋进德回来,她便如实相告,夫妻二人商量好,林雨慧回真定去看看。蒋进德拿了张一千两的银票交给林雨慧,若是林家真的把汪氏的嫁妆凑不出来,就按嫁妆册子再置办,万不可让汪玉涵闹上公堂。
  一千两虽然不多,可林雨慧还是谢过蒋进德,面红耳赤收下了,她深知林老太太的处事方式,她甚至怀疑当年她的嫁妆里面,就有汪氏的东西。
  杜天行这是在替林妙打脸,打了整个林家的脸。
  “世子爷,我都不知道以后该如何和妙姐儿相处了。”林雨慧泪盈于睫,她还是在太后向她问起这个侄女之后,才开始注意到林妙的。在此之前,她和所有人一样,几乎忘记林家还有个在庵堂的嫡长女。
  和林妙越走越近,也是从杜天行给蒋进德安排差事开始的。蒋进德在锦衣卫一切顺利,外人以为是因为他是永昌侯世子,其实他们自己知道,那是因为蒋进德是杜天行的姑丈。
  说起来是她这个姑姑在京城照顾着林妙,可事实上是他们夫妇都是在林妙这棵越来越粗的大树下乘凉。
  蒋进德笑道:“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啊,依我看,杜天行并非泛泛之辈,他的前程不止于此。大侄姑奶奶是什么样的脾气性格你最清楚,永昌侯府也是公卿之家,名门望族,咱们只需与她如以前那样来往,尽长辈之责便是。能锦上添花,就不要扯人后腿。”
  
  第157章 镜子
  
  远在田庄的林妙正在纠结着,她是个藏不住心事的人,自从那日看到林晓月和广安侯,她心里就别扭着。
  无论林晓月有多可恨,都是她的同父妹妹。林妙不是半路来的穿越女,别人穿越的是肉身,她穿越的是胚胎,对,胚胎。
  林晓月比她小半年,从她记事起,林晓月就是她的妹妹。虽然她一直不太明白,林晓月为什么这样恨她,可现在看到林晓月做出这样的事,她还是打从心眼里不舒服。
  无论是她前世的现代,还是托生来的古代,林晓月做的事都是不对的。
  阿钉和绣桔小声嘀咕:“那日五爷带着五奶奶出去骑马,回来后五奶奶就是闷闷不乐,以前她可不是这样啊,五爷每次带她出去玩,她都能兴奋几天。”
  绣桔也皱着眉头:“阿钉姐,我就一直奇怪,这大冷的天,五爷怎么就让五奶奶和七少爷住到庄子里了,该不会是……”
  绣桔想说五爷是不是嫌五奶奶碍眼了,可没敢说出来。
  阿钉心里也是一震,在福建时,五奶奶坐月子,五爷夜里都在屋里陪着她,可男人的事谁又说得清呢。
  “没事没事,五奶奶如今有了七少爷,什么都不用怕。五爷就是纳上几个侍妾,那些侍妾还是要来给五奶奶晨昏定令,她们生的孩子还是要管五奶奶叫母亲,百年之后陪在五爷身边的,也还是五奶奶,子孙后代也是给五奶奶香火。”
  阿钉和绣桔想像着百年之后,林妙的牌位放在杜天行旁边,承受后世香火时,两人全都松了一口气。
  所以看到五奶奶不开心,她们就用这番话安慰五奶奶,于是杜五奶奶彻底迷茫了。
  杜五奶奶浮想联篇,她是死过一回的人,她仔细冥想,可却想不出前世死后谁去参加了她的葬礼,当然更想不出以后的清明中元,谁去拜祭过她。老爸老妈肯定会去吧,她那几个好基友一定也会去,她们一定会给她带去好多好吃的,林妙砸砸嘴,表示她一次也没有吃到过。所以阿钉和绣桔说的这些话,都是无稽之谈,死了以后的事,关她屁事,说不定那时她又穿越了。
  咦,她们告诉自己这些做什么?莫非杜天行要纳妾?
  好吧,林妙终于从林晓月的事情里走出来了,她神采飞达,摩拳擦掌,准备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打小三!
  阿钉和绣桔都不明白,出了这么大的事,自家奶奶怎么就一下子兴面了呢。
  她们不知道,林妙是个武力值爆棚的好战分子,在这太平岁月和平年代,她不能去当花木兰,但在自家后宅里打小三也是一场战役。
  可最终,杜五奶奶的这一切想法全都毁在一面镜子上。
  两日后,已是晚膳时分,杜天行却突然回来了,给她带来一面一人多高的西洋美人镜。
  林妙有一面西洋美人镜,还从荣华街带到田庄里,但是也只有一尺见方,像现在这样一人多高的,林妙在古代还是头回见到。
  “明天不是休沐日,您怎么回来了?”林妙问道,让小丫鬟添了碗筷。
  韩李氏抱着麒哥儿正在玩一只缨络,麒哥儿看到杜天行就咿咿呀呀喊个不停,小腿一蹬一蹬的。
  杜天行连忙把他接过去,抛到半空,带落到他的怀里,麒哥儿高兴地哈哈直笑,林妙和屋里的丫鬟婆子却都吓白了脸。
  “五爷,麒哥儿才十个月。”林妙自己是个愣头青,可她也不会把儿子当球扔来扔去的。
  “没事,男孩子就应该这样,你看麒哥儿多高兴,一点都不害怕。”杜天行对儿子的表现很满意,在他的胖脸蛋上亲了一口。
  别人家的早产儿,都像只瘦弱的小猫,他的儿子,早产了一个月,生下时虽然有点弱,可从出生到现在,连个感冒发烧都没有过,小身板壮壮实实。最让杜天行自豪的,就是儿子的胆子大。前天庆文帝问起来,他说起麒哥儿骑马的事,庆文帝羡慕嫉妒恨,当天下午就把人把三个皇子全都扔到御马苑……
  林妙白他一眼,又把刚才的话重复问了一遍。
  杜天行便道:“就是给你送镜子来了,明日天不亮我还要赶回去。”
  平时在京城时,杜天行也是天不亮就要出门,田庄离京城几十里,他岂不是半夜就要走。
  林妙心里就甜滋滋的,抿着嘴笑了,这样的镜子,怕是皇宫里也没有,杜天行不知从哪里得来的,担心打破了,便大老远给她送过来,自己真是太幸福了。
  这时,阿钉进来,像是有什么事,林妙便问:“怎么了?”
  阿钉道:“厨房里的婆子让问问,五爷带回来的是什么东西,怎么吃的?”
  林妙皱眉,问杜天行:“你还带什么了?”
  杜天行想到那东西红彤彤很好看,便对阿钉说:“去拿几个给五奶奶瞧瞧。”
  过不多时,阿钉捧了只水晶碟子进来,林妙一看就乐了,那是番茄!
  “这是番茄啊,北方人叫西红柿。”说到这里,她忽然想起这一世她长在真定,也算是北方人了,就呵呵笑起来。
  杜天行奇怪道:“这是从南边来的,说是大冷的天,这也算是稀罕物了,想不到你却认识。”
  林妙笑着对阿钉道:“把这几个用糖拌了端上来,余下的明天炒蛋做汤吃。”
  杜天行也只是奇怪了一下,也就不足为奇了,林妙是个吃货,别的事上她不知道,和吃有关的,她是一点就透。
  林妙吃着糖拌番茄,心里就更甜了。可是很快她就知道自己上当了。
  用了晚膳,杜天行又和麒哥儿玩了一会儿,就让韩李氏把麒哥儿抱下去,对林妙说:“让小丫鬟进来铺床,明天我还要早朝。”
  丫鬟铺完床,杜天行也从净房里出来,穿了月白的中衣,英俊的脸庞如同上好的玉石雕成,林妙正站在西洋美人镜前美呢,又做鬼脸又扭屁屁,这一世活到十六岁,才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这么清楚的镜子。
  女孩子都爱照镜子,林妙也一样。
  看到杜天行从净房出来,她笑咪咪跑过去,拉着杜天行的袖子傻笑。
  杜天行问她:“有什么高兴事?”
  林妙就笑着说:“吃到番茄,又有这么大的镜子,还有就是你来了。”
  杜天行腹诽,吃是第一位,爱美是第二位,你夫君我只排第三。
  
  第158章 琐事
  
  杜天行眼锋扫过,丫鬟们纷纷退下。杜天行忽然伸手把林妙抱进怀里,一双手却在给她脱着衣裳。
  林妙有些害羞,小声说:“前几天刚做过,您怎么又急了?”
  杜天行的声音里带着暧昧:“今天他们把这面镜子送过来,我便在想,和你在镜子前一定很美……”
  林妙顿时明白,这人是荷尔蒙发暴爆发了。她嗜哝着,刚做过的啊。
  杜天行笑道:“那天在马背上,我没能看清楚。”
  好吧,林妙只好由着他把衣裳褪了干干净净,放到西洋美人镜前看得仔仔细细,然后……
  到了后半夜,林妙已经像瘫肉泥偎在炕上,迷迷糊糊任由杜天行撰取。
  等她醒来时,早已天光大亮,杜天行上朝去了。
  林妙拥着锦被,唏嘘了好一会儿,又问:“他用了早膳吗?”
  这话有些多余,有柴妈妈在这里,不但早饭用了,还带了干粮。
  杜天行这一走,直到休沐日的前一天才回来,林妙怕他再把自己放到镜前像做科学实验似的研究,便主动把他推到炕上,骑坐了上去……
  杜天行对林妙这个新习惯表示满意,便又做了一次“科学实验”,还说了好多话,把林妙弄得晕头转向,稀里糊涂就让他为所欲为了。
  次日林妙睡到日上三竿,醒来时才知道田庄里来了客人,杜天行让等她起身就到小厅里去。
  见林妙来了,杜天行便介绍那两个人,一个叫路大川,另一个叫周志夏。他们是给她打理嫁妆的大管事和帐房先生。
  “这快到年根底下了,我们便来给夫人交帐,这是帐本。”
  林妙一头雾水,拿过帐本翻了翻,这才知道今年她赚了五千多两。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笔八万两的银子存在万祥银号。
  “这是半年的,咱们刚把这摊接过来,以往只有铺子和庄子里有收益,由周先生管着帐,这些年来有赚有赔,但银钱上却是一清二楚。房子都是空置着,今年杜大人把我找来,就把其中几套房子租了出去。夫人若有哪套房子想留下不租,就告诉一声,我便留出来。”
  林妙不知如何是好,求救地看向杜天行。杜天行却很大度,对那两人道:“不用拘礼,就让他们在田庄里暂住几日和你对帐,就从明日开始吧。”
  今天是休沐日,他还想和他的两个孩子好好相处,嗯,两个孩子。
  林妙感激得不成不成的,拽着杜天行的袖子傻笑,杜天行费了好大劲才把她的手指头掰开:“你像昨晚那么乖,为夫会更疼你。”
  林妙在这种事上一向举一反三,她秒懂,昨晚是她主动的,好吧,某人长年做攻,偶尔受了一回,就觉得很好,你说这人有多贱!
  于是到了晚上铺床的时候,林妙就又把杜天行扑倒了,只不过做攻的一方是如何被做受的那方逆袭成功的,她就不知道了,因为早就昏厥过去。
  又过了几天,林妙的小日子来了,她这才想起,最近和杜天行胡天黑地的,她没喝汤药,竟也没能怀孕。
  她心里就落寞起来,该不会是因为上次早产,落下病根,以后怀不上了吧?
  她去问贞娘,贞娘和柴妈妈商量之后,两人都着急了,尤其是柴妈妈。
  杜天行特意告诉过柴妈妈,不再给五奶奶用药,还说那药如果长用下去,会伤身体。
  两人想请太医给林妙看看,可现在庄子里,就是派人拿了五爷的名帖去请,太医也不方便出城。
  以前林妙还小,并不懂这些事,现在当娘了,便就很在意。
  她想趁着年轻,给麒哥儿添个妹妹。麒哥儿刚出生时,杜天行说过两年再让她生,现在麒哥已经十一个月了,下个月就要过周岁礼了,杜天行这个时候给她断了汤药,这阵子她在庄子里,他甚至不到休沐日就过来播种,想来也是想让她明年这个时候生下他们第二个孩子。
  林妙想到自己以后可能不会生了,心情便又沮丧起来。何况她还来了小日子,每次来小日子时,她便全身不对劲,心情也格外不好。
  好在她是个没心没肺的,随着小日子过去,这件事也就放下了,又听杜天行说再过几日就接她和麒哥儿回京城去,她就兴高采烈,让丫鬟婆子收拾东西。
  待到回了京城,林妙这才知道林家给她补了八十抬嫁妆,是八十抬,而不是六十抬。林家把当日欠她的嫁妆全都补给她了。
  浙江汪家的人已经走了,可现在这件事早已传得沸沸扬扬,杜五奶奶成亲快三年时,娘家被外家逼着补嫁妆的事,早已成为街头巷尾的谈资,再也没人把林妙和汪同和联系起来。
  这才是杜天行的目的,林家补不补嫁妆都不重要,和汪同和撇清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林妙想到从她爹身上割了这么一大块肥肉,心里有些不忍,便把御赐的玉梨白拿了几坛,又拿了一盒湖笔,让人一起送到林雨哲租住的帽沿胡同。
  林雨哲把东西收下,让人给麒哥儿带了金手镯金脚镯,是老吉祥打制的,显然早就备下了。
  待到林雨慧过来串门,林妙小心翼翼问起林晓月的事情,林雨慧竟也面红耳赤,显然林晓月和广安侯的事情,她也听到风声了。
  “前不久陈老夫人寿宴,好在你没在京城也就没有去,我在那里遇到了广安侯夫人,她主动问我是不是有个嫁到史家做续弦的侄女,我看她目光闪烁,隐隐透了丝不屑,心想这广安侯夫人一向八面玲珑,怎么这次却像是看不起我似的,便留了心思,从陈家出来,就让人去查这事,这才知道,月姐儿仗着和广安侯夫人是手帕交的原因,在侯府出出进进,有时还住在那里。”
  “史大人已经致仕在家,他难道不管吗?”林妙惊问。
  林雨慧苦笑:“月姐儿是个什么人,你还不知道吗?定是把史郎中哄得晕头转向,不知道有这种事啊。咱们现在是知道了,可也不能去和史家去说,月姐儿毕竟是林家女儿,林家还要出来见人,就是我和你这样嫁出来的,也免不了因她被人戳脊梁骨,你回来就好了,我还能和你商量,自从陈家寿宴之后,我都没有再出门,免得再与广安侯夫人撞上,可偏偏这事又不能对人说,我连世子爷都没有告诉。”
  林妙尴尬:“我是瞒不住了,五爷和我一起看到的……不过他后来没有在我面前说过这事。”
  林雨慧的脸也是火烧火燎,杜天行那么目下无尘却又胸怀锦秀的人,这件事被他亲眼看到,又怎会在林妙面前提起。先是有汪家的事,现在又有林晓月的事,林家真是不太平。
  
  第159章 回门
  
  京城这边的风俗,嫁出去的姑娘是大年初二回娘家,到了那一天,林妙和杜天行一大早就出了家门,先是到永昌侯府,蒋进德和林永慧都已经在等着,昨日在宫里已经见过,相互拜年,这时还是免不了一番契阔,杜天行又去给永昌侯拜年,林妙带着麒哥儿则去拜见永昌侯夫人,回来时麒哥儿得了一只缀着实心赤金小鱼的荷包,荷包里是两个长命百岁的金馃子。
  她把荷包给杜天行显摆,指着上面有鳞有巴的赤金小鱼说:“蒋夫人给麒哥儿子压岁钱有点重了,咱们给两个侄儿的倒显得轻了。”
  杜天行微笑,显然觉得林妙懂事了,便对她说:“无妨,亲戚之间也不用斤斤计较,镇哥儿不是二月里的生日吗,你送份厚礼给他就是了。”
  两家人一起出了侯府,十多辆马车浩浩荡荡离开永昌侯府所在的志贤胡同。
  有来给侯爷拜年的便艳羡不已,想不到蒋家和杜家现在走得这么近。
  来到真定,给林老太太、林雨哲和于氏拜了年,就连林妙这样后知后觉得都看出娘家不对劲。
  端上来的果品没有福桔,只有蔫蔫的苹果,点心也是不应季的四色小碟,根本就不是过年的样子。
  林妙悄声问杜天行:“我记得咱们先前送来的年礼上,有两筐福桔呢,糕点也有十二色。”
  杜天行瞪她一眼,暗示她不要多说。林雨慧也是眉头皱起,她给娘家送来的年礼也有一车,怎么会连招待姑爷都这样寒酸呢。
  直到他们两家坐了好一会儿,林晓月和史郎中才来。这还是林妙第一次见到史郎中,五十出头,身子倒也看着硬朗,并不是想像中的糟老头子,相貌儒雅,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林晓月穿着大红遍地金通袖,梳着堕马髻,头上赤金八宝凤衔珠的步摇,赤金镶红宝的鬓花,红宝石的耳铛,赤金八宝的项圈,雍容华贵,艳光四射。
  林雨哲皱皱眉,没有说话,倒是林老太太眉开眼笑,她的月姐儿和林妙站在一起,硬生生把个二品诰命都给比下去了。
  被林晓月比下去的,还有林雨慧这个超一品的世子夫人。
  于氏怔了怔,趁着去净房时对身边的蔡妈妈说:“她这是要做什么,虽说是姐妹,可嫡庶有别,她穿成这样,让大姑奶奶怎么想?”
  蔡妈妈冷笑:“她是终于能穿上大红了,表面上是想把大姑奶奶压下去,可实际上……”
  蔡妈妈没有说下去,可于氏明白,林妙不但是嫡女还是正妻,她当然不稀罕穿不穿正红,林晓月这身衣裳分明是穿给于氏这位嫡母看的,陈姨娘一辈子都不能穿的颜色,林晓月在于氏面前堂堂正正穿上了。
  到了宴席摆上来时,就更是寒酸,这下子就连林雨哲也坐不住了,把于氏叫到外面,劈头盖脸就是一顿:“今天招待的是姑爷和姑奶奶们,你这是做甚?”
  于氏面红耳赤,她又何尝不知呢。菜单子送到林老太太那里,被改过了才交给她。她清楚林老太太的心思,就是想让林妙和杜天行看到,因为补给你八十抬嫁妆,你把娘家淘空了。
  “这是婆婆改的菜单,大老爷全都怪到我头上,大姑爷和大姑奶奶送来的年礼上,有御赐的点心,四腮鲈鱼、还有顶花的暖室小黄瓜、绿油油的菠菜;姑太太的年礼上有两头的鲍鱼,极品山珍。”
  林雨哲的脸上如四季飘过,母亲这样做,打的是他的脸。他勉强和妹夫、女婿们喝了杯酒,就回了墨留居。
  用过团圆饭,男人们凑在一起聊天,谈论时事,女眷们则陪在林老太太身边聊天说话。林晓月更是送了只赤金如意大钗给林老太太:“祖母,这是御制的,这雕工比起金玉轩的,还要高出一截。”
  林老太太欢欢喜喜收下来,直夸林晓月懂事。
  林雨慧和林妙悄悄交换目光,凭史郎中的身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