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个将领轮番出声劝说。
  郑鸿逵闭上双眼,稍一会儿才睁开眼睛,长叹一声:“罢了,罢了。”
  于是,一行人不再耽搁,匆匆整顿兵马,迅速从南城方向撤出。
  由于时间仓促,大量物资被舍弃,但即便如此,分散在东西城门的守军,由于没有及时得到撤离的消息,被截住了。
  除了部分打开城门逃脱之外,大部分或死或降。
  午时刚过,诏安城便被新军全面占领,郑鸿逵仅率不足五千残军弃城仓皇逃走,吴六奇衔尾追击。
  唐宁率军两千入城,对百姓秋毫无犯,并尽力安抚。
  “新军只诛逆贼,不扰百姓。”
  “拥护新军的百姓,就是新军保护的百姓,从此之后,我们便是军民一家,荣辱与共。”
  在将之前制定好的法令颁布下去之后,通过告示迅速传达下去,诏安的百姓也安定了不少。
  随后,唐宁留下八百兵力,还有随军而来的治安保卫团一千人,便退出了诏安,继续向漳州府城的方向进军。
  三千余俘虏,被千余新军士兵押向潮州府。
  而八百守城士兵则立即配合治安保卫团,开始稳定诏安的秩序,并清剿可能潜藏下来的敌人。
  对治理地方治安,治安保卫团已经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一边宣传己方政令,一边安抚受到战争创伤的百姓。
  伤员会得到救治,无家可归者会得到救济,如果能够举报郑军奸细、逃兵者,还有丰厚的奖赏。
  对那些趁乱打劫的暴徒,则是绝不姑息,自己能处理的,就地处置,否则就直接请新军剿灭。
  诏安是离潮州府最近的一个县城,离唐宁起家之地黄冈更近,所以对黄冈、潮州府的发展情况,当地百姓多少都有耳闻。
  现在看到新军对百姓秋毫无犯,还会尽力救助后,心思迅速的安定了下来,不再由于战争而恐慌,大部分人还因诏安被新军占领而感到高兴。
  没有人不想过上更好的日子,百姓们也会比量,他们知道郑芝龙在治理方面远远不及唐宁,或者说郑芝龙远没有唐宁那么关心普通百姓。
  所以,郑芝龙即便是闽海王,统治了福建那么多年,但并没有赢得普通百姓的心。
  在诏安易手之后,由于很好的政策安抚,城中百姓的心,也迅速易主了。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
  


第一六四章 海陆并进
  诏安大胜的消息迅速的传播开来,《明报》也加大了刊印量,并不再受到时间约束,只要有重要新闻,就立即刊印发行。
  “卖报卖报,诏安大捷……”
  “卖报卖报,最新战报,新军大破郑军,半日拿下诏安城,郑鸿逵落荒而逃……”
  报童背着塞得满满的挎包在主街上叫卖,迅速的引来一群人。
  “快,给我来一份。”
  “还有我,快点快点……”
  众人都有些等不及,没有多久,一挎包的报纸便被售卖一空,这一幕在各条街道上上演着。
  “好,好,好啊。郑芝龙的贼军果然不是我们新军的对手。”
  “郑芝龙的好日子到头了,惹谁不好,惹我们唐大人。”
  谈论起诏安大捷的消息,潮州府和惠州府上下莫不是露出兴奋的笑容,也让他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毕竟闽海王郑芝龙在很多人心中,还是充满着阴影。
  郑芝龙为祸东南沿疆一二十年,即便是没有深受其害的人,也听闻过无数次有关他的事迹。
  有人说他有几千艘船,十万精兵,也有人说他有精兵二十万,甚至更多,还有富可敌国的财富。
  可不管郑芝龙有多少兵力,新军满打满算,只有两万多人,相差悬殊。
  在仇恨和一腔热血的刺激下,全力支持新军出兵,冷静下来的人们慢慢的为新军担忧起来。
  所以升斗小民,也非常关注第一场仗的战况。
  当获悉仅仅半天时间就占领诏安城,打垮万余郑军之后,整个潮州府和惠州府都松了一口气,之前的担心也悉数尽去。
  不过,这才只是开始,要彻底打垮郑芝龙,还有一路长长的路需要走。
  潮州府和惠州府上下,全力动员起来,开始为军队服务,不少工厂也转型,加班加点生产军用物资。
  话说,郑鸿逵带着残军逃出诏安城后,继续一路奔逃,丝毫不敢停留,因为后有新军不停急追。
  也许有的军队进攻力很弱,但丝毫不能小看他们的逃跑能力,现如今的郑鸿逵所部便是如此。
  吴六奇带着得胜之势奋力追击,急追几十里,依然追之不上。
  无奈之下,吴六奇只得放慢行军速度,并收集郑军逃跑途中丢弃的物资。
  郑鸿逵一路逃到云霄后,所剩兵力已经不足四千,沿途逃散了不少。
  看着狼狈不堪的几千人,云霄守军心中顿时笼罩了一片阴影,诏安城惨败的消息也不知不觉中传播开来。
  半日城破,万人损失过半,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紧张的气氛蔓延,想压制,都压制不住。
  难道新军真的恐怖如斯?
  与些同时,一直等候诏安消息的郑芝龙终于等到了他要的消息。
  当然,结果不是他想要的,在得知郑鸿逵连半天都没有守住,郑芝龙真是怒极反笑,笑得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哈哈……可笑,可笑,真是可笑啊。”
  屋漏偏逢边夜雨,一个时辰之后,郑芝龙收到了另一个不好的消息。
  “大人,新军水师击败我东山水师,正在向敦照前进,一路毁伤我方大小船只超过两百艘。”
  郑芝龙一惊,连忙在地图上找到敦照的位置,脸色微微一变的喃喃自语:“如果击败我敦照水师,下一个目标应该就是月港……”
  随即追问道:“他们有多少船?”
  “大小船只超过一百艘……”
  郑芝龙气得一拍桌子,“真是狂妄。”
  百余艘战船就敢直冲他郑芝龙的腹地,简直目中无人。
  但是郑芝龙清楚,绝不能以常理论新军水师的战力。
  到目前为止,荷兰人和他郑芝龙与新军的几次海战,都还没击沉过一艘新军的大型战船。
  施福与新军水师甫一接触,便被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而荷兰人以三十艘超大型战船围攻三艘新军战船,都没能将其击沉,反而自身被击沉一艘,击伤多艘。
  他郑芝龙麾下有多少艘船,郑芝龙自己都不知道,可以说千艘,也可以说几千艘,因为大部分是没什么战斗力的小船。
  料罗湾海战,让他知道,这些小船对付荷兰人的战船都很艰难,对付新军的战船更是难上加难,几乎无法近前就会被击沉。
  现在,郑军水师主力被他郑芝龙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在月港,一部分在福州,还有一部分,则被他安排去袭击三大商会的商船。
  被派去袭击三大商会商船的,反而是实力最强的一支。
  因为郑芝龙知道,唐宁也一直在防着他,所以经过福建海域去往东洋的商队,都有顺风镖局强大的护航船队。
  为了能够劫掠成功,郑芝龙不得不派出更强大的船队,否则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
  郑芝龙之所以将郑军水师如此安排,是因为他觉得有荷兰人的威胁,在潮州府和惠州府的新军水师只能自保,不敢轻易到福建来。
  否则,一旦荷兰人在侧后发起袭击,救援都来不及。
  可显然,郑芝龙低估了唐宁的魄力,他直接将新军留守的南澳水师主力全部派了出来。
  之所以敢如此,是因为唐宁另做了一番安排。
  葡萄牙人已经答应配合新军侦察荷兰人的动向,确保其不会再有机会发起偷袭。
  鉴于治安保卫团在上次海战中的武装小船发挥出的作用,他们并没有被解散,唐宁反而还派专人来加强他们的训练,让他们的作战更有章法。
  一百多艘冲锋舟,谁来了都得喝一壶。
  另外,唐宁将两门88毫米高射炮,从葡萄牙人那里购买的二十门超过三千斤的红衣大炮布置在海岸,作为岸防炮。
  在蓬州千户所增派一千五百守军,配备六门口径75毫米的40型反坦克炮,有紧急情况可以迅速支援。
  有这些预备手段,唐宁便不怕荷兰人再次偷袭,而且他觉得,荷兰人恐怕已经没有胆量再发动袭击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荷兰人找各种理由敷衍郑芝龙派到大员的使者,就是不愿出兵,想逼着郑芝龙不得不与新军决战。
  因为荷兰人知道,郑芝龙已经退无可退,唐宁就算想找他们荷兰人的麻烦,也至少要等消灭了郑芝龙才有可能。
  郑芝龙经营福建十余年,兵力雄厚,实力强大,岂是那么容易被消灭的?
  新军不但要消耗大量实力,也会花费不少时间。
  既然如此,他们荷兰人何必还要亲自去冒险呢?当个观众坐收渔利不是更好吗?
  相比于再次偷袭新军,现在的荷兰人反而更想向妈港下手,如果不是葡萄牙人横插一手,他们荷兰人应该已经攻入潮州府了。
  现在,葡萄牙人居然还帮着新军监视他们荷兰人的动向,真是可恶至极,所以荷兰人对葡萄牙这个老对手的恨意反而更甚。
  几个将领提议,趁新军进攻福建之际,先将妈港的葡军给消灭掉。
  以福尔摩沙如今聚集的力量,击败妈港葡军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但这个提议最终被加龙否决掉了,因为他知道,葡军和新军这么戒备,想要偷袭基本上不可能。
  妈港被葡萄牙人经营那么久,实力不能小看,他们荷兰人曾经便尝试过一次,但最终失败了,反而让葡萄牙人更加重视妈港。
  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妈港已经成为葡萄牙人在远东最强大的据点。
  虽然以现在福尔摩沙的力量,击败妈港的葡军,确实有一半以上的成功率,但这也很容易引起新军的注意。
  万一新军抽出力量,或者与郑芝龙议和,转而调集全部力量来对付他们荷兰人,那就不妙了。
  这并非不可能,因为对新军和郑军来说,他们荷兰人始终是外人。
  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那不但是对新军的挑衅,而是对整个大明帝国的挑衅。
  加龙猜测,大明朝廷应该会尽力调解双方矛盾。
  如果这个时候他们荷兰人再次出兵进攻大明疆土,岂不是给了他们一个转移矛盾的机会?这个险不能冒。
  


第一六五章 大峰山之战(上)
  无法得到荷兰人的肯定答复,郑芝龙除了大骂一顿之外,也无可奈何,只得继续全力备战。
  为了确保月港的安全,他紧急下令收拢泉州的水师力量,并将福州的水师也调来支援。
  似乎觉得还不够保险,郑芝龙再下达命令将派往伏击商会船队的水师调回来。
  远洋贸易的时间太不可控了,所以郑军也不清楚从东洋回来的商会船队何时返航,只能按照估算提前布置。
  但现在,新军水师都已经打上门了,在郑芝龙想来,先集合郑军水师的力量,消灭叶大成的南澳水师方是上策。
  如果老家都保不住,抢了商队又能怎样?
  筹备海战的时候,郑芝龙也没有忘记关注陆上战斗,因为对他来说,哪一边都输不起。
  输了海战,他郑芝龙最赚钱的手段便被彻底切断,输了陆战,他郑芝龙又要去当一个无根浮萍般的海盗,这都不是他想要得到的结果。
  二月九日,吴六奇的先锋军直逼云霄镇,翌日,唐宁率主力直逼大峰山一线,双方先后对各自目标发起了进攻。
  唐宁这一路,他让吴殳担任主将,对大峰山的郑军发起进攻。
  大峰山位于平和县西南,处在平和县与云霄镇之间,号称闽南第一山,地势险要、险峻雄奇,易守难攻。
  正因为如此,唐宁将大炮全部调备给吴六奇的先锋军去进攻云霄镇。
  据消息,大峰山有郑芝豹部五千人,在偌大的大峰山据险而守。
  此时,吴殳手中就拿着大峰山的地形图和一些重要位置的信息,这都是珍贵的情报。
  这些情报自然不是信手拈来的,情报部早已经着手收集来自全国的各路情报,暗地的情报站也不知道发展了多少。
  最临近的福建,自然是情报部渗透时间最长的。
  在整军备战时,有关郑军的兵力部署、将领信息、各地地形等情报便像流水线生产出来的一般,源源不断的递到了作战指挥部。
  大峰山作为闽南第一山,有关它的情报,自然是不能少。
  这种险地作战,如果能够切断敌方水源,乃是上上之策。
  但是大峰山地形特殊,七个主峰峡谷中,均有清泉从岩缝中渗出,汇成涓涓细流。
  在山谷中、石缝中蜿蜒穿行,清冽甘美,可饮可浴。
  所以,切断水源这条路是走不通了。
  这还不是最大的难题,更大的难题是,大峰山有七大峰,平均都有近两百丈高,主峰更是超过四百丈,每峰都有敌军守卫。
  最为险峻的狮子峰盘踞在峭壁之间,唯有一条天梯小径可以攀登,当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除七大主峰之外,还有三十几座小山峰,在一些关键位置也被郑军布置了兵力。
  可再艰难,大峰山这块硬骨头,也要啃下来,不然对新军的后路威胁太大了。
  唐宁也没有多少时间耗在这里,所以采取围困之法也不现实,必须强攻。
  各参谋在营帐中商议之后,决定反其道而行之,首先进攻最高的主峰擎天峰。
  因为擎天峰虽是最高峰,但却并非最险峻的主峰。
  如果拿下擎天峰,不但可以居高临下的俯视其他六峰,还能对敌人士气起到莫大的震慑作用,对接下来攻占其他六峰也大有裨益。
  既然是参谋部的决定,而且唐宁也没觉得有多大问题,便没加干涉。
  决定做出之后,立即展开行动,新军先是清剿郑军布置在各峡谷、山腰等处的暗哨和哨卡。
  这些暗哨和哨卡的主要作用是监视新军的行动,并保持与其他各峰的联系,人员和物资都相对较少,防御力量也有限。
  但这些人似乎有恃无恐,壮着所处地形的优势,以及对地形的了解,只要看到新军接近到一定距离后,便立即退走。
  没办法,逼得新军不得不杀鸡用牛刀,用机枪配合迫击炮来围剿。
  在新军视野中,在机枪和迫击炮的射程中,暴露出来的暗哨和哨卡迅速被拔除,或者被吓得撤到山峰上。
  仅仅半天时间,郑军布置的暗哨和哨卡被拔除大半,各山峰之间的联系随之被切断。
  接着,新军分成了几十个几十人或者百人的小队,轮番对各峰郑军发起佯攻。
  诏安城这么快被攻破,自然对郑军每个士兵心里有不小的影响。
  而新军向每个山峰发起佯攻时,往往会先向上发射几发迫击炮弹,炸得山上的郑军根本不敢冒头。
  就算有敢冒头的,新军的98K和MG42也会将他们打得缩回去。
  然后,新军士兵只要在山下大声喊杀,山上的郑军便会将准备好的石头、箭矢等向山下不停的倾泄。
  如此反复,让山上的郑军疲于奔命,精神紧绷,即便是晚上,也不让他们有丝毫停歇。
  翌日清晨,高耸的大峰山被云雾笼罩,云雾冉冉升起,或在山间飘忽,仿佛仙境一般。
  在山下的新军士兵看不清山峰上的情况,在山峰上的郑军如坠云中,入眼皆是白雾。
  吴殳知道,等早晨太阳升起之后,云雾就会慢慢消散,所以要利用好这段难得的时机。
  新军的佯攻继续,一支三百人的精锐被吴殳挑选出来,随着一个老药农向擎天峰的一侧艰难走去。
  这个老药农是情报部找来的,他在这一带生活了几十年,出入大峰山无数次,对大峰山再熟悉不过了。
  他知道一条几乎无人知晓的小道通往峰顶,在情报部的情报员暗中找到他时,知道是新军的人之后。
  情报员还没有许诺任何好处,他就立即将自己知道的信息全部吐露了出来,并自告奋勇的表示愿意带着新军前往。
  原因无他,就因为他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两家都在潮州府过活。
  以前几个儿子只能跟着他在大山里寻找药材,一大家子靠天吃饭,饥一顿饱一顿的。
  三儿子还一失足从山上摔落下来,就此丢了性命。
  可自从两个儿子凭着对各种草药的了解,先后在潮州府找到了好的活计,在潮州府安了身,一家的日子才大有好转。
  两个儿子每十天半月都会回来一次,除了带回米粮,还会留下一些银钱。
  日子谈不上多富足,但吃穿是绝对不愁了。
  所以老药农根本用不着再去采药,采药只是他打发时间的活计罢了。
  如果不是还惦记着祖传下来的几间破房子,担心过世老伴的孤坟无人打理,恐怕早就到潮州府享福去了。
  老药农两耳不闻窗外事,也不知道新军与郑军已经开战了。
  但他从两个儿子那里知道,唐大人深受百姓爱戴,正是因为他,才让很多穷苦百姓能够吃得上饭,才能过上安稳日子,这其中就包括他们一大家子。
  新军就是唐大人率领的军队,能征善战,打败过叛军,打败过红毛鬼,但从不欺压百姓。
  所以,在知道新军需要自己这把老骨头帮忙时,老药农一口答应,都一把年纪了,也没几年活头了。
  不就指条路吗?能帮上这点小忙,也算是稍稍报答一下唐大人的恩情了。
  


第一六六章 大峰山之战(下)
  老药农年旬六十有余,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好久没有再爬这么险峻的高山,体力有些跟不上了。
  一个壮硕的新军士兵低下身子,轻声道:“老丈,你就别再推脱了,真要把你累坏了,我家大人肯定会怪罪我们的。”
  之前有些不服老,也不想麻烦这些年轻的士兵,所以老药农一直坚持要自己走。
  现在,身体确实是有些抗不住了,再听到士兵如此说,这才小心的趴到士兵的后背上。
  后面另一个士兵立即扶住老药农的后背,亦步亦趋的跟着,以免两人摔倒。
  一行人继续悄无声息的在杂草树木丛生的林间穿梭着。
  即便有走路和喘息的声音发出,也被山下的呼喊声和山上偶尔响起的爆炸声给淹没。
  经过近一个时辰的艰难前行,一行人有惊无险的来到距离山顶不足十丈处,都能听到上面郑军士兵的喊叫声。
  此刻,山间的云雾大都散去,阳光穿透下来,暖洋洋的。
  最前面的那个士兵小心的放下老药农,然后两人贴着山壁,让其他士兵先行过去。
  营长留下两个士兵保护好老药农,自己则带着剩下的人继续向山上摸去。
  已经快到了,自然不需要再让人领路。
  离山峰若摸还有四五丈高时,营长抬起手压了压,示意大家停下,然后对最旁边的一个排长点点头。
  排长点头回应,默默拿出一枚手榴弹,整个排有近二十名士兵也各自拿出一枚手榴弹,将封盖拧开,其他人则备好自己的枪。
  见大家都准备好了之后,排长一挥手,整个排的士兵继续向山上摸去。
  又爬上了若摸两丈距离,山上敌军的动静更清晰了。
  排长一挥手,手握手榴弹的士兵立即一个转身,面朝山峰的位置,猛的一拉拉火绳,手中的手榴弹当即冒出黑烟。
  “嗖嗖嗖……”二十余枚手榴弹争先恐后的飞上了山顶。
  山上有的士兵第一眼便看到了这些飞上来的黑呼呼东西,神色微微一愕的同时,本能的闪避一下,生怕砸中自己。
  有几个视线不在这个方向上的士兵,“咚”的一声被砸中。
  “是谁砸老子……”其中被砸的一个士兵张口就骂道。
  而更多的士兵则是看向那些冒着黑烟的东西,时间仿佛在这一刹那停止。
  “轰轰轰……”剧烈又密集的爆炸声响彻云霄,整座山峰都在颤抖,火光冲天,烟雾弥漫,惨叫四起。
  “冲……”
  爆炸声刚一停歇,随着一声令下,新军士兵以最快的速度爬上去,几个手握冲锋枪的士兵冲在最前。
  他们冲上山顶的一刹那,面对的是狼藉一片的敌方阵地,尸体和伤员躺了一地,侥幸没有受伤的,也是惊恐的四处躲避。
  “砰砰砰……”枪声不断,随着更多的新军士兵冲上来,战斗基本没有任何悬念。
  擎天峰被新军拿下,除了几人受了些轻伤,没有一人死亡。
  在营长的命令下,一个士兵从怀里拿出一面旗帜。
  这是一面大红旗,上面写着一个粗壮而醒目的白色大字“新”。
  几个士兵将旗帜展开,将郑军的旗帜取下丢弃,然后将自己的旗帜挂了上去,并挥舞起来。
  醒目的旗帜,又占据最高点,在很远的地方都能够看到。
  没有多久,郑军各峰便知道擎天峰失守了。
  最高峰这么快失守了,对郑军自然是一种莫大的打击。
  从高处看去,七峰是成一条弯曲的线排列着,擎天峰又处在其他六峰之间,刚好将六峰分成两截。
  各峰主将皆是拿着望远镜向擎天峰方向看来,同一个方向上的几人刚好看到擎天峰峰顶上,有一人也站在边沿,正拿着望远镜观察着,一个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