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女喜绣-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拉了下爹,低声说了句什么,爹只摆摆手未说话。
  大家各自忙碌去了。
  林云走向厨房,想去烧水给大家热些饼子。
  “大姐”身后林岩叫到。
  林云未回头,她不想说什么,也不想解释。
  “大姐,我娘她......今后如果有事,告诉我一声,我会全力帮你的。”
  “你各十三岁的小孩,别管大人的事,到哪都是亲姐弟。”林云笑道。心中却不禁叹道“念书可能真的让人明理,不管真假,有这句话,姐拿你当弟弟。”
  下午未时,村长(林大太爷长子的长子,与林云爹同辈)、村长二儿子、村长媳妇、大爷爷(林云爷爷长兄)、大奶奶及林家四老太爷来到林家主持分家。
  院中爷爷拱手相迎:“家中不宁,让大家跟着操劳,谢谢了!请进、请进。”
  大伯和父亲随着走进了堂屋,爷爷又叫了大哥林山、林岩、林翔。
  林云想知道家是怎么分的,她想尽快搬出去。这种场合她是不能进去的,怎么办才好呀。
  看其他人都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她急得她直搓手。不能坐以待毙,她一定要尽快搬出去,在袁枝结婚前搬出去。
  豁出去了,反正名声已受损了,最后一下决不能放弃。看着袁枝出嫁,让爹娘给她忙进忙出,决对不行。
  林云抬脚走向堂屋,时刻注意她的大娘大声说:“你不能进去。”
  林云脚步未停,推开堂屋门走了进去。看见爷爷他们围坐在方桌边上,林岩手中正写着什么。
  她扑通一下跪在几人面前,平静地说道:“各位长辈,林云无理了。我知道这场合我不应该进来,但今天这事因我而起,我不能不来。”
  开着的门传来大娘尖刻的低语声“不讲规矩的丫头片了,就应该卖了她,免得影响家里的名声。”
  “住口,再说话滚出家去。”大伯厉声说道,并起身关上了堂屋门。
  “孩子,起来吧。你说说你为什么进来。”村长大伯和蔼地说道。
  林云仍旧跪着:“各位长辈,我爹娘孝顺不愿意分家,为了我才不得不做出这个决定。今天因我的事气病了爷爷,让大伯和爹着急,我对不住他们,我道歉。各位长辈,哪怕不分一文钱,不分一亩地,哪怕只住草房,我只想尽快搬出去,离开这里,只想我们一家不在参加一场让我感到耻辱的婚礼。请各位长辈体谅体谅我。”
  “什么,住茅草屋,你到底怎么想的。”大奶奶气急地说。
  林云流着泪,磕了个头,哭到:“我想尽快离开这里。爷爷、奶奶我会孝顺,我挣了钱会给他们买东西、来看他们。我只想现在离开这里。”
  可能林云的话触动了林云爹的心,看着林云忧伤的神情,憋了半天,终于勇敢地说出:“爹、娘,让我家搬走吧。哪怕只住草房,只要孩子高兴,我认了。”
  爷爷神色变了变,叹口气:“成,分吧。我先说说。家□□五亩上等田(即稻麦两种),其中一亩用大丫头托人捎回的钱买的,分老二家三亩,老大家二亩;四亩旱地一家二亩;四亩坡地给二明家一亩。房子东厢房给二明,其余是老大的。猪不分了年底给他们分点ROUOU。鸡共八只老大家的出钱买的,老二家孩子打草喂的分给老二家二只。农具一家一份。厨具按人口分。粮食虽然老二家孩子小但他干的多就按人口分吧。种地的产出除交税外全给媳妇看病了,我手里只有8两,大多是老大挣来给的就不分二明家了。”
  爷爷喘了口气,接着说:“我和你们娘由老大养,地和房子多给点也省得说我们吃白食。”
  “爹,你别这样说。”大伯急着插口。
  爷爷摆摆手:“二明家分出去要给养老钱,每年二两,另外给一百斤稻谷,一百斤玉米,其他出产你看着给。年节礼随大流,多少是个意思。今年就给五百钱,粮食少分他点就不用在给了,要没意见就这样写吧。”
  林云爹点点头:“您说的成,我没意见。”
  林云大伯也点头同意。
  林云走到大伯跟前鞠了个躬,说道:“大伯,我家要搬出去,东厢房你买吗,每间八百文,储物间二百文,共一千八百文。你要不买,我家只能卖给别人了。”
  “好,我买。”大伯爽快地说。
  “那你家住哪?”大奶奶急问道。
  林云爹回到:“我找人先盖间茅草屋,请村长给批块地我买下来,借点钱尽快建房。”
  “茅草屋怎么住呀,你得考虑考虑孩子。”村长说。
  “唉,大丫头想搬就搬吧,再苦也要受着。”林云爹坚决地回道。
  “住我家老三的房的,他在府城当厨子今年不回家过年,房子旧点你们凑合凑合,开春再盖新房。”大爷爷一锤定音。
  爷爷点头同意:“成,让大爷爷照看照看你们吧。”
  分家结束了,林云感到很轻松,终于要离开这个不舒心的地方,她开心的笑了!
作者有话要说:  

☆、赶集

  吃过晚饭,村长他们相伴离开,村长边走边对大爷爷说:“小云这丫头是个嘴利的,说话都不打bei,就看她是不是个能干的,否则这个家将来是否立的起来就难说了,一家子老实人。”
  “唉,二明一家都是聪明的,被孝拿住了,你二叔这事做的有点糊涂,幸亏解决了,不然二明一家得委屈死。”
  一家人聚集在堂屋中,大娘着急地询问是如何分的家,当听到五亩上等田给了小叔家三亩,立即炸了窝,西斯底里地喊着:“凭什么,我男人和儿子拼命给人干木匠活,早出晚归挣来的家业,
  为什么给他们。一群不要脸的人,净想沾便宜。”
  “瞎说什么,他是我弟弟,给他怎么了。”大伯呵斥着大娘。
  林云感到有点奇怪,怎么听着大伯的口气好像只是亲情,却不觉得是应当得份地应分成这样。难道大伯不知道爹爹为什么不干木匠吗?
  林云看着大娘,轻声问道:“大娘,我爹爹为什么不干木匠你不知道吗?他做的小木盒精致漂亮,盆子边圆内滑,还雕着花纹。可却让你逼着发誓,说一辈子不在制作家具,不做三尺(书中
  设定一米等于三尺,一尺等于三十三公分,亲们别计较了,本人懒得算)。是你的主意,还是大伯叫你说的。”
  “你说什么?什么不叫二弟干木匠?”大伯急道。
  “哥,你不知道吗?嫂子说我干木匠是抢你的饭碗,把你往死路上逼。又说我都拐了,别满处现眼去,给咱家丢人,逼着我发誓。那时,你在外面找不到活,整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的,我没办法,只好发了誓。”林云爹没在沉默,直通通地说了出来。
  “你这个女人到底要干什么,他是我亲弟弟。”大伯冲林云爹说:“对不起二弟,我只当你不爱干木匠活,谁知道是这个女人使坏。今后你爱干什么就干什么,以前我会补偿你的。”
  林云爹爹摇摇头:“我发的誓我会记住,人无信不立,三尺以上的木活我不会干。”
  “哼,记住就好。是你自愿的,我家不会补偿你的。”大娘依然不依不饶。
  林云娘愤然道:“我男人为救你伤了脚,你还坑他,把他往死里整,你还让不让人活了,你的良心让狗给吃了。”
  “哈哈,老实到家的娘也会奋起反抗了,真不容易呀。”林云心理乐开了花,东西不要也罢,不受欺负就成。
  “好了,你们还要不要脸,老大你做的这叫什么事,亲兄弟你都往死里逼,还怎么立的出去。”爷爷对大伯申饬道。
  大伯被爷爷说得无地自容,伸手打了大娘一个耳光,叫道:“败家的娘们儿,脸都让你败光了,我要休了你,你给我滚出去。
  林山、林岩看着大家,脸色通红,羞愤的无法言明。既有娘对二叔的歉疚,又不能叫爹将娘休掉。
  林岩尴尬地对林云爹说:“以前的事是我家不对,您怎么惩罚我家都行,只求别让我爹休了我娘。”
  林云扫了爷爷、奶奶和大伯一家,淡淡地说:“分家了,只要你们家不再招惹我们,一切都过去了。对大娘怎么样是你家的事,对得起良心就成。我们家明天去大爷爷家看房,下午搬出去。”
  林云爹、娘同意地点点头。
  林云爷爷看着一家人,长长叹了口气:“都散了吧,明早上把东西先分好,搬回自己屋。老二,你家收拾东西、屋子该找人自己去找,没钱爹先借你点。”
  众人听后,回自己家各说各话去了。
  第二天,分好东西后,林云爹、娘和弟弟们去找大爷爷拿三伯家的钥匙。林云和小妹收拾屋子,打包物品。
  大伯和林山、林岩也跟了出去。
  一直忙碌到下午申末(大约下午五点钟)才收拾完。爹上大力哥家借了辆牛车,拉着粮食、物品、包袱等去了三伯家。
  院子在村东靠南侧,没在主街,离去镇上的路不远。
  隔着低矮的院墙,林云看见一座老旧的三间土坯房,打开的中门能一眼看向后院,两侧各有一间厢房,一间棚子,小院和房子都不大。院子是土地,很干松。
  爹娘住东屋,林云和小妹住了西屋,两个弟弟住在西厢房,东厢房成了厨房。
  大家简单地吃过晚饭就去休息了,一天的忙碌累得抬不起个,有事明天再说吧。
  第二天天亮,林云早早的起床来到院中,伸伸胳膊踢踢腿,呼吸了一下新鲜空气。真好啊,安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吃饭了。”娘的一声呼唤,全家人齐聚堂屋,坐在不算太稳的方桌边上。
  林云本来高兴的心情忽然变得心酸,家人身上满带补丁的衣服,显着憔悴偏黄的面容,粗糙的双手,再想想潮湿硬邦邦带着补丁的被眩В蟾偶抑幸裁挥幸影伞A衷聘械胶茉愀猓依锼淙换畹貌槐锩屏耍娴暮芮睿磺欠浚磺騌OU,没钱买衣服......
  “林云你要打起精神来,既然让他们分家出来,你就要让他们过幸福的生活。你要赶紧挣钱。”林云给自己打完气,抖抖精神,愉快地吃起了饭。
  饭后,大家聚在堂屋。林云问道:“爹,咱家还有多少银子。”
  林云娘接口道:“咱家原来有一两三百二十七文,房子卖了一两八百文,你大伯把你给的二两退了回来,要补偿的钱你爹没要,一共只有五两一百二十七文。”
  “盖土坯房要用八两左右,再加上过年时的节礼钱,春耕钱,大约需要十二、三两。”林云爹说。
  林云接口说:“我绣点手帕,再买点绣线编点结子。小妹和我一起编结子,弟弟拾柴,娘做饭、喂鸡、打扫,爹收拾地里的事、再种点菜呀什么的,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一定会过好的。”
  “齐心协力,共渡难关。我们家会好的。”在小翔的结束语说完后,一家人齐声笑了起来。
  林云回屋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东西:一对绣着鸳鸯戏水的枕套、一对喜鹊登枝的枕巾,还有林云过来后,拆了嫁衣绣出的六块手帕及原先林云绣的四块。她共有三套没补丁的细棉布衣服,一块细棉布一块粗棉布。一个银戒指,一对银耳环,两枝木簪。这就是前林云的全部家当,娘准备让她当嫁妆一直未动。
  林云准备将绣品全部卖掉,衣服给小霞改一件,淡绿色的细棉布给小远做件衣服,深蓝色粗布给小翔做件上衣,过年好穿。她想齐全后将绣品打了包,她准备去赶集挣钱。
  十月十五日,青石镇集。
  林云吃过早饭后早早起床,拉着小翔急匆匆地去赶集了。
  青石镇不太大,进入镇口后分出两条路,一条是青石板路,两侧店铺林立,酒楼饭馆、布庄药房、杂货粮店等分列两旁;
  另一条是土路,周边的房子不高,道路两侧摆满了东西,出入的大部份是穿着粗布衣服的人,很热闹,人来人往的。
  林云无暇去逛市集,扫过一眼后直奔青石板路走去。
  她在一家王记布店门口停下,从小翔背篓中拿出小包袱,抱着走了进去。
  店内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子正给一位大娘扯布,扫了眼林云随口招呼着:“快进来,要买布吗?请稍等会儿。”
  林云摆摆手:“我要卖绣品。”
  “你先看看柜上摆的绣品,一会我在收。”
  林云走至柜前,看了看摆着的手帕,大多是绣的牡丹、菊花等常见样子,画面占了绣帕的多半,与前林云绣的相近,林云后来绣的也与此近似,没有大的出入。枕巾枕套也大概是一些鸳鸯戏水、百年好合等图案,或一些常见鲜花的图案。结子种类很单调,只有一些平安结、盘长结、方块结、葫芦结等。
  店主送走客人走过来,温和地问:“你要卖什么?”
  林云打开包袱,拿出绣品。
  店主打开绣品,认真看了看:“手艺还成。枕巾三十文一对、枕套四十五文一对、手帕八文一块共十块。总计一百五十五文。”
  林云看着店主,指着手帕说:“如果有新鲜的花样能多给钱吗?结子也一样吗?”
  “看好坏了,如真的是新的图案,可以提高点。”
  林云说:“那您这的细棉布、这种茧绸多少钱啊,在帮我拿十文的棉线和十文的绣线。”她估量着十文的棉线可编一百四十至一百八十个结子最少卖一百五十文。
  “细棉布十五文每尺,茧绸二十五文每尺。”店主一边拿线一边说。
  “您再帮我量浅黄、豆绿的茧绸各一尺二;藕荷色、水红色、天蓝色和粉红色的细布各一尺二。”
  “好。茧绸六十文、细布七十二文,棉线二十文,一共一百五十二文,你给一百五十文吧,我再给你五文就成了。”
  林云和小翔拿着东西走出布庄。顺道买了一文钱的大约手掌大小的一块糖;二文钱的糖葫芦,林云磨了下嘴皮子,说了不少好话,费劲地争取到三串糖葫芦。剩下二文爽快地买了两个白面馒头。
  无钱一身轻,林云和小翔欢快地回家了。也不知姥娘怎么样,娘和小霞、小远回家没有。
  晚上,林云看着拿着零食吃的美嗞嗞地弟妹,为分食两个馒头互相谦让的家人,高兴的给自己树了树大拇指:“好样的林云!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我一定会挣到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林云加油!”
作者有话要说:  

☆、绣帕

  接着几天,林云可劲地忙活着。
  她全力编着结子,绣着手帕,还要教小霞编结子。
  她设计了几个新形的结子样式,有四季平安、双鱼、双喜、如意(就是现代的团圆结)、攒心梅花、祥云等结子。
  两种茧绸的裁出了八块手帕,教会小霞滚边后,自己准备绣梅兰竹菊、春夏秋冬的图案:
  春夏秋冬四季图(一套):
  春风轻抚桃花蕊(豆绿色茧绸上绣粉色桃花,青枝绿芽,花苞至盛开疏落有致,’春风轻抚桃花蕊’如花瓣飘洒在花间);
  夏夜初绽莲容娇(淡黄色茧绸上粉、黄花朵相间,瓣相叠蕊吐芳满含娇丽,’夏夜初绽莲容娇’似点点露珠滚落绿叶之上);
  秋日采尽丹桂香(淡黄色茧绸上绣出绿叶橙花,花瓣簇生,阳光洒落花间香气令人陶醉,’秋日采尽丹桂香’变成飞舞的彩蝶吸吮着花蜜);
  冬雪相伴红梅笑(豆绿色茧绸上绣红梅花,花似烈焰伴雪中生,冬雪相伴红梅笑像天上飘落的雪花欢快地散在梅林)。
  梅兰竹菊四君子(一套):
  淡黄色的茧绸手帕一角简单勾勒出梅枝挺立,几朵白梅绽放,边上用黑线绣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暗叹着梅的风骨;
  豆绿色茧绸手帕上绣着兰花,一簇兰花独自开,嫩叶斜挺微含韵,洁白花蕊显清华。清秀的梅花篆字“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似独倚长廊的少女不言自芳;
  淡黄色的茧绸手帕上绣着竹子,墨竹隐隐、绿竹清翠,挺拔刚劲,竹影婆娑。金色绣线绣出楷体小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显露出的刚直与竹林交相辉映。
  豆绿色茧绸手帕上绣着菊花,一篷菊花争相怒放,外部花瓣直伸,瓣端有勾环卷曲,内部花瓣正抱,金黄花色由浓变淡。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自由闲适的字体表达着花开热烈略含隐,清高怀远心自安,的菊花高洁品质。
  棉布四种共裁出16块手帕,要绣成岁寒三友、春风一家、动物及花草四套图案。
  岁寒三友是在天蓝色、藕荷色、粉白色三色各绣上松入凌云战雪风、雨润竹林细无声、踏雪观梅香入景等三种植物,在水红色棉布上绣上松、竹、梅相伴相依,边上绣“松竹梅岁寒三友”。
  春风一家是在藕荷色、水红色、粉白色三色上绣出桃花粉嫩娇巧,弥漫着浪漫温馨;李花小花成团,清新而素雅;杏花含苞如胭脂点点,绽放白雪飘飘。在天蓝色的棉布绣出三花争艳,共赏春光的“桃李杏春风一家”的天然美景。
  鲜花点点芬芳图:
  迎春花开娇艳容、薰衣成片景自成、金钟倒挂听乐响、葡藤缠绕果中生。
  动物萌萌邀宠图:
  小鸡啄米咯咯叫,小猫滚线闹不清,眼看三羊报安泰,清翠鹿鸣在林中。
  为保证第一批绣品、结子在下次集市前完成,林云编结子搞教学,磨针劈线,描图刺绣简直拼了全力。
  小霞初次编结子,还不是很匀称,林云就让她主攻手帕滚边及编制双喜结、如意结、四季平安结。
  为此两人忙得没时间出门、没时间做饭,累的浑身酸痛,终于在十月二十四日完成了全部绣品和结子。
  整理好需卖的物品,林云才轻松地扭动下身子,和家人坐在一起说起了闲话。“娘,姥娘上次发热好了吗?您什么时间再去啊。”
  “前天,你王二叔带信说你姥娘好了。咱家分家,你姥爷一直惦记着,上次拿了些酸菜、粗米和玉米面,还给了娘五百文钱。这次又让人捎来了一坛淹菜。唉,什么时候才能给你姥爷、姥娘买点好吃的,给你大舅小舅打壶酒呀。”
  “娘你别着急,只要咱用齐心用力,一定能发家的。”三个弟妹也点头同意。
  林云看看三个弟妹,严肃地说:“不读书识字不行,你们要开始认字,将来有钱了才能进学,考秀才。”
  “姐,我也想学,我和爹爹认了几十个字了,可没纸没笔的怎么写呀。”小翔无奈地说。
  “没事,让爹给你们打个木盒,铺上沙子,用木棍先练着。明天赶集我买本《三字经》,我教你们。另外,弟弟们画的图挺好看的,小翔明天烧点炭,磨好了在木板上练画,图我给你。再剪几块小方布,小远和小霞在布上描图,让小霞开始练刺绣。”
  林云心想“《三字经》我会背,先按音对字,掌握一下情况。前林云认识的字与现代繁体字差不多,基本上我想的读音与前林云学的读音一样,个别字形有点出入,不过以形看字,怎么也能八九不离十,古代字毕竟简化的不多。想当初我为在国文馆工作,也曾下死力学过些日子的写大字,后又和国文大师进修过,当然暗中的,怎么着也能算是字正腔圆,隐有风骨吧。”
  林云的自恋尚未完成,小霞接口到:“姐,你还会写字啊。”
  “当然。”林云自得地摇头说道:“好好练练,将来会有用的。”
  三个弟妹全点头说好,爹娘也赞叹地点头,并对弟妹说:“成,你们跟你姐姐好好练练,木盒我明天给你们打好。”
  第二天天一亮,林云和弟弟小翔就去赶集了。一路急驰,二人直奔青石镇王记布庄。
  走进布庄,看见有三人正在看布,林云和小翔静静地等在一边。
  看店主歇下手,林云走向前,拿出编织的六种结子样品递给店主:“掌柜的,这是四季平安、双鱼、双喜、如意、攒心梅花、祥云等六种新款结子,您给看看给个价,如合适就卖给您了,也祝掌柜的借此发财,我们借您的光多挣几文钱买点ROU尝尝。”
  “哟,小娘子真会说话。我看看,要是好不会少了你的。”店主拿起结子,认真看了起来:“恩,结子种类多,花样新颖,匀称、细致,不错、不错。是个手巧的。”
  林云笑笑,嘴角上翘,眼睛微眯,给人一种羞涩、柔和,又让人感到温暖的感觉。
  林云知道自己的特点并充分发挥了出来,一改自己平时表情清淡的,眼角稍向上挑,精明并略显严厉的面容。
  “结子编的很好。我这里一般的结子一文钱一个,精致美观的二文一个。按二文给你,这一共多少个呀?”
  “掌柜的,你看我这次编了这么多花样,一会还得买不少东西,能不能给个高价,下次有好的我还上您这来卖。”林云看着店主,并没有递出包着结子的包袱。
  “小娘子也太精了,结子太贵了卖不出去。这样五文钱三个,不能再多了。”
  正在这时,一个披着绸缎面的披风,十四、五岁,头插碧玉簪的小姑娘让丫头搀扶着走了进来。
  林云心中大乐“穿越女的福利来了,碰上贵人,挣足银子。哈哈…。。”
  林云拿出一套春夏秋冬的手帕扬了扬,跟店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