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表哥-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哈~那只能说明李都尉与刘兄有缘了,听说李都尉还没有婚配,刚好刘兄有一女年芳二七,与李都尉倒是年貌相当。”吕夷简听到这里忽然大笑一声,随后竟然给李璋做起媒来,而旁边的刘觉也露出兴奋的表情,李璋的身份可不是那些新科的进士能比的,若是能将女儿嫁给他,那他们刘家日后就不愁没有靠山了。
“这恐怕要让吕参政失望了,在下前段时间刚与刘太尉家的幼女订婚,只是因为她要为太尉守孝,所以暂时没有公开。”李璋当下笑着回答道,这时他有些庆幸自己已经订婚了,否则这些人只要见到自己就要给自己做媒,吕夷简如此,王曾也如此,以前还要想借口拒绝,现在终于有了一张挡箭牌了。
听到李璋竟然已经订婚了,刘觉也立刻露出失望的表情,不过吕夷简这时的表情却变得有些微妙的道:“刘国舅的女儿吗,太后还真是好打算啊!”
吕夷简的话一出口,李璋也立刻察觉到他的话中有话,当下也惊讶的看向对方,结果吕夷简这时却对李璋微微一笑,并没有再说下去,这让李璋也有些失望。
“李都尉,这件事虽然是个误会,但也是在下错了,刚好现在临近中午,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酒宴,就算是为李都尉赔罪了如何?”这时刘觉忽然开口邀请道,虽然李璋订婚的消息让他十分失望,但能与李璋结交一下也不错,至少能混个脸熟,方便日后打交道。
李璋听到刘觉的话却有些犹豫,不过这时吕夷简也开口道:“李都尉,相逢即是有缘,本官也一向欣赏你的才华,今天既然在刘兄这里相遇,不如就坐下来喝上几杯。”
面对吕夷简的邀请,李璋也不好再拒绝,这时也终于点头答应,看到李璋同意,刘觉也立刻高兴的吩咐人下人将准备好的酒菜送上来,本来这是给他未来的女婿准备的,刚好用来给李璋赔礼。
李璋深知眼前这个吕夷简可不简单,出身更是显赫无比,他的祖父就是当年太宗与真宗时期的宰相吕蒙正,父亲也官拜大理寺丞,以他的出身,完全可以靠蒙荫出仕,但他偏偏靠自己的实力考上了进士,而且才识卓越,刚上任几年就有“廉能”之誉。
不过吕夷简一生中最生李璋印象深刻的,还是在原来的历史上,赵祯的亲生母亲,也就是李璋的姑母李氏去世时,正是吕夷简主动挺身而出,要让李氏身穿皇太后的衣冠下葬,最后赵祯得知自己的身世后,怀疑母亲的死因,于是开棺验尸,发现母亲的尸体保存完好,而且也得到了太后应有的规格,这才平息了他不少的怒气。
当然有不少人说吕夷简之所以坚持让李氏身穿皇太后的衣冠下葬,其实是有自己的私心,为的就是日后向赵祯缴功,不过对于李璋来说,无论吕夷简在历史上的动机如何,都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毕竟当时刘娥权势滔天,他这么做也要冒着极大的风险。
酒宴摆好之后,刘觉也向李璋连连敬酒,不过李璋的酒量不行,所以在喝过三杯后,就提出以茶代酒,反倒是刘觉却是个好酒之人,哪怕李璋喝茶,他也依然敬个不停,最后自己倒是先有了几分醉意。
吕夷简好像也没怎么喝酒,不过他却十分健谈,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街头巷尾的传闻八卦,他都能聊上几句,李璋也是个善谈之人,所以两人倒是聊得十分投机。
这顿酒宴一直喝了将近两个时辰,最后以醉成一团的刘觉被扶下去结束,而李璋这时也起身告辞,不过这时吕夷简却是笑道:“刚好我也要走,不如就与李都尉结伴同行吧!”
面对吕夷简的主动,李璋自然也不能拒绝,于是两人一同出了刘府,刘府也在城西,而且离李璋的家并不算太远,只是隔了几个街区,所以两人也没有上马车,而是边走边聊,这时天色将晚,街上也显得有些冷清。
“李都尉,听说你与王相也早就相识,而且他对你也是赞不绝口啊?”吕夷简这时忽然提到了王曾,当下笑呵呵的问道。
“我与王相相识也是偶然,那还是先皇去世时,雷允恭贪污受贿被查,刚好王相路过我所在的皇庄,于是这才聊了几句。”李璋倒也没有隐瞒,当下将自己与王曾相识的事讲了一下。
“原来如此,说起皇陵,除了当初先皇安葬时我曾经去过一次,后来就再也没有去过了,听说那里除了守卫的禁军外,也只有先皇留下的一些妃嫔为他守陵了。”吕夷简这时忽然话锋一转,而且还没头没脑的提到了为赵恒守陵的妃嫔,这让李璋也不由得仔细打量了他一眼,但对方的神情却没有任何异样。
“的确如此,我也只是陪陛下去祭拜先皇时,才去过几次皇陵,毕竟那里是先皇的沉眠之地,不宜让太多的人去打扰。”李璋这时再次开口道。
“是啊,皇帝乃是天子,是真龙,皇陵却是真龙长眠之地,有龙气相佑,所以除了同为真龙的陛下外,其它人还是少去皇陵为妙!”吕夷简这时再次开口道,只是说到最后时,却别有深意的看了李璋一眼,他话中的‘其它人’明显就是指李璋。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一皱眉,随即也扭头赵祯着吕夷简的眼睛道:“吕参政何出此言?”
“哈哈~李都尉何必明知故问,你去庆州虽然立下了不少的功劳,但也冒着不小的风险,若不是你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太后又哪里舍得让你去冒险?”吕夷简这时再次大笑一声,干脆把话给挑明了。
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心中凛然,当下目光如炬的盯着吕夷简,当初他之所以去庆州,表面上是为了试验火枪在战场上的威力,其实真正的原因却是李璋带赵祯去探望了他的生母,也就是自己的姑母,虽然刘娥认为李璋并不是故意的,但依然十分生气,于是就把他赶到庆州,算是对李璋的敲打。
本来李璋以为除了自己和刘娥外,不会有其它人知道自己去庆州的隐情,甚至连赵祯都单纯的以为李璋是去试验火枪,却没想到吕夷简竟然注意到了这件事,而且从历史上的他力挺李宸妃的事可以看出,吕夷简肯定知道赵祯真实的身世,不过想想也不奇怪,毕竟他祖父可是曾经做过赵恒时期的宰相,一家三代为官,知道这些宫中秘闻也很正常。
李璋盯着吕夷简好一会儿,但依然猜不透他的底细,于是故意装糊涂问道:“吕参政,您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第三百零八章 要人与辞官
“年轻人,不要心急,你们有的是时间,有些不该去的地方还是不要再去了!”面对李璋的装糊涂,吕夷简这时却是拍了拍李璋的肩膀笑道,说完也不等他回答,转身就独自离开了。
李璋当然明白吕夷简的意思,看来他不但知道自己上次去皇陵见自己姑母的事,也猜到了自己已经知道赵祯身世的事,而不是像刘娥那样以为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这让李璋也暗自警醒,看来以后得再小心些,毕竟朝堂上全都是老狐狸,哪怕有时能骗过刘娥,但却难以骗过这帮人的眼睛。
当下李璋回到家中,却发现韩琦早就回来了,这让他也不由得笑道:“韩兄你就没留下与抢你的小娘子成亲?”
“李兄不要开玩笑了,我家中有妻子等候,自然不能辜负了他,只是李兄你这是去哪了,怎么回来的这么晚?”李璋先是苦笑一声,随后又好奇的问道,他是第一个被抢走的,所以对后来李璋的遭遇并不知情。
“别提了,你被抢走后,我和其它人也遭了殃……”李璋说着就把自己的遭遇讲了一遍,当然隐瞒了刚才和吕夷简的谈话,结果韩琦听后也是笑的直不起腰,想想李璋这么一个朝廷的五品大员也被人抢去成亲,的确是十分有趣。
新科进士已经公布,接下来就是由皇帝亲自考核的殿试了,不过就像赵祯说的那样,殿试只是决定进士的排名,一般很少会将榜上的进士除名,所以韩琦这些新科进士也表现的很轻松,榜单公布后几乎每天都有人请他饮酒,他也乐得多结交些朋友。
另外李璋也从韩琦那里得知一个消息,那天不但他被抢走,同行的欧阳修也被人抢走,只是与他和韩琦不同的是,欧阳修没有成亲也没有订亲,而且抢走他的人也是朝廷官员,名叫胥偃,在三司度支勾院为官,品级和李璋差不多,手中也握有实权,而欧阳修可能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于是答应了这门婚事,现在他和胥家已经订婚,估计很快就要完婚了。
其实像欧阳修这种情况十分普遍,一般拒绝联姻的,都是像李璋和韩琦这种或成亲、或订亲的人,其它人只要没有成亲,而且对方的家世又足够,女子的相貌品级也不差的话,一般都不会拒绝,毕竟这样的联姻会为他们的前途带来极大的便利,比如欧阳修就得到胥偃的推荐,即将进入国子监做监生,日后为官也方便多了。
一个月后,殿试也如期举行,相比会试,殿试的时间就短多了,一天都是天亮时开始,日暮后交卷,名义上是由皇帝亲自主持,其实只是开始的时候赵祯露一下面,让新科进士瞻仰一下天颜,等到结束后再露一下面,并且勉励一下这帮学子就行了。
殿试的前三名分别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若是之前的乡试、会试都能得到第一,殿试也能得到状元的话,这也就是常说的三元及第,不过能做到这一步的读书人极少,遍观整个科举的历史,能做到的也不过才十五人,大宋一朝也只出了六人,现在的宰相王曾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王曾最牛逼的地方,毕竟考得好又做宰相的人可不多。
只是让李璋没想到的是,年纪轻轻的韩琦在殿试时发挥极好,竟然名列第二,也就是榜眼,据李璋打听到的内部消息,韩琦其实是名列第一的,但是在排名时,考官觉得韩琦太过年轻,所以就将他下移了一位。
不过就算是榜眼,韩琦的表现也依然十分的惊人,要知道他今年还不到二十岁,这么年轻就高中榜眼可不多见,说起来今年的状元王尧臣也十分年轻,但也已经二十五岁了,韩琦却比他小了六七岁,所以他的潜力丝毫不比五尧臣差。
韩琦考得好是好事,但对李璋来说却是个麻烦,因为韩琦考的太好了,结果一下子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很多衙门都争抢着想把韩琦招过去,如此一来,李璋想要把韩琦招到火器监就增加了许多的阻力。相比之下,包拯的排名倒是一般,不高也不低,李璋想把他要过来倒是容易多了。
其实李璋也知道,让朋友做自己的下属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太容易因公事而引发矛盾,不过李璋之所以急着把韩琦和包拯安排到火器监,主要是他有自己的私心,那就是他想把火器监的职位辞掉。
火器监是专门为火枪和火药而设,现在已经步入了正轨,甚至开始研发一些新的火器,比如手雷就很受大宋军中将士的欢迎,当初李璋接管火器监也是理所应当的事,可以说火器监几乎是他一手带起来的。
不过现在火器监已经步入正轨,李璋的副手刘恕也是个精明强干之人,现在李璋已经把监中的大部分事务交给他打理,以刘恕的能力,完全可以接管整个火器监。
可以说火器监现在对李璋的依赖已经很小了,相比之下,钱行却是在蓬勃的发展之中,发行的钱钞也几乎覆盖了整个京城,野心勃勃的李璋甚至决定在洛阳等地开设分行,如此一来,钱行就需要一个人主持大局。
豁子、丑娘和豆子虽然能力很强,成长也很快,但暂时还挑不起这个重任,所以只能由李璋自己上了,当然李璋身为官员不能经商,但却可以在幕后指挥,这也需要他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这也是他想辞掉火器监的主要原因。
不过李璋既然想辞职,肯定需要给接任的刘恕找几个帮手,而韩琦和包拯就是李璋为他选的帮手,可惜现在韩琦太引人注目,想要回来也有些麻烦,另外李璋想要辞职,也需要得到刘娥的允许。
也正是因为上面的原因,所以李璋在考虑了数日后,终于决定在这天再次来到垂拱殿,无论是辞官还是要人,都需要刘娥的点头。
第三百零九章 钱行的前景
天气越来越热,大地也被晒的发白,听说西边的河中府一带还发生了旱灾,好不容易熬过了冬天的小麦旱死无数,眼看着今年的夏粮就在颗粒无收,若是放在往年,朝廷肯定会为此焦头烂额,但是现在却显得十分从容,因为仓库里有足够的粮食,只需要组织人手把粮食运过去赈灾就行了。
这些年土豆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已经逐渐从北向南扩散,别小看这一枚小小的土豆,它的保质期虽然短了点,但架不住产量大,土豆吃饱了自然也就把其它的粮食节约了下来,不过这也造成大宋的粮价下降了许多,有些地方甚至出现谷贱伤农的情况,对此朝廷也只能鼓励百姓开始一些副业,增加一些收入来源。
李璋来到垂拱殿时,里面的刘娥就在与几位大臣讨论着上面的这些事,所以他就没有打扰,而是站在一边静静的听着,反正垂拱殿里有降温的冰盆,倒是十分的凉爽。
等到刘娥与大臣们讨论完后,几个大臣告退,李璋这才上前行礼道:“参见大娘娘!”
“咦,我们的新郎官来了,听说你被人家抢回去成亲了,新娘子怎么样,也不带到宫里让哀家瞧瞧?”刘娥看到李璋时,却是开口调笑道。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脸色发窘,他没想到上次捉婿的事竟然都传到刘娥的耳朵里了,不过刘娥能和他开玩笑,说明她的心情不错,正是自己辞官和要人的好时机。
“大娘娘不要取笑我了,我也是受是无妄之灾,谁能想到那帮捉婿的人不分青红皂白的乱捉人,我想躲都躲不开。”李璋当下故意苦笑一声道。
这时刘娥也让人把面前的帘子打开,她与众臣议事时需要帘子,但是与李璋见面却不需要,事实上这两年刘娥越发的苍老了,不但头发白了大半,脸上的皱纹也越来越深,美人迟暮,这也让刘娥平时也不太愿意见外人。
只见刘娥这时上下打量了李璋几眼,随后再次笑道:“这么俊俏的小郎君,人家眼睛又不瞎,自然要早点抢回去,说起来你与刘家侄女的婚事也定下来了,过两年择个好日子,到时我亲自给你们主持婚礼!”
“谢大娘娘!”李璋听到这里也急忙向刘娥道谢,随后犹豫了一下这才开口道,“大娘娘,臣今日前来是有两件事想要求您!”
“哦?能让你用‘求’这个字,看来这两件事都不是什么小事了。”刘娥听到这里也露出感兴趣的表情,李璋表面谦逊,其实骨子里带着一股傲气,平时也极少求人,哪怕对她这个长辈也是如此。
“也不能这么说,对我来说肯定是大事,但对大娘娘您来说却不算什么大事。”只见李璋这时笑着再次道,顺便还拍了一记刘娥的马屁。
不过刘娥却是不吃这套,当下淡定的一笑道:“有什么事就说,拍马屁是没用的。”
李璋当即也收敛了笑容再次开口道:“启禀大娘娘,科举已经结束,新科的进士也正在等候派官,我们火器监从成立时就有些人手不足,所以这第一件事,就是我想向大娘娘要两个新科的进士来我们火器监。”
“我当是什么事呢,不过是两个人而已,哀家准了!”刘娥听到李璋的话却是毫不犹豫的道,不过是两个进士而已,火器监的情况她也知道,那边的确缺人,所以安排两个官员去火器监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看到刘娥答应的这么爽快,李璋却是再次一笑道:“谢大娘娘,不过这两个进士我想要指定两个人,还请大娘娘恩准。”
“指定?”刘娥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随后看着李璋再次道,“你要指定哪两个,如果你非得要状元和榜眼的话可不行,就算我答应了,政事堂那边也不会同意。”
“大娘娘放心,状元我肯定不要,不过榜眼嘛,嘿嘿~”李璋说到这里没有再说下去,不过意思已经明白了。
“你想要那个韩琦?”刘娥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韩琦虽然只是榜眼,但年纪却小,潜力不比状元差,所以很多衙门都抢着要,没想到李璋竟然也在打他的主意。
“启禀大娘娘,韩琦是我儿时的玩伴,当初我住在城外义庄时,就已经与他相识了,今年他进京赶考,也住在我的家里,上次放榜我就是陪他去的,结果他先被捉走,我也紧随其后,他若是去了火器监,我也能帮他尽快的熟悉监中的事务。”李璋这时直接把自己与韩琦的关系和盘托出道。
不过刘娥听到李璋的话却是再次一皱眉,因为她讨厌的就是这种拉帮结派,所以这让她也有些不快的道:“你既然在火器监了,那个韩琦还是不要去了,毕竟朋友归朋友,若是做你的下属,恐怕你们的朋友也做不久了。”
“启禀大娘娘,这就是我要请求的第二件事。”李璋说到这里忽然上前一步,随后跪倒在地郑重的道,“臣请辞火器监!”
“什么?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刘娥听到李璋的话也震惊的叫出声道,她万万没想到李璋竟然会在这个时候辞官?
要知道李璋的火器监做的十分出色,当然刘娥强行任命李璋为火器监时,朝中还有些非议,但现在却变成了她有识人之明,年纪轻轻的李璋竟然把火器监打理的井井有条,连朝中的几位相公也对李璋十分赞赏,可以说不出意外的话,李璋日后登上宰相之位也并非不可能。
“启禀大娘娘,臣十分清楚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只是火器监现在已经步入正轨,刘恕已经可以扛起火器监的大梁,臣再呆在火器监也没什么用,而且臣也有其它的事情要做,所以就想卸下火器监的重任。”李璋当下抬起头看着刘娥的眼睛毫不闪躲的道。
“什么事情,难道你想所有精力都投入到那个钱行里?”刘娥在提到钱行时也不由得冷哼一声,李璋做的事情自然瞒不过她的眼睛,只是像这种事情她懒得理会而已。
“大娘娘说的不错,我的确是打算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钱行上。”李璋当下点头承认道。
“你……好好的官员不做,你竟然打算做个商人?”刘娥这时终于露出恼火的表情怒斥道,钱行的事她知道,不过在她看来,钱行做的再好,也不过是个商贾之所,连台面都不上去,更别说与火器监相比了。
“大娘娘千万不要小看了钱行,现在钱行仅仅只要京城一地,就发行了上亿贯的钱钞,仓库里也堆满了铜钱,而且这些钱完全可以投出去吃利息,每月的收益不下百万贯,这还是十分保守的估计,若是放开来做的话,钱行的利润只会更高!”李璋这时却是十分认真的回答道。
“什么?钱行竟然发行了这么多钱钞?”刘娥听到上亿贯这个数字时,也不由得露出震惊的表情,要知道大宋去年一年的税收也不过亿贯左右,可是现在一个小小的钱行竟然能发行上亿贯的钱钞,这才是真正的富可敌国啊。
“大娘娘不必吃惊,钱行本来就是个钱生钱的地方,而且我们钱行打出口碑后,别人把家里的存钱拿到钱行存起来,我们给他钱钞做凭证,表面上看,一贯铜钱换一贯的钱钞,但实际上一贯铜钱我们给发行三贯的钱钞,而这其中就牵扯到一个金钱上的原理……”
李璋当下将钱行的运作原理,以及利润的来源,甚至未来的前景详详细细的给刘娥讲了一遍,相当于给刘娥上了一堂基础的金融课堂,刘娥能将这么大一个帝国统治的井井有条,对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识也并非一窍不通,只是以前没有这方面系统的学习,大都是她从一些事例中总结出来的零散经验,现在经李璋这么一讲,她也不由得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大娘娘,钱行若是能扩展到全国各地,那整个大宋的经济命脉都将掌握在钱行手中,商人用钱需要经过钱行,百姓用钱同样要经过钱行,连朝廷打仗、筑路、修水利等用钱也要经过钱行,您想一想,到时钱行的影响力将有多大?”李璋最后再次总结道。
刘娥听后也是沉默了许久,最后这才看向李璋道:“难怪你当初非要陛下占钱行的份子,看来你也早有把钱行献给朝廷的准备了?”
“那是自然,钱行这东西除了朝廷外,绝不能掌握在私人手中,特别是纸币的发行,必须要掌握在朝廷手中,事实上若是能把金钱的力量运用起来,有时甚至不用打仗,就可以灭亡一个国家!”李璋这时再次开口道,刘娥知道赵祯在钱行占了份子的事他并不意外,毕竟以刘娥的疑心病,如果不在赵祯身边安排人才是怪事。
只见刘娥这时再次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见她抬眼看了看李璋,然后忽然摇头道:“火器监的官职你可以不做,但辞官却不行!”
第三百一十章 少府监
“大娘娘您什么意思?”听到刘娥的话,李璋也不由得露出不解的表情问道。
只见刘娥这时却是瞪了他一眼道:“你不是喜欢掌管钱币之事吧,那就去少府监任职吧,不要你负责什么实务,只需要挂个闲职就是了,暂时就去做个少监吧,品级和你的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