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隋(风华)-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好。”

秦冲满意地点点头:“你们可以回去了,只要今日答应朕的条件能马上照办,以往的事件,朕可以既往不咎。”

“谢陛下,我等告辞。”

郑爽等人恭恭敬敬地又拜了拜,心中却在滴血,这次上门挨宰,可是被秦冲磨刀霍霍,宰了个鲜血淋漓,连退出御帐都有些精神恍惚,神不守舍的。

“陛下,”

帐中,凌敬佩服地一举大拇指,啧啧赞叹道:“您这刀下得,可真狠啊!”

“活该!”

尉迟恭幸灾乐祸道:“老子早看这些世家不顺眼了,个个牛得不轻,如今,还不照样在陛下像个孙子似的。”

“哈哈……”

秦冲开心地大笑起来,最近,收剿了楼观道良田百余万亩,现在,又敲了六大世家六十万亩,等干掉李唐,估计又能有上百万亩,足可安置不少流民了。

帐中所有人,也都笑了:大赵的前途,一片光明啊!

……

十一月二十三。

一早。

李渊起床后,没有上朝,却来到御花园赏梅,他在等,等六大世家的回复,他相信,六大世家一定会屈服,只要六大世家配合,长安之危便可立时而解。

想到这里,李渊不禁一身轻松,坐在暖亭中,一边烤着炭火,一边喝着香气熏人的热茶,惬意地赏起洁白似雪的寒梅来。

“陛下,陛下,出事了!”

忽然,裴寂、刘文静慌慌张张地飞奔而来,上暖亭前台阶的时候,裴寂甚至还滑了一下,险些跌倒。

“玄真,肇仁,”

李渊心中一个格登,慌忙起身道:“出什么事了,如何惊慌?”

“陛下,”

裴寂哭丧着脸道:“大事不好了,那六大世家的郑爽等人一夜之间全、全——”由于跑得太急,气喘吁吁,一时竟接不上话来。

“全怎么了?”

李渊急得直跳,恨不得把说话说一半的裴寂掐死。

“全失踪了。”

还是刘文静苦着脸补上一句。

“什么!?”

李渊大骇,一时天旋地转,他要还是不明白六大世家已弃他而去,那他就是猪了,忽然暴跳如雷道:“可恶!朕不是已封锁各门了,为何还让他们逃走?”

“陛下,”刘文静苦笑道:“以六大世家的实力,想悄悄潜出长安,简直是轻而易举。除此之外,六大世家在朝中的上百位文武官员也一起挂印而去,连家小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什么!?

李渊一屁股坐倒在石凳上,满脸的灰白,失去了楼观道,又失去了六大世家,李唐现在已近乎于孤家寡人,再无回天之力,这一下可是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

“这、这不可能!他们怎么能这么对待朕!不、不会的……”

李渊喃喃自语,神情沮丧,显然,已是绝望到了顶点,近乎于崩溃了。

“陛下。陛下。”

裴寂、刘文静慌了,赶紧扶住李渊,一阵急唤,此时此刻,大唐本已风雨飘摇,若李渊再有个三长两短,那可真就全完了。

好半天,李渊才慢慢缓过神来,仿佛抓救命稻草一般,一把揪住裴寂和刘文静,可怜巴巴道:“玄真,肇仁,你们一向足智多谋,快替朕想想办法。大唐、大唐不能完啊。”

一时间,李渊竟号啕大哭起来。

他怕呀,一旦李唐覆灭,不但他死定了,甚至显赫了数百年的陇西李氏,恐怕也要消失在历史中,任何皇朝,对前朝皇室都是赶尽杀绝、不留后患的。

“陛下休惊。陛下休惊。”

裴寂、刘文静二人也是心中酸楚、内疚不矣,怎么说,李渊走上逐鹿天下之路,都是受他们唆使,如今,却落得个大难临头,他们是有责任的。

经过二人的安慰,李渊才渐渐平静下来:“玄真,肇仁,你们觉得,大唐还有希望吗?”

“很难啊。”

裴寂长叹一声:“长安城中,粮草已不支两月,河西、陇西去年大旱,粮食颗粒无收,河西军勉强而来,所携粮食不支一月,如今,恐怕只剩半月之粮。那李靖老奸巨滑,秦王殿下恐怕很难在这半月之内击破李靖来援,一旦粮尽,就算秦王殿下智勇滔天,恐怕也难逃一败,届时,长安孤城,势难坚守。”

言下之意,他也是有心无力啊。

这些,李渊又何尝不知,叹了口气道:“明白了。你们都尽力了,朕不怪你们,都去吧,朕想一个人歇一歇。”一时间,那身影是分外的寂寞、苍老。

李渊的心,更是比寒冬还冷。

第二百三十四章 攻陷长安(上)

裴寂、刘文静相视一眼。便待步履沉重地离去,或许,该是交待下后事的时候了。

“等等。”

忽然,刘文静心中一动,停住了脚步。

“肇仁,”

李渊眼睛一亮,慌忙道:“莫非你有何良策?”

“陛下,”

刘文静沉吟片刻,缓缓道:“不知你舍不舍得弃关中而去?”

“弃关中而去?”

李渊有些愕然:“肇仁,你的意思是?”

刘文静神情凝重:“如今,关中局势已不可挽,恋舍不去,只有死路一条。若弃之而走,或可求一条生路。”

“可是,去哪呢?”

李渊苦笑一声,忽然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巴蜀?”离关中最近的地盘,也唯有巴蜀之地了。

“不错。”

刘文静目光炯炯:“巴蜀,不仅是天府之国,而且易守难攻,足可为基业。若得之,便可暂时稳住阵脚,徐图后计。除此之外,亦可令秦王殿下退守河西,与巴蜀为犄角之势,这样,便形成了对关中的两面夹击之势,一旦有机会,我大唐便可重返关中,再定王霸之基。”

“不错。”

一下子,李渊和裴寂都兴奋起来。

“不过,”

李渊忽然皱眉道:“那巴蜀为蜀王雷大鹏所据,岂肯让我?而且,我军若弃关中而攻巴蜀,赵军必趁势追击,那样,我军前后受敌,必然全军覆没。”

“陛下,”

刘文静摇头道:“不必动用长安之军。您忘了,在陈仓,为了防御蜀军北上,您安排了庞玉将军和两万精锐之师镇守。”

裴寂一听,忍不住道:“肇仁,虽说如此,但蜀军亦有十数万之众,而且,巴蜀易守难攻。庞玉这区区两万人哪里够用?”

“是啊。”

李渊也一脸的失望,虽说放弃关中这王霸之基令人心痛不矣,但是,这南进巴蜀也要可行啊。

“不然。”刘文静却昂然道:“自古以来,兵就贵精而不贵多,更在乎用兵之人,庞玉智勇兼备,可当数万之师,而且,蜀军也一定没料到,我大唐如此危急,还敢攻蜀,所以,一定是毫无防备。陛下可令庞玉秘密出兵,昼伏夜出,抄小路直奔汉中门户阳平关,如此,十日之内,必听奏凯。

然后,陛下便可放弃长安,且战且退。撤往陈仓天险。接着,我军便可一面在陈仓北据赵军,一面迅速攻略整个汉中,最后,再以汉中为基地,全取巴蜀之地。而且,只要十日内攻克阳平关,秦王殿下也能赶在粮尽之前安全退回河西,稍稍坚持一两个月,咱们便可以从汉中运粮,支援河西。”

“好主意!”

裴寂也忍不住喝彩道:“陛下,我看此策甚多,当可速发。”

“好!”

李渊也心一横:“既如此,朕便搏一把,立即遗密使六百里加急出京,命庞玉出兵,再通知世民做好准备,一旦庞玉攻克阳平关,即和朕一起退兵。”

唐军两路兵力,也有十五万人,而赵军不过二十万,打,唐军虽然打不赢,但且战且退,李渊有信心还是没问题的。

“善。”

刘文静点头赞同。

“陛下,”

裴寂却有点不放心:“庞玉将军虽然智勇兼备,但毕竟一个计穷,二人计长,臣以为。可遣孝恭王爷前往相处,如此,攻打汉中必更有把握,而且更快。”

“好。”

李渊奋然道:“朕即命孝恭做好准备,连夜便率亲卫秘密潜往陈仓,汇合庞玉。”

当即,三人又商量了一下行动细节,这才各自散去,秘密准备不题。

……

当夜,伤势刚刚好转大半的李孝恭便悄然率百余名亲兵出了南城,飞奔陈仓而去。

十一月二十四。

晨。

秦冲一早起来,便在演武场上好生活动了一番,征战沙场,必须保持一个良好的体魄,而且,当皇帝多爽啊,有了一个好身体,也可以多享受几年不是。

好半天,秦冲一身大汗的停了下来,刚跳下马,便听身后有人喊:“陛下。”

秦冲一回头,却是韩林安、褚遂良、凌敬三人,笑道:“怎么。三位爱卿有事?”一边接过刘虎递过来的毛巾,擦了擦满脸的热汗,披上了狐皮大裘。

“陛下,”

韩林安低声道:“长安城内密谍飞鸽传书,李唐有异动。”

“噢!?”

秦冲吃了一惊:“走,回御帐。”

“诺。”

当即,一群人赶紧进了御帐,秦冲刚一坐下,便急问道:“说罢,怎么回事?”

“陛下,”

韩林安赶紧道:“密谍回报。昨夜李孝恭突然率百余亲卫出了南门,不知所踪。”

“咝——”

秦冲一惊:“这李孝恭乃李唐仅次于李世民的大将,突然消失,所谋必大。立即传朕旨意,命长安城中的密谍,不惜一代价决,探明李唐意图,要快!”

“诺。”

三人赶紧领命,正待退下安排,忽听外面有御前侍卫回报:“陛下,营外有六大世家使者持信物求见,说要重要机密相告。”

“噢,快传。”

秦冲赶紧吩咐,又对韩林安三人道:“你三人也听听。”

“诺。”

韩林安三人便坐下等待。

不多时,一名御前侍卫领着一名精悍的年轻男子走地过来,一见秦冲,便连忙下拜,恭恭敬敬道:“小人郑经,见过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免礼。”

秦冲摆摆手:“说吧,六大世家派你来,有何机密相告?”

“陛下稍等。”

郑经赶紧撕开衣襟,取出一个蜡丸来捏碎,露出一份密报道:“陛下,这是小人连夜冒死从城中带出的密报,请您过目。”

“拿过来。”

秦冲赶紧一招手。

“诺。”

刘虎上前接过密报,交到秦冲手中。

秦冲展开一看,不禁吃了一惊:“什么!?李渊要弃关中,南奔巴蜀?”急抬头凝视郑经,沉声道:“郑经,这情报可信吗?万一出错,干系非小。”

“回陛下,”

郑经显得很自信道:“应该是真的。李渊此次行事虽然十分隐密,发的是密旨,但巧的是,宫中内史台负责起草此道密诏的宦官,恰好是我六大世家的人。”

“好极。”

秦冲大喜。这六大世家的势力果然非同小可,高兴道:“你马上潜回城中,继续替朕留意李唐动静。来啊,赏他五十金。”

“谢陛下。”

郑经大喜而退。

“陛下,”

郑经一退,韩林安便忍不住道:“这密报说的是什么?李渊要弃关中而奔巴蜀?”

“不错,你们看看吧。”

秦冲眉头微皱,将密报递了过去。

韩林安三人凑在一起,将密报仔仔细细地读了一翻,不禁相顾骇然:这李渊好大气魄,竟如此行险!

“怎么样,”

秦冲心急道:“三位爱卿有何看法?”

“陛下,”

凌敬神情凝重:“李唐此谋,虽然看似天马行空、胆大包天,但细想起来,却并非不可能成功。一旦阳平关陷落,雷大鹏有勇无谋之人,绝对李唐对手。”

“所以,”

韩林安奋然道:“绝不能让李唐得逞,以免后患。”

“不错。”

秦冲眼眸中寒光一闪:“我们三管齐下,首先,立即派使者密赴阳平关,通知蜀将唐军会来偷袭,最好在中途设伏,必要让那李孝恭和庞玉有去无回。”

“妙计!”

韩林安三人抚掌而笑,心道:陛下这招,可真够毒的!

“此外,”

秦冲继续道:“我军‘霹雳火’三两日便可筹备完毕,然后便立即挥师攻城,不给李渊一点逃跑的机会。最后,便是通知药师了,让他一定要留下李世民。”

“善!”

韩林安相视而笑:李唐,完了!

……

十一月二十七。

傍晚。

赵军后营,火药营,营地四周,戒备森严,闲者免入。

营地正中的空地上,两辆巨大的柜车正静静地矗立着,四周,则是秦冲以及一大帮的赵军文武大员,将这两辆柜车是团团围住,正打得量兴高采烈。

“陛下,”

卢方神采飞扬地介绍道:“这两辆柜车,是臣特意打造的,内用上好木料,外罩牛皮,再罩铁皮,可防城上的火攻和滚木、擂石,安危推入城门洞后,便可点燃车中的火药,将城门彻底摧毁。”

“很好。”

秦冲满意道:“干得不错,来啊,赏火器营一万贯,以奖其功。”

“谢陛下。”

卢方高兴坏了,又发了一笔大财。

“陛下,”

尉迟恭激动道:“既然‘霹雳火’已备好,那何时攻城?千万别让李渊那小子跑了。”

“对,对,陛下,快攻城吧。”

众将一片叫嚷,个个是磨拳擦掌,跃跃欲试,攻破长安这天下第一雄城,那是足可回忆一生的辉煌啊。

“呵呵,”

秦冲笑了:“诸卿不要着急吗,长安已是囊中之物,飞不了。不过,总得考虑一下策略吧,是将‘霹雳火’用在敌重兵驻守的北城呢,还是其它方向?”

“陛下,”

高满政大声道:“当然是北城。只要炸开景耀门,咱们便可以直突太极宫,活捉李渊,这叫擒贼先擒王。”

“我看不妥。”

秦琼却有些迟疑:“北城,尤其是景耀门,是唐军重兵驻守之地,若先破这里,就算成功了,恐怕伤亡也会比较大,不如选择其它方向,一样可以破敌,但却能减少伤亡。”

“从北城好。”

赵军旧将基本支持高满政。

“从其它方向好。”

李君羡、裴仁基、裴行俨等瓦岗旧将,却支持秦琼。

一时间,双方是各执一辞,各有各的道理。

秦冲也有些头疼:选择北城,有利于快速解决战斗,选择其它方向,则有利于减少伤亡,的确各有利弊。想了想道:“朕以为,还是用在北城好,不过,其它方向也可派一支军牵制,这样既有利快速解决战斗,伤亡也不会太大。最重要的是,四面合围之下,李渊就算想跑,那也是插翅难逃。”

得,为了照顾双方的情绪,秦冲和了稀泥,不过,和得很有道理。

“谨遵陛下之命。”

众将一时都很满意,觉得自己的意见受到了重视。

“既如此,”

秦冲奋然道:“诸位就立即回营准备,明日一早,合攻长安,誓灭李唐!”

“诺。”

众将大呼应命,神情狂热。

……

十一月二十八。

一早。

“咚咚……”

一阵轰鸣的战鼓声忽然响起,打破了清晨的寂静,薄薄的晨雾中,安静了近一个月的赵军大营突然沸腾起来,无数的军士、攻城器械开始迅速的集结。

一刻钟后,赵营营门大开,开出足足十一万的赵军,其中,九万是精锐战士,两万是辅兵,真是铺天盖地,密密麻麻。

“当、当……”

长安城中,唐军哨卒立时发现危险,警钟长鸣。

“蹬蹬蹬……”

刚起床的李建成闻报,立即率众将迅速登城,来看敌情,便见旷野上,无数赵军步、骑正气势汹汹地逼将而来,所携攻城器械无数,端得是杀气腾腾。

李建成微吃一惊,眉头紧皱:“诸公,赵军沉寂了一月,不知为何突然再次攻城?”

众将也自纳闷。

魏征沉吟道:“近日来,赵军并末有援兵开至,而且,时已入冬,地有积雪,又天寒地冻,实不是攻城的好时机,赵军突然而来,其中必然有诈,太子殿下还需小心。”

“不错。”

李建成和众将心中都是一懔。

就在这时,赵军军阵进至五百五十步外,阵形却发生了变化,约有五万人留在原地,开始为投石机和床弩构筑起规模宏大的发射阵地,其余六万人分为三个两万人队,则绕向长安城两侧。

李建成虽然不是什么旷世名将,但也是熟读兵书,颇有些能力,立时判断出了赵军意图,迅速做出应对之策:“诸公,看来赵军是想四面攻城了。传本太子将令:李道宗率一万御林军镇守东城,谢叔方、毛文龙率一万左三军镇守西城,冯立、常何率一万左三军镇守南城,右三军三万人随本太子镇守北城,李神通率一万御林军严守皇宫,李道玄、史万宝率另一万御林军则做为预备队,随时支援各处。各军务必倍加谨慎,严防赵军诡计!”

“诺。”

一群传令兵飞奔而去,传达李建成的军令,霎那间,城中唐军迅速调动起来,奔赴各处。

“砰、砰……”

唐军刚调动完毕,北面的旷野上,便听得一阵滚雷般的巨响,却是无数石弹、巨箭飞射而来,铺天盖地般直城城头。

“快!”

李建成大惊,慌忙下令:“全部退进藏兵洞。”

唐军立时抱头鼠窜,没人想留在城头给可怕的石弹和巨箭当靶子,只瞬间,城头上除了少数几个胆颤心惊坚守岗位的哨卒后,便是空空旷旷、渺无人迹。

“轰隆、轰隆……”

赵军却是不管,一个劲地猛轰,石弹如雨、巨箭如云,长安城虽然是天下第一雄城,也不禁碎石乱飞,剧颤不矣,仿佛是发生了可怕的地震一般无助。

一时间,唐军在过去一个月中辛苦修复的城垛、链石、拍杆等防御工事被纷纷摧毁。

甚至于,连巨大、坚实的城门,都携了好几支巨箭的攻击,变得像只刺猬一般!

……

半个时辰后。

赵军的怒火仿佛倾泻完了,唐军们感到脚下颤动不矣的地面终于恢复了平静。

…文;…“当——当……”

…人;…随即,警钟长鸣,宣告着赵军的步兵开始登城了。

…书;…“快,上城,准备迎战!”

…屋;…唐军军官们一阵怒吼,指挥着无数唐军潮水般涌上城头,迅速整顿城防,准备迎接那惨烈的肉搏战。

李建成也在众亲兵的拱卫下,来到景耀门上,坐镇指挥。

“轰、轰……”

数百步外,赵军气势汹汹地列阵而来,脚步竟是惊人的齐整,仿佛一声声炸雷一般,那种万众如一人的惊人气势,让一向精悍善战的唐军也不禁有了一丝惧色。

很快,赵军步、骑进抵两百步。

约有一万人的赵军骑兵即停了下来,压住阵脚,防备唐军可能的出城反扑,另三万步兵则推动着推攻器械迅速扑近城池,其中,数千弓弩更是列阵待发。

“放箭!”

李建成却是先发制人。

“嗖、嗖……”

城头上,一时箭如雨发,赵军虽有刀盾兵奋力遮护,但依然有不少步卒被纷纷射倒,惨叫着倒在血泊中,但余者毫不畏惧,继续压力,继续奋勇前进。

与此同时,赵军的弓、弩手也开始还击了,上百架井阑更是一字排开,以超过唐军一倍的火力优势,立时强行压制住了唐军的箭雨。

“杀——”

赵军趁势抢进,迅速逼近城下,多亏去年唐军攻城时,把护城河已填平,又一直没有精力重新挖通,否则,想靠近城墙,赵军还得花费更大的代价。

瞬间,赵军抢至城下,数十人一股一起发力,怒吼着将巨大的云梯靠上了楼城,随即,纷纷蚁附而上,直扑似乎高耸入云的城头。

“快!”

“下滚木、擂石。”

“沸水、滚油,赶紧倒下去。”

“链石呢,赶紧松开往下砸。”

……

不用李建成吩咐,经验丰富的唐军将官们立时指挥唐军疯狂反扑,一架架的云梯被无情的砸断、烧毁,一名名的赵军惨叫着从高空坠落,非死即伤。

城下,立时是血流成河。

……

第二百三十五章 攻陷长安(下)

激战之中,三千余名‘飞熊军’将士推动着两辆各装有一千斤火药的巨大柜车直扑景耀门。每辆车都有十余人推动,呼喝发力,迅速进至城下数十步。

魏征一直在仔细观察着战场,直觉告诉他,赵军这次突然的攻城必有诡诈,所以,他力图提前发现危险的存在。

立时,显眼无比的‘飞熊军’引起了魏征的注意,这支赵军的王牌直扑城门,却又推着两辆怪模怪样的柜车,而不是想像中的撞门冲车,立让魏征生疑。

不对,有古怪!

魏征赶紧上前,对李建成道:“太子殿下,那两辆柜车有古怪,请勿让其靠近城门。”

李建成也不傻,一眼瞥去,也发觉了异常,立时厉声道:“来人,下滚木、擂石,给我把那两辆柜车干掉。绝不能让其冲进城门洞。”

“诺。”

景耀门上的数百唐军呼应一声,无数的滚木、擂石便像雨点般从城上砸落下来。

“小心!”

正率军前突的薛万彻一声怒吼,立时间,冲在最前的数十名‘飞熊军’突起大盾,一边护住自己,一边护住柜车。

“砰、砰……”

滚木、擂石接二连三的砸将下来,虽有盾牌相护,但依然有不少‘飞熊军’被砸得惨叫倒地,不是大口吐血,就是骨断筋折,两辆柜车也被砸中好几次。

但幸运的是,这两辆柜车都包着牛皮和铁皮,分外坚固,却是丝毫无恙。

“快!”

“加把劲,把车推进去!”

薛万彻怒吼着,数十名推车的‘飞熊军’大吼着拼命发力,根本毫不顾虑头上倾落的矢石,一人倒下,另一人接替,很快,就将两辆柜车推进了城门洞。

“该死!”

魏征大惊,本能地觉得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