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各峰主将皆是拿着望远镜向擎天峰方向看来,同一个方向上的几人刚好看到擎天峰峰顶上,有一人也站在边沿,正拿着望远镜观察着,一个个神色微变。
  最近的栖云峰上的郑军主将,似乎看到了新军这个营长嘴角挂着的笑意。
  新军营长放下望远镜,沉声下令道:“给他们喂些子弹吧。”
  随即,两挺重机枪被架了起来,居高临下的向着栖云峰倾泄而去。
  “嗤嗤嗤……”MG42汹涌的喷吐着火舌。
  几乎暴露在火舌下的郑军顿时哀嚎一片,一些人的身体甚至直接被打成两截,四肢中者即断,脑袋中者即爆。
  对一些躲在山石后面,机枪又打不到的地方,则直接架起81毫米的迫击炮轰。
  “啊……”一些士兵再也忍受不住,不管不顾的往山下冲去,再也不敢呆在山顶了。
  “撤,撤,撤……”主将也无奈的大声命令着。
  随即,栖云峰不攻自破,冲下山峰的郑军迅速向新军缴械投降。
  山下的新军立即动身去占领栖云峰,而他们刚上到半山腰,大帽峰上的郑军也崩溃了,丧心病狂的新军直接在山顶上居高临下的用迫击炮轰。
  这一幕不但被擎天峰上的新军士兵亲自见证着,在小帽峰上的郑军不时的听到大帽峰上发出的一声声惊天炸响。
  由于高度原因,他们看不到大帽峰上发生的具体情况,但能看到大帽峰峰顶上升腾的火光和烟雾。
  还不时的有人惨叫着从山峰上坠落下来,有石头从山上滚落下来,再傻的他们也知道,新军居然把炮搬到了峰顶。
  “看,大帽峰上的人在向下撤了。”立即有人发现了情况,一时间小帽峰上的士兵人心惶惶。
  “我们赶快撤吧,要是新军占领了大帽峰,肯定会从山顶上炸我们的。现在不撤,就来不及了。”
  于是,小帽峰上的郑军就这般不战而撤,小帽峰也不攻自破。
  大帽峰和小帽峰的郑军,并没有向新军投降,而是从山的另一侧狼狈退走了。
  因为他们清楚,失去了地利优势,他们根本不是新军的对手。
  在其他小山峰上驻扎的郑军,一些得知消息后,也悄无声息的退走了。
  另外一部分,则是改变策略,知道光占据居高的位置并不能获得地形优势,转而钻入大峰山的各种天然洞穴中,准备继续顽抗。
  擎天峰、栖云峰、大帽峰和小帽峰先后落入新军之手,七峰已经有大半被新军占领,无疑对其他大峰山的郑军有着莫大的震慑。
  栖云峰上的新军已经开始向玉屏峰的郑军下手了,由于高度原因,栖云峰上的新军看不到玉屏峰顶的郑军。
  但是不要紧,居高临下的擎天峰上的新军会用简单的旗语传讯,纠正他们的炮击效果,让玉屏峰上的郑军倍受煎熬。
  唐宁在大峰山呆了三天,看到新军已经基本控制住战局,残留的郑军已经无法对己方构成多大威胁后,便留下三千兵力让吴殳控制住大峰山的同时,继续围剿残存的郑军。
  而他自己,则率领所剩五千兵力继续向东挺进。
  因为在前一天,吴六奇已经攻克云霄镇,正向着南靖方向而去了。
  


第一六七章 杀鸡儆猴
  唐宁似乎并不打算与吴六奇汇合,目标直指漳浦,准备与吴六奇部对府城形成钳形攻势。
  至于郑军第二道防线的平和县城,唐宁不准备去攻打了,因为只要己方控制住大峰山,平和的郑军就处在己方的监控范围之内。
  不管平和守军是支援大峰山,亦或是支援南靖,甚至是反其道而行之的进攻潮州府,唐宁都不怕。
  只要他们敢动,唐宁就有办法对付他们,因为战场是他唐宁选择的,平和已经被边缘化了。
  就像盟军诺曼底登陆一般,盟军选择了诺曼底,德军在加来的防御做得再好也没多大用了。
  身处平和的郑芝豹很纠结,当得知新军的主攻方向是诏安的时候,他就知道平和可能不会有大战发生了。
  因为新军要攻入福建,两个最可能的目标就是平和和诏安,两条进攻路线,无法确定是哪一条,选择权在唐宁手中。
  但是这两个地方,他们都要派重兵驻守,这就是防守方的弊处,主动权掌握在进攻方手中。
  云霄被新军占领,大峰山也危在旦夕的消息传到平和后,郑芝豹大为震惊。
  他本对这一道防线抱着很大希望,特别是大峰山,他预算至少可以阻新军一月以上。
  可没想到,仅仅三天,就被新军控制住了形势,残存的军队只能凭借地利苟延残喘,第二道防线已经名存实亡。
  平和的上万兵力,他都不知道要何去何从,还在踌躇。
  而此时,郑芝豹的四哥郑鸿逵一路奔逃到了梁山、盘陀岭一带,这是他第二次弃城而逃了。
  不过多少有些长进,他在云霄起码坚持了两天。
  之所以逃到梁山、盘陀岭一带,是因为此地处在云霄镇到漳浦之间,地势险要、乃古来关隘重地,复杂之势比之大峰山尤有过之。
  在逃出云霄镇之后,郑鸿逵就有在此地加强布防的计划,原本在此地的守军不足两千。
  郑鸿逵收拢溃兵进驻后,此地的兵力已经超过八千。
  可是,由于撤退匆忙,大量物资被遗弃,为了养活八千余人,为了在梁山山脉坚持更久,郑鸿逵不得不四处筹集粮饷。
  新军追击得紧,从后方调运显然来不及了,他也没这个精力,那就只有在沿途向各地强征。
  在如今的大明,此种情形再正常不过,即便民怨沸腾,郑鸿逵也不以为意,毕竟他们几兄弟本就是海盗出身。
  现在为了保卫福建,向福建百姓筹集粮饷不是应该的吗?
  漳州府城,郑芝龙已然知道新军突破了第二道防线,捏着情报的右手气得一阵发抖。
  随后,他亲自下了一道命令,公开处决施福。
  但是,这几战和施福可是没有半点关系,新军进军福建时,施福还被关在大牢中呢,那为何要在此时将他处决?
  原因很简单,郑芝龙要杀鸡儆猴,表明自己的决心。
  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的主将是他郑芝龙的两个兄弟,再怎么,他也不能下令把自己的兄弟给军法处置了。
  可一败再败,必须杀一个有份量的人才能以儆效尤,犯过大错的施福自然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施福犯的错也确实够杀头的,没有活捉唐宁也就罢了,居然还让唐宁安然的逃回了潮州。
  更可笑的是,他居然还不知晓,直到唐宁在潮州府公开露面,才恍然大悟唐宁根本没有死。
  唐宁活着回到潮州府,就是最大的祸根,而施福自然就是祸根的源头,此番不杀他,杀谁?
  消息传开后,郑芝豹和郑鸿逵皆是大惊,知道他们的大哥是动了真怒。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当得知施福被斩后,唐宁也是感慨不已。
  不过,这件事情对他来说,也只是一小插曲而已,继续带领队伍向着漳浦的方向行进。
  唐宁已经知道郑鸿逵陈兵在梁山山脉,但是他却没有打算进军梁山,而是直接绕开梁山而去。
  当郑鸿逵得知消息后,大为不解:“唐宁难道不怕我断了他的后路?”
  但谨慎的郑鸿逵又怕其中有诈,所以只敢派出大量斥候探查情况,不敢率大军从梁山出来。
  确认沿途没有埋伏之后,郑鸿逵立即派出两千人马去截断唐宁的粮道。
  说是截断了唐宁的粮道,其实是沿途根本没有新军的运粮队伍,唐宁也没派人保护后方粮道。
  郑鸿逵继续让这两千人马去试探,去骚扰新军后队,如遇反击,一触即退,不与新军正面交战。
  但是,却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因为连火炮都没有的他们,根本很难接近新军。
  野战中,他们完全暴露在新军的火力之下,新军在两百丈外就可以发起攻击。
  这两百丈距离,对以步兵为主的郑军来说,恍若天堑。
  晚上会稍微好些,但也很难偷袭成功。
  多番试探之下,新军丝毫不为所动,损伤也很小。
  反而是骚扰的郑军,自身伤亡惨烈,不得不主动放弃骚扰的行动,退回到了梁山中。
  郑鸿逵心中哀叹,他就知道,凭借坚城都挡不住新军的攻势,在野战中,怎能是新军的对手?
  这让郑鸿逵很苦恼,本想凭借易守难攻的梁山截住新军的去路,却没想到唐宁直接无视梁山的存在,连后方粮道都不管了,让他郑鸿逵一拳打在了空处。
  郑鸿逵可不认为唐宁是一个没有头脑的庸将,不知粮道的重要性。
  他拿着地图仔细的端详了一阵之后,方才有些恍然的道:“唐宁此次目标恐不是漳浦,而是敦照港。”
  “新军水师现在何处?”郑鸿逵急问道。
  “三天前出了东山,最新的消息还不知晓。”
  郑鸿逵迅速的找到了东山的位置,漳浦的位置,再圈定敦照港和唐宁现在行军的位置进行比较。
  郑鸿逵一拍地图,恨声道:“好你个唐宁,声东击西。”
  虽然唐宁依然很像是在向着漳浦进军,但郑鸿逵已经基本确定唐宁的目标是敦照港。
  只要拿下了敦照港,新军水师就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而且基本不用担心郑军水师的骚扰。
  因为郑军水师很难绕到新军水师背后去偷袭粮道。
  


第一六八章 施琅归附
  十七日,唐宁所部,方向突然一转,南下而去,应了郑鸿逵所料,目标直指敦照港。
  郑鸿逵知道,自己再窝在梁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一旦唐宁空出手来,自己甚至有可能被困死在这里。
  无奈之下,郑鸿逵只得率部冲出梁山,一边派人向漳浦求援,一边向着敦照港的方向追击而去。
  他知道唐宁的目的是联合新军水师夹击敦照港,但他郑鸿逵也可以联合敦照港水师夹击唐宁所部。
  只是之前被唐宁所欺骗,所以耽误了不少时间,不知此番支援敦照港还能否赶上。
  十八日正午,唐宁正率部向敦照港行进时,突然有消息来报,一个传令兵敬礼后报告道:
  “报告将军,有三名郑军军士主动投我后营,为首之人自称施琅,乃郑芝龙麾下施福之侄,请求面见将军。”
  唐宁微微一怔,连忙道:“请他过来。”
  对施琅此人,唐宁自然是有所了解的。
  郑芝龙身边的人,唐宁最看重的就两个,一个是郑森,既后来的国姓爷郑成功。另一个就是施琅。
  郑森由于郑芝龙投清而父子反目,如果在那种情景下,唐宁还是有很大把握将郑森招揽过来。
  但如今形势有很大不同,郑森还没有得到大明王朝重用,也没有被赐国姓,郑芝龙更没有投清。
  在这种情况下,唐宁觉得让郑森与他的父亲反目而来投效自己的可能性很小。
  反而是施琅,倒是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他并不是郑姓,在施福被郑芝龙杀掉之后,为了斩草除根,郑芝龙很可能连施琅一起杀掉。
  唐宁当时还觉得很可惜,觉得施琅恐怕是难逃一劫,这叔侄二人虽然不是自己亲手所杀,但间接的也是因自己而死。
  可没想到,想曹操,曹操到,施琅不但没死,反而主动投了过来。
  唐宁猜测,施琅应该是无处可去,又想有一番作为,甚至为叔叔施福报仇,才想着主动来投效新军的。
  为了接待施琅,唐宁干脆下令让队伍休整半个时辰。
  没有多久,一行三人被带了过来。
  为首是一个方脸大汉,其貌不扬,头发有些凌乱,一身袍服多处破损,想必这一路是吃了不少苦。
  唐宁知道此人应该就是施琅,算起来,此时的施琅应该只有二十几岁,远远称不上大汉。
  但此刻他一脸沧桑,咋一看起来确实像个大汉。
  三人同时单膝跪地,施琅高声道:“草民施琅,见过唐将军。”
  唐宁哈哈一笑,连忙抬手道:“施将军不必多礼,两位将士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谢将军……”施琅先行起身,身后两人对视一眼,也谢过之后起身。
  唐宁问道:“施将军可是从漳州府城而来?”
  施琅连连点头,道:“回禀将军,正是。此番草民能够从郑芝龙手中脱险,还得谢过将军救命之恩。”
  唐宁微微一愣,问道:“此话何解?”
  施琅解释道:“我叔父施福被斩之时,我便知道郑芝龙必向我下手,所以想尽快逃离府城。”
  “可不曾想被郑芝龙派来的人截住,亲卫拼死相护,才让我逃出军营。但整个府城已经全面戒严,想要逃出去难如登天。”
  “就在我等走投无路之际,被一陈姓商人搭救,我们混在一堆货物中才有惊无险的逃出来。”
  “据陈先生所说,只要是与郑军为敌之人,就是他的朋友。所以,此番我等几人能够逃出生天,冥冥之中全仗大人施救。”
  “原来如此。”唐宁算是明白了,他基本确认那陈姓商人应该是己方在漳州府安排的情报人员,甚至很可能还是负责人。
  他看到有机会,就将施琅这个年轻小将给救下了。
  但是,他又不知道他唐宁对施琅的看重,所以便没有安排人将施琅送到后方来。
  突然,唐宁叹息一声,说道:“施将军,你们叔侄落到今天这步田地,恐怕与我也有莫大的因果吧。”
  施琅连忙道:“回将军,施琅并非不明事理之人。将军没错,我叔父施福也没错,只是双方立场不同而已。”
  “叔父虽然几次败于将军之手,但对将军依然钦佩之至,并多次勉励草民向唐将军学习。”
  “毕竟从年岁来讲,草民还比将军略长几岁。”
  “如今,我叔父死于我们共同效忠的郑芝龙之手,我施家与郑家,再无情义可言,只有仇恨。”
  唐宁没再讲这个话题,而是关心的问道:“此番施将军离开漳州府城匆忙,可有想办法安顿好家人?”
  说到家人,施琅立即单膝跪地,泣声道:“此番匆忙,施琅逃出府城后,立即兵分两路,一路由四名亲信前往泉州府晋江通知我家人先行躲藏,另一路跟随我前来投靠大人。”
  “待新军兵临漳州府城,想必郑芝龙也没精力再管我等。”
  “现在看来,将军另有定计。如果新军水陆联合攻取敦照港,乃上策之选。”
  唐宁先让施琅起身,然后眉头一挑的追问道:“施将军也赞同我军先拿下敦照港?”
  施琅立即拱手说道:“自然,新军兵力不足,维持陆上粮道有些吃力,水陆联合才是上策。”
  唐宁叹息一声,说道:“可如此这般,郑芝龙很可能会分出精力诛灭施家满门。”
  施琅重叹一声,泣声道:“时也,命也。施琅既来投效新军,自然一切以军务为重,岂能以一家之事,拖累千军万马?”
  “孰轻孰重,施琅自能分辨,只希望将军不弃,收留我等,施琅必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唐宁立即转头对一旁的宋云婉说道:“快传令下去,想尽一切办法保全施将军家眷无恙。”
  “是。”宋云婉立即应令,然后安排人将命令传达下去。
  情报部在漳州府有情报站,在泉州府自然也有,只是施琅不知道,还以为唐宁只是为了向他表明一种态度,表明对他的重视。
  即便是这样,施琅还是很感激,毕竟他是施福的侄子,名声不显,唐宁在行军途中能够亲自见他,还这般礼遇,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于是,施琅再度单膝跪地的感激道:“谢将军。”
  唐宁振声道:“暂且委屈施将军在我帐下担任参谋,待我着人将郑军俘虏遣送过来,全部交由将军指挥。”
  “将军可否收服这些降军?”
  施琅听完唐宁所说,不由一惊,来投之时,他想着能被收留就已经不错了,根本不敢奢望会立即得到重用。
  但唐宁这般所说,不似玩笑,他立即感激涕零的道:“施琅在此立下军令状,必全力降服郑军降军,助将军诛灭逆贼郑芝龙。”
  唐宁心情大好,立即率军继续向敦照港前进。
  


第一六九章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十九日上午,在逼近敦照港前,唐宁让大军停下,然后独自一人进入一片树林中。
  没有多久,他让人拉出了十门先进火炮和一堆弹药,顿时将所有人都狠狠的震惊了一把。
  “天选之人唐将军……”
  “天选之人唐将军……”
  “天选之人唐将军……”
  众将士高声欢呼,士气暴涨,施琅也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十门火炮包括六门40型75毫米反坦克炮和四门105毫米榴弹炮,直接用战马牵引。
  辰时刚过,浮头湾海战便爆发开来。
  激战近两个时辰,郑军不敌,退入敦照港。
  新军水师四百余人登陆,在船队的配合下,占领防守空虚的陆鳌城,然后配合水师船队封锁敦照港。
  午时,唐宁率领所部抵达敦照港北岸,在距离港口五里处布设炮兵阵地,然后对敌船进行炮击。
  “轰轰轰轰……”炮声隆隆。
  反坦克炮的强大穿透力,中者必是一个大洞,稍小些的船只,只要一炮便基本报废,船上人员死伤惨重。
  即便是郑军的大型船只,中炮之后便是重伤,如果运气不好被引爆了船内的火药,那后果就更严重了。
  五里的距离已经处在郑军水师船只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外了,所以只能被动挨打。加上刚败于新军水师之手,无心再战。
  一个个士兵像无头苍蝇般,在船上的狭小空间中辗转腾挪,不知道哪里是安然之所。
  有些反应迅速的,直接弃船,一个纵身向着水中跳去。
  这里距海岸不远,凭借良好水性,有很大可能游到岸上,这比留在船上被动挨打要安全多了。
  但还是有些船只,不顾一切的向着敦照港中心逃去,他们相信只要拉开一定的距离,就能逃过一劫。
  不过,他们船只一退,新军的炮兵阵地立即前移,一步步的靠近海岸,即便他们退到敦照港中央依然无法逃出40型反坦克炮的有效射程之外。
  在陆上射击,可比海上的舰炮精准多了,郑军水师根本没有丝毫还击之力,只得继续拉开距离亡命而逃。
  但接近到陆鳌海岸附近时,岸上有密集的子弹射来,他们便知道陆鳌已经失守了,便只能驾船向东岸逃去。
  敦照港看起来是个半封闭的港口,三面由陆地包围,只有浮头湾是出海口。
  现在浮头湾已经被新军水师堵住,郑军水师的船只相当于被封在了敦照港内。
  敦照港大约是一个长条形,现在出港口被封,两侧海岸被新军占领,唯有向着东岸才有一些腾挪空间。
  不想留下来等死的他们,于是不得不向着东岸狼狈逃蹿而去,生怕逃得慢了成了替死羔羊。
  沿途之上,留下一只只破碎、燃烧和缓缓下沉的船只,还有在水中扑腾的郑军士兵。
  由于逃得匆忙,这些落水的士兵便没人管了。
  新军水师主力迅速进入港内,靠向北岸。
  他们没有对落水的郑军士兵赶尽杀绝,反而还出手将他们都救了起来。
  这些能跳水逃脱的,基本上都没受什么伤,一共近六百人。
  唐宁把施琅叫过来,把这六百人直接交给他处理,同时还抽出一个营的士兵划到他麾下指挥,让他麾下的兵力超过一千人。
  “谢将军。”施琅连忙单膝跪地应令。
  一艘艘大型运输船靠向了港口,唐宁一声令下:“登船。”
  随即,所部士兵开始分批登上一艘艘大型运输船。
  这些运输船排水量都超过六百吨,双层夹板,一次可运载近七百人,此次一共来了八艘。
  再加上其他船只的配合,唐宁所部兵马,一次就可以运走。
  满载的船立即驶离港口,向着对岸驶去,对岸便是陆鳌。
  在船队抵达陆鳌后,已经是晚上。
  唐宁下令登岸休整后,郑鸿逵已经率军抵达了敦照港附近,派出大量斥候去探查,却没有发现新军的踪影,只是在港口发现了大量的战斗痕迹。
  “难道,唐宁已经击败敦照水师,向漳浦方向去了?”郑鸿逵如此猜测着。
  但天色已暗,想要追索新军踪迹已经很困难了。
  而且由于加急行军,士兵很是疲惫,士气低迷,他只得下令休整。
  翌日,唐宁拔营起程,沿着狭小的陆鳌半岛向东挺进,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抵抗。
  而新军水师,在叶大成的率领下出了敦照港,也向东而去。
  就这般,新军水路并进。
  而郑鸿逵,一边派出斥候向着漳浦方向搜索唐宁所部的踪迹,一边率军加紧向漳浦方向支援。
  可是,一天过去,郑鸿逵所部已经快追到漳浦城下了,没有找到唐宁所部的丝毫踪迹,让他很是震惊和狐疑。
  是夜,当他率军抵达漳浦城外时,还差点与守军闹出乌龙。
  守军一度怀疑他们是新军冒充的,想骗开城门,再三确认后,才没有发生自相残杀之事。
  虽然避免了一场火拼事件,但郑鸿逵的心里却没有丝毫高兴。
  唐宁所部突然不见了,这就像是梗在心口间的一根刺般。
  他想不通,唐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