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有毒-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露脸呢。
  既然这样,不能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那些人嘛,当老鼠就得有当老鼠的觉悟,好的不学专门学坏,敢瞒着自己窥探新军虚实,不乱抢打死就是给足了面子,挨揍活该!
  “姑丈放心,侄儿保证做的人不知鬼不觉,不会惊扰了附近的船只!”赵倜这个乐啊,刚到地方就要立功了。
  虽然说自己不是新军正是编制,姑丈也不许自己进入新军,但立功就是立功。姑丈一高兴,保不齐就能答应让自己去炮营见识见识呢。
  崂山道士里曾经说过,动机不纯仙术失灵。赵倜抱着立功去炮营开眼的目的干工作,必然属于动机不纯,于是他的行动失败了。还是惨败,不光没抓到人,还被人家踹到了河里,按着脑袋灌了一肚子水。
  当洪涛听说赵倜出手失败还遭到暴打之后,半步也没往码头挪,反倒一屁股坐在了凉棚下面,端着平七海刚刚沏好的热茶,光吸溜嘴一口没喝到,太烫!
  不多会儿,特务排夹着几个人走了过来,赵倜在最前面。落汤鸡不说,还一脸的倒霉德性,见到洪涛都不敢叫屈,只用眼神一个劲儿的喊冤。
  宸娘来了,也只有她能把赵倜揍一顿还不让人家喊冤。不光赵倜怂了,一直在凉棚下面和几个参谋规划周边派驻军队地点的赵佖刚在地平线上看到那个身影,就嗖的一声没影了。只扔下一句话,说他午饭吃坏了肚子,要去如厕。
  “哎呦喂,我当是谁来了呢,原来是女王殿下啊。您多余把他带回来,直接淹死或者砍了岂不更痛快……”
  洪涛没搭理他们,这俩怂玩意是斗败了的蛐蛐,再见到对手一辈子都不敢开牙,能躲就躲,躲不开直接躺地上装死。但他们是自己的兵,不能让外人如此羞辱。报仇是别想了,说几句片汤话出出气吧。
  “爹爹,不是女儿欺负他,是他要非礼女儿。您看看,他把女儿给您做的新鞋都踩坏了,还抱着我不撒手。换成别人敢如此非礼,早就一枪见了阎王!”
  恶人向来喜欢先告状,见到洪涛之后,宸娘脸上的表情立马丰富了起来,有委屈、有哀怨、有惶恐、有愤怒,唯独没眼泪,怎么使劲儿眨眼也掉不出来。
  “这玩意是你做的?”确实有礼物,一双皮凉鞋,扣袢纯金打造,上面镶着绿宝石。只是有一边的宝石掉了,还有小半个脚印,想必就是赵倜不小心给踩的。
  但洪涛不记得自己曾教过宸娘做凉鞋,她是怎么把这玩意做出来的呢?怎么看怎么和后世有些关系,总不会是个人创意知识产权啥的吧。
  “那是自然……是女儿画的图样,让工匠做的。”宸娘胸脯一挺就要开吹,很有自己当年的风范。但刚开头就立马刹车了,她还知道谁是师傅谁是徒弟。
  “你是哪儿来的图样?”一国之君染上了满嘴跑火车的毛病,看样子还挺重,这让洪涛有点内疚,把孩子教歪了。
  “……哪儿来的?谁还能有这种本事,自然是爹爹的发明。您忘啦,当初在府里给公主娘娘画过图样,可公主娘娘不要,您随手就把图样扔了……嘿嘿嘿,女儿又给捡回来了。”
  说起这段经历宸娘很是得意,别的孩子当时只知道每天吃饱、戏耍、读书、遵守规矩,就连王二和王十那么精的也没想到这一步。
  但她想到了,凡是养父丢掉的图样、稿纸都偷偷收起来藏在枕头里。按照南犹大人的风俗,凡是有文字的东西都很金贵,比钱还宝贝,逃难的时候宁可把金银丢掉也得抱着书卷。
  因为那上面记满了先辈总结下来的经验教训,钱没了可以再挣,经验教训没了,不光自己这辈子白活,几代人、几十代人都白活了。
  “你们要是不发财天理不容啊……赵倜,别在这儿丢人了,赶紧去换身干衣服。你说你个大小伙子怎么就怕她呢?说吧,这次偷偷摸摸跑回来又要干嘛?”
  合算身边一直藏着个小特务,洪涛算是服了。幸亏让她早早的出去自立,这要是继续跟在身边,再加上王十那么一块料,自己还有活路嘛。
  “女儿在岛上待烦了,正巧萧将军要去北面谈事情,这不就跟着接应他的船来了。女儿还没去过北面,听说那里的树林遮天蔽日,还有老虎和大群麋鹿,就想跟着爹爹去看看。”宸娘干脆一屁股坐到了洪涛的椅子上,抱着养父的胳膊晃一下说一句。
  “不说实话是吧?成,八嘎,带人把她们几个扔回船上,通知当地官府驱赶出去!”
  宸娘已经不是小女孩了,二十出头,发育得比王大她们好的多,这大腿摞大腿的真受不了。叫别人都没啥用,只能劳烦八嘎。他是属猎狗的,只认一个主人,让咬谁就咬谁,绝不打孛儿。
  “慢慢慢……女儿是想借机去北面看看……”养父身边这条猎狗宸娘在济州岛上已经见识过了,连蒋二郎他都敢打,还有谁不敢啊。好汉……好女也不吃眼前亏,骗又骗不过去,招供吧。
  “你又不是几岁的小孩子,起来规规矩矩说话。北面有什么好看的?你打算看什么?”洪涛没马上让八嘎松开宸娘的胳膊,指了指旁边的马扎。
  “北面不是有金国兵将,女儿想看看他们的虚实。要是不堪一击,蒋将军就跟着爹爹一起北伐高丽朝廷。您是不知道,高丽朝廷变脸变得那叫一个快,眼看契丹人不成了立马就抱上了金国的粗腿,女儿怕贸然行动吃亏。”
  宸娘极不情愿的挪到了马扎上,她对自己的身体很有信心,也明了养父的口味儿,本指望能起点作用,没想到这么快就被看穿了。
  “谁和你说大宋要和金国人打仗?本王北上是要和金国人和谈……哦,我明白了,你是打算刺杀金国使节,挑动大宋和金国开战,然后趁火打劫是吧?”
  知子莫如父,换成女儿也一样。宸娘的这个理由不能说不合理,但洪涛真不觉得全是实话。但哪部分是实话呢?这得站在宸娘的立场上分析分析,找到最符合她利益的点,应该就离实话不远了。


第850章 战幽州(二)
  “嘿嘿嘿……爹爹还是那么睿智,女儿这点小伎俩怎么能瞒住您呢。但女儿真没想惊扰爹爹,等和谈完了,他们回程的时候再挑一两个倒霉蛋。爹爹和他们和谈无非就是拖时间,我估计有三五个月大批新军就得抵达,到时候就算女儿不动手金人照样也得完蛋。”
  这次宸娘是真要哭了,殚心竭虑、冥思苦想了好久,才想出这么一个一石二鸟之计,结果还没扔出石头就露馅了。不成,这笔账得算在赵倜头上,要不是这小子多事儿,爹爹也不会发现自己的船。
  “八嘎,带人去她船上把武器都搜出来!”真能算计啊,让大宋和金国开战,济州岛趁机北侵占据朝鲜半岛。
  这小算盘扒拉的,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很符合自己当初的教育,也没用错地方。只可惜被发现了,那就不能让她得手。
  “反正也是要打,为何就不能让女儿搭个顺风车呢!”宸娘还在试图说服养父放她一马。
  “我呸,谁说要打仗,本王转性了,现在是和平使者不成啊!八嘎,等等,船上的武器你怕是搜不全,把船拉上岸毁喽,桅杆也得劈开检查!”
  别说是养女,就算王小丫跪地上求自己,这事儿也没任何商量的余地。但洪涛不觉得宸娘没留后手,那就不是自己的学生了,必须断了她的后路。
  “哎呀,没法活了,女儿就这么一艘好船,爹爹就留给我吧……”这下宸娘真急了,扑上来抱着洪涛的脖子玩了命的摇。枪械确实不在船舱里,而是藏在船舱下面的圆筒中。
  这个特殊装置是专门用来给驻扎在高丽国都的情报人员走私武器的,洪涛也不知道。本以为很安全,哪怕船舱里的枪支全被拿走依旧可以执行计划。没承想人老奸马老滑,她这个小家雀还是没斗过老家贼。
  “屁的好船,罗波安女王啥时候穷得拿槽船当宝贝了?躲开躲开,和谈完结之前你就待在新军里吧,哪儿也不许去。敢逃跑,我就先带船队灭了你的济州岛,然后把你抓回来嫁给赵佣。还女王,一辈子窝在宫里别想再出来!”
  唉,早知道宸娘长大了身材这么好,当初干嘛要认做养女呢,失策,严重失策。啥犹太人的女王不能婚配,洪涛只要想,连他们的教义都敢改。到时候让赵佣下旨,封自己为大宋摄政王兼罗波安王国国王,这事儿不就齐了。
  “切,小屁孩儿还当皇帝,他懂个屁!”一看事情无法挽回,宸娘也就不强求了,没事儿人一般坐回到马扎上,顺手把洪涛的茶杯端了过去,凉热正好,一仰脖全光。
  “七海,带她去换身衣服,这都什么味儿,臭烘烘的。另外几个人交给英王看管,当街殴打大宋亲王,按律当斩。念他们是番邦不懂礼法,从轻发落,只要别打断胳膊腿,随便揍。”
  洪涛舔了舔嘴唇,真尼玛不是东西,自己渴了半天,好不容易凉热合适了,结果全没了。赶紧滚蛋,眼不见为净!我拿你没辙,就拿你手下撒气。
  “打死也不关女儿的事儿,他们都是老十教出来的。赶明儿我就给她写信,说爹爹一直喜欢她,只是不好意思张嘴,让她去找公主娘娘主动提亲!”宸娘知道求也没用,所以反其道行之,打算试试另一招。
  “滚蛋!赶紧滚蛋!”回答她的是茶碗,洪涛真急了,不是因为宸娘,而是咬着牙的恨王十。你说你自己脑子神经就完了,还尼玛逮着谁和谁说,这都养的什么女儿啊。
  “你拉完啦?怎么没把肠子拉出来,倒霉玩意,一辈子没出息!”一回头,看到赵佖正贼头贼脑的躲在侍卫身后,洪涛更生气了。
  要是有人能站出来和宸娘对喷,自己也不用亲自上阵,在一边拉偏手多自在,既解恨又不用溅一身血。可惜啊,自己教出来的闺女一个比一个凶残,小子却一个比一个怂,阴盛阳衰!
  洪涛一生气,新军就得倒霉。吃个屁的晚饭,全部拉练五十里,饿了就啃野战干粮,晚上露营不许搭帐篷!他自己也一样,随便抽一个营跟着出发。
  军令如山,除了二千多工兵还在忙活大营之外,其他部队立马开拔,呈放射状以快行军速度向四面八方辐射,吓得潞县官员百姓半宿没敢睡,摸不透是不是要打仗,否则这些军队干嘛这么紧张啊。
  除了潞县官员百姓之外,种谊和种朴叔侄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们早早用过了晚饭,正打算去拜访摄政王套套口风,结果出城不到十里就迎面撞上了几百新军,呼啦啦擦身而过,向着析津府方向猛跑。
  来者不善!这是种家叔侄俩的头一个念头。王诜怕是得到了什么风声,打算趁夜偷袭析津府。可是回头追了几里路又停了,不对啊,王诜就算再狂妄、新军就算再能打,也不能只派几百人前来攻打吧。
  析津府可不是土城,那是当年被沈括和王韶盯着修建的坚城,完全为了战争设计,城内备有地面、地下好几处粮仓,还有很多深井。
  不敢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反正来个十来万敌人,几个月之内没戏。城墙下面还有一丈深的巨石墙基,想炸都炸不开。
  而且城内建了一座十余丈的高塔,它不是佛塔也不是道观,而是一座烽火台。只要析津府遇到强敌,白天用狼烟晚上用火焰,瞬间就能把敌情传遍幽州南北。到时候不管是新军还是金兵,要面对的就是七八万禁军精锐,多一半全是熟悉本地的骑兵。
  拜王诜当年所赐,把从大名府到白沟河的道路修好了,后来沈括又整修过白沟河到析津府的辽国驿道。只要战事吃紧,不出五日,还会有几万来自河北两路的禁军赶到。
  这就是一座要塞枢纽,连同北面山区里的寨堡组成了三条锁链,牢牢的锁住了幽州路。朝廷这几年的国库多一半全砸在这上面了,岂能轻易被几百新军攻陷?
  可不是来攻打析津府的,这些新军要去干嘛呢?种家叔侄干脆也不拜访什么摄政王了,跟着新军走吧,然后他们俩就傻眼了。
  这几百新军到了析津府五里左右突然不走了,选了一处视野开阔、地势较高的荒地,从背包里抽出一把小铲子,二话不说吭吭吭开挖。
  “叔父,他们这是在找什么东西?难道是当年辽国皇帝埋下的财宝!”种朴真是有想象力,民间一直有个传说,相传当年辽国皇帝御驾亲征,为了召集更多部族兵将前来勤王,就把皇宫里的宝贝都带了出来当赏赐。
  结果辽军还是被新军打败了,仓皇逃走之前,辽国皇帝舍不得这些财宝,不愿意白白送给新军当战利品,干脆就找了个地方给埋了。
  这么多年以来,析津府周围的百姓总有人在耕种的时候发现一些兵械、金银饰品啥的。每次的数量虽然不多,但架不住次数多,这个流言就越来越真实。
  “屁的财宝,谁打仗还带着那些劳什子。经略王相公当年和陛下讲过析津府一战的详情,你爹和我都在场。根本没有财宝一说,那全是无知百姓的臆想。”
  种谊真不信这些屁话,他是看不上王诜,但绝对敬重王韶。人家没用任何奇技巧淫,全凭真刀真枪就把熙河路打了下来,为朝廷拓边几百里。王诜没露头之前,王韶才是真正的大宋军神。


第851章 战幽州(三)
  “那他们这是……”种朴其实也不信,否则在析津府驻扎了小两年,干嘛不动用禁军去附近挖挖看,早晚能挖到。但他无法理解新军士兵的所作所为,免不得要瞎猜。
  “亏你还和苗奎同在亲从官里待过,他就没给你讲过新军的作战规矩?他们每战必掘土为沟,沟深及胸,躲在沟中发射弩箭。不管骑军如何犀利,即便冲破阵型也伤不得他们半分。”
  “经略王相公说过,新军士兵有五宝,圆盔、方囊、扁壶、短铲、湿不了。圆盔就是头上戴的,模样确实难看,但只要蹲在沟里,就能抵御箭矢吊射,平日里还能当做锅釜,煮饭烧水皆可。”
  “方囊应该就是背上负的布袋,里面装满了足够一个士兵五天的吃食和金疮药。短铲就是他们挖土的工具,乃精钢打造,铲头两侧开刃,近战时可做短兵器。”
  “扁壶想必就是挂在方囊下面的东西,里面装满了熟水。王诜说水只有烧开之后再喝才不闹肚子,想来不是虚言。湿不了嘛,应该就是那些软囊。”
  “经略王相公说此物乃羊毛毯内塞入飞禽绒毛,外面裹着用臭油浸泡的厚布。不受潮气侵袭,即便在大雪地里也可睡卧如常,温暖如春。王诜练兵确实有一套,急奔几十里,扎营时无人鼓噪偷懒,布阵迅捷如电。营寨看似简陋,可四周地面下遍布暗哨,稍有异动即可马上入沟抵御,实则无懈可击!”
  挖完了散兵坑,新军士兵又从背囊里掏出一个厚厚的布袋子,展开往地上一铺,钻进布袋子开始睡觉。动作整齐划一,根本不用军将指挥,看得种谊啧啧称奇。
  他也是百战之将,虽然没见识过新军作战的场面,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稍微一琢磨就发现,如果是自己领兵和新军作战,真没法趁着敌人立足未稳偷袭。
  从开挖到钻进布囊睡觉,前前后后也就不到半个时辰,怕是偷袭的军队还没准备好进攻,人家新军早就安排好防御了。这个本事种谊自问没有,大宋的其他将领应该也没有。
  “他们跑了这么远,就为了到这里睡觉?”种朴同意叔父的分析,但他想不通原理。睡觉去哪儿睡不好,何必非急急忙忙跑一身汗,然后睡在荒郊野地里呢?
  “非也、非也……想必王诜不会如此愚蠢。这些士兵是在操练,嗯,定是如此!新军不仅白昼操练,连夜晚也如此,强军、强军!”
  种谊看了看四周,没发现有增援部队,也不见新军的箱车和马匹,于是有了新的想法,然后越琢磨越有滋味,摇头晃脑的感叹起来。
  “……怪不得传言新军小卒的军俸能顶上禁军都头,伤残战死之后还有安家费。看来传言是真的,王诜的新军全是家将,这如何能与之交战!”
  种朴也不傻,让种谊这么一分析立马得出了一个让人心寒的结论。武将世家之所以能打仗、能打硬仗,不是靠熟读兵书,也不是靠作战经验丰富,最主要的一点是家将。
  每家都有不少从小训练的家将,或者叫亲兵。他们有点像奴仆,也有点像长工,待遇很不错,还有机会出人头地晋升中级官职。
  这些家将和亲兵就是每位武将领兵的依仗,他们会被当做中下级军管使用,一边教授普通士兵作战经验,一边约束普通士兵不让其轻易溃退。
  一旦家将和亲兵死伤过重,不管普通士兵还剩多少,这支部队的战斗力基本就不剩什么了,打顺风战还可以,一旦遇到挫折立马溃败。
  那有人说了,古人干嘛不多养点家将,或者干脆全部用家将和亲兵组建军队,那样战斗力不就提高了很多。话是这么说,可养家将得花钱啊,是养兵的十多倍,太多了真没人能养得起。
  就算你养得起,朝廷能允许吗?数量超过一定额度就是豢养私军,造反的罪过。不管你出于何种目的,也是被杀的命运。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岳飞,他的岳家军不在南宋朝廷的编制里,只是为了应付战役临时组建的民兵。按说打完这一仗就该解散,但岳飞没解散,还越打越壮大。
  这玩意在皇帝和朝廷眼里就是个比外敌还严重的问题,一旦失去了控制分分钟就得谋权篡位。所以不管有没有秦桧,岳飞也是死路一条。
  别说岳飞了,假如洪涛北上抗击西夏入侵之后,没有甘凉路和齐王的牵制,赵颢也得分分钟把他弄死。管你有多大功劳,只要敢威胁老赵家皇位那就必须死,没第二种选择。
  “这个王晋卿古怪至极,没有他干不出来的事情。上万家将……大手笔啊,怕是陛下都拿不出如此阵仗。若不是为国事累,我还真想与他讨教一二,如此耗费钱粮之军该如何养之。可惜了、可惜了……”种谊摇了摇头,满脸都是苦涩。
  “那咱们还杀不杀他?”种朴觉得叔父都意识到此事难为,不如就算了吧。当武将的谁不喜欢强军,哪怕是在敌人手里。
  “糊涂,他不死你我几家人就都要回去种田,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倒是他死后,定不能再把新军解散,暴殄天物啊。若是当年不把苗奎赶走,大宋禁军也不会变成可有可无的废军!如此道来,我们几家人倒是有愧于朝廷了。”
  种谊听出了侄儿话中的语气,立刻绷起脸严词呵斥。再好的东西也不能和家族利益冲突,冲突了就得毁掉。这不是可有可无的事儿,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但也没完全否定新军,反倒觉得可以拿来一用。他不是太拘泥于祖宗章法的人,当年在如何处置新军的问题上就提出过重用苗奎,可惜并没得到太多支持。
  这么一耽误,天色已然全黑,种家叔侄也就别去探营了,只能先回城睡觉,第二天早起再前往。结果到潞县之后扑了个空,不光王诜不在,七位亲王也全不在,去哪儿了新军卫兵没说。
  “回禀将军,昨日未时过后,新军大营里突然响起了急促的号声,不到半个时辰,上万人就分成了十多股、每股五六百人,徒步向四面八方疾行而去,王诜是否夹杂其中未可知。”
  到底是不是王诜故意藏着不见呢,种朴的副将王舜臣给出了参考答案。他从新军抵达析津府之后就奉命一直缀在后面,到潞县之后找到了附近的一座庙宇,站在庙中的石塔上监视到现在,有点发言权。
  “未可知?中军有没有王诜的踪迹还看不见!”种朴对这个答案很不满,指了指王舜臣腰间的皮囊。
  皮囊里面装的是一架新军望远镜的复制品,这玩意产自甘凉路的民间小作坊,原本是当地代表会为了满足武装民兵的需求,向民间作坊定量采购的。
  质量自然比不上大工坊的手艺,尤其是镜片磨制粗糙,有些看东西都变形。但胜在不用登记造册,也不算军械,能由民间购买。
  “……大人有所不知,新军没有中军大营,所有帐篷都是一个模样。那王诜自打到了潞县就换上了同样的蛤蟆皮,莫说在这里,怕是走到营中也很难辩分明。”王舜臣一摊手,道出了其中缘由。
  不是他偷懒把人跟丢了,而是根本找不到。上万人都穿一模一样的衣服,都住一模一样的帐篷,也没有中军大纛,有望远镜也是白搭。


第852章 战幽州(四)
  “叔父,此贼怕是已经有了警觉!”种朴又不淡定了,一军主将居然穿上士兵的衣服,太反常,还不设中军,更反常。
  “非也非也,王诜此人向来谨慎,行军作战与士兵同服、同吃、同住。当年神宗皇帝为此特意询问过,他当堂作答之后,还受到了谏台不少弹劾。可知他说了什么,才让谏台如此大动干戈吗?”
  种谊不愧研究了新军多年且颇有心得,凡是新军外露出来的特点基本都掌握了,对侄子的大惊小怪不以为意。
  “侄儿不晓得……”种朴看了看王舜臣,没得到提示,只好摇了摇头等着听答案。
  “三个字,臣怕死!”种谊伸出了三根手指,嘴角还泛起了一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