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逍遥小地主-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帮我印三千册。”
  “可以。”
  这么四个版的书,成本是很低的,雕四个版加写版,有五百文钱就够了,剩下的就是印刷的油墨、纸张、装订这些的钱了。
  “多少钱?”
  “十文钱一本吧。”李逍想了想,三千本也就三十贯钱,但成本确实不高,现在李逍大量采用竹纸印刷,而竹纸在唐纸里面可是十分便宜的,远不如麻纸皮纸等。
  十文一本,其实就是折算下来一百个字一文钱的样子。相比抄书价格,那是十分之一不到。
  “这么少,放心我有钱,这是我做点事。”玉濑说道。
  “千字文又没多少字,放心吧,我总不会亏本做生意的。虽然这单不赚你钱,但也绝不会亏的。”
  玉濑震惊了。
  一本千字文只要十文钱,居然还能不亏本?
  “真不亏?”
  “真不亏。”李逍笑着说道,“你毕竟印了三千本的,我们印刷坊的特点就是印越多,成本越低。甚至如果以后二次印刷,还可以原版再用,成本再次减少。”
  “虽说你不亏钱,但也不能让你没钱赚啊,这样吧,我印五千册千字文,给你一百贯钱。”玉濑增大了订单,单价也达到二十文一本。
  李逍见她这样子便也不再多说,反正一百贯对公主来说真不算什么。
  跟公主闲聊了一些,知道公主这些时间也让人到处设棚施粥。本来说这种事情应当是朝廷做的,但民间有人愿意这样做,当然也是好事。
  从玉濑的道观回来路上,李逍倒是想到一个商机。
  其实并不一定只埋头印刷朝廷的两万卷书,民间其实也还有不少商机的,或者说,自己可以开书店啊。
  不说别的,长安这么大,又汇聚了天下最大的读书人群体,书籍是项很大的需求。
  而且这年头开书店确实能赚钱的,毕竟书是没版权的,许多学问家之类的写了书还没地方印呢,只能留传手稿,或者找人抄一两份,这也正是古书容易失传的问题所在。
  开个书店既能卖又能租,李逍印书连版权都不用找人买,看中什么书,拿过来校对一下就能开版印刷,多好?
  楼观道宗圣观,以及玉濑长公主这样的客户很好,比起朝廷来好多了,朝廷虽然订单大,可不给钱就是耍流氓。
  李逍思维延伸开去,其实印刷术不单单是可以卖书租书赚钱,其实也可以搞自费出版啊。后世的时候,随便哪个都能出版书,掏点钱买个书号找出版社就可以了,关键是钱。
  嗯,这个时代其实写书的人不少,或者说很多士族手里,有以前祖宗们写的书,这些书只有少部份的抄版,难以流传。
  如果李逍跟他们推销一下印刷出版,相信以现在这么低的价格,那些人是愿意自己的书印刷的,或者李逍还可以保证印刷后,可以放到书店售卖,给他们些分成,相信更有人愿意了,既能为家族、祖宗扬名,又有好处,这样的事情估计没几个人是不愿意的。
  不能坐等宗圣观这样的客人上门,得主动出击。
  虽然现在赚了点钱,可要贴补朝廷的两万卷印刷计划,还是不够,更别说现在朝廷修大明宫,使得李逍建印刷局作坊的钱都得自己想办法。
  这年头连个银行都没有,李逍既没朝廷拨款,又没政府贷款,挺为难他的。
  但事情还是得做的,不能光说困难,这不是李逍的风格。
  回到家里,李逍想的还是如何推广印刷出版,想到后来他决定打广告。不过这年头没网络也没电影电视,想植入广告都不行。
  甚至连报纸都还没有呢。
  对啊,报纸。
  李逍眼前一亮,没报纸,那自己就办个报纸啊。
  报纸又不是什么复杂的东西,说到底那不就是几个版就行了。
  想到就做,李逍马上开始拿起纸笔设计,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把报纸弄简单一点,就跟道德经一样,搞个八张纸页三十版面。
  只要开十六个版就可以,字数大约五六千字,有这么多版面其实内容已经能包容很多了。
  不过这报纸该发行些什么内容呢?


第300章 封神榜
  书房里,李逍认真的思考起办报纸的可行性来。
  依托长安的话,报纸的销量应当是没问题的,毕竟李逍也没想着要一来就发行百万份什么的,如果一期能够发行个千份以上,那么成本应当还是比较低的。
  在长安能卖掉一千份报纸吗?
  李逍估计能,关键是得便宜,还得有内容。
  十六个大版的报纸,五六千字,如果保底一千份,那么成本摊算下来,每份起码也得五六十文钱了,这个价格若是跟一本手抄书相比,真是不值一提,但若是说报纸,却又明显超出了李逍的心理预期。
  毕竟后世的报纸那可是非常便宜的。
  要不把这报纸印成周刊的形式毕竟日刊李逍也没这本事,雕版、印刷都要时间,还要发行,此外印报和印书最大的区别应当还是内容,书是直接有现成的内容,校正后就可以,但报纸的话,得自己组织编辑内容。
  一周一刊,一刊十六版五千字左右,李逍在纸上写下这两条报纸方向,最后又决定报刊的发行市场为长安以及京畿地区,受众就是官僚、贵族以及长安的士人。
  确立了受众后,李逍又觉得如果一期只售五十文钱的话,其实倒也不算贵,毕竟五十文对普通百姓来说,可能这是几斗粟米,是一家人好多天口粮,但对于那些官僚贵族们来说,这还真算不得什么。
  关键还是内容。
  得吸引人,否则就算是再便宜,人家为何要买呢?
  想了一夜,第二天李逍又去了玉濑的道观。
  “办报?请我一起加入?”玉濑看着顶着两熊猫眼的李逍,有些惊讶的道。
  ‘对,办报,不同于印书,我们发行的是报纸,上面会有新闻时事,有朝堂政令,也会有一些诗词歌赋,甚至会有地理见闻之类的,总之就是突出一个字,新闻,我们做的是新闻。”
  新闻两个字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
  玉濑很聪明,脑子里转了几圈以后,明白了李逍想要做的事情。
  “我觉得十天发行一期比较后,长安的官员们十日一休,我们可以刚好在每旬旬底发行,这样大家刚好有时间可以看报。”玉濑虽然觉得李逍的想法很新很疯,可她却觉得心头潮起,有种强烈的跟着一起疯的冲动。
  周刊改旬刊,李逍想了下便点头了。毕竟大唐没有这种一周七天的普遍概念,官员们都是十天一休,旬刊发行,确实更符合实情。
  “报名就叫长安新闻报如何?”玉濑道。
  李逍发现玉濑眼里闪着光,好久没有见到她眼里的光了。
  “不错,长安新闻报,这个名字虽然中规中矩了一点,但挺端庄大气,我觉得可以。”
  于是乎,在玉濑的道观里,李逍便跟玉濑达成一致共识,要建立起大唐第一份报纸。
  “我长安城里有些产业,我回头挑个宅子来做为办报之地。”
  “好,那里就是我们长安报社的社址,你做社长,我做主编如何?”李逍问。
  玉濑问了下什么是社长什么是主编的职责划分后,摇了摇头,“我现在是一个出家人,做社长和主编都不太合适,我看还是由你来担任社长兼主编。不过我可以投钱,算是做个股东吧,就跟你的蓝溪书院一样,我也是个股东。”
  李逍想了想,玉濑的身份倒确实有点敏感,虽然如果她愿意出任报社社长,其实也有不传的宣传效应,但也还会面临一些其它问题,尤其是做大以后。
  “也行,那你做为报社的合伙人,我来做这个社长,我再找个人来做主编,我自己做总编。咱们再招点责编、记者。”
  一番商议后,长安新闻报已经有了些雏形。
  总共是八大页三十二版面,不过字数不再是五千来字,而是改为万字一份,版面还是那么多,但张纸变大了,也意味着版面扩大了,比起现在印的道德经大上不少。
  弄成大版,也是为了方便,依然采用书页的装订方式,这也是为了符合大家的习惯,以及让大家收藏。不管怎么说,带文字的纸,在这年头那都是很神圣的东西。
  也不会谁把看过的报纸拿来擦屁股或者是包东西,既然如此,那就搞的精美点。
  把报纸按书的方式印刷装订,但又比普通书大上不少,方便每个版面内容更多些。
  至于版面安排,则还是新闻为头版,时事要闻、民生经济等等。
  甚至李逍还准备好了广告位置。
  编一份报纸说难不难,说难也难,关键是看怎么定位。
  毕竟只有万把字的内容,划分好几大版块之后,就是怎么填充内容了,甚至都不需要什么特别的版面设计,标题加粗加大都已经可以了,不管怎么说,长安新闻报都将成为划时代的新玩意。
  头几版为时事新闻,其中头版当然就是要闻,李逍决定每期头版把当下朝中发生的重要事情刊登,当然,不能是解密类的,得是朝廷已经公开的东西。
  比如说之前长孙无忌等几大头辞职,这当然算要闻。再比如眼下朝廷搞以工代赈修大明宫,这也算要闻。
  其实这种要闻,朝廷自己也有,一般朝廷定期把一些重要的朝堂要事,通过驿站,发给天下各州县,让那些刺史、县令们了解到朝廷的最新动态,紧跟形势。
  至于民生经济的版块,李逍认为可以刊登一下长安东西两市市令发布的最新的市价之类的。
  道观里,李逍做为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开始组稿。
  而玉濑也被李逍特聘为报社的特约作者供稿。
  “头版头条选哪个要闻?”玉濑问。
  做为报纸第一期,头炮得响。头炮要响,这头版头条很重要。李逍想了想,“薛仁贵与苏烈将军的征东水师刚传回捷报,他们已经在武珍州东面的支离山下大败百济人,连破居昌、居陀、居烈三城,目下已经打通与新罗的通道,大唐东征水师已经成功和新罗人在支离山会师。陛下已经下旨,特以新夺之居昌等城设为带方都督府,仍以薛定方为武珍都督府都督,以苏烈为带方都督府都督。”
  这是刚刚送到长安的东征捷报,而且还是个大捷报。不过暂时,朝堂上还只有少数人刚知道,不少长安官民对此还不知情,更别说具体细节了。
  但李逍是秘书少监,恰是知情的那少部份人,如果把这个捷报当成头版头条,做一个稍详细点的报道,相信肯定会不错。
  甚至还可以在后面加一个三韩半岛的地理和习俗的专版。
  ·······
  “三郎还没回来?”
  李庄,婉娘听到那边西厢房又在闹腾了,于是放下手里的账本,转头问月奴。现在崔月奴是李逍的屋里人,“回县君,郎君去那边道观,还没回来。”
  婉娘嗯了一声,拿起账本,可却再看不下去,又放了下来。
  那边还在继续闹腾。
  “月奴,你过去跟崔二娘说一声,让她别再闹腾了。”
  “县君,奴婢劝过二娘好多回了,可她根本不听,今听还说要绝食,厨房送去的饭菜都被她倒了。”
  婉娘一听,越发烦燥了,于是道,“既然她不吃,那就算了,今天先不要送饭了,省的浪费。”
  另一边。
  公主的道观里,李逍面前铺着一大叠的纸,这是头版长安新闻报的内容,大多数版面已经凑齐了,不过李逍还留了一个版面准备搞点文学连载。
  虽说已经特意开辟了诗词歌赋的版面,这一期李逍特意选了一些经典之作,但还是打算再来个连载。
  虽说这年头,有点上不得台面,毕竟唐传奇那都是在中唐以后开始的,可李逍还是打算试试。
  毕竟就算报纸面向的是达官贵人,士族官员,可他们也一样会想看点新奇的东西的。
  不过写什么呢?
  三国演义还是红楼梦,又或者是西厢记、西游记?
  也有纯文学,也有消遣性质的通俗。三国演义倒是不错,不过李逍还是有些野心的,作为刚创刊,报纸需要话题性。
  简单点说,你得会炒,得盯着时事热点。
  但又不能太过放纵,毕竟这书不是给市井小民们看的,你要是写个金瓶梅之类的,那报纸就得完。
  李逍想了好半天,觉得三国演义固然不错,但缺少点话题性。他想到楼观道,又想到了南北朝以来激烈的三教之争。
  再想想之前楼观道那么大手笔,李逍觉得如今更受朝廷支持的道家其实是个ViP大客户。
  或许可以写一本封神演义?
  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篇幅巨大,幻想奇特,全书是在神话世界观的指导下,讲述的上古商周之战的历史故事,把历史上武王伐纣的这一历史事件神话化,借此塑造了上古诸神的形像,树立神话英雄的威名,尤其是创造了神祇谱系,让历来杂乱无章的神仙道有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上层为仙道,中层为神道,下层为人道。
  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周武王姬发封列国诸侯结束。其中的哪吒闹海、姜子牙下山、文王访贤、三抢封神榜、众仙斗阵斗法等情节,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水遁、土遁、风火轮、火尖枪等。
  特别是这本书发扬道教的道统,以道教为尊,而书里也有佛教,其中地位超然的燃灯道人、,拘留孙,慈航道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都成为元始天尊的门下弟子,道教自高其高,甚至五帝之首的轩辕黄帝之师广成子也位列元始天尊。
  这种其实就相当于楼观道的老子化胡经等,贬佛崇道,这是道佛之争。
  当今天下,是李唐天下,而李唐又比较尊崇道家,虽说也没对佛教怎么打击,可佛现在确实不如道。
  对于李逍来说,其实他本身是个无神论者,但是他是个有信仰的人,只不过不信道佛而已。
  不过嘛,虽说不信神不信佛的,可谁让楼观道现在是大客户呢。人家连那干巴巴的老子化胡经都一直很稀罕,如果来本封神榜,估计楼观宗还不得死命赞助支持啊?
  虽说封神榜这本书成书于明朝,但最早原型可追溯到南宋时的平话,跟西游记一样,其实这都是在民间传了几百年的东西,不断的艺术再加工之后的作品。
  这书又是明朝时成书,不免里面有不少宿命论之类的观点,还有比如说红颜祸水,女人是狐狸精等观点,但李逍觉得全书还是不错的,这毕竟是本历史加神话的,对唐人来说有一定的历史原型基础,又特别是加入眼下比较受朝廷尊崇的崇道神话元素,相信肯定受欢迎。
  尤其是这明显的崇道抑佛,必然要制造爆点啊。
  到时要是掀起一场神仙道家以及佛家的争论,那得多精彩,这话题性一起,还怕报纸没销量?
  玉濑坐在李逍对面写着稿,忽然发现李逍坐在那里笑的很猥琐的样子。
  “三郎笑什么呢?”
  李逍回过神来,正色道,“我想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创意,我要在报纸后面留点版面连载。”
  “连载?”
  “对,连载封神榜!”李逍笑着简单的给玉濑介绍了一下封神榜的内容。
  以武王伐纣,商周易代为历史背景框架,叙写天上的神仙分成两派卷入这场斗争,支持武王的为阐教,帮助纣王的为截教。双方祭宝斗法,几经较量,最后纣王失败,姜子牙将双方战死的要人一一封神。
  “话说在一次祭祀中,纣王对美丽的大地之母女娲作出了无视举动,他亵渎神明,做了首淫诗·······”


第301章 你什么都不懂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
  李逍下笔如走蛇,飞快的在纸下写下一行墨字。对于封神演义的大概内容他很清楚,比较以前小说和电视都看过好几遍,甚至是好几版不同的。虽说不能够完全把原版小说默写出来,但也并不需要。
  毕竟原版的封神演义毕竟是明朝人写的,整本书比较吸引人的还是他的设定以及情节,架空的商周历史,以及神道系统很有意思,但若说文笔之类的,其实也没什么,相反原著还很干巴。
  在李逍这个受过后世文学影响,特别是后世网文影响的人看来,原著也太干了,必须改编。
  他甚至决定使用更通俗的写法,就按照金庸的武侠小说那种通俗法写,再加入后世网文的那些手法,既要通俗还要跌宕起伏。
  这么一来,其实记不记得原著就不重要了,只要所有的大概情节记在心里就行了。
  半天时间,李逍居然就写了上万字的内容。
  李逍的书法一般,几乎都是草书,而且为了速度还用上了简体字。
  其实古代也有简体字,一般都是在草书的时候使用,有些字甚至有好些版本的简体。
  玉濑长公主早就已经停下了手里的笔,专心的站在李逍的后面看了。李逍那字是真不怎么样,写的快又潦草,还很多简体的字,可玉濑毕竟也是个才女,还是个书法高手,师出太宗皇帝,虽不以飞白出名,可楷书行草那都是了得,李逍写的潦草,但她还是基本上能够读的懂的。
  毕竟许多有名的行草甚至是狂草贴,有的作者是在酒醉状态写的,酒醒时甚至自己都不能认全自己写的内容。
  李逍的第一章 内容写的就是商纣王去女娲宫进香的内容,简单的铺垫介绍了一下商朝和纣王朝廷,还有女娲的情况,比如商朝当时有四大伯侯,率领八百小诸侯。
  话说当时都城朝歌闻报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的消息,商纣王金殿点了太师闻仲率军征讨,然后下朝之后,商纣率百官前去祭祀女娲庙。
  在女娲庙里,商纣见到了美丽的女娲神像,容貌瑞丽,国色天姿,远超自己后宫佳丽,于是一时淫心大起,在那女娲庙墙壁上题了一首淫诗。
  “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
  商纣回宫后没几天,女娲往女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参圣而回,回到宝殿见到了墙壁上商纣留下的淫首,不由大怒,要灭他殷商,取来金葫芦,大喊一声招妖,放出千万白光而去,于是不久之后天下群妖俱到女娲庙参见。
  女娲选中其中三妖,分别是千年狐狸精、九头雉鸡精,玉石琵琶精,要让这三妖断送成汤六百年。
  ········
  这第一章 开头就有万字,李逍把他分成上中下三章,内容分别是朝歌商纣王女娲庙进香题写淫诗,女娲火云宫朝贺炎帝轩辕,女娲回宫发现淫荡大怒招妖。
  一气写完三章,李逍手腕都酸了。
  他放下笔,后面的玉濑长公主却有些忍不住道,“下面呢?”
  原来李逍一边写,她一边读。
  初读开头的时候,似乎觉得很一般,很通俗白话,也没什么华丽辞藻,似乎讲的是上古殷商纣王时的故事,她还以为会是个历史故事,谁料接着第二章 就出来了女娲娘娘和伏羲炎帝轩辕等众多神仙。
  先是历史,然后又是神话,玉濑就觉得有点意思了。
  故事情节还没展开,她从字里行字推测,这书主角应当就是讲商纣王的,后来又以为是讲女娲,再等三妖出现后,她觉得又应当是讲三妖的。
  民间里其实有很多这样的神仙志怪传说,在南北朝时,甚至还有了仙侠志怪故事,但明显,李逍的这个故事更长,一万字,才刚开了个头而已。比起一般千把字的故事,明显更长。
  李逍揉着手腕,才发现玉濑一直站在自己后面呢,于是笑着道,“下面没了!”
  “怎么就没了呢?”
  “有当然是有,不过今日暂时是没了,一口气写了上万字,我手都快废掉了。”
  玉濑撇撇嘴,“你这也算万字啊,全是草字,还都算是狂草了,一笔都能写上百字。”人家长安专门的抄书人,特别是那些抄经书的,那可是一笔一划写的十分工整,要么是隶书要么是魏碑要么就是正楷,一天都要写上万字甚至更多。
  “你觉得我这本封神榜如何?”李逍问。
  “历史加神话,挺有意思的,就是你这个写法,有点不够简洁啊,写了上万字,才刚讲了个开头而已,若是让我来写,有几百字就精炼完了。”玉濑急着想看后面的内容。
  “这你就不懂了,小说小说,必要的铺垫那是不可少的,铺垫的越好,后面的**才越有力,尤其这我本书可不简单的是编个故事,这可是封神榜,历史加神话,前面该交待的也不能少的,若是太干巴,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李逍是不会承认自己灌水的,不灌水怎么连载,他可是打算一次连载一章,然后以后集结出版成书的。
  要的就是吊足大家胃口,正好比后世的那些白金大神们,动不动一本书几百万字,一路打怪升级不断,斗之气,斗者,斗师,大斗师,斗灵,斗王,斗皇,斗宗,斗尊,斗圣,斗帝·······
  玉濑现在看了个开头,确实被李逍的铺垫吊足了胃口,她现在就很想知道商纣会怎么继续做死,而女娲召来的三个女妖又会如何断送成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