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马踏三国-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邺城很大,甚至不比马超的长安、曹操的许都小多少,似这种大规模的城池,都是有内城存在的。
  内城,是最后一道防线。攻破内城,曾经风光十余年的袁绍,便将从在在这个世界除名,独占北方四大州的势力,亦会烟消云散,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来到内城前,马超没有急于攻城,他在等,等着曹操的到来。
  不多时,又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自城南而来。
  马超举目望去,只见在众多的曹军将士拱卫中,曹操按剑端坐在马背上,座下那匹纯黑色的绝影良马,一看便知,绝非凡品。
  穿着黑色的铠甲,披着猩红的披风,矮小的曹操,却像是顶天立地的巨人,举手投足间,散发着枭雄的气度。
  隔着老远,曹操便面容满面的和马超打起了招呼:“冠军侯,别来无恙啊?”
  马超此刻并没有带雄狮面罩,故而曹操一眼便看到了他。不过,就算是有雄狮面罩的遮盖,以马超的雄姿,无论站在那里,都像是鹤立鸡群,极为引人注目的。
  “有劳魏公挂心了。”马超淡淡的回了一句。
  缓缓来到马超身前,在距离一丈外站定,曹操脸上的笑容不减:“听闻冠军侯麾下,有一支操控绝世杀器的部队,此刻,怎地不见踪迹?”
  红衣弩炮和霹雳车之威能,不光震慑住了邺城中的各大家族,还镇住了曹操。


第四百二十八章 覆灭 下
  袁绍的人头,是马超对战死的奔雷骑、破军阵以及普通义勇军将士们,在天之灵的承诺。他要拿着袁绍的人头,亲自到忠义碑前,告慰他们的英灵。
  而常山郡,是赵云的故乡,更是枪神童渊的埋骨之所,这个地方,对马超而言,意义重大,他绝不会让到手的常山郡,落入旁人之手。
  其实,常山郡,并非是军事要冲,地理位置也显不出重要性来,当初袁绍就没太看重常山郡,派在这里的驻军数量相当的少。否则的话,袁绍也不会在常山一路溃逃,任凭马超千里追杀了。
  曹操仅仅是在一个呼吸的时间后,便开口答应了下来:“便依冠军侯所言。”
  常山郡紧邻并州,在曹操的眼中实在是可有可无鸡肋,索性大方的送给马超,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纷争。
  在两位君主达成一致后,两部人马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了战前的准备,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鏖战中,以昂扬的斗志,结束最后一战。
  霸王枪扬起,马超大喝道:“赵子龙!即刻率军攻城!待斩下袁绍首级,本侯表奏朝廷,敕封你为真定侯!”
  真定侯?
  这个爵位,对于他人来说,或许,只是一份可以光宗耀祖的荣耀而已;但是对于赵云,却有着别样的意义存在。
  因为,赵云的故乡,就在常山郡的真定!
  “末将领命!旦有半点闪失,末将愿提头来见!”
  从来都是气度从容的赵云,一反常态,声嘶力竭的用尽胸膛中的所有力量,怒吼回应。
  下一刻,在曹操错愕的眼神中,赵云翻身下马,将身后的披风系在腰间,高举起龙胆亮银枪,目视内城的城头,嘶吼道:“奔雷骑!下马,竖云梯,攻城!”
  将为兵之胆。
  如果说,马超是奔雷骑精锐们的信仰,是犹如灵魂一般的存在,赵云便是他们的大脑,意念所指,肝胆相随。
  翻身下马,两万奔雷骑铿锵落地,弃龙枪与不顾,反手抽出七尺长的西凉弯刀,将刀锋指向天空,两万个肃杀、有力的声音,应和着赵云:“疾如风,徐如林,侵如火,不动如山!”
  一时之间,大地为之震动,风云为之变色。
  “冲城!”
  赵云跨步而出,一步当先。
  两万奔雷骑,执刀相随。
  “这是……要用骑兵,当做步兵来攻城?”曹操身边,虎豹骑的统领曹纯,目瞪口呆。
  自虎豹骑组军以来,曹纯深知培养一名合格的精锐骑兵,是何等的不容易。每一个重装精锐骑兵,培养起来的成本,都是普通骑兵的三倍以上,是步军的五倍乃至十倍以上。
  重装骑兵,在任何势力之中,都是最金贵的存在。
  曹纯万万没有想到,赵云振臂一呼,令人闻风丧胆的奔雷骑,竟然舍弃了战马,自甘成为一名步卒。更让他惊讶的是,赵云如此暴殄天物之举,马超竟然并未出声阻止,显然,对赵云和奔雷骑,马超有着充足的信心。
  比曹纯所想更深一层的,是曹操。
  曹操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中,除了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之外,最出名的,就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了。曹操自认为,在用人这方面,他做的很好。
  可是在看到赵云率领奔雷骑,从精锐骑兵,瞬间变成步卒之后,曹操忽然觉得,这个世上,或许还有一个人,比他更具慧眼,更有识人、用人之能。
  此人,无疑便是马超,马超的胸怀,再次超出了曹操的预料。
  此子,将来必成劲敌!
  曹操看着马超,目光闪烁,暗暗想到。
  奔雷骑已经开始攻城了,曹操自然不能落后。收拾好心中的思绪,曹操一声令下,两万虎贲军上前参战。
  虎贲军,是曹操麾下最为精锐的步军,依托马超的破军阵为蓝本,结合曹操的练兵之法训练而成,每一名虎贲军,都是曹军中精锐中的精锐,足以以一当十。
  然而,就是这样一支,让曹操引以为傲的精锐,在攻打内城的时候,竟是隐隐被奔雷骑抢了风头。
  身为骑兵,奔雷骑展现出,丝毫不逊色于虎贲军的步战能力。架设云梯、攀爬城池、强占城头、近身搏杀……奔雷骑宛如训练有素的精锐步兵,具备一切步兵理应具有的战术素养,甚至,犹有过之。
  成军六年,威名震动中原的虎贲军,与奔雷骑这支下了战马的骑兵相比,竟是隐隐有些相形见绌。


第四百二十九章 绝户之计
  随着袁绍被杀,历时近两年的北方大战,就此落下了帷幕。
  依照与曹操的约定,马超只在邺城休息了一夜,便率领各路义勇军,离开了邺城。
  义勇军的主力部队,跟随着马超到常山郡暂时休整,不日后,便将返回长安。
  马超部下,威州的兵马,在北宫伯玉和俄何烧戈的带领下,先一步离去,回归威州休养生息。乌桓人南侵,对威州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有些事情,必须要北宫伯玉和俄何烧戈回去之后,亲自处理,才能像各种负面影响消弭掉。
  八万多来自幽州,还没有被正式列编的部队,在马超的一道将令下,正式成为了义勇军的一员。被编为幽州军,归属公孙瓒统领,助其镇守幽州。
  对公孙瓒的任命,马超已经上书朝廷,加封他为幽州牧,代替马超治理幽州。如今的公孙瓒,早已没了争胜之心,再也不是往昔那个,列土封侯的一方首领了,心理上的变化,让他现在安心的成为了马超在幽州的代言人。
  更何况,公孙瓒与张绣,身先士卒,率部力拼袁绍派去的十万援兵,历尽艰辛方才击败了牵招、田丰,将二人击杀于战场之上,这份功劳,马超可不会忘记。
  公孙瓒的一众旧部中,马超只抽调了夏侯兰,命其到赵云的麾下,担任副将,算是代替赵云报答往昔夏侯兰的照拂之情。其余的人,如阎柔、邹丹、单经等人,马超一个未动,给予了公孙瓒极大地信任,丝毫没有削弱他麾下实力的意思。
  义勇军撤军之际,曾有不少将官,认为不该将辛苦打下来的冀州北方三军,平白让给曹操,唯有老谋深算的贾诩和儒将之风的周瑜,笑而不语。
  半月之后,曹军各个部队,在义勇军彻底撤走后,进驻冀州北方三郡。
  这个时候,曹军将领和官吏们,才愤怒的发现,早在义勇军撤走之际,这三个郡,便已经被整体迁移了。郡内的士兵、百姓、钱粮、物资……竟是点滴不剩!除了不能带走的,其他的,都带走了。
  想要将三个郡搬为一空,绝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可马超就是做到了,在没有任何人发觉的情况下,完成了这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曹操假借刘协的天子之名,以堂堂阳谋诓骗马腾到许都去,这件事,马超绝不会有片刻的忘怀。就算是按照战前的诺言,以及自身的情况,马超不得不让出冀州,可他也绝不会把好处都留给曹操。
  在公孙瓒、张绣和司马芝三人从幽州进入冀州的时候,马超便按照贾诩和周瑜的绝户之计,暗中密令神机营密探,开始了对冀州北方三军的迁徙。后来公孙瓒和北宫伯玉在回归的途中,也曾派出大量的人手,搬运三郡的物资,帮助迁移数量庞大的人口。而后将一批批的来百姓,隐藏在军中,迁徙到幽州或者威、伏二州去,以弥补战后三州人口的不足。
  所以说,马超留给曹操的,是名副其实的数十座空城,导致曹操部下的将官,在进入三郡之后,除了各自部下的兵马之外,竟是连一个人影都找不到;除了军中携带的物资之外,竟是连一粒粮食都寻不着了。
  偏偏,马超暗中做下如此大的文章,却无人能指责他背信弃义,违背战前的承诺。
  毕竟,马超当初答应曹操的是,让出北方三郡,并没有说连同百姓、物资一起让给曹操啊。所谓的三郡,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那就是三个郡的地盘,与人口、钱粮无关。
  邺城中,端坐在高堂之上的曹操,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先是气的面色铁青,而后竟哈哈大笑了起来,边笑边道:“马儿啊马儿,汝可真是睚眦必报啊!也罢,来而不往非礼也,吾算计了汝,诓骗汝父进入许都,汝反手摆我一道,倒也合情合理。以三郡人口,换汝父一个人,这场买卖,还真的很难说谁胜谁负啊……有意思,有意思啊!”
  在贾诩、周瑜联手炮制的绝户之计下,曹操只能被动的,对冀州人口进行调整,将人口多的郡县,划出一部分人,到北方三郡去居住和生活。甚至,为了弥补人口上的不足,曹操还从兖、豫这两个人口密集的大州中,调了一部分老百姓过来,到冀州境内定居。
  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实则操作起来很是繁琐,涉及到土地的划分、人口的规划、人文的冲突、迁徙途中的粮草供应、迁居到新地的后续安置等一系列的问题,没有一年半载的时光,曹操绝无法处理妥善。
  这样一来,等于是无形之中,便将曹操牵制在了冀州,令他无法分身。间接的,便等于是,给马超争取到了至少半年休养生息的时间,在和曹操的隐隐对抗中,占据了先手的优势。
  回军途中,冀州北方三郡沦为数十座空城的事情,才传播开来,传到了义勇军将士们的耳中。
  众将官这才知道,贾诩和周瑜这一老一少,早已谋划好了一切,纷纷对他们这一石二鸟的绝户之计,赞不绝口。就连马超也是心情大好,着实当着众人的面,大大的奖励了他二人一番,所赐的金银珠宝,都是以车为单位来计算的。


第四百三十章 后继有人
  “婉儿……”
  一语凝噎。
  马超的视线,好不容易才从怀中的男婴身上脱离,转而看向了千娇百媚的三位娇妻。
  杨婉儿俏脸一红,稍稍低下头来,欲语还休。
  倒是站在一旁的貂蝉和甄宓,两人各自伸出一只素手,轻轻一推,将杨婉儿推入马超的怀中,让马超一手抱着男婴,一手环抱住杨婉儿,形成一幅温馨的画面。
  “咯咯,姐姐害羞了!”甄宓轻声的打趣道。
  貂蝉掩嘴一笑,方才说道:“自君侯出征之后,姐姐便发觉有了身孕。如今,小娃儿已经十个月零两天了呢,姐姐还未给小娃儿取名,说是等着君侯大胜归来,由君侯亲自赐名呢。”
  十个月?那岂不是说,当初乌桓人猛攻长安之际,杨婉儿便已经身怀六甲了吗?
  想到这里,马超心中一惊,再次低下头来看向自己的儿子,唯恐在坚守长安时,杨婉儿动了胎气,导致小孩子的身上,落下什么伤病。当初长安一战,杨婉儿等女眷亲自上阵,马超可是知道的。
  似是感受到了马超的担心,杨婉儿终于抛却了娇羞,开口说道:“君侯且放心,师父他老人家日日都要给妾身切脉,妾身在他老人家的逼迫下,也不知吃了多少食补之物,小娃儿健壮的很呢。”
  一提起华佗,马超顿时放下心来。诚然,有华佗这位圣手在,是绝不会出现任何意外的。
  四周,一众将官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尤其是刚刚得胜归来的人们,他们可是还不知道,小主公降世的消息呢,猛然得知马超有后,他们早就将先前心中的些许愁云惨雾,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惊喜莫名。
  那些耿直的奔雷骑和破军阵,则是哭的更厉害了。不是因为忧伤,而是因为欢喜。他们都是马超一手培养出来的百战精锐,对马超忠贞不二,见到马超有后,这些铁骨铮铮的精锐们,竟是情难自制。
  款款跪倒在地,杨婉儿、貂蝉、甄宓三位绝世美人,以杨婉儿为尊,轻启樱唇道:“请君侯为小娃儿赐名。”
  紧接着,在场的文武将官、义勇军将士,甚至是自发出城迎接的老百姓们,近十万之众,乌压压的环跪了一大圈,齐声说道:“恭喜主公得子,请主公为少主赐名。”
  这一刻,马超的全部心神,只关注在怀中男婴的身上,血脉相连的感觉,令他心驰神往,万难自持。
  这个男婴,就是我马超的儿子吗?想我马超两世为人,终于有了自己的子嗣血脉了!
  轻轻抚摸着儿子娇嫩的面颊,马超温柔的说道:“万里江山,便如同一年四季,风云变幻,若想长治久安,千秋万代,非仁德不可居之高位。而一年四季中,秋,乃丰收之际,吾子,便以‘秋’为名吧。秋儿,你看可好?”
  怀中婴儿,用力了吸吮了一下马超的大拇指,而后松开双手,口中咿咿呀呀的,一双小手虚空比划了起来,小脸上,满是童真的笑容,似是对马秋这个名字很是满意。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环跪在地的众人,再次齐声庆贺。
  马超小心翼翼的双手抱着马秋,就像是抱着一件稀世珍宝一样,唯恐怀中珍宝出现闪失闪失,抬起头来,大笑着喝道:“回家!”
  一步一步的向前走着,马超每迈出一步,便朗声唱诵一句:
  一叶鸣秋,五纪瑞。巍巍秦岭,辉映星明。
  龙马精神玉立,秋潭自,足副徽称。
  长生,只在冠军府,放眼万年宁。


第四百三十一章 葛明
  天子刘协赐给马秋的贺礼,最为简单,但也最具有意义。
  是刘协亲笔书写的一块牌匾,上书“一门忠烈”四个鎏金大字,在牌匾的角落处,还刻印着刘协的私人印章。
  天子亲批,终究非同小可,尤其是那一门忠烈四个大字,更像是对马超的肯定与褒奖。这块牌匾一到,立刻便引起了各路诸侯使者的窃窃私语,那些使者们,脸上显露出艳羡之色,心头震惊莫名。
  这块牌匾,足以说明刘协对马超的信任,从某个侧面,甚至可以说是刘协对马超的请求,一种隐晦的请求。
  曹操势力越来越大,普天之下,放眼望去,能够和曹操一争长短的,似乎也只有兵强马壮的冠军侯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刘协拉拢马超后之意,昭然若揭。
  随同刘协的贺礼一并到来的,还有马腾的礼物。
  自从去了许都之后,马腾已经许久未曾传来音信了。若不是这一次马秋生辰,曹操不好横加阻拦,说不定,马腾仍是无法和马超取得联系呢。
  马腾送给亲生孙子的礼物,只是一担简简单单的五色米。
  五色米,由黑、黄、红、绿、白五种颜色组成,看上去只是颜色各异,并没有什么值得深究之处。但是马超,或者说,马家的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五色米的来历,以及其中所蕴藏的深意。
  后汉立国之初,马家先祖马援,引兵南下,讨伐交趾。后来大胜而归,马援特意在当地采购了一批五色米,装载到车上,准备带回家中。在交趾,五色米便是吉祥的象征,代表着一切安好,马援当时便是想讨个吉利,愿马家能逢凶化吉,万事大吉。
  谁料,在回军途中,因为马援功高震主,光武帝刘秀在奸人的挑拨下,认为马援在当地搜刮民脂民膏,满载珍珠而归。马援得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又担心刘秀会对马家不利,再加上连年征战,旧疾发作,在途中便病倒了,最后客死他乡。
  等到刘秀的使者,带着马援的车马仪仗回到帝都,刘秀亲自翻阅之后,才知道车里根本不是什么珍珠,而是普普通通的五色米。悔恨之下,刘秀恢复了马援的爵位,让马援的后代承袭爵位,这才有了后来马腾这一支西凉马家的延续。
  总而言之,五色米,代表着吉祥之意,马腾送来的五色米,既表达出他对马秋的关爱与祝福,更是在暗示马超,他在许都暂时是安全的,要让马超放心。
  当马家中人,包括女儿身的马云禄在内,看到这一车五色米的时候,都忍不住落下泪来。体贴的杨婉儿,自马云禄之口,得知五色米的意义之后,立刻动手缝制了一个香囊,取出一把马腾送来的五色米,放入香囊之中,佩戴在马秋的身上。
  相比刘协的这块牌匾,其他各路诸侯的贺礼,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雄踞天下的曹操、割据益州的刘璋、虎踞江东的孙策、强占荆州的刘备、自领汉中的张鲁……除了大汉最南边,交州牧士燮因为路途太远,消息闭塞,不知道马秋生辰外,大汉所有的诸侯,均遣人前来。
  马超对这些人的贺礼,并不在意,他们不过是畏惧马超此刻的权势,或是别有用心,绝非是出自真心实意,根本做不的真。
  在梳理各项贺礼的时候,贾逵发现了一份奇怪的贺礼。
  这份贺礼,是一个名叫葛明的人送来的,乃是两坛子酒水。若是普通的酒水,倒也罢了,偏偏这个葛明,在酒坛子上,贴上了红纸,红纸上,用笔走龙蛇之锋,写下了“东风酿”三个字。
  时至今日,金城商会隶属于马超这件事,已经不再是秘密了。故此许多人都知道,西风烈酒,其实便是出自马超之手。而这个葛明,送来的酒水名为东风酿,显然是根据西风烈之名,故意为之的,究竟是挑衅还是别有用意?贾逵不得而知。
  带着心中的疑惑,贾逵呼唤来心腹之人,将所谓的东风酿,送到了华佗处,请华佗进行检验。经过华佗的检测,这两坛子酒水,都很正常,并无下毒的迹象。
  既然不是下毒,难道只是单纯的挑衅?以这样的方式挑衅,意义何在?贾逵心中疑惑不已,暗中找到了贾诩,请贾诩调动神机营密探,对葛明进行深入的调查,力求在今日日落之前,将这个人的所有脉络,调查的一清二楚。
  一个时辰之后,神机营密探送来消息。这个葛明,就居住在长安城外的郊区,是一年多之前,从外地来长安定居的,他究竟是来自何方,因为时间有限,还未能调查清楚。
  在葛明的人脉关系中,关系网极为简单,除了他的妻子外,只有一个老翁和一个少年相随,据说老翁才是葛明的岳父,那个少年,则是葛明一奶同胞的兄弟。这一家人,以躬耕为生,从无和外人有任何的交集,居住在附近的百姓们,对他们的了解并不多。
  这个结果,不但让贾逵更疑惑了,就连老谋深算的贾诩,都有些看不明白了。如此背景清白的一个普通人,究竟有何所图?
  百思不得其解,贾诩和贾逵,只好将此事告知了马超。
  随着正午的酒宴结束,敞开心怀狂饮不已的马超,正在杨婉儿的凤凰阁休息。好在杨婉儿通情达理,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主母至尊,而干预众将官的正事,引领着贾诩、贾逵二人来到内堂,唤醒了马超,由他二人向马超当面通禀。


第四百三十二章 遗计诛孙策
  冀州,邺城。
  此时,距离冀州易主,已经度过一年的时光了。
  冀州在曹操的治理下,重现昔日的繁荣,马超搬空北方三郡遗留的诸多问题,也被曹操妥善的解决掉了。
  如今,曹操将军政中心,从许都迁到了邺城,只留下少部分官员,以及那群百无一用的朝廷命官,陪着刘协呆在许都。马腾,也被留在了许都。
  不是曹操不想带着马腾一起到邺城来,而是因为,当初为了诓骗马腾进入许都,曹操假借刘协的名义,封了马腾为卫尉,位列九卿之一。三公之下,便是九卿,这等高官,在名义上,还不是曹操能够随意调遣的。
  为了能够将刘协和马腾,继续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曹操在许都留下了足够多的兵马,时刻森严戒备,就连马超麾下无孔不入的神机营,都无法轻易渗透进去。
  邺城一处新建的奢华府邸中,郭嘉面色苍白,躺在床榻上,呼吸微弱,显然已是病入膏肓了。
  曹操就坐在郭嘉的床榻边,伸出一只手,与郭嘉颤抖的手掌握在一起。
  “奉孝,奉孝啊,吾视汝如子,本待百年之后,托付身后事与汝,汝怎能一病不起,令吾担忧啊?”曹操神色有些难过,看着郭嘉的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