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大表哥-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赵祯听到这里也是一愣,随后这才点头承认道,“不错,朝堂上的确因为这件事发生了一些分歧,不过母后是朕的生母,父皇身边的位置自然应该给您留着!”
赵祯的话一出口,李太后却是一皱眉,随后只见她摇了摇头道:“陛下,我知道你是为我着想,可是无论是于情于理,太后娘娘都比我更适合进太庙,所以这件事不必再争了,还是请太后娘娘的灵位进太庙吧!”
“母后您……”赵祯听到这里也是露出震惊的表情,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谁也没想到李太后竟然会主动放弃进太庙的机会?
“陛下,我素来不喜欢抛头露面,也不想让太多的人议论当年的事,本来连太后这个封号我也不愿意接受的,只是想到陛下的一片孝心,我也不忍拒绝,只是除了封号之外,我实在不愿意再从太后娘娘那里抢夺应该属于她的东西!”李太后这时也拉着赵祯的手缓缓的道。
其实李太后的性子与李璋有点像,两人都对名利不怎么放在心上,李璋是两世为人,所以看透了一些事情,而李太后则是心无旁骛,只要能与赵祯母子团聚,其它的她都不放在心上。
感受到母亲话中的真挚,赵祯也明白了她心中的想法,当下也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既然母亲志不在此,那我也不强求了,下次朝会我就会下旨请大娘娘的灵位进太庙!”
看到赵祯答应,李太后也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随后她又陪赵祯聊了会天,李璋也在一旁坐陪,不过最后李太后要告辞离开时,却忽然对李璋开口道:“璋儿,今日阳光不错,陛下政务繁忙脱不开身,不如你陪我去花园散散步吧!”
第四百八十三章 狸儿的婚事
深秋时节,御花园里也一片金黄,石子小径上也铺满了落叶,李璋陪着姑母李太后踩着落叶欣赏着花园中的秋景,随意的聊着一些家常,前段时间青织带着安然进宫探望李太后,结果让她高兴坏了,抱着安然就不肯撒手,看得出来她的确是很喜欢孩子,可惜赵祯现在生不了,狸儿又没有成亲,她也只能抱着侄子的女儿过过瘾。
“璋儿,狸儿已经年纪不小了,我想为她招婿,不知你意下如何?”李太后这时忽然话题一转开口道,狸儿的身世已经公开,现在被赵祯加封为惠国大长公主,只是对于女儿的婚事,李太后也十分的操心。
“这个……”李璋听到这里迟疑了一下,随后这才开口道,“姑母有所不知,其实狸儿之所以迟迟没有婚配,一方面是我不想让她太早出嫁,因为据我所知,女子在十八岁前生育十分危险,极可能发生难产的危险,另一方面则是她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意中人……”
“你说的是那个姓窦的年轻人,听说你把他当成弟弟看待?”没等李璋把话说完,却被李太后打断道。
“原来姑母知道他,豆子从小就被我当成弟弟看待,他与狸儿也一起长大,两人彼此也都有些好感,如果不是他们年纪太小,说不定几年前我就让他们成亲了。”李璋这时似乎也看出了些什么,当下也开口解释道。
不过李太后这时却眉头轻皱,过了片刻这才开口道:“虽说你对这个豆子很喜欢,但他毕竟出身太低,而且也没什么家世,狸儿乃是公主,嫁给他是不是有些太委屈了?”
听到李太后直接把话挑明了,李璋也是暗叹一声,他之前就担心会发生这样的事,不过他这时还是再次开口道:“姑母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不过我觉得与其让狸儿嫁给一个不熟悉的陌生人,还不如让她嫁给一个自己喜欢的人,而且豆子的品性我也比任何人都了解,狸儿嫁过去至少不用担心日后夫妻不睦。”
李太后听到这里也露出沉默的表情,其它的事情她十分愿意听李璋的意见,可是对于关系到自己女儿一生幸福的大事上,她却实在有些不放心,品什么的她倒是相信李璋和狸儿的眼光,可是对方的出身却是个大问题,大宋的公主招婿,大都是从贵族挑选,像豆子这种没有任何背景的孤儿,实在是配不上公主的身份。
“姑母,其实豆子也知道自己出身低微,以前狸儿还不知道自己是公主时,豆子就十分努力的读书,为此还放弃了进入官场的决定,现在已经考取了举人,去年还参加了科举,只是因为年轻没经验,所以没能考中,不过明年又是大比之年,到时他还会参加科举,若是夺得进士的话,出身倒也不算什么了!”李璋这时再次开口道。
这时无论是谁都能看出李太后嫌弃豆子的出身,对此李璋也没有办法,只能把豆子参加科举的事讲出来,大宋以读书为贵,东华门唱名甚至比得胜的将军更加荣耀,所以若是豆子真的能考中进士,被招为驸马倒也合情合理了,当然大宋的驸马可不是那么好做的,主要是在仕途上受到一些限制,所以真正有能力有野心的人其实并不愿意做驸马。
“若是中了进士倒也勉强说得过去,只是每年参加科举的人那么多,直接中举的多则上百,少则几十,你说的那个豆子真的能中举吗?”李太后这时却还是有些不太相信的道。
“能不能中举我也不敢保证,但豆子为了科举苦读那么多年,而且学问才识也都不比任何人差,所以我相信他肯定有中举的一天!”李璋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坚定的神色。
不过李璋对豆子有信心,李太后却根本没见过豆子,自然也不会轻易的相信一个陌生人的能力,哪怕有李璋保证也不行,所以只见她沉默了片刻再次开口道:“事关狸儿的终生幸福,而且狸儿的年纪也不小了,不过看在璋儿你的面子上,我可以让狸儿再等一年,如果一年后那个豆子再考不上进士的话,那就不能怪别人了!”
“这……”李璋听到这里也一阵为难,甚至还想为豆子求情,可是当看到李太后严肃的表情时,他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别看李太后好像温柔贤淑很好说话的样子,但其实她是个内柔外刚的人,只要她认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李璋再说什么都没用。
想到上面这些,李璋只能无奈的点头,其实去年豆子科举失败时,李璋也并不在乎,甚至想给豆子和狸儿把亲事订下来,狸儿也不反对,事实上狸儿对豆子的感情也很深,只是她平时被李璋保护的太好,所以对成亲的事暂时没有考虑,不过如果真的要成亲的话,她也肯定会选择豆子。
但是后来豆子却没有同意,因为他想给狸儿一个体面的婚礼,现在他无官无职,而且为了读书也把钱行的事放下了,所以他想再试一次,等到东华门唱名后再风风光光的迎娶狸儿,但却没想到现在狸儿的身份发生变化,作为大宋的公主,也是赵祯唯一的同母妹,从血缘上来说比妙元都要更亲近一些,这也使得豆子和狸儿之间出现了一道身份上的鸿沟。
关于狸儿和豆子的事就这么说完了,李太后很快转移话题,又和李璋聊了一些家事,特别是询问了一些关于赵祯身体的事,主要是赵祯后宫的妃嫔无数,却连一个怀孕的都没有,以前是刘娥着急,现在是她着急,可是这些话她又不方便直接问赵祯,主要是怕伤他的自尊,所以只能找李璋问这些了。
李璋也把赵祯的情况详细的给李太后讲解了一下,不过就在这时,却忽然只听背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当两人扭头时,却没想到竟然看到赵祯一脸狂喜的边跑边向他们大叫道:“母亲、表哥,喜事……大喜事啊!”
第四百八十四章 张皇后怀孕
李璋和李太后正在花园里聊天,却没想到赵祯竟然不顾形象的跑过来,看起来甚至有些疯疯癫癫的,毫不客气的说,现在的赵祯笑的就像是个傻子一样。
“陛下慢点,不要摔到了!”李太后看到赵祯跑来也急忙上前扶住他有些担心的道,虽然赵祯都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但在她心里却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母后,大……大喜事,皇后……皇后她……”赵祯这时也跑的上气不接下气,再加上着急,结果越是着急越是说不出来,整个人的脸都憋红了。
“陛下慢点说,皇后怎么了?”李太后这时一边给赵祯拍着后背帮他顺气一边问道,说着又心疼的用另一支手帮赵祯擦了擦满头的大汗,这也只有亲生母亲才会做这些事,至少刘娥从来没对赵祯做过这些。
“皇后……皇后她有身孕了!”赵祯再次喘息几次,最后终于一口大气的把要说的大喜事讲了出来。
“什么!”李太后听到这个消息也全身一震,正在给赵祯擦汗的手帕也随之掉了下来,刚才她还向李璋询问赵祯的身体情况,结果这一转眼就传来皇后有身孕的消息,这让她也有些不敢相信,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真的怀孕了,刚刚皇后身体有些不适,于是就请御医去诊治,结果发现她竟然是怀孕了!”赵祯这时再次满脸狂喜的大叫道,说完又是一阵畅快的大笑,似乎恨不得让全天下人立刻都知道这件事。
“快!快带我去看看!”李太后听到这里也一下子失了态,当下拉着赵祯就往内宫跑,李璋怕她摔着,只能在一旁扶着,至于赵祯这时只顾着傻笑了,这一路上跑的比谁都快。
对于赵祯现在的心情,李璋也比任何人都更能理解,毕竟这些年为了子嗣的事,赵祯身上承担了太多的压力,特别是相比一般的男人,他宫中养着无数的妃子,这本来是一件让绝大部分男人羡慕的事,可是后来却成为证明赵祯无用的证据,为此赵祯也无数次向李璋诉苦,甚至暗地里还抹过眼泪。
不过现在随着张皇后的怀孕,赵祯身上的压力也是一扫而光,甚至还能扬眉吐气,无论这次张皇后生的是儿是女,对赵祯来说都不太重要,因为这至少证明了他的身体没问题,有了第一个后,自然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皇后居住的坤宁殿中,这时也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张皇后坐在软榻上,身边的宫女正在给宫里人发红包,刚才从御医那里得知自己怀孕的消息后,张皇后也立刻派人去通知赵祯,随后就对宫中所有人大加赏赐,至于她宫中的人更是有额外的红包,毕竟作为赵祯的妻子,她也更清楚这个孩子对大宋的意义。
就在这时,只见赵祯第一个冲了进来,看到张皇后也立刻飞奔上前大叫道:“皇后,咱们真的有孩子了?御医怎么说,你的身体怎么样?”
看着赵祯冒冒失失的样子,张皇后也不由得抿嘴一笑,随后让人扶着自己站起来迎接道:“陛下放心,御医说臣妾的身体很好,只是因为时间太短,所以暂时还摸不到喜脉。”
正在说话之时,只见李太后被李璋搀扶着也快步走了进来,看到张皇后时,李太后也立刻上前嘘寒问暖,张皇后也笑吟吟的一一做了回答,其实她怀孕的时间并不长,顶多也就两三个月,而且她自己之前也有所怀疑,只是这么多年宫中都没有从怀孕,所以刚开始她也有些不敢相信,直到今天御医确定后,她这才派人通知了赵祯。
“皇后快快坐下,有了孩子后一定要多小心,特别是头三个月,更是要注意身体,这段时间有什么想吃的东西就直接让尚食监准备,不过也要听御医的叮嘱,有些东西不但不能吃,连碰都不能碰,否则很可能会影响到孩子……”
李术后这时亲自扶着张皇后坐下,然后就是噼里啪啦的一通叮嘱,连旁边的赵祯都插上不话了,这时李璋则把赵祯拉到旁边也叮嘱了几句,同样也怀孕前三个月需要注意的地方,毕竟对于孕妇来说,前三后三都需要注意身体,特别是前三个月,一不小心就可能有流产的危险,张皇后又是头胎,流产的风险更大。
对于李璋的叮嘱,赵祯也一一记在心中,随后又想到什么,当下满脸欣喜的再次道:“表哥,这件事是不是要昭告天下,让万民与朕同乐?”
“肯定要昭告天下,不过……”李璋先是点头,但随即又想到了一件事,当下又有些迟疑的道,“不过后天就是太后下葬的日子,若是在这时传出皇后怀孕的大喜事,恐怕不太合适。”
赵祯这时也忽然想起后天要送刘娥去皇陵安葬的事,这让他也是一拍脑门道:“我都高兴糊涂了,竟然忘了这件事,既然如此,那就等安葬过大娘娘后再宣布这件事吧!”
李璋听到这里也赞同的点了点头,之前他就猜测赵祯之所以生不了孩子是心理原理,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刘娥这才刚一去世,赵祯也掌握了大权,结果很快就出现了张皇后怀孕的事,估计用不了多久,宫中很可能会传出其它妃嫔怀孕的消息。
不过很快李璋又有些担心起来,因为在原来的历史上,赵祯不是没有过儿子,只是生的儿子都长不大,这点和他爹赵恒几乎一样。
李璋猜测赵祯的孩子夭折太多可能与水元子献上的黄金餐具导致重金属中毒有关,那套黄金餐具现在也被藏在国库中严禁使用,按理说赵祯的孩子应该不会再像历史上那么短命,但这些都是李璋自己的猜测,万一是其它的原因导致孩子夭折也并非不可能。
想到上面这些,也让李璋心中蒙上一层阴霾,不过现在担心这些也没用,最少也要等孩子出生后再仔细观察一下,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两天后送刘娥去皇陵安葬。
第四百八十五章 送葬
十月,丁酉,送葬的队伍从皇宫出发,绵延数里缓缓的出了京城,一路上满是肃穆的气氛,不少京城的百姓也纷纷走出家门围观送葬的队伍,不过对于他们来说,太后刘娥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象征,所以这时他们更多的是出于好奇。
李璋陪在赵祯身边走在灵柩前面,身后跟着一帮赵氏皇族的孝子贤孙,而在灵柩之后,则是李太后与杨太妃率领的妇嬬女子,张皇后本来也应该要来的,可是因为怀孕的关系,所以就被留在宫中休息,至于李太后则是她自己要求亲自来送刘娥最后一程。
队伍前后都有禁军开道,另外还有乐队随行,再加上灵柩本来走的就很慢,每走一段还会举行一些送葬的礼节,这也使得整个队伍走走停停,最后快到中午时才走出城门。
因为皇陵离京城有上百里的距离,这么远自然不能让李太后这些妇嬬走过去,所以城门外也早就准备好了马车,赵祯的玉辂车也早已经准备好了,而李璋则是骑着马跟在车边,随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离开京城赶往皇陵。
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本来今天早上天气还挺不错,至少阳光明媚也没什么风,在城中送葬时非但不冷,反而还走出一身的汗,可是这才刚出城,却忽然起风了,而且天空中也忽然多了层层的乌云,使得天色一下子暗了下来,凛冽的北风吹在人身上,更是寒冷刺骨。
骑在马上的李璋裹紧了身上的皮裘,但依然感觉手脚冻的发麻,这时他也在后悔,早知道今天出门时就应该听青织的话,把刚做好的大棉袄穿上,里面塞满了棉花肯定很暖和。
“表哥,要不你上车吧,骑在马上太冷了!”正在这时,只见玉辂车中的赵祯打开车窗,然后向李璋邀请道,他车上有炉子也有棉被,而且车体也是密闭的,自然十分暖和。
“还是算了,周围到处都是礼部的官员,让他们看到我上了你的车,恐怕非得骂我不遵礼数!”李璋听到赵祯的话虽然心动,但最后还是摇了摇头道,因为皇帝的车撵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上去的,平时私下里自己与赵祯同乘一车倒也没什么,可是今天这么大的场合,他宁可挨冻也不愿意等日后被人骂。
看到李璋不愿意,赵祯也没有强求,不过随即他就把张皇后为自己准备的皮裘递给了李璋,这下李璋没有再拒绝,接过来穿在身上,这下总算是感觉到了几丝热气。
然而到了下午时,风却越来越大,天空中的乌云也越来越厚,李璋穿着两层皮裘还感觉冷的要命,至于其它的官员、随从、士卒等等也都冻的不轻,再加上中午也都没来得及吃饭,这时李璋也感觉又冷又饿,最后还是赵祯把车里的点心分给他,这才缓解了一下肚子里的饥火。
到了黄昏之时,一场大雪也终于不负重望的落了下来,而这时离预订的休息地点还有一段距离,可是这时大部分人都已经疲惫不堪,无奈之下只能暂时休息了一下,这才继续赶路,而当赶到休息的营地时,所有人都累坏了,哪怕是李璋也冻的双腿毫无知觉,下马后只能由野狗扶着他走了几圈才恢复双脚的知觉。
营地中已经准备好了热乎乎的饭菜,这时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宰相将军,全都顾不得礼仪,端起碗就大吃起来,李璋也是一连喝了两大碗粥,这才感觉身上有了热气。
当天晚上,送葬的队伍就在营地中过夜,而大雪也整整下了一晚,等到第二天一早,李璋他们从帐篷中出来时,却发现外面已经堆了半人高的积雪,这下想要行车,就必须把道路清理出来。
面对这种情况也只能认命了,随着一声令下,附近几个县城的民夫全都被征调过来清理道路,这时正是农闲时节,所以倒也不影响农时,而随着这些民夫的到来,前面的道路也很快被清理出一段,于是送葬的队伍就立刻赶路,前面是民夫清扫出一段,队伍就往前走一段。
不过就算是这样,送葬的队伍还是走的很慢,本来按照原来的计划,今天黄昏前就能赶到皇陵,但是到了黄昏时,队伍却只到了李璋的庄园门前,距离皇陵还有十里路,但是按照礼部的计划,明天就是下葬的日子,可以说时间早就算好了,所以只能连夜赶路,最后到达皇陵时,二更都已经过了一半。
这时的李璋也已经疲惫不堪,因为突降大雪,打乱了整个计划,而他之前参与了整个葬礼的制定,所以有许多的事情要做出改变,为此他也是跑前跑后,这一整天下来感觉自己都快散架了,所以在回到皇陵安排的住处后,他连饭都没吃就直接倒头睡下了。
等到第二天李璋醒来时,却发现外面竟然阳光明媚,前两天的乌云也一下子散开了,阳光照射在厚厚的积雪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整个皇陵也被大雪染成了白色,看起来比平时更多了几分宁静与华丽。
不过当送葬的队伍醒来时,皇陵中的这份宁静与华丽也很快被打破,乐队开始演奏乐曲,而皇陵中赵恒的墓穴也被打开,这是当初设计皇陵时就预先做好的,为的就是日后让刘娥与赵恒合葬,这也是赵恒、刘娥两人去世前共同的遗愿。
李璋全程都陪着赵祯,下葬时他们两人就在陵前看着刘娥的棺椁一点点被抬到墓室中,本来过了这么长时间,李璋心中的悲痛已经消散的差不多了,只是现在看到这一幕,却再一次悲从中来,随着刘娥的安葬,也标志着她传奇的一生彻底的落下帷幕。
就在刘娥下葬的同时,一直驻扎在黄河东岸按兵不动的宋军也终于有所动作,因为就在东京下雪的同时,西北的气温也是急转直下,湍急的黄河水也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被冰封起来。
第四百八十六章 “曹国舅”的变化
“杀!”曹佾率领着一支小队与党项人的斥候相遇,双方几乎没有任何言语,直接在黄河的冰面上厮杀起来,冰面上十分光滑,但曹佾等人脚上都穿着特制的钉鞋,可以在冰面上行走如常,相比之下,对面的斥候小队却没有这种装备,时不时就会有人摔倒,这也让曹佾这边大占便宜,眨眼间这支七八人的斥候小队就被他们斩杀干净。
“撤!”曹佾看着冰面上滚烫的鲜血,年轻的脸庞上却满是冷酷,这次攻打党项时,因为曹玮等人的暗中安排,使得许多武学学员都加入进来,曹佾也是其中之一,只是相比已经立下不少功勋的狄青和杨文广,曹佾的表现不算特别出色,但也同样亲手斩杀了不少敌人。
随着曹佾的一声令下,他手下的士卒也立刻以最快的速度收起党项人的武器、砍下对方的人头,另外还将对方的尸体上下都摸了一遍,随后就以最快的速度离开这段冰面,而就在他们离开后不久,一支数量更多的党项小队也再次杀人,可惜他们只能给自己的同伴收尸了。
三天气温急转直下,黄河冰面也在一夜间被冰封,与一般的河水结冰不同的是,黄河因为之前水流太急不容易结冰,但只要表面结冰,立刻就会冻成很厚的冰面,人在上面行走奔跑没有任何问题,只是现在还不确定大规模的车马能否通过?
在这种情况下,赵振也没有急于过河,而是耐心的等候冰面冻的更厚一些,这样免得在渡河时出现意外,不过对面的党项人却等不及了,时不时出现党项人的斥候小队踏冰而来,潜伏在宋军大营周围探查。
党项人的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对宋军的挑衅,面对这种情况,赵振也不甘示弱,立刻派出无数小队绞杀党项人的斥候,于是双方就以黄河的冰面为战场,发生了无数次的追逐与厮杀,总的来说各有胜负,谁也没占到谁的便宜。
曹佾率领着手下的小队离开交战地后,并没有立刻回营,而是在河岸边的芦苇丛中藏了起来,所有人静静的休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