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大表哥-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极其疼爱,这段时间几乎是抱着不撒手,看着丈夫与女儿相处的模样,她也感觉十分的幸福。
  “大哥,让我玩玩!”正在这时,只见狸儿快步闯了进来,看到安然立刻上前就抢,狸儿虽然已经不小了,但却还是小孩子心性,自己的侄女在她看来就像是个好玩的大玩具似的,每次见到都要和李璋抢。
  “轻点,你可别伤到她!”李璋不敢用力,主要是怕伤到女儿,于是只能让给狸儿,不过还是一脸心疼的叮嘱道,他总担心狸儿不小心把自己的女儿摔了。
  狸儿却没理李璋,抱着安然哼着歌,结果安然竟然十分喜欢听,竟然再次咯咯的笑了起来,说起这个小家伙还真不一样,除了刚出生后哭了几声后,接下来竟然很少哭,反而很喜欢笑,特别是有人逗她时,更是笑个不停,笑的时候一双大眼睛眯的都快看不到了,十分可爱。
  “启禀老爷,宫里来人了!”就在这时,忽然只见一个侍女前来禀报道。
  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叹了口气,上次宫里大火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进过宫,一方面是想多陪陪青织和女儿,另一方面是暂时不想掺和宫里的事,特别是刘娥这段时间的心情应该十分恶劣,所以他也不想触霉头,不过现在看来还是逃不过啊。
  “夫君去忙吧,家里的事不必担心!”青织看到李璋似乎有些烦恼,当下出言安慰道,她从来不主动询问李璋在外面的事,当然如果李璋愿意说的话,她也会仔细倾听。
  “嗯,娘子你安心休养,我去去就回。”李璋对青织点了点头,随后又看向旁边正逗着安然的狸儿道,“小心着点,等下安然要睡觉了,不要老抱着她!”
  “知道了,大哥真啰嗦!”狸儿正玩的高兴,听到李璋的话也不由得白了他一眼道,她发现自从有了安然后,李璋变得有些婆婆妈妈的了。
  李璋没理狸儿的抱怨,当下又摸了一下女儿嫩嫩的小脸,这才出了房间,然后迈步来到前厅,结果让他意外的是,这次宫里来的人竟然不是刘娥派来的,而是赵祯派来请他进宫。
  自从刘娥掌权之后,赵祯就很少主动与宫外的人联系,李璋每次被召入宫,几乎都是刘娥有事找他,至于赵祯那里,他则是有空了就去坐坐,可是这次赵祯竟然主动派人来找他,这可就有些奇怪了。
  当下李璋乘着马车进宫,景福殿已经被烧毁了,短时间内肯定无法修复,所以赵祯现在也搬到了皇帝的寝宫福宁殿,这里也是赵恒以前住的地方,赵祯之所以不愿意搬进来,主要就是怕睹物思人,可是现在也不得不搬到这里居住了。
  李璋来到福宁殿,却没想到这里除了赵祯外还有一个中年妇人,大概四五十岁的模样,脸上虽然有了一些细纹,但依然能看出她年轻时定然是个风华绝代的美人。
  “参见太妃!”李璋看到这个中年贵妇当即也上前行礼道。
  这个中年贵妃正是杨太妃,她是刘娥在宫中的闺蜜好友,自从有了赵祯后,刘娥因为要帮助赵恒处理政务没时间照顾赵祯,于是就让杨太妃代为抚养,可以说她才是赵祯真正的养母,平时赵祯称刘娥为“大娘娘”,称杨太妃为“小娘娘”,而赵祯登基后也尊她为皇太妃,在宫中的地位仅在刘娥之下。
  “不必多礼,之前我听陛下讲了那天着火的事,如果不是你拼死相救,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说起来本宫也要多谢你了!”这时只见杨太妃也十分客气的道。
  “太妃客气了,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李璋也同样客气地回道,他虽然见过杨太妃几面,但并不是很熟,所以双方说话都十分客气。
  “听说你做父亲了?”这时杨太妃忽然露出几分感兴趣的表情再次问道,她和刘娥一样,都是一辈子没有儿女,所以一直把赵祯当成亲儿子,对于别人家生儿育女这种事也十分感兴趣。
  “是的,就在大火的第二天,我家娘子生了个女儿,这几天我都在家中陪着她们母女。”李璋提到女儿时,脸上也不由得露出几分幸福的微笑。
  看着李璋脸上的笑容,杨太妃也不由得露出羡慕的神色,她从小进宫,虽然享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荣华富贵,但却也要忍受宫中的清冷凄苦,甚至到现在连个儿女都没有,有时她也在想,如果自己没有进宫,而是找个门当户对的人家嫁了,现在说不定也儿孙成群了。
  不过世界上没有如果,杨太妃也是经历过风浪的人,很快就再次开口道:“那太可太好了,李都尉你现在也是做父亲的人了,我让人准备了些礼物送给你家娘子,其中有些孩子能用到的东西,等下李都尉走的时候别忘了带上!”
  “谢太妃!”李璋也知道杨太妃是借着这个机会向自己表示感谢,毕竟她把赵祯当成亲儿子看待,之前自己救了赵祯,所以她也要表示一下。
  “表哥,你的头发怎么了?”正在这时,旁边的赵祯忽然开口问道,因为他发现李璋今天竟然戴了个帽子,要知道现在正是最热的时候,哪怕是官员,也只在上朝时戴一戴官帽,其它时间也都不愿意戴帽子。
  “上次在火场没注意,头发全都燎了,索性我就全剪了。”李璋这时无奈的道,虽然他觉得自己短发挺帅的,但无奈在这个时代是非主流,所以他出来也只能戴着帽子。
  赵祯那天被救出来时,整个都快被浓烟给熏晕了,直到第二天也是昏昏沉沉的,他只知道李璋身上有烧伤,不过并不严重,但并没注意到李璋的头发,现在听到李璋的话也是一愣。
  李璋这时索性取下帽子,结果看到李璋的样子,赵祯和杨太妃都没有笑,特别是杨太妃更是露出后怕的表情,连李璋都被烧成这样了,足以想像当时的情况多么危急。
  接下来杨太妃又询问了一下李璋家中的情况,然后就起身告辞了,她知道赵祯找李璋来肯定有事,等到她离开后,赵祯这才拉着李璋一脸神秘的道:“表哥,大娘娘这几天好像很不高兴!”
  “我知道,吕相之前在拱宸门的表现让大娘娘也十分失望,心情不好也正常。”李璋十分淡定的道,这种事他早就猜到了。
  “不光是如此,我听说大娘娘最近正准备更改一下年号。”赵祯再次低声道。
  古代的皇帝十分喜欢改年号,特别是遇到灾祸、祥瑞之类的大事,都会更改一下年号,比如当初赵恒用了好几个年号,所以李璋听到这里也并不意外的道:“这也很正常,太后打算改什么年号?”
  “还没定下来,不过我总感觉大娘娘这段时间有些不对劲,但哪里不对劲我也说不上来。”赵祯说到这里时顿了一下,接着又开口道,“另外还有小娘娘,刚才你来之前,小娘娘和我聊了许多,但我总感觉她话中有话,可是又不知道她想说什么?”
  李璋听到赵祯后面的话也不由得心中一凛,当下也有些急切的追问道:“太妃都和你说了什么?”
  “也没说什么,只是提到当初我小时候的事,而且还提到了父皇和大娘娘,但我总觉得小娘娘似乎有些话没说出来。”赵祯这时满脸疑惑的再次开口道。
  李璋听到这里也立刻心中一沉,因为他记得在原来的历史上,刘娥刚一去世,第一个告诉赵祯身世真相的人就是杨太妃,没错,就是这个与刘娥情同姐妹的女人,毕竟宫里哪有什么真感情,更多的是赤裸裸的利益。
  “也许是太妃年纪大了,你也知道,年纪大的人总喜欢回忆一些当年的旧事。”李璋脸上不动声色的道,现在还不是让赵祯知道身世真相的时候,至少也要等到刘娥去世,不过算算时间,似乎也快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心态的变化
  赵祯很兴奋,这是李璋在与赵祯聊了一会后,脑子中忽然出现的直觉,虽然赵祯在谈话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表现,但却瞒不过对他最熟悉的李璋。
  自从刘娥掌权后,赵祯的心态出现过三次大的变化,第一次就是不甘心,特别是随着他年纪的增长,慢慢的对刘娥产生了不满,毕竟他才是皇帝,但大权却被刘娥独揽,为此他也曾经想要争过,但却根本没用。
  后生经过李璋的劝说,赵祯慢慢的从不甘心变成了接受现状,甚至开始放任刘娥掌权,反正他可以慢慢的等,这种平和的心态也是李璋最欣赏的。
  不过现在赵祯平和的心态已经被打破,而是变得十分兴奋,以李璋对他的了解,绝对不会看错,当然这并不是赵祯有什么秘密,而是他应该感受到了刘娥和朝堂上的变化,特别是上次大火后,吕夷简的表现,以及刘娥的衰老,这些都让赵祯有种熬出头的感觉,心态发生变化也很正常。
  中午李璋陪赵祯一起吃了午饭,然后这才告辞离开,不过他刚出福宁殿,就被罗崇勋拦住,然后被带到了垂拱殿,只是当李璋见到刘娥时却吓了一跳。
  只见刘娥全身佝偻着坐在书案后,苍老的脸上也没有任何的神采,大殿里的光线本来就比较暗,而且刘娥也没让人掌灯,使得刘娥的脸皮看起来有些灰暗,显得十分不健康,就好像是大病初愈一般?
  “太后身体可好?”李璋上前一步关切的问道。
  “哀家没事,陛下召见你做什么?”只见刘娥这时缓缓的摇了摇头,随后略带阴沉的目光也盯着李璋问道,只不过她嘴上虽然说没事,但声音中却带着几分嘶哑,眼圈也有些发黑,就算没病恐怕也没有休息好。
  “陛下得知我生了女儿,所以就问了一下我家里的事,另外还因为那天着火的事特意向我道谢,除此之外就是一些闲聊了。”李璋十分坦诚的回答道。
  “就说了这些?”刘娥似乎有些不信,语气也带着几分怀疑的问道。
  李璋看到刘娥怀疑的表情也不由得暗叹一声,看来之前拱宸门的事对刘娥的打击远超他的预料,至少现在刘娥的心态已经崩了,因为以前她绝不会对这种小事而怀疑李璋说谎,可是现在刘娥连这个自信都没有了。
  “刚才我在陛下那里见到杨太妃,如果太后不信的话,可以去问一下杨太妃!”李璋沉默了片刻这才再次开口道,刘娥真的老了,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衰老,同时连心理上也老了,连这样的打击都已经让她承受不了了。
  听到李璋将杨太妃拿出来作证,刘娥也终于信了几分,脸色也缓和起来,随后这才再次开口道:“上次你救了陛下,哀家还没来得奖赏你,刚巧你又有了女儿,哀家也让人准备了丰富的赏赐,过两天会派人到你府上宣旨!”
  “谢太后!”李璋立刻再次行礼道。
  看到李璋依然对自己十分恭顺,刘娥似乎有些满意,随后又犹豫了一下这才再次道:“另外你之前出使辽国做的不错,哀家十分的满意,现在使团已经安置妥当,你也不能一直闲着,哀家想让你重新回到武学去,这段时间曹玮的身体不太好,武学光靠他有些力不从心,你也刚好可以替他分担一些压力,不知你意下如何?”
  “臣愿意!”李璋知道刘娥不会让自己闲着,武学本来就是他十分关注的地方,当初他被软禁时,武学才刚开始走上正轨,而他回来后也没时间去武学,倒是曹玮派人送过一些礼物,而且还邀请李璋过府一叙,但还没等李璋去,青织就生下了安然,所以他这段时间也没见过曹玮。
  “好,不过你也不必急着上任,武学那边哀家会让人安排,你家里又喜添一女,这段时间就在家里好好的陪陪青织母女!”刘娥看到李璋同意,当下也露出一个难得的微笑道。
  事情已经谈完,李璋也立刻起身告辞,不过看到李璋要走,刘娥似乎有些欲言又止,但最后也没有说什么,而是摆手让李璋退下,而在李璋要离开时,也再次看了看坐在书案后苍老的刘娥,其实他也有不少话想和刘娥说,可是现在却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刘娥的身体和心理都已经不行了,可是她却还在强撑着,而且死死的抓住皇权不肯放开,这就像是一个即将溺死的人,抓住一根稻草不愿放手的心理一模一样,可是一根稻草救不了一个溺水之人的命,皇权同样也不能给刘娥带来什么实质的利益,反而只会让其它人对她更加不满,甚至产生怨恨。
  所以在李璋看来,刘娥现在最明智的选择就是主动让出手中的权力,就像是晚年的武则天一样,可惜她没有武则天的胆量,更没有武则天的果决,所以这也导致了她即不敢称帝,又不敢在这个时许放下手中的权力,从这点来看,她的确比武则天差多了。
  可惜现在李璋却不敢开口劝说,因为刘娥现在正处于一个十分敏感的时期,如果李璋这时劝说她让位,说不定会被刘娥怀疑他别有用心,毕竟刚才她已经在怀疑李璋和赵祯是不是有什么密谋了,所以李璋最后还是放弃了这种想法。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璋每天都呆在家中陪着妻子女儿,刘娥的赏赐也很快下来了,不过无非是些田产银钱,李璋也根本不在乎,武学那边的任命还没有正式下来,反正他也不着急。
  不过就在这天一早,李璋抱着女儿在院子里乘凉时,却忽然接到一个消息,刘娥终于在今天早上宣布更改年号,原来的年号为“天圣”,其实也就是二人圣,代表着她将自己与皇帝放在同一位置上。
  本来李璋还以为刘娥更改年号会换个想法,可是当听到新的年号为“明道”时,却也不由得叹了口气,他估计今天许多人都会像他一样对刘娥有些无语。


第四百三十五章 日月同道
  明道,日月同道,当初武则天给自己取名为武曌,据说“曌”这个字是武则天自己造的,意思是日月当空,女主江山,而现在刘娥效法武则天,取日月同道之意,其野心几乎是昭然若揭了。
  对于刘娥改年号为明道这件事,朝堂上所有人都保持了沉默,但并不是这些人心中没有想法,而是他们都知道,刘娥的身体不行了,说句不好听的,现在的刘娥只是垂死前的挣扎,他们根本没必要和刘娥计较这些,只要耐心的等待就行了。
  当然这些大臣也心存顾忌,他们也担心刘娥万一身体好转,然后重新振作起来,到时反对的人肯定会倒霉,当然就算刘娥的身体没有好转,但大权依然在她手中,与她公然做对肯定没有好下场,因此他们只需要以不变应万变,也许所有人希望的某一天很快就会来临。
  想到刘娥现在的处境,李璋也不由得叹了口气,虽然他没有经历过,但那种周围大部分人都盼着自己死的滋味肯定不好受,也幸亏刘娥这辈子经历过太多的大风大浪,否则换成一般的人话,恐怕早就顶不住压力崩溃了。
  如果放在以前,李璋和刘娥之间还不像现在这么疏远时,他也许会出言劝说一下刘娥,让她早点交出皇权,这样日后也能体面的退场,同时也不会得罪太多的人,可是以现在的情况,如果李璋敢开口,肯定会被刘娥怀疑他和赵祯勾结在一起,到时不但他要倒霉,连赵祯也要受到牵连。
  这天一早,李璋吃过早饭后也让家里人准备马车,然后去了青织那里和她们母女告别,因为昨天下午刘娥下旨,让他再次回到武学任职,今天他打算去武学看看。
  说起来这段时间李璋也时常关注武学的情况,呼延必显偶尔回家时,也会来他这里坐坐,所以李璋也能打听一些武学内部的情况,相比他离开时,现在的武学除了规模扩张了几倍外,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连学监的位置都还给李璋留着,朝廷曾经数次想派新的学监,但都被曹玮给拒绝了。
  不过曹玮这段时间的身体却不太好,实际上他回京本来就是养病的,其中最严重的老寒腿在李璋的提醒下,倒是缓解了许多,但除此之外他身上还有其它的病,几乎都是当年在战场上落下的病根,以他的年纪根本不可能根除,只能缓解病情,可是之前李璋一走,武学的担子全都压到曹玮身上,自然让他有些吃不消。
  告别了妻女后,李璋乘着马车赶往武成王庙,说起来他也将近两年没来这里了,当来到武学时,发现这里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哪怕站在外面,也能看到里面多了许多的房舍,而且武学中喊杀声震天,如果不知道的人,恐怕以为这里是座军营,其实这里本来也和军营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守门的士卒还认得李璋,看到他进来也立刻行礼,李璋点了点头走了进去,武学中的学员多了几倍,主要是每年都招收新学员,老的学员还没有毕业,教员自然也随之增长,不过算起来明年第一期的学员就要毕业进入军队了,到时武学未来的前途如何,就要看他们在军中的表现了。
  李璋没急着去找曹玮,而是自己在武学中转了转,虽然大部分都是生面孔,但偶尔也能见到一些熟人,他们见到李璋时也纷纷上前打招呼,李璋也笑着与对方聊几句,最后不知不觉竟然来到了后面的校场。
  “咦?”就在这时,李璋忽然在校场的操练队伍中发现一个有些奇怪的人,只见在一群面孔稚嫩的年轻学员中,竟然夹杂着一个满脸大胡子学员,刚开始李璋还以为他是教员,可是看他和学员都穿着统一的号服,也在教员的口号下一板一眼的操练,应该就是个学员。
  “难道是军中来的学员,不过这长得也太老成了吧?”李璋这时摸着下巴自语道,军中选拔的学员一般都要求在二十五岁以下,这些学员一般家境贫穷,从小吃过不少的苦,又在军中摸爬滚打多年,长的大都比较老成,但像这个大胡子学员这么老成的,李璋也是第一次见。
  不过这个大胡子也只是引起李璋一时的好奇,很快他就离开了校场,然后来到了曹玮办公的房间,当他敲门时,里面也传出一个苍老的声音道:“进来!”
  李璋推门走进房间,一眼就看到了正伏在书案上处理公务的曹玮,只是相比两年前,曹玮也已经满头白发,这让他也不由得有些感慨的道:“山长,好久不见!”
  曹玮听到李璋的声音也立刻抬起头,当看到他也一脸惊喜的道:“李璋你总算来了,快快请坐,上茶!”
  随着曹玮的一声吩咐,立刻有个老仆送上茶水,李璋也笑着品了一口这才道:“山长你的身体怎么样,我听说今年初你又生病了?”
  只见曹玮这时也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老了,不中用了,想当初我能在雪窝里埋伏三天三夜,可是现在却动不动就会生病,甚至我之前已经动了老老辞官的念头了,不过现在你回来了,我估计还能再撑上几年,无论如何也要看到第一批学员进到军中有所作为!”
  曹玮是不但是将门的骄傲,同时也是军中的一面旗帜,只要他在武学坐镇,哪怕什么都不做,就能起到稳定人心、激励学员的效果,这点是任何人都无法比的,对此曹玮自己也知道,所以只要身体允许,他就会一直呆在武学。
  “山长放心,日后有什么苦活累活都交给我来办,你只需要安心休养就是了!”李璋当即也拍着胸脯保证道,曹玮是他尊敬的人,如果不是当初李璋推荐回京养病的他来武学,说不定曹玮现在只需要呆在家中含饴弄孙就行了。
  “有你这句话就行了,这些东西以后就全都交给你了,我年纪大了,眼睛也花了,有时候连字都看不清了!”曹玮也不客气,当即把面前的文件全部推到李璋面前道,这些东西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根本没时间休息。
  李璋也没有推荐,当下拿起一份公文看了一下,遇到有什么不解的地方也向曹玮请教,而曹玮也借着这个机会,给李璋讲解了一下武学这两年来的变化,虽然呼延必显说武学的变化不多,但其实还是有不少变化的,毕竟人数增加了这么多,有些东西也要随之改变。
  李璋年富力强,而且武学本来就是他和曹玮一起创办的,所以他接手这些事情也十分顺利,甚至在短时间内就把曹玮手中的公务处理了大半,这让曹玮也不由得露出羡慕的表情,连连感叹年轻真好。
  “对了,李璋你之前出使辽国,有没有什么发现?”曹玮这时忽然再次开口问道,他虽然常年镇守西北,但对辽国也依然十分关注,事实上他年轻时也曾经在河北一带常年驻扎,连他的老寒腿都是在河北留下的病根。
  李璋倒也没有隐瞒,把自己出使辽国的经过详细的讲了一遍,特别是对于辽国内部的重重矛盾,他也着重的介绍了一下,最后这才再次开口道:“我观辽国上下矛盾重重,之前大延琳之乱就是这种矛盾爆发的后果之一,而且经过这次叛乱,也能看出辽国的军事实力在下降!”
  听完李璋的话,曹玮也露出沉思的表情,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你说的不错,辽国的实力的确是在下降,不过也不能太轻视他们,辽军的铁骑还是十分精锐的,不过你真的可以肯定辽国族会爆发内乱?”
  “这点山长不必怀疑,新登基的辽国年幼,他的生母与养母不和,而且我看萧耨斤这个女人野心勃勃,她与萧观音之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甚至我敢断言,今年之内两人的冲突就会彻底的爆发出来!”李璋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十分肯定的神色。
  李璋这段时间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