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魏宫廷-第4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这里,周昪深吸一口气,斩钉截铁地说道:“国丈大人,望你出面召集此刻身在安邑的那些贵族、世家的代表与家主,周某亲自与他们谈!……此番在北疆的斩获,就算是一匹布,一块银子,都不能染指!”

    见周昪如此凝重的态度,王寓哪里还会怀疑他,当即点点头说道:“好,老夫当即去联系众人。”

    待等王寓离开了,周昪的随从瞧了几眼军营的帐外,见四下无人,抓头对周昪说道:“先生,你怎么反过来提醒东宫的人?这样岂不是抓不到东宫的把柄?”

    一听这话就知道,这名随从,其实也是雍王的人,可能是密探、隐贼一流。

    “噤声!”周昪皱眉打断了随从的话,随即压低声音解释道:“那王寓,方才分明是在试探我。哼,都是骆瑸那个家伙所致……”

    “那这边的事?”随从犹豫地问道。

    听了这话,周昪脸上露出几许不可捉摸的神色,轻蔑说道:“真当东宫党没有私心?呵……我对他们放宽监管,他们会怀疑我的身份;可我若是逼得紧,他们反过来会来私下求我,求我放宽尺度……他们在北一军投入颇巨,如今一分一毫也无所得,真当他们心中没有怨愤?”

    “会吗?”随从吃惊地问道:“他们不会不懂,这件事事关东宫吧?”

    “这就是人心。”周昪瞥了一眼随从,似笑非笑地说道:“看着吧,他们会来找我的……”

    次日,王寓果然召集了在身在安邑的诸多东宫党派系的贵族、世家的代表、家主们。

    周昪出席了这次会议。

    他在会议中,首先代东宫太子赵弘礼向在座的诸人致歉,向他们解释『为何东宫要擅做主张、决定将众人的所得交给朝廷』,那一番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话,说得在座的诸贵族子弟哑口无言。

    在最后,周昪还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诸位,在某看来,一棵参天大树,太子好比是根干,而诸位则是枝叶,根干不存,枝叶焉附?”

    听了周昪的话,在座的诸人哑口无言,或有一人问道:“周先生,难道真的一丝一毫都不可截取?”

    “不可!”心中暗暗冷笑的周昪,脸上大义凛然地摇着头,安抚道:“诸位放心,东宫日后必定会给予诸位相应的补偿,但是这回……不可!”

    诸贵族、世家子弟带着失望的情绪离开了。

    此后几日,周昪便摆出一副锱铢必较的架势,开始着手盘点东宫党内部所呈献上来的账本与战利实物。

    不出意料,看了几眼周昪便猜到,这些呈献出来的东西绝不可能是全部。

    于是他找到王寓,希望王寓能与他配合,找那些人谈谈。

    可能起初王寓还在怀疑周昪的身份,但是如今见周昪一副公事公办、锱铢必较的架势,他也有些为难。

    要知道,东宫党内部那些贵族世家,那可是因为利益才依附东宫的,可此番因为东宫的关系,让那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王氏一族夹在当中,也难做人。

    因此,他隐晦地向周昪提出,能否在账本上做一做手脚,“少”献纳一些战利给朝廷,以便使各贵族世家稍微弥补一些损失。

    周昪当然严词拒绝:“国丈大人,那些人糊涂,难道您也糊涂么?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要计较这些?”

    王寓满脸尴尬,说道:“可若先生这般较真,人心将散呐……先生,这刑部与礼部的人不是还未到安邑么?这账本究竟怎么写,还不是先生您说了算么?”

    周昪依旧严词回绝:“不可!……如此,我不好向太子交代。”

    见此,王寓遗憾的回去了,结果当晚,陆陆续续又有许多人来拜访周昪,请他在账簿上做些手脚。

    足足被这帮人劝说了一两日,周昪终于松口了:“罢罢罢,既然如此,周某便斗胆为诸位做一回假帐。……不过,既然你们拿了东西,就要给我一份收据,我好交给太子。周某事先声明,既然诸位今日拿了东西,日后太子给诸位的补偿,就没有这几位的份了。”

    联袂前来劝说周昪的诸人对视一眼,觉得这个可以接受。

    “好!……一言为定。”(未完待续。)

正文 第892章:深谋远虑(二)

    “一群愚才……”

    几日后,当周昪看着手中那些收据时,嘴角扬起了莫名的冷笑。

    不得不说,整件事的演变,就如他预测的那样,他毫不费力地就拿到了那些东宫党贵族、世家的收据,拿到了关键性的罪证。

    他将这些可以视为是关键性罪证的收据,夹在一本账簿里。

    这几日,周昪总共写了两本账簿。

    一本是真的账簿,是他前几日摆出铁面无私、锱铢必较的架势,逼着东宫党诸贵族世家将各自真正的收获账簿交出来后,对照着那些账簿清点统计,随后书写的真的账簿。

    这本账簿,是记载了北一军在这场北疆战役中的真正所得的账簿,不得不说,是一笔相当庞大的钱财。

    这也难怪,毕竟『北一军』虽说打仗打得糟糕,但他们当初跟在姜鄙将军的『北三军』背后,没少白捡便宜,曲沃、临汾、新田、胫城、唐县等几个县城,都是『北一军』从姜鄙手中捡回来的。

    不得不说北一军当时的运气实在不错,他们碰到的是姜鄙,是一位注重军功、荣誉、胜利,而不怎么在乎战利的纯粹的猛将。

    当然了,除了姜鄙是一位纯粹的猛将外,北一军深厚的背影也是一大因素,毕竟姜鄙看似粗犷,其实心思细腻,可不想因为几座城池的利益,就得罪魏国内当时势力最庞大的东宫党贵族。

    因此,哪怕北一军连一场拿得出手的胜仗也没有,可事实上他们的收获却不小。

    不过这本真账簿,周昪才刚刚清算完毕,就不出意料地遭到了东宫党许多贵族世家的连番言语轰炸,于是乎,故作不情不愿的周昪,在那些东宫党贵族世家的要求下,在这本真账簿中做了手脚,又重新制作了一份假帐。

    这份假帐,自然是准备交给朝廷的,而那份真账,当时王寓等众多贵族都希望周昪当场销毁。

    想想也知道,周昪好不容易做出这本真正的账簿,怎么可能轻易销毁?

    因此,他告诉王寓以及众贵族,说这份真的账簿,他要连同那些收据一起,交给东宫太子赵弘礼——总得让太子殿下知道究竟是什么情况吧?

    在周昪一番漂亮的言语下,王寓等诸多贵族都同意了这件事。

    毕竟在他们看来,周昪是东宫太子赵弘礼的幕僚,怎么可能让东宫稀里糊涂地被人占便宜?

    不得不得,周昪的确是天底下少有的奇才,将王寓等诸多东宫党的贵族成员们耍地团团转,轻松地就拿到了决定性的罪证。

    再加上周昪另外暗中收集的一些罪证,要搬倒东宫太子,已不是一句空话。

    正如骆瑸所言,读书人杀人不用刀,只要周昪将手中这份罪证上缴给朝廷,不知有多少人要受到牵连。

    “呵呵呵、呵呵呵呵……”

    周昪得意地笑了一阵,随即召来了自己的随从,将手中那份夹着诸多收据的真账本递给后者,正色吩咐他道:“李灵,待会我带你出营,你日夜兼程,即刻将此物交给雍王。”

    随从李灵点了点头,将那本真账簿贴身收好。

    见此,周昪便带着李灵与另外几名随从,离开了居住的兵帐。

    此时正是深夜,北一军的军营内并无多少守备。

    瞧见这一幕,周昪心中暗自冷笑。

    事实上,在这几日清点战利所得的时候,周昪也在暗中观察这支北一军。

    当然,这只是出于他自己的好奇。

    虽说他早就预料,可他仍然有些纳闷,军队数量达到七八万的北一军,在北疆战事中居然打地那样糟糕。

    要知道这几日据周昪的观察,他觉得北一军的士卒还是蛮有实力的,军中的士卒,皆是十七八岁到三十来岁的青壮年,而且也经过了一定的训练。再加上诸国内贵族为了捞功勋而投入了大量的金钱,至少在武器装备这一点,北一军与韶虎大将军的魏武军实际上是相差不多的。

    然而,韶虎大将军的魏武军,在河东郡逢战必胜、打得韩国的军队只能撤回上党郡,死守天门关与孟门关;可北一军倒是好,明明人数还比魏武军多两万人,却被韩国的军队打得节节败退,要不是先后有川雒骑兵以及姜鄙将军的『北三军』帮衬,恐怕北一军的情况还要糟糕,甚至连安邑都保不住。

    不够这也难怪,毕竟北一军的背景实在是太复杂了,非但有东宫党与雍王党、襄王党彼此的掣肘,而且东宫党内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谁都想着自己占好处、让别人去牺牲,以至于这支军队在北疆战役期间根本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准。

    『可惜了这军中七八万的儿郎……』

    周昪暗自摇了摇头。

    他觉得,要是这支军队在某位肃王殿下手中,可能根本不需要姜鄙将军出马,这支北一军早就攻破『平阳』,向东打到上党郡去了。然而,这支北一军的统帅与副帅,却是太子赵弘礼与桓王赵弘宣这两个战场初丁。

    别说打赢韩国的军队了,这两人甚至没办法真正掌握这支军队的主导权。

    差距太大!

    就在周昪一边带着李灵等随从走向营门,一边百无聊赖地想着北一军的事时,前方忽然闪过一个人影,笑吟吟地问道:“周昪大人,您这是要去哪啊?”

    周昪下意识地以为是碰到了巡逻的魏兵,笑笑说道:“我只是……”

    刚说三个字,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因为他这才发现,站在他面前不远处的,居然是骆瑸。

    “你……你怎么会在这里?”瞅着骆瑸那笑吟吟的模样,周昪心中涌起阵阵警觉,脑门上亦不禁渗出几丝冷汗。

    “骆某为何不能在这里?”骆瑸似笑非笑地看着周昪。

    周昪上下打量了几眼骆瑸,随即轻笑道:“骆瑸,你是偷偷跑出来的吧?……快回大梁吧,否则,太子殿下会责怪你的。”

    在起初受到惊讶后,周昪逐渐冷静下来。

    单单一个骆瑸,不值得他如临大敌,毕竟骆瑸在太子赵弘礼心中的地位并不如他周昪。

    就算是在安邑,骆瑸在王寓等东宫党贵族的眼中,地位亦远不如他周昪。

    这有什么好怕的?

    不过前提是他身后的随从李灵能够顺利离开军营。

    当然了,李灵能否带着那本夹带着诸多收据的真账簿离开军营,与他周昪的安危并无直接关系。

    哪怕是被当场抓获,只要周昪一口咬死那份真账簿是送给太子赵弘礼的,有王寓等诸多贵族作证,骆瑸照样拿他没有办法。

    唯一的问题是,这样一来,就缺少了扳倒东宫的有利证据,虽说周昪可以凭着记忆默写出大概,但最为关键的那些收据若是遗失了,那这份真账簿的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

    于是,周昪不动声色地给身后的随从李灵使了一个眼色:走!

    李灵会意,带着几名随从转身就走,反正在他们眼里骆瑸就一个人,根本不需要畏惧什么。

    可没想到,李灵等人刚走出两步,就听到一声沉喝:“站住!”

    周昪转头看向骆瑸,却见骆瑸摆了摆手,笑呵呵地说道:“可不是在下喊的。”

    『不是……骆瑸?』

    周昪眯着眼睛看向骆瑸身后的昏暗处,却见那里缓缓走出一个人影。

    “桓……桓王?!”周昪猛然睁大了眼睛,纵使是他,也没想到乔装打扮的桓王赵弘宣居然会在安邑。

    『走!』

    周昪瞥了一眼李灵,给后者使了一个眼色。

    李灵会意,拔腿就跑。

    见此,桓王赵弘宣抬手一指李灵,喝道:“张骜,拿下他!”

    话音刚落,赵弘宣的宗卫们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将企图逃跑的李灵拿下。

    只可惜混战之际,仍有一名随从逃走。

    “我去追!”宗卫长张骜当即追了上去。

    而此时,众宗卫们对周昪、李灵等人搜了身,从李灵的怀中将那份真账簿搜了出来。

    “骆先生。”宗卫李蒙将那份真账簿递给了骆瑸。

    在周昪恼恨的目光中,骆瑸接过了那份真账簿,翻了几页,待注意到其中夹带着诸多笔迹不一的收据时,脸上的笑容更浓了:“漂亮、漂亮,不愧是周昪,将安邑这些贵族玩弄于鼓掌之间,叫这些人稀里糊涂地,便将足以扳倒太子殿下的罪证,拱手交到了你手上……”

    听闻此言,周昪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淡淡说道:“周某不知你在说什么,此物,是我准备派人送给太子殿下的……”

    骆瑸闻言摇了摇头,似笑非笑地说道:“真相究竟是怎样,你清楚,我也清楚。……事实上,你到的第二日,桓王殿下与我,便也到了安邑……这几日,我们一直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你知道,为何我要等到眼下这时候么?”

    “……”周昪冷笑了几声,哂笑说道:“骆瑸,你莫枉费心机了,此物就是要送到太子殿下手中的……你问一百遍,亦是如此。”

    “不不不,你误会我的意思了。”骆瑸摇了摇头,随即看着周昪正色说道:“桓王殿下与我之所以现在才露面,并不是要等你暴露,而是在等你完成这份真的账簿……”说到这里,他拿出一张收据,笑着说道:“正如骆某所猜想的那样,你比我想象的更出色……”

    说完,他将收据放回那份真账簿当中,转身递给桓王赵弘宣,微笑着说道:“桓王殿下,在下曾说过,会助您真正执掌北一军。而现在,您可以用这份东西,去换取北一军的军权了……”

    “……”桓王赵弘宣看了一眼骆瑸,伸手接过了那份真账簿。

    望着这一幕,周昪微微张了张嘴,眼眸中闪过几分惊怒。

    他终于意识到,他这次,是真的为人做了嫁衣。(未完待续。)

正文 第893章:深谋远虑(三)『加更27/33』

    片刻之后,桓王赵弘宣与骆瑸,带着李蒙、方朔、公良毅、杜荐等几名宗卫,将周昪抓回了后者这几日来所居住的兵帐。

    此事惊动了守在周昪帐外的北一军士卒,后者连忙禀告了王氏一族的家主王寓,以至于一刻辰后,王寓带着护卫匆匆赶来,一脸惊讶地看到了坐在帐内的桓王赵弘宣与骆瑸二人。

    事实上,骆瑸秘密前来安邑,这件事王寓是知道的,并且正是他将骆瑸秘密安置在北一军当中。

    因为这是东宫太子赵弘礼授意的——那日骆瑸秘密求见王寓时,曾带着太子赵弘礼的手书,信中写着『诸事给予协助』的字样,再加上东宫的印玺,以至于王寓对骆瑸到来的原因深信不疑。

    而事实上,骆瑸耍了一个小伎俩。

    因为太子赵弘礼那份手书,实际上不是给他的,而是给的桓王赵弘宣。

    那是前几日的时候,桓王赵弘宣听取了骆瑸的建议,并没有直接在太子赵弘礼面前拆穿周昪,毕竟赵弘礼对周昪的信任,还要在对骆瑸之上。

    因此,哪怕太子赵弘礼如今对桓王赵弘宣信任、亲爱有加,亦不大可能撼动周昪在东宫太子心目中的地位,反而有可能使太子对桓王产生疑虑。

    于是,赵弘宣听取了骆瑸的建议,对东宫太子提起,想尽早整顿北一军。

    太子赵弘礼果然没有怀疑,亲笔写了一封手书,在骆瑸的有意引导下,写下了『诸事给予协助』的句子,随后连带着北一军的虎符,一同交给了桓王赵弘宣。

    赵弘宣得到这份手书后,当夜带着骆瑸前来安邑,让骆瑸拿着这份手书出面,求见了王氏一族的家主王寓。

    当时,骆瑸告诉王寓,他此番前来,是奉了东宫太子的命令,监视北一军当中雍王党与襄王党那一系的人,防止这两个派系的人从中捣乱,影响周昪清点账簿。

    那时王寓虽然感觉纳闷,但因为骆瑸既有东宫太子的手书,又有东宫太子的令牌,再加上骆瑸的理由充分,以至于王寓虽然心中有些纳闷,但最终还是照办,悄悄地将骆瑸带入了北一军的军营。

    至于桓王赵弘宣与其宗卫们,因为当时打扮成了骆瑸的护卫,因此王寓倒也没有去注意。

    打发走王寓后,骆瑸遂将这件事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周昪,只听得周昪心头恼火。

    他不得不承认,这个骆瑸的确很聪明,耍了一招瞒天过海,连王寓这个东宫太子的外公都蒙在鼓里,以至于他周昪根本没有察觉到,在他自以为稳操胜券的时候,其实骆瑸就在某个角落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否则,若是骆瑸将怀疑他周昪的告诉了王寓,周昪自信自己肯定能从王寓的神色中察觉到不对劲。

    “骆瑸啊骆瑸,你真可谓是费劲了心机……”

    在静静听完了骆瑸的讲述后,周昪冷笑两声,摇摇头说道:“只可惜到最后,你还是无法抓到我的把柄……”

    见周昪事到如今依然嘴硬,桓王赵弘宣心中不悦,在旁冷冷说道:“就凭你这番话,便足以暴露你的底细。”

    “底细?”周昪转头看了一眼桓王赵弘宣,冷静下来后的他,自然能从赵弘宣的眼中瞧出几分端倪,可他并不担心。

    因为桓王赵弘宣的身份尴尬,他是肃王赵弘润的弟弟,而肃王素来与太子不合,因此,就算有桓王赵弘宣作为证人,也扳不倒他周昪。

    但是赵弘宣说出这番话的立场,就有些让周昪感到诧异了。

    毕竟在他看来,桓王赵弘宣是肃王赵弘润的亲弟弟,按理来说是不可能站在东宫太子这边的。

    『除非……』

    周昪眯了眯眼睛,似笑非笑地说道:“桓王殿下,您真是打算站在东宫这边么?……啧啧啧,您这么做,要如何向肃王殿下解释呢?”

    “解释什么?”赵弘宣正色说道:“本王与骆先生,不过是各取所需,他助本王执掌北一军,而本王则助他揪出你这个雍王的奸细……仅此而已,本王并不算是东宫党的人。”

    “哈哈哈。”周昪闻言哈哈大笑,随即转头看着骆瑸,似笑非笑地说道:“骆瑸啊骆瑸,亏你足智多谋,居然做出了这等愚蠢的决定……拉桓王下水,你真当肃王殿下不会杀你么?”说到这里,他一脸调侃地补充道:“还是说,是我把你逼到了绝路?逼得你不得不出此下策?”

    听闻此言,骆瑸摇了摇头,正色说道:“周昪,你想得太多了……凭着你那本真账簿,桓王殿下可以叫那些贵族乖乖交出兵权。我就与你实话实说吧,太子殿下将北一军交给桓王殿下,与你心中那些利益纠纷毫无关系,待几日后桓王殿下执掌了北一军的军权,所有东宫党的贵族世家,都将退出这支军队……到那时,这支军队就姓『桓王』!既不受东宫摆布,亦不牵扯到东宫与雍王的明争暗斗。肃王殿下是明事理的人,只要他看到这一点,未见得会发怒。”

    听了这话,周昪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皱眉说道:“不可能!……东宫会白白将这支军队交给桓王?”

    “所以说,你并不了解太子。”骆瑸直视着周昪,正色说道:“太子殿下亦想为国出力,但是……虽然很遗憾,但不可否认,太子殿下统兵的才能相比较肃王殿下相差太多,单凭他自己,是无法从韩国手中夺回我大魏的失地,洗刷『魏韩上党惨败』之耻,因此,太子选择了桓王殿下。……因为桓王殿下,与太子殿下有着同样的抱负与渴望。而其余人,呵,就是那些为了利益而依附东宫的人,在北疆战役时让东宫太过于失望……”

    “这不可能……”

    周昪惊愕地缓缓摇着头,但是他看骆瑸与桓王赵弘宣的表情,却发现二人都很坦然,这让他在心底忍不住暗暗嘀咕:难道是真的?这怎么可能呢?

    见周昪表情瞬息万变,骆瑸微微摇了摇头,叹息道:“周昪,莫要挑拨离间了,好好谈谈你的事吧。”

    听闻此言,周昪抬起头瞧了一眼骆瑸,似笑非笑地说道:“我的事?我有什么事?那份账簿,我就是派人送给太子的……”

    正说着,桓王赵弘宣的宗卫长张骜走了进来,皱着眉头对自家殿下以及骆瑸说道:“殿下,骆先生,卑职无能,叫那名随从逃了……”

    听了这话,还没等赵弘宣与骆瑸做出什么反应,周昪便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

    “你笑什么?”骆瑸表情自若地问道。

    “没什么。”周昪笑眯眯地回答道。

    骆瑸没有问什么『既然是派去送信给东宫的人为何要逃』这种蠢问题,而周昪也没有说什么『枉费你们处心积虑,最终还是走漏了消息』这种蠢话,因为彼此都心知肚明。

    半响后,骆瑸目视着周昪,压低声音说道:“周昪,你知道我为何诓骗国丈大人,并没有借桓王殿下,指认你乃奸细的事么?甚至于,我还瞒着太子殿下。”

    “怕打草惊蛇?”周昪笑着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