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朽大皇帝-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恭喜陛下,小殿下天子聪颖,真乃难得一见。”
“恭贺陛下!”
“陛下万岁,殿下千岁!”
在沈安和姬翎儿的恭维之下,大殿中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太监宫女们也纷纷恭贺,在殿侧执勤的亲卫,也是一阵爽朗夸赞。
“小殿下真乃人中龙凤,苍国之福!”
“呃……”
“……”
一瞬间,大殿安静了下来。
刚才溜须拍马的一群太监宫女,瞬间变得落针可闻。
偷偷的,大家将目光聚集到了一个小太监的身上。
他刚才,说的是……
人中龙凤?
苍国之福?
龙,乃是皇帝的专称,哪怕是太子也不能将自身比作是龙。
苍国之福,就更加的扯淡了。
一个皇子,哪怕是再也才能,也不可能上升到整个国家的高度。
如果今日杨钧是储君,那么说这四个字还好。
但是目前来看,杨钧的身份还仅仅是一个皇子而已。
皇子,是要绝对避讳这两个词的。
说出这两个词的,是照顾杨钧的那个小太监,旁边还有一个一起的老嬷嬷,此时两人正瑟瑟发抖的,站在一旁,额头上满是汗珠。
看来,这两人心里是知道的嘛……
杨沐撇了她一眼,心里有了计较。
然后,他看向了刚刚舞剑完毕的杨钧,对他招了招手,问道:“钧儿,母后和母妃,哪个对你好一些?”
“……”
杨钧点着小脑袋,转了一下小眼珠,掰着手指头想了一下,道:“钧儿不知道。母妃要很久才来看钧儿一次,母后也经常叫钧儿去玩,只是总要让钧儿练功。”
“哦,这样。”杨沐点了点头,又道:“你再想想,这个可是很重要的哦!”
杨钧似懂非懂,而后挠着头,转身看向了那一个小太监和老嬷嬷。
“陛下饶命,奴才罪该万死!”
两人大惊,迎着杨沐冰冷的目光,像是失去了全身所有的力气,瘫倒在地上。
“你们确实是罪该万死!”杨沐冷哼,脸色很不好看。
作为一个后世人,他深知皇子不能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道理,所以在杨钧一岁半的时候,就下令凡是皇子,在一岁半的时候都要搬出母妃的宫殿,单独为杨钧开辟了一座宫殿,等于是半放养的状态,半个月才能见到诺妃一面。
由此,他也特地嘱咐皇后,多多管教这个孩子。
须知,一个孩童的少年的成长环境,对一个人长大后的性格,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的。
杨钧称呼皇后为母后,称呼生母诺妃为母妃,平日里的亲近程度其实差不多,只不过由于皇后对其严格一些,便使其难以抉择。
这正是杨沐想要的。
没想到,照顾小杨钧起居的太监,竟然干起了越厨代庖的事。
小杨钧为何要在难以抉择的时候,看向小太监和老嬷嬷?
不就是在平日里,受两人的意见太多了么?
刚才,那小太监能说出人中龙凤和苍国之福这两个词,也是其野心的体现,平日里肯定没少给杨钧灌输其为储君的思想。
在立储的这件事上,就连范宏济和孔尚贤那等地位的人都敢沾惹,一个小太监和一个老嬷嬷,竟然已经在算计了!
杨钧还只有五岁,哪怕平日里只是偶尔说一说这样的言论,也会在其幼小的心灵里,种下顽强的幼苗,他日一旦茁壮成长,必成大祸。
小孩子就该有小孩子的样子,保持童真和善良,这才是小杨钧目前最该做的。
杨沐苦心给他营造出来的成长环境,是绝对不容许掺杂进蛊惑之言的。
哪怕,杨沐有心立杨钧为太子,也是不容许有这样的人在侧。
“陛下消消气,反正陛下心中已经有所决意,不必为几个奴才气恼。”皇后柔声道。
杨沐点了点头,看向了杨钧,道:“你说一说,学这剑是用来干嘛的?”
“可以伤人!”杨钧兴冲冲道。
“不是,再说。”
“行侠仗义!”
“不对。”
“冲锋陷阵。”
“更不对。”杨沐严肃道:“你是皇子,如论如何让,冲锋陷阵都用不到你。朕问你,这木剑好用吗?”
“好用,这是钧儿的宝贝!”杨钧把木剑抱在怀里,糯糯道。
“父皇送你一把剑如何?”杨沐凑近了,问道。
“好呀!”
“父皇有三把剑,天子之剑,有诸侯之剑,有百姓之剑。”
“天子之剑……诸侯之剑……”杨沐挠挠小脑袋,听不懂太深奥的东西。
“你且听一下,任选其一,就是你今后的命运了。”
杨沐说着,严肃道:“天子之剑,以石城做剑尖,以山脉做剑刃,拿大国做剑脊,拿天下诸国之地做剑环剑柄,以大礼王朝之外的四大王朝来围裹,以万民做系带,靠五行来统驭,靠刑律和德教来论断。
“此剑,向前直刺一无阻挡,高高举起无物在上,按剑向下所向披靡,挥动起来旁若无物,向上割裂浮云,向下斩断地纪。这种剑一旦使用,可以匡正天下,使天下亿兆之臣民全都归服,这就是天子之剑。”
第346章 天子之剑
天子之剑,这是杨沐对于至高权力的理解。
就算是杨沐,手中权力也没达到这个程度。
所以,他直接跟小杨钧说,实际上是也算是一个测试,就如同小孩子抓周之类的。
五岁的杨钧,可不是什么刚满周岁的小孩子,他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思考,也隐约能够明白杨沐跟他所说的,与平日里的一些话,有些不一样。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很怪异的场面。
小皇子杨钧仰着头,睁着大眼睛,萌萌的看着杨沐,一副不解之色。
周围的太监宫女和侍卫们,则是低着头一声不敢吭。
皇后也没有出声,她心里也明白杨沐说这一番话的目的。
其实早在一年前,在皇后迟迟无法怀上龙种之后,她就有些失望了。
然后,无聊之余对杨钧也多了一些照顾,经常去逗他玩。
夜深人静的时候,皇后也吹过枕边风,让杨沐立杨钧为太子。
在那之前,杨沐就已经摇摆不定了。
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有册立太子的原因有很多。
第一,潜意识里觉得还早,没有必要册立什么太子。
第二,则是希望皇后的肚子能有反应,万一册立了太子,以后的嫡子怎么办?
第三,太子被称之为国本,若是在法理上存在冲突,就可能为苍国的未来,埋下一大隐患,历来各国中很多国家的衰落,不就是夺嫡之争,这才引起了国力大衰么?
就以晋国为例,就是因为长幼不分,嫡庶混乱,这才导致了一场大纷乱,在这场权力斗争过后,很多有才能之人黯然隐退,又因为错过了压制魏国的最佳时机,为了重振晋国的威势,晋国这才会盟伐魏。
如此一来,夺占王畿之后,就显得野心太大了,为各国所忌惮,为苍城之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也正是基于此,杨沐有了立太子的心思。
若不是晋国大军突然攻下了王畿,恐怕杨钧早已经是太子了。
今天的这个测试,就是他有所动摇。
万一,小杨钧长大之后,不适合做太子呢?
如果最终又将之废除……
自古以来,废太子没有几个能有好下场的。
一旦新君继位,必然会招致忌恨。
杨沐今天之所以给他三种选择,也是自身摇摆不定,不知道如何抉择,所以干脆将这个选择权,交给杨钧自己。
“父皇,还有呢?”
杨钧仰着头,挥了一下怀里的木剑。
“第二种,便是诸侯之剑了。以智勇之士做剑尖,拿清廉之士做剑刃,拿贤良之士做剑脊,拿忠诚之士做剑环,拿豪杰之士做剑柄,砥砺军队,戍守边疆,向前直刺也一无阻挡,高高举起也无物在上,按剑向下也所向披靡,挥动起来也旁若无物,顺和民意而安定四方。”
“此剑一旦使用,就好像雷霆震撼四境之内,没有不归服而听从国君号令的,这就是诸侯之剑。”
“然后,就是第三种了。百姓之剑,全都头发蓬乱、髻毛突出、帽子低垂,帽缨粗实,衣服紧身,瞪大眼睛而且气喘语塞,相互在人前争斗刺杀,上能斩断脖颈,下能剖裂肝肺,这就是百姓之剑,与斗鸡斗蝈蝈没有什么区别,对于国事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杨沐说完,低头看向了小杨钧,问道:“你说说,这三种剑你选哪种。”
小杨钧挠挠头,动作有一点蠢萌,然后扯着杨沐的衣角,问道:“父皇小的时候选哪种。”
“……”
杨沐愕然,这是被反问了?
皇后也在旁边憋着笑,这才笑道:“好了,钧儿还小,字都不认识几个,给一个小孩子讲这么深奥的东西,你这不是为难他吗。来,钧儿,你到母后这里来。”
看到皇后招手,杨钧顿时像是小孩子受到解放一样,像是小鸟一样,扑进了皇后的怀里。
杨沐无奈的摇摇头,小孩子不上道,能有什么办法?
不过,小杨钧的反应能力还是很好的,反问一口直接让杨沐哑口无言。
“钧儿,刚才你父皇说了,你手里的小木剑不是什么宝贝,那你觉得,是哪一种剑呢?”
“父皇说的,是百姓之剑。”杨钧肯定的说。
“嗯,没错,百姓之剑是最差的一种,那么钧儿想想,哪一种最好呢?”
“天子之剑!”
这一次,杨钧想都没想,直接就喊出了口。
而后,恍然大悟一般,道:“父皇,钧儿要天子之剑!”
“……”
杨沐有些无奈的看了皇后一眼。
在她的引导下,杨钧终于捋清了三种剑的关系,最终选择了天子剑。
存在作弊的嫌疑,但是既然事情以前如此,也算是杨钧自己的选择,倒也没算违规。
“父皇,剑呢?”杨沐往四周看了一下,道:“答应给钧儿的剑呢,怎么不见了。”
杨沐笑呵呵抱起了他,道:“宝剑父皇先帮你保管着,以后再给你。”
小杨钧点了点头,又兀自耍弄自己的小木剑去了。
皇后盈盈一拜,转身带着随从,飘然而去。
……
皇后与杨钧走后,杨沐的脸色一瞬间阴沉下来。
皇子尚小,就有人谋划太子之位,若是放任不管,岂不让那些投机者,更加的猖獗?
在一片乞求之中,他下令将那一个太监和一个老嬷嬷,全部拖出去杖毙。
并且让内务府将所有服侍杨钧的太监和宫女等人员,全部召回来,统一让皇后重新筛选人员,另外安排人手。
当天晚上,杨沐首先回到万寿宫,洗了澡换了一身衣袍,然后到懿仁宫参拜太后,再摆驾毓灵宫。
一进到毓灵宫,只见阁内水汽升腾,头发湿漉的皇后,穿着浴袍就迎了上来。
看到那一抹若隐若现的雪腻,杨沐顿时明白了。
一年了呀。
一年不沾雨露,再肥沃的土地,也该开裂了。
“你真的打算,让钧儿做这个太子?”杨沐还是将憋在心里的话问了出来。
“嗯。”皇后点了点头,道:“这样也好,臣妾听人说,生孩子很疼的,钧儿与臣妾也很亲近,便如此吧,陛下多纳一些嫔妃,不要让她们修炼素女功,要多少皇子都是能实现的。”
第347章 大朝会
“可是,你想过没有,钧儿虽是长子,却不是嫡子,将来皇子一多,难免有人会有非分之想,朝堂多生事端。”
“臣妾将钧儿留在身边,视如己出,以后只要多加照料,陛下也多花些心思与之亲近,总是能绝了一些人的心思的。”
杨沐沉默了,他当然知道皇后所说的,将杨钧视如己出是什么意思。
无非就是经常召进毓灵宫,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抚养,像是养子一样培养感情。
长久以后,就算是杨钧自身,也会将皇后当作亲生母亲一样对待。
如果他长大之后,明白其中利害的话,还可能为了自己的法理地位,主动的对皇后行孝道。
这在情感上,确实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法理上的缺陷,却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
若是别的皇子稍微有点野心,岂不是会想,大家同样都不是嫡子,怎不见得自己也有机会?
所谓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幼,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杨钧长子的这一重身份,并不是非常的保险,因为只要他出了个什么三长两短,那么其余的皇子就都有机会。
“唉,不管了,放眼当下要紧,此事你要与诺妃商议一番才行。”
“诺妃妹妹那里,臣妾会去说的,钧儿若是被册封为太子,诺妃妹妹的头衔,也就得加一加了。”
杨沐点头,道:“你想得很周到,这后宫中的事,你就费一些心思吧,等各国使臣抵达之后,朕会在各国皇帝的见证下,为我儿加封太子之位。至于现在……”
“现在怎么了。”皇后睫毛微动。
“天寒地冻,你如此精心装扮,还真是有心了。”杨沐打趣道。
“臣妾平日里,也是穿的这身!”皇后羞恼,撇了杨沐一眼,然后将胸口的衣服整理了一下。
“绿儿,她平日里这么穿吗?”
“回陛下,这套浴袍,是皇后娘娘第一次穿,平日里都是沐浴之后,直接上床歇息了的。”
杨沐嘿嘿笑了一下,道:“没话说了吧,绿儿现在是越来越懂事了。走,今天晚上朕跟你好好谈心,这一年来可闷死朕了,妙曦那个狐媚子勾引人的本事不错,每次聊着聊着,就干别的事了。”
说完,杨沐将皇后一把抱起,朝着寝宫内阁走去。
……
次日清晨,五更天。
杨沐醒来了,稍微一偏头,便看到了缩在自己怀里的皇后。
皇后却是睡得有点沉,像是八爪鱼以般,附着在他的身上,青丝缠绕,整个被窝里有一丝丝淡淡的清香。
两人的睡袍都完好的穿在身上,昨晚确确实实,两人是说了一晚上的私密话,一直到三更天,才渐渐的睡去。
“还真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人。”
杨沐在皇后光洁的额头上亲了一下,然后轻轻的爬起了床。
刚一下床,便被皇后从背面,搂住了腰。
“醒了?要不要再睡一会儿。”
“陛下还是第一次起这么早,要去哪儿?”皇后睡眼惺忪,问道。
“再过两天,各国的皇帝就该都到了,得抓紧与诸位大臣商讨一下会盟策略。”
杨沐说完,便叫唤了一声,外面就进来了一群侍女,伺候他穿好了衣服。
……
冰消雪开的二月,大苍皇宫正殿举行了隆重的朝会。
二月,被视为万物复苏的祥和之期,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将整个二月叫做“春社”,如同将六月最热的一段时日叫做“三伏”一般。
苍国继承了华夏文化,节日之类的风俗,自然也一并传承了过来。
经过六七年的发展,算是像模像样了。
春社虽非二十四节气,但雨水催生惊蛰而使苍龙振翼,农人便在这段时日大起“社火”,以欢乐祭祀土地,祭祀从大地腾空的龙神,祈求五谷丰登。
所以,整个苍国一片祥和喜庆,备耕的忙碌与欢腾的社火交相弥漫在春寒料峭的原野,到处都是热气腾腾。
本来,二月对于国家来说,一般都不会推行太大的计划,一切以农耕播种为主。
但是,今年可不一样。
就在去年,苍国率领联军击败了晋国,攻进了晋城,苍国一举成为天下有数的大国之一。
这是一个十分值得庆贺的事。
就连最后才被吞并的盛地,百姓们也基本上接受了苍国子民的身份,融入到这一股浩瀚的文化潮流中,自觉的被打上苍国的烙印,得知此等幸事之后,也家家户户十分的欢腾。
便在这弥漫朝野的欢庆中,大朝会的召开引人瞩目。
大朝会之前,杨沐首先率领百官先行出郊祭天,再回归太庙祭祖,向上天禀报了伐晋大业。
午后,两百余名大臣整齐聚集在大殿内,杨沐全副衮冕,戴上了十二珠冕旒平冠,佩起了三尺帝剑,肃穆地登上了龙椅。
“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举殿两百余大臣匍匐跪拜。
“众位爱卿,平身。”杨沐抬了抬手。
“平身——!”
沈安一声宣呼,殿中百官站了起来,肃然而立。
杨沐道:“诸位大臣,伐晋之事大势已定,朕从今日起亲理朝政国。但得如此,赖上天佑护大苍,使我苍国上下一心,文武协彰,廓清大局。今日朝会,便是要议定苍国拓展之大谋长策,以及第二次苍城会盟的布置之事。”
大谋长策,这个可以议定。
会盟的布置,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会盟诸多细节,譬如苍国要哪些城池,有什么底线,却不好当众决定。
“众位爱卿,可有什么要奏的。”杨沐抬了抬手。
“陛下,臣有一策。”
杨沐抬头一看,是殿内的靠门位置。
相对来说,是一个小官。
应该是三品的样子。
地位连各部的侍郎都略有不如。
这可是陛下回朝之后,第一次召开大朝会,而且讨论的第一件事,便是拓展之长策。
约定之俗,应该是两位丞相先奏。
丞相若是无策,便轮到大家一起讨论。
可是,这件事上丞相能没有策论吗?
一个三品官员,在这大殿中垫底的存在,竟然抢在丞相之前禀奏,还懂不懂规矩?
第348章 银本位制的思考
举殿目光便齐刷刷聚到了那位官员的身上。
杨沐道:“说吧。”
那官员跨到了列中,手持笏板,一板一眼道:“我大苍自太鼎二年后,骤然崛起,至今已是六年,当此六年中,大苍开疆拓土,会盟伐晋,堪称声威赫赫。然则,盛名之下,却是难符。”
“如何难符?!”
“我大苍已然崛起,一军便可力压一国,如何难符?”
“胡言乱语!”
“此为大朝会,莫要哗众取宠!”
众臣纷纷驳斥,当下正是国民自豪感最强的时候,也是各大官员与有荣焉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一种即将成为大国之臣,预料苍国在几年之后会成为雄踞一方的大国,甚至争那一个霸主之位。
现在突然有一个人跳出来说,苍国盛名难符,这不是哗众取宠是什么?
莫非,想要凭借此,博得陛下的关注么?
只能说,这位官员太嫩了。
众所周知,这么多年来,陛下对拍马屁之风十分的厌恶,甚至一旦发现了直接剥夺官位的情况。
如今,在大朝会上个公然哗众取宠,岂不是自掘坟墓么?
自监察部设立以来,苍国的贪腐之风大为抑制,每年吏部的官员考核,也都要交由监察部审查一番,看有没有什么什么污点,凡是投机取巧的人,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打压。
所以,近年来苍国内大大小小的官员,其实大多都是务实派,打心眼里瞧不起那些走捷径或者钻空子起来的人。
这也就造成了,在这位官员一说出盛名难符的话之后,自动被大家归属于出风头的那一类人去了。
朝殿内大大小小的官员,便都将矛头对准了那人,仿佛自己不说两句表明态度,就是同流合污一般。
“众卿且住,让他说说吧。”杨沐淡淡出声,而后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报上名来。”
立即,整个大殿便安静了下来,无一人说话。
皇帝陛下都发话了,也就没人再说下去。
大家都在等待那位官员出声,大部分人都抱着一种看好戏的心态,看看这样一个投机取巧的人,最终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启禀陛下,微臣名为曾十三。”
曾十三?
杨沐略微惊讶,也没有多说什么。
在苍国的官府和朝堂里,有的是名字怪异的人。
特别是那些名字带数字的,更是一眼就可以看出是出生贫寒,一般的农人家庭很少有起正式名字的,一般都是烂大街的贱名,或者是按照村里同一辈人的排行顺序起名字。
想必这个官员就是得益于苍国的教育制度,从底层奋斗出来,一步步爬到如今的地位,而一直没有改名的吧。
“陛下,伐晋之战我军虽胜,却是携诸国合盟之大势,晋国皇帝指挥失据,自断前路。”
“我大苍这么多年来一路高歌猛进,却多是依仗百姓投军之热情,骑兵攻伐之战力,眼下诸强并存之势已成定局,再过几年,诸国也将拥有骑兵,苍国之势再弱。”
“而眼下,伐晋之战将我大苍国内的积蓄消耗一空,我苍国若是再往前一步,安知不会被诸国忌惮?重现当日诸国合盟伐晋之局?我大苍与晋国相比,着实多有不如,是万万经不起诸国合盟攻伐的。”
“当此之际,苍国已成外强中干之虚势,若再沉浸于往日之战功,不思奋力振作,十年之后便是亡国之期!”
此言一出,举殿臣僚很是不悦。
这个叫曾十三的,未免也太危言耸听了,苍国如何便有了亡国之危?
国内君臣百姓团结一心,朝堂清明,边疆各军斗志昂扬,可谓是战无不胜。
要说苍国有亡国之危,当真匪夷所思!
诸臣欲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