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逍遥小地主-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杨坚是西魏、北周时八柱国之一的杨忠,他年青的时候,父亲杨忠为他做主,娶了同样是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的女儿为妻。”
独孤信李逍知道,国民岳父嘛,堪称史上第一岳父。近代中国有宋氏三姐妹,分别嫁给了孙大炮、蒋中正几个牛逼之人。但在西魏北周时,独孤信才是所有岳父里最牛的。
独孤信七子七女,有三个女儿当了皇后,而且还分别是三朝的皇后。
这个据说是南北朝第一大帅哥的独孤信,三个女儿分别当了北周、隋朝、唐朝皇后。长女是北周的明敬皇后,第四女嫁给的八柱国李虎的儿子,也就是李渊的父亲,李渊当了皇帝后追封他爹为皇帝,也就追封他母亲为元贞皇后。
第七女是隋朝的文献皇后,这个文献皇后就是独孤皇后。
杨大眼捋着胡须道,“这个杨坚可了不得,出身八柱国家,最后却篡夺了北周皇位,建立大隋。文治武功,相当了得,但杨坚却是个出了名的怕妻子的人,他娶独孤氏为妻后,就不再纳妾,而独孤氏也不准他纳妾。杨坚生五子五女,全是跟独孤皇后所生。”
“哪怕杨坚当了皇帝后,许多年独孤氏也不让他纳妃。直到晚年之时,才让他纳了几个,可也不许他临幸。有次他趁独孤皇后不在宫时,临幸了一个,结果回来独孤氏知道了就把那女人杀了,气的杨坚打马出宫狂奔了几十里,跑到一处无人河边痛哭一场呢。”
李逍笑道,“怕到这程度呢?估计是野史传说吧?”
“反正野不野史不知道,但独孤皇后的名声可不好,所以说啊,女人不让丈夫纳妾这是要被人指指点点的。咱们大唐贞观朝的名相房玄龄知道吧?几十年的宰相,贞观第一名相,可是他妻子卢氏也很厉害,有次太宗赐房玄龄几个美貌女子,结果房玄龄却不敢接受。”
“陛下说为何?房玄龄说家中妻子定不肯。于是太宗就让人给卢氏赐一壶酒,说卢氏若不肯让丈夫纳妾,那就喝下这壶毒酒。结果卢氏果真二话不说就喝了这壶酒,喝下去后,才知道,原来那壶里装的是醋并非是酒。而太宗见卢氏宁肯喝毒酒也不肯让丈夫纳妾,也只好收回了那几个美人。这啊,也就是女人爱吃醋的由来了。”
李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吃醋的典故,不是说魏征和他的妻子裴氏吗?”
“乱说,自然是房相和其妻卢氏的。”
男人纳妾天经地义,女人不但不能拦着,还得主动帮着张罗,是本份。否则,那就是善妒,是不识体,不懂事。
听完,李逍不由的感叹啊,这真是我国的一项优良美德啊,怎么到了后世就缺失了呢,太不应当了。
传统文化的缺失,真是让人痛心啊!
第221章 纳妾也得有资格
晚上。
洗漱过后,李逍伏在案前写字。
折腾一番,这玉米监的事情依然还是落在他肩上,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李逍也得赶着把玉米种下去。但毕竟是试种,并不是真正的种植生产。这里面出发点不同,试种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让皇帝和朝中官员们了解这种新的农作物。
要让人知道玉米能吃,还能种,还得知道他的种植方式,他的产量等等,这就需要各种数据,这意味着不能是简单的耕一块地,把那点种子撒下去。
这得弄出一块又一块的试验田,甚至得是不同干湿程度,不同肥力的地。这些东西别人都不清楚,只有他一个才知道,他得写出来,做个规划。
“官人,这么晚了,油灯这么暗,容易伤眼睛。官人有事,还是留到明天再做吧。”
“耽误了好多天时间,只能晚上赶赶了,明天就得正式开始玉米试种的事情,这里还什么章程都没弄出来呢。”
“官人,妾身觉得,还是该给你纳个小的。妾身知道官人最近很忙,如今又做了官,肯定更忙,这个事情其实不用官人分心,妾身来张罗,到时再让官人来过过目,拿个决定就好,官人觉得怎样?”婉娘问。
李逍没抬头。
要说哪个男人心里不想着三妻四妾啊,在后世社会,那是道德的允许,也是法律的不允许。可是在这个时代,如杨老夫子所说的一样,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若是男人不纳妾,要么就是太穷纳不起,要么就是家里妻子太厉害。
而太厉害的妻子可是要被人评论甚至指责的。
不让老公纳妾,甚至就跟后世时女人出轨搞婚外情一样被指责,想想婉娘压力确实也挺大的。
毕竟如今的李逍,也算是家大业大,家里良田千亩,这还封了爵,永业田都又是四百亩。
“这事以后再说吧,我们新婚都没多久呢,况且你现在又有孕在身,我怎么能在这个时候又找什么新欢呢。”
“官人,正因为我如今有孕在身,不能再服侍官人,才更应当赶紧找个小妾啊,正好让她替我服侍官人。”
婉娘倒不担心李逍有了新欢忘了旧爱。
毕竟纳妾归纳妾,但大唐对于正妻那也是有相当全面的保护的。比如说,大唐的法律就规定了,妻和妾天差地别的身份差遣。
从西周到清,其实中代一直就是一夫一妻的制度,一夫只能有一妻,虽然有妾,但妾从来不是对平民提倡的,妾其实是对贵族们的一种福利了。
比如在大唐,平民若想纳妾,得满足两个条件,首先得年满四十,其次,得无子。
年满四十岁还没有儿子的平民男子,才被允许纳妾,否则是没资格的。
对贵族们而言,也是一夫一妻制为主体,而纳妾,其实不过是个补充。三妻四妾,其实古代从来不存在,妻只有一个,只有个别狂妄的皇帝,才会搞出什么三四个皇后的事情来。
妾,永远都只是在妻后。
妻,是明媒正娶,受律法保护,而妾,是买。纳妾之时,甚至纳侍进门都不能大操大办,只能一抬小轿抬着进门。
娶妻要有婚书娉礼,但纳妾却是立契。
对于妾,夫和妻都可以随意处置或打骂,或遣责、发卖,甚至就算是杀了,大唐律法规定,也不过是处以流刑而已,根本不用偿命。妾的儿子,也永远是庶子,哪怕正室死了,妾也不可能升为妻。
男人丧妻可续弦娶妻,但不能以妾做妻。
甚至许多妾的地位,其实也就是比奴婢稍高一些,而大唐的奴婢地位是律比畜产,跟牲畜一样的。
正是因为这传统和律法,所以婉娘很积极的愿意帮丈夫纳妾,却丝毫不用担心丈夫纳妾之后,会危极她正妻的地位。
妻可随意打骂妾,甚至杀了不过流刑,而妾敢打骂妻,则处罚就相当严厉了。骂妻,杖八十,打妻,无问有伤无伤,俱徒刑一年。
说白了,在家里,夫和妻都是主人,而妾和奴婢一样,都是奴仆下人。
就算是一些达官贵人的那些出身较高的妾侍,虽地位比奴仆高的多,可也是完全无法与妻相提并论的。
其实贵族们的妾,也是分品级的。比如王公们的高级妾,往往也得到媵妾的身份,这媵妾比侍妾身份高。
大唐就有规定,凡亲王,妻妾最多十人。五品,妻妾最多三人。
但这个妻妾,专指妻子和媵妾,而不包侍妾,侍妾无定数。媵妾在古代,指的是跟随正妻一同嫁到夫家的女子,规格较高的便是这种亲姐妹同嫁;规格中等则是一个身份较高的女子偕同一个或几个宗族女子同嫁;规格最低的便是侍女陪嫁。这样嫁过去的前者就是妻,后者便是媵妾了。媵妾的地位要比妾高很多,有正式的身份,可以出席正式的宴会等等。
在大唐,只有官员才允许有媵妾,普通人只能有侍妾。
李逍是男爵,这是五品的爵位,因此是可以有两个媵妾的。
媵妾因此也一般都是良家女子,甚至是一些大族世家,或官宦家族的女子,这不比侍妾,侍妾则多是买来的贼籍女子。
在许多王公贵族之家,妾也是分有许多等级,最高级的自然是媵妾,然后是侍妾,然后是姬妾、婢妾、伎妾,再往下还有通房丫头这种。
伎妾、姬妾、婢妾的地位都很低,甚至男人们喜欢把伎妾、姬妾、婢妾拿来陪客,甚至客人喜欢的话,就直接送给客人了。
有些跟主人睡过的丫头,甚至连妾的名份都没,依然只是个丫头而已。
婉娘说帮李逍纳妾,自然是纳媵妾。
婉娘家里也没其它人,也就不可能找自家姐妹来做媵妾,但找点大户家的女子,或者是官宦家庶出小姐之类的来做个媵妾倒是可以的。
这样出身的媵妾,也才符合李逍如今的爵爷身份。
否则,随便买一个来,那顶多就是姬妾、伎妾、侍妾,那种是上不得台面的。
“妾身这就找人去物色,到时你看中就点个头,剩下的妾身来张罗操办?”
李逍也有点心动,不过想了想,觉得这种事情还是不能太急了,真要是遇到个心动的,有感觉的还差不多。若是说见都没见过,就纳进门来做妾,这也有点太做孽了。
“还是回头再说吧!”
“官人!”婉娘有些不高兴了。
“你啊,急啥,你官人我如今才刚二十一,说来也不过刚刚成丁呢。这身子骨都还刚成熟,这要是来了新人,到时就怕身子骨吃不消啊。”
“啊?”婉娘半信半疑,“那就先听夫君的。”
第222章 玉米发芽
天蒙蒙亮。
李逍就已经起床了,他怕再躺会等婉娘醒来,又要跟他念叨着纳妾的事情了。被妻子整天念叨着要帮忙纳个小的,这也正是幸福的烦恼啊。
出了房门,就早有丫环打了清凉的井水过来。
松木制的脸盆,连桐油都没刷过,纯原木风格,笨重却又不失纯朴。
毛巾,更是一块纯白麻布,相比起后世的毛巾来,与肌肤相亲时的感觉差了许多。
牙刷,在李逍的主张下,已经由新鲜柳枝升级为木柄猪鬃的先进牙刷了。虽然这猪鬃做的牙刷,有点硬,但比起每次嚼柳枝刷牙还是要方便的多。
没有牙膏,用的是盐。
撒一点点细盐,然后就可以刷牙了。
这是一种相当奢侈的行为,牙刷倒不贵,关键是这盐贵。如今许多百姓普遍还吃的是大块的粒盐,里面很多杂质,过滤提纯不过关,颜色也难看。而李逍用的盐,可是买来上好的井盐,然后又多次过滤提纯脱色之后的上等盐,洁白细腻,还略带着一丝青色。
这样的盐,只有贵族之家才享用的起,一升盐起码能换一石米。李逍刷个牙用的盐,一个月都能换到几石米,可知有多奢侈了。
不过李逍倒不觉得什么,他向来觉得,能够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那就是值得的。
钱嘛,不就是赚来花的嘛。赚了钱不花,那人岂不成了钱的奴隶了?只要他不故意铺张浪费就成了,就好比他刚研究出来的香水,那还更昂贵呢。但李逍一样用起来,一点不小气。
揉搓毛巾,先抹了把脸,把脸上刷牙后的沫子擦掉,然后李逍拿起一块香皂开始在手上打泡。
这香皂也算是做香水时,顺便开发的一项商品,用来替代家里那死贵死贵的澡豆。
家里的澡豆在长安的大药铺买的,价格昂贵不说还不太好用,李逍是瞧不上的。闲时自己研究了下香皂,香皂其实做起来很简单,并不复杂,但就是费点功夫。
成本还是极低的,起码比起那掺了许多香料、药材在里面的高级澡豆便家的多。
做香皂时还能做点肥皂,香皂洗脸洗手洗澡,肥皂用来洗衣服,十分好用。
脸上涂上香皂泡,双手在脸上涂抹按摩五分钟左右,然后洗掉。
顿时神轻气爽。
摸摸一点也不油腻的脸,李逍觉得这香皂的去油效果是真的强,不过好像有点太强了,好像长久用也会有点伤脸啊。
洗完脸,旁边侍候的丫环,赶紧小心翼翼的拿起来,放进一个专门打制的木盒里,这盒子下面还有专门滤水,确实很实用。
“阿郎,官府把赵持满一家送来了,等阿郎去接收。”管家过来禀报。
因为赵大夫如今又得管着街的医馆,又得兼管着新开的生药铺子,两头忙碌,家里这边李逍便又找了一人担任管家一职。
毕竟现在家大业大了,新管家是李家的一个远房亲戚,是李逍母亲的一个表弟,因此李逍得喊声表舅,姓钱。
四十来岁,读过点书,家里算是地主,不过他是庶出,家产跟他没啥关系,以前在长安一家商铺里做账房。
如今到李家做了管家,倒也算是合适。
老钱个子不高,但挺胖乎圆润,满面红光,安排起事情来挺有规划。
“赵二哥来了吗?赶紧跟我去迎接。”
昨天李逍出狱,但赵持满没放出来。皇帝旨意,将赵家满门赐给李逍为奴,今天是来正式交接的了。
李家庄大门口。
大理寺的一个官员亲自带队,还有一队官兵,押着赵家一百三十八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有,这次,赵持满这支算是连根拔起了。虽然当年八柱国之一的赵贵还有好多支后人,但起码赵持满这一支现在是全成了奴隶。
赵持满与家人手脚都拴着绳子,串成长长的一串。
“李太监。”
大理寺的官员笑着上前,拱手问好。
李逍皱了皱眉,他知道对方是礼貌称呼,但他真不喜欢太监这个称呼。
你才太监,你全家都太监呢。
“叫我李主簿就好,人都送到了吗?”
“都到了,赵持满一家一百三十八口,都在这了。”那位官员拿出一本名册,递给李逍查验。
“我在上面签字画押,那就算交接完了?”
“对,对,对,签字画押后这一百三十八个奴隶就都是李主簿的了。不过这些人可都是皇帝钦赐,李主簿得严加看管,切莫弄丢了。”
李逍面无表情的赶紧签字画押,办好了交接手续。
“钱管家。”
“阿郎,我在。”
“把这位王狱丞和其它人请到庄上用茶,好好招待一下。”
“好的。”老钱笑着上前,把那位王狱丞一行请入庄中。
李逍待他们走了,上前几步,来到赵持满面前。
“二哥,委屈你了。”李逍上前帮赵持满解开绳索。“到了这,就是到了家了,以后不用担心了。”
赵持满神情有些萎靡,他看着李逍,又看了看李家庄,这是一个让他悔恨万分的地方。
若是他不曾来这,也就不会有赵氏一族被贬为奴的下场。
‘三郎,之前我对不起你,带兵来围庄,可你不但不计前嫌,还如此待我,我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谁能无过呢?一时之过,能够改过就是好的。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以后我们往前看,到了这里,二哥就把他当成自己家就好了。”
赵家一百三十八口,倒不全都是赵家人,他的父母俱早亡,因此这行人里的长辈也就是他父亲的几个侍妾,然后是他这辈里的几个兄弟,然后是他的儿女和子侄,剩下的,其实都是赵家的奴婢。
对那些赵家奴婢们来说,其实除了点紧张外,倒没什么。反正在哪里都是做奴隶,只是以前在赵家做奴婢,赵家家规还不错,对待下人也好。如今到李家来,不知道李家如何。
可对赵家人来说,这确实是个天大的打击了。过去是贵族豪门,如今却成了别人的奴仆。
他们见到李逍那般态度对赵持满,惊讶之余满是欣喜。
解去了绳索,李逍把赵持满一家人安排进了庄。
原来的赵家奴仆,过去在赵家做什么差事,如今也都安排了差不多的工作。剩下的二十余口赵家人,李逍自然不可能把他们当奴仆使唤,特意让人收拾了一座院子给他们一家人居住。
“那宅子也是新建好的,就委屈你们暂时在那里安置了。”
“三郎,你别那么客气,我现在是御赐给你的奴仆,你给我安排个差事。”
‘这怎么能行,你忘记我们之前在大理寺已经喝过血酒,我们可是结义的兄弟,你到了我这,就是到了家里。”
赵持满对李逍是既感动,又愧疚。
“我这人也没什么别的本事,也就是一身骑射本领,可惜这辈子是不可能再上战场了,要不,以后我就给你赶车、护卫吧,也算是物尽其能。”赵持满道。
见他这样坚持,李逍也不好劝说。
“那就先委屈下二哥,替我好好操练下咱们庄上的家丁,训练下他们赶车骑马的本事,再教他们一些棍棒拳脚功夫。”
“可以。”赵持满点头。
“给其它人也安排个差事。”赵持满又指着自己的兄弟、妻妾们道。
李逍无奈,这人有点太死板较真。
最后只好简单做了点安排,让赵持满的妻子陪着婉娘,让他兄弟们跟着钱管家他们做事,勉强安排了下去。
这边刚安排好,李元芳来了。
李元芳是权知玉米监副监,今天刚到衙门上班,司农寺卿就找他去谈话,让他抓紧把玉米试种一下安排下去。
可李元芳哪懂得种玉米,这不只好赶来蓝溪找李逍了。
见到赵持满在,李元芳赶紧叫了声二哥。
赵持满只是点了点头,然后就走到一边去了。
“我就在那边候着,有事叫我,不打扰你们谈事。”赵持满离开。
“哎,赵二哥这人太古板了些了。”李逍无奈的道。
李元芳看着他的背影,也叹气道,“赵二哥当年可是长安游侠儿们最尊崇的人物,想不到如今却落这下场。”
“不是还有我们吗,我昨日已经为赵二哥写了一道求情奏章上去了。”
‘我也写了,不过我估计这事一时半会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两人聊好几句,李元芳说明来意。
“其实玉米我已经开始试种了,另外也还写了一些章程。你现在来了,正好给我帮忙。”
“已经种下了?”
“种了一点。”李逍拉起李元芳往外走。
玉米这东西不像是水稻,基本上哪都能种,而且春夏都可以种植,虽说不能连续种植两季,但种一季玉米再种一季其它的还是可以的。上半年种玉米,下半年就可以种麦子。若是上半年种粟,那下半年可以种玉米。
当然,玉米还可以在那些间隙里种植,什么田间地头,什么院坝边上,都能种。
李逍带着李元芳走了几步,前面就是大院场。
在院场四周的廊下,便有一小垄一小垄的土,边上还插了树枝条围拦起来。
“看到那绿苗没,那就是玉米苗,已经发芽了。”
廊下枝条围起来的小土垄上,一棵棵的小绿苗是那么的嫩绿。
“这是玉米苗?这屋院里头也能种?”
“当然能种,连窗台上都能种呢,有点土就行,玉米是最好种的。”李逍笑着说道。
成片成片的种植当然好,但其实把田间地头的碎地种上玉米,也一样可以。一亩地充其量也不过只能种上三千株左右的玉米,但田地地头哪个犄角旮旯的,也能咱上三五棵甚至是十来棵的。
积少成多,也一样不是少数。
当然,玉米最大的特色还在于,他耐旱,适合在那些肥力不高且缺少的山地坡地上种植。
“这院里种了多少?”
“一百棵,我刚才查看了,全部出苗了。”李逍自豪的说道。
第223章 员外郎
李家大院的廊前,玉米芽刚刚从泥土里探出个头来,三两片嫩绿的叶子,随风轻轻摇摆着。
若不是李逍说这就是玉米,赵持满根本不敢相信。
可李逍二十一岁就封为蓝田县男爵,一个农家子白身封爵,可知当今天子对玉米的重视程度,甚至他也就是因为这玉米,才让自己和一家人都被打为奴隶。
赵持满从没见过玉米,对玉米却是既爱又恨。
“这就是玉米?”
“是的,这就是玉米,不过现在还只是刚出的嫩芽。”李逍一株株的仔细查看,并且在数数。
把玉米种在院子里,这也算是让人意外之事了。
其实就是李家大院里的人,也没人知道这就是玉米。
老钱站在一边,瞪大着双眼,“阿郎,这就是玉米?”他还以为这是李逍心血来潮在廊前种的花花草草呢。谁能料到如此珍贵的玉米,居然就种在院子里呢。
幸好这土垄围起了篱笆,要不然被鸡啊猫啊狗的伤到一株半株的,他可就担当不起了。
“粮食不都种地里吗,怎么种院里呢?”
“方便照看啊,再说这是我秧的苗,等长大点再移栽到地里去。”李逍终于数完了,一百颗苗,一颗不少,他撒了一百颗种子,居然全都发芽成活了。
这可是相当难得的数字,要知道一般情况下,田里的精种的玉米,也顶多百分之九十的发芽率,一般成片大田粗种甚至只有八成的发芽率。
或许这是因为这些种子是从空间里带出来的吧,那神秘空间里出的东西总有些灵气。
“玉米还要育秧移栽?不是直接播种吗?”
老钱是管家,虽说多年在长安的商铺里掌柜,但对于农事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
他只听说过水稻要移栽的,还没听说比如粟、麦也要移栽的。
“正常是可以直接播种的,不过眼下咱们这种子珍贵,自然得小心点。先育秧再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