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大表哥-第2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你来的正好,我和老刀正准备要向你告别!”吕武吃了口羊肉忽然开口道。
  “告……告别?”李璋听到这里也是一愣,本来他是找吕武告别的,可是没想到对方竟然先向自己告起别来了?
  “武叔你们要去哪里?”李璋反应过来也立刻关切的问道。
  “这次我们准备出趟远门,燕云十六州收回来了,我们这帮人当年都曾经和契丹人干过几仗,以前也没敢想能收复燕云,现在朝廷军威大振,竟然完成了以前我们不敢想的功业,所以我们老哥几个准备去燕云转一转,也算是完成当年的心愿了。”吕武这时笑呵呵的开口道。
  “武哥说的不错,趁着我们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去燕云转一转也能圆个心愿,听说古北口那边还有杨老令公的无敌庙,我们也必须去祭拜一番!”老刀这时也笑着开口道。
  “燕云?那么远?”李璋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扶额苦笑,从京城到燕云,和京城到泉州也差不多,而且吕武他们年纪大了,走的肯定更慢,说不定自己从泉州回来他们都还在路上。
  “远怕什么,我们又不赶时间,慢慢的乘着马车过去就行了,而且不但我们两个去,瞎眼和瘸子也去,别看我们几个年纪大了,遇到山贼还指不定谁抢谁呢。”吕武看到李璋有些不愿,当即也是眼睛一瞪道。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暗自苦笑,他怕就是这个,如果放在年轻时,吕武他们几个还真不用担心,但他们年纪大了,遇到危险倒不至于,但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身边也需要有个照顾的人。
  “武叔,你们几个去可以,但必须带点人手,到时有个什么跑腿的事也方便,另外燕云虽然拿下来了,但为了稳定,燕云各州还是设了一些关卡,您也不想总和地方上的官府打交通吧?”李璋考虑了片刻这才开口道。
  吕武的脾气他最清楚不过,既然他已经决定了,自己再怎么劝也没用,所以只能劝他多带点人,这样自己也能放心一些。
  听到李璋这么说,旁边的老刀立刻抢先道:“我觉得老爷的这个建议不错,身边带些人也方便,打尖住店之类的琐事也能交给他们去办,到时咱们老哥几个就只管游山玩水就行了。”
  既然老刀都这么说了,吕武也没有再拒绝,而李璋也再次叮嘱了一下吕武他们在路上注意安全,随后这才把自己也要离开京城去泉州的事讲了出来。
  “敢情你也要离开京城,这倒是巧了,不过你是向南,我们是向北,到时咱们多带点当地特产回来,给安然他们做礼物!”吕武听到李璋的话也不由得大笑道,他一向支持李璋多去外界走走,因为在他看来,好男儿志在四方,特别是李璋不能老是呆在京城里,去地方做一些实事才最重要。
  “是啊,估计到了泉州后,我可能还要去广州一趟,到时会走海路,可能回来会晚一些。”李璋再次笑道。
  听到李璋要出海,吕武也不由得有些担心起来,他年轻时虽然去过不少地方,但唯独没出过海,而且他也听说过出海的风险,所以这时反而担心起李璋来,不过李璋也向他解释,从泉州到广州都是近海航行,只要不是在台风时节出海,一般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危险。
  陪着吕武他们喝了顿酒,李璋接下来又去向狸儿、豆子等人道别,并且也安排了一下家里的事情,甚至还去了李用和府里一趟,直到最后时,李璋这才乘车来到武学,野狗在这里担任武术教头,只不过这次李璋不准备带野狗去,而他来这里也是向野狗道别的。


第六百七十五章 野狗的坚持
  武学的职务李璋早就卸下来了,现在已经由赵振接管武学,至于打败辽国的刘平在回京之后,则去了枢密院担任枢密使,也就是韩琦的上司,不过因为刘平虽然是进士出身,但毕竟是靠军功升上来的,所以在官场也比较受排挤,对此刘平也没有办法。
  武学的规模比当初又扩大了一些,因为每年招收的学员也更多了,前几批毕业的武学学员在军中表现的相当优异,特别是像狄青、曹佾这些人,年纪轻轻就已经进入军中的高层了,这也使得赵祯对武学格外的重视,甚至已经定下目标,希望在十年内把军中的将领替换为武学学员,哪怕之前已经是中高层的将领,也需要到武学学习一段时间。
  李璋迈步进到武学,门口的守卫依然还是当初的老人,看到李璋也立刻行礼,李璋笑着点了点头,随后迈步进到里面,不过他并没有去找赵振,而是径直来到武学后面的校场,这里是学员们操练的地方,面积广大又分为数个区域,比如骑马场、射箭场、演武场等等。
  李璋沿着校场的边缘绕过几个场地,很快来到一座练武场,这里是教导学员习武的地方,毕竟想要做一个优秀的将军,就必须先做一个优秀的士兵,所以在武学中不但教兵法韬略,同时也有骑术、箭术、武术等操练。
  当李璋来到这个练武场时,发现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混战,不对,应该是一场单挑,确切的说是一个对一群的单挑,而且被围攻的那人明显占据着上风,围攻他的人虽多,但在他面前却都像是小孩子似的,被他随手一挥就能推倒三四个人。
  能有这种本事的自然也只有野狗了,随着年龄的增长,野狗的武艺也越发的精深,不但在武学中无对手,整个京城中也找不出能与他对打的人,甚至连当年对他不服气的狄青也放弃了挑战野狗的想法。
  也正是因为精湛的武艺,野狗在京城中也有了相当大的名气,许多想要学武的人纷纷跑到他门前想要拜师,但野狗对教徒弟没什么兴趣,而且他本来就是武学的教头,所以对外面拜师的人全都赶了出去,想要向他学武就必须得进到武学才行。
  围攻野狗的学员们明显已经尽力了,但却依然被野狗一人压制的死死的,而且李璋也看得出来,野狗根本没尽全力,反而只是逗着这帮年轻人玩,如果他真要全力出手的话,恐怕这帮人早就趴在地上起不来了。
  不过野狗也很快看到了李璋,当即也是微微一笑,随后也不再和这些学员纠缠,直接几个横推把这帮人打倒在地,而学员们的力气也耗光了,这时也干脆躺在地上不起来了。
  野狗也没再理会这帮学员,而是迈步来到李璋面前笑道:“大哥你怎么来了?”
  “没什么事,我也是随意转转,刚才那帮学员又是不服气你这个第一高手来挑衅的吗?”李璋说到最后也笑着用下巴指了指远处那帮倒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学员们问道。
  野狗的名气越来越大,甚至已经有人称他为京城第一高手,但总有些人不服气,别的不说,武学中每年都会招收新的学员,这帮年轻人个个都是心高气傲的主,对野狗这个第一高手自然不服气,所以野狗也经常遇到别人挑战。
  “嗯,一帮不知天高地厚的傻小子,总感觉打仗像游戏一样,赵学监让我给他们点教训!”野狗点了点头道,武学越来越重要,所以在李璋的建议下,武学的山长一职由赵祯这个皇帝兼任,当然赵祯肯定没时间管理武学,于是真正掌管武学的其实是学监,也就是李璋以前的职位,而现在由赵振接任。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笑了笑,正所谓年少轻狂,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相对简单,再加上年轻人比较冲动,所以也容易犯错误,不过年轻时犯错误并不可怕,毕竟他们有的是时间去学习、去改正,这也是年轻人最大的资本。
  “我来找你其实是想和你告别,过两天我要去泉州一趟查个案子,这次也不会有什么危险,所以你就别去了,在家多陪陪秀秀和孩子!”李璋这时终于说出自己的真正目的道。
  当初李璋收留野狗时,的确是看中了野狗的武力,想让他做自己的私人保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也将野狗当成了自己的兄弟,而且野狗和秀秀也都有孩子了,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现在野狗白天在武学任职,晚上在家陪妻子孩子,生活也十分的平静安宁,所以李璋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事而老是打扰野狗平静的生活。
  “我陪你去!”不过让李璋没想到的是,野狗这时却十分坚决的道。
  “我之所以来告别,就是想让你留在京城多陪陪家人,而且我这次可能要去半年,所以你也没必要跟着我。”李璋听到这里也苦笑一声再次道。
  “那我更应该去了,而且秀秀肯定也会十分支持的!”野狗却再次固执的道。
  “你……”李璋这时也有些哑口无言,不知道该怎么劝野狗了。
  “大哥,虽然在京城陪着秀秀和孩子很不错,但是时间久了,就显得有些无聊了。”野狗这时忽然再次开口,而且还说出一句让人颇为意外的话。
  李璋听到这里先是一愣,随即就明白了野狗的意思,虽然野狗很少表露自己的情感,但他骨子里其实也是个不安分的人,太过平静的人生活其实也并不怎么适合他,所以他想跟李璋去泉州,并不仅仅是想保护李璋,同时也是因为他渴望去冒险,去寻找刺激。
  想到这里,李璋也不由得无奈的一笑,这点他倒是和野狗相反,他骨子里是个喜欢平淡的人,但有时候被时事所迫,却不得不去做一些事情。
  “好吧,既然如此,那你准备一下,两天后咱们出发去泉州,这次可能要有不少人的人头要落地了。”李璋最后终于点头道。


第六百七十六章 出海
  两天后,李璋辞别了家人,带着野狗和一队护卫离开了京城,这次去泉州路途遥远,本来走水路更舒服一些,当然前提是不晕船,不过李璋不想在路上浪费太多时间,毕竟水路还是慢一些,所以他最终还是决定走陆路。
  李璋离开京城的次数不少,但以前他主要是去北方,基本没怎么去过南方,最接近的一次还是去永城,不过永城虽然比开封靠南,但地理上依然属于北方,说起来李璋的祖籍还是杭州,可是他只是在后世去过杭州一次。
  一路上舟车劳顿不必细说,而当李璋他们到达扬州时,再往南就要过长江了,这个时代的长江上可没有什么大桥,虽然有些地方可以架设浮桥,但需要在长江特定的河段才行,毕竟长江的流量太大,雨季时又容易爆发洪水,所以很多地方都不适合架设浮桥。
  当然最重要的是,长江河道可以通行大船,如果架设了浮桥,会影响船只的通过,所以在古代时期,想要过长江一般都只能依靠船只才行。
  李璋他们在扬州休息了两天,品尝了一下扬州当地的美食,另外还欣赏了一下号称当初引杨广南下欣赏的琼花,可惜现在不是开花的时节,不过李璋还是买了几棵,然后让人送回京城给李太后做礼物,说起来李太后的生日也快到了,可惜他这次没办法赶回京城给这位姑母祝寿了,只能送点礼物聊表心意。
  李璋他们在扬州弃车乘船,除了要过长江外,他们也要乘船去李璋的祖籍老家杭州,然后再从杭州乘船出海,沿着海岸线航行,最后到达泉州,当然从杭州也可以走陆路到泉州,但这个时代的南方虽然已经开始发达,但各方面还是无法与北方相比,道路条件更是极差,所以还不如走海路。
  这时已经快过年了,如果在北方这个时节,说不定已经是大雪满天飞,植物也大多枯萎了,不过长江沿岸这边虽然温度也比较低,但相比北方还是暖和多了,而且越往南温度越高,不过与后世相比,这个时期的气温还是要低一些,据说长江沿岸在冬天也经常下雪,而不是像后世那样,下场雪都能上新闻了。
  李璋等人的船只很快也到达了杭州,在这里他们需要再次换船,因为河船无法在海面上行驶,毕竟河船大都是平底船,这种船根本经不起风浪,一个浪头下来,船只可能就要底朝天了,所以必须换乘尖底船才行。
  李璋深知这个时代出海的危险性,毫不夸张的说,这个时代出海的人几乎是把脑袋捆在腰带上,一不小心就可能全军覆没。出于安全考虑,李璋信不过普通的海船,于是在到达杭州后,找到当地的官府表明身份,并要求对方从水师中调几艘船护送自己去泉州。
  杭州也是南方沿海有名的大港,最为关键的是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即是河港又是海港,可谓是南方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因此这里也极其的繁华,当然和东京比还是差一些,但绝对是长江南岸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也就只有广州才能与杭州相比,估计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后来的南宋小朝廷才会选这里做首都。
  杭州的地方官得知了李璋的身份后,也是十分的热情,毕竟这位皇帝的表哥可是京城中炙手可热的大红人,据说可以与宰相吕夷简平起平坐,所以他们这群地方官可得罪不起,当即就让人准备了五艘水师战船护送李璋他们去泉州。
  借着这个机会,李璋也到杭州的水师营中观察了一下,杭州的港口主要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河港一个是海港,两个港口是联通的,特别是河港两侧到处都是造船作坊,许多海船会到这里维修。
  李璋本以为杭州的水师大营应该在海港那边,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水师大营却在河港这边,虽然这并不影响一部分水师到海面上巡逻,但从这个安排上也能看出,杭州水师的重点还是放在运河的安全上,海面上的巡视则排在后面。
  “大海才是未来啊!”李璋也不由得暗自叹了口气,然后把这个情况记了下来,毕竟他这次来泉州,除了调查董家的案子外,最重要的还是巡视大宋水师的情况,只是这第一站的杭州就让他有些失望,哪怕是水师也依然把内河放在大海的前面。
  不过现在不是改变这种情况的时候,水师中也很快调拨出五艘战船,这五艘战船都是尖底的海船,说起来在大宋之前,中原水师中主要使用一种名叫楼船的战船,顾名思义,也就是一种建的极高的战船,因形似楼房,所以命名为楼船,只是这种船的重心太高,导致船只只适合在内河中航行,如果到了海上,根本抗不了风浪。
  大宋这个时期的造船业已经大为发展,并且出现了专门的海船,现在李璋看到的战船据说是从一种名叫海鹘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这种海鹘船源自前唐,后来经过多方改进,也成为大宋的主力战船,每船上有士卒五十人,在海上行驶时十分的平稳。
  等到李璋让人把行礼搬上船后,自己也乘坐在这只水师船队的旗舰之上,说起来他在这个时代虽然是第一次出海,但前世也曾经乘坐过海船,所以刚开始并不怎么担心,可是到了船上他才发现,这种木制战船与他后世乘坐的渡轮完全不一样,到了海上更是颠簸的厉害,别说是他了,连野狗都晕船吐的一塌糊涂。
  万幸的是晕船这种事晕着晕着也就习惯了,等到李璋吐的肚子里没东西可吐时,慢慢的也感觉好些了,几天后也慢慢的可以吃点东西了,精神也恢复了许多。
  这支水师船队由一位营指挥使率领,对方姓胡,是个身材矮壮的中年人,铜紫色的皮肤,脸上也留着一副大胡子,塌鼻子大嘴巴,看起来就像是头狮子一般,李璋也有一些事情想向这位胡指挥使打听,所以在身体恢复了一些后,也立刻找到了他。


第六百七十七章 烂掉的水师
  当李璋找到胡指挥使时,对方正手持望远镜打量着远处的海面,让他意外的是董清竟然也在这里,只见在两人对面天海交接的地方一片昏暗,似乎是有一股暴风雨在酝酿。
  “胡指挥使,远处的天气是不是有变化,咱们要不要靠岸躲避?”李璋看到天际线的那抹昏暗也不由得担心的问道,虽然才刚出海几天,但前天他们就遇到了一次大的暴风雨,当时胡指挥使立刻命令船队靠岸躲避,但就算是在岸边下了锚,船只在暴风雨中依然像是一片雨的落叶,李璋也是第一次体会到大自然的狂暴与力量。
  “侯爷放心,远处只是一片过路雨,不会干扰到咱们的!”没想到胡指挥使还没有开口,却只见旁边的董清竟然抢先道,董清作为案子的原告,所以他自然也陪同着李璋一起南下,而且他从小就跟着家里跑船,对海上的气候也再熟悉不过。
  “董兄对海上了若指掌,这段时间我也向他请教,感觉是受益匪浅!”胡指挥使这时也笑着开口道,他不知道董清的身份,也不知道李璋去泉州做什么,但既然董清是李璋这位定北侯带来的人,所以他也不敢有所怠慢。
  “原来如此,那我就放心了!”李璋听到这里也长出了口气道,前天的那场暴风雨可把他吓的不轻,而且这还不是台风,只是海上一场比较大的风暴,这让两世都很少出海的李璋也无法想像台风在海上肆虐时的场景。
  “侯爷,您找胡指挥使肯定有事相商,小人告退!”董清是个八面玲珑的人,这时也立刻猜到李璋的用意,于是主动提出告辞道。
  李璋本来是打算找胡指挥使单独聊的,但现在看到董清却忽然灵机一动叫住他道:“不用,我只是向胡指挥使打听一些海上的情况,这方面董清你肯定也清楚,咱们一起聊一聊!”
  董清是泉州的大海商,而且又是从小就在海上跑,他肯定比任何人都清楚海上的情况,对大宋的水师也应该十分了解,正所谓旁观者清,也许董清能提出与胡指挥使不同的看法,所以李璋才让他留了下来。
  听到李璋的话,董清也只好停下脚步,随后李璋这才转向胡指挥使道:“胡指挥使,我想向你打听一下咱们大宋水师的情况,主要是海上水师的情况,内河水师就不必说了。”
  胡指挥使听到李璋的询问也是一愣,当下迟疑了一下这才开口道:“启禀侯爷,哪怕是海上水师的情况,也十分的复杂,一般来说,沿海各个港口都有水师驻扎,人数也不定,不过据我所知,大宋水师的数量应该不下于十万,但其中大部分都是内河水师,有些也像我们杭州一样,内河和海上两头跑,彼此间分的并不是很清楚。”
  李璋明显感觉胡指挥使没敢说实话,所以只挑了一些明面上的话应付他,这让他也无奈的一笑道:“胡指挥使,你不必有什么顾虑,我只是对海贸颇感兴趣,打算让家里做点海贸方面的生意,只是我听说海贸最大的危险除了风暴等天灾外,最大的危险就是海盗了,不知道咱们大宋的水师能否保护船队的安全?”
  李璋没敢说自己是奉了赵祯的命令前来调查水师,否则这位胡指挥的顾虑会更多,所以他就撒了个谎,以自己私人的身份打听,这样也更方便一些。
  果然,胡指挥在听到李璋的解释后,似乎也悄悄的松了口气,不过他随即就苦笑一声道:“不瞒侯爷,海上的生意虽好,但风险也很大,各种天灾就不说了,不过天灾可以躲避,但人祸却很难躲,特别是许多海盗盘踞在航道上,商船想要通过,就必须向他们交钱,否则就可能船毁人亡,至于水师……”
  胡指挥使说到这里顿了一下,接着这才无奈的再次道:“侯爷肯定比我清楚,咱们大宋的主要威胁在北方,所以北军一向都是军队的主力,南军根本就不怎么重视,至于水师就更不必提了,您看咱们大宋沿海这么多港口,可是每个港口驻扎的水师一般只能自保,根本无力出海剿匪,再加上这些年军纪败坏,许多水师连战船都没有几条,十天半月还不出海一次,这几年有些胆大的海盗都敢杀上岸了。”
  “侯爷,我从小跟着船队走南闯北,咱们大宋沿岸的各个港口都去过,对水师也十分清楚,像广州、杭州和泉州这些大港口的水师还算比较不错,至少能保护港口的安全,但其它小一些港口却早就烂透了,那些水师的战船甚至还不如商船。”这时董清也开口补充道。
  董清的话也不是夸张,事实上这个时代的海商与海盗不分家,有些人进了港口是海商,到了海上就是海盗,也正是在这种混乱之下,海商的商船一般都拥有一定的战斗力,真要是打起来的话,水师的战船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李璋听到这里也是一皱眉,虽然他早就知道大宋水师的情况十分糟糕,甚至也不抱什么希望,但却没想到竟然会糟糕到这种情况。不过想想也不奇怪,从兵种上来说,水师本来就不比陆军,而南方沿海又不受重视,双重弱化之下,水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李璋这时还在心中安慰自己,大宋的水师再弱,至少也比后世的明朝强,当然是指郑和之后的明朝水师,特别是在确定禁海之后,明朝竟然把沿海的渔民都搬迁到内陆,把沿海交给了倭寇,这也导致明朝水师彻底的衰败下去了,连小小的倭寇都敢追着他们的屁股杀,简直丢尽了水师的脸面。
  了解到水师的大体情况后,李璋也并不满足,随后又向董清和胡指挥使详细的打听了一些水师的情况,出乎意料的是,董清竟然比胡指挥使知道的更多更详细,这让李璋也感觉自己让他留下的决定十分正确,早知道之前在路上时,他就应该向对方多打听一下。


第六百七十八章 霸道行事
  昏暗的船舱里,李璋坐在书案边沉思了许久,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